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人類在發明文字之前用什麼方法來做記錄
結繩記事
結繩記事是文字發明前,人們所使用的一種記事方法。即在一條繩子上打結,用以記事。
參見網路:
2.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發明創造
漢字,文學,醫學,建築....
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獸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達米亞的蘇默人製成了一人高的圓鼓,鼓身還繪有圖畫。後來有了小銅鼓和大銅鼓。15世紀騎兵用的大銅鼓,17世紀時開始為樂團採用。1692年蒲塞爾為「仙後」所作的配樂中就用上了。這種鼓現在叫定音鼓,19世紀有了低音大鼓。鼓聲可使節拍鮮明,粗獷有力。公元前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定音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周易》就是五經之一的《易經》,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經典之一。《周易》相傳是由約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畫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辭,並經過孔丘修訂而成為《易經》。當代的電子計算機用的不是十進制而是二進制。二進制是誰發明的?《周易》中的「易數」用的就是二進制。換句話說就是伏羲發明了二進制,伏羲就是神農。傳說神農嘗百草才有五穀,我國才有原始農業。伏羲對我國社會的進步可謂大矣!我國北京的先農壇就是為了祭奠神農(即伏羲)而建造的,這里表達炎黃子孫對他的敬佩之情。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我國人民開始用大麻纖維制繩。到公元紀元開始時,用大麻纖維已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主要制繩材料。1775年,英國發明家馬虛發明制繩機,結束了手工制繩的時代。從1950年開始用人造纖維製造繩索,直徑約2毫米的馬尼拉繩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會折斷,而同樣粗的尼龍繩則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那時我國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魚卵,把它養大食用。1960―1970年代,歐美才用人工養殖蛙魚等魚類。英國等西歐國家現在每年由養魚場生產淡水養魚約有10萬噸。
6、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7、十進計數制: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制。在現代科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歐洲人正式採用它的最早時間的證據,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發現的,而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便已經採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紀的甲骨文中,見有中國人用十進制記述了「547天」的實例。
太陽風暴——最早發現的太陽黑子
有星孛入於北斗——彗星的觀測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記錄
日月星辰——陰陽合歷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歷法著作——《太初歷》
土圭測日影
星隕如雨——流星群的觀測
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儀器——渾天儀
我國最古老的記時儀器——壺漏
大地測量——子午線的測定
歷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氣歷》
科苑奇葩——郭守敬發明和研製的天文儀器
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郭守敬的《授時歷》
周公觀景——天文台的設置
我國最早的數學專著——《周髀算經》
精推細算——《九章算術》
運籌帷幄——零與籌算
十進制記數法
中國剩餘定理——大衍求一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賈憲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術
朱世傑和他的《四元玉鑒》
雙假設法——盈不足術
級數與垛積術的應用
中國——算盤的故鄉
磁石的魔力——指南針的發明
《墨經》與第一運動定律
被中香爐與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傾角
測量工具——游標卡尺
投影
幻燈——走馬燈
神秘的倒影
奇異的鏡子——透光鏡
3. 在紙發明之前人們都是用什麼在做記錄的
在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紀事,以後漸漸發明了甲骨文,開始用甲骨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片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4. 發明創造的事例(具體的,急用)
小提琴的發明
