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季節變化創造了冰川被稱為

季節變化創造了冰川被稱為

發布時間:2021-12-28 14:50:54

『壹』 冰川大小隨季節影響的變化有多大

極地地區變化小,溫帶地區變化大(溫帶冬天幾乎沒冰川)

『貳』 不懂的地理題!大家來幫幫忙.

簡介】

喜馬拉雅山脈主峰。 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藏 和 尼泊爾交界處。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由結晶岩系構成。海拔8848.13米(最新海拔數據8844.43米),並以3.7厘米/年的速度增高。為世界第一高峰,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藏語意為女神第三。清康熙帝五十六年(1717)《皇輿全覽圖》上作朱母郎馬阿林。1855?a target=_blank href=/lemma-php/dispose/view.php/2174.htm>l]印l]測量局l]英l]人主持下,將該局局長S.G.額菲爾士的姓氏命名此峰。 195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此峰正名為珠穆朗瑪峰。尼泊爾稱薩迦-瑪塔。1960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攀登峰頂。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院也曾多次組織大規模綜合科學考察,獲得了大量的重要科學資料。1989年3月,珠穆朗瑪峰國家自然保護區宣告成立。保護區面積3.38萬平方千米。區內珍稀、瀕危生物物種極為豐富,其中有8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如長尾灰葉猴l]熊l]、喜馬拉雅塔爾羊l]金錢l]等。峰頂共有600多l]冰l],面積1600平方千米,最長的26千米,每當旭日東升,巨大的山峰在紅光照耀下,絢麗多彩。此外,還常出現許多奇特的自然景觀,吸引了大量國內外遊客。

【位置】

珠穆朗瑪峰是喜瑪拉雅山脈的主峰,海拔8844.43米(2005年10月9日發布數據),是地球上第一高峰,位於東經 86.9°,北緯27.9°。由於處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地帶,每年依然以1厘米的速度『長高。珠穆朗瑪峰地處中尼邊界東段,北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的定曰縣境內,南坡在尼泊爾境內,藏語稱 「珠穆朗瑪」(清[u熙帝[/十六年(公元 1717年)編繪的《皇輿全覽圖》中作「朱母朗馬阿林」),意為「神女第三」。

【地理地形】

珠穆朗瑪峰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威武雄壯昂首天外,地形極端險峻,環境異常復雜。雪線高度:北坡為5800—6200米,南坡為5500—6100米。東北山脊、 東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間夾著三大陡壁(北壁、東壁和西南壁)。珠峰不僅巍峨宏大,而且氣勢磅礴。在它周圍20公里的范圍內,群峰林立,山巒疊障。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較著名的有南面3公里處的「洛子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四高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峰,東南面是馬卡魯峰(海拔8463米,世界第五高峰) ,北面3公里是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 ,西面是努子峰(7855米)和普莫里峰(7145米)。在這些巨峰的外圍 ,還有一些世界一流的高峰遙遙相望:東南方向有世界第三高峰干城嘉峰(海拔8585米,尼泊爾和錫金的界峰);西面有海拔7998米的格重康峰、8201米的卓奧友峰和 8012米的希夏邦馬峰。形成了群峰來朝,峰頭洶涌的波瀾壯闊的場面。

【冰川】

在這些山脊 和峭壁之間又分布著548條大陸型冰川,總面積達1457.07平方公里,平均厚度達7260米。冰川的補給主要靠[u度洋[/風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形成。

珠穆朗瑪峰面積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山嶽冰川就有15條,最大的絨布冰川長達26千米,平均厚度達120米,最厚處超過300米以上。這些冰川類型齊全,其上限一般在7260米。冰川的補給主要靠印度洋季風帶兩大降水帶積雪變質形成。其中最大、最為著名的是復式山谷冰川—絨布冰川。絨布冰川冰舌平均寬14千米,面積達86.89平方千米。

冰川上 有千姿百態、瑰麗罕見的冰塔林,又有高達數十米的冰陡崖和步步陷井的明暗 冰裂隙,還有險象環生的冰崩[u崩[/。

【氣候】

珠峰地區及其附近高峰的氣候復雜多變,即使在一天之內,也往往變化莫測, 更不用說在一年四季之內的翻雲覆雨。大體來說,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為雨季, 強烈的東南季風造成暴雨頻繁,雲霧彌漫,冰雪肆虐無常的惡劣氣候。11月中旬 翌年2月中旬,因受強勁的西北寒流控制,氣溫可達-60°C,平均氣溫在-40°C至 50°C之間。最大風速可達90/米。每年3月初至5月末,這里是風季過度至雨季的 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過度至風季的秋季。在此期間,有可能出現較好的天氣,是登山的最佳季節。

【路線】

攀登示意圖

早在19世紀初葉,珠峰就成為世界登山家和科學家所嚮往的地方。然而直到 1953年,才由英國人埃德蒙.希拉里、丹增創下首登成功的紀錄。到1998年底, 全世界有1054人享有登臨世界巔峰的殊譽。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和開創了11條登山路線,這些路線是:

東南山脊路線:1952年由瑞士登山隊發現,可惜功虧一簣,第2年才由英 國隊沿此線登頂成功。

東北山脊路線:1960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隊開創並成功地登頂。

西北脊轉北壁路線:1963年由美國隊開創並取得了成功。

西南壁路線:1975年由英國博寧隊首創並登上頂峰。

西北脊路線:1979年由前南斯拉夫隊發現並由此登上頂極。

北壁直上路線:1980年由曰本隊首創並登上頂峰。

南面柱狀山脊路線:1980年波蘭隊開辟並登上頂峰。

東北山脊轉北壁路線:1980年義大利人梅斯納爾獨身一人首創並取得成功。

西南壁轉西北脊路線:1982年由前蘇聯隊開創,並沿此線登上頂峰。

東壁轉東南山脊路線:1983年由美國舊金山灣區隊首創並取得成功。

東壁路線:1988年由美國一紐西蘭國際探險開創並由此登頂。

同年,中、日、尼三國聯合登山隊還創下從南、北兩坡雙跨並會師頂峰的壯舉。人類攀登珠峰的英雄奇跡正不斷涌現

【交通】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山的路線是:從拉薩乘車沿中尼公路經江孜、日喀則至協格爾, 總計670公里,行程兩天,然後再經帕卓區沿簡易公路南下,行車110公里後就 到珠峰北麓,海拔5145米的絨布冰川末端---絨布寺。

【環境保護】

1989年,珠穆朗瑪峰附近被列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99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現有保護區面積3.5萬平方千米,包括聶拉木、定結、定日和吉隆四個縣。

旅遊者進入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時,都要辦理一張「通行證」。在這張「通行證」的背面註明有這樣的「遊客須知」:「當在荒野區徒步旅行時,不要踐踏嬌嫩的植物或採摘任何植物,請在可行的路上行走。任何種類的垃圾請包裝好帶出或放入指定的垃圾箱內。」

對於來珠峰自然保護區的旅遊者來說,這些是必須知道的。在旅遊途中遊客如果有廢棄物,可以生物降解的就挖個坑埋在土裡,能燒掉的用火燒掉,不能降解的就用袋子裝在車上帶走。在珠峰自然保護區沿路的每一住宿地都有垃圾箱,甚至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營也設有2個黑色的大垃圾箱。

珠穆朗瑪峰(Jo-mo glang-ma),簡稱珠峰,又意譯作聖母峰,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脈之上,終年積雪。是亞洲和世界第一高峰。藏語「珠穆朗瑪jo-mo glang-ma ri」就是「大地之母」的意思。藏語Jo-mo「珠穆」是女神的之意,glang-ma「朗瑪」應該理解成母象(在藏語里,glang-ma有兩中意思:高山柳和母象)。神話說珠穆朗瑪峰是長壽五天女(tshe-ring mched lnga)所居住的宮室。 西方普遍稱這山峰作額菲爾士峰或艾佛勒斯峰(Mount Everest),是紀念英國人佔領尼泊爾之時,負責測量喜馬拉雅山脈的印度測量局局長喬治·額菲爾士(George Everest)。珠穆朗瑪峰最近的一次測量在1999年,是由[u國[/家地理學會使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測定的,他們認為珠峰的海拔高度應該為8850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認的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於1975年測定,是8848.13米。但外界也有8848米、8840米、8850米、8882米等多種說法。最近,2005年5月2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測珠峰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再次精確測量珠峰高度,珠峰新高度預計今年10月公布。 有趣的是,珠穆朗瑪峰雖然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它的峰頂卻不是距離地心最遠的一點。這個特殊的點屬於南美洲的欽博拉索山。珠穆朗瑪峰高大巍峨的形象一直在當地甚至全世界的范圍內產生著影響。第四版人民幣十元的背面圖案就是珠穆朗瑪峰。

1921年——第一支英國登山隊在查爾斯·霍華德·伯里中校的率領下開始攀登珠穆朗瑪峰,到達海拔7000米處。

1922年——第二支英國登山隊是用供氧裝置到達海拔8320米處。

1924年——第三支英國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時,喬治·馬洛里和安德魯·歐文在使用供氧裝置登頂過程中失蹤。馬洛里的遺體於1999年在海拔8150米處被發現,而他隨身攜帶的照相機失蹤,故無法確定他和歐文是否是登頂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3年5月29日——34歲來自紐西蘭的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 en:Edmund Hillary作為英國登山隊隊員與39歲的尼泊爾向導丹增·諾爾蓋 en:Tenzing Norgay 一起沿東南山脊路線登上珠穆朗瑪峰,是紀錄上第一個登頂成功的登山隊伍。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為首的瑞士登山隊在人類歷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瑪峰。(有準確記錄以來)

1960年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他們是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此次攀登,也是首次從北坡攀登成功。

