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的挖掘機是誰發明的發明人是哪個國家的
世界上第一台挖掘機是法國波克蘭工廠發明成功的。
1951 年,第一台全液壓專反鏟挖掘機由位於屬法國的 Poclain( 波克蘭 ) 工廠推出,從而在挖掘機的技術發展領域開創了全新空間,20世紀50年代初期和中期相繼研製出拖式全回轉液壓挖掘機和履帶式全液壓挖掘機。
最初挖掘機是手動的,從發明到2013年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了,期間經歷了由蒸汽驅動斗回轉挖掘機到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回轉挖掘機、應用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的全自動液壓挖掘機的逐步發展過程。
(1)履帶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1、挖掘機,又稱挖掘機械(excavating machinery),又稱挖土機,是用鏟斗挖掘高於或低於承機面的物料,並裝入運輸車輛或卸至堆料場的土方機械。挖掘機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經過預松後的土壤和岩石。
2、中國的挖掘機生產起步較晚,從1954年撫順挖掘機廠生產第一台斗容量為1m³的機械式單斗挖掘機至今,大體上經歷了測繪仿製、自主研製開發和發展提高等三個階段。
㈡ 坦克是誰發明的
[編輯本段]坦克的發明
乘車戰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早在夏代就有了從狩獵用的田車演變而來的馬拉戰車。但坦克的誕生,則是近代戰爭的要求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60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當時為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為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這種稱為「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辟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從那時起到現在,世界上已經製造了數十萬輛坦克,成為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戰武器。
坦克是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堅固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它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
㈢ 世界上第一輛拖拉機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輛拖拉機是法國的阿拉巴爾特發明的。
1851年,英國的法拉斯和史密斯首次用蒸汽機實現了農田機械耕作。有人把這看作是農業機械化的開端,但當時他們的辦法是把蒸汽機安放在田頭,用鋼絲繩遠遠地牽引在田裡翻耕的犁鏵。
後來隨著蒸汽機製造技術的進步,1856年法國的阿拉巴爾特發明了最早的蒸汽動力拖拉機。出現了小型化的蒸汽發動機,把它安裝在車輛底盤上驅動車輪行駛,使它能夠從地頭開進田地里直接牽引農機具,這才誕生了拖拉機。
1889年,美國芝加哥的查達發動機公司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使用汽油內燃機農用拖拉機—「巴加」號拖拉機。由於內燃機比較輕便,易於操作,而且工作效率高,故它的出現為拖拉機的推廣應用打下了基礎。
(3)履帶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我國拖拉機的製作歷程:
1957年1月31日這天,工人們研製成功了我國第一台輪式拖拉機「鴨綠江一號」。「鴨綠江一號」拖拉機是一台單缸、卧式、二沖程的輪式拖拉機,行走起來振動較大,砰砰直響,前面冒煙,後面噴土。但「鴨綠江一號」剛剛誕生就被打進了冷宮。
1958年「鴨綠江一號」到北京參加農業機械展覽會。4月底,全國農業機械展覽會接近尾聲,在挑選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拖拉機遊行車隊時,「鴨綠江一號」因外形不太美觀而落選。可是5月1日早晨4點多鍾,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原來參加遊行的4台拖拉機中,有一台開到半路出了故障,一時又排除不了。
有關領導臨時決定讓「鴨綠江一號」替補。於是,林輝生開著其貌不揚、又高又大的「鴨綠江一號」很快追上了其他三台拖拉機,意氣風發地駛過天安門,接受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㈣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是誰發明的
