❶ 為什說美術是一種精神文化
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人文特徵都內蘊於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質應該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自然科學關心的是物,人文科學更關心的是人。有論者將教育分成技術教育、導入教育和人本教育。技術教育主要是讓學生獲得生存的技術;導入教育主要將學生導人群體的現實;人本教育則更關心人的各種潛能的開發,使之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單純的技術教育是缺乏人文意識的,而導入教育和人本教育則與人文性有著密切的關系。所謂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義、人的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的內涵。而人文學科更多地是由哲學、宗教、歷史、文學、藝術等人文學科所體現出來的。自然科學是中性的,人文科學才具有道德與價值傾向。正如一位著名的德國大學的校長所說的,自然科學是時代的列車,而人文科學才是時代列車的司機。
當代社會,人們對過於重視科學教育而忽略人文科學所造成的不良現象,開始予以積極的反思,在科學中也開始注意滲入人文精神。早幾年,我國有一本暢銷的科學史著作《科學的歷程》,正是因為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的結合才獲得巨大的成功。人們在閱讀中,不僅對科學發展的史實瞭然於心,而且還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人文精神的震撼。
美術作為人文學科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人的理想、願望、情感、意志、價值、道德、尊嚴、個性、教養、生存狀態、智慧、美、愛、自由等人文特徵都內蘊於不同歷史、不同國度的藝術家所創造的美術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質應該是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通過美術教育,我們可以有效地形成和發展學生的人文意識。
在美術教育中,滲入人文意識。應該注意這么幾點:
首先,作為教育工作者美術教師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如果美術教師不具備人文意識和人文素養,就不可能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向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其次,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
再次,要高度重視對美術作品的鑒賞,並將作品放在一種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從作品中發掘人文內涵。
將人文性確定為美術課程的基本性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將使我們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美術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學習和訓練,從而幫助學生通過美術的學習更好地汲取不同時代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文精神。同時,也有助於學生通過美術的方法與媒材表達自己對人文精神的理解。學生在美術課程中所學習的任何東西,都應視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幾個小島,通過這些小島,他們接觸的應該是人文精神的海洋。
❷ 什麼是美術的文化價值和應用價值
客觀事物的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質或者能夠反映一定文化形態的屬性就是指文化價值。
文化價值是一種關系,它包含兩個方面的規定性:一方面存在著能夠滿足一寂文化需要的客體。另一方面存在著某種具有文化需要的主體,當一定的主體發現了能夠滿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對象,並通過某種方式佔有這種對象時,就出現了文化價值關系。 文化價值是社會產物,不能把文化價值僅僅理解為滿足個體文化需求的事物屬性。人不僅是文化價值的需求者,而且是文化價值的承擔者。文化價值任何時候都是為人服務的,人類不需要的東西不具有文化價值。同時,文化價值又是由人創造出來的。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還是滿足這種需要的文化產品,都只能在人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人們創造文化需要和文化產品的能力,本身也是文化價值,而且是最本質的文化價值。任何社會形態都有該社會特有的文化需要,這種文化需要只有通過人們的文化創造活動來滿足。
因此,在社會文化價值的增條中,發展人的文化創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的文化創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開發。 由於文化需要的復雜多樣,所形成的文化價值關系也是形形色色的。對於某個社會生活共同體具有文化價值的事物,對於另一個社會生活共同體可能不具有文化價值,甚至具有反面價值。例如,等級制度對於封建統治階級具有文化價值,拜金主義對於資產階級具有文化價值,但它們對於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卻只有文化壓迫的作用。克服文化價值的分裂和對抗,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任務。
也稱「實用美術」。指具有社會實用意義、反映生活應用目的的一種美術,較工藝美術含義更廣,但有時也用作工藝美術的同義語。用於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領域,經過設計和藝術加工並結合生產的美術。歸屬工藝美術。廣義的還包括建築藝術和環境藝術。又稱應用美術。在中國,1949年以前,實用美術是「工藝美術」一詞的代稱。它與工藝美術的主要區別是,工藝美術既有實用功能(日用工藝品),又有欣賞功能(藝術欣賞品),並通過技術手段,對材料進行藝術加工,成為具體的物質產品。實用美術則以實用為主要目的,並不限於物質產品的生產,還包括各種以實用為目的的美術設計。鈔票的設計
實用美術主要包括商業美術;書籍裝幀;服裝及服飾件設計;染織設計,如印染花布、毛毯、絲綢、織錦等的設計;日用品設計,如炊具、餐具、茶具、燈具、酒具、傢具、床上用品、文教用品、鍾表、縫紉機、家用電器等的設計;玩具和游樂器械設計;雕塑、壁畫、雕塑、服裝設計、裝飾設計(時裝設計、染織設計、時尚設計)、視覺傳達(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珠寶首飾設計)、建築、公共藝術設計、數碼媒體、動畫游戲、攝影等。
實用美術的特點主要有:①日用性,即以生活中使用方便、清潔、安全、舒適的功能為主,同時與器物或環境的特定功用密切結合;②生產性,即必須結合生產,符合現有的生產方式,省工省料,提高工效;③廉價性,即價廉物美,力求經濟實惠;④大眾性,即適應廣大消費者的要求。⑤藝術性,實用美術的設計往往比較簡練,藝術形象(包括色彩)依附於器物,融為一體,並且充分發揮材料的質地美和工藝技法美。是各藝術種類中具有特色的一門藝術,實踐性強,直接應用,基礎性強。專業院校的實用美術課程注重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突出實用性。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既了解美術方面的基礎知識,又能掌握一般的繪畫技巧、技能,完成相應的設計創作,課程的內容包括美術史基礎綱要、藝術理論、色彩知識、設計理念、設計創作等。手繪工業設計草圖
❸ 如何理解美術是一種文化
自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有了以繪畫的手法來表達對生活的理解,一直發展到現在,生出了這么多的藝術表現形式。所以美術是貫穿人類史的一門藝術,是人類的一種精神上的需求,無論從歷史、形式還是與人類的關系來看,如果美術不能稱文化,人類也就沒有文化了。
