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盪鞦韆發明

盪鞦韆發明

發布時間:2021-12-28 22:04:42

『壹』 盪鞦韆的力學原理

當鞦韆從最低點盪到最高點的過程中,重力做負功,系統的動能轉化為系統的勢能,當鞦韆從最高點盪回到最低點時,系統的勢能又轉化為系統的動能,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恆,鞦韆將做等幅擺動。

如果要讓鞦韆越盪越高,就必須藉助外力,自己盪鞦韆,就沒辦法藉助外力了,系統也就無法從外界獲得能量。只有通過盪鞦韆的人自己與繩子的內力做功將自己的內能轉化為系統的機械能,而人的內力做功又只能靠人在鞦韆上站起或蹲下來實現。

(1)盪鞦韆發明擴展閱讀

盪鞦韆技巧:盪鞦韆時應在鞦韆運動到最低點時迅速站起,然後慢慢下蹲,當鞦韆盪到最高點時,再猛然站起,過了最高點後再慢慢下蹲,到了最低點時再猛地站起,以後重復上面的動作,即鞦韆越盪越高。

鞦韆起源: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



『貳』 鞦韆是怎樣發明的

鞦韆也作A。據《古今藝術圖》記載:「A,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者。」山版戎是我國古代權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盪鞦韆,是這個民族的一種游戲。山戎族人最早是在栗子樹上借鉤子攀枝爬行盪漾,由此而產生鞦韆。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耐用,多用獸皮製作,故鞦韆古為A,用「革」旁。

鞦韆在我國中原地區流傳較早,傳說齊桓公伐山戎,看到鞦韆便把這種游戲帶了回來。南朝時宗懍著《荊楚歲時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A」這一段說,春天把長繩拴在高大的樹木上,士女穿上鮮艷的衣服坐在上面,而後輕輕推拉,使它盪漾在空中,這種游戲就叫打鞦韆。到唐時宮中每年寒食時節競架A,嬪妃宮娥嘻笑為樂,唐玄宗呼為「半仙戲」。

『叄』 小盪鞦韆是小發明嗎

製作方法:1、鞋拖要比自己平時穿的鞋子大一些,便於套穿在鞋子上。 2、用碎布條作鞋底上的拖把條,拖把條上面釘一層較厚的塑料 底,既防水又耐用。 3、用布殼和防水布做成鞋幫,鞋幫的後根安上一條拉鏈,穿脫方便。把鞋幫和鞋底連起來,鞋拖就做成了。 完成一件小發明並不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這么簡單,它要經過選題、構思設計、製作、實踐檢驗與改進、成功等步驟。 搞小發明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發明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麼問題,這就是選題。對青少年來說,應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學校、家庭及周圍的生活圈中去尋找發明題材。如當你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時,你肯定會說:"要是有某某東西就好了。"這個你想的所要發明的東西就可作為發明對象。不過,同學們在選題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設計製作能力,不要空想辦不到的發明。 體裁選好後,接著是構思設計。也就是根據基本的科學原理和經驗,設計出選題對象的形態、結構、方法與實施方案。構思時盡可能想出多套設計方案,再根據可行性與實用性精選出最佳結構方案。方案以取材簡單、巧妙易行、缺點最少為好。 構思成熟後,就可以開始製作了。製作時應盡可能利用現有條件,在少花錢甚至不花錢的前提下製作出精巧的作品。某些技術上的問題,可以向老師和家長請教,有時還可以找一些有關廠家幫助製作部分部件。 小發明樣品完成後,還要進行實踐檢驗與改進。即將作品拿去使用一段時間,在使用中發現問題,並向家長老師和同學廣泛徵求意見,看還有沒有改進或不合理的地方。然後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對小發明加以改進。幾乎每件優秀的小發明都是"改"出來的。 至此,你將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接下來,就可申報參加各級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申請專利或向報刊投稿了。參賽的申報文件主要包括組委會提供的申報表、項目說明和證明材料,其中,項目說明內容為:發明的選題是怎樣發現的、發明方案是怎樣設計的、發明作品是怎樣製作的?這項發明如何體現出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你的創造性貢獻是什麼?進一步完善該發明的建議和設想。附上外觀圖(最好還有黑白照片)、結構圖、原理圖和其它必要的圖表資料。凡涉及醫療保健用品、動植物新品種和國家保護的動植物的小發明項目,還必須提供有關部門的證明材料。 科學小發明是一件人人能做的事,也是一項趣味無窮的實踐活動。只要大家用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大膽探索,動手實踐,勇於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就會有所創新,有所發明。