威廉·特里頓。
在斯文頓中校的倡議下,1915年2月,英國當時的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成立了陸地戰艦委員會。
1915年7月,委託威廉·福特公司的威廉·特里頓利用美國拖拉機履帶製造一種能越野行駛與戰斗的陸地戰車,由英國海軍航空兵威爾遜中尉幫助他去完成這項計劃,於1915年8月製成了試制樣車,稱為「特里頓」車。
樣車進行試驗後作了改進,在12月完成的機關報樣車被命名為「小威廉」,它是設計者威廉·特里頓的愛稱;按意譯的名稱,它就是「小遊民」,是世界上第一輛坦克,現陳列在英國皇家裝甲兵博物館。
(4)履帶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世界上第一輛坦克的配置:
「小遊民」,全重18.289噸,裝甲厚度為6毫米,配有1挺7.7毫米馬克沁重機槍和幾挺7.7毫米「劉易斯」重機槍,發動機功率77.175千瓦,最大時速3.2千米,越壕1.2米,單位功率14.1千瓦/噸,最大速度55千米/時,最大行程500千米。能通過0.3米高的障礙物。
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但因為各種原因只有18輛投入了戰斗。同時丘吉爾也為了不讓德國人察覺這樣新式武器,於是便以「水箱(tank)」這一海軍術語為這個新式武器命名。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
㈤ 坦克是誰發明的
世界第一種配備發動機和武器的裝甲戰車是由澳大利亞工程師莫爾於1912年發明和設計的。1911年,31歲的莫爾設計了一種履帶式裝甲戰車。1912年,信心十足的莫爾帶著自己的發明到了英國。莫爾熱情地向英國陸軍推薦「能夠行走的履帶機器」——它可以很容易地運載重型載荷在崎嶇道路上行駛並能夠越過戰壕。可是,英國陸軍官員對他發明的「怪物」不感興趣。1913年6月,英軍正式通知他,他的發明被拒絕。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軍隊在西線作戰中傷亡慘重。英國一些有識之士驚嘆地面戰血流成河,開始思考突破地面戰的新式武器裝備。1915年,仍不死心的莫爾希望戰爭能夠改變英軍對他的發明的看法,再次遞交了發明。然而,英軍官員稱,他需要首先製造一個模型,英軍才會考慮他的發明。 他還沒來得及建造新的模型,一種新型裝甲戰車開始在英軍中誕生。英國陸軍工程師斯溫頓中校不知莫爾早已設計了類似的新型裝甲戰車,自行設計了一種拖拉機式的作戰裝備——幾乎與莫爾設計的一樣,獲得了陸軍的首肯。它外形酷似水櫃,所以英文叫TANK,也稱為「陸地戰艦」。 至於為什麼英國陸軍沒有採取莫爾的設計,而是用了斯溫頓的發明。我就不得而知了
㈥ 2014我愛發明 發明汽車履帶叫什麼
陳全強發明的履帶車,CCTV-10《我愛發明》和《發明夢工廠》,單兵坦克。
看看節目就知道了,研發和生產基地在製造業之都東莞。
優酷上有野外測試視頻
㈦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坦克
1915年,一種奇特的鋼鐵戰車在英國福斯特工廠製造出來,它的代號稱作「小遊民」。而英國海軍則針對其可笑的外形開玩笑地叫它「水櫃」,按照英文發音就是「TANK」。世界第一輛坦克就這樣誕生了。
1916年9月15日,32輛秘密運抵戰場的MKⅠ坦克在索姆河戰役,激烈期間投入戰斗。德軍在這種陌生的「鋼鐵怪物」面前手足無措,任何槍彈攻擊都失去了作用,坦克首次作戰達成了震撼性的效果,同時也意味著機械化戰爭時代的到來。
一次世界大戰初,在英國,一個名叫坦克的工業家發明了一種武器。它是一個能活動的
裝甲堡壘,不怕機槍的掃射,並能越塹過溝,沖破敵人障礙,在掩護步兵沖鋒的同時,還能
向敵人發射火力,因而人們把這種武器,稱為「機槍破壞器」。
但是,這種武器剛剛問世的時候,並不受權威人士的重視,很多將軍對它的能力和作用
估計過低,陸軍大臣乾脆把它叫做:「一個美妙的機械化玩具」。
坦克見自己的發明受到冷落,他並不氣餒,繼續進行改造,使其更加機動靈活,但因資
金短缺而進展緩慢。
這件事被當時的海軍大臣邱吉爾知道後,暗地裡為它籌集資金,提供武器方面的資料,
不久,便生產出一個新模型。以後,又經過多次改進,終於到1916年8月,才製造出4
8輛「機槍破壞器」,後來人們就把這種武器用坦克的名字來命名。在此期間,德軍在依普
爾戰役中首先使用了毒氣彈,再加上以前在列日要寒使用的穿甲榴彈,在戰場大量殺傷協約
國士兵。無奈之中,英軍司令海格將軍不顧許多人的反對,准備把這種新型武器運用到戰場
上。這樣,坦克才第一次使用在戰斗中。
但是,這批坦克還處於試驗階段,從未參加過戰斗,就連駕駛人員也是臨時從汽車駕駛
員中抽調來的。因而,在首次戰斗中,只有18輛坦克開到戰場,其中能參加戰斗的,大約
不到10輛。
可當這十輛怪物隆隆地駛向德軍陣地時,德軍嚇得驚惶失措,急忙用槍射擊。
「當、當、當!」機槍子彈在坦克外表撞出陣陣火花,而坦克仍然隆隆前行,嚇得德軍
紛紛逃跑。
這時,一輛坦克爬進了一個村莊,面對這龐大的鋼鐵怪物,德軍驚恐不已,紛紛逃離據
點,就這樣,一個村莊就被這輛一坦克佔領了。
還有一輛無意之中,闖進一條塹壕,嚇得德軍無處可逃,三百多名德軍乖乖地做了俘虜。
這次勝利,使那些對坦克不以為然的將軍們大吃一驚,更使英國士兵受到莫大的鼓舞,
從此,人們對這種能攻善守的兵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但不久人們便發現,這種武器造價太高,速度極慢,況且無法越過泥沼地,太受客觀條