也許很多小朋友就是學小提琴的,那麼你們知道小提琴是誰發明的嗎?它由來已久。小提琴是在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些弓弦樂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由於其音色清澈嘹亮,圓潤柔美,從它誕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交響樂團的基礎樂器。
小提琴的前身主要是公元800年左右傳入歐洲的阿拉伯拉巴伯琴,這種琴傳入歐洲後叫「列貝克」。列貝克琴身呈梨形,只有三根弦,按指處設有音階格,基本也是平放在下巴下演奏,琴上的三根弦分別為G、D、A三種調,和現在小提琴的三根低音弦相同。
1560年前後,義大利人德沙洛首先對列貝克進行了改進,創造了小提琴。小提琴的外形由阿瑪蒂設計,採用了琴身扁平、琴腰窄、轉角尖這一基本形狀,並去掉了音階格,增加了一根高音弦。後來阿瑪蒂的徒弟又對小提琴的長度、寬度進行了反復多次的研究和改動,終於在1770年左右確定了音色最準的尺寸,成為了今天的小提琴。
阿拉伯數字的發明
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里的同樣圓點就表示10,而第三格里的圓點就代表100。這樣,不僅是數字元號本身,而且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么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系,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演算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其優點遠遠超過了其他計演算法,阿拉伯的學者們很願意學習這些先進知識,商人們也樂於採用這種方法去做生意。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傳到歐洲其他國家。公元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採用了這些符號和體系。至13世紀,在義大利一位數學家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採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
鋼琴的發明
現存最早的鋼琴是1720年由義大利人所製造的。這架鋼琴現存於紐約市藝術博物館。義大利人克里斯托福里在1709年設計的擊弦機有一個「進退結構」裝置,使他成為公認的現代鋼琴的創始人。
大約在14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在多弦樂器上加鍵而成的擊弦古鋼琴——克拉維卡琴。這種古鋼琴發音輕柔微弱,適於演奏溫馨抒情的曲調,特別適合家庭演奏室內樂,曾盛行一時。幾乎與克拉維卡古鋼琴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羽管鍵琴也叫慶巴羅古鋼琴。這種古鋼琴裝有一套撥弦機械,演奏時機械上的羽毛管撥弦發音。這種古鋼琴音色清晰明亮,在教堂、宮廷音樂中曾廣泛應用。
克里斯托福里曾是一名出色的羽管鍵琴製作家。他於1709年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稱其為「pianoforte」意即「弱-強」琴,表明這種樂器可以弱奏,也可以大力度演奏,音量的強弱變化很大。這一優點是慶巴羅和克拉維卡兩種古鋼琴所不具備的。
牛仔褲的來歷
很多喜歡穿牛仔褲的人一說起牛仔褲的來歷,都會提到一個人——利維·斯特勞斯。
1850年,美國西部發現了金礦,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湧向那裡,形成了一股淘金熱。出生於猶太家庭的德國青年利維·斯特勞斯也遠渡重洋來到美國,加入淘金者的行列中。可他來到美國後,發現情況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美好。
眼看淘金沒有希望,利維就在當地搭了個帳篷,開了一家小百貨店,給淘金者提供日用品。日子長了,利維和淘金者們也漸漸混熟了。一天,幾個礦工來店裡買東西。他們閑聊道:「褲子真是不耐穿啊!如果我們的工作褲能像你搭帳篷的帆布一樣結實就好了。」原來當時的工作褲都是用棉布做的,礦工的勞動強度很大,褲子很容易就磨爛了。
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利維在心裡犯起嘀咕:工作褲像帳篷一樣結實?他的店裡也賣帆布,但很少有人買來搭帳篷。突然他靈機一動:不如將積壓的帆布拿來做工作褲吧。想到這里他連忙拉起一個礦工來到裁縫店,讓裁縫用帆布給他做了一條褲子,穿上褲子後,這位礦工非常滿意。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條帆布工作褲。
此後,利維在心中醞釀著一個大膽的構想:不如以後專做工作褲吧。他把店裡積壓的帆布做成各種型號的工作褲。沒想到這種耐磨、牢固、穿起來又很舒服的褲子問世後,大受淘金者和西部牛仔的歡迎,這種褲子也因此得名「牛仔褲」。為了使褲子更牢固實用,他還在口袋邊上釘上鉚釘,做了很大的口袋以便放工具。利維還以自己的名字「Levis」作為牛仔褲的品牌,而且這個品牌流傳至今。
利維沒有在河裡淘到金子,但卻在牛仔褲上面收獲了很多的金子。當大家都在搶著做一件事時,或許我們應該想一想怎樣另闢蹊徑。
神奇的電話
26歲的科學家貝爾在美國波士頓大學任教,他一直對發聲學很有研究。他夢想著有一天,聲音能從一個地方傳遞到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實現異地通話。當時,電報機風靡了全世界,貝爾就想:電流能不能傳遞聲音呢?他對自己的這一想法很感興趣,便找來志同道合的朋友華生一起研究。
一天,貝爾和華生分別在自己的房間實驗電報機。華生無意中撥動了電報機上的一個金屬彈片,使一個彈簧和磁鐵粘在一起,當他拉開彈簧時,金屬片產生了震動。在隔壁房間做實驗的貝爾看到自己房間里的電報機上的彈片突然震動了一下,並發出「嗡」的一聲,連忙跑過來訊問,原來是華生撥動了彈片。貝爾想:一定是電流把震動從華生的房間傳到我的房間。如果用電流來傳送這種震動,聲音不就能順著電線傳到遠處嗎?
