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DCPET路用工程纖維怎麼發明的
DCPET道路用纖維:
道路用纖維是一種專門用於路面的一種混合料加強材料,對混合料的高溫抗車轍,低溫抗裂,抵抗水損害,耐久性等性能都有很大的提高,是瀝青混凝土路面專用的「加筋加強」材料。重慶中交科技推出的美絡系列纖維,是一種瀝青路面專用「加筋加強」纖維,其纖維性能優良,能明顯改善混合料的性能,是瀝青路面的「加筋加強」的最優選擇。
纖維(美:Fiber;英:Fibre)是指由連續或不連續的細絲組成的物質。在動植物體內,纖維在維系組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纖維用途廣泛,可織成細線、線頭和麻繩,造紙或織氈時還可以織成纖維層;同時也常用來製造其他物料,及與其他物料共同組成復合材料。
天然纖維
天然纖維是自然界存在的,可以直接取得纖維,根據其來源分成植物纖維、動物纖維和礦物纖維三類。
植物纖維
植物纖維是由植物的種籽、果實、莖、葉等處得到的纖維,是天然
復納新材料 木質纖維
纖維素纖維。從植物韌皮得到的纖維如亞麻、黃麻、羅布麻等;從植物葉上得到的纖維如劍麻、蕉麻等。植物纖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纖維素,故也稱纖維素纖維。
植物纖維包括:種子纖維、韌皮纖維、葉纖維、果實纖維。
種子纖維:是指一些植物種子表皮細胞生長成的單細胞纖維。如棉、木棉。
韌皮纖維:是從一些植物韌皮部取得的單纖維或工藝纖維。如:亞麻、薴麻、黃麻、竹纖維。
葉纖維:是從一些植物的葉子或葉鞘取得的工藝纖維。如:劍麻、蕉麻。
果實纖維:是從一些植物的果實取得的纖維。如:椰子纖維。
動物纖維
動物纖維是由動物的毛或昆蟲的腺分泌物中得到的纖維。從動物毛發得到的纖維有羊毛、兔毛、駱駝毛、山羊毛、氂牛絨等;從動物腺分泌物得到的纖維有蠶絲等。動物纖維的主要化學成分是蛋白質,故也稱蛋白質纖維。
動物纖維 (天然蛋白質纖維) 包括:毛發纖維和腺體纖維。
毛發纖維:動物毛囊生長具有多細胞結構由角蛋白組成的纖維。 如:綿羊毛、山羊絨、駱駝毛、兔毛、馬海毛。
絲纖維:由一些昆蟲絲腺所分泌的,特別是由鱗翅目幼蟲所分泌的物質形成的纖維,此外還有由一些軟體動物的分泌物形成的纖維。如:蠶絲。
礦物纖維
礦物纖維是從纖維狀結構的礦物岩石中獲得的纖維,主要組成物質為各種氧化物,如二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鎂等,其主要來源為各類石棉,如溫石棉,青石棉等。
化學纖維
化學纖維是經過化學處理加工而製成的纖維。可分為人造纖維(再生纖維),合成纖維和無機纖維。
人造纖維
復納新材料 纖維
人造纖維也稱再生纖維。
人造纖維是用含有天然纖維或蛋白纖維的物質,如木材、甘蔗、蘆葦、大豆蛋白質纖維等及其他失去紡織加工價值的纖維原料,經過化學加工後製成的紡織纖維。主要用於紡織的人造纖維有:黏膠纖維、醋酸纖維、銅氨纖維。
再生纖維是指將天然高聚物製成的漿液高度純凈化後製成的纖維,如再生纖維素纖維、再生蛋白質纖維、再生澱粉纖維以及再生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的化學組成和天然纖維完全不同,是從一些本身並不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的物質如石油、煤、天然氣、石灰石或農副產品,先合成單位,再用化學合成與機械加工的方法製成纖維。如聚酯纖維(滌綸)、聚醯胺纖維(錦綸或尼龍)、聚乙烯醇纖維(維綸)、聚丙烯腈纖維(腈綸)、聚丙烯纖維(丙綸)、聚氯乙烯纖維(氯綸)等。
無機纖維
無機纖維是以天然無機物或含碳高聚物纖維為原料,經人工抽絲或直接碳化製成。包括玻璃纖維,金屬纖維和碳纖維。
其他
度與細度有棉型(38 ~ 51mm)、毛型(64 ~ 114mm)、絲型(長絲)、中長型(51 ~ 76mm)、超細型(<0.9dtex)之分。
面形態有普通圓形、中空和異形纖維以及環狀或皮芯纖維。
曲有高捲曲、低捲曲、異捲曲、無捲曲之分。
化纖維;高性能纖維;功能或智能纖維。
工方式對天然纖維有不同初加工和改性的纖維。
纖維有高速紡絲、牽伸絲(DTY)、預或全取向絲(POY或FOY)、變形絲等。
維資源狀態可分為大宗纖維和特種纖維。
❷ 瀝青混凝土的發明者 以及專家
瀝青混凝土不是由某個人發明的,該方面專家也很多無法一一列舉
瀝青混凝土的發展歷史:
1712年,以瑞士發現岩瀝青為契機,隨後在德、法等國相繼發現。1850年前後,法國首先把岩瀝青用於道路路面,1854年在巴黎修築了接近現在的薄層瀝青路面,可以稱之為熱鋪岩瀝青路面之始。當時被利用的岩瀝青,是滲透有6~10%瀝青成分的石灰岩,把它碎成細粒,加熱攤鋪碾壓,既成瀝青路面。最大粒徑為2.5mm,通過0.074mm的粉粒達到40%以上,成為當時先進的路面結構。
美國到1850年以後才從法國、瑞士輸入大量岩瀝青,以東部為中心開始修築岩瀝青路面,至1900年在紐約市有記錄可查者僅為25000m2。1871年E.J.Desdment在紐約市把砂、碎石、特尼里特湖瀝青用以鋪築瀝青路面獲得成功,並且獲得施工專利,這是近代熱鋪湖瀝青路面之始。1872年華盛頓市把過去岩瀝青路面施工法和應用石灰石粉、砂、摻以湖瀝青及石油殘渣油的施工法做比較,證明兩者都能適應當時的交通要求。這可以說是岩瀝青與湖瀝青修築試驗路面的先例。試驗路使用情況成為路面材料從岩瀝青轉為湖瀝青的依據,這也是石油殘渣油應用於路面的開端。
1885年發明以汽油為動力燃油的汽車,1887年發明氣壓輪胎,汽車工業興起。由於汽車荷載與馬車不同,為了適應荷載的需要,當年美國又在石粉、砂、湖瀝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碎石,發明了Warrenitebitulithic路面,即下層為粗級配瀝青混凝土與上層瀝青砂兩層攤鋪一層碾壓而成的雙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這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由來。到1905年美國Topeka市產生了Topeka路面作為磨耗層,使瀝青路面結構更趨完善。
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作出裁決,允許各汽車廠可以自由製造汽車,交通運輸正式進入汽車交通時代,對路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1920年出現了瀝青混凝土最初試驗法——Hubbard-Field方法。1930年生產了瀝青路面攤鋪機,1934年開始修建高速公路,從此,瀝青路面成為現代高等級路面的主要形式。
❸ 水泥 吸收CO2
普通硅酸鹽水泥中氧化鈣的含量在47%左右,廢舊混凝土可能由不同類型(等級)的混凝土所組成。要想改善廢舊混凝土的質量,就需要對不同類型的混凝土加以分選。CS Poon和水中和等[3]對香港地區幾種廢舊混凝土的性能作了檢測,部分結果列於表1。三種骨料的表觀密度和吸水率等指標差別較大,天然骨料密實度最高,由較高強混凝土製得的骨料HPC密實度其次,而普通混凝土NC骨料的密實度最低。採用壓汞法分析了三種骨料的孔分布,結果與上述性質相一致,三種骨料的孔隙率分別為:天然骨料1.6%,普通混凝土NC再生骨料16.8%,高強混凝土HPC再生骨料7.86%。從兩種再生骨料的孔分布情況看,NC骨料的孔隙主要集中在0.01至1微米范圍;而HPC骨料的大部分孔隙處於0.1微米以下。
