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科學發明和發現手抄報

科學發明和發現手抄報

發布時間:2022-01-01 12:38:31

❶ 科學發明發現的小故事手抄報三年級有哪些

1、愛迪復生的故事
愛迪生,制 一生只上過三個月的小學,他的學問是靠母親的教導和自修得來的。他 的成功, 應該歸功於母親自小對他的諒解與耐心的教導, 才使原來被人認為是低 能兒的愛迪生,長大後成為舉世聞名的「發明大王」。
2、 華羅庚 1946年,美國某大學以優厚的條件聘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為終身教授 。但他回答說:「為了抉擇真理,為了國家民族,我要回國去!」終於帶著妻兒回到了北平(今北京)。
3、科學家有他的祖國 巴斯德
巴斯德是19世紀法國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因發明了傳染病預防接種法,為人類和人類飼養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4、錢學森 一片丹心向祖國
5、居里夫人
瑪麗·居里(居里夫人)是法籍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6年,彼埃爾·居里遭車禍去世。這一沉重的打擊並沒有使她放棄執著的追求,她強忍悲痛加倍努力地去完成他們摯愛的科學事業。她在巴黎大學將丈夫所開的講座繼續下去,成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

❷ 科學家與科學發明閱讀手抄報

1. 解釋什麼事科學家。 科學家是指專門從事科學研究的人士,包括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這兩大類。所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達到了一定的造詣,獲得了有關部門和行業內的認可,均可以稱之為科學家。按照這樣的說法,無論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還是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都應當屬於科學家的分類。