1963年——以諾曼·迪倫弗斯為首的美國探險隊首次從西坡登頂成功。

1975年——日本人田部井淳子成為世界上首位從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女性。 是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9名隊員登頂。其中藏族隊員潘多成為世界上第一位從北坡登頂成功的女性。

1978年——奧地利人彼得·哈貝爾和義大利人賴因霍爾德·梅斯納首次未帶氧氣瓶登頂成功。

1980年——波蘭登山家克日什托夫·維里克斯基第一次在冬天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

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u本[/尼泊爾三國聯合登山隊首次從南北兩側雙跨珠穆朗瑪峰成功。

1996年——包括著名登山家羅布·哈爾在內的15名登山者在登頂過程中犧牲,是歷史上攀登珠穆朗瑪峰犧牲人數最多的一年。

1998年——美國人湯姆·惠特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成功登頂的殘疾人。

2000年——尼泊爾著名登山家巴布·奇里從大本營出發由北坡攀登,耗時16小時56分登頂成功,創造了登頂的最快紀錄。 2001年——美國人維亨邁爾成為世界上首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盲人。

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次珠峰地區綜合科考高度測量登山隊成功攀登珠峰並測量珠峰高度數據。

2005年10月9日,國家測繪局宣布,珠穆朗瑪峰新高度為8844.43米。

『叄』 冰水凍融與冰川的區別

不屬於,冰川本身是冰川地貌

第五章 冰川地貌
在高緯及高山地區,氣候寒冷,年平均溫度在0℃以下,大氣降水主要呈固態形式,形成終年不化的積雪。當積累量大於消融量時的,積雪逐年增厚,在本身的重壓和其它一系列物理過程作用下,逐漸變成微蘭色透明的的冰川冰。冰川冰是多晶固體,具有塑性,並沿著斜坡或在冰層自身的壓力作用下緩慢的流動和滑動。這種運動的冰體就叫冰川。
世界上現代冰川約占陸地面積的10%,集中了全球85%的淡水資源。全部融化可以使海洋面上升66米。
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態的巨大外力之一。冰川進退引起海平面升降和地殼均衡運動。冰川流經地區由於受冰川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一旦冰川消失或退縮,形成一系列獨特的冰川地貌。
第一節 冰川作用
一、冰川的形成
冰川形成在雪線以上,一個地區的高度如果沒有超過雪線,就不可能有冰川。
(一)雪線
山區積雪隨著季節而變化,冬季積雪區擴大,積雪高度也下降,夏季積雪區縮小,積雪高度也上升。在氣候變化不大的若干年內,每年最熱月積雪區的下限總是上升和回復到大體同一海拔高度,因而在這個高度以上成為多年積雪區,以下為季節積雪區。其間的界限叫雪線。雪線處的年降雪量等於年消融量。
雪線處降雪與消融的平衡可以是懸殊極大的絕對值。在降雪量較小的地區,需要較低的負溫才能使積累量和消融量達到平衡;而在降雪量較大的地區,需要較高的溫度才能使積累量和消融量達到平衡。如降雪和消融100mm與1000mm的平衡,其溫度變化差異很大。
發育在降水稀少的大陸性氣候地區的冰川,稱為大陸性冰川,大陸冰川收入少,支出也少,積累量和消融量都很低,消融的主要方式是蒸發和升華,活動性弱。發育在降水豐沛的海洋性氣候地區的冰川成為海洋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收入多,支出也多,積累量和消融量都很高,消融的主要方式是融化,活動性強。
影響雪線的主要因素有溫度、降水和地形。
1.溫度:多年積雪的形成首先取決於近地面空氣層的溫度是否長期保持在0℃以下,氣溫隨高度和緯度升高而逐漸降低。溫度越高,雪線越高,溫度越低雪線越低。如赤道非洲雪線高度(乞力馬扎羅山)為4570~5425m,阿爾卑斯山為2400~3200m,北極地區只有100~300m。
2.降水量:一般固態降水越多,雪線越低;固態降水越少,雪線越高。因而全球高度最高處不在赤道,而在亞熱帶高壓帶。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雪線高度達6400m,為世界最高雪線。冰雪的積累最有利的氣候條件是海洋性氣候。因為它有豐富的降水量,可以獲得足夠的補給,具有涼爽的夏季,不利於冰雪的融化。由於南半球氣候的海洋性比北半球強,所以,雪線高度比北半球相應緯度的低。在青藏高原相同緯度上,海洋性冰川雪線也比大陸性冰川雪線低1000米左右。
3.地形:地形地貌對雪線高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山勢、坡向等方面。陡峻的山地,不利於冰雪的積累與保存,雪線位置相對較高;陰蔽的凹地或平緩的地勢,有利於冰雪的積累,雪線位置較低。北半球南坡雪線位置比北坡高,如天山北坡雪線高度3500~3900米,而南坡3900~4200米。但也有因為地形對降水的影響而對雪線高度產生影響,可以出現南坡雪線高度低於北坡的情況,如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4400~4600米,北坡為5800~6000米。
(二)成冰過程
降雪在地面要經過一系列作用才能形成冰川冰。
1.首先,大氣中形成的多稜角雪花及其他形式的冰晶落地以後自動圓化,這是由於冰晶體具有使其表面自由能趨於最小的緣故。在地面的熱力條件下,因水汽壓力對於晶體的各個幾何部位都不平衡,使晶棱、晶角處發生升華,使晶面及凹處凝華,結果晶體逐漸趨於表面自由能最小的圓球形,這個過程叫圓化過程。同時使小晶體逐漸被大晶體吞並,晶體數目逐漸減少,體積增大,這個過程叫聚合再結晶過程,一般多發生在負溫條件下。當溫度接近融點時則通過再結晶作用使晶體逐漸合並。由雪花變為粒雪化過程分為兩類:一是冷型粒雪化作用,全過程無融化及再凍結現象,如在南極地區便是這樣。粒雪化過程緩慢,雪粒細小,常不及1.0mm。二是暖型粒雪化作用,中低緯度山地冰川屬於這種類型。由於溫度較高,出現融化及再結晶過程,粒雪化過程快,雪粒較大。在我國大陸性冰川上常見到的粒雪粒徑可達0.5cm。粒雪的密度一般為0.5~0.8g/cm3,與冰川冰的區別在於它有連通的孔隙,可透水,易重新分散成顆粒狀態。
2.其次是由粒雪進一步變為冰川冰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可以分為冷型成冰作用和暖型成冰作用兩類。在冷型成冰過程中,粒雪成冰只能靠很厚的雪層在自重力造成的壓力形成重結晶冰。這種冰密度小,氣泡多,氣泡壓力大,成冰過程歷時長。在南極中央,由雪變成冰的深度是200多米,已經接近千年的歷史。暖型成冰過程的特點是有融水參與,成冰作用進行較快。當融水滲入雪層,排擠空氣,重新凍結時,能立即將粒雪膠結成冰。這種冰密度大,含氣泡少,透明度高,且氣泡的排列有一定的規律。
以上是成冰作用初期形成的原生沉積變質冰,分布於冰川的表層;絕大部分冰川冰是冰川流動過程中,在壓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次生動力變質冰。這種冰具有一般變質岩的共同特點,如片理、褶皺及晶體的定向排列等。
二、冰川類型
冰川冰是冰晶的聚合體。在低溫條件下,冰晶體相互之間結合十分緊密。但當接近融點時,冰川冰就顯得不穩定,呈現出冰、水、汽三相並存格局,這是冰川之所以能塑性變形的原因。因此,只要一定厚度的冰川冰結合地表或冰面具有適當的坡度,在壓力與重力的作用下,冰體就能向雪線以下地區緩慢流動,伸出冰舌,形成冰川。
雪線以上是冰川的積累區,雪線以下是冰川的消融區。一條冰川的積累量等於消融量,冰川保持不變,末端位置穩定;如果積累量大於消融量,冰川將因冰量增多而前進;如果積累量小於消融量,冰川將因冰量減少而後退。這種積累和消融的對比關系叫冰川的物質平衡。控製冰川物質平衡變化的主要因素是氣候。隨著氣候變化,冰川的物質平衡也發生變化,冰川相應地改變著自己的規模、形態、末端位置和運動速度。但是,冰川反映氣候變化要落後一段時間,這與冰川的規模、性質和運動速度有關。一般而言,物質循環速度快的海洋性冰川和規模較小的冰川反映氣候變化比較靈敏。
按照冰川發育的氣候條件和冰川溫度狀況,分為海洋型冰川和大陸型冰川兩種。
海洋型冰川稱暖冰川,發育在降水充沛的海洋性氣候區,雪線在年降水量2000~3000mm地區附近,冰川的形成以凍融再結晶成冰過程為主,冰川的溫度接近壓力融點,液態水可從冰川表面分布到底部。海洋型冰川運動速度快,一般為100m/a,最大達500m/a,這種類型的冰川侵蝕力強,形成典型的冰川地貌。