『肆』 鞦韆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嗎

鞦韆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

鞦韆最早能夠追溯到遠古時期,那時中國的先人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北方就有了。

據《藝文類聚》引述古籍記載,「鞦韆」本來是北方山戎的習俗,在寒食節這一天盪鞦韆游戲。齊桓公打敗山戎後,這項游戲隨即傳入了中原。鞦韆的繩索多為獸皮製成,這也是為什麼「鞦韆」二字是「革」字旁。

漢武帝後庭鞦韆賦: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漢代以後,鞦韆逐漸成為元霄節、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晉代就已開始流行,進入唐宋時期成為一種非常普及的游戲活動並流傳至今。

(4)盪鞦韆發明擴展閱讀:

盪鞦韆是鞦韆最主要的使用方法,最初主要是一種女子的游戲,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於大江南北。所以,古代清明節也稱「鞦韆節」。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點絳唇》詞曾描寫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後來盪鞦韆不限於女子,成為男女皆宜的游戲。民俗相傳,盪鞦韆可以驅除百病,而且盪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

清明時節,我國民間還有「盪鞦韆」的習俗。民俗專家介紹說,「盪鞦韆」源於民間勞作,唐宋時期盛行。清明節盪鞦韆,古時女人最愛。

民間最早的鞦韆活動,人們稱為「千秋」。傳說是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時只是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盪。

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漢武帝時因為它與「千秋萬壽」這個祝壽詞沖突,而改為「鞦韆」,後來就改為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期,盪鞦韆逐漸成為女子嬉戲玩耍的游戲,女子們衣衫裙裾隨風飄動,搖曳多姿,甚是好看。

盪鞦韆流傳至今,仍受人們的喜愛。寒冬一過,人們換上春裝,架起鞦韆,在空中飄來盪去,翩翩若飛,可以舒展心情,開闊視野,平衡身心,增大膽量,忘卻煩惱。

「無風一上鞦韆架,小姝身材比燕輕」,盪鞦韆對於婦女尤其適合,傳統醫學認為女子多鬱症,盪鞦韆是非葯物解郁的好方法。時至今日,在兒童公園、兒童樂園里還專設有「鞦韆」,供孩子們玩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鞦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盪鞦韆

『伍』 清明節習俗玩打鞦韆鞦韆歷史古老古時候稱什麼

鞦韆最早叫"千秋",盪鞦韆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樹椏枝為架,拴上綵帶,後為內用兩根繩索加上踏容板的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擴展內容: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清明節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

清明節是節氣與節日的合體,由來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敬天法祖」這種文化理念一直延續,至今不輟。

『陸』 鞦韆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嗎

鞦韆的起源與流變
方川
盪鞦韆是中華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游藝競技項目。據現有文獻記載,它源自先秦。

《古今藝術圖》上說:「此(盪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敏捷)者。」(見清翟灝《通俗編》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屬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圍地區,鞦韆原是其進行軍事訓練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帶兵打敗山戎後,將其國土劃歸燕國,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後來逐漸演變成游戲的用具。

盪鞦韆日後主要為宮中、閨中女子的游戲或傳統節日廣場狂歡內容。漢武帝時宮中盛行盪鞦韆;唐人高無際《漢武帝後庭鞦韆賦》雲:「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盪鞦韆在當時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唐代宮廷把盪鞦韆稱為「半仙戲」,五代王仁裕在其筆記《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盪鞦韆一方面可「擺疥」(醫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釋閨悶」。《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五回開頭寫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等在花園里盪鞦韆的場面,並引用了據說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鞦韆詩》。詩雲:

二女嬌娥美少年,綠楊影里戲鞦韆。/ 兩雙玉腕挽復挽,四隻金蓮顛倒顛。/ 紅粉面對紅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游春公子遙鞭指,一對飛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一時間,盪鞦韆幾乎成了女性的專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達,市民階層的大量涌現,盪鞦韆才演變成節日中廣場的狂歡節目。杜甫有詩雲:「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劉禹錫亦有:「鞦韆爭次第,牽掩彩繩斜。」可見盪鞦韆習俗流傳之廣之盛。

『柒』 鞦韆是誰發明的

盪鞦韆是中華大地上很多民族共有的游藝競技項目。據現有文獻記載,它源自先秦。 《古今藝術圖》上說:「此(盪鞦韆)北方山戎之戲,以習輕(敏捷)者。」(見清翟灝《通俗編》卷三一)山戎是古代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屬地在今天的北京市及其周圍地區,鞦韆原是其進行軍事訓練的工具。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帶兵打敗山戎後,將其國土劃歸燕國,鞦韆也隨之向南流傳,後來逐漸演變成游戲的用具。 盪鞦韆日後主要為宮中、閨中女子的游戲或傳統節日廣場狂歡內容。漢武帝時宮中盛行盪鞦韆;唐人高無際《漢武帝後庭鞦韆賦》雲:「鞦韆者,千秋也。漢武祈千秋之壽,故後宮多鞦韆之樂。」盪鞦韆在當時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唐代宮廷把盪鞦韆稱為「半仙戲」,五代王仁裕在其筆記《開元天寶遺事》中說:「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競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市民因而呼之。」 盪鞦韆一方面可「擺疥」(醫治疾病),另一方面可以「釋閨悶」。《金瓶梅詞話》第二十五回開頭寫吳月娘、孟玉樓、潘金蓮、李瓶兒等在花園里盪鞦韆的場面,並引用了據說是出自唐伯虎之手的《鞦韆詩》。詩雲: 二女嬌娥美少年,綠楊影里戲鞦韆。/ 兩雙玉腕挽復挽,四隻金蓮顛倒顛。/ 紅粉面對紅粉面,玉酥肩共玉酥肩。/ 游春公子遙鞭指,一對飛下九重天。 李清照亦填有一首《點絳唇·蹴罷鞦韆》。一時間,盪鞦韆幾乎成了女性的專利品。 大概在唐宋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發達,市民階層的大量涌現,盪鞦韆才演變成節日中廣場的狂歡節目。杜甫有詩雲:「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劉禹錫亦有:「鞦韆爭次第,牽掩彩繩斜。」可見盪鞦韆習俗流傳之廣之盛。 宋代詩僧惠洪也有一首題為《鞦韆》的詩: 畫架雙裁翠絡偏,佳人春戲小樓前。/ 飄揚血色裙拖地,斷送玉容人上天。/ 花報潤沾紅杏雨,彩繩斜掛綠楊煙。/ 下來閑處從容立,疑是蟾宮謫降仙。 從以上描述盪鞦韆習俗的詩作中,我們便可窺見當時這種習俗的全民性。也許人們對傳統鞦韆玩膩了,尋求新花樣,鞦韆習俗開始變化。 宋代出現了「水鞦韆」。據南宋吳自牧《夢粱錄》等書的記載,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還是在南宋都城臨安的西湖、錢塘江,都舉行過這種雜技表演。每逢夏季舉行水鞦韆表演時,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競相觀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兩艘雕畫精美的大船,船頭豎起高高的鞦韆架。