2. 簡單的介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學家。
居里夫婦
比埃爾·居里(Pierre Curie)1859年5月15日生於巴黎一個醫生家庭里。在他的兒童和少年時期,性格上好個人沉思,不易改變思路,沉默寡言,反應緩慢,不適應普通學校的灌注式知識訓練,不能跟班學習,人們都說他心靈遲鈍,所以從小沒有進過小學和中學。父親常帶他到鄉間採集動、植、礦物標本,培養了他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學到了如何觀察事物和如何解釋它們的初步方法。居里14歲時,父母為他請了一位數理教師,他的數理進步極快,16歲便考得理學學士學位,進入巴黎大學後兩年,又取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880年,他21歲時,和他哥哥雅克·居里一起研究晶體的特性,發現了晶體的壓電效應。1891年,他研究物質的磁性與溫度的關系,建立了居里定律:順磁質的磁化系數與絕對溫度成反比。他在進行科學研究中,還自己創造和改進了許多新儀器,例如壓電水晶秤、居里天平、居里靜電計等。1895年7月25日比埃爾·居里與瑪麗·居里結婚。
瑪麗·居里(Marie Curie)1867年11月7日生於沙皇俄國統治下的華沙,父親是中學教員。16歲她以金質獎章畢業於華沙中學,因家庭無力供她繼續讀書,而不得不去擔任家庭教師達六年之久。後來靠自己的一點積蓄和姐姐的幫助,於1891年去巴黎求學。在巴黎大學,她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勤奮地學習,經過四年,獲得了物理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
居里夫婦結婚後次年,即1896年,貝可勒耳發現了鈾鹽的放射性現象,引起這對青年夫婦的極大興趣,居里夫人決心研究這一不尋常現象的實質。她先檢驗了當時已知的所有化學元素,發現了釷和釷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她進一步檢驗了各種復雜的礦物的放射性,意外地發現瀝青鈾礦的放射性比純粹的氧化鈾強四倍多。她斷定,鈾礦石除了鈾之外,顯然還含有一種放射性更強的元素。
 居里以他作為物理學家的經驗,立即意識到這一研究成果的重要性,放下自己正在從事的晶體研究,和居里夫人一起投入到尋找新元素的工作中。不久之後,他們就確定,在鈾礦石里不是含有一種,而是含有兩種未被發現的元素。1898年7月,他們先把其中一種元素命名為釙,以紀念居里夫人的祖國波蘭。沒過多久,1898年12月,他們又把另一種元素命名為鐳。為了得到純凈的釙和鐳,他們進行了艱苦的勞動。在一個破棚子里,日以繼夜地工作了四年。自己用鐵棍攪拌鍋里沸騰的瀝青鈾礦渣,眼睛和喉嚨忍受著鍋里冒出的煙氣的刺激,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提煉,才從幾噸瀝青鈾礦渣中得到十分之一克的鐳。由於發現放射性,居里夫婦和貝可勒耳共同獲得了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6年,比埃爾·居里因車禍不幸逝世,年僅47歲。比埃爾·居里去世後,居里夫人忍受著巨大的悲痛,接任了她丈夫在巴黎大學的物理學教授職位,成為該校第一位女教授。她繼續放射性的研究工作。1910年,她和法國化學家德別愛爾諾一起分析出純鐳元素,確定了鐳的原子量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她還測出了氡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整理出放射性元素衰變的系統關系。由於這些重大成就,又榮獲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僅有的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居里夫婦親自體驗了鐳的生理效應,他們曾不止一次地被鐳射線燙傷。他們與醫生一起研究將鐳用於治療癌症,開創了放射性療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她為了自己的祖國波蘭和第二祖國法國,參加了戰地衛生服務工作,組織X光汽車和X光照相室為傷兵服務,還用鐳來治療傷兵,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戰結束後,居里夫人回到巴黎她創建的鐳學研究所,繼續自己的研究工作並培養青年學者。晚年完成了釙和錒的提煉。居里夫人在無任何防護設施的情況下從事了35年的鐳元素研究,加上大戰期間四年建立X射線室的工作,射線嚴重地損害了她的健康,引起她嚴重貧血。1934年5月她不得不離開自己心愛的實驗室,並於1934年7月4日與世長辭。
居里夫婦一生淡泊、謙虛,不喜歡世俗的恭維與贊揚,不關心個人的名利與地位。在發現鐳和提煉成功以後,他們不請求專利,也不保留任何權利。他們認為,鐳是一種元素,應該屬於全人類。他們向全世界公開他們的提鐳方法。對他們花費十幾年制備出來的、約值十萬美元的一克多鐳,全部交給了鐳學研究所,不取分文。對美國婦女界捐贈給她的一克鐳,也不據為私有,一半給了法國鐳學研究所,一半給了華沙的鐳學研究所。在將鐳用於治療癌症時,他們本可以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但是他們商定,不要他們的發明帶來的一切物質利益。他們辛勤勞動的目的,是為人類從新發現中獲得幸福。
門捷列夫與元素周期表
宇宙萬物是由什麼組成的?古希臘人以為是水、土、火、氣四種元素,古代中國則相信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之說。到了近代,人們才漸漸明白:元素多種多樣,決不止於四五種。18世紀,科學家已探知的元素有30多種,如金、銀、鐵、氧、磷、硫等,到19世紀,已發現的元素已達54種。
人們自然會問,沒有發現的元素還有多少種?元素之間是孤零零地存在,還是彼此間有著某種聯系呢?
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揭開了這個奧秘。
原來,元素不是一群烏合之眾,而是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按照嚴格的命令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怎麼排列的呢?門捷列夫發現:元素的原子量相等或相近的,性質相似相近;而且,元素的性質和它們的原子量呈周期性的變化。
門捷列夫激動不已。他把當時已發現的60多種元素按其原子量和性質排列成一張表,結果發現,從任何一種元素算起,每數到8個就和第一個元素的性質相近,他把這個規律稱為「八音律」。
門捷列夫是怎樣發現元素周期律的呢?
1834年2月7日,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誕生於西伯利亞的托波爾斯克,父親是中學校長。16歲時,進入聖彼得堡師范學院自然科學教育系學習。畢業後,門捷列夫去德國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學。1861年回國,任聖彼得堡大學教授。
在編寫無機化學講義時,門捷列夫發現這門學科的俄語教材都已陳舊,外文教科書也無法適應新的教學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夠反映當代化學發展水平的無機化學教科書。
這種想法激勵著年輕的門捷列夫。當門捷列夫編寫有關化學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質的章節時,他遇到了難題。按照什麼次序排列它們的位置呢?當時化學界發現的化學元索已達63種。為了尋找元素的科學分類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關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研究某一學科的歷史,是把握該學科發展進程的最好方法。門捷列夫深刻地了解這一點,他邁進了聖彼得堡大學的圖書館,在數不盡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們研究化學元素分類的原始資料……
門捷列夫抓住了化學家研究元素分類的歷史脈絡,夜以繼日地分析思考,簡直著了迷。夜深人靜,聖彼得堡大學主樓左側的的門捷列夫的居室仍然亮著燈光,僕人為了安全起見,推開了門捷列夫書房的門。
「安東!」門捷列夫站起來對僕人說:「到實驗室去找幾張厚紙,把筐也一起拿來。」
安東是門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實僕人。他走出房門,莫名其妙地聳聳肩膀,很快就拿來一卷厚紙。
「幫我把它剪開。」
門捷列夫一邊吩咐僕人,一邊動手在厚紙上畫出格子。
「所有的卡片都要像這個格於一樣大小。開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寫字。」
門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著。他在每一張卡片上都寫上了元素名稱、原於量、化合物的化學式和主要性質。筐里逐漸裝滿了卡片。門捷列夫把它們分成幾類,然後擺放在一個寬大的實驗台上。
接下來的日子,門捷列夫把元素卡片進行系統地整理。門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時間的教授突然熱衷於「紙牌」感到奇怪。門捷列夫旁若無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紙牌那樣,收起、擺開,再收起、再擺開,皺著眉頭地玩「牌」……
冬去春來。門捷列夫沒有在雜亂無章的元素卡片中找到內在的規律。有一大,他又坐到桌前擺弄起「紙牌」來了,擺著,擺著,門捷列夫像觸電似的站了起
來,在他面前出現了完全沒有料到的現象,每一行元素的性質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從上到下地逐漸變化著。
門捷列夫激動得雙手不斷顫抖著。「這就是說,元素的性質與它們的原子量呈周期性有關系。」門捷列夫興奮地在室內踱著步子,然後,迅速地抓起記事簿在上面寫道:「根據元素原子量及其化學性質的近似性試排元素表。」
1869年2月底,門捷列夫終於在化學元素符號的排列中,發現了元素具有周期性變化的規律。同年,德國化學家邁爾根據元素的物理性質及其他性質,也制出了一個元素周期表。到了1869年底,門捷列夫已經積累了關於元素化學組成和性質的足夠材料。
無影周期表有什麼用呢?它可非同一般。
一是可以據此有計劃、有目的的去探尋新元素,既然元素是按原子量的大小有規律地排列,那麼,兩個原子量懸殊的元素之間,一定有未被發現的元素,門捷列夫據此預付了類硼、類鋁、類硅、類鋯4個新元素的存在,不久,預言得到證實。以後,別的科學家又發現了鎵、鈧、鍺等元素。迄今,人們發現的新元素已經遠遠超過上個世紀的數量。歸根到底,都得利於門氏的元素周期表。相信在廣大青少年朋友中,一定會涌現出許多新的化學家,進一步打開微觀世界之謎。
二是可以矯正以前測得的原子量,門捷列夫在編元素周期表時,重新修定了一大批元素的原於量(至少有17個)。因為根據元素周期律,以前測定的原於量許多顯然不準確。以銦為例,原以為它和鋅一樣是二價時,所以測定其原子量為75,根據周期表發現鋼和鋁都是二價的,斷定其原子量應為113。它正好在鈣和錫之間的空位上,性質也合適。後來的科學實驗,證實門氏的猜想完全正確。最令人驚異的是,1875年法國化學家布瓦博德朗宣布發現了新元素鎵,它的比重為4.7,原子量是59點幾.門捷列夫根據周期表,斷定鎵的性質與鋁相似,比重應為5.9,原子量應為68,而且估計鎵是由鈉還原而得.一個根本沒有見過鎵的人,竟然對它的第一個發現者測定的數據加以糾正,布氏感到非常驚訝,實驗的結果,果然和門氏判斷極為接近,比重為5.94,原子量為69.9,按門氏提供的方法,布氏新提純了鎵,原來不準確的數據是由於稱中含有鈉,大大減少了它本身的原子量和比重。
三是有了周期表,人類在認識物質世界的思維方面有了新飛躍。例如,通過周期表,有力地證實了量變引起質變的定律,原子量變化,引起了元素的質變。再如,從周期表可以看出,對立元素(金屬和非金屬)之間在對立的同時,明顯存在統一和過渡的關系。現在哲學上有一個定律,說事物總是從簡單到復雜螺旋
式上升。元素周期表正是如此,它把已發現的元素分成8個家族,每族劃分5個周期,每個周期、每一類中的元素,都按原子量由小到大排列,周而復始。
元素周期律一舉連中三元,使人類認識到化學元素性質發生變化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把原來認為各種元素之間彼此孤立、互不相關的觀點徹底打破了,使化學研究從只限於對無數個別的零星事實作無規律的羅列中擺脫出來,從而奠定了現代化學的基礎。

