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服務業如何創造價值

服務業如何創造價值

發布時間:2021-12-28 12:27:43

1. 現在的服務行業創造價值嗎

當然可以,西方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由於我們國家的經濟仍然比較落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2. 為什麼第三產業不能創造價值

設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可以解釋大部份的第三產業(個人理解)。
假設有一個小島,島上的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只是從事農業生產,既從事第一產業,全島GDP是10萬。有一天,島上來了一個資本家,帶來1萬塊貨幣。資本家在島上招聘員工,買地等等,建立了一個拖拉機工廠,生產出的汽車一部份賣給島上的人,一部份出口。因為每量拖拉機賣100塊錢,所以每生產出100量拖拉機,島上的GDP就增加1萬塊。島上出現第二產業後,工人有工資,農民因為使用了拖拉機,糧食產量也提高了。隨著資本的累積和技術的進入,島上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因為糧食產量提高,一些空閑下來的農民開始為拿工資的工人服務,工人也由於錢多了,也不想再吃白米飯,而是改吃一種非常好吃的石頭,但是這種石頭很稀少,所以價格也水漲般高,因為要吃這種石頭,島上餐館也多了起來,運輸也多了起來,拖拉機的銷量也多了起來,在這里,如果工人的錢多到一個地步,石頭的價格也將高到一個地步。假設這時島上的GDP是,10萬第一產業,15萬第二產業,以石頭為中心的第三產業5萬。後來小島和別的島發生了戰爭,因為人要吃飯,所以糧食價格沒有多少變化,因為拖拉機可以為農業和戰爭服務,所以價格也沒有多少變化,而那種石頭,因為戰爭時不是必要的,所以價格一落千丈,這時,島上平空消失了5萬的GDP。