表演時,船上鼓聲大作,船尾上雜耍藝人先耍練上竿,然後表演者按次序登上鞦韆,奮力悠來盪去。當鞦韆悠到和鞦韆架的橫梁相平之時,他們雙手脫繩,借鞦韆回盪之力躍入空中,在空中翻個跟斗,然後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勢各異,看上去驚險優美而又變化無窮。「水鞦韆」類似現代跳水運動,是宋代雜技的新發展,在中國雜技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後世頗有影響。 唐宋之後,盪鞦韆習俗普及全國,盛況空前。 當然,盪鞦韆流變花樣最多的是我國的民族地區。 朝鮮族最喜愛盪鞦韆這一傳統競技游藝活動了,這一活動常在節日舉行,有時還進行比賽。節日里,姑娘們身穿色調艷麗的彩裙,圍在鞦韆旁,爭試高低,只有挑選出來的能手,才能參加運動會的比賽。比賽時,在高空的綵帶上懸掛一串金黃色的銅鈴,比賽選手盪起鞦韆,看誰能碰響銅鈴,碰到的次數越多,成績越高。飄逸的長裙,叮當悅耳的鈴聲,驚險的擺盪,令人嘆為觀止。 台灣高山族人稱盪鞦韆為「渺綿」,是「飛天」的意思,這與漢族人對鞦韆的傳統認識是相同的。 雲南西北及川南納西族的盪鞦韆習俗俗稱「鞦韆會」。納西族東部的鞦韆會多在每年夏歷正月初一至初四舉行,西部則於正月初六開始,歷時4~5天不等。清代《鹽源竹枝詞》雲:「高懸彩架接雲天,共慶新年勝舊年;姊妹艷裝爭奇麗,倩郎拋索送鞦韆。」麗江白沙村一帶,當年結婚的新娘常以紅繩系鞦韆扶手,用點心、瓜子等招待盪鞦韆者,以此討得平安吉利。永寧等地於「鞦韆會」的最後一天由女青年備辦酒席款待前來賽鞦韆的男青年。席間男子用鍋煙抹女子臉,互相追逐嬉戲,以抹黑為吉。傳說古時「鞦韆會」期間有魔鬼來捉拿美女,後因以此法遮顏,防遭鬼害,成為會中的又一習俗。 除了最為常見的吊秋之外,一些民族還有許多鞦韆的變種。 新疆柯爾克孜族的盪鞦韆游藝,當地人稱「阿拉提巴坎謝里欽吉克」。在空地上選一點,用3根木頭搭一座三角架,在3~5米外的另一點也搭一座同樣的架子,然後在兩個三角架中間架一橫梁,離地大約3米,橫樑上懸掛6根「U」型的牛毛繩,構成鞦韆。玩時一男一女面對面,兩人皆雙腳交錯蹬在較長的兩根牛毛繩上,伸開雙臂各抓兩根牛毛繩,背部靠在繩上,雙腳蹬動,越盪越高。 青海土族盪鞦韆用的是輪子秋。土族稱輪子秋為「卜日熱」,意為「旋轉、轉輪」。輪子秋根據當地條件,就地取材製作。如拆下大板車柱輪,將車柱豎起,下輪壓重物固定重心;上輪綁一架梯,在梯兩端拴上等長皮繩(似鞦韆)即成,故謂之「輪子秋」。 維吾爾族玩的鞦韆更為奇特,叫「沙哈爾地」,意為「空中轉輪」,每逢春秋季節和舉辦婚禮時盪玩。在場地上牢固豎起一根高約10米的圓木作軸,軸頂裝一木輪,輪上裝兩根橫木,各拴上繩索,如鞦韆狀。豎軸底部另裝一根橫木,以繩與頂部木輪相連接。游戲時,繩索鞦韆上各站一人,然後底部橫木兩邊,各有數人相向而立,雙方等速推動橫木,帶動頂部木輪旋轉。站在繩索上的游戲者即隨著轉輪的加速慢慢升上高空,轉速越快,游戲者飛得越高。 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還流行有磨秋、風車鞦韆等鞦韆形式。 磨秋又可分成兩種,一種叫轉磨秋,另一種叫磨擔秋。轉磨秋在中間有一立柱,其頂有軸,上系四繩,繩末各有一環,由四人抱環旋躍為戲,狀如推磨,故曰轉磨秋。 磨擔秋的玩法是,取一根長1~2米,直徑約15厘米的硬木固定豎於場地上,頂端削細作軸;另選一根長約10米、直徑與木柱相當的木桿,中間鑿凹,橫置於立柱頂上,即搭成磨擔秋。木桿兩端騎坐對等人數,騎坐者用腳蹬地略跑數步後,即迅速騎上木桿或匍匐桿頭,木桿即磨一般旋轉,兩端上下升沉,又似挑擔時扁擔的上下起伏,故稱磨擔秋。隨著木桿的旋轉起伏,落地的一方用腳蹬地,增加動力,使桿彈起,這樣,木桿兩端交替上下,旋轉不止。 磨擔秋以雲南、貴州、廣西等地區的傣、景頗、苗、壯、哈尼、布依、仡佬族為盛,其中哈尼族最為典型。 