航天精英錢學森
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是與錢學森的名字聯系在一起的。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1934年畢業於上海
交大。1935年赴美留學,1938年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著名專家馮?卡門指導下獲博士學位。1943年,他與馬林納合作完成的研究報告《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為美國40年代研製成功地對地導彈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論基礎。其設計思想被用於「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二等兵A」導彈的實際設計中,所獲經驗直接導致了美國「中士」地對地導彈的研製成功,並成為後來美國採用復合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北極星」、「民兵」、「海神」導彈和反彈道導彈的先驅。
此後,錢學森又在超高速及跨音速空氣動力學、薄殼穩定理論方面對航空工程理論有許多開創性的貢獻。他和卡門一起提出的高速音速流動理論,為飛行器克服音障和熱障提供了依據,以他和卡門名字命名的卡門一錢學森公式成為空氣動力計算上的權威公式,並被用於高亞音速飛機的氣動設計。
由於他對火箭技術理論卓有建樹,並於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設想,因而在當時被公認為火箭技術方面的權威學者。
1955年,錢學森沖破美國當局的層層阻撓回到了祖國,投身於創建中國航天事業當中。1956年2月17日,他向國務院提交了一份《建立我國國防工業意見書》,最光為我國火箭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同年10月,他又受命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研究院——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第一任院長。
接著,他長期擔任航天研製的技術領導。在他的參與下,1960年11月我國發射成功第一枚仿製火箭,1964年6
月29日我國第一枚自行設計的中近程火箭飛行試驗取得成功。1965年錢學森建議制訂人造衛星研製計劃並列人國家任務,最終使我國第一顆衛星於1970年到太空邀游。
在50年代初,錢學森把控制論發展為一門技術科學——工程式控制制論,為飛行器的制導理論提供了基礎。他還創立了系統工程理論,並廣泛應用。
由於錢學森在中國航天科技方面的卓越成就,1989年6月,國際理工研究所向他頒發了小羅克韋爾獎章;1991年
10月,我國政府授予他「傑出貢獻科學家」的稱號。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3.說一說自己對科學的觀點和看法。並號召大家反對迷信,尊重科學。
4.搜集一些科學家的名人名言。
5.建議在手抄報上畫圖一些比較有中國代表性的科技。如:神州系列的飛船。圖可以增加手抄報活潑的氣息
6.可以留一個小標題,采訪周圍同學最喜歡的科學發明家,然後列出前十名。體現出手抄報的分享性。
你還可以多動動腦筋,想一些奇思妙想的內容。
嘻嘻 希望可以幫到你哦。。。

❸ 科學手抄報

科學,本指分科而學的意思,後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它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在一個舊的,密切相關的意思,「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應用型知識的主體本身。科學的專業從業者習慣上被稱為科學家。[1-4] 自古典時代,科學作為一種知識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理念。科學的方法奠定了基礎,強調實驗數據及其結果的重現性。在西方世界在近代早期的話:「科學」和「自然哲學「有時可以互換使用。在西方世界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自然科學)被認為是哲學的一個獨立的科學分支,與唯物同源。[5-6] 在現代用法中,「科學」經常指的是追求知識,不但對知識本身的一種方式,它也經常受限於研究這些分支尋求解釋物質世界的現象。在17世紀和18世紀的科學家越來越多地尋求在自然法則,如牛頓運動定律方面制定知識。而在19世紀的過程中,「科學」一詞變得越來越與科學方法本身相關聯,以研究自然世界有紀律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學、地質學和生物學。它是在19世紀也使科學家一詞是由博物學家區分自然知識和知識創造。[7] 然而,「科學」還繼續使用在廣義上表示可靠,可教的知識的一個話題,反映在現代術語如圖書館學和計算機科學。這也反映在學術研究的某些領域,如「社會科學」或「政治學」的名稱。 特徵對於科學的核心特徵或者說所謂科學精神,隨著人類的進步,有不同的觀點,一般認為科學具有如下特徵:
理性客觀:從事科學研究不以「神」、「鬼」、「仙佛」、「上帝」為前提(一些科學家仍會信仰宗教,"科學"本身是理性思維的結果。),一切以客觀事實的觀察為基礎,通常科學家會設計實驗並控制各種變因來保證實驗的准確性,以及解釋理論的能力。
可證偽:這是來自卡爾·波普爾的觀點,人類其實無法知道一門學問里的理論是否一定正確,但若這門學問有部份有錯誤時,人們可以嚴謹明確的證明這部分的錯誤,的確是錯的,那這門學問就算是合乎科學的學問。
存在一個適用范圍:也就是說可以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絕對真理。例如:廣義相對論在微觀世界失效,量子理論在宏觀世界失效。不過科學家們仍然努力尋找與探索是否有某種理論可以囊括所有自然現象(至少在物理界,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合並是一至少延續數十年的野心)。
普遍必然性:科學理論來自於實踐,也必須回到實踐,它必須能夠解釋其適用范圍內的已知的所有事實。
科學還可以分為從理論和應用等多個層次。在與社會進步的相互作用中,科學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得到不斷加強,科學體系本身也不斷壯大,它對人類歷史的重大影響日趨顯著。