❹ 史前美術的創造藝術
地球上的人類,迄今已知至少有四、五百萬年的歷史了。那麼,人類創造的藝術,起源於何時呢?藝術又是在什麼動因下產生的呢?對這個問題,近一百年來,經各國藝術史家的考察和研究,證明人類的藝術,至少也有三萬年的歷史。產生藝術,首先得有兩個前題:一是人類應能克服生存的困難,為自己的存在創造穩定的生活條件;二是人類的智慧必須發展到一定水平。這樣,作為社會現象的藝術,才有可能從他們手中產生。
據史前考古學的研究,在歐洲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已經出現了許多藝術品。西方學者根據放射性同位素碳的測定,把這個時期文化的分期,劃分成莫斯特期(約公元前46000-前27000年)、帕里果特期(約公元前43000-前30000年)、格拉維特期(約公元前25000-前20000)、奧瑞納期(約公元前35000-前17000年)、馬格德林期(約公元前18000-前11000年)、梭魯特累期(約公元前20000-前15000年)。這些分期的名稱,是以第一次發現這一時期的美術文物的地址或洞窟名稱命名的。威冷道夫的維納斯即屬於奧瑞納時期的作品。它被發現於奧地利摩拉維亞的威冷道夫洞中,距今已有三萬多年的時間了。
論文人類史前美術淺析來自
這尊小圓雕是以軟質石灰石刻成的,她的頭部與四肢雕鑿得十分籠統,臉部特徵沒有刻出來,但頭發卻被均勻地成卷狀地排列在整個頭部。雕像高約10厘米,寬5厘米。胸部突出,腹部寬大,腰腿粗壯,女性特徵被強調得極其誇張。它正是舊石器時代母權制社會觀念的反映。在那個時期,婦女是領導著集體生活的。另一方面,這種小雕像或許與當時的巫術活動有一定關系。西方美術考古家風趣地把這尊婦女小圓雕稱之為威冷道夫的維納斯。
考古學家們認為,人類最早的藝術痕跡是雕塑,這種藝術的出現甚至比洞穴壁畫還要早些。「威冷道夫的維納斯」以及後篇將要列舉的「持角杯的女巫」浮雕像,都說明了製作女子雕像是原始藝術的發端。這些雕像,有的很小,可以隨身攜帶,通常沒有腳,下肢呈一錐形。據美國考古學家判斷,這樣製作雕像,是為了便於往地上插;又一說,這樣做還具有一種巫術意義,乃是為了怕她們從自己身邊跑掉。
法國上加羅納的萊斯皮格(Lespuque)裸體女像就是一例。它高約15厘米,屬於帕里果特文化,但也有人考證它應屬於奧瑞納文化期。質地為象牙,雕像的乳房與臀部比威冷道夫的更加肥大,頭部呈現出一個小圓球形,雖有鼻子和眉弓,但很不清楚。細弱的手臂搭在胸前。一雙大腿卻很粗,至小腿部位則合並在一起,變成了一個尖尖的楔子,沒有刻出足來,可以插在地上或擱在一種底座上。 關於這些可隨身帶的小型女雕像的製作意圖,仍然眾說紛紜。有的學者曾斷定它是一種愛情的副產品;但另一些學者在對這些最早的藝術品的研究中,則認為幾乎沒有發現有性愛的傾向。
從19世紀末起,西方有些學者對藝術起源的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看法,認為巫術是誕生藝術的最初動機,而對起源於摹仿生活的理論,許多研究者採取了否定的態度。事實上,在史前洞穴壁畫未發現以前,已經有人注意到巫術信仰與藝術活動的關系。
當史前藝術品被大量發現之後,這種巫術論就更為人們所注意,他們肯定史前洞穴壁畫創作的動因是來源於巫術,其論據是:一、許多洞穴壁畫總是被畫在洞穴的最深部,選擇這樣黑暗的地方作畫,很難說是為了供人欣賞,即便在不穩定的油脂燈或火把照明下,也難以看清;二、在某些發掘地見到的岩壁畫,往往一畫再畫,似乎不管形象的輪廓已被重疊,這可能是第一幅畫被認為已發生了預期效果,於是在同一地方再畫一次,以期達到巫術的靈驗;三、不少動物形象身上有長矛或棍棒戳刺的痕跡,證明了畫家的功利目的。
在法國勞塞爾岩廊里,集中著好幾個形狀不同的裸體浮雕人像,大約有四個女像,一個男像。「持角杯的女巫」上面刻的是一位右手托著一隻牛角、左手搭在稍微隆起的腹部的女人形象。披肩的長發繞在她的左肩,乳房與臀部被刻得很肥大,面部沒有刻出來,足部也含混不清。按照上述藝術起源論的解釋,她顯然是在主持一種巫術儀式,也許在祈禱本族人狩獵滿載而歸,或在祝願氏族昌盛。但從其餘幾個類似的雕像上來判斷,又象與巫術活動無關,可能還有更深一層的觀念,或者表現一個早已被歷史遺忘掉的某種更古老的傳說。這件浮雕是屬於奧瑞納文化期的作品,距今約有二至三年萬年了。
不管考古學家們對史前藝術的起源問題持何種不同的看法,但藝術活動與人類生存斗爭的功利性相聯系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
建築,作為滿足原始人抵抗嚴酷的自然力的一種最好屏障,早就屬於藝術的范疇了。對於原始人來說,把自己與廣闊的自然空間隔開,以避免不斷遭到的潛在威脅,有利於生存發展,首先要利用建築來為自己服務。
最新考古學認為,人類最古老的建築物,是1960年在坦尚尼亞奧杜韋峽谷發現的,屬於舊石器時代最低文化層的一個圍牆,距今可能有175萬年。舊石器時代建屋,除了用樹木、草和石塊外,以巨石作石屋也是一種建築樣式。但這種石屋最初恐怕與原始人對巨石的崇拜有密切關系。歐洲所謂史前巨石(學名為Menhir),即被認為是人類最早的一種紀念性藝術。它往往以數塊以至數十塊,排成十幾行。如法國布列塔尼的卡爾納克地區的巨石群,每塊巨石有24米多高,排列的長度達三公里以上。英國南部威爾特群的索爾茲伯里發現的一種稱之為石桌(Dolmen)的、圓形排列的巨石藝術,佔地約十一公頃。所?quot;石桌,是在兩塊直立的粗石塊的上面,呈水平地放上一塊楣石板。這種形式也稱三石塔(Trilith),大石台呈連續環狀放置,距今至少也有五千多年。問題是建築這種大石台,迄今沒有人弄清它的真正目的。要把這么大的石塊豎立起來,是需要運用杠桿原理的。對在史前生產力尚處於原始狀態的條件下的原始人的能力,考古學家只能作許多不可思議的猜想。然而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些巨石藝術與史前的巨石崇拜有一定關系。非洲奈及利亞農村的居民至今還在崇拜巨石,他們給神石供獻食物以求治病。富有幻想能力的原始人利用巨石進行巫術活動卻是十分可能的。類似這種呈環狀的巨石台,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德國,以及在義大利等地都有發現。
❺ 美術反應了文化還是創造了文化
美術本身就是文化的以一種體系,比如一些民間藝術,中國畫等都孕育著文化的底蘊,反應文化和時代。
❻ 藝術史的創新和創造性對美術教育的啟發
創造性思維通常指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它具有新穎性 和獨特性的特點,能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中發現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鑽研精神,開發學 生的智力和發展能力。而美術學科是以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興趣與愛好,以教授學生的美術 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開發學生的藝術素質;培養和發展他們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學習 活力與創造力為其特點的。作為美術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美術基礎理論和技法的同時,更 應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麼,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 造性思維呢? 一、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培養學 生的創造意識。 二、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求異 思維,發展學生個性。 三、鼓勵學生多方聯想,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養 學生的自信心。 四、認真進行作品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審美評價能力,培養學生 的思維獨創性。 關鍵詞:創造意識 求異思維 想像力 美術教育 正文:人類已經步入二十一世紀,以知識經濟為特徵的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需要的 是高素質的人材,而高素質的人材要靠教育來培養,作為藝術教育之一的美術教育其根本 目標是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與能力,而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更是美術教育的重中之 重。