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麻雀發明者是誰一

麻雀發明者是誰一

發布時間:2021-12-28 13:55:55

① 麻將最早的發明者是誰,麻將最早的發明者是周文王

麻將的誕生眾說紛紜,
麻將最早的發明者肯定不是周文王!
有人認為麻將最早出現的時候是在隋代的,也有人說麻將是在明朝才出現的,盡管說法各異,經過有心之人的歸納,逐漸形成了以下這種主流說法,據說早期的江蘇太倉市曾經是皇家的儲糧倉,常年儲存著大量的糧食,以供朝廷南糧北調,糧多之地必然雀多,雀多則成災,因為雀患的問題每年會因此損失許多糧食,當時管糧官員為了遏制雀患,便懸賞召集捕雀護糧者,為了規范捕雀制度,便製作出了護糧牌,按護糧牌上面的符號及數字來發放酬金,護糧牌上的符合及數字製作的比較精緻,放在手中可作觀賞,上交糧倉可兌換酬金,上面的符合有萬、束、筒幾組花色,萬取自酬金的單位,束取自捆綁麻雀的束繩,筒取自於火葯槍,隨即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東南西北四方風向以及中發白,東南西北源自用火葯槍射鳥時需要考慮風向,中代表著射中,白代表著放了空炮,發代表著領賞發財,隨後在捕鳥護糧的牌上加入了其它牌型符合,逐漸演變成麻將,從補雀護糧的作用變成了娛樂博弈,早期稱麻雀兒,因太倉的方言麻雀兒與麻將讀音相近,逐漸形成了麻將統稱,隨後從唐朝傳入到了日本。

② 麻將誰發明

③ 打麻雀誰發明的

寧波天一閣的「三缺一」雕像 。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大國,由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游戲活動形式之多、歷史之久當屬世界之最。在眾多品類的游戲中,麻將當屬中國智慧的結晶之一,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形式。那麼,麻將到底始於何時?誰人發明又如何演進?魅力何在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3380797_1.html/ ]

《游戲史》中的考證

據蔡豐明所著《游戲史》考證說,麻將大約有幾種起源可能。

一是起源於先秦時代的「六博」。許多文獻如《論語》、《楚辭》以及《史記》等書中,都有不少關於六博的記載。因為所用的棋子雙方各為6枚,六黑六紅,又有骰子6枚,故稱「六博」。「博弈」二字古時指的便是六博和圍棋。

二是源自馬吊牌。小說《金瓶梅》第五十一回中,就有潘金蓮與王潮兒斗馬吊牌的描寫。馬吊牌最初起源於江蘇崑山一帶,由於變化繁多,有很強的娛樂性,所以深得當時人們的喜愛。馬吊葉子一般一寸寬、三寸長,數量為40張,花色共分十字、萬字、索字、文錢四門。到了清初,馬吊牌變為「默和牌」,與現代的麻將的玩法已經十分接近了。

三是源自太平天國軍。《清稗類鈔》有「叉麻雀」條雲:「粵寇起事,軍中用以賭酒,……行之未幾,流入寧波,不久而遂普及矣。」照此說法,麻將牌首先是在太平天國軍中創制,隨後流傳到寧波,然後再普及到全國的。

天一閣的考證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據天一閣研究人員介紹,麻將的發明者是寧波人陳魚門。

陳魚門(1817-1878),道光二十九(1849)年拔貢,據說他「廣交遊,琴酒無虛日」,極喜玩耍,精熟紙牌。他深感紙牌有諸多不便,於同治三年(1846)改為竹骨,繼承「碰和牌」中的萬、索、筒,共108張,易紅花為綠發,白花為白板,老千為紅中,名「三箭」,各4張,共12張,增四風各4張,共16張。由此形成當時流行的136張一副的麻將牌。