❹ 關於「科技發明,科學常識!」的手抄報資料拜託了各位 謝謝

科學常識:膨脹的爆米花。 「砰!」隨著一聲巨響,爆米花的香氣便飄散開來。爆米花個大粒圓,酥脆芳香,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膨體食品。大米經過爆米機一加工,體積陡然脹大好多倍,難怪人們風趣地把爆米機稱作「糧食擴大器」哩!那麼,米粒是怎樣被擴大的呢? 我們知道,密封在容器中的氣體,都有一個特別的脾氣:溫度增高,壓強就增大。給爆米機加熱的時候,密封在罐里的空氣的壓強逐漸增大;同時,裝在裡面的大米逐漸被加熱,貯存在米里的水分也逐漸蒸發出來,聚積在鐵罐內。罐的溫度不斷升高,罐內的氣壓越來越大,這種高壓阻止米中水分繼續蒸發,使殘存在米中的水分也逐漸升溫升壓,一個個米粒象憋足了氣的小氣球,只因為受到罐內氣壓的約束,它們才不能爆開。當罐內氣壓升高到2—3個大氣壓的時候(這從氣壓表上可以看出),便停止加熱。這時,爆米花的師傅拿一條長布袋套在爆米機的口上,然後打開蓋子。說時遲,那時快,在一聲巨響中,大米噴到布袋裡了。高溫高壓的米粒突然進入氣壓較低的環境中,憋在米粒中的高溫高壓水分,失去了約束力,便急驟膨脹,使米粒迅速脹大,變成了爆米花。 透過爆米花,使我們看到了「高溫高壓」的巨大力量。節日的焰火、鞭炮,工地上的爆破,工廠里的蒸汽錘,大力士蒸汽火車頭……它們那種有聲有色的表演,都是「高溫高壓」導演出來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已成為生產上的強大動力。 科學發明:副圖片。

❺ 關於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的手抄報

說的什麼

❻ 觀看我愛發明走近科學探索與發現的手抄報內容

有哲學家說過,想像力和創造力大於知識,大於人類任何偉大的工程,也就是說大到長城核武器,小到書本文字都是人們通過一代代努力發明創造出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只是每個人的知識、見識不一樣,所以想像力和創造力就有所不同。

今天我有怎樣超人的智慧,有怎樣的新奇發明,讓我們拭目以待。

第一項大智慧發明案例:

本發明涉及一種洪水攔截儲存再利用的防洪抗旱處理方法

目前,南方地區一到雨季,洪水泛濫,損害莊稼、沖壞房屋,傷及生命,造成損失年年無法評估,北方地區,氣候變化無常,乾旱少雨,地下水越打越深,水位越來越低,惡劣氣候,影響收成,為了引水,政府不惜花上千萬甚至上億到百里之外調水。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洪抗旱,儲存再利用的新方案。

我的方案是從河的上游到下流建設攔截工程,儲水工程、我們分段進行攔截,根據最大流量,建設大於它五倍的儲水池,儲水池經過濾、沉澱,用水泵抽送到山頂的儲水池,根據面積在山頂建設相應的多個儲水池,灌溉農田,滋潤草木,村莊流出的污水經技術處理,另有它用,我們在河的上游,到下游建設有清而寬的清水養魚河道,養上觀賞魚和食用魚,不僅可以觀賞,而且可以食用,下雨或下雪的水被攔截流進儲水池內,上游和下游都在攔截儲存,以後大河的影子就要從我們的視線里消失,這個工程的建設不僅起到了防洪抗旱的效果,而且起到了滋潤草木,打造祖國青山綠水,為國家發展,為農業增收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加快了國家的發展步伐。

雖然我把這個工程簡單描述了一遍,好處壞處大家都能看得懂,但要實現,全國投資建設,那投資幾百個億是不夠的,投資上千億那還得看測量計算後才能知道 。

這就是我的第一個大發明,大想法,上千億的投資,對國家,對發展,對農民都是一件大事,你說我的智慧能不算大嗎?如果這個發明向全世界擴張建設發展,那就上萬億的投資了。

今天看了CCTV10《我愛發明》後,頗有感慨,這樣的東東也叫飛碟?無語!下面給朋友們介紹一個真正的飛碟(UFO)。

本飛碟是海、陸、空、天全效能飛行器,飛行特點跟傳說中的UFO一樣,它可以垂直起降,它可以使用核動力,飛行速度高,結構緊湊,飛行平穩, 它具有飛行高度不限、飛行操控簡單、空中飛行動作靈活、可在空中隨意停頓、可利用空氣中的各種元素作為核燃料、可利用太空中的氫原子或暗物質等作為燃料,可將一切物質轉化為能量,可實現燃料免費,它安全性高、造價低、不受天氣影響、起降不受條件限制、全天候、進入大氣層容易。本飛碟開發容易,製造工藝、技術簡單,造價低廉,普通民用飛碟造價與小汽車差不多 。