這一發現啟發了貝爾,他要通過新實驗來驗證自己的設想。貝爾做了一個新儀器:在一塊非常薄的鐵片後面放了一塊電磁鐵,在華生的房間也放了一個這樣的裝置,並用電線相連。貝爾認為,聲音能引起鐵片震動,震動必會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電流,當震動電流沿著電線傳向另一個相同的裝置時,鐵皮就會發生同樣的震動和發出同樣的聲音。聲音通過電線傳到遠方,人們就能實現異地通話。
最開始,無論貝爾怎麼大吼大叫,另一邊的機器始終接收不到,但貝爾沒有氣餒,而是找出原因,一次次改良機器。貝爾和華生不斷努力,進一步完善了電話的設計,貝爾將壓緊金屬片的螺絲擰緊了一些,使金屬片和電磁鐵處於最佳的距離,終於解決了聲音長距離傳送的問題。於是,新的通信方式——電話誕生了。
電話作為人們主要的通信工具,已經通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鄉村、城市、工廠……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電話。
越來越多的通信工具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即使隔著天涯海角,人們也能方便地交流。但是我們不要忘了,最好的交流方式還是面對面地交談。
5. 科學發明和發現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沒有發明燈泡的時候,很多人晚上的照明一般是使用蠟燭燈、煤油燈等,那時候的愛迪生內心十分的苦惱,他決心要發明一種能夠耐用的光線明亮的燈泡。愛迪生失敗了一次又一次。
幾年之後愛迪生失敗的經歷被許多的人嘲笑,認為他是做白日夢,尤其是認為愛迪生做了很多失敗的實驗。面對別人的質疑和不信任,愛迪生卻並沒有放棄燈絲實驗計劃,反而以此為動力繼續展開自己的科學實驗,於是又試驗了一種碳化棉簽作為燈絲材料,把燈泡中抽成真空,這種材料還是堅持很久,可是在四十五小時不久就燒斷了,但是愛迪生已經興奮不已了,他已經嘗試了超過六千多次的實驗了,而這一次無疑是找到突破點。
愛迪生又開始進行了燈絲實驗,功不負有心人,他發現了鎢絲可以作為電燈材料,為此他欣喜若狂,這種材料是燈泡的絕佳材料,發出的光線十分的明亮,又不易燒斷適合長期使用。如此燈泡便慢慢的進入了尋常百姓家,成為我們夜晚中必備的照明工具。
彭奈迪脫斯與「安全玻璃」
彭奈迪脫斯是法國著名的化學家,一次偶然的機會觸發了他的靈感,使他研究製成了「安全玻璃」。那是1907年的事,一天,彭奈迪脫斯正在實驗室里整理儀器,不小心將一隻玻璃瓶子打翻在地。這下可完了!然而,出乎意外的是,瓶子並沒有裂成碎片,只是出現了一些裂痕,他隨手又拿出一隻洗凈的瓶子,輕輕地向地上摔去。這次,玻璃瓶子卻被摔得粉碎。兩只瓶子的情況為何如此不同呢?彭奈迪脫斯一時難以找到答案。
時隔數天,報上注銷了一起車禍,橫飛的玻璃碎片擊傷了乘客,使彭奈迪脫斯深感痛心。他不由得聯想起那隻破而不碎的瓶子,決心搞個水落石出。他重新找到那隻瓶子,仔細觀察,原來那是一隻盛過某種葯水的瓶子,葯水蒸發後在瓶的內表面結下了一層堅韌透明的薄膜,看來,正是這層薄膜對瓶子起著保護作用。經過多次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種附著力強、透明度好的合適塗料。後來,他又用塗料將兩層玻璃粘合在一起,發現其防止破碎的性能更好。這樣,「安全玻璃」終於誕生了。
圓珠筆的發明者
匈牙利記者比羅某次寫稿的時候,一不小心把稿紙劃破了。他想,要是把筆尖換成圓珠就好了。於是,比羅去請教化學家奧基。奧基說:「筆尖換成圓珠沒問題,可是圓珠的周圍能漏出墨水才可以寫字呀!」比羅想,如果讓圓珠轉動的時候控制墨水的流量不就行了嗎?他開始反復地試驗。終於發明了依靠圓珠的轉動送出墨水的新筆--圓珠筆。圓珠筆用起來非常方便,價格又很便宜,所以很快就在全世界流行起來。
6. 發明創造的事例
1、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
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因為他有電燈、留聲機、電影和蓄電池等一千多種發明成果,所以人們稱他為「發明大王」、「魔術師」。