3. 如何做大做強服務業

正確認識並大力發展服務業,對增加就業、擴大內需、增長財源,促進山東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從與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比較看,山東的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可以這樣來概括。總量小,比重低,貢獻率低,潛力大;投資力度明顯加大,但投資與效益不同步;投資差距在縮小,投資總量偏低;產業內部投資結構尚欠合理。具體來說,房地產業呈現出「總量擴張明顯,增勢強勁」的良好發展勢頭。但與有關省份相比,山東房地產投資主要存在以下差距:房地產開發總量的差距較大;房地產開發總量佔全部投資的比重較小;外資及股票、債券的籌集差距很大。旅遊業蛋糕越做越大,刺激了經濟增長,但與蘇、粵、浙相比,山東旅遊業不僅總量少、規模小,而且人均數據更小。山東對外貿易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但總量均低於上述三省。山東是人口大省,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招生雖然總量不是最低,但每十萬人擁有數量仍是最低。 二制約山東服務業發展的因素有兩大方面。從需求的角度看,一是傳統文化中「重義輕利、重農抑商」的影響太深,這給人們在生活行為方式上形成強約束;背負著資源大省的包袱,資源本來是發展的條件,但在舊思想的約束下,就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桎梏;需求和消費觀念落後,攢錢過日子,服務消費被認為是奢侈,等等。二是農業大省的制約。山東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大高於蘇、粵、浙,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種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第三產業發展的重大制約。三是收入水平較低的限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造成了城鎮居民的購買力不足。四是生活習俗的制約。我國北方有史以來的生活習俗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棲」,早睡早起,在經濟發展的今天仍延續著。還有,山東缺乏擴大服務消費的社會氛圍。五是傳統工業、國有企業比重大的制約。六是許多服務項目價格高、質量低,抑制了消費的增長。七是制度上對服務業產生了抑制。 從供給角度看,一是服務的產業意識淡薄。在絕大多數工農業產品長期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形成了重生產輕服務的觀念。二是存在壟斷行為,市場化程度低。三是改革開放步伐相對緩慢,社會專業化程度低。四是缺乏競爭和自我發展機制,規模和效益不高。五是投資單一,服務項目缺少開發。六是生活環境較差。七是人才的缺乏,流失較為嚴重。八是對先進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的運用不夠。九是缺少制度創新,吸引力減弱。 三根據中共山東省委工作會議精神和山東省「十五」發展規劃的指導,結合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和山東經濟發展的實際,山東省服務業的發展思路應該是:把握周邊國家產業結構轉換和我國加入WTO後服務業發展的機遇,結合山東經濟發展的特點和服務資源的優勢,從大處著眼,小處做起,以「深化改革、放寬政策、提升改造、優化環境」為著力點,以城市信息化建設為依託,以信息、住宅、社區服務、非義務教育培訓、旅遊、電子商務、中介、文化產業為重點,兼顧傳統服務業,按照「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的方向和途徑,實現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其目標力爭到2010年使山東形成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品牌眾多、手段先進、輻射面廣、外向度高的現代製造服務業基地。具體對策有: 正確認識新興服務業,樹立大服務觀念。根據社會發展和山東實際,摒棄資源優勢大省觀念,樹立市場觀念、需求觀念,來確定服務業的發展;樹立整合的大服務觀念和服務創新觀念。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服務業供給能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使國有資本退出競爭領域,是為了還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資產的本色,真正發揮國有資產在市場條件約束下的職能,。更為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個完善的新體制,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有效條件。這對服務業發展的促進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將由「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不僅推進社區服務業,而且將推進與之相關保險業、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健身等行業的發展。二是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將得到基本保障。三是國有企業的退出過程中,採取市場化運作,有利於中介、租賃、金融等市場的形成,進而使山東省市場經濟體製得到完善。 科學選擇重點,分步驟有效推動。服務業涵蓋廣泛,且內涵不斷發生變化。對不同類型的服務業,應該有不同策略。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就已存在的傳統服務業(商業、餐飲、交通、旅館等),今後要做的是,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對既有條例進行清理和修正,促進傳統服務業進行改造,同時引導商業進行功能結構、網點結構和經營業態調整,重點發展適應城市要求、增強輻射功能的商業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質的服務業。同時,制定實施有關條件措施,保證服務質量提高,向國際化標准看齊。對我國改革過程中才出現的現代服務業(如銀行、證券、信託、保險、基金、租賃、律師業和休閑服務業等)和由信息技術推動成長的新興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如綜合物流、電子商務、互聯網通訊等)的推動,一方面可以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加強研究。 筆者認為,今後應重點發展信息、科技、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行業,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主要是需求潛力大的IT服務、房地產、物業管理、旅遊、社區服務、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行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當前應著手抓的是住宅、社區服務、電子商務、非義務教育培訓、信息、旅遊、物流、文化產業等行業。另外,還要積極鼓勵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才創辦產業實體。 近期應抓好幾項具體工作,創造服務業發展的優良環境。一是在思想上,應樹立市場化運作觀念,建立「陽光政府」。二是加強大眾化服務的基礎配套建設。三是延長公交車和銀行、餐飲業、娛樂服務的時間;四是通過立法懲治生活陋習,提高餐飲業衛生質量;五是鼓勵個性化或是「人性化」服務,比如當前出現的「月嫂」、陪練等。六是在全面提升信息服務業地位的基礎上,發揮政務信息網的示範作用,爭取在短時間內建成「電子政府」,實現政府各部門政策性和公益性信息全部上網。(作者系山東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4. 第三產業創造的價值

商業等第三產業都是為一、二產業服務,越發達越能提高社會的總需求,從而提高社會總供給(總供給就是生產,就是價值所在)。同時我們一定要有「把一個商品價值看作是一個產業鏈的價值」的思想,一個商品不但包括生產,還有物流,品牌,商品設計,金融服務(生產需要資金),零售,科技等等各個環節,當一個商品銷售出去後,也就是交換完成後這個商品的價值才體現了。不然,你今天生產了一個土豆,賣不掉,明天你就不生產了,這樣還談什麼價值。只有賣掉的商品才完成了價值,這樣所有服務性第三產業都是為了完成這個過程存在的,都是土豆價值的一部分,不是孤立的。你說的土豆坐飛機,土豆在當地賣不掉,坐飛機一圈賣掉了,就是價值實現了,價值增加了,賣不掉就是浪費,沒有任何價值,還損失了成本,所以飛機不是白做的,這個成本也在土豆賣掉的價值里得到了增加。
這里再說明一點:不是你生產多少東西就表明你的國家經濟就多少了,要有可持續性的,沒有這么多需求,你一年可以生產一萬億東西,明年呢?明年還需不需要啊,不需要你就經濟就一下子掉下去了。我國的GDP以前靠外貿做到了世界工廠,但是這種狀況在世界金融危機里就有很大的危險,國外人民賺不了錢了,沒有能力消費你這么多的產品,那你的產品就多了,你的產能就過剩了,外貿看起來不增加產品價值,但是它卻是我國維持如此規模經濟的前提,從中不難看出服務業對整體經濟的價值。你的這種觀點在封建社會很流行,但是眾所周知封建社會的社會經濟遠遠要低於現在,就是忽視了商業等服務性產業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認為商業是投機,沒有增加社會生產,所以抑制商業發展。