它充分利用了圓周運動,利用了場的作用,利用了陀螺的穩定性;動力裝置安裝在飛行器的前方,利用飛輪噴氣發動機高速旋轉產生的噴射動力前進或上升,可以實現垂直起降;設置有艙體運動方向調節裝置和艙體穩定調節裝置,操控簡單,飛行穩定,便於變向;飛碟飛行時產生一個環繞在艙體周圍的圍繞艙體旋轉的螺旋推進的氣流,螺旋氣流可以化解噪音,飛行噪音很小,幾乎沒有噪音。

本飛碟可以潛水,可以進入海洋深處,飛碟可自帶氣體,供給艙體內生物呼吸。飛碟潛海時可用水作為燃料,可將水汽化後使用,水蒸氣進入氣缸後質能反應噴出,可形成飛碟的外部氣旋,氣旋是一個從中心到外圍轉速遞減的高速旋轉的氣旋,該氣旋有一個向飛碟外部的張力,該張力可化解海水壓力。渦流氣旋就是一層嚴密的保護層,它把艙體嚴密的保護起來,渦流氣旋的對外張力正好化解了海水的壓力。飛輪的上方的錐形弧面結構可以很好的利用飛輪的離心力,使物質不能靠近飛輪表面,所以飛輪也可以化解海水壓力。

本飛碟可以下潛到海底最深處,它也是一個真正的USO,它可以長期的潛棲在深海中,可利用海水電解水供給氧氣,利用海水淡化供給飲用水,利用海洋生物供給食物。飛碟內可產生源源不斷的電能,可利用電能產生光,調節飛碟內溫度、濕度,甚至可在飛碟內種植植物,飼養動物,形成自己的一套生態系統,人類可利用飛碟在海洋內長期生活。它可以完成人類對深海的科學探索,也可以完成對很多行星大氣層內的探索。

安裝雙發動機的飛碟的潛海能力更好,入水時可以把兩台發動機都點著火,使一台的動力輸出稍微大於另一台的動力輸出,即可實現輕松的入水。在水中也可以同時開著兩台發動機,可以實現在水中的平穩升降,可以穩穩地停在水中。飛碟在海水中的運動速度極快,可以達到時速幾千海里甚至上萬海里,甚至還要高。

利用海洋可更輕松的起飛、降落,對地外星球探索時,可更好的補給,可在海洋中建立基地,比在陸地上更加安全,不用擔心隕石、地震、洪水、風暴、病菌、病毒等的影響或傷害。本飛碟在未來將成為一個完美的居所,將取代現在的房子。人們在海洋內安家更安全,外星人如果在地球安家的話,他們的首選就是在海洋中,他們的房子就是飛碟,是一個可隨意運動的、流動的房子,他們在宇宙中就像地球上的游牧民族一樣過著流動生活,像候鳥一樣過著遷徙生活,在宇宙中自由遷徙。生命從海洋走向陸地,最終又回歸海洋,這是一個自然回歸。

本飛碟可以貼地飛行,氣旋可以很好的保護它使它不會與地面相撞,貼地飛行時它就跟一個氣墊船一樣。它飛行高度不限,它可以隨意的出入大氣層,不用擔心大氣層對它的磨擦生熱,更不必擔心大氣層燒壞它。它可以在大氣層外很輕松的降速,可以穩穩得停在大氣層外,可以很輕松的進入大氣層。

氣旋就是一個高速運動的流體場,是一個從中心到外圍轉速遞減的高速旋轉的場,越靠近艙體氣流旋轉速度越高,氣流密度越大,發動機為氣旋提供源源不斷的氣流和動力,氣旋對外有一個張力,高速流動的氣流可以化解各種能量沖擊,就像氣墊船的氣墊一樣,所不同的是該氣墊是一個從中心到外圍轉速遞減的高速旋轉的氣墊。氣旋外層沒有明顯的邊界,氣旋外層與外部空氣沒有直接的摩擦接觸,所以不必考慮空氣摩擦。

氣旋是由運動的介質構成的,該介質由多種物質材料構成,既可是分子、原子,也可是量子、中微子、誇克、元等,能夠形成氣旋,完全靠的是運動,發動機的噴射推力使各種介質沿統一的方向運動,構成了能量流,該能量流可化解各種能量沖擊,氣旋也可叫能量保護層。用能量把海水排開,用能量將物體排開,用能量化解能量沖擊。它的場可以自我保護自己,可以化解任何一種能量對它的沖擊。

氣旋就像地球的大氣層一樣,所不同的是氣旋貼著艙體作高速旋轉運動,它可以改變施加給艙體的垂直於艙體的各種力的方向,使方向垂直於艙體的力改變為沿艙體旋轉的力,所以氣旋可以防護高速的固體顆粒和隕石。隕石有大小,太大的隕石,飛碟高速飛行時可以探測到,不會撞上去,小的固體顆粒或隕石會隨氣旋運動起來,就像星球捕獲衛星一樣,小的固體顆粒或隕石會隨氣旋被快速的甩離飛碟,隨氣旋快速遠離艙體,不會撞到艙體上。