大陸型冰川稱冷冰川,發育在降水少的大陸型氣候區,雪線在年降水量1000mm以下的區域,一般在海拔500~600m的位置。冰川上部活動層的厚度約0.5~1.0m,夏季溫度可達0℃,冰川主體的溫度保持在-10~-5℃,當融水向下滲入到低溫的冰體時,迅速形成附加冰,稱為冷滲透再結晶成冰過程。由於大陸型冰川冰溫低,補給少,冰川運動速度緩慢,約為30~50m/a,冰川作用較弱,冰川地貌發育不及海洋型冰川典型。大陸型冰川雪線位置高,有的在森林上限以上1000m的位置。
按照冰川的形態、規模及其所處的地形條件可以把冰川分為四種主要類型。
(一)山嶽冰川
主要分布於中低緯度地區,雪線高出海平面較多,冰川積累區不大,因而冰川形態受地形限制嚴格。
1.懸冰川:這是山嶽冰川中數量最多的一種,一般面積小於1平方公里,依附在山坡上。由於所在山頭高出雪線不多,隨氣候變化易生易滅。
2.冰斗冰川:因其所在地形多為冰斗而得名。冰斗的規模差別大,大的可達數平方公里以上,小的不及1平方公里。冰斗冰川都有一個陡峭的後壁,常發生頻繁的雪崩和冰崩,這是冰雪補給的一個重要來源。有時,冰斗冰川有個短小的冰舌流出冰鬥口。位於谷地源頭的冰斗規模一般比較大,周圍還可以有次一級冰斗,這種冰川叫圍谷冰川。
3.山谷冰川:當雪線下降時,在有利的氣候和補給條件下,冰斗冰川迅速擴大,大量冰體從冰斗中溢出,進入山谷形成山谷冰川。山谷冰川以雪線為界,有明顯的冰雪積累區(粒雪盆)和消融區(冰舌)。
(二)大陸冰川
主要發育在兩極地區,由於面積廣大和冰層巨厚,冰流不受下伏地形限制,由中央向四周作放射狀流動。冰流下常掩埋規模宏大的山脈和低於海平面的盆地。如格陵蘭和南極大陸冰蓋。
(三)高原冰川
高原冰川是大陸冰川與山谷冰川的一種過渡類型,冰川下伏的是起伏和緩的高地,向周圍伸出許多冰舌。高原冰川也叫冰帽。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冰帽等。
(四)山麓冰川
當一條山谷冰川或幾條山谷冰川從山地流出,在山麓帶擴展或匯合成一片廣闊的冰原,叫山麓冰川。如阿拉斯加有許多山麓冰川。
山麓冰川是山嶽冰川向大陸冰川轉化的中間環節,當雪線下降時山嶽冰川先聯合成山麓冰川,山麓冰川向平原擴大並逐漸掩蓋山地,分水嶺不再是冰川的高起部分,於是冰川擺脫地形限制,成為大陸冰蓋。
三、冰川作用
(一)冰川運動
冰川都有運動,運動速度緩慢。每年前進幾米到幾百米。如天山冰川運動速度為10~20m/a。但也有突然前進的,如咯喇昆侖山的南坡幾條小冰川1953年3月21日突然前進,匯合成一條大的山谷冰川在庫西亞谷地流動,6月11日才停止,整個庫西亞谷地被占據,冰舌還進入斯塔克河谷,使該河流阻塞。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冰川前進了12千米,平均每天運動113米,每小時達4.7米。這種冰川叫波動冰川,是特殊類型的冰川,運動不受氣候變化控制。
冰川運動主要通過冰川內部的塑性變形和塊體滑動來實現。冰川運動速度大小主要受冰川厚度、冰川下伏地形坡度、冰川表面坡度等因素控制。
冰川運動速度在冰川的各個部分是不一樣的,較快的是在冰川的中部,即從粒雪盆地出口到冰舌的最上部——雪線附近,因為這里冰川最厚,由此向上游和下游都逐漸變薄。橫穿冰舌,運動速度最快的是在冰川的中部,冰川通過陡坡常形成冰瀑布,這里運動速度最快,由於拉伸作用,冰面布滿裂紋。冰川運動速度隨季節變化,一般夏季快於冬季,白天快於晚上,因為夏天和白天冰川融水多,經裂隙及邊緣滲入冰床,使冰川底部潤滑,因此運動速度加快。一般夏季冰川運動速度比年平均運動速度快20%~80%;冬季慢20%~50%。
冰川冰受力後容易發生塑變,這種力主要來源於冰川自身的重力,因此,一般規模較大的冰川可以分為上部的脆性帶和下部的塑性帶。裂隙的深度一般很少超過30~50m,這說明這個深度以下的冰川處於塑性狀態,破裂面容易閉合,主要以流變方式來消除應力。冰川的流動就發生在這個帶中,表面的脆性帶是被底下的可塑帶拖著前進的。對小冰川而言,塑性流動常不明顯,冰川運動主要靠基底滑動。冰川運動速度,以表面最快,向底部逐漸遞減,因為冰川底部存在摩擦阻力。
冰川的運動是由可塑帶的流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組成的。在中低緯度地區,由於冰融水活躍,滑動占總運動量的20%~80%。高緯度地區盡管以可塑帶的流動為主,但也有滑動。南極地區雖然溫度很低,但底部基本接近或處於壓力融點,冰川的滑動是可能的。一條冰川是否以滑動(塊狀運動)運動為主,可以從冰川橫剖面上流速的分布看出。如果以滑動運動為主,冰川兩側運動最慢,中部流速幾乎是齊頭並進;如果以流動運動為主,則中央流速最快。
冰川滑動不僅表現為沿谷床的塊狀運動,還有冰川內部的相互滑動,最常見的是冰舌部分的逆掩斷層。由於下游冰舌消融變薄,速度降低,上游運動速度較快的冰體向前推擠,沿破裂面發生滑動。
冰川運動的速度及末端的進退,往往反映了冰川物質平衡的變化。當冰川的積累量與消融量處於平衡時,冰川穩定。隨著氣候的變化,若固態降水增多,冰川積累量加大,就會導致冰川流速變快,冰舌末端向前推進;相反,若冰川補給量減少或消融量增加,則冰川流速相應減小,冰川邊緣後退。但冰川物質平衡的改變,反映在冰川規模、運動速度和末端位置的變化上,需要落後一段時間。一般小冰川或海洋性冰川對氣候變化的反映比較靈敏,只需要數年、數十年;而南極大陸冰川補給區冰雪積累的增減,反映到冰川邊緣則推遲時間較長,甚至長達千年以上。這也是為什麼在同一地區可以見到不同進退發展趨勢的冰川的原因。
(二)冰川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
1.冰川的侵蝕作用
冰川具有巨大的侵蝕力。估計冰川的全部侵蝕力超過一般河流10~20倍。
純粹的冰川不具備侵蝕能力,因為冰的硬度很低,冰在不同溫度下的硬度為:0℃,1~2;-15℃,2~3;-40℃,4;-50℃,6。另外,冰在長期受力時,容易發生流變,0℃冰的抗壓強度為2kg/cm2,即22米深處的冰已經處於可塑狀態,遇到基岩突起只能繞過。冰川所以具有侵蝕力、能侵蝕地表,主要靠冰中所含的岩石碎塊(冰磧(qì))。特別是冰川底部的石塊突出時,就成為鐵犁和銼刀一樣的有力工具。冰磧石越大,突出冰外的部分(角、棱)越小,刻蝕力量越大。冰川底部就象砂輪一樣,滑動過程中不斷銼磨冰床,這種作用叫刨蝕作用,主要造成一些細粒物質。另外,冰川還有一種掘蝕作用。冰床上如果有因節理而已經松動的岩塊,其突出部分能與冰凍結在一起,冰川向前移動時即把岩塊掘出帶走。在冰斗後背,冰川的侵蝕方式就是如此。一條冰川究竟以刨蝕作用為主還是掘蝕作用為主,主要取決於冰川基岩的岩性。花崗岩節理發育,有利於掘蝕作用的進行。因此,花崗岩地區冰磧物的漂礫特別多而且巨大。
2.冰川的搬運作用
冰川侵蝕產生的大量鬆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來的碎屑,進入冰川體後,隨著冰川運動向下游搬運。這些被搬運的碎屑物叫冰磧物。冰川除通過刨蝕和掘蝕從冰床上獲得冰磧物外,雪崩、冰崩及山體上的塊體運動都會給冰川帶來大量碎屑物質。這些碎屑在冰川中被攜帶而下,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叫表磧,夾在冰內的叫內磧,冰川底部的叫底磧,冰川邊緣的叫側磧,兩支冰川匯合後,側磧合並的冰磧物叫中磧。冰川末端冰磧物環繞冰舌形成的高大冰磧堤(dī),叫做終磧(前磧)。
冰磧隨冰川可以被搬運到很遠的地方,如斯堪的納維亞的漂礫被搬運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英國東部、波蘭和俄羅斯平原。大陸冰川的流動受本身坡度的控制,而不受下伏地形的影響,可以逆坡而上,把漂礫從低處搬運到高地上。在蘇格蘭,漂礫被抬舉的高度達到500米,在美國還有被抬舉1500米的。在我國西藏東南部大型山谷冰川的漂礫被抬舉到200米的現象。
3.冰川的堆積作用
冰川消融以後,冰磧物堆積下來,形成各種冰川堆積地貌。冰川堆積物的粒度懸殊很大,大漂礫的直徑可達數十米,粒徑很小的粘土只有0.005mm,這些顆粒大小不一的冰磧物,它們的比例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冰磧物中是不同的。
第二節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分為冰蝕地貌、冰磧地貌和冰水堆積地貌三種類型。
一、冰蝕地貌
冰蝕地貌最典型的有冰斗、槽谷(U形谷)、峽灣、羊背石等。
1.冰斗、刃脊、角峰
冰斗:山地冰川侵蝕而成的圍椅狀凹地。典型的冰斗三面環以高200~300m的陡崖,開口處為一高起的岩檻,稱「冰檻」,冰斗低部低窪。按分布位置可分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兩種類型。谷源冰斗規模一般大於谷坡冰斗。谷源冰斗往往還有次一級的冰斗分布在周圍,因而又叫圍谷。