5. 你認為服務如何創新

從經濟角度看,服務創新是指通過非物質製造手段所進行的增加有形或無形「產品」之附加價值的經濟活動。這種活動在信息產業表現得尤為突出。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使得產品技術和功能的同質化水平越來越高,通過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生產成本來競爭的空間越來越狹窄,因而服務成為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的重要武器。
從技術角度看,服務創新是以滿足人類需求為目的的軟技術的創新活動。這種活動可分為圍繞物質生產部門的管理、組織、設計等軟技術創新活動,圍繞文化產業、社會產業的推動社會和生態進步,豐富精神生活的軟技術創新活動以及圍繞傳統服務業和狹義智力服務業的軟技術創新。
從社會角度看,服務創新是創造和開發人類自身價值,提高和完善生存質量,改善社會生態環境的活動。因此,服務創新通過滿足物質需求、精神和心理需求,並提供解決問題的能力,保障人們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健康,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技術一直把「人心」排除在外,隨著物質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更在乎生活的感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直覺),更希望自己的心情、情緒、感情、倫理道德和人的尊嚴得到尊重。這就要求未來的技術不能單純強調「效率第一」、 「效益第一」,還要研究和發展那些犧牲一點效率而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變得更容易,更舒適和方便,尊重人的情緒、感情和道德的技術。即,重視人「心」的技術。反過來,人們對人類自身價值和能力的認識也遠遠不夠。這些因素就是使很多硬技術「軟化」的動力,是製造業服務化的動力,是提高軟技術附加價值的重要內容,因而是服務創新重要課題。這在社會服務業和文化服務業的創新中體現得尤其明顯。
從方法論角度看,服務創新是指開發一切有利於創造附加價值的新方法、新途徑的活動。這種途徑可分為圍繞物質生產部門的管理、組織、設計等的軟技術創新活動,圍繞文化產業、社會產業的文化娛樂、體育、媒體等豐富精神生活術,圍繞傳統服務業和狹義智力服務業的軟技術的創新。即,服務創新是指發明、創造或開發、應用新的服務方法、服務途徑、服務對象、服務市場的活動。

6. 如何促進服務業發展的

為您轉載以下資料,供您參考:

轉變發展觀念,把服務業作為促進我市經濟全面發展的戰略產業。世界經濟發展規律表明,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服務業的比重逐步上升,並將在工業化中後期階段,逐步超過第二產業而成為主導產業。因此要把加快服務業發展同推進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緊密結合起來,促進服務業與工業相互促進、融合發展;要注重加強政府規劃引導,進一步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統籌推進服務業發展;要注重解決影響和制約服務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有效地滿足消費者和生產者對服務的不同需求,逐步扭轉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的局面。 2、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製造業發展水平。經濟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製造業與服務業發展的互動過程,工業化發展到今天,一方面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對生產性服務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全市工業經濟突飛猛進,但產業結構和技術含量不高。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實現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的互動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服務業的重中之重,對製造業具有強大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要把現代服務業與現代加工製造業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在物流、金融、信息、商務、研發等重點領域主動承接生產性服務業轉移,不斷提升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對先進製造業的綜合服務功能,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產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體系,推動企業通過經營管理方式創新,逐步將發展重點集中於技術研發、市場拓展和品牌運作,將一些非核心的生產性服務環節剝離為社會化的專業服務,以核心競爭優勢整合專業配套企業的服務供給能力。政府有關部門應積極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體系,推動產業間合作。 3、從優化服務業內部結構著手,加快傳統行業改造。服務業行業門類眾多,要提高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和整體素質,必須大力調整和優化服務業行業結構,要從有利於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出發,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在加快傳統行業改組改造、升級換代的同時,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廣闊的新興行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在我市服務業中佔主導地位,對國民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在穩步發展這幾大支柱產業的同時,加快升級改造的步伐。傳統的交通運輸、倉儲、郵電企業要改變簡單提供運輸和倉儲服務的方式,不斷拓展和延伸物流服務領域,逐步向現代物流業轉化。依託生態文化旅遊圈和經濟帶建設,構建現代物流體系,重點建設港口物流園、農產品物流中心,大力發展農產品市場流通、現代物流業和商貿流通業。批發零售貿易業要改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運用連鎖、配送、代理等現代流通方式,採用計算機、網路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實現流通業的現代化。同時發揮文化資源大市的優勢,在集中力量文化旅遊資源的同時,大力支持以水資源為依託的生態旅遊業的發展。 4、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市場准入機制,實現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長期以來,全市服務業市場化程度較低。一些應當或可以作為商業化經營的領域,如科研、廣播電視、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等,被當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業來辦。行業壟斷現象十分普遍,市場准入的限制比較多,競爭不充分,在銀行、電信、保險、等服務領域,至今仍保持著十分嚴格的市場准入限制,人為地抑制了服務業的發展。因此,要進一步放寬服務業市場准入,改變原來市場准入限制過嚴、透明度低的狀況,按市場主體資質和服務標准,逐步形成公開透明、管理規范和全行業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允許和鼓勵個體、私營、外資等非國有經濟進入服務業,形成與國有經濟企業相競爭的局面,增強市場機制的作用,提升整個產業的綜合質量。同時,要繼續深化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險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等社會保障事業,推進社會福利社會化進程。 5、加大對服務業的扶持力度,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在堅持市場化導向的前提下,通過政策扶持,支持符合行業發展趨勢、代表市場發展方向的優勢服務企業加快發展,不斷增強服務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是非常必要的。