它高速飛行起來就像旋轉的彈頭,飛輪在前方,從側面看飛碟是圓柱形或雪茄形的,跟流星有些相似。它不必考慮空氣動力學原理,飛輪高速旋轉可以化解風阻,所以它的速度可以很高,小型飛碟在大氣層中時速很輕松的即可達到一萬公里以上,同時旋轉使它象陀螺一樣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它低速飛行時可以側飛,就像飛盤一樣,從側面看是蝶形的,也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它空中懸停時,從側面看也是碟形的,從底部看是圓形的,圓形的周圍有一個光環。它中低速運動時,有時也看上去像個球形的,側飛時從側面看上去也象雪茄形。雙發動機的飛碟噴出的氣流在飛碟艙體腰線處相遇後,氣旋會向艙體外圍擴張,在艙體腰線處形成一個環帶,可大大提高氣旋張力,發動機轉速越高,張力越大。它可以做多種復雜的飛行動作,可使用多種飛行姿態,它具有多種復雜多變的外部飛行特徵,這些都是由於它艙體外部的氣旋造成的,它的外觀以及飛行特徵等跟傳說中的UFO、USO完全一樣。

它的高速旋轉的飛輪以及外圍渦流氣旋對它具有很好的保護功能,這一點在太空中飛行尤為重要,可以大大的減小宇宙射線的輻射以及宇宙塵埃以及隕石等的危害,同時可以降低艙體承受的壓力。它可以取代現有的太空梭,造價只有現有太空梭的百分之一都不到。

它的外圍氣旋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彈性保護氣墊,可以使它在飛行時避免相撞,使兩個飛碟自動的相互彈開,不會產生碰撞,這一點在城市空中交通密集狀態下飛行很重要,可以不用擔心空中交通安全問題,可以徹底杜絕交通事故的發生。

它的外圍氣旋可吸收雷達信號,飛輪上方的錐形弧面高速旋轉後也可改變雷達信號的反射方向,所以雷達測不到它。它可以通過發射雷達信號,使外界觀測到它,在特殊需要時可關閉雷達發射器,實現全隱身飛行。

本飛碟可徹底擺脫外部引力場:物體所受到的引力不是來自引力場的引力中心,引力中心只決定引力方向,引力來自場中與物體緊密相鄰的每一個點,這就好像在水流中的物體,它受到的沖力不是來自水的下游,也不是來自水的源頭,而是來自物體身邊的水流。場中的物體受到的引力是一個流體運動產生的力。

熱帶風暴、龍卷風、水流的漩渦等都是一個從中心到外圍轉速遞減的旋轉流體場,都具有產生引力的條件,它們都形成一個場,所以它們才得以相對長時間存在。在它們形成的流體場中都具有向場中心的引力,在這個場以外就沒有引力。地球的引力場也是一個從中心到外圍轉速遞減的流體場,在地球的大氣層以外,因為是真空,所以基本沒有了流體的存在,也就脫離了地球的引力場。

地球的大氣層越往外越稀薄,流體密度越往外越稀薄,同時越往外轉速越低,所以地球引力場中越往外受到的地球引力越小,場中不同位置的引力加速度是不一樣的。飛碟艙體外形成一個螺旋運動的從中心到外圍轉速遞減的流體場,這個場可以使飛碟艙體與外界場隔離,可以擺脫外界引力場對艙體的作用。

飛碟艙外氣旋跟龍卷風很相似,飛碟正好處在龍卷風的中央,正處在龍卷風的風頭上。龍卷風可以捲起物體,可使進入龍卷風中心的物體擺脫地球引力,使物體可以很容易隨氣流運動起來,傳統觀點認為物體是被氣流吹起來的,是不對的。龍卷風可以吸起巨大的水柱就可以充分說明問題,要是氣流將水柱吹起來的話,水柱早就被氣流吹散了,早就被吹成水霧了。水柱高達雲端,高度遠遠超過大氣壓力作用下的13米,所以水柱也不是單純因為氣壓產生的。水柱是在氣壓和擺脫地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水分子之間存在相互引力,可使水分子凝聚在一起隨氣流上升,進而形成巨大的水柱,失重的水柱只需施加輕微的力即可使它隨意運動,即可隨氣流運動直達雲端。

陀螺可以改變重心,可以將重心轉移到旋轉軸端,陀螺的旋轉軸端與外部引力場接觸最多,陀螺的其它部位因為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使物質不易靠近陀螺表面,越靠近陀螺旋轉軸端,離心力越小,物質越容易靠近陀螺表面,陀螺旋轉軸端區域所受到的引力場的引力作用也就越大,引力集中在陀螺旋轉軸端區域,使陀螺旋轉軸端區域形成了陀螺的重心。隨陀螺轉速的提高,效果越明顯,陀螺轉速降到一定程度時,這種效果會消失。

飛碟高速旋轉的飛輪就是一個陀螺,具有弧面結構的飛輪高速旋轉產生的巨大離心力使任何物質都靠不到飛輪表面上,飛輪下方處在與外界引力場隔離的另一個引力場中,飛輪通過飛輪軸以及下方的氣缸等諸多部件更多的與這個場接觸,所以飛輪所受到的引力更多的來自這個場。飛輪處在兩個引力場之間,當兩個方向相反的引力作用於同一物體時,物體會被傳遞給自己更大引力的引力場吸引,而擺脫另一個引力場的引力,比如月球引力場與地球引力場之間的隕石,隕石會被地球吸引落入地球大氣層。所以飛輪受到的引力來自飛碟艙體區域,所以說飛輪也可徹底擺脫外部引力場對它的引力作用,這就實現了飛碟徹底擺脫飛碟外部引力場的引力,使飛碟可以徹底擺脫外部引力場。

