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機械手錶是誰發明的
鍾和表是兩碼事,發明的時間也相差甚遠。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回打點塔鍾答,日差為15~30分鍾,指示機構只有時針,可以視為最早的機械鍾。
1868年百達翡麗為匈牙利王族夫人製造了第一支手鐲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表。
B. 手錶是誰發明的
手錶的普及化要推遲至二十世紀初。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劉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Louis Francois Cartier), 由於身為飛行員的好友Alberto Santos-Dumont向卡地亞投訴, 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表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
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表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 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表,就是現今的手錶。
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鍾表商業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錶。自此以後,手錶便開始普及。
而經歷一個世紀的改進,手錶由手動/自動上發條的形式、到石英、電子等單純只有顯示時間功能, 及混合了較簡單其它功能,例如計時、月相、量度脈搏,到現代出現混合了更復雜功能電子手帳、MP3、手機等的手錶出現。
而部份手錶亦同時變成了手飾的一種,重點已不在顯示時間,而在於其設計、品牌、材質(如貴金屬及鑽石)等之上。
C. 手錶誰發明的
世界上的第一隻手錶是於1868年由百達翡麗製造給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
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接到飛行員好友亞伯托·桑托斯·杜蒙的投訴: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表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個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
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表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表,就是現今的手錶。
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鍾表商業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錶。自此以後,手錶便開始普及。
經歷一個世紀的改進,1967年瑞士人首度將石英鍾做成石英錶,手錶之後也由手動/自動上發條的形式,發展到用石英、電子等動力顯示時間,並混合了較為簡單的其他功能,例如計時、月相、量度脈搏等;現代手錶手錶增加了更多復雜的功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軍方意識到「免手提」腕錶的重要性,這才啟發了一般民眾對手戴腕錶的熱切需求。1926年,發明了第一塊自行上弦的腕錶,從1960年起,傳統的圓形表樣普遍受到民眾的喜歡。
瑞士對腕錶的進一步改進,就是把懷表所具有的計時、日歷、陀飛輪及自動發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於腕錶上。1952年在美國、法國和瑞士各生產出一塊電子表。
1967年,納沙泰爾的電子鍾表中心開發出第一塊石英手腕錶,並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開始大量生產。自此,新的技術開始快速開發,不同品牌的手腕錶也開始迅速發展。
D. 自動機械表的歷史溯源
1770年,瑞士製表大師伯特萊發明自動機械表,用於懷表上,而後該設計更經寶璣改良。1923年,馬恩島的英國人夏活,發明自動機械手錶。1930年,勞力士、寶麗爵基於夏活的設計,改良出能 360 度旋轉的擺陀,原設計的擺陀只能以 300度擺動。如今,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了很多負載功能的自動機械表,它們不僅走時精準、外觀優美、功能繁多,而且大多數都採用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如新材料硅在表中的應用,如精工將石英技術與改進的機械技術相結合生產的Springdrive系列,如獨立製表人們將發條立體化從而產生更強有力的扭力,飛亞達的航天表可以在宇宙微重力下完成自動上弦。這些都是根據科技的發展從而不斷創新的。明天自動表的發展將更完美。
E. 機械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兩百多年了!惠更斯發明
F. 機械表是誰發明的
1868年百達翡麗為匈牙利王族夫人製造了第一支手鐲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表。
G. 機械表的歷史是什麼
機械表利用發條的能量。它們通過輪系(一組齒輪)和擒縱機構調節能量的釋放來計時。這只表的零件都是機械零件。一次上發條可以使表走四十個小時。有些設計可以在一圈上運行8到10天。為了使機械表長期工作,需要定期檢修。
機械表要追溯到彼得·亨萊因(Peter Henlein, 1480-1542)。零件的數量各不相同,但通常有130個或更多零件。一些機械手錶記錄月相,保持記錄日期和記錄時間在每天的基礎上。
當他們維修自動手錶時,他們會做什麼?你應該多久維修一次?
他們將給手錶重新上油,並檢查其密封性。每年都要檢查封條。自動手錶應每三至五年保養一次。
為什麼人們會買自動手錶?
就像人們買機械表是因為傳統和手工一樣,人們買自動表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當石英錶出現時,機械表和自動表就消失了。然而,大約十年前,這兩種類型的手錶開始流行,特別是在收藏家之間。
H. 機械手錶的原理是誰發明的
機械表(mechanical watch )通常可分為下列兩種:手動上鏈及自動上鏈手錶(AUTOMATIC)兩種。這內兩款機械的容動力來源皆是靠機芯內的發條為動力,帶動齒輪進而推動表針,只是動力來源的方式有異。手動上鏈的機械表是依靠手動擰動發條作動力,機芯的厚度較一般自動上發條的表薄一些,相對來說手錶的重量就輕。而自動上鏈的手錶,是利用機芯的自動旋轉盤左右擺動產生動力來驅動發條的,但相對來講手動上鏈手錶的厚度要比自動上鏈的小一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士兵為了看錶方便,把表綁扎固定在手腕上,舉起手腕便可看清時間,比原來方便多了。1918年,瑞士一個名叫扎納·沙奴的鍾表匠,聽了那個士兵把表綁在手腕上的故事,從中受到啟發。經過認真思考,他開始製造一種體積較小的表,並在表的兩邊設計有針孔,用以裝皮製或金屬表帶,以便把表固定在手腕上,從此,手錶就誕生了。
I. 機械鍾表是誰發明的
公元1300年以前,人類主要是利用天文現象和流動物質的連續運動來計時。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計時;漏壺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計時。
東漢張衡製造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渾象和計時漏壺聯結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渾象均勻地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周,這是最早出現的機械鍾。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創制水運儀象台,已運用了擒縱機構。
1350年,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台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鍾,日差為15~30分鍾,指示機構只有時針;1500~1510年,德國的亨萊思首先用鋼發條代替重錘,創造了用冕狀輪擒縱機構的小型機械鍾;1582年前後,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把重力擺引入機械鍾,創立了擺鍾。
1660年英國的胡克發明游絲,並用後退式擒縱機構代替了冕狀輪擒縱機構;1673年,惠更斯又將擺輪游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鍾表上;1675年,英國的克萊門特用叉瓦裝置製成最簡單的錨式擒縱機構,這種機構一直沿用在簡便擺錘式掛鍾中。
1695年,英國的湯姆平發明工字輪擒縱機構;1715年,英國的格雷厄姆又發明了靜止式擒縱機構,彌補了後退式擒縱機構的不足,為發展精密機械鍾表打下了基礎;1765年,英國的馬奇發明自由錨式擒縱機構,即現代叉瓦式擒縱機構的前身;1728~1759年,英國的哈里森製造出高精度的標准航海鍾;1775~1780年,英國的阿諾德創造出精密表用擒縱機構。
18~19世紀,鍾表製造業已逐步實現工業化生產,並達到相當高的水平。20世紀,隨著電子工業的迅速發展,電池驅動鍾、交流電鍾、電機械表、指針式石英電子鍾表、數字式石英電子鍾表相繼問世,鍾表的日差已小於0.5秒,鍾表進入了微電子技術與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石英化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