愛迪生最大的功績是發明了電燈,然而在他的發明創造中,最引起當時社會震驚的,莫過於留聲機了。在1877年秋天,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轟動了整個紐約,各家報館的新聞記者。
像潮水般地涌來報道這一特大新聞。這一發明一經傳出,激起當時社會急速而巨大的狂熱達數月之久,鐵路特開專車前去參觀,許多人開始不相信這個發明。
疑心他是先在裡面藏了個什麼會說話的東西騙人的,有個教堂的主教用最高速度對著收音盤背誦《聖經》中的一串專門名詞。
當這些名詞一字不漏的從機器中重復出來時,人們才相信這東西確實不是虛假的,並且齊聲稱奇,報紙把留聲機稱之為19世紀的奇跡。
2、電話的發明
貝爾,就是發明電話的人。他1847年生於英國,年輕時跟父親從事聾啞人的教學工作,曾想製造一種讓聾啞人用眼睛看到聲音的機器。
1873年,成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的貝爾,開始研究在同一線路上傳送許多電報的裝置——多工電報,並萌發了利用電流把人的說話聲傳向遠方的念頭。
使遠隔千山萬水的人能如同應對面的交談。於是,貝爾開始了電話的研究。那是1875年6月2日,貝爾和他的助手華生分別在兩個房間里試驗多工電報機,一個偶然發生的事故啟發了貝爾。
華生房間里的電報機上有一個彈簧粘到磁鐵上了,華生拉開彈簧時,彈簧發生了振動。與此同時,貝爾驚奇地發現自己房間里電報機上的彈簧顫動起來,還發出了聲音。
是電流把振動從一個房間傳到另一個房間。貝爾的思路頓時大開,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對著一塊鐵片說話,聲音將引起鐵片振動;若在鐵片後面放上一塊電磁鐵的話。
鐵片的振動勢必在電磁鐵線圈中產生時大時小的電流。這個波動電流沿電線傳向遠處,遠處的類似裝置上不就會發生同樣的振動,發出同樣的聲音嗎?
這樣聲音就沿電線傳到遠方去了。這不就是夢寐以求的電話嗎!貝爾和華生按新的設想製成了電話機。在一次實驗中,一滴硫酸濺到貝爾的腿上。
疼得他直叫喊:「華生先生,我需要你,請到我那裡來!」這句話由電話機經電線傳到華生的耳朵里,電話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貝爾成為電話發明的專利人。
3、羅蘭·希爾發明郵票的故事
人類社會的發展,決定了人類單靠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在地球上長期存活下去的。人類需要幫忙,人類需要交流,信息傳遞成了人類生存必需的基本活動之一。
最初是打手勢,之後發明了語言,用馬拉松式的長跑傳遞口信。再以後發明了文字,開始書信傳遞,於是有了古代郵驛。當時的郵資是按郵件運遞路程和信件紙張數量逐件計算的。
即「遞進郵資制」,收費的標准也很高。如果遇到江河泛濫、橋梁坍塌,信件就得多走幾百公里。總計下來,郵資高得嚇人。如此昂貴的郵資,是平民百姓望而生畏。
他們把寄信看成一件奢侈的事情。19世紀30年代是改革的黃金年代,改革造就了一代英雄。羅蘭·希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世界郵政史上樹起了一座劃時代的里程碑。
羅蘭·希爾經過多年的調查主張大幅度降低郵費,實行郵件不分遠近、一律收費1便士的均一郵資。他還提出使用「印刷精美的郵政用品」來預先支付郵資。這種紙的大小與郵資圖樣大小相仿。
背面塗上一層薄膠,人們只要沾濕背膠就能夠將其貼在信件上,這就是羅蘭·希爾關於郵票的最初創意。為此,羅蘭·希爾上書政府,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推薦。
1839年8月17日,維多利亞女王批准了這個議案,決定英國自1840年1月10日起實行1便士均一郵資法。羅蘭·希爾也被女王任命負責郵政改革工作。為了把創意中的1便士郵票變成現實。
羅蘭·希爾要求就應使用具有防偽性能並能在公眾中取得信譽的圖案作為郵票的圖案。於是採用了威廉·懷恩創作的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頭像,這樣既顯示了發行郵票的權威性。