飛碟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內部引力場,這個場的引力中心在艙體下方,引力中心是由於飛碟艙外氣旋向艙體下方螺旋推進的作用形成的。飛碟艙外氣旋在艙體正下方形成一個漩渦,形成一個向旋渦內的同時向螺旋氣流推進方向的引力,該引力指向飛碟艙體下方。雙發動機結構的飛碟運動時,飛碟內的引力指向飛碟前進方向的反方向,雙發動機結構的飛碟空中懸停時,飛碟內的引力指向飛碟下方。飛碟內不會有失重的麻煩。

飛碟外部形成一個能量保護場,該場包括飛輪表面產生的離心力能量保護場以及艙體周圍的氣旋能量保護場,該場處在飛碟與外部引力場之間,飛碟不直接作用外部引力場,與外部引力場不發生直接的能量傳遞,外部引力場與飛碟也不直接發生能量傳遞,也就是說飛碟與外部引力場徹底脫離了。飛碟的位置改變不以外部引力場為參照系,飛碟的位置改變以飛碟外部形成的能量保護場為參照系,飛碟外部形成的能量保護場時刻伴隨著飛碟運動,與飛碟不發生位置改變,所以飛碟相對於這個飛碟外部形成的能量保護場始終是靜止的,所以飛碟內就沒有了相對於外部引力場的運動慣性,也沒有了加速度。

飛碟外部形成的能量保護場實現了屏蔽作用,實現了運動的過度。就像人在飛機上相對於飛機是靜止的是一個道理,飛碟外部形成的能量保護場在高速運動。飛碟外部形成的能量保護場內部存在一個從中心到外圍速度遞減的運動,該運動實現了場的中心與外圍的運動消減、運動緩沖、運動隔離,使場的中心與外圍的相對運動變為一個場運動,變為一個沒有位置改變的場運動,形成一個整體場,外圍與中心的距離不發生距離改變,比如月亮和地球之間就存在場運動,而它們的距離卻不改變。

正是這個飛碟外部形成的能量保護場實現了飛碟的神奇的飛行特點。本飛碟擺脫外部引力場後,可瞬間實現高速,可以像流星一樣,一眨眼就不見了。它自己形成自己的場,與周圍的場沒有太多的能量傳遞,周圍的場對它的運動基本沒有阻力,所以就不需要付出太多的能量來克服阻力,沒有太多的能量損耗,可以飛的很快。雙發動機結構的飛碟可以瞬間由高速運動變為靜止,可瞬間速度降到0,可實現銳角轉彎,可實現0度轉彎,即瞬間實現180度運動方向改變,由前進瞬間變為後退。人在飛碟內不會有任何感覺,人在飛碟內感受不到加速度,不會有超重和失重的麻煩。人體生物鍾也會發生改變,會與外界時間脫離,理論推導飛碟內的時間與外界時間可能會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改變。

物體從靜止到高速運動,速度都是逐漸提升的,噴氣發動機的噴氣動力的反作用力作用於飛行器,使飛行器獲得了推力。推力來自噴射氣流內眾多粒子相互之間對反作用力的傳遞以及噴射氣流與外界空氣的摩擦力。飛行器運動速度接近噴氣速度時,以飛行器為參照系:飛行器外界的空氣向飛行器前進方向的反方向以飛行器運動速度前進,導致噴射氣流與外界空氣的摩擦力很小,最終導致不產生推力,使飛行器的加速能力越來越差,導致飛行器速度在空氣阻力的作用下難以再提高。如果噴射氣流能夠始終遇到與飛行器運動方向和速度基本一致的空氣,噴射氣流將始終保持對飛行器的推力。

傳統噴氣發動機噴出的氣流是直線運動的噴射氣流,噴射氣流橫截面內眾多粒子基本都是以均勻一致的速度推進,噴射氣流內眾多粒子相互之間對反作用力的傳遞能力很差,這就導致飛行器使用傳統噴氣發動機時,速度達到一個臨界速度後,受阻力影響速度難以再提升,在不考慮推進阻力的情況下速度也難以再提高。

飛碟艙體外圍的從中心向外圍轉速遞減的渦漩推進氣流內眾多粒子相互之間運動速度存在巨大差異,渦漩推進氣流橫截面內不同區域粒子的推進速度存在巨大差異,渦漩推進氣流橫截面內從中心到外圍粒子的推進速度遞減,運動速度慢的粒子遠離飛行器的速度更慢,運動速度快的粒子遠離飛行器的速度更快,運動速度快的粒子會遇到運動速度慢的粒子,導致眾多粒子相互之間形成鏈式傳遞,它們對噴氣反作用力的傳遞能力極高。從中心向外圍轉速遞減的渦漩推進氣流源源不斷地提供了與飛行器運動方向和速度基本一致的粒子,這些粒子更好的傳遞了反作用力,它們對反作用力的傳遞能力與飛行器速度無關。這些粒子將反作用力最終傳遞到了渦漩推進氣流中心,使渦漩推進氣流中心始終產生一個速度與渦漩推進氣流中心推進速度基本相等的推進力,該推進力速度始終大於飛行器前進速度,該推進力速度減去飛行器前進速度基本等於渦漩推進氣流中心噴氣速度。

物體從高空墜落時,受引力影響,物體墜落速度會逐漸加快,使物體高速墜落。渦漩推進氣流對飛行器產生的推力與引力具有異曲同工之效,渦漩推進氣流即使推進速度不高,也可以使飛行器速度逐漸提高,逐漸不斷地使飛行器形成極高的速度,在不考慮推進阻力的情況下速度可以無限提高。它可以使飛行器產生現有噴氣發動機無法實現的超高速,速度可以比現有噴氣發動機百倍、千倍、萬倍的提高,在太空中可實現超光速。