古羅馬人在建築工程中使用的石灰與火山灰的混合物,這種混合物與現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膠結碎石製成的混凝土,硬化後不但強度較高,而且還能抵抗淡水或含鹽水的侵蝕。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它作為一種重要的膠凝材料,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1756年,英國工程師J.斯米頓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時發現:要獲得水硬性石灰,必須採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來燒制;用於水下建築的砌築砂漿,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這個重要的發現為近代水泥的研製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1796年,英國人J.帕克用泥灰岩燒制出了一種水泥,外觀呈棕色,很像古羅馬時代的石灰和火山灰混合物,因此,將它命名為羅馬水泥。因為它是採用天然泥灰岩作原料,不經配料直接燒制而成的,故又名天然水泥。羅馬水泥具有良好的水硬性和快凝特性,除用於一般的建築工程外,特別適用於與水接觸的工程。羅馬水泥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中的興盛時期,一直延續到1850年,以後才逐漸被波特蘭水泥所替代。1824年,英國建築工人J.阿斯普丁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不斷試驗和實踐,首先取得了波特蘭水泥的專利權。他用石灰石和粘土為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後,在類似於燒石灰的立窯內煅燒成熟料,再經磨細製成水泥。因水泥硬化後的顏色與英格蘭島上波特蘭地方用於建築的石頭相似,阿斯普丁將它命名為波特蘭水泥。由於波特蘭水泥具有優良的建築性能,因此,它逐漸取代了其他種類的膠凝材料,如水硬性石灰、羅馬水泥等,應用日益廣泛。波特蘭水泥的發明,在水泥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從此,水泥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❹ 一家建築公司,既有建築施工和承包,也有房地產開發,可以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嗎
你好,題主。可以參考下列信息。
建築公司如何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一、所屬領域
根據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可找到:
六、新能源與節能; 高效節能技術; .建築節能技術:綠色建築設計技術,建築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裝置與建築一體化應用技術,精緻建造和綠色建築施工技術,節能建材與綠色建材的製造技術等。
七、資源與環境; 固體廢棄物處置與綜合利用技術; . 建築垃圾處置與資源化技術;建築垃圾的分類與再生料處理技術;建築廢物資源化再生關鍵技術;新型再生建築材料應用技術;再生混凝土及其製品制備關鍵技術;再生混凝土及其製品施工關鍵技術;再生無機料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技術等。
二、知識產權
平時用到的建築工藝均可申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軟體著作權。(需進行專利挖掘)
三、高品收入
採用的技術符合以上領域,那技術服務收入或產品收入都可作為高新收入。
只要有了知識產權和收入,建築工程公司也能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❺ 查曉雄的已獲國家專利
序號 專利名稱 發明人 申請人 來源資料庫 申請日 公開日 1 一種基於小波分析的夾芯板超聲波檢傷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葉福相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7-12 2010-12-15 2 鋁夾芯板抗彎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宋新武;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8 3 一種超聲波鋼管混凝土柱質量檢測方法 查曉雄;葉福相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7-12 2010-12-8 4 高速鐵路中聲屏障脈動力大小的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金蕾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7-12 2010-12-8 5 多種受力情況下的鋼管混凝土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黎玉婷;余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1 6 非圓形截面鋼管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標准值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黎玉婷;劉習超;余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1 7 不銹鋼夾芯板抗彎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宋新武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1 8 長期荷載作用下的金屬面夾芯板抗彎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葉福相;秦培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2-1 9 FRP型鋼海砂混凝土構件 查曉雄;王曉璐;王海洋;倉友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0 建築用FRP和OSB面絕熱夾芯組合板 查曉雄;王曉璐;王洪欣;尹靜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1 建築用秸稈面絕熱夾芯板 查曉雄;張旭琛;秦培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2 具有秸稈板內芯的保溫隔熱板材 查曉雄;張旭琛;鄒傑;秦培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3 FRP和OSB面夾芯板組合房屋 查曉雄;王曉璐;張旭琛;尹靜;王洪欣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4 FRP型材海砂混凝土梁板構件 查曉雄;王曉璐;王海洋;倉友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11-24 15 