從記載來看,與其說是陳魚門發明了麻將,不如說是他改良了麻將,使得麻將的玩法更加有趣。

「鄭和發明」說

據說當年明朝鄭和七下西洋,船上數萬將士因海上生活單調和思鄉,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積郁成疾。鄭和於是就地取材製作娛樂工具,利用船上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圖案,再製作游戲規則,放在吃飯的方桌上就能供4人同時娛樂。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文字圖案確定上,為了迎合將士們的心理和航海的實際,設立紅「中」代表中原大地,迎合思鄉之情;因為航海的目的是為了經商,故有「發」字。發多少財?「一萬」、「二萬」……「九萬」。由於航海中將士們日常主食是烙大餅,吃多少呢?「一餅」、「二餅」……「九餅」。遇到風平浪靜,將士們也會捕魚,於是有了「一條」、「二條」……「九條」。

玩起這個游戲來,將士們的萎靡不振一掃而光,鄭和看到這竹牌能麻痹將士思鄉之情,就將其命名為「麻將」。

其實,麻將的歷史線索是否清晰已不那麼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麻將作為中華民族游戲史的一個縮影,與任何游戲品類一樣,多少年來,讓玩者在其中體味到休閑、趣味

④ 科學家從麻雀身上發明了什麼

1 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O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2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以木槳仿鰭。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游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復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轉彎的手段。這樣,即使在波濤滾滾的江河中,人們也能讓船隻航行自如。 3 鳥兒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飛翔。據《韓非子》記載魯班用竹木作鳥「成而飛之,三日不下」。然而人們更希望仿製鳥兒的雙翅使自己也飛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義大利人利奧那多·達·芬奇和他的助手對鳥類進行仔細的解剖,研究鳥的身體結構並認真觀察鳥類的飛行。設計和製造了一架撲翼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飛行器。 4 生物在漫長的年代裡就是生活在被聲音包圍的自然界中,它們利用聲音尋食,逃避敵害和求偶繁殖。因此,聲音是生物賴以生存的一種重要信息。義大利人斯帕蘭贊尼很早以前就發現蝙蝠能在完全黑暗中任意飛行,既能躲避障礙物也能捕食在飛行中的昆蟲,但是堵塞蝙蝠的雙耳後,它們在黑暗中就寸步難行了。面對這些事實,帕蘭贊尼提出了一個使人們難以接受的結論:蝙蝠能用耳朵「看東西」。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0年哈台認為蝙蝠發出聲音信號的頻率超出人耳的聽覺范圍。並提出蝙蝠對目標的定位方法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郎之萬發明的用超聲波回波定位的方法相同。遺憾的是,哈台的提示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工程師們對於蝙蝠具有「回聲定位」的技術是難以相信的。直到1983年採用了電子測量器,才完完全全證實蝙蝠就是以發出超聲波來定位的。但是這對於早期雷達和聲納的發明已經不能有所幫助了。 5 在利奧那多·達·芬奇研究鳥類飛行造出第一個飛行器400年之後,人們經過長期反復的實踐,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使人類實現了飛上天空的夢想。由於不斷改進,30年後人們的飛機不論在速度、高度和飛行距離上都超過了鳥類,顯示了人類的智慧和才能。但是在繼續研製飛行更快更高的飛機時,設計師又碰到了一個難題,就是氣體動力學中的顫振現象。當飛機飛行時,機翼發生有害的振動,飛行越快,機翼的顫振越強烈,甚至使機翼折斷,造成飛機墜落,許多試飛的飛行員因而喪生。飛機設計師們為此花費了巨大的精力研究消除有害的顫振現象,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就在機翼前緣的遠端上安放一個加重裝置,這樣就把有害的振動消除了。可是,昆蟲早在三億年以前就飛翔在空中了,它們也毫不例外地受到顫振的危害,經過長期的進化,昆蟲早已成功地獲得防止顫振的方法。生物學家在研究蜻蜓翅膀時,發現在每個翅膀前緣的上方都有一塊深色的角質加厚區——翼眼或稱翅痣。如果把翼眼去掉,飛行就變得盪來盪去。實驗證明正是翼眼的角質組織使蜻蜓飛行的翅膀消除了顫振的危害,這與設計師高超的發明何等相似。假如設計師們先向昆蟲學習翼眼的功用,獲得有益於解決顫振的設計思想,就可似避免長期的探索和人員的犧牲了。面對蜻蜓翅膀的翼眼,飛機設計師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6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餘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閱讀全文

與麻雀發明者是誰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