又透過郵票宣傳了英國,宣傳了女王。郵票採用黑色油墨印刷,1840年4月15日,最後印出了世界上第一批郵票——黑便士郵票。
4、張衡發明地動儀的故事
中國的歷史上,除了文人雅士、帝王將相,也有很多的科學家,張衡就是其中很著名的一個。張衡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最有名的發明就是「地動儀」了。
那個時期,經常發生地震。有時候一年好幾次。發生一次大地震,就會給老百姓和國家帶來很多的傷害。當時的皇上和老百姓都把地震看作是不吉利的徵兆,認為是鬼神造成的。
張衡卻不信神邪,他對記錄下來的地震現象經過細心的考察和試驗,發明了一個能測出地震的儀器,叫做「地動儀」。地動儀是用青銅製造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圍鑄著八條龍。
龍頭伸向八個方向。每條龍的嘴裡含著一顆小銅球,龍頭下面,蹲了一隻張著大嘴的蛤蟆。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朝著那個方向的龍嘴就會自動張開來,把銅球吐出。
銅球掉在蛤蟆的嘴裡,發出響亮的聲音,就告訴人們那邊發生地震啦。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地動儀正對著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來,吐出了銅球,這是報告西部發生了地震呀。
但是,那天洛陽一點地震的跡象也沒有,更沒有聽說附近有什麼發生了地震。於是,朝庭上下都議論紛紛,說張衡的地動儀是騙人的玩意兒。
過了沒幾天,有人騎著快馬來向朝廷報告,離洛陽一千多里的金城、隴西一帶發生了大地震,連山都有崩塌下來的。大夥兒這才真正的信服了。
5、避雷針的發明
1752年,46歲的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用綢子做了一個風箏,並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天氣里用麻線把風箏放上天空。麻線下端系了一把金屬鑰匙,當雨水把麻線澆濕以後就變成了導電體。
這時,他把手靠近鑰匙,突然看到電火花在鑰匙和手指之間跳過,同時,手指感到一陣刺痛。這個實驗證明了天空中打雷實際上就是一種大規模的放電現象。
由此,使富蘭克林想到,如果在高大的建築物上裝一根金屬導線,導線下端接地,根據尖端放電的原理,就可避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的危險。這就導致了避雷針的發明。
由於避雷針的發明,人類生活的世界就多了幾分安全。關於避雷針的發明,似乎是一個偶然事件。一個巧合提醒了一位偉人突發奇想,導致了發明和創造。
7. 在發明文字以前,那些歷史是怎麼記錄下來的
在人類發明文字以前,一切信息都只能靠口耳相傳(稍後以結繩記事作輔助)
8. 把你觀察到的或在書上看到的小發明,小創造記錄下來吧!(請你寫一寫)
我想發明一種可以飛上天空和太空的飛機
9. 發明創造事例有哪些
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是愛迪生發明的。但是貝爾比愛迪生提早了兩個小時遞交專利申請書。所以首先奪得了專利權。但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8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公元1847~公元1931 發明大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於1847年在俄亥俄州米蘭鎮出生,他只受過三個月的正規教育,他的老師認為他是一個智力遲鈍的學生! 愛迪生在他年僅二十三歲時就做出了他的首項發明——電子投票計錄器,這樣的儀器沒有銷路,從此愛迪生專心致志地發明他預計能夠容易打入市場的東西。在發明了記錄器以後不久,愛迪生發明了一種改進的股票行情自動收錄器,以此換取四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大的收入。