7. 服務業如何創造價值的並計入GDP

第三產業、服務業勞動也創造產值(專題論文)
傳統的生產勞動觀點認為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才創造價值,對他們的勞動才計算產值,而把從事第三產業的服務性勞動稱之為非生產勞動,認為它不創造價值,從而不計算產值,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處理。可是,物質生產與非物質生產的劃分是必要的,但必須承認第三產業勞動者的勞動也創造價值,他們與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的勞動一樣,都是生產者,共同創造價值。肯定第三產業勞動者的勞動也創造價值,這不僅是一個理論問題,更重要的還是一個實踐問題,它關繫到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全面衡量,關繫到對范圍廣泛的第三產業發展的重視與否,因此,有必要從理論上加以澄清。
一、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
(一)從第三產業勞動成果勞務的屬性看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
人們在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就有多方面的需要,為了滿足這些需要,人們必須從事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活動以及服務勞動。第三產業的勞動者雖然不直接提供具體的物質產品以滿足社會需要,但他們的勞動總要提供服務,提供效用,滿足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
第三產業的產品——勞務,作為勞動的產物,同樣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服務的實用價值在於它的有用性,它能具體地滿足人們的生產需要和生活、發展、享受的需要。例如,商店的售貨員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顧客購買商品的需要;旅店服務員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旅客住宿和飲食的需要;醫院的醫生和護士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患者醫療的需要;學校的教職員工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學生求知的需要;文藝團體提供的服務可以滿足觀眾精神享受的需要等等。
但是,與物質產品相比,服務的使用價值又有自己的特點。物質生產勞動是人們運用勞動手段作用於一定的勞動對象,改變其形狀與性能,生產出新的產品,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而第三產業的勞動則不同,它不需要象物質生產那樣,先形成一定的產品形式,而是直接以活勞動本身去滿足人們的需要。這是由服務勞動的特點所決定的。服務勞動者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就同時為服務的享用者提供了服務的使用價值,服務的過程就是使用價值實現的過程。服務作為一種活動,並不象物質產品那樣有一定的實體可以摸得著的,但它是可以感受到的。服務的使用價值也不象物質產品的使用價值那樣,是生產過程結束的產物,只有在它離開了生產過程而進入消費過程時才能實現其使用價值;而服務則相反,服務的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是同時進行的,也是同時結束,當然服務的效果還會存在。
第三產業的勞動不僅創造使用價值,而且也創造價值,其價值同樣是抽象勞動的凝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於從事非物質生產的第三產業勞動者來說,他們的活動就是一種可以用來交換的商品,它具有實在的交換價值和價值。馬克思指出,服務勞動者用服務去取得他們所需要的商品,「就象每次商品和商品相交換一樣,是等價物換等價物」。
第三產業的產品即勞務的價值也是由三部分組成。第三產業勞動者在活動過程中消耗的原料、勞動工具和設施的折舊等形成C, 他們的工資——即維持勞動力(及家庭成員)再生產所必需的消費資料的價值形成V,他們在必要勞動以外創造的價值形成m。
第三產業勞動的價值有兩種實現方式:一是為社會生產服務的那部分勞動創造的價值,通過構成社會生產的費用或社會產品的加價而轉移到總產品的價值之中,隨著社會總產品的實現而最終實現。例如,企業為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或專業技能,需要聘請教師或工程師對職工進行培訓,為此要支付教育培訓費用,這些費用要加入到產品成本中去,隨著企業產品的銷售而收回。這部分教育培訓費用實際上是第三產業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只不過是藉助於產品的實現而實現。二是直接為人們生活發展服務的那部分勞動所創造的價值,通過為勞動力再生產服務,把服務的價值加入到「勞動力的生產費用或再生產費用」中,以工資的形式表現出來,最終將在各類產品的價值中實現。
(二)社會總產值中包含著第三產業的勞動
第三產業部門的勞動者是社會勞動者的必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勞動也是社會總勞動的重要部分,他們勞動創造的價值同樣是社會總價值的一部分。這是因為,隨著勞動社會化的發展,一方面愈來愈多的勞動者從物質生產部門轉向非物質生產部門;另一方面物質生產部門與非物質生產部門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共同為發展生產、創造價值、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做出貢獻。當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主要靠延長勞動時間、更不是靠提高勞動強度,而主要是靠科學技術、靠勞動者素質、靠現代科學管理和不斷完善的社會組織系統來實現。因此,既不能說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是生產勞動,也不能說物質產品只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成果,而科學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會組織管理部門的勞動就不是生產勞動,不創造價值。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向社會全方位滲透,勞動社會化出現質的飛躍;物質生產與非物質生產出現水乳交融的情景。直接從事物質生產的人數愈來愈少或比重不斷下降,而從事非物質生產的人數愈來愈多,比重不斷上升。第三產業作為非物質生產,雖然不同於第一、二產業的物質生產,但它總要提供服務、提供效用,滿足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屬於現代的綜合性生產,他們的勞動也是生產性勞動,也創造價值。
二、第三產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們在理論上承認第三產業的勞動創造價值
經濟的發展帶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消費項目逐漸增多,勞務消費的比重不斷上升,從而促進了以非物質生產為特徵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其地位日益提高,作用越來越重要。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一些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無論從產值還是從就業人數看,都已佔整個國民經濟的60—70%。我國北京第三產業的產值也佔一、二、三次產業產值比重的42%,天津佔34%,上海佔31%。第三產業在社會再生產和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它是社會再生產全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全過程。生產的准備工作離不開為生產服務的第三產業的勞動,而產品生產出來以後,也需要服務勞動者的勞動,才能使產品進入生產消費或生活消費。在生產——消費之間需要有第三產業的服務勞動作為橋梁,這是一部分服務勞動的主要作用。如果沒有第三產業的服務勞動,社會再生產就不可能順利進行。
第二,它是勞動力再生產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勞動力再生產包括腦力、體力的恢復,也包括勞動力的培訓,這些均離不開第三產業的服務勞動。第三產業的服務勞動既可保持勞動力的再生產,又可提高勞動力的質量。例如教育部門的勞動,雖然不直接提供物質產品,但它卻有開發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技能和全面發展人才的功能。教育作為智力開發的主要手段和途徑,是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經濟建設有沒有後勁,關鍵在於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在於勞動者素質的高低,當今國際間的經濟競爭、科技競爭和軍事競爭,在一定意義上是智力的競爭、人才的競爭。誰在發展教育、培養人才方面取得優勢,誰就能奪得經濟、科技和軍事上的優勢。
第三,第三產業勞動可以增加社會總供給,對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社會總供給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由物質生產部門和非物質生產部門提供了物質產品和勞務的總和。社會總需求是一國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對生產出來的各種物質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在不斷變化,個人消費中用於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和旅遊等方面開支呈上升趨勢。「恩格爾定律」認為,家庭收入越少,用於食物支出所佔的比重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用於食物支出所佔的比重就會減少。一般地說,在人們各類消費中,吃的需求彈性小,穿次之,用的彈性大,非實物性消費的需求彈性更大。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的人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變化,客觀上要求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以改變勞務消費在社會總消費中比重過低的狀況,而且也是實現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徑。因為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不僅要求總量平衡,而且要求結構平衡。要實現結構平衡,就必須調整一、二、三次產業及各自內部的結構。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緩慢,且內部結構也不合理,如交通通訊業的滯後,生產服務體系不完善,教科文衛事業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等等,已嚴重地阻礙和制約著經濟的協調發展和消費需求的實現。所以,努力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實現產業結構合理化和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徑。