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在對學生創造思維能力培養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 為美術無固定的答案,作品貴在創新。即使兒童的作品也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這對培養 學生創新與創造能力方面無疑超過其他學科。 創造性思維通常指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它具有新穎性和獨特性的特 點,有助於培養學生的鑽研精神,開發學生的智力和發展能力。由於美術學科的特殊性和 無窮的藝術表現力,美術表現形式的不斷創新,而這些創新又必須從發現問題開始,才能 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作為美術教師的在引導學生學習傳統基礎理論和技法的同時,更應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麼,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 性思維呢? 一、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 的創造意識。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而進行課堂教學的基礎又是好的教學設計。可以 說教學各環節組織、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繫到課堂教學的成敗,同時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 教學內容的注意、接受與理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積極性的調動,關鍵是引起學生的有 意注意。每位學生都有好奇心,這是對學生的天性,是對新事物探究的一種心理傾向,學 生一旦對客觀事物產生興趣,亦會在頭腦中產生許多疑問,而積極的去思考,並力求獲得 新的認知。所以精心做好教學的組織設計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說這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的 重要途徑。如對《生活用具--鉛筆線描寫生》一課的教學設計,從內容上看本課比較枯 燥,不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表現角度看,學生對線描的認識易停留在對物象外型的表 現上,不易創作出相對深入、生動的作品。所以在設計教學時,教師應在教學初始,就要 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如:採用比較法教學導入,選取表現內容一致的兩幅作品,一幅為 素描作品,一幅為速寫作品。通過對比,引導學生認識作品的不同表現形式所產生的不同 效果。再在內容上選取學生較感興趣的用具(馬燈、斧頭等新異物象),當教師再次用簡 練的線條迅速的表現出一幅生動的靜物速寫作品時,學生就會對如何表現這一內容產生極 強的學習慾望,對線條的運用、表現、組織方式、方法等產生興趣,再通過輔導、展評等 環節的精心設計,學生就會在高漲的學習熱情中完成各自的速寫作品。 這些對學生興趣的調動,必將引起學生對繪畫表現技能及其頭腦中深層表象內容的挖 掘,激發起創造意識,所以說,好的教學設計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十分有利於學 生創造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意識,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求 異思維,發展學生個性。 臵學生於學習的主體地位是素質教育的主體地位意識,是充分調動學生自覺、積極地 參與教育過程,最大限度激發其創造思維活動的最關鍵的一環。 創造思維的顯著特點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而多角度觀察內容的積累及表現又是實現 思維多向性的基礎。通過教師給學生正確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提出明確的觀察任務, 指導學生進行多角度觀察、比較觀察,逐步養成有目的、有意識的觀察習慣;學會在觀察中發現問題,促使學生沿著不同的途徑,突破習慣的范圍,產生出變異見解,並由此而發 展學生自身的獨立表現個性,是完成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 兒童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為主要形式逐漸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 的,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具有很大成分的具 體形象。所以對兒童的藝術教育絕不能簡單地按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標准教給學生,應 以學生的自由表現為主,重在發展學生與生俱來的創造本能與創造熱情。兒童的繪畫作品 甚至比成人更純真、更富創造性。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在觀察與表現中,不拘泥於客體的 外在形象,學生可任意將觀察視點擴展,不僅表現所見,也表現所思、所感,甚至可以將 整個客體幻化成有活力的生命,承認學生審美個性特徵和差別的客觀存在,使學生始終處 於學習的主體地位,這樣他們的內在原動力就會不斷地被激活,其智力潛能就會充分地發 揮出來,逐漸形成積極認識世界,創造美的世界的能力。 三、鼓勵學生多方聯想,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知識與技能,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培 養學生的自信心。 鼓勵學生多方聯想,在聯想過程中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發揮,是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的又一種有效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必要的知識與技能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如果學生對自己的創造力並沒有真正的認識,就會缺乏應有的自信 心,教師應把創造學的觀點深入淺出的講給學生聽,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有創造才能的。 沒有這些,任何出色的構思都難以實現,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也就無從談起,更不要說全面 培養學生能力了。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樹立新的教學觀,從傳統的教學觀念中走出來,從過去 的「教」學轉化為「悟」學。前者的作法是要把知識講深講透,掰開揉碎填鴨式的教給學 生,學生易失去自我探究的動力的和習慣。而「悟」學的作法是以學生本身為起點,點化 學生的悟性,把學生帶入環境中,讓學生自己尋找所需要的東西。這樣無論何時何地學生 都會找到學習的突破點。記得有位名人曾說過,一般的教師教給學生的是真理,而優秀的 教師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 促進學生進行聯想感悟的方法有很多:如運用語言描述;通過學生自身感官去感受; 組織表演等多種方法。通過這些方法能夠使學生積極的參與教學,並能使其產生與視覺形 象有關聯的形象或生活經歷、經驗的聯想, 創造出新的形象。在學生進行聯想時,教師 要根據學生課堂上表露出的想法加以引導,使學生在美術課上沒有失敗和犯錯誤的感覺, 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能夠充分的表現自我,形成自信。如對《上學路上》一課的教學,學生雖然在上學的路上會看見遇到不同的景物、人物,但 當讓他們進行創作表現時,學生就會感覺到有一定的難度,這樣非常有必要以兒童化的語 言給學生講解一些有關於創作方法的問題,如:如何構思;怎樣選材;怎樣概括取捨;怎 樣設計形象及組織畫面等問題。