冰斗主要在雪線附近。在平緩的山坡上,或在山坡上流水侵蝕的低窪地處,常能積聚多年積雪,叫永久積雪斑,雪斑邊緣凍融作用頻繁,岩石受到凍融風化作用破壞,崩解的岩屑在重力和融雪水聯合作用下被搬運到低處,逐漸在積雪斑的後沿形成一個陡坎,陡坎在凍融風化作用下不斷加高,窪地擴大,稱「雪蝕窪地」。雪蝕窪地形成後為積雪創造更為有利的堆積條件,積雪不斷增厚成為粒雪斑,進而演化成冰川。當冰川形成後,運動的冰川對底床產生磨蝕和拔蝕作用,並因整個冰川的旋轉運動而加深底部,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檻。冰斗的後壁因凍融作用和冰川掘蝕作用後退變高,一般200~300米。
刃脊和角峰:隨著冰斗的不斷擴大,斗壁後退,相鄰冰斗間的嶺脊逐漸變成刀刃狀山脊,稱為刃脊。幾個冰斗所夾峙的山峰逐漸變成尖銳的金字塔形角峰。
由於冰斗發育在雪線附近,因此冰斗具有指示雪線的意義,即可以根據古冰斗底部的高度來推斷當時的雪線位置。
2.槽谷與峽灣
槽谷:又叫冰川穀,U形谷。由於冰川作用所形成的谷地。因受冰川侵蝕,谷地比較平直,谷坡陡峻,谷底寬平,橫向呈U字形。
冰川穀在縱剖面上由冰檻與冰盆相間分布,組成階梯狀縱剖面,並形成串珠狀湖泊。這種特徵與冰床基岩硬度、裂隙發育程度和冰前河谷縱剖面原始起伏有關。如在節理密集或岩石軟弱段,以掘蝕為主,形成冰盆;在節理稀疏或岩石堅硬段,以磨蝕作用為主,形成冰檻,冰川在冰檻上為伸張流,流速快而侵蝕量小;在冰盆中為壓縮流,沿破裂面向上滑動,發生類似冰斗中的旋轉運動,使冰盆受到下蝕而加深。就冰川性質而言,海洋性冰川侵蝕力強,容易形成階梯狀縱剖面;大陸性冰川侵蝕力弱,容易形成平滑縱剖面。
冰川穀具有明顯的谷肩和冰蝕三角面,這是不同於普通山區河谷的明顯特徵。
槽谷的形成是冰川的下蝕和展寬的結果。下蝕使冰斗和支谷高懸起來,形成懸谷和槽谷頭;展寬則削平交錯山嘴,造成特殊的冰蝕三角面,使槽谷平直暢通。在支冰川注入主冰川的匯合處,常在谷肩出現懸谷。這是由於支冰川厚度比主冰川小,侵蝕能力弱的原因。
峽灣:峽灣是槽谷的一種特殊形式。指因冰川槽谷被水淹沒所形成的與海相通的狹窄海灣。大陸冰流或島嶼冰蓋入海常形成許多峽灣,它是過去溢出冰川的通道。
3.羊背石與磨光面、冰擦痕
羊背石(sheepback rock):是冰川底部的一種侵蝕地貌。形態上為單個或群集的基岩小丘,狀似羊背,故名。迎冰面因刨蝕(磨蝕)作用平緩而傾向上游,布滿磨光面、擦痕、刻槽等侵蝕微形態;背冰面因掘蝕(拔蝕)作用多為參差不齊的陡坎。羊背石的平面為橢圓形,長軸方向和冰流方向一致。
形成這種特徵是因為迎冰面冰川冰因壓力增長而出現暫時的融化,融水向下方流到背冰面時,因壓力降低而重新凍結起來,造成冰下的凍融風化,使岩石沿節理、層面裂開,冰川越過時即把這種松動的碎塊掘蝕而去。
冰川作用所形成的磨光面不僅出現在羊背石上,在U形谷的谷壁和漂礫上也可形成磨光面,條件是岩石比較緻密,磨蝕物是沙和粉沙一級的碎屑。擦痕的一端粗,一端細,細的一端指向下游。如果磨蝕物的粒徑增大則成擦痕和刻槽。擦痕長數厘米至一米,深度一般數毫米。由於冰川低部的冰流方向可以變化,因而磨光面上的擦痕常成幾組交叉出現。冰川擦痕細長而較深,擦痕中有橫向階梯叫顫痕。
二、冰磧地貌
(一)冰磧丘陵(基磧丘陵)
冰川消融以後,原來的冰磧物堆積下來,形成冰磧地貌。原來的表磧、內磧、中磧都沉落到底磧之上,合稱基磧。這些冰磧物受冰川穀底地形起伏的影響或受冰面和冰內冰磧物分布的影響,堆積後形成波狀起伏的丘陵,稱冰磧丘陵或基磧丘陵。基磧是大陸冰川地區分布最廣的一種冰磧,多成片分布,在低窪處沉積較厚,高地很薄,形成波狀起伏的冰磧丘陵,其間分布著細粒物質構成的窪地,積水成湖。冰磧丘陵如果主要由底磧組成,其形態與分布規律反映古冰川消亡前冰底的形狀;如果主要由表磧組成,則可以反映原來冰面形態。底磧因受強有力的冰川擠壓,因而多帶擦痕,由於搬運路程較遠,稜角磨圓現象明顯,扁平礫石呈定向排列,長軸平行冰川流向,扁平面傾向上游。表磧因隨冰川融化跌落,礫石排列雜亂。
(二)側磧堤
側磧是冰舌兩旁表磧不斷由冰面滾落到冰川與山坡之間堆積起來的,有一部分側磧則是山坡上的碎屑滾落到冰川邊緣堆積成的。當冰川退縮後,就在原先山谷冰川兩側形成條狀高地,即為側磧堤。側磧堤是山谷冰川一種很主要的地貌,其向上延伸的末端高度,可近似地表示雪線高度。
(三)終磧堤(前磧堤)
終磧是冰舌末端較長時間停留在同一位置,又處於平衡狀態時逐漸堆積起來的。終磧堤的成因,是冰舌末端大量的底磧和內磧沿著剪切面被推舉到冰川表面,冰面強烈消融也使內磧出露為表磧。這些表磧沿著冰舌前沿的斜坡不斷滾落堆積起來,終於形成環繞冰舌的高大終磧堤。
(四)鼓丘
主要由冰磧組成的、幾十米高、幾百米長的流線形丘陵叫鼓丘。在平面上呈橢圓形,長軸與冰流方向平行。前後坡不對稱,迎冰面(前坡)緩,是基岩;背冰面(後坡)陡,是冰磧物。有的鼓丘全部由冰磧物組成,有的則有一個基岩核心。鼓丘分布的位置比較固定,總是成群出現在大陸冰川終磧堤後方不遠的地方。鼓丘的成因是冰川在接近末端,低磧在翻越凸起的基岩時,搬運能力減弱形成的。
三、冰水堆積地貌
冰川附近的冰融水具有一定的侵蝕搬運能力,能將冰川的冰磧物再經冰融水搬運堆積,形成冰水堆積地貌。有冰水扇、外沖平原、冰水湖、冰礫阜階地、冰礫阜、鍋穴、蛇形丘等。
(一)冰水扇和外沖平原
冰下河道夾帶大量沙礫從冰舌末端排出,在平原上展布,形成冰水沖積扇。許多沖積扇聯合成外沖平原,呈裙狀包圍著終磧堤。在山谷中形成冰水排泄平原,經後期切割則成冰水階地,逐漸向下游尖滅。
(二)季候泥
由冰水湖泊所形成的沉積,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夏天冰融水增多,攜大顆粒碎屑入湖沉積,顏色較淡;秋季冰融水劇減,長久懸浮湖水中的粘土膠粒開始沉澱,顏色較深。這樣就形成了季候泥,也叫紋泥。象樹輪一樣,可以根據紋泥計算沉積物的年代。
(三)冰礫階地與冰礫阜
冰川邊緣常有邊緣水道,冰水沙礫充填其中。當冰川退縮後,邊緣水道的沙礫層就在谷坡上形成冰礫阜階地。
冰礫阜是一些圓形或不規則的丘陵,由有層次的、並且經過分選的物質(粉沙、細紗)所組成,表面一般有一層薄的冰磧層覆蓋。冰礫阜原來是冰川表面的負地形,底部為冰水沙礫物質,隨著冰川融化消失,負地形成了正地形。
(四)鍋穴
冰水平原上常見到一種圓形的窪地,深數米,直徑十餘米至數十米,周壁陡直,狀如黃土陷穴,叫鍋穴。這是原來埋在沙礫中的死冰融化引起的塌陷。
(五)蛇形丘
蛇形丘是狹長、曲折如蛇的高地。兩坡對稱,丘脊狹窄,小的蛇形丘長數十米至數百米,大的可達數公里至數十公里,北美有長達400公里的蛇形丘。這是冰下封閉隧道中的水流沉積。組成物質為沙礫,圓卵石很多,偶爾有冰磧透鏡體夾雜。從蛇形丘的橫剖面看,沙礫層常作背斜狀,這是由於兩壁冰體塌陷所致。
四、冰川地貌組合
各種冰川和冰水地貌類型,可按照成因組合分為山地冰川和大陸冰川地貌。
山地冰川地貌組合類型復雜多樣,達20種之多。大陸冰川地貌類型單調,總共不超過11~12種。
山地冰川以冰蝕地貌復雜為特色。山地冰川地貌組合規律明顯,從上到下可以分出幾個垂直帶:雪線以上是以冰斗、刃脊、角峰為主的冰蝕地貌帶;雪線以下、終磧堤以上是以槽谷、側磧堤、冰磧丘陵為主的冰蝕—冰磧地貌帶;冰川末端是以終磧堤為代表的冰磧地貌帶;終磧堤外緣,為冰水扇和外沖平原的冰水堆積地貌帶。
大陸冰川以堆積地貌突出為特色。大陸冰川地貌組合表現為水平分帶性,以終磧堤為界,堤內以冰磧地貌為主,以冰磧丘陵為代表;堤外以冰水堆積地貌為主,以冰水外沖平原為代表。
五、第四紀冰期及其對地貌發育的影響
第四紀全球氣候曾多次出現冷暖交替變化。氣候寒冷時,發育大規模冰川,叫冰期;氣候變暖,冰川大規模消退,叫間冰期。
六、冰川地貌的發育
冰斗代表雪線的高度。在同一時期同一坡向的冰斗,其高度應大體相當,如果在同一坡向有不同高度的冰斗,說明是多次冰期作用的產物。另外,不同冰期形成的冰斗,破壞程度也不一樣,早期形成的冰斗遭受較大程度的破壞,形態保存不完整,最後一次冰期形成的冰斗,遭受破壞的程度小,形態保存完整。冰斗後壁有寄生小冰斗,說明冰川退縮到原來雪線以上後形成的。
在多次冰川作用的山地,常能見到上下疊套的槽谷,橫剖面上上下兩個槽谷形式。第一次冰期時形成一個槽谷,間冰期時,如果山地上升,河流在槽谷底下切,到第二次冰期到來時,在下切的河谷內又發育新的槽谷。如果第二次的冰川規模大,冰川沿襲第一次冰期的槽谷發育,老的終磧堤全部被破壞。如果第二次冰川規模不及第一次冰川規模時,新的終磧堤在第一次冰川槽谷內,新終磧堤以外還有一段老槽谷。
終磧堤是每次冰川活動所能到達的最低位置。當冰川退縮時,常有短時期的停頓,因而在冰期終磧以內還常分布一些規模較小的終磧(階段性終磧)。如果冰川前進,不僅將以前的終磧破壞,而且終磧堤的結構表現為擠壓終磧特徵,在終磧堤的沉積物中夾雜一些冰期前或間冰期的流水沉積物。