哈尼人打磨秋主要在農歷的五月或六月。五月份在戌日或亥日舉行,稱「五月年」;六月份選其中間的3~5日舉行,稱「六月年」,哈尼人叫「苦扎扎」節。「五月年」、「六月年」均為磨秋節。關於「五月年」的來歷,當地有一則傳說:遠古時,太陽、月亮出沒不定,危害莊稼,阿朗和阿昌兄妹倆決定要救助鄉鄰。他們砍來栗樹支起磨秋,磨秋飛轉,載他們飛上太陽和月亮。他們費盡心機說服它們有規律地晝夜出沒。理想實現了,兄妹倆卻分別被烤死、凍死在太陽和月亮上。人們為了紀念他們,演變為節日。 風車鞦韆又叫車秋、轉秋、轉轉秋、轉鞦韆、紡車秋,因其形狀略似紡車,故名。風車鞦韆的結構比吊秋、磨秋都要復雜。在場地中立兩根約3米高的木柱,相距約3米,柱頂架一橫梁,橫梁中央套一寬約1米的木製十字形滾軸,如車輪狀。滾軸上有各長約2米的4對平行足,足端系短繩,繩端拴一木板,形如鞦韆。玩時,4人各坐一木板上,使滾軸轉動,上下升降。各人腳觸地時用力蹬地,再加上空中三人下坐、下拉的力量,鞦韆作圓形旋轉,轉速快時,如飛旋的大風車,煞是好看。在黔東南苗族地區,風車鞦韆的每塊坐板上可坐兩人,4塊坐板坐8人,這樣的風車鞦韆叫做「八人秋」。風車鞦韆在苗、阿昌、僳僳等民族中盛行,其中僳僳族最為典型。僳僳族轉風車鞦韆的多為女子,節日里,她們著盛裝前來比賽。比賽時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人,依次參賽。參賽者臉朝外坐在鞦韆板上,裁判一聲號令,鞦韆像紡車一樣開始轉動,越轉越快,這時場地上如同轉起一個繽紛的綵球。 1991年,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將盪鞦韆列為表演項目,後來吊秋又被列為比賽項目。 鞦韆這種有著幾千年歷史的民俗事象,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它活躍了人們的生活,也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蘊涵豐富的標本。 鞦韆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傳入中原地區,因其設備簡單,容易學習,故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各地流行起來。漢代(公元前206年~220年)以後,鞦韆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體育活動並流傳至今。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各種現代體育項目的興起,鞦韆運動除在少數地區仍廣為流行外,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兒童的專項活動。1986年2月,國家體委制訂了《鞦韆競賽規則》(草案),同年,鞦韆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到1999年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鞦韆已發展為包括6個單項的較大項目。 鞦韆比賽規定,只限女子參加,分設單人、雙人和團體賽,項目分高度比賽和觸鈴比賽。高度比賽以在規定的試盪次數內盪達的最高點來計算成績,觸鈴比賽是以在規定的高度上和時間內運動員觸鈴的次數來計算成績。比賽場地為20x8米的長方形平坦地面,鞦韆架高12米,起盪台高1.3米。在高度比賽中,選手均有6次試盪機會,而在觸鈴比賽中則只限1次。 鞦韆運動不僅是一項精彩的競賽運動,更能夠鍛煉人的意志,培養勇敢精神。同時,它對人體生理機能的健康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麻煩採納,謝謝!