當然對這一部分的知識講解不要過多,過多學生就會在表 現時畏首畏尾,要使學生理清思路,學生就會很容易創作出好的作品,當學生出現表現房 屋概念化的時候,若通過學生用語言進行特徵描述,教師在根據其創意進行有針對性的語 言引導啟發,就會調動其思維的活躍,樹立起藝術表現的自信心。 再如:《畫彩蛋》一課的教學,可通過讓學生進行不同質感的(皮球、雞蛋、棉球等) 觸摸體驗,去了解物體的概念,質的問題,並進行聯想,由於學生觸摸不同物體其質感不 同,就會創作出如小豬。西瓜。雲等不同的物象。同時在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時,以鼓勵 性語言為主去引導學生。這樣做十分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發展他們的聯想能 力。想像是比聯想更高級的心理活動,它是在聯想的基礎上進行的創造。由於學生的素質 與表現水平的差異,有必要在表現主題上設臵不同難易的表現主題。 四、認真進行作品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審美評價能力,培養學 生的思維獨創性。 作品評價是美術課堂教學效果反饋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對作品的評價,從中可以發 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擺在了恰當的位臵,學生對所學內容掌 握的程度如何等。引導學生評價作品時,可先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自我評價,再在小組中 進行相互評價,還可在組際間進行評價。通過評價,學生會對作品所呈現出的不同表現形 式,內容等方面產生興趣,去尋求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重新進行理解再認,無論其再認 的是對是錯,學生都會有一個心理綜合的反應過程,其反應越迅速,感受能力就越強,獨 立思維就越活躍。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教師決不能以「像不像」的「客觀」標准來評價學 生作品,而應是看學生作品中是否有個人對客體獨特的感受和獨特的見解,是否抓住了客 體突出的一點進行深入刻畫。因為無論什麼樣的學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心理活動,教師 要善於發現其個性化的表現因素,從中采擷出閃光點,及時加以鼓勵和表揚,對於好的給 予正面肯定,對於需要改進的方面提出建議,決不能把教師的意圖強加給學生。評價時, 要以其創意為尺度,創意好,畫面效果好可評為優,創意不夠,畫面美感不強的提出努力 方向,留給改進的餘地,畫好後下堂課再評,給每位學生以再表現的機會和希望。 如對小學《人物動態》一課的教學,在學生完成作品時,由於學生表現內容的多樣, 教師要在眾多的作品中綜合成幾類典型,並啟發學生要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創作時間、表現效果、技法內容等),怎樣評價等問題。評價時可讓學生先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創意設 計表述後,學生互評,教師隨機穿插、引導補充評述,並引導學生對運動規律、人體結構、 生理現象等細節方面的觀察與理解,促進學生對作品的感悟能力與綜合評價能力的提高。 這樣做便於學生相互間交流與溝通,同時找出自己的不足,有利於教師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及其創意與表現間的差距,為下一課有目的、有側重地進行教學或輔導提供依據。通過這 樣的訓練,學生的獨立審美評價能力就會得到增強,同時學生進行再創造的慾望也會更強 總之,培養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只要不斷地積極探索,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有效的鍛煉和發展,學生一旦具備了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僅能改善 學生的學習狀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能使其在藝術道路上終生受益。我們的美術教 育也就能真正落到實處。
❼ 如何繼承和發展美術傳統文化的文章
一、美術教學需要民族傳統文化的浸潤。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具有人文學科的特徵,體現為基礎性、多樣性和選擇性,其主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豐富生活情趣和終身愛好美術的情感,培養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從高中教材可以知道,能和傳統文化有關聯的課程相當少,傳統文化常常被忽視和遺忘,機械反復地進行技能學習,將忽視美術內涵。學生的自主創造力得不到合理的發揮,也摧殘學生對審美的理解、感知、想像,更不能讓學生得到美的教化與並強化美術文化的認識。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審美情趣。
二、利用課堂課程教材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美術教師在平時的美術教學中應多注重向學生傳授中國傳統的文化知識,對現有教材進行合理的補充和拓展,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掌握。比如對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皮影、武術、中國漆器、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四大發明、中國織綉、中國瓷器古代兵器、青銅器、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等傳統文化的特點和內涵要有大概的理解和把握。在美術教學中,抓住教材安排的一些具有傳統特色的插圖滲透傳統教育。如對中國建築與外國建築的比較,欣賞中國的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從建築的構造到裝飾紋樣、裝飾色彩,無不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交融,有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利用課堂知識讓學生課外通過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樓,而蒙古包是用最簡潔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藝完成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我們不僅為工匠的精湛技藝而贊嘆,而且鼓樓是侗家人團結的象徵。通過對建築藝術的欣賞,學生體會以人為本、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這些理念與如今的和平發展、愛護自然、保護地球、構建和諧社會不謀而合。這樣通過課堂,提高學生的審美感受能力和想像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三、結合名畫欣賞,融入傳統文化,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