『肆』 冰川紀是什麼時代

關注固體水庫--冰川

汪勤模/文

近來,一些國際組織和學者通過調查研究,揭示出一個驚人的事實:喜馬拉雅山冰川在融化,世界上各地冰川在萎縮……冰川,人類很早以前就關注著它,如今,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它是一塊自古以來蔭及人類但又日益令人擔憂的處女地。

什麼是冰川?
說起冰川,人們首先會想到地質史上出現過的三次大規模冰川廣布現象的時期(稱為冰期),分別出現在震旦紀、石炭——二迭紀和第四紀,其中特別耐人尋味的是,在距今二三百萬年的第四紀大冰期里發生兩件大事,一是喜馬拉雅山迅速崛起上升為「世界屋脊」,二是人類誕生出來了。

同樣,人們也會談起19世紀一位冰川學家關於尋找採摘高山玫瑰遇難者預言的故事。在阿爾卑斯山區,沿襲有小夥子採摘高山玫瑰向姑娘求愛的風俗。山區里曾有幾位小夥子因上山遇到雪崩被埋沒了。冰川學家勸說大家不要費力尋找,並預言說,四十年後,在冰川前端處能找到他們的屍體。不出所料,43年後人們果然在冰川前端處發現了那幾位不幸者的屍體。

雖然很少有人見過冰川,但是,歷史事件讓人們不難理解,冰川與地球環境和人類息息相關。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就是發源於冰川的,我國著名的河西走廊的綠洲就是靠祁連山冰川融水哺育的。

那麼,什麼是冰川?

冰川是由降落在雪線以上的大量積雪在重力和巨大壓力下形成。具有一定形狀和運動著的,較長時間存在於地球寒冷地區的天然冰體。

這種冰體不同於一般天然或人工凍結的冰,它能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地形向下滑動,如同緩慢流動的河流一樣,所以起名叫冰川.

冰川是怎樣形成的?
冰川是水的一種存在形式。

冰川冰是由降落到極地或高山地區的雪轉變而來的。雪的晶體逐步圓化變為粒雪,使積雪的密度逐漸增加。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當集合體的密度達到約 0.84克/立方厘米時,顆粒之間便沒有空隙,而變得不可滲透。這就是著從雪粒到冰川冰的轉化過程。

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在重力和外界壓力作用下冰川冰變得更加緻密堅硬,裡面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

冰川有哪些類型?

根據冰川的形態和分布特點,可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兩大類。

大陸冰川又叫冰被,它是冰川中的「巨人」,多出現在兩極地區。大陸冰川不受地形的影響,由於冰體深厚巨大,使得地面的高低起伏都被掩蓋在整個冰川之下,表面呈凸起狀,中間高,四周低。如格陵蘭冰川整個面積為165萬平方公里,占格陵蘭總面積的90%,中心最大厚度達1 860米,邊緣僅45米。這類冰川在世界冰川中所佔面積最廣,其中又以南極的大陸冰川為最大。
山嶽冰川發育於山地,形態常受地形的影響,比大陸冰川小得多。它們有的蜿蜒千里,靜卧幽谷;有的氣勢磅礴,如瀑布直瀉而下;尤其是那些冰川上的冰塔、冰洞,千姿百態,形態各異。

冰川運動速度有多大?

冰川運動的速度,日平均不過幾厘米,多的也不過數米,以致肉眼發覺不出冰川是在運動的。格陵蘭的一些冰川,運動速度居世界之首,但每年也不過運動千餘米而已。其它地區的冰川,像比較著名的某些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年流速不過80~150米。我國冰川大多數是大陸性冰川,冰川積累不豐富,冰川上物質循環較為緩慢,因而導致冰川運動速度比較低。

冰川運動速度是有季節變化的,夏快冬慢。天山和祁連山的冰川,夏季運動速度一般要比冬季快50%(均指冰舌而言)。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之一是冰川溫度的變化。當冰川增溫時,冰的粘度迅速減小,從-20℃增高到-l℃,冰的粘度隨溫度作近直線的下降。粘度減小使塑性增加,因而冰川運動速度加快。夏天冰融水出現在冰川內部及底部是促進冰川快速運動的另一個原因。

冰川的分布

現代冰川在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緯度上都有分布。地球上的冰川,大約有2900多萬平方公里,覆蓋著大陸11%的面積。冰川冰儲水量雖然佔地球總水量的2%,儲藏著全球淡水量的3/4左右,但可以直接利用的很少。

我國的西部,高原雄踞,高山聳峙,孕育了許多山嶽冰川,是世界上山嶽冰川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據1999年最新的統計資料,我國總共有46298條冰川,總面積為59406平方公里。我國的冰川面積位於加拿大、俄羅斯和美國之後,居世界第4位。我國的冰川最西到帕米爾高原,最東到貢嘎山,最北到阿爾泰山,最南到雲南麗江的玉龍雪山。

冰川的作用

冰川像一個固體水庫,儲存著大量的淡水,可以用來開發乾旱地區,改造沙漠,發展農業生產。因此,人們常把冰川融水比喻成綠洲的命脈。冰川像一個固體水庫,儲存著大量的淡水,可以用來開發乾旱地區,改造沙漠,發展農業生產。然而冰川如果全部融化,那麼海平面將上升80-90米,地球上所有的沿海平原都將變成汪洋大海。
有人說,沒有祁連山冰川就沒有河西走廊。這里,降雨量遠低於蒸發量,唯一的水源就是祁連山冰川。祁連山冰川一年融化的72.6億立方米水,匯成河西走廊的生命線。祁連山的冰川、融雪,是維系河西440萬人民、750萬頭牲畜、70萬頃耕地、120萬頃可耕荒地、幾百個工礦企業的命脈所在。甘肅農業大學的專家測算,祁連山冰川創造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每年約為15億元人民幣。

冰川更是大河的源頭.冰川融水涓涓細流,匯百川成滔滔江河,奔瀉千里構成我國主要的水系,哺育偉大的民族。萬里長江的源頭就發源在唐古拉山格拉丹冬雪山。

冰川的嚴重退縮態勢

由於全球氣候逐漸變暖,世界各地冰川的面積和體積都有明顯的減少,有些甚至消失。這種現象在低和中緯度的地方尤其顯著。

非洲肯亞山冰川失去了92%,而西班牙在1980年時有27條冰川,現在減少至13條 。

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在過去一個世紀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2003年入夏以來,席捲歐洲各國的熱浪使當地的氣溫接近或超過了歷史最高記錄。在瑞士,3900米高的費爾佩克斯雪山山頂的氣溫達到了5攝氏度,那裡冰川的厚度下降到了近150年來的最低點。

在天山,約有22%的冰川體積在過去四十年漸漸失去。天山是中國最大的冰川區,共有冰川6890多條,總面積約9500多平方公里。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冰川目前都發現萎縮現象,冰川出現不同程度的後退。烏魯木齊河發源於天山的天格爾峰1號冰川,河水年徑流量為2.35億立方米,是烏魯木齊市的主要水源,1號冰川一直處於後退狀態,從1962年開始的30年內,冰川退縮了140米。近年來,祁連山冰川縮減,融水比上個世紀的70年代減少了大約10億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區的雪線年均上升竟達12.5至22.5米。

在喜馬拉雅山,一條最大的冰川從1935年以來已縮短了300多米。近年來,珠峰地區的東絨布冰川和中絨布冰川消融加劇,使冰川明顯退縮,20世紀60年代初,珠峰地區冰川尾部在海拔5400多米處。到20世紀80年代,由於珠峰地區對外開放,在該地區登山、探險、旅遊的人數迅速增加,當地群眾已把氂牛通道修到海拔6500米處。國際冰雪委員會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著,喜馬拉雅山區有近50座冰川湖湖水水位迅速上升就是明證。科學家預計,在未來35年間,喜馬拉雅山冰川面積將縮小1/5。