非金屬面夾芯板抗彎承載力確定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張旭琛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30 2010-11-17 16 基於安全評估的多層集裝箱房構建方法及多層集裝箱房 查曉雄;王璐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17 2010-11-10 17 鋼管混凝土建築物抗震性能評估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余敏;於磊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6-29 2010-11-10 18 具防火和節省管道的注水空心鋼管混凝土柱 查曉雄;倉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10-13 19 鋼管混凝土柱與鋼筋混凝土梁的節點結構 查曉雄;於航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10-6 20 內填海砂混凝土的空心鋼管混凝土柱 查曉雄;黎玉婷;余敏;劉習超;倉友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10-6 21 一種構建多層集裝箱房的方法及多層集裝箱房 查曉雄;王璐璐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4-23 2010-9-15 22 空心再生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8-18 23 空心海砂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於福濤;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8-18 24 空心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於福濤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8-11 25 注水空心鋼管混凝土構件的防火性能評估方法及應用 查曉雄;余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3-12 2010-8-11 26 海砂混凝土構件及其製作方法 查曉雄;倉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3-12 2010-8-4 27 外加劑的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8-4 28 外加劑的海砂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7-28 29 外加劑的再生混凝土構件及制備方法 查曉雄;劉軼翔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6 2010-7-28 30 一體化太陽能建材板 查曉雄;夏印之;余敏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2-2 2010-6-30 31 具防火和節省管道的注水空心鋼管混凝土柱及防火方法 查曉雄;倉友清;余敏;王海洋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6-30 32 鋼管混凝土柱與鋼筋混凝土梁的節點結構及其施工工藝 查曉雄;於航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6-23 33 內填海沙混凝土的空心鋼管混凝土柱及其製作方法 查曉雄;黎玉婷;余敏;劉習超;倉友清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中國專利 2010-1-6 2010-6-23
❻ 什麼是綠色建材
綠色建材,指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的建築材料,在國際上也稱為「健康建材」或「環保建材」,綠色建材不是指單獨的建材產品,而是對建材「健康、環保、安全」品性的評價。它注重建材對人體健康和環保所造成的影響及安全防火性能。在國外,綠色建材早已在建築、裝飾施工中廣泛應用,在國內它只作為一個概念剛開始為大眾所認識。綠色建材是採用清潔生產技術,使用工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生產的建築材料,它具有消磁、消聲、調光、調溫、隔熱、防火、抗靜電的性能,並具有調節人體機能的特種新型功能建築材料。
(1)其生產所用原料盡可能少用天然資源、大量使用尾渣、垃圾、廢液等廢棄物。
(2)採用低能耗製造工藝和無污染環境的生產技術。
(3)在產品配製或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甲醛、鹵化物溶劑或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產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的顏料和添加劑。
(4)產品的設計是以改善生產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宗旨,即產品不僅不損害人體健康,而應有益於人體健康,產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滅菌、防霉、除臭、隔熱、阻燃、調溫、調濕、消磁、防射線、抗靜電等。
(5)產品可循環或回收利用,無污染環境的廢棄物。
中國建築建材科學研究院在「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預選項目中,提出研究開發綠色建材的五大目標:①建立我國綠色建材的研究和開發體系,編制綠色建材近期與長期發展計劃,建立綠色建材資料庫,開展評價技術的研究。②開展綠色建材的探索性研究,為21世紀我國土壤改良提供種植型綠色建材和沙土固結材料及植物型混凝土的研究成果。③重點完成高摻量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城市固態垃圾在建材領域的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建成年產120萬噸粉煤灰製品生產示範線一條舊處理100噸建築垃圾再生混凝土集料生產線一條;60萬平方米城市廢塑料HB復合板生產線一條;10萬平方米廢沙廢玻璃彩色玻璃陶瓷板生產線一條。④開展滅菌健康生產陶瓷、電磁屏蔽材料,調光、調溫材料的研究,為21世界開發一批綠色建材提供配套的生產技術。結合技術引進、消化吸收,開展廢氣交貨與利用技術的探索研究等等。下面推薦幾類綠色建材:
其一,空氣凈化建材。人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度過的,新世紀的人們對居家環境的要求不僅要舒適、潔凈,更要有益於身心健康。世界上的許多發達國家,如日本、美國、西歐等一直致力於對保護環境建築及保健環境建材的研究。日本開發的「光催化材料」是凈化功能材料的一場革命。將玻璃、陶瓷等作為載體,加入TIQ光催化劑,在紫外線光照下,使空氣中水分和氧氣轉化為活性氧自由基,然後這些游離的自由基使SO2、NOX等污染氣體轉化成各種無害的氣體或酸類。