高中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強,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進一步提高,表現為獨立思考不盲從,喜歡發表個人見解。於是在美術教學中必須改變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採用互動式問答,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美術作品反映了不同時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點,在日常教學中老師要抓住賞畫、品畫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在課前我安排三分鍾左右的時間進行《走進名家、名畫》欄目,通過一周一位學生輪流交流,感受藝術家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使學生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同時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適時地融入傳統文化,如講各種不同的面和不同的線的表現時,我通過讓學欣賞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等具體的作品感受中國畫線條的特有的藝術魅力。通過賞畫,學生對中國畫中的用線有了一定的認識,唯有在認知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造,在筆墨飛舞中感受中華民族藝術神韻。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學生欣賞《花鳥畫》,運用中國畫筆墨的方法表現自然界中的花、鳥,指導學生在中國畫表現中逐步掌握水與色的運用及構圖中的基本要求,通過欣賞啟發學生富有創意地運用中國畫技法特點加上自己想像,表現自己的想法。如講現代山水畫《江山如此多嬌》時,根據毛澤東《沁園春・雪》的詩,運用革命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表現我國幅員遼闊、氣勢雄偉的壯麗山河畫卷,可以讓學生再創造,藉助對詩的理解,結合原作,自己進行構思、創作。這種訓練是向正式創作的過渡,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一種有力手段,是對學生思想認識的不斷深化提高的過程。另外,適當地根據課本中的文學形象,安排一些速寫、記憶畫、創作畫的練習,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四、在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提升愛國情懷。
美術作品是客觀現實的形象,通過美術作品的賞析可以透視古今中外的自然景物、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從而提高學生對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的感染,受到審美教育。同時,應滲透德育教育、凈化學生心靈,增強愛國意識,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在教學中,可通過一些討論性、評價性、故事性的方法,有意識地加強對作品的題材創作背景分析。如講《流民圖》時,可讓學生自主討論中國20世紀上半葉的現狀,然後講解作者的創作意圖是改變中國當時的局面,主動投身現代文化革命,他們關注社會,反映現實,為人生而藝術,以繪畫為武器,參加斗爭,引導鼓舞人民起來戰爭,教師應及時啟發學生學習畫家那種勇於探索、勇於獻身的愛國主義情操。這樣長期在課堂中灌輸,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情熏陶,從而在心靈深處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在感悟傳統文化內涵的同時,強化愛國情懷。
五、拓寬學生視野,利用課堂引導學生觀察和感悟生活,領悟傳統文化精髓。
生活中的美是最動人的,我們不僅要欣賞藝術作品,還要啟發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食物,通過觀察自然界的美麗景色,如山、水、春、夏、秋、冬美麗的變化,從中獲取美的滋養,如高高的山峰具有屹立、挺拔的力量感和崇高的美感,瀑布具有壯觀宏偉的氣勢之美,引導學生感受那種大自然的美妙旋律,關注生活中出現的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比如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它的製作方法、材質、圖形等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嚴格的製作工藝。其生動優美的造型及色彩的和諧搭配,都得到大家的喜愛。又如剪紙,它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有中國特色的一種鏤空藝術。一句話,通過欣賞文學可增強想像力,通過聆聽音樂,可懂得空間抽象的意念,通過觀察舞蹈可了解體態的情感變化。總之,引導學生開闊視野、感受、體驗美的各異形態,從中感悟對美的創造情感,學會觀察、捕捉生動感人的形象,積累繪畫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提高審美意識,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傳統優秀文化,沒有民族人文精神,就會虛無,就會異化。因此,美術教師要充分利用美術課堂,挖掘並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加大民族傳統文化精華的教育比重,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❽ 什麼是美術文化
美術,是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形象,以反映客觀世界和表達對客觀世界的感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因此,美術又稱之為『造型藝術』、『空間藝術』。
在藝術分類中,美術又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空間藝術。它是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它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等類型。
繪畫
繪畫是造型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設色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插圖等。不同類別的繪畫形式,由於各自的歷史傳統不同,都有著各自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審美特徵。中國畫又稱水墨畫,它在世界繪畫領域中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是東方繪畫體系的主流。在工具材料上,中國畫是用毛筆、墨在宣紙、絹帛上作畫的,它講究筆墨,著眼於用筆墨造型。在表現方法上,中國畫採用一種散點透視的方法。在畫面的構成上,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形式美與內容美。油畫是西洋繪畫的代表,它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
在工具材料上,油畫是用油質顏料在布、木板或厚紙板上畫成的。在表現方法上,傳統的油畫家採用焦點透視法作畫。在畫面構成上,它講究畫面景物充實,按自然的秩序布滿畫面,呈現出自然的真實境界。
雕塑
雕塑是用可雕刻和塑造的物質材料製作出具有實體形象、以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雕塑的種類可以從不同角度來劃分。從製作工藝來分,雕塑可分為雕和塑。雕是從完整而堅固的坯體上把多餘部分刪削、挖鑿掉,如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是用具有粘結性的材料聯接、構成為所需要的形體,如泥塑、陶塑等。從題材來分,雕塑可分為紀念性雕塑、建築裝飾性雕塑、城市園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陳列性雕塑。從表現形式來分,雕塑可分為圓雕、浮雕。圓雕是不附在任何背景上,可從四面八方觀賞的立體雕塑。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藝術形象。表現手法藉助於體積和結構等。
[1]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 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各個時代宗教 、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如法國舊石器時代的圓雕裸女和牝馬、野豬等浮雕,中國陝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等地發現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認識人本身、認識世界的過程。秦始皇陵兵馬俑再現了2000多年前的帝國大軍的威勢。雕塑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