件的限制。因而,在戰略中顯得價值不大。
1917年冬,因為俄國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德軍
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線戰場。他們調集大量的兵力,湧向西線。
為了爭取主動,英軍司令海格決定在法國北部發起一次戰役。在討論這次戰役的部署
時,總參謀部的富勒上校主張,用坦克來突破敵軍的防線。
這個決定,引出了許多將領的議論:「坦克機動性太差,必須有乾燥結實的場地作保
證,我們無法把戰場固定在一個特寫的場地內?」
有的說:「德軍陣地的塹壕有4米多寬,坦克無法越過?」還有的說:「幾百輛坦克一
齊沖向敵陣,老遠敵人就會知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爭論的不可開交。只見富勒上校微笑著走向地圖,胸有成竹地說:
「諸位議論的很有道理,這些情況,我們早已考慮在內。諸位請看!」富勒說著,就用
手向法國北部康布雷鎮一指,興奮地對大家又說道:「該鎮的南面和西面,是一片被小溪和
狹堤割裂的結實土地,這里大約有10公里的曠野,可以為坦克提供一個理想的作戰場所。
敵人在此駐有6個師的人馬,正好用坦克來對付他們!」
大家沉思一陣,紛紛點頭稱是。
富勒上校繼續說道:「至於塹壕和保密問題,我們再想其它辦法。」
軍事會議終於作出決定,在康布雷戰役中,使用大批坦克來突破德軍的防線。
11月19日,300多輛坦克悄悄地隱蔽在緊靠英國防線的大森林裡。為了隱蔽起
見,每輛坦克上面,塗滿了彩色的斑紋,並用樹枝雜草偽裝起來。
次日清晨6時,天剛蒙蒙亮,英軍就派出大量的飛機在空中不停地嗡嗡作響,以掩蓋即
將出動的坦克的隆隆聲。20分鍾後,300多輛坦克同時轟鳴起來,沿著夜間用線標出的
車道,向敵軍陣地沖去。
首先出現在這些坦克前面的,是有刺鐵絲的障礙物。這些坦克毫不遲疑,隆隆地碾了過
去。
緊接著就是一道寬達數米的塹壕,是德軍專門來對付坦克的。
英國早有準備。只見每輛坦克上都有士兵將一捆捆柴草投入塹壕,頃刻之間,就將塹壕
填滿,雖有少數傾覆進去但大多數終闖了過來,向德軍猛沖過去。
德軍一下亂了方寸,胡亂地向坦克開炮,基本上沒有命中,緊接著就瘋狂用機槍掃射,
但毫無作用。
德軍無計可施,只得拚命後撤,無數士兵不是被打死打傷,就是投降,還有跑的慢的,
成了坦克履帶的犧牲品。英軍步兵隨後涌來,毫無阻擋地追擊德軍,不久,便滲入德軍陣地
6公里之多,俘虜7500多名德軍。
這次大規模的坦克沖擊所取得的效果,不僅德軍意料不到,就連英軍官兵也喜出望外,
這使他們用很小的代價,奪取了德軍陣地,贏得康布雷戰役的勝利。
從此,坦克成了歷次常規戰爭的重要進攻武器,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攻堅力量
㈧ 拖拉機誰發明的
1901年美國的倫巴德在研製林業用牽引車輛時,才發明出第一條實用效果較好的履帶。3年後,加利福尼亞的工程師霍爾特應用倫巴德的發明,設計製造了 「77」型蒸汽拖拉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履帶式拖拉機。
㈨ 中國的坦克是誰發明的
坦克是英國人發明的,中國只是首先模仿才有了現在的坦克。
1955年,先由許光達提出建議,中國陸續向蘇聯購買了眾多坦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T-34,這款可謂二戰坦克中最成功的了
1955年,中國購買了蘇聯T-54及其改進型T-54A樣車,並決定仿製T-54A。
1956年蘇聯同意援助T-54A全套圖紙和生產設備,1956年4月,中國第一家坦克製造廠617廠成立,58年第一輛坦克下線,1959年完全掌握生產能力,同年國慶正式登場,年底被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坦克,至此,中國擁有了獨立製造坦克的能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坦克技術的提升,並伴隨著坦克作戰思路的改變,世界陸軍開始了機械化的新時期,對軍隊作戰行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以德國、蘇聯、英國、美國為主要代表,德國將軍古德里安則是機械化作戰思想及戰術的創始人。
(9)履帶是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是坦克戰術與技術發展思想的探索和實驗時期,各國研製裝備了多種類型的坦克。輕型、超輕型坦克曾盛行一時,在結構上還出現了能用履帶和車輪互換行駛的輪胎—履帶式輕型坦克、水陸兩用超輕型坦克和多炮塔的中型、重型坦克。令盟軍坦克無法招架。
在諾曼底登陸戰役中,德軍的魏特曼上尉駕駛虎式坦克擊毀了英軍25輛坦克、14輛半履帶車和14輛布倫通用載具。一般對目標進行直接瞄準和射擊。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越野性較差、突擊作戰能力弱,僅用於伴隨坦克作戰,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動。坦克經受了各種復雜條件下的戰斗考驗,虎式坦克的威力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