利用光催化劑原理凈化空氣,不用動力,也不用化工原料,只以紫外線為條件。為了提高光催化效率,大阪府立大學正在研究可見光條件下的光催化。Ecoodevice(株)最近發明了在可見光下進行光催化的方法,即用某種材料在TiQ2表面進行特殊處理,它使光催化效果提高了10倍。此法准備用於濕式太陽能電池和凈化功能建材方面。日本資源環境技術綜合研究所、大阪府立大學等很多研究部門,已進行凈化NOx功能的牆體的實地實驗,預測近期內可能實用化。三菱Material(株)1999年開始正式生產光催磚——「野草」,據報道,獨家生產連鎖店共15個廠家,年產量900萬平方米,價格每平方米1.2萬日元,NOx的凈化效果可達80%。日本的大谷石是具有除臭、吸濕功能的天然的凈化材料。此外,沸石和鐵多孔體等都可作凈化空氣的材料,但它們都不能解決長期使用的問題。至今,只有光催化凈化技術才能對空氣進行長期的凈化作用。
其二,保健抗菌建材。自然界中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主要是靠植物光合作用,而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時微生物起主要作用。因此,生態環境除了氣、水、地環境以外,還包括微生物環境。但是微生物帶給人類健康的隱患和威脅卻不容忽視。據世界衛生組織1998年統計數字表明:1995年,因細菌傳染造成的死亡人數為1700萬人。1996年,在日本發生的全國范圍內的病源性大腸菌O—157感染事件,曾一度引起全世界的恐慌。因此,日本掀起了「抗菌熱」,不僅在醫院、公共場所和住宅,連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逐步採用抗菌材料。抗菌劑的年銷售量超過了210億日元,生產廠總計100家以上。抗菌製品銷售量達500億日元以上。日本最大的兩家建築用瓷和衛生瓷的公司INAX(株)和TOTO(株)的產品現已大部分改為抗菌製品。抗菌材料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人們用的銀或銅容器,這種容器中留存的水不易變質。20世紀開始用於衣。食、住方面以控制有害微生物。80年代出現抗菌、防臭的纖維製品之後,抗菌製品陸續涉及木材、塗料、塑料、金屬、食品化妝品以及電話、計算機、文具、玩具等人們日常接觸的物品。抗菌材料可分為無機抗菌材料和有機抗菌材料。後者使用壽命短,且對人體有害,不易用於建築材料方面。現把無機抗菌材料分別說明如下:
1)金屬氧化物都有一定程度的抗菌性。抗菌效果依次為:Ago、CuO、ZnO、CaO、MgO。
2)含金屬離子的、以硅酸鹽為載體的抗菌劑(第一代)。金屬離子的抗菌效果依次為:Ag、Co、Ni、Cu、Zn、Fe……常用的是Ag、Cu、Zn等。
3)光催化抗菌凈化材料(第二代)。光催化抗菌或凈化都是利用光照射下產生的活性氧。如TiQ2抗菌凈化材料同時具有凈化、自潔功能和抗菌功能,並可長期發揮作用。因此,這類產品在環保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在目前,在生產上採用溶膠凝膠制備陶瓷、搪瓷和玻璃製品時,需用專用設備,控制難度較大,產品的成本較高,且抗菌性能較差。
4)稀土激活保健抗菌材料(第三代)。為了彌補上述抗菌的不足和使其更為方便地使用,中國建材研究院研製了新一代的抗菌材料。它採用了稀土離子和分子的激活手段,充分利用了光催化作用能主復合鹽的抗菌效果,以達到並提高了多功能抗菌效果。製造抗菌陶瓷時,充分體現了現用的陶瓷釉成分及遠紅外陶瓷和抗菌陶瓷的最優配方。
5)應用領域,即塗料、塑料製品、保鮮;纖維、無紡布製品、衣料;搪瓷製品、金屬板、建築衛生陶瓷以及陶瓷製品等。
❼ 曹萬林的科研成果
在結構工程和防災減災工程研究領域,先後主持國家「九五」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子項、「十一五」科技支撐重大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北京市科技計劃重大項目、省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其他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30餘項。在高層建築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和混合結構,再生混凝土結構,結構防災與減震控制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的創造性成果。 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03),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1997,2000,2005),二、三等獎6項。此外,作為主研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2項。作為第一發明人或設計人,已獲國家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31項、軟體著作權1項。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SCI、EI收錄30餘篇。已指導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70餘名。
1、在大型復雜高層建築建築抗震研究領域的貢獻:提出了「內藏鋼桁架混凝土組合剪力牆及筒體」、「鋼管混凝土邊框-鋼桁架-混凝土組合剪力牆及筒體」、「下部框架-核心筒上部懸掛減震結構體系」,並提出了與抗震體系匹配的抗震和消能減震構件;在較系統的抗震試驗研究基礎上,建立了其抗震理論,較系統地提出了高層建築多重組合抗震結構體系的設計方法和構造措施,形成了成套設計技術。成果在20餘項大型復雜超高層建築抗震設計中應用,特別是在10餘項大型標志性建築中推廣應用,產生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顯示了其重大的工程價值和應用前景。2008年,該項成果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專家鑒定,鑒定結論:「該項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在重大工程研究領域的貢獻:作為課題負責人之一,在國家體育場大型鋼結構以及大型鋼柱腳-混凝土承台組合結構研發中作出了重要貢獻。2006年,研究成果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組織專家鑒定,鑒定結論:「該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內藏鋼桁架混凝土組合剪力牆抗震性能及理論研究」(50678010)。項目負責人
2、國家「十一五」重大項目課題:「住宅建築綜合防災標准研究」(2008BJA08B14)。第二負責人
3、國家「十一五」重點項目課題:「高性能建築結構設計關鍵技術研究」(2006BAJ01B02)。子課題負責人
4、北京市科技計劃重大項目:「大型復雜高層建築抗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D08050603720000)。項目負責人
5、北京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子課題:「優化配筋復合剪力牆住宅結構新體系」。(Z070206011480703)。負責人
6、北京市屬市管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基金:「內藏鋼桁架混凝土組合剪力牆及核心筒體系抗震研究」(05004311200501)。負責人