工藝美術
工藝美術是指日常生活用品經過藝術化處理以後,使之具有強烈的審美價值的產品。我們一般把工藝美術分為實用工藝美術和陳設欣賞的工藝美術。實用工藝美術是整個工藝美術的主體和基礎,包括衣、食、化、行、用的工藝品類,實用價值是這類工藝品的主要價值,審美價值是作為輔助價值存在的。這類工藝品包括經過裝飾加工的茶餐具、燈具、木器傢具、綉花製品、草竹編織品等等。陳設欣賞工藝品是指那些以擺設、觀賞功能為主的工藝品,這類工藝品以審美為其首要價值,手工技藝性很強,實用價值已不明顯或完全消失,如玉器、金銀首飾、象牙雕刻、景泰藍、漆器、壁掛、陶藝等。
建築藝術
建築是建築物和構築物的統稱。是人類用磚、石、瓦、木、鐵等物質材料在固定的地理位置上修建或構築內外空間、用來居住和活動等的藝術。建築藝術則是指按照美的規律,運用建築藝術獨特的藝術語言,使建築形象具有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徵性和形式美,體現出民族性和時代感。以其功能性特點為標准,建築藝術可分為紀念性建築、宮殿陵墓建築、宗教建築、住宅建築、園林建築、生產建築等類型。 從總體來說,建築藝術與工藝美術一樣,也是一種實用性與審美性相結合的藝術。建築的本質是人類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動的生活場所,所以,實用性是建築的首要功能;只是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物質技術的進步,建築越來越具有審美價值。
《藝術概論》與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思考:
<藝術概論>的學習是加強學生藝術理論修養,提高藝術理論水平的重要途徑.明確把握<藝術概論>課的重要性是做好該課程教學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同時<藝術概論>教學方法的不斷創新又是實現學生認識藝術規律,確立正確藝術觀的必然要求.
[編輯本段]美術的分類
中國畫
簡稱「國畫」。指在中國民族的土壤上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的中國民族繪畫。它是用毛筆、墨以及中國畫顏料,在特製的宣紙或絹素上作畫。按表現題材,可分為人物、山水、花竹、禽鳥、畜獸、蟲魚、宮室等畫料。按表現手段和技法,可分為工筆、寫意、鉤勒、沒骨、設色、水墨等畫法。按幅面樣式,可以分為立軸、橫卷、冊頁、扇面等款式。中國畫十分重視筆墨,運用線條、墨色和輕重彩色,通過鉤皴點染,干濕濃淡並用,來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陰陽向背;並運用虛實疏密結合和「留白」等手法來取得巧妙的構圖效果。中國畫的空間處理也比較自由靈活,即可以用「以大觀小」法,畫重山疊嶂;也可以用「走馬看山」法,畫長江萬里。中國畫物別講示「形神兼備」、「氣韻生動」,不但主張要「外師造化」,而且還要「中得心源」,中國畫在畫面上還題寫詩文,加蓋印章,將詩文、書法、篆刻融為一體。
西洋畫
指區別於中國傳統繪畫體系的西方繪畫,簡稱西畫。包括油畫、水彩、水粉、版畫、鉛筆畫等許多畫種。傳統的西洋畫注重寫實,以透視和明暗方法表現物象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並要求表現物體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現的色彩效果。
油畫
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以易於油劑(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押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色彩豐富,能充分表現出物體的色彩變化,極富真實感;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油畫一般重形似,重再現,重理性,運用焦點透視,解剖等知識塑造形象。
雕塑
「造型藝術」的一種。是雕、刻、塑三種製作方法所塑造的藝術形象的總稱。以各種可塑的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木、石等材料、製作出各種具有實在體積的形象,表現手法藉助於體積和結構等。雕塑一般分為圓雕、浮雕兩種。由於用途的不同,也分為架上雕塑、紀念性雕塑、裝飾性雕塑、建築性雕塑等。
工藝美術
是對物質材料進行藝術性的改造與加工,使之具有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一種造型藝術。既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又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實用和審美的結合,技術和藝術的統一。從使用角度可分為日用工藝美術和陳設工藝美術;從在我國發展的歷史和藝術形態來看可以歸納為民間工藝,特種工藝,視覺傳達,工業設計和環境設計五大類。
書法
①中國傳統藝術的一種。②寫漢字的方法。中國書法根據漢字的造型規則,運用點畫構成各種形態以表情達意。有正(楷)、草、行、隸、篆(大篆、小篆)等各種書體。書法美的基本因素是點畫,其次才是由點畫組成的結體。故書法用筆至關重要,是對提按、藏露、轉折、輕重、緩急、方圓等矛盾關系的掌握和運用,須講究指忌浮滑輕薄。就能篇而論,書法美在於字里行間氣勢、節奏、韻律及其所傳達的意興情緒。各種書體均講究結構橫直安排有致,顧盼呼應;布局疏密得宜,首尾連貫。
素描
一種主要以單色線條和塊面來表現物象的繪畫形式。通常所為鍛煉繪畫基本功的手段,以訓練觀察和表現客觀物象的形體、結構、明暗、質感、量感和空間感的能力。素描亦可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運用於創作。如畫家王式廓的作品《血衣》,即其一例。
水粉畫
用水調合粉質顏料描繪出來的圖畫。水粉顏色一般不透明,有較強的覆蓋能力,可進行深細致的刻畫。運用得當,能兼具油畫的渾厚和水彩畫的明快這二者的藝術效果。
壁畫
繪在建築物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的圖畫。分為粗底壁畫、刷底壁畫和裝貼壁畫等。壁畫是最古老的繪畫形式之一,埃及、印度、巴比倫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畫,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壁畫創作十分繁榮,產生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我國自周代以來,歷代宮室乃至墓室都有飾以壁畫的制度;隨著宗教信仰的興盛,又廣泛應用於寺觀、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樂宮,至今大量保存著著名的佛教壁畫和道教壁畫遺跡。)
漫畫
繪畫種類之一,又稱諷刺畫。高速畫一詞來源於義大利文Caricare,義為誇張,後來演變為專指具有諷刺和滑稽意味的圖畫,即Caricature一詞。通過誇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徵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諷刺、批評(或歌頌)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寫生
中國畫傳統的術語。將描寫花、木、鳥、獸等生物的繪畫稱為寫生。如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在現代通常的繪畫用語中,凡是直接以實物、實景為對象進行描寫,統稱為寫生。
速寫
以迅速而准確的觀察力,運用簡練的線條,扼要地描畫出對象的神態、形體、動作等特徵的一種畫法。它是培養作畫者敏銳的觀察力和迅速把握對象特徵的概括力的重要繪畫手段,也是記錄生活,積累創作素材的重要手段。
[編輯本段]美術的主要表現形式
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觀的靜止的,占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生產形態.