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宣布,在加拿大努納武特區埃爾斯米爾島的北部海岸附近,3000歲高齡的北極冰架「老大」沃德·亨特不復存在。他們通過雷達勘察了解到,2000年,388.5平方公里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現一個小裂縫,2002年,這個裂縫擴大為77米,旁邊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裂縫,一塊6平方公里大小的浮冰已經分離出去,飄在沃德·亨特附近,並預言沃德·亨特最終一分為二。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冰蓋,自1993年以來,其南部和東部邊緣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變薄著。

佔世界冰儲量91%的南極冰蓋,1998年以來占總面積1/7的冰體已經消失。去年底,美國地理協會報告了南極三個最大的冰川在十年內變薄而減少了45米厚度。

冰川萎縮的速度確實是相當驚人的。在秘魯利馬地區,近年來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融,而在1990年以前,消融速度每年只有3米。科學家預計,到2050年,全球大約1/4以上冰川將消失。到2100年可能達到50%,那時,可能只有在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亞高原、喜馬拉雅山和中亞山地還會有一些較大的冰川分布區。

冰川退縮的惡果

正在加速消融的冰川嚴峻態勢,必將帶來以下嚴重的後果:

(1)海平面上升。

科學家認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冰蓋和山地冰川的融化,是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的原因之一。如今,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數值正在不斷增加著。如果南極冰蓋發生崩解,會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近6米。如果南北極兩大冰蓋全部融化,其結果會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

冰川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將淹沒沿岸大片地區,使得居住在這些地區佔世界一半人口的居民不得安寧,所有的沿海地區都將變成汪洋大海,美國紐約只能剩下聯合國大廈和幾座摩天大樓的樓頂,法國巴黎也許只能看到埃菲爾鐵塔的塔頂,而荷蘭、英國等幾十個低窪國家將不復存在。

中國海岸線長達6000多公里,沿海分布著的上百座大中城市,都是人口密集之地。大連、天津、青島、上海、杭州、廈門、廣州、香港、澳門和深圳等城市的海拔都在20米以內。就是北京,以及南京、武漢這些看似和海洋雖有一定距離,但那海拔卻都在山嶽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的「水漫」之列。更何況我國除大陸之外,更有海南,舟山、台灣等大小島嶼5000多個呢。要是真有那麼一天,豈不真成了「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了嗎?

(2)全球氣候改變明顯。

冰川,特別是極地大范圍冰蓋能大量反射太陽光,從而有助於人類居住的地球保持溫度不至於升高。然而,當冰川融化後暴露的陸地和水面就會吸收太陽熱量,從而導致冰體融化更多,由此連鎖反應勢必加速地面增溫過程,有助於氣候變暖。而北極地區冰體過度融化後較冷冰水卻會對歐洲部分地區和美國東部地區產生冷卻效應,冰水流入北大西洋,又可能會使那裡的大洋環流模式遭到破壞,反過來又影響著全球氣候變化。

冰川消融更會給局部地區帶來災害。如喜馬拉雅山冰川如此融化,在5到10年內,會使尼泊爾、不丹境內近50個冰川湖決堤而引發洪水泛濫;夏季冰川快速消融也會引發印度境內印度河、恆河水位上漲而造成洪災。相反,隨著冰川的退縮,大部分以冰川融水為水源的地區將會嚴重缺水,如秘魯、印度北部就因冰川的加速消融而面臨著缺水危機。

(3)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冰川消融使一些動植物的生活環境被破壞,也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威脅。有報道說,與冰蓋變化有關的北極熊難以尋食而體重下降;南極的企鵝和海豹也因海冰減少和氣溫上升而改變了生活習性和繁殖方式;幾百年至幾萬年前埋藏於冰蓋中的微生物因冰川消融而暴露出來,它的擴散會對人類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在中國有人說,沒有祁連山冰川就沒有河西走廊。近年來,祁連山冰川正在以每年2米至16米的速度退縮,其融水比上個世紀70年代減少了約10億立方米,對那裡的自然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影響。如民勤縣,因發源於祁連山的石羊河年徑流量銳減,不得不打深水井,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質變壞;50萬畝沙生植物焦渴而死;500萬畝草場退化;風沙日數明顯增多。因為水源減少,近10年來那裡自然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加上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引起的「狹管效應」,北臨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的戈壁和沙地、綿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地區以及內蒙古阿拉善盟地區,目前已經成為中國北方強度最大的沙塵暴源頭。

冰川退縮的原因

(1)氣候變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專家們採用航測、衛星觀測和實地考察等手段,對尼泊爾境內3252個冰川和2323個冰川湖以及不丹境內的677個冰川和2674個冰川湖進行了長達3年的觀測,結果表明這些地區的氣溫比20世紀70年代增加1℃,喜馬拉雅山地區冰川融化加快的事實又一次表明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在未來幾十年裡面臨的最大威脅。紐西蘭科學家對其境內48座冰川進行拍照和分析後形象地把冰川比喻為「銀行」,由於這些年來那裡高氣壓盛行,西風減少,導致天氣乾燥,降雪明顯減少,以致於「銀行」入不敷出,因為冰川靠自然降雪來補充,以保持動態平衡,體現著冰川積累和消融的收支平衡。如果不利天氣繼續下去,那裡的冰川還將繼續萎縮。

(2)人為原因

我國學者對祁連山冰川研究後提出,冰川退縮除了自然氣候因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脹,超載放牧,過度開墾,亂砍濫伐,亂挖中葯材,濫采地下水。50年間,甘肅人口翻了一番多,而耕地僅增加了4%,人地矛盾導致新中國成立後的20年間,西北地區先後搞了三次大規模毀林開荒,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甘肅全省水土流失面積占總面積的85.6%,沙塵暴天氣明顯增多,氣候惡化反過來又加劇了冰川的萎縮。

冰川退縮的警示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特普費爾深刻指出,喜馬拉雅山地區冰川消融加快的研究結果,向全球發出了新的警報:拯救冰川,以拯救生命。面對冰川如此驚人的變化速度和全球氣候變暖的嚴峻挑戰,人類有義務和責任迅速採取措施,減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降低「地球水塔」漏水的速度。

在我國甘肅,則明確提出保護冰川的口號。有關方面負責人強調,要治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就必須保護祁連山冰川。要採取切實的措施,而且要尊重科學,尊重自然規律,既不能盲目開荒,也不能盲目擴大植樹造林規模,要因地制宜,適度開發,遏制祁連山周邊環境的惡化趨勢,從而有助於保護好河西走廊的生命線——祁連山冰川。
要使冰川消失,一種可能是需要氣溫升得很高很高

眾所周知,冰是水的固態相變體。換句話說,當水溫達到0℃時,就會凍結成冰,而當冰溫達到0℃時就會融化成水。
可是,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冰川的冰溫處於零溫狀態。20世紀60年代,原蘇聯的南極東方站曾測得南極冰層溫度低達-80℃以下。試想,僅憑地球平均氣溫升高幾度,最多也只是提高南極冰蓋的冰溫而已,還遠遠不能達到冰體產生分崩離析的零溫融化狀態。不僅南極冰蓋如此,就連我國一些中低緯山嶽冰川,比如西昆侖冰川冰溫也低達-9℃至-15℃,喜馬拉雅中西部的珠穆朗瑪北坡的冰川冰溫也低達-6至-10℃左右。

要想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真正遇到冰消雪化,江河橫溢的沒頂之災,一是地球上發生某些引起氣溫大幅回升的災難性變故,這種變故所產生的熱量足以將數以千萬平方公里(南極冰蓋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里)的南北兩極及中低緯山嶽冰川的冰溫提高到融解狀態的0℃,而且還能使它們發生相變即將0℃的冰川再變成0℃的水。這樣的結果必然使地球平均氣溫升高到人類和所有生物幾乎無法適應和生存的界限,也就是說絕不止升高3--6℃,而是升高到30℃以上了。那時,地球上消失的將不僅僅是冰川和雪山,而人類本身早在這個過程之初就不復存在了。

在我們人類發展中一個相當長的歷史距離之內,或者說就目前所能研究、觀測到的世界范圍氣候變化的趨勢之內,比如說一萬年。一萬年以來也就是地球地質歷史時期最新時段即全新世,全新世也正是自「人猿相揖別」以後我們人類文明進程最發達、最快速和最輝煌的時期。這期間地球上的氣溫也有幾次較大的波動,波動幅度大約為3-6℃,但還未發現有南極冰蓋解體,中低緯度像喜馬拉雅這些極高山和高山區的冰川完全被融盡的跡象。顯然,按照這種全球氣候變暖的程度,冰川消失完全是不可能的。
要使冰川消失,另一種可能是冰川移動位置

要想使極地冰蓋和高山冰雪完全消失的另一種可能就是將南極大陸重新漂回到溫帶、亞熱帶甚至熱帶地區,將海拔5000-8000米以上的山地重新降低到不足以發育冰川的高度。這種可能性當然存在,但是,這大概也不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所能看得見的事實,而是地質歷史長河中才可能出現的事件了。
氣溫升高又可能會有一個新的有冰雪覆蓋的大陸誕生
氣溫升高,無疑意味著冰雪消融強度的增加,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它的雙重性。冰雪的消融必然要消耗更多的熱量,這無形之中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氣溫的進一步升高。冰川是一定地形條件下氣候的產物,同時,冰川也是氣候冷暖變化的一個調節器。有人設想過,如果真有那麼一天,包括南極在內的冰川都融化了,在南極的融化過程中不僅將使地球氣溫重新變得涼爽宜人,而且可能會有一個新的有冰雪覆蓋的大陸誕生了。與此同時,冰雪融化了,洋面增大了,用於洋面蒸發的熱量消耗增加了,地球上的熱對流交換的增強將促使降水量的增加……這一系列過程無疑都會使升溫的地球重新變得溫涼起來。