7、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鋼管混凝土邊框-鋼桁架-混凝土組合剪力牆抗震研究」(20070005005)。負責人
8、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內藏鋼桁架混凝土組合核心筒抗震性能及理論研究」(8072007)。負責人
9、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基金:「超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抗震關鍵技術研究」(350049992200602)。負責人
10、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超高層多重組合剪力牆及筒體結構抗震關鍵技術研究」。負責人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內藏鋼桁架混凝土組合剪力牆抗震性能及理論研究」(50678010)。項目負責人
2、國家「十一五」重大項目課題:「住宅建築綜合防災標准研究」(2008BJA08B14)。第二負責人
3、國家「十一五」重點項目課題:「高性能建築結構設計關鍵技術研究」(2006BAJ01B02)。子課題負責人
4、北京市科技計劃重大項目:「大型復雜高層建築抗震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D08050603720000)。項目負責人
5、北京市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子課題:「優化配筋復合剪力牆住宅結構新體系」。(Z070206011480703)。負責人
6、北京市屬市管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基金:「內藏鋼桁架混凝土組合剪力牆及核心筒體系抗震研究」(05004311200501)。負責人
7、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鋼管混凝土邊框-鋼桁架-混凝土組合剪力牆抗震研究」(20070005005)。負責人
8、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內藏鋼桁架混凝土組合核心筒抗震性能及理論研究」(8072007)。負責人
9、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基金:「超高層鋼-混凝土混合結構抗震關鍵技術研究」(350049992200602)。負責人
10、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超高層多重組合剪力牆及筒體結構抗震關鍵技術研究」。負責人 (1)「鋼筋混凝土多層及高層異形柱框架結構成套技術」。 獲200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新型組合剪力牆及筒體結構抗震理論與技術」。 獲2005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3)「異形柱框架結構及構件抗震性能和設計方法的研究」。 獲1997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4)「高層大開間異形柱框架結構抗震設計及應用」。 獲2000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5)「國家體育場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獲2008年度建設部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五完成人)
(6)「鋼筋混凝土帶暗支撐剪力牆結構抗震設計及應用」。 獲2001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7)「國家體育場大型鋼柱腳-混凝土承台研究與應用」。 獲2007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8)「安徽省異形柱框架輕質牆結構抗震設計規程編制及研究」。 獲2002年度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四完成人)
(9)「提高異形柱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的試驗研究」。 獲1995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10)「異形柱框架結構抗震試驗及彈塑性分析理論研究」。 獲1997年度建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11)「底部兩層框架帶暗支撐抗震牆磚房研究」。 獲1998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12)「矩形柱與異形柱聯合應用框架結構抗震研究及應用」。 獲2003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13)「鋼筋混凝土帶暗支撐剪力牆體系抗震機理和設計技術」。 獲2004年度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❽ 8000字那個混凝土論文是不是幾篇綜合起來的啊
摘要 本文介紹了國內外混凝土材料的發展現狀, 論證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目前, 用前景將越來越廣闊。 關鍵詞 混凝土 高強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1 混凝土技術新進展 混凝土正在向高強、高性能和生態化的方向發展,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的發展方向,其應 從 1824 年波特蘭水泥發明開始,混凝土材料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以水泥為膠結材的混凝土也 取得了具大的發展,由普通混凝土向高性能混凝土發展。從 20 世紀以來,混凝土就己成為房屋建築、 橋梁、 水利、 公路等現代工程結構首選材料, 混凝土作為土木工程中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其用量巨大。 據統計,當今我國每年混凝土用量約 109m3,並且隨著我國近年來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其用 量將繼續快速增長。人類進入 21 世紀,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一種又一種新型混凝土涌現出來。 混凝土能否長期作為最主要的建築結構材料,除其本身必須具有高強度、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等性能 外,還在於其能否成為綠色材料。因此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是現代混凝土技術發展的必然結果,是混凝 土的發展方向。 