美術,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紙、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過造型的手段,創造出來的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
美術的范圍非常廣泛。從大的方面說,它可以大體分成觀賞性藝術和實用性藝術兩種類型。素描中藝清美
從觀賞性藝術來講,它主要包括繪畫和雕塑兩大類。而繪畫,由於它使用的物質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成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素描等畫種。雕塑也有圓雕和浮雕等多種形式,所用材料則有石、木、泥、石膏、青銅等。
實用性藝術同樣包括兩大類:工藝美術和建築。目前,國內外對工藝美術這個概念的理解雖有不同的看法,但按照通常的說法,工藝美術包括了傳統手工藝品、現代工業美術和商業美術三大部分。傳統手工藝品如玉雕、象牙雕刻、漆器、金屬工藝品等;現代工業美術(或稱「工業設計」)包括一切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適用而美觀的生活用品(如花布、陶瓷、玻璃器皿、傢具、地毯、家用電器等),以及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機械的造型和色彩設計;現代商業美術主要是指商品標志、包裝裝潢和商業廣告等。建築之所以也屬於美術的范圍,那是由建築本身包含的技術科學和藝術的兩重性所決定的。任何一座建築物總是以具有某種空間形體的物質結構矗立在大地上的,這就必然有一個造型是否美觀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建築和雕塑一樣是一種非常具體的造型藝術。
通常指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在空間開展的、表態的、訴之於人們視覺的一種藝術。十七世紀歐洲開始使用這學員水彩一名稱時 ,泛指具有美學意義的繪畫、雕刻、文學、音樂等。我「五四」前後開始普遍應用這一名詞時,也具有相當於整個藝術的涵義。例如魯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釋「美術」一詞時寫道:「美術為詞……譯自英之愛忒。愛忒雲者,原出希臘,其誼為藝。隨後不久,我國另以「藝術」,一詞翻譯「愛忒」,「美術」一詞便成為專指繪畫等視覺藝術的名稱了。
藝術傳播即指藉助於一定的物質媒介和傳播方式,將藝術信息或作品傳遞給接受者的過程。
藝術接受即指在傳播的基礎上,以藝術作品為對象、以鑒賞者為主體,積極能動的消費、鑒賞和批評活動。
以往從藝術作品到藝術欣賞,大多採用簡單的、直接的傳播方式,傳播的意義並未引起人們的關注,這主要是由於生產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傳播功能落後,未能對藝術活動產生較大的影響。而在近百年、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世界科學技術的迅捷發展對於藝術活動產生了巨大影響。電子技術、衛星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科技的發展以及在文化藝術領域的廣泛應用,使藝術傳播方式和功能獲得重大進展。它不僅使影視藝術成為當今最具有大眾性的藝術樣式,同時也將其中許多表現形式和傳播方式影響到其它藝術樣式,視像技術的優越性功能得到充分的體現。藝術傳播在當代藝術活動領域,已經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對於藝術品的傳播形式、規模、速度、周期、增殖量大小,以及對於接受者的接受方式、欣賞情趣等,都具有極大的影響。
藝術的接受,包括藝術的消費、鑒賞和批評,是藝術活動的終點,也是藝術家及藝術作品內在價值獲得最終實現的根本途徑。藝術接受者的鑒賞與批評活動具有很強的主體性意義,它既是對於藝術作品的審美認知、詮釋和創學員照片造,同時也是與藝術家的精神交流和對話。藝術接受還可以對藝術家乃至客體世界予以精神性反饋,從而實現藝術活動與社會活動的聯結,使藝術活動融於人類社會活動的宏大系統中,並在其間發揮權極的作用。
是門類藝術與哲學、美學、文化學、社會學、心理學、傳播學、人類學、比較學、藝術史學等相結合的學科。從藝術本質、藝術起源、藝術發展、藝術創造、藝術鑒賞、藝術傳播等各個方面,探討人類藝術發生與發展的規律,未來的走向及變化。美術傳播的理論與歷史研究方向更著眼於美術領域中的大眾傳播,研究在新媒體背景下,美術作為傳播信息和傳播載體的種種問題。
❾ 美術創造文化論文
美術創造文化論文
藝術離我們並不遙遠,一睡就在我們身邊。它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畫,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藝品。有藝術的地方就有美。現在我就帶著你走進藝術的百花園,感受藝術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藝術,高貴而優雅,富於情趣。與藝術交流,那是再美不過的之事。
在我現在的學習中,就有藝術這門功課。它,是音樂美術的結合。每當上這門課時,我們便在藝術的海洋中遨遊,去感受一切美好的東西,這時,你就會發覺,身邊的事物是多麼美妙!
我跟爸爸學習書法,使我對書法有了更深的認識。書法,是我過的國粹。自古以來,人們都以書法作為我們中國人的驕傲。眼看老師—老爸拿著蘸飽墨的筆,在宣紙上揮灑幾下,發揮得淋漓盡致,不一會兒,幾個蒼勁有力的打字便一字呵成,令人叫好。看著這幾個方塊大字,難道它們就之事幾個大字嗎?難道你就不想到它們宛然象徵了我們中國人的那種堅強不屈,頑強拼搏的意志和力量?