總之,從科學角度考慮,要使1克水當量的冰的溫度上升1度所需的熱量為1卡,而1克零度水當量的冰要融化成零度的水這一相變過程所需的熱量則為80卡。試想,要想把比中國面積還要大,平均厚度為1000米以上的世界上所有的冰川的溫度先由零下數十度提高到零度,再由零度的冰融化為零度的水,應該需要多少熱量啊!而這些熱量的累積絕非全球氣溫升高3--6℃就能實現得了的。

因此,面對全球氣候變暖,大可不必杞人憂天,總是擔心忽然一天早晨起來一看,我們人類的幾個倖存者孤苦伶仃地歪坐在一葉「諾亞方舟」上,呼天不應,叫地不靈,四周都是水天一色,茫茫一片……

不過,我們人類仍然應該珍愛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不斷優化我們自身的生存環境,善待與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內的每一個生物物種和這些物種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

『伍』 為什麼以冰川融水為主要補給形式是季節變化量大而年季變化量小

季節變化 溫差大

『陸』 第四季冰川是在什麼時候

約258萬年前。

第四紀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第四紀時歐洲阿爾卑斯山山嶽冰川至少有5次擴張。在我國,據李四光研究,相應地出現了鄱陽、大姑、廬山與大理4個亞冰期。現代冰川覆蓋總面積約為163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1%。中國的現代冰川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北坡)、昆侖山、天山、祁連山、岡底斯山和橫斷山脈的一些高峰區,總面積約57069平方公里。

(6)季節變化創造了冰川被稱為擴展閱讀

其他冰川時期的時間

1、休倫冰期:約24億至21億年前。

2、成冰期:約8.5億至6.35億年前。

3、奧陶紀:約4.5億至4.2億年前。

4、石炭紀:約3.6億至2.6億年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冰川時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四季冰川

『柒』 什麼是第四季冰川活動

「第四紀冰川」指的是什麼?

答:「紀」不是常用的計算年代的單位——世紀。地殼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時間和先後順序叫地質年代。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一級叫「代」,根據動植物進化的順序分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代 」以下即地質年代分期的第二級——「紀」。各「紀」延續的時間長短不一,如寒武紀延續八千萬年,而距離我們最近的新生代第四紀開始於前250萬年,持續時間也是250萬年。
第四紀冰川即第四紀初期的冰川。當時,地球大部分被冰雪覆蓋 ,冰雪漸漸形成流動的冰川。李四光先後在太行山、大同盆地、黃山、鄱陽湖等地發現冰川遺跡,為地質學研究做出一大貢獻,也駁斥了外國科學家的謬論。

http://www.shiy.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041

『捌』 第四季冰川的形成原因是什麼要詳細准確的。跟黃赤夾角的角度有關嗎

大冰期
大冰期(ice age)也叫冰河時代(在新生代的第四世),冰期,冰川期

現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積為1497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10%,但在地球的歷史上,冰川的面積曾經要大上很多倍,形成大冰期(ice age)。有記載的大冰期一共發生過三次,周期為將近三億年發生一次。第一次發生在大約六億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稱為震旦紀大冰期,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陸產生的時間略有不同,當時地球上的動植物還很貧乏。第二次發生在大約三億年前的石炭紀至二疊紀,這次大冰期主要發生在岡瓦那古陸,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發生和消退的時間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亞發生和消退的時間較晚,冰川退卻之後,出現大面積的舌羊齒植物群。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紀大冰期,也是對現在影響最大的冰期。

圖片披毛犀是第四紀大冰期的代表物種

第四紀大冰期中冰川有數次擴張和消退,分別被稱為冰期(glacial eppoch)和間冰期(interglacial eppoch)。一般認為現在的地球正處於間冰期,第四紀大冰期比前兩次時間要短,現在的氣候也比歷史上很多時期要寒冷,因此第四紀大冰期應該並未結束。第四紀大冰期實際上並不局限於第四紀,早在第三紀就已經開始。世界各地的冰期和間冰期的次數和時間並不完全相同,每次冰期的具體時間也有爭議,南極的冰川發生的時間要比北半球要早得多,在兩千多萬年前的中新世就已經形成了大冰蓋。冰期在國際上的劃分以阿爾卑斯山為標准,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冰期曾經被劃分為玉木冰期,里斯冰期,民德冰期和貢茲冰期這四次冰期,後來又發現了更加古老的多瑙冰期和比貝冰期,其中最晚的玉木冰期研究的最詳細。最後一次冰期在世界各地的時間相差不大,大約在一萬多年前結束。第四紀大冰期最盛時,冰川的面積為4714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32%,整個加拿大和北歐都在冰蓋的覆蓋下,冰川消退之後,留下了大規模的湖泊群,所以加拿大和芬蘭都成了「千湖之國」。第四紀大冰期使地球上的面貌大為改觀,但並未造成大規模的集群滅絕,物種可以退卻到少數「避難所」中得以生存。東亞和美國東部都是「避難所」,保存了比較多的古老物種,而歐洲的阿爾卑斯山阻礙了物種的南遷,因此歐洲的生物種類比中國要少得多。第四紀末有很多大型哺乳動物在地球上消失,現在很多學者相信,它們的滅絕不是冰期的結果而可能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冰期 (ice age)

具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時期。又稱冰川期。冰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冰期又稱大冰期,狹義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層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氣候寒冷,極地冰蓋增厚、廣布,中、低緯度地區有時也有強烈冰川作用的地質時期。大冰期中氣候較寒冷的時期稱冰期,較溫暖的時期稱間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間冰期都是依據氣候劃分的地質時間單位。大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地質年代單位的世或大於世,兩個大冰期之間的時間間隔可以是幾個紀,有人根據統計資料認為,大冰期的出現有 1.5 億年的周期。冰期、間冰期的持續時間相當於地質年代單位的期。

在地質史的幾十億年中 ,全球至少出現過 3 次大冰期,公認的有前寒武紀晚期大冰期 、石炭紀- 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冰川活動過的地區,所遺留下來的冰磧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對象。第四紀冰期冰磧層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廣,研究也最詳盡。在第四紀內,依冰川覆蓋面積的變化,可劃分為幾個冰期和間冰期,冰蓋地區約分別占陸地表面積的30%和10%。但各大陸冰期的冰川發育程度有很大差別 ,如歐洲大陸冰蓋曾達北緯48°,而亞洲只達到北緯60°。由於氣候變化隨地區的差異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冰期的劃分有所不同。1909 年,德國的A.彭克和E.布呂克納研究阿爾卑斯山區第四紀冰川沉積,劃分和命名了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隨後,世界各地也都劃分出相應的冰期和間冰期,北半球第四紀冰期幾個地區冰期的劃分與對比見表。

表:北半球第四紀冰期對比表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種不同說法,但許多研究者認為可能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周期有關。有的認為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的光度最小,使行星變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認為銀河系中物質分布不均,太陽通過星際物質密度較大的地段時,降低了太陽的輻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編輯]補充
「冰川是氣候的產物」,這是冰川學界的流行說法。那麼,氣候又是什麼的產物呢?筆者的說法是「氣候變化是地球系統的變化在大氣圈中的反映」。冰凍圈是地球系統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可以說「氣候的一部分是冰川的產物」。當然,氣候的主要部分應該是地圈(包括殼、幔、核)的產物,因為地圈佔地球系統總質量的99.9%。冰川與氣候的關系緊密,它們同時受地圈變化的制約,我們甚至可以說「冰川和氣候同是地圈變化的產物」。地圈的變化又受宇宙因素的制約,筆者經過長期研究,提出如下觀點:宇宙磁場與地核磁流體的電磁耦合作用,可能是地球表層各系統變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冰川與氣候變化的根本原因。

1、大冰期與銀地磁耦合

在地球的46億年歷史中,一般公認曾出現過7次大冰期,關於其成因很多學者提出多種假說,但均不能令人信服。最近筆者提出:當銀河系旋臂磁極與地球磁極同向,且相互作用時間在40Ma以上者,將出現大冰期。

地磁極性的倒轉存在著3億年的長周期。一個銀河年的長度從20億年前的4億年逐漸縮短,到最近一個銀河年其時間長度僅約2億年。現在太陽系正經過銀河系的一個旋臂,其磁極方向為正(與現代地磁極相同)。將銀河系兩個旋臂(它們的磁極性剛好相反)經過地球的時間與地磁場倒轉的時間標在圖1上,可見當銀河旋臂與地磁極性方向相同,且同號時間維持在40Ma以上者。近40億年來共出現過8次(表1)。其中最近7次剛好對應著7次大冰期。

表1 銀地(磁)耦合C型與大冰期出現時間對照(單位:億年)

眾所周知,大冰期總是與造山運動相伴出現,這有其必然性。因為地勢平坦時,大氣熱機效率很低,使得行星風系很弱,極一赤溫差很小,不會形成大冰期;只有當造山運動使地勢變得不平坦時,大氣熱機效率才會大提高,使行星風系大增強,極地大降溫,才能形成大冰期。第四紀大冰期是與青藏高原隆升緊密相伴的。造山運動的構造營升力來自於地核環流轉變為「強對流型」,而銀河旋臂與地磁極同向且相互作用時間在40Ma以上,是使地核環流被激發為「強對流型」的必要條件。

41.2 39.7 38.2 36.7 35.2 33.7 32.2 30.7 29.2 27.7 26.2 24.7 23.2 21.7 20.2 100Ma前