2 高性能混凝土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發展動向有: (1) 超高強混凝土; (2)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3) 機敏型高性能混凝土; (4) 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2.1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義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簡稱 HPC )是一種新型的高技術混凝土,有多種定義,不 同國家,甚至同一個國家的不同部門,對高性能混凝土的定義都有所差別。 吳中偉院士認為「高性能混 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常規混凝土性能的基礎上採用現代混凝土技術,選用優質原材料,除水泥、水、 集料外,必須摻加足夠數量的活性細摻料和高效外加劑的一種新型高技術混凝土」。通俗地講,我們 通常所謂的高性能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具有高強度、 高耐久性、 高工作性等多方面的優越性能。 高強度、 高工作性、高耐久性這三項指標,構成了「高性能混凝土」所具備「三高(即 3H)」的性能指標。因 此,高性能混凝土並不一定強調高強,也就是說高性能混凝土除了包含以前的概念外,還包括另一個 方面, 就是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在我國,一般把 C10~C50 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稱為普通強度混凝土, C60~C90 強度等級的混凝土稱為高強混凝土,C100 及 C100 以上的混凝土稱為超高強混凝土。 以下是三種典型的高性能混凝土: (1)超高強(活性細粉)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摻人超細粉物質,可以使硬化水泥石結構緻密,孔徑細化, 改善界面結構,具有高的抗滲性、耐久性和強度,即在混凝土中摻人超細粉物質可以改善高強混凝土 的結構並提高其性能。國外已成功研製了立方體抗壓強度可達 200MPa~800MPa 超高強活性細粉混凝 土,其抗拉強度也可達 25MPa~150MPa,它是一種超高強混凝土,並且這種混凝土在工程實際中也得 到了應用。 (2)機敏型高性能混凝土:自身診斷、自身控制、自身修復等機敏能力功能的機敏型高性能混凝土,如 自密實混凝土、內養護混凝土、承受高溫的高強混凝土。 (3)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在公路路面研究上有其重要作用,但國內外大量 研究與生產應用的高性能混凝土均屬於高強度水泥混凝土,基本上是 C60 以上,此時面臨的問題出現 了,就是高強度導致了高脆性,如果直接用於路面有不可克服的缺點。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高性能混 凝土必須具有高的耐久性。同時高性能混凝土也應具有高的強度。但僅僅是高強度,還不一定具有高 耐久性。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的最重要技術指標。它還要與使用的環境相結合,採取相應的對策, 例如摻入礦物質超細粉。 2.2 高性能混凝土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 2.2.1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 提高混凝土強度是發展高層結構、高聳結構、大跨度結構的重要措施。採用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減 小截面尺寸,減輕自重,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高強高性能混凝土近年來在高層建築、大跨橋梁、海 上建築、公路等建設中採用愈來愈多。C50 以上的高強及 C80 以上超高強高性能混凝土僅在經濟發達 的城市或地區的推廣應用較為普及。但在實際工程中,國內混凝土強度最高達到 C130。 目前交通部推廣的一項水泥混凝土新技術——高彎拉強度路面滑模混凝土: 使用高彎拉強度水泥混凝 土路面滑模攤鋪技術,主要採用了高性能道路混凝土摻外加劑和粉煤灰的「雙摻技術」,用於超重載 交通減薄板厚,並增強了面板對斷裂的抵抗能力,提高了路面對超重軸載破損的安全儲備。針對當前 水泥路面大量普遍採用 C40 強度等級左右的低強度普通混凝土的情況。 如果採用「雙滲技術」的高性 能道路混凝土可以使這類混凝土具有高性能、高耐久性、彎拉強度提高、使用壽命延長。此外由於其 中的礦物細摻料取代了部分水泥,降低了成本。所以可稱的上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滿足未來混凝土 路面發展的需要。 2.3 國外高性能混凝土的應用和發展 20 世紀 90 年代,美國、加拿大、日本、挪威、德國、澳大利亞等,成為應用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最多 的國家,德國現行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已達 C110 級,強度等級為當今世界之最,挪威為目前世界 上強度等級第二高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己有 C105 級超高強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目前應用超高 強混凝土最好的國家是挪威,世界上最深的鑽井平台即 1998 年建成的比著名的埃菲爾鐵塔還高的挪 威 Troll 平台使用的就是超高強混凝土,其立方體抗壓強度超過 100MPa。美國西雅圖雙聯廣場泵送 混凝土 56d 抗壓強度達 133.5MPa。法國 Catenom 核電站 2000 多根預制預應力梁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約 為 250MPa,加拿大 Sherbrooke 市 60m 跨人行橋的混凝土抗壓強度為 350MPa。 2.4 超高強混凝土目前還處於嘗試階段,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急待解決。例如:其脆性問題、體積穩定 性、耐久性、高效減水劑與復合外加劑的摻入與摻量、配合比設計、施工質量控制的自動化、摻入礦 物摻合料的種類、摻入方式以及其摻量,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圍繞著配製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否既能 達到超高強,又有良好的耐久性,同時,還具有良好的經濟指標。 3 3.1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研發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必要性 1990 年美國首先提出了高性能混凝土 HPC,得到了世界各國和專家的認可,法國政府組織包括政府研 究機構、高等院校、建築公司等單位開展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1996 年,法國公共工程部和教育 與研究部又組織了為期 4 年的國家研究項目「高性能混凝土 2000", 投人了 600 萬美元作為研究經費。 