最後,發展第三產業是提供勞動就業,增加資金積累,活躍城鄉經濟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在發達的工業化國家,由於生產越來越社會化和專門化,更多的服務性工作和勞動從生產和生活領域中獨立出來和集中起來,使非物質生產大大擴展了范圍,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和產值都有了極大的發展。我國由於種種原因,第三產業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改革開放十多年來,第三產業雖然發展較快,但是總的來看,目前我國第三產業仍然相當落後,不僅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而且專業化、社會化水平也很低。1993年全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27.2%,第三產業從業人數佔全社會勞動者總人數的比重僅為18.9%,不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明顯低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我國是人口大國,勞動力相對過剩,僅農村就有近兩億剩餘勞動力。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是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要途徑。因為第三產業中的許多具體行業都是勞動密集型行業,能容納較多的勞動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旅遊業作為「無煙工業」所創造的大量產值,所吸收的大量外匯,所帶動的相關產業的發展,已經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的抽樣調查,1994年海外來華旅遊者達4000餘萬人次,國內旅遊總人數為5.24億人次。隨著「雙休日」制度的實施,必將使更多的國民特別是工薪階層有更多的短期旅遊的機會,從而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不僅可以為社會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而且在整個第三產業中,它又是關聯帶動功能較強的產業,其發展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帶動交通運輸、城建、商業飲食服務、文化文物設施、輕工、外貿、金融、保險、通訊等事業的發展,從而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創造更多的產值和國民收入,並大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
上述第三產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們在理論上必須承認第三產業的勞動是社會總勞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的勞動也創造價值。只有在理論上承認第三產業的勞動創造價值,在實踐中才會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
三、產業結構演進的規律表明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隨著經濟發展的現代化和產業結構的高級化,就業人數和產值構成,也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基礎上,逐步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可以說,三次產業順序發展,第三產業的比重不斷提高,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普遍規律。
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指出:「第三產業的興旺發展,是現代化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目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戰略意義。
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從理論上肯定第三產業的勞動者和第一、二產業的勞動者一樣,他們的勞動也是社會勞動,共同創造價值。這是消除「非物質生產部門是由物質生產部門養活」偏見的理論基礎,也是進行正確的全面的國民經濟核算的客觀要求。
過去,我們僅把物質生產算作生產性勞動,僅對物質產品計算產值和國民收入,而把范圍廣泛的第三產業視為非生產性勞動,認為他們的勞動不創造產值和國民收入,大有被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養活」之嫌。這顯然是不科學、不公正的,不僅造成了物質生產者與非物質生產者思想上的隔閡,而且也不能反映現代經濟生活的全貌。
根據馬克思的再生產原理,必須保證價值補償與實物補償。有的作為企業性質的第三產業,通過直接收費取得了補償。而有的屬於事業性質的第三產業,沒有直接收費,而是通過迂迴的形式,主要由其他生產單位和個人繳納的稅金,通過財政撥款,以保證其業務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繳納相當於「購買」,也取得了補償。這是因為,為社會生產和生活提供各種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第三產業的生產,同其他單位與居民對這種服務的消費,是實實在在的生產和消費,而且所佔比重有不斷擴大的趨勢。因此,必須從社會勞動出發,同時計算物質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與消費,使經濟核算能全面地反映社會經濟生活。按照社會勞動創造價值的原理,擴大生產勞動的范圍和國民經濟的核算范圍,對於研究社會總供需的平衡,研究貨幣資金流量及其運動規律,搞好宏觀經濟調控以及進行國際間經濟指標的對比,都有其現實意義。
加快第三產業發展,也是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迫切要求,是我國發展市場經濟的重要方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有一個完善的市場體系,它是由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科技市場、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信息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等構成的有機整體。當前我國市場體系的建立尚處在起步階段,它還很不完善,各種生產要素市場還很不健全,因此,必須加快和培育社會主義市場體系。而加快和培育市場體系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說也是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過程。因為,統一市場體系的許多內容,如科技市場、金融市場、信息市場等也是發展第三產業的內容。這就是說,發展第三產業也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所要求的。
重視和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發展第三產業的成功經驗。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指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是代社會化規律的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國外經驗表明,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過程,不僅是經濟增長的過程,而且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優化,使之趨於合理,逐步高級化的過程。從西方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發展的情況看,當經濟發展進入以服務業為主的時期時,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一般超過第二產業的發展,產值比重和勞動力比重都超過50%,有的國家甚至超過 70%。盡管各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戰略的重點選擇、各種資源以及對機遇的把握等方面有很大差異,但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趨勢是:三次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由第一產業占優勢比重逐漸向第二、三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
產業結構演進的歷史充分表明,第三產業的勞動也創造價值。從理論上肯定第三產業勞動創造價值,有利於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黨的十四大把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第三產業發展作為今後時期關系全局的十大任務之一。與此同時,國務院也作出了《關於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我們相信,有黨和政府的重視,再加上積極學習和借鑒國際上發展第三產業的經驗,我國的第三產業必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8. 如何提高服務業增加值