愛迪生隨之又做出了一系列其它發明,很快就名利雙收。也許他的最有創造性的發明是留聲機,1877年他獲得該項發明的專利權。但是對世界來說更重要的是1879年他發明了一種實用的白熾燈泡。 第一個發明電照明裝置的人,並不是愛迪生。早在幾年前巴黎就使用孤光燈為街道照明。然而愛迪生的燈泡連同他所發明的輸電裝置一起使普通家庭實現了用電照明,1882年他的公司在紐約市開始生產家用電,此後電的家庭使用迅即傳遍了整個世界。 愛迪生建立了第一家輸電公司,把電力送到私人家中,為一種巨大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今天使用這種電源的畢竟不僅僅是電燈,而是從電視機到洗衣機的一整套系列家用電器。由於愛迪生所建輸電網的電力便於利用,因此它極大地促進了電在工業上的應用。 愛迪生對電影、照相機和放映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對電話(他的碳精送話器顯著地提高了可聽性)、電報和打字機均做了重要的改進。在他的其它發明中有留聲機、油印機和蓄電池。總計起來,愛迪生獲得了一千多個單項發明的專利權,這的確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數目。 愛迪生的工作效率如此驚人,其原因之一是在他生涯的早期,他在新澤西曼婁公園建立了一個研究實驗室,聘用了一批有才乾的助手協助他做工作。自從那時以來許多工業公司部建立了大型的研究實驗室,它們的原型就是愛迪生的這個實驗室。愛迪生創辦的現代的、裝備精良的研究實驗室——在實驗室里許多人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工作——是他最重要的發明之一,雖然這項發明他肯定不會獲得專利權。 愛迪生不僅是一位發明家,還從事製造工作,並且組建了幾個公司,其中最重要的公司後來成為通用電氣公司。 雖然愛迪生沒有純理論科學家的氣質,但他做出了一項重要的科學發現。1882年他發現在接近真空狀態下,電流可以在彼此不相接觸的電線之間通過,這個現象叫做愛迪生效應,它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有重要的實際應用,終於導致了真空管和電子工業的創立。 愛迪生一生的大部分時期都患有嚴重的失聰症,但是他工作刻苦,毅力超人,因而完全補償了這一缺陷。愛迪生結過兩次婚 (他的第一個妻子年輕時去世),兩個妻子均給他生三個孩子。他於1931年在新澤西奧蘭治去逝。
電椅、電刑
備受爭議的死刑刑具之一「電椅」,其實是在兩家對立公司的明爭暗鬥中產生的。這兩家公司為了各自使用的兩種不同電力(交流電和直流電)的利益,進行了激烈的競爭。1882年,最早的發電機系統在美國紐約建成。八年後,在奧本監獄執行了第一例電椅死刑。 在留聲機的發明者托馬斯·愛迪生的電力照明公司里,第一台發電機於1882年開始運營。 發明了火車氣閘和鐵路信號系統的工程師喬治·威斯汀豪斯,在購買了一些和電有關的專利後和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於1886年建立了電力公司,開始和愛迪生爭奪電力市場。 商場失利 愛迪生用輿論反擊 兩家公司的沖突首先從技術設計上開始。托馬斯·愛迪生生產和發送直流電,而尼古拉·特斯拉發明的交流電由於在使用上適合遠距離傳輸,被認為比直流電更具有競爭優勢,而且利潤更大。 愛迪生一點點地喪失了市場份額,許多技術和銷售人員離開了他,加入了威斯汀豪斯公司。被公司股東糾纏的愛迪生決定反擊,展開一場輿論攻勢,將交流電說得極其危險,試圖讓其名譽掃地。他和他的支持者們認為,在公眾的思想中,如果將交流電與死亡連在一起,那麼直流電就會在家用市場上獲勝。 死亡「表演」激發靈感電刑呼之欲出愛迪生找到了一個最佳合作夥伴——哈羅德·布朗。他們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一次巡迴演出。在貴族、記者、商人等面前,對狗、貓、猴子甚至馬實施電刑。為了證明愛迪生的直流電在未來的家庭和工業用途中是最好的選擇,他還用實驗顯示,受到1000伏直流電電擊的動物仍然活著,而在受到350伏交流電電擊時它們就會被電死。 