1994 年,美國聯邦政府 16 個機構聯合提出了一個在基礎設施施工中應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決議,並決 定在 10 年投資 2 億美元進行研究。綠色是綠色環保,人類社會越發展,對綠色環保的要求越迫切。 國外有位學者寫一篇綜述,題為「昨天和今天的水泥,明天的混凝土」,文中指出 21 世紀水泥工業 應改名為水硬性膠凝材料工業,而且應是一種綠色工業。水泥和混凝土堪稱為世界上耗用量最大的材 料,在我國尤其如此。我國人多地少,資源缺乏,同時也是世界上能源消耗的大國,以水泥和混凝土 為例,我國水泥的年產量大約 9 億噸,佔世界水泥產量的三分之一,混凝土產量約 12 億 m,世界混 凝土年產量大約 30 億 m,混凝土的大量使用,需要大量水泥,水泥的生產又極大地影響了環境,直 接影響子孫後代的生活,所以綠色高性能的發展是勢在必行。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及使用,既保 護了環境,又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以粉煤灰為例,現已研發與使用的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絕大部分 把粉煤灰作主要摻料,粉煤灰是工業廢料,如不很好利用,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在綠色高性能混 凝土中採用粉煤灰,既解決了二次污染,又降低了混凝土的成本,同時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主要表 現在提高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工作性。1991 年美國在提交國會《國家公路與橋梁現狀》的報告中指 出,為了修理或更換現已存在缺陷的橋梁,需投資 91 億美元,如拖延維護進程,費用將增至 1310 億 美元,美國每年用於混凝土維修的費用大約 300 億美元。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工程建設中基本沒有 維修費用,工程費用主要在新建工程,建國以來,五、六十年代的工程量大,經過幾十年的使用,可 以說需維修的工程量肯定也是巨大的,費用是驚人的,因此,站在歷史的角度,站在發展的角度,研 究混凝土高性能的意義巨大。 3.2 研發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可行性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發展的方向,是我國國情的需要,是建築工程發展的需要,是為了子孫後 代造福的需要,2005 年建設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建築業 10 項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通知》(建質 (2005)26 號)文件中第 2 項即是「高性能混凝土技術」。 原建設部部長汪光熹在第 2 屆國際智能綠色節能 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大力開展科技創新以支援和促進行業發展,將對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成套技術,低 能耗大型公關建築技術等加快技術公關,推動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保為核心的建築技術發 展,逐步提高綠色建築比重。因此,研發綠色高性能混凝土體現科學發展觀,是利國利民,惠及子孫 之事。上述這些都為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與應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3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發展 1997 年 3 月的「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會議上, 吳中偉院士首次提出「綠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的概念, 並指出:GHPC 是混凝土的發展方向,更是混凝土的未來。提高混凝土的綠色度,可以節約更多的資源 與能源,將對環境的破壞減到最小。人類已經進人 21 世紀,混凝土應該更多地摻加工業廢渣摻和料, 更多地節約水泥, 有更高的強度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HPC)具有下列特徵:(1)更多地節約熟料水泥, 降低能耗與環境污染;(2)更多地摻加工業廢料為主的細摻料;(3)更大地發揮混凝土的高性能優勢,減少 水泥與混凝土的用量。因此,高性能混凝土本身就可成為綠色混凝土。 事實上,許多工程如大體積水工建築、基礎等對強度要求不高,但對耐久性、工作性、體積穩定性、 低水化熱等有很高要求,都應採用 HPC。例如日本跨海明石大橋基墩混凝土(50 萬 m)要求高耐久性、 高抗沖刷性與低升溫,而強度只要求 20MPa,使用的就是摻加了復合外加劑與復合細摻料的 HPC。由 此可見,高性能混凝土並不一定強調高強,我國目前 也己完成了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的研究和應用。因此,傳統的 GHPC 的應用范圍可以進一步擴大, 可以將歐美對 HPC 強度的低限 50MPa 降低到 C30 左右,原則是只要不損害混凝土的內部結構如孔結 構、水化物結構與界面結構等,保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與體積穩定性。 納米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免振搗自密實高性能混凝土等都是綠色高性能混凝土。綠色高性能混凝土 已被廣泛應用於市政工程、民用建築和工業建築,與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施工 性能和耐久性,同時可以更多地利用工業廢渣及其它廢棄物,有良好的經濟指標和環保意義,因此, 綠色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的發展方向。 伴隨著現代工程建設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性能混凝土(簡稱 HPC)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對 高性能混凝上進行質量控制,以保證施工質量,從而充分發揮混凝土材料優勢,就顯得非常之重 要。本 文從原材料、配合比設計、生產施工及合格驗收等質量控制環節,對高性能混凝土的質量控 制進行了初 步討論。
❾ 有關環保的資料
清新早晨在行動之「拯救森林,筷行動!」
您知道嗎?
20多年前,日本發明了一次性筷子並傳入中國,現在轉為從中國進口;
在日本,每3雙用過的筷子將被回收製成一張A4紙,中國不這么做;
製作每5000雙一次性筷子就要砍掉一棵成年樹,中國人均森林(竹林已算在內)佔有面積僅0.08公頃,在全球排名134位……
您知道這些數據嗎?