一、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充分認識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李文科說,第一,加快發展服務業是適應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趨勢、加快新鐵嶺大鐵嶺建設的迫切需要。第二,加快發展服務業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大經濟總量的迫切需要。第三,加快服務業發展是優化我市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第四,加快服務業發展是完善城市功能、打造良好發展環境的迫切需要。第五,加快發展服務業是解決民生問題、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同時,我市加快發展服務業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機遇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與關注,我們必須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順應發展趨勢,搶抓有利時機,努力把我市服務業發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明確思路,突出重點,推動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李文科指出,要以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現代商貿、職業教育、房地產、休閑旅遊等產業為支撐,加快商貿物流活市步伐,全力打造「沈鐵工業走廊服務產業帶」和「鐵嶺新城現代服務業基地」,推動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將我市打造成為立足鐵嶺、依託沈陽、面向東北、服務全國、輻射東北亞的現代服務業中心。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著力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新理念。要克服「附屬增長論」,樹立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同等重要的新理念;要克服「自然增長論」,樹立市場主導與政府推動相結合的新理念;要克服「難以增長論」,樹立敢發展、快發展、大發展的新理念。要正確分析形勢,深刻理解發展服務業的重大意義,搶抓發展機遇,推動服務業跨越式發展。
第二,突出發展八大產業,全力建設沈鐵工業走廊服務產業帶和鐵嶺新城現代服務業基地。一要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東北腹地的現代物流基地。二要積極拓展旅遊產業,打造東北旅遊休閑度假中心。三要優化發展現代商貿服務業,打造遼、吉、蒙區域性大型商貿中心。四要創新發展金融服務業,打造北方金融後台服務基地。五要大力發展職教產業,打造沈陽經濟區技術人才培訓基地。六要有序發展房地產業,打造生態宜居城市。七要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推進東北文化名城建設。八要大力發展農村新型服務業,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新農村建設。
第三,擴大服務領域開放,增強服務業發展後勁。實現服務業跨越式發展,關鍵要靠項目支撐。要抓住國內外服務業資本加速轉移的有利時機,努力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提升服務業發展層次。要突出抓項目、突出抓園區、突出抓品牌。
第四,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激發服務業發展活力。要創新機制體制,深化服務業改革。要加快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服務業准入制度,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資機制。要鼓勵全民創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服務企業,讓全民創業成為服務業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加強領導,優化服務,為加快發展服務業提供有力保障。一要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制定優惠政策,創造發展條件。三要轉變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四要做強基礎工作,助推企業發展。

閱讀全文

與服務業如何創造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