從中心向外圍轉速遞減的渦漩推進氣流內眾多粒子運動有序,使反作用力傳遞有序,不會使反作用力相互碰撞導致能量損失,渦漩推進氣流內眾多粒子攜帶的能量可更充分地轉化為對飛行器的推力,可使飛行器更加節能。

速度是相對的概念,速度不是絕對的概念。物體距離引力場中心越遠,物體受到的來自引力場的能量影響越小,物體越容易實現更高的速度,物體徹底擺脫引力場後可實現更高的速度,物體的運動速度是根據所選的參照物來確定的。

光速不變是指光在相對的空間內運動速度相對不變。光的傳播靠的是場內運動著的介質的傳遞,是靠元的脈動瞬間實現光速。宇宙中不同區域的場的運動速度是不一樣的,宇宙中不同區域內元的脈動速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光在宇宙中不同區域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在不同的場內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在水中和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不一樣就是例證,所以光速不變論是錯誤的。在宇宙中不同的區域看飛碟的運動速度是不一樣的,飛碟在宇宙中的某些區域的運動速度在地球上看就是超光速的。

通過宇宙外層空間飛行可完成星系航行,宇宙外層空間即太陽上方區域,地球以及太陽系的其它行星都處在太陽下方,可以沿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連線的90度角垂直線方向向太陽上方飛行到達宇宙外層空間,宇宙外層空間即太陽上方區域,在宇宙外層空間飛行相對於太陽系區域飛行速度會很快。宇宙外層空間區域可以稱為時空隧道,也是最佳宇宙航線,在該空間內飛行沒有任何障礙物,可放心大膽的實現更高的飛行速度,在該區域飛行相對於地球區域就是超光速的。

本飛碟的航程沒有極限,它可以永遠飛行下去,它也可以穩穩得永遠停在空中,不需要添加任何燃料,可以用它作為真正的空間站,並且是全方位的,可以在太空中也可以在大氣層中,並且可以隨意的回到地面上來,隨意的升到空中。還可以用它將來自太空的對地球產生威脅的小行星輕松的推出軌道,避免小行星對地球的毀滅性撞擊。它可以使用免費的取之不盡的能源,可以永遠不考慮節能的問題。本發明做的大一些可以作為航天母船,攜帶多個小型飛碟,它既可作為一個空間站也可作為一艘航天母船,可以作為人造星球,可使人類在宇宙中任意空間生活。

它可以取代現有的所有類型的航空航天飛行器,包括火箭、飛機、飛船、空間站,可以很輕松的將衛星拿到太空中,也可以很輕松的將衛星從天上摘下來,也可以用它直接懸掛衛星,使衛星成為一個可以自由支配運動的衛星。

它在大氣層里時速可以很輕松的達到十萬公里以上,它半個小時內可以到達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可真正實現地球村,例如在美國上班,可在中國居住,早上起來去上班一會就到了。可以徹底改變人類在城市聚居的習慣,人們可到任意地方居住,可徹底改變人類的居住環境,徹底解決城市環境問題,徹底解決人口問題以及人口問題帶來的相關能源、交通、資源、生態等各種問題。

本飛碟可以做大一點作為貨物運輸工具,它可以取代火車、輪船、汽車等,大型貨物可空中吊運,散裝貨物也可裝在貨箱內空中吊運。公路、鐵路、水路、機場、港口等將不再重要,甚至變得毫無用處。它可以帶來徹底的交通革命,帶來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國界、軍事等一系列革命。它可以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讓人類真正的飛起來,讓人類進入飛行時代,那將是一場空前的大變革。

使用前面提出的宇宙航線,人類可以短時間內輕松的飛出銀河系,可以在短時間內飛到宇宙中的任何一個星系中去,可以找到很多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可以實現星系移民,可以輕松的往來於各大星系。會發現更多的新生命,那將是一場空前的物種革命,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革命 ,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定義,地球人將成為歷史,新人類將誕生,人類的定義將成為宇宙人,地球的定義真正成為人類的搖籃。那將是一場生物進化、物種的、人類的、生命的大變革 。

本飛碟專利可到國家知識產權局檢索到,檢索發明人:陳久斌,即可進入頁面。這么重大的發明研究在國外都是頂級絕密的,在中國卻成了無人問津的垃圾專利,至今引不起有關方面過問。可悲!可嘆!嗚呼哀哉!順便說一句:本專利已做完PCT,已向全球公開,已申請美國專利,相信不久就會面世,讓我們共同期待吧!飛碟屬於全人類

❼ 科技小發明我最棒手抄報(資料或圖片)急!

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中國的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1)第一期繞月工程將在2007年發射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對月球表面環境、地貌、地形、地質構造與物理場進行探測。

2)第二期工程時間定為2007年至2010年,目標是研製和發射航天器,以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在月球上進行探測。具體方案是用安全降落在月面上的巡視車、自動機器人探測著陸區岩石與礦物成分,測定著陸點的熱流和周圍環境,進行高解析度攝影和月岩的現場探測或采樣分析,為以後建立月球基地的選址提供月面的化學與物理參數。

3)第三期工程時間定在2011至2020年,目標是月面巡視勘察與采樣返回。其中前期主要是研製和發射新型軟著陸月球巡視車,對著陸區進行巡視勘察。後期即2015年以後,研製和發射小型采樣返回艙、月表鑽岩機、月表采樣器、機器人操作臂等,採集關鍵性樣品返回地球,對著陸區進行考察,為下一步載人登月探測、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選址提供數據資料。此段工程的結束將使我國航天技術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❽ 科技小發明手抄報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3&tn=imagedetail&word=%CA%D6%B3%AD%B1%A8&in=27839&cl=2&cm=1&sc=0&lm=-1&pn=18&rn=1&di=833829964&ln=2000

閱讀全文

與科學發明和發現手抄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