中國每年生產800億雙一次性筷子
首尾相接,可以從地球往返月球21次
可以鋪滿363個天安門廣場
每回收3雙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產一張A4紙,按50人的公司的用紙量計算,做出的紙大概可以使用55萬年。
每年為生產一次性筷子減少森林蓄積200萬立方米
日本進口的一次性筷子99%來自中國
一次性筷的生產和流通
一次性筷子主要是用楊木、樺木、毛竹製成的;有部分一次性筷子由雲杉和冷杉加工而成。所用的楊木、樺木和毛竹大部分來自中國的人工林和次生林;部分楊木、樺木來自俄羅斯的次生林;雲杉、冷杉等則主要來自俄羅斯的原始森林。這些木材大多是以原木的形式進行加工,而不像某些人士聲稱的那樣,用邊角廢料製成。中國每年生產的一次性筷子的數量尚沒有正式的統計數據,有人估計約為800億雙。據海關統計,2006年有284億雙一次性筷子出口,其中41%出口到日本,35%出口到台灣,各有10%出口到香港和美國。
一次性筷子的衛生問題
中國在2005年公布了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的國家標准,對其加工工藝和衛生水平進行了規定。但很多調查顯示,市面上流通的一次性筷子,大多都沒有商標和廠家信息,因而也無從談起其衛生品質是否達標。更有甚者,竟把已經用過的筷子簡單處理後重新包裝上市。
在生產一次性筷子的過程中,大量化學品被用於漂白和「消毒」,其中包括二氧化硫、雙氧水、次氯酸鹽等。在印製筷子包裝時,鉛、油墨、熒光劑也是常用的化學品。很多無良商家售賣的一次性筷子里,這些成分大大超過安全水平。而那些泛濫的「三無」筷子,其品質就更讓人擔心。
中國森林資源面臨危害
中國目前森林資源匱乏:2006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全國森林覆蓋率為18.21%,人均森林佔有面積僅0.08公頃,在全球排名134位。
中國森林目前面臨五大問題:森林資源保有量低,分布不均,質量不高,林地流失嚴峻,以及林木嚴重過量採伐。
中國木材供需壓力巨大:目前,木材缺口在9578萬立方米左右。
不當消費進一步加劇森林破壞:大量使用包括一次性木筷在內的一次性消費品,無疑會給森林帶來更大的壓力。現代社會所消費的大量紙製品和木製品都需要從森林獲取原料,在中國,這樣的需求是巨大的。以一次性筷子為例,雖然它消耗的木材僅佔全國總消耗量的1%不到,但也已達到166萬立方米。而這些木材,在使用之後都被當作垃圾遺棄了。
廣大消費者積極行動起來是緩解這一問題的關鍵:環保組織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使得消費者逐步提升對於綠色消費、生活方式的了解,最終認同並採取實際行動。從一個人到千萬人,凝聚力量,真正推動環境保護。
一次性筷子是對木材資源的極大浪費,也跟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自帶筷子出門、抵制一次性筷子的實踐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意識並體會到環保和個人生活緊密相連,個人一個小的習慣改變,合起來就能對環境保護做出巨大貢獻。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但世界上只剩下20%的原始森林因為未遭工業活動的破壞而保持原狀。
曾看過一個暗訪專題短片,它的台詞是:「從森林來到工廠,從工廠來到餐桌,從餐桌來到垃圾裝運車……然而,這還不是它們的最終歸宿」「在工廠,它們又開始了新的命運之途。仔細看,它們竟被包裝在『豬飼料』的編織袋裡!」「大量的一次性筷子『脫下舊衣換新裝』,在倉庫中等候。」「在一次性筷子銷售的市場中,終於又見到了換上了各式新包裝的它們。」「湊近了看,有些筷子上還留著黑色的污跡。」接著是一個對照實驗:將一把一次性筷子泡在水杯中,30分鍾後,與清水比較,浸泡過筷子的水明顯變黃。大家想想,這說明什麼?
告訴大家,一棵生長60年的樹只能做成12500雙筷子,生長10年的樹只能做成4000雙筷子。就看我們學校吧,平均每兩天『吃』掉一棵60年樹齡的大樹(每一天『吃』掉3/2棵10年樹齡的小樹),這是多麼驚人多麼巨大的危害啊?!
因此,我倡議:為了我們的森林,為了我們的健康,請加入我們的隊伍,從現在開始,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吧!
清新早晨環境保護會社湖南(邵陽)分會
不要認為環境保護與我們無關,其實環境保護就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的!
現在,就介紹幾個環保小常識給大家吧:
1.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2.雙面使用紙張。
3.將用過的書或家中的閑置物品變賣,延長物品使用年限的同時還能為你增加經濟收入。
4.能不乘車就不乘車,能坐工交車就不打的。
5.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6.殘羹剩飯不論多少都應從垃圾通道清除,不要倒入廁所用水沖,這樣既能節約水又能防止水體污染。
7.廚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否則燃氣燃燒時沒有充足的氧氣,特別費氣並且容易使人煤氣中毒。
8.在馬桶水箱內放置裝滿水的可樂瓶或者鹽水瓶,占據水箱容積,減少沖洗水量。
9.煮麵或雞蛋時,水開一分鍾就關火,再加蓋燜4到5分鍾,不僅不會溢鍋,還能節約不少燃氣。
10.煮飯時,把經淘洗的米浸泡10分鍾後再煮,可以省電或燃氣。
其他資料:http://bk..com/view/9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