『捌』 是誰發明了盪鞦韆

鞦韆,古字兩字均有「革」字旁,千字還帶走字,意思是揪著皮繩而遷移。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為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為「千秋」。傳說為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盪。後來,齊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為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為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為「鞦韆」。以後逐漸演化成用兩根繩加踏板的鞦韆。到了唐宋時代,鞦韆成為專供婦女玩耍的游戲,以練習輕捷、矯健。

鞦韆的起源,可追溯到幾十萬年前的上古時代。那時,我們的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往抓住粗壯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藝文類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為戲」的記載。當時拴鞦韆的繩索為結實起見,通常多以獸皮製成,故鞦韆兩字繁寫「靴a」,均以「革」字為偏旁。

每年元宵節期間,武安、涉縣、磁縣一帶的城鄉群眾有盪鞦韆的習慣。一過正月初十,人們就開始在村街口開闊處和自家院內搭起高低不同的鞦韆架。從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盪一陣子,其中十四、十五兩天是高潮。盪鞦韆可以使人心曠神恰,鍛煉身體和意志。無疑,這是一種有益的民間體育游藝活動。一些地方的群眾認為,盪鞦韆能祛除疾病。這也許就是盪鞦韆能世代相傳、經久不衰的原因。連那些不會走路的孩子和年過古稀的老人,也要在別人的扶持下盪上幾下。青少年男女和壯年人就更不用說了。

盪鞦韆分單人盪、雙人盪、立盪、坐盪等。每個村鎮都有自己的鞦韆高手,有時還要舉行表演比賽。盪得最高最美的人很受鄉鄰的贊揚。盪鞦韆的這些日子裡,也常常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觸的好機會。

除了普通鞦韆外,還有以下幾種特殊的鞦韆:

「胡悠」,也叫木驢。其做法是:主桿上端有個鐵軸,軸頭頂在橫梁的正中間。橫梁兩頭各吊一個小鐵千。人或站或坐在兩頭的鞦韆上,邊悠盪邊轉圈。

「過梁悠。」這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秋干。在牢固的木架上架一個方形大木輪,輪子四角各吊一副小鞦韆,四個人坐在踏板上,由其他人搖動搖盤,使大木輪轉起來。鞦韆上的人隨著大木輪子的轉動,或高或低,自在悠盪,煞是愜意。

「板不煞」。板不煞就是「摔不死」。搭法是:在鞦韆架的橫樑上穿一個轆轤頭,上面繞一條粗繩(只繞一遭),兩頭垂下,其中一個繩頭上固定一根腳踏棍。開始耍時,兩只腳踏在踏腳棍上。兩腿夾繩,兩手緊拽另一個繩頭,使繩子這頭往下轉,那頭帶著人往上升。鞦韆橫樑上頭的半圓形荊條吊著花生、糖果、香煙、酒等賞品。誰能升到上頭,牢穩地固定在轆轤頭上,再伸手向上去摸賞品,誰就是好樣的。摸著哪一種獎品,就獎給這個人。一般人往往上不去就摔下來,或者上去了沒把緊轆轤頭,又滑溜下來或摔下來,故名「板不煞」。由於鞦韆架下墊著松軟的沙土或柴草,不會出危險,又稱「摔不死」。

朝鮮族:盪鞦韆。
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喜愛的民間游戲,每逢節日聚會,人們便會看到成群結隊的朝鮮族婦女,聚集在參天的大樹下,或高聳的鞦韆架旁。身穿鮮艷民族服裝的朝鮮族婦女,在人們的歡呼、叫好聲中盪起了鞦韆,她們一會騰空而起,一會俯沖而下,盡情地歡樂,長長的裙子隨風飄舞,大有飄飄欲仙之感。
朝鮮族婦女盪的鞦韆,不僅高,而且還很飄,有的鞦韆幾乎都盪平了,真可謂是觸目驚心。盪鞦韆比賽分為單人和雙人兩種。比賽優勝者的評比方法,有的是以樹梢或樹花為目標,看誰能咬到或踢到;有的是在高處掛一個銅鈴,看誰能碰響。具體的比賽方法各地也不盡相同,但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以高度作為決定勝負的標准。現在有些地方在鞦韆蹬板下系一個標有尺寸的繩子,以此來測量高度,決定勝負。

『玖』 話說鞦韆 關於鞦韆的起源,選文中有哪幾種說法

祖先為了謀生,不得不上樹採摘野果或獵取野獸。在攀緣和奔跑中,他們往專往抓住粗壯屬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條的搖盪擺動,上樹或跨越溝澗,這是鞦韆最原始的雛形。至於後來繩索懸掛於木架、下拴踏板的鞦韆,春秋時期在我國北方就有了。

閱讀全文

與盪鞦韆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匯報 瀏覽:314
橫濱商標印刷有限公司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