今天,當我拿起毛筆想寫幾個大字時,然而,我的手卻在發抖。不,我不能這樣,我可別忘了我是中國人!於是,我勇敢地寫出了第一筆。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完美無缺地寫完了這個字,心中有說不出的使命感。
如果在寫字時能有美好的音樂,那麼,我想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此。隨著優美的旋律跳動,也就誕生了一個個快樂的小精靈。
朋友們,熱愛藝術吧!當你沉浸在其間,簡直是一種極大地享受!
❿ 如何理解美術實際上是一種創造美的藝術 site:z
美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羅恩菲德是這樣說的:「在藝術教育里,藝術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的過程中,變得更富於創造力,而不管這種創造力將施用於何處。假如孩子長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經驗獲得較高的創造力,並將之應用生活和職業,那麼藝術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就已達成了。」 教室是我們實施教學內容的重要場所,但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我們完全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減少束縛感,營造自由、大膽創造的良好氛圍。所以我們在教學之外,讓學生大膽地走出課堂,親身進行美術實踐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美術實踐與學校課題活動結合,相輔相成。
我國美術教育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美國蓋蒂中心已開始使用「全面綜合性的美術教育」一詞。給我們美術教師的教育思想注入了新鮮血液。小學美術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目的是培養他們對藝術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審美素質,培養創新能力和創造思維。
我校是一所新興的學校,校園環境的布置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整體品位。優美的校園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濃厚的文化氛圍對師生產生深遠影響。學校建築大氣、清新優雅。校門口,著名書法家題寫的校名彰顯了濃厚的文化底蘊。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環境、用學生創造的周圍情景、用豐富的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領域之一。」因此,我們力求讓環繞校園的每一面牆壁,懸掛的每一幅作品、圖畫,站立的每一個宣傳版面,學生表演的每一個舞台……讓情的萌動,語的呢喃,靈的呼喚,盡在其中。讓學生得到審美的啟迪、精神的潤澤、心靈的陶冶。但是在學校一期環境布置中都是學校行為,學生沒有參與。如何發現和發展學生在造型、色彩、製作、創造等方面的美術才能,顯露學生個性潛能,從而形象地顯示出學生潛在的氣質、個性、能力特點呢?所以在學校二、三期工程建設當中,我們有效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環境布置,圍繞學校課題開展了「我是小小校園設計師」等一系列活動,將美術實踐真正從教室內走出來。
1、美術教育是一種創造精神和創造實踐的教育,人類的創造力量顯了對未知領域不懈的探索、開拓和超越的精神。
我們認為,這次活動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創造活動,學生成為活動主角,教師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進行適度的指導,對所產生的創意予以檢討修正,使更臻完美。學生在設計中盡情地傾吐了各自的感受,體現了獨特的個性與偏愛,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美術語言與潛能,創造出心中最嚮往的意象。例如學校二期工程中有綠地圍繞亭台,學校三年級的學生實地考察後,運用美術課學到的知識紛紛對亭台的色彩、建築風格提出修改意見;並且結合學校區域性課題《開創讀書天地,營造書香校園》為亭命名,使美術實踐活動與學校課題有機結合。
2、圍繞學校課題還展開了班級讀書角的布置比賽活動。
以往學校班級圖書角的設計單調,千篇一律。無外是在牆上釘釘子掛書或是擺放圖書櫃。我們將統一式樣的書櫃投放到各班,由學生自行設計進行美化。在後來的評比中,我們發現各班從書在櫃上的擺放到「讀書角」的字體、花邊裝飾、書櫃中的飾物無一雷同。學生無拘無束的美術活動中將下意識地流露出與個人某些氣質特點相對應的個性化美術語言。
二、將實踐與可操作性相結合,真正做到自己「動」起來。
美術實踐是一種操作性的社會實踐 ,也是一種信息傳播活動,它在校園內傳播著社會生活信息、文化信息等。我校每年舉行的「校園科技節」、「校園讀書節」、「校園藝術節」「學校運動會」等大型活動的校園海報宣傳均由學生動手完成。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在創作實踐中天馬行空,不受任何束縛,考慮如何充分、藝術性地表達闡釋活動主題,引起參與者的注意,激發參與慾望的驅動力。同時各項活動的主持、會場布置、活動程序的安排也首先由學生策劃。學生在實踐中受到美的陶冶,美的啟迪,獲得美的享受。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凈化他們的心靈,不斷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三、與專家引領相結合,不斷提升自身美術素養。
為了開闊學生視野,增強學生藝術修養,突出學校藝術教育特色,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特邀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職業畫家史宇、羅中凱創作繪制主題壁畫《聆聽》。該壁畫創作於2006年3月,總面積108平方米,採用丙稀顏料繪制。在壁畫的創作過程中,我們尊重孩子們的審美感受,對壁畫進行了一個全校性的方案採集,孩子們對在學校作壁畫這一新穎事物非常感興趣,各班積極行動,或暢所欲言,或動筆描繪,或向畫家咨詢壁畫的創作程序。最後呈現了筆簇細膩圓潤,人物栩栩如生,筆調色澤鮮艷,場景歡快靈動的生動壁畫形象。這幅壁畫以藝術的起源與發展為主線,帶領孩子們聆聽音韻悠揚的古樂;以各民族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激發孩子們對浩瀚藝術的喜愛;以藝術對生活的升華,提升孩子們的藝術修養,讓學生實地感觸了一次美的享受。
孩子們在學校美術實踐過程中發展了記憶、想像、思維、創造等多種心理過程,甚至還包括淺顯的道德、情感、審美等高級心理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認為過程比作品更為重要。他們獲得更多的觸摸覺感知和體驗,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獲得直覺把握的經驗。他們在接受美育的同時也調動了學習心理因素和學習動機,滿足學習的某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