演出結束後,哈羅德·布朗還在哥倫比亞舉行了全國性的新聞發布會,他不僅邀請了全國所有的記者,還邀請了許多職業電工。 在觀眾面前,他電死了一匹很重的馬,再次證明了交流電的危險性。然後,他鄭重地宣布:「交流電只適於處死待領場的狗或屠宰場的動物。」接著又開玩笑似的補充,「還有處決死囚。」之前,美國執行死刑的主要方式是絞刑。到了十九世紀後期,美國人開始覺得絞刑太殘酷。紐約州的立法機構開始成立委員會專門研究比絞刑更人道的行刑方式。哈羅德·布朗的「表演」和玩笑正好給了委員會創新的靈感,萌生了用電作為行刑方式的念頭。 將交流電與「死亡」相連 為了能在商業競爭中消滅對手,愛迪生採取斷然措施,迎合委員會的需要,從泰國進口六隻猩猩來作電刑實驗,證明電刑迅速而無痛,當然,前提條件是使用威斯汀豪斯的交流電。經過反復試驗,立法委員們和醫生均認為電刑可以引起心臟停止跳動和呼吸器官的癱瘓,導致快速死亡。美國最高法院經過慎重考慮,認定這種新的行刑方式沒有違背憲法八項修正案關於禁止「殘酷和非人道處罰」的原則。 紐約州1888年6月4日確認了電刑的合法性。如何實施電刑的研究在愛迪生的實驗室進行,哈羅德·布朗也被吸收到州法醫機構來解決技術細節問題,並設計製造出了第一把電椅。一家報紙聲稱:「交流電無疑將使絞刑劊子手在紐約州失業。」 監獄管理部門簽署了一項法令,允許哈羅德·布朗將他的電椅安置在奧本州立監獄中。為了將尼古拉·特斯拉的名字同電椅聯系在一起,布朗試圖從尼古拉·特斯拉公司買入三台大馬力發電機,當然,這會遭到拒絕。 於是,愛迪生再次幕後操縱,讓湯普森電器公司通過波士頓的一個舊貨電器商買到了三台發動機。哈羅德·布朗和托馬斯·愛迪生認為他們終於如願了,因為尼古拉·特斯拉的交流電很快就會被認為是「行刑的電流」和「死亡的電流」。接下來他們只需要靜候第一個「有幸」坐上電椅的囚犯,觀看精彩、「文明」的電刑表演。 用斧頭殺死自己女友的肉販子威廉·凱姆勒1890年8月6日走入奧本監獄的行刑室,他對監獄長說:「別著急,好好乾!」幾分鍾後,他還要求將頭盔里的電板再收緊些。 在行刑之前,好奇的人們花了二十幾分鍾觀察行刑器具。這是一把寬大、簡單、沉重的木質椅子,椅子後面是有三把操縱桿的控制板。控制板上引出兩根長四米的粗導線,連接著被弄濕的電板。 犯人被簡單的裝置固定在椅子上,頭上戴著一個形如臉盆的頭盔,長而平的地線電極用一根繞過胸部的皮帶安放在犯人的後背上。經過最後一次檢驗,犯人被通上第一次電流,電壓為300伏,時間17秒。凱姆勒猛烈地顫抖著,椅子也開始劇烈搖晃,差點兒翻倒在地。官員們當即決定,以後椅子必須固定在地上。 凱姆勒仍然活著,於是接通了第二次電流。犯人的身體變成紅色,肌肉開始燒焦,電源再次被切斷。 犯人好像仍然活著。於是人們再接上電源,這時犯人的後背燃起了藍色的火苗,他終於死了。在屍體解剖中,人們發現他的腦子像「燒焦了的水果蛋糕」,腦袋裡的血凝結成一塊黑炭,整個背部也燒成了炭。從此,電椅開始被囚犯們稱為「閃電」、「烤肉器」、「老火星」。 對凱姆勒不順利的行刑,使法醫學會和州議員們很是難堪,但兩個官方醫生還是對外宣布,犯人沒有經受痛苦。他們認為在第一次電擊後,犯人就失去了知覺,即使心臟繼續跳動,也感受不到其他的電擊了。然而,這一論斷被後來失敗的行刑推翻了。 路易斯安那州在1946年給17歲的黑人罪犯威利·弗朗西斯執行電椅死刑時發生了意外。目擊者稱,行刑者合上電源開關,那個受刑人的嘴唇向前突出並變大,身體綳緊並向前凸起。可是這時候罪犯並沒有死,行刑者嚇得大叫,他讓隔壁的操作員加大電流,可被告知,電流已經最大了。這時,電椅上的受難者突然大叫道:「關上電源,我喘不上氣!」 慌亂的看守們終止了死刑。這個黑人罪犯講述了自己經歷電椅死刑的感覺:「我感到腦袋裡和左腿上燒得厲害,我撲到皮帶上,我的眼前藍色、玫瑰色、綠色的電流跑來跑去。」事後,他的律師向美國最高法院爭辯,弗朗西斯雖然沒死,但他已經被處死過了。最高法院駁回了他的上訴,弗朗西斯於第二年被處死。 由於以電椅處決犯人常遺下燒焦的屍體及一陣惡臭,容易令主事者不安,後來,美國便以瓦斯毒氣室、毒針注射等方式逐步取代了電椅。 愛迪生在繼續堅持不使用交流電技術之後不長的日子裡,終於陷入困境。最終由摩根將愛迪生公司變成了通用電氣。愛迪生自己則將全部財產投入在一個磁化鐵礦場,而該場不久後也倒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