20.2 18.7 17.2 15.7 14.2 12.7 11.2 9.7 8.2 6.7 5.2 3.7 2.2 0.7 0 100Ma前

青藏高原的隆升與第四紀大冰期的形成是說明上述觀點的一個典型個例44.57MaBP,地球磁極開始轉為正向,它與銀河系的正極旋臂即開始相互作用,使地核環流從「准地轉型」開始向「強對流型」過渡,青藏高原開始抬升,隨著地磁極性倒轉為負極,高原抬升運動停止,變為夷平運動。如此在45Ma的時間內經歷多次反復2.5MaBP青藏高原被抬升至2000m左右的高度,高原季風大轉型,才開始出現第四紀大冰期。

2、冰期與地磁強度變化

冰期、間冰期為105a的旋迴,比大冰期短3個量級,一般認為它是米氏周期的結果,但有很多問題用米氏理論解釋不通,如近73萬年來青藏高原被公認為有3次冰期,即末次冰期(1~7萬年前)、倒數第二次冰期(13~30萬年)和倒數第三次冰期(50~72萬年),其時間間隔遠超過10萬年,用米氏理論不好解釋。事實上,地球軌道的三要素的綜合可使極地的太陽輻射量變化達20%~30%,但使中緯地區的變化量卻小於5%,因此筆者認為關於青藏高原冰期的成因應另尋解釋。用地磁場的變化或許是一種更合理的解釋。「倒三冰期」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凍結高度時,所必然出現的一次「最大冰期」。從Kukla(1987)給出的西峰磁化率曲線可知,1~7萬年前和22~35萬年前為兩個磁化率低值時段,它們基本上與末次冰期和倒數第二次冰期相吻合;而8~13萬年和48~55萬年為磁化率高值時段,它們又與間冰期基本相合。再從王蘇民等(1996)給出的若爾蓋剖面的結果可見,2~5萬年之間出現過4次磁極性漂移(極漂),16~26萬年之間亦出現過5次極漂,而5~16萬年之間僅出現過1次極漂,極漂事件頻繁的兩個時段,恰好對應著兩次冰期;極漂事件很少之時,則對應著間冰期。這亦表明:地磁弱時易出現冰期,地磁強時易出現間冰期。這一結論似乎與上一節的結論有矛盾,其實並不矛盾,形成大冰期的直接原因是地形隆起,它要求磁場強,且相互作用時間較長;對冰期,甚至小冰期和冰川波動,因時間尺度較短,地形的升高已不是主要矛盾,它所要求的地地熱釋放較少,有利於降溫,地磁弱時較容易滿足這一條件。

3、小冰期與太陽磁場變化

15、17、19世紀亞歐大陸發生了三次明顯的冰進,冰川學界稱之為「小冰期」,它的時間尺度是102a,比冰期又短3個量級。這3次冰進剛好與3次太陽黑子極小期(19世紀極小)基本對應,其中出現在17世紀的Maunder極小期是2000多年來太陽黑子最少的一個時段。黑子少意味著太陽磁場弱,它與地磁場的耦合作用亦將變弱,致使冰期前進。小冰期是地球史上有名的災害群發期(所謂「明清災頻期」),另一個「兩漢災頻期」也是出現在太陽黑子的極小期中。大地震大旱魔在中國大地上接連逞凶。從冰芯記錄中可知,在高山冰川區「小冰期」是一個低溫、降水略多的時段,這與同期山外平原區是一個低溫、乾旱時段有所不同。這種差異似乎是大氣中地形性熱力環流調整的結果。

4、冰川波動與氣候變化

冰川波動一般包括冰舌進退(其特徵時間為101a)和冰川物質平衡,零平衡線高度變化(其特徵時間為100a)等幾項內容,它們均與短氣候變化緊密相聯。近40多年是各種地學資料最多的年代,可以進行較仔細的討論。有些氣候學家認為,在這段時間里出現過兩次氣候突變,一次在60年代中,一次在80年代初。或者說,可以將此40多年的氣候分為三個時段。以下將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這一時段簡稱為70年代,重點討論此時段的冰川與氣候波動及其可能原因。

70年代是北半球的低溫時段(南半球為高溫時段),我國大部份地區是低溫少雨時段,青藏高原積雪面積亦變小。可是由於地形性熱力環流的調節,使高海拔區在該時段的降水反略有增加,於是前進冰川的比例大為增加。這一點與「小冰期」的情形頗為相似。

70年代是地球自轉的慢段,是太陽黑子的相對低值時段,也是我國大陸地震多發的時段。這些特點均與「小冰期」相似。它們之間是否有什麼共同的地球物理過程在其中起作用?這是值得地球科學家著力研究的問題。

5、冰川與氣候變化的一種可能機制

地球與宇宙之間除了有引力的相互作用外,還有熱和磁的相互作用。「熱」首先是作用於地球表層,這已為人們所認識。「磁」則首先應作用於地球外核,因外核是磁流體。當太陽系(或銀河系)磁場與地球磁場同向時,則若磁場增強將會激發地核流體中的對流活動增強;反之,會使地核中的對流活動減弱。地核環流通過核幔邊界影響地幔對流的方式應有多樣,其中太平洋之下的地核對流與全地幔對流之間的相互耦合應是其一種,有跡象表明,太平洋的地幔對流可能是全球最強之一。

當太陽系磁場減弱時(如太陽黑子減少),通過電磁相互作用使地核對流減弱,於是從地核向上傳的熱量減小,這可能是小冰期和本世紀70年代氣溫降低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因為地核對流減弱,使得太平洋之下地核的「距平」環流變為下沉流,它通過粘性作用帶動核幔邊界層作「距平」向西運動,這是地球自轉減慢,西太平洋和東亞大陸地震活動增強的原因。而東亞大陸地幔此時為「距平」下沉流,它是亞歐地區氣溫和地溫降低、降水減少的基本原因。此時,大陸上空出現大尺度的「距平」下沉氣流,使雲量減少,這有利於地形性熱力環流增強,致使高海拔區的降水不至減少甚至略有增多,造成了冰川活動以前進為主。這是筆者對「小冰期」和70年代冰川相對前進的原因解釋。這一設想是否正確,有等實踐檢驗。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實際情況遠比上述設想要復雜,宇宙磁場不僅僅影響到太平洋下的地核流場,它還將影響到地核三圈環流、過赤道環流全球尺度的地核流場,使地球表層呈現出紛繁復雜的變化。

『玖』 西藏高原的冰川被稱為( ) A中國水塔 B亞洲水塔 C東亞水塔 D世界水塔 求答

西藏高原的冰川被稱為(B )
B亞洲水塔

『拾』 第四季冰川是什麼

第四紀冰川
第四紀冰川(disijibingchuan)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發生是極地或高山地區沿地面運動的巨大冰體。由降落在雪線以上的大量積雪,在重力和巨大壓力下形成,冰川從源頭處得到大量的冰補給,而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發育得又寬又深,往下流到高溫處,冰補給少了,冰川也愈來愈小,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補給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為舌狀,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嶽冰川兩大類。第四紀時歐洲阿爾卑期山山嶽冰川至少有5次擴張。在我國,據李四光研究,相應地出現了鄱陽、大姑、廬山與大理4個亞冰期。現代冰川覆蓋總面積約為163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1%。我國的現代冰川主要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北坡)、昆侖山、天山、祁連山和橫斷山脈的一些高峰區,總面積約57069平方公里。

冰川期 glacial age,ice age,glacial period 這是指地球氣候酷寒,高緯度地方的廣闊區域為大陸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所覆蓋的時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據在歐洲和北美研究的結果,認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間冰川期。在日本根據分析冰斗地形(圍谷地形,kar)地形發現有兩次冰川期。最顯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紀一二迭紀,冰川的遺跡殘留於岡瓦納大陸。除上述兩大冰川期外,在歐洲和美洲還發現有前寒武紀、中生代和第三紀的冰川遺跡,但都不太顯著。

地球自誕生後,氣候也一直在變遷中。地質年代中地球的氣候是溫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現。在數十萬年以上的極長周期氣候中,有大冰川氣候周期和冰川時代氣候周期。

在震旦紀以前,也就是大約在六億年以前,我們並不清楚地球上的氣候。從六億年前古生代震旦紀起一直到一萬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紀止,地球上的氣候共經歷了三次大冰川氣候。第一次是震旦紀大冰川期,距今約六億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後期的石炭—二疊紀大冰川期,距今約2~3億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紀大冰川期,距今約200萬年。這三大冰川期氣候的時間周期尺度大約是千萬年至億年左右。

在第四紀大冰川期氣候中,目前我們巳經確知其間氣候仍是寒冷與溫暖交替出現。這段時間世界各地的冰川進退次數並不一致,不過大多數的學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時代.

如果誰想去看看第四紀冰川的遺址可以去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座落在京西翠山南麓模式口冰川擦痕遺跡的東側,陳列館建於1989年,佔地1950平方米,建築面積750平方米,冰川館是研究我國第四紀冰川學,弘揚李四光及老一輩地質學家愛國敬業精神,向廣大觀眾介紹地質科普知識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座落於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紀冰川擦痕處,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紀冰川擦痕實物為基礎建立的博物館。冰川擦痕是地質學家李捷在勘測永定河引水渠地質、地貌時發現的,並經過了李四光等國內外專家學者鑒定,於1957年被確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陳列館的展陳分為冰川擦痕遺跡和5米長的畫廊,包括鴕鳥蛋、恐龍蛋、三葉蟲、猛獁象牙等化石及各種大小不同的冰漬石實物標本和介紹冰川知識及冰川資源現狀四部分內容。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介紹了地球和太陽的形成和關系、人類的誕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李四光創立新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和地質工作者為尋找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所作的不懈努力。

閱讀全文

與季節變化創造了冰川被稱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