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麻雀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麻雀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12-27 23:13:04

1. 中國麻將起源於何時是誰發明的!

麻將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胄的游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相傳明朝名為萬餅條(或「萬秉章」)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說麻將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例如:「筒」圖案就是火葯槍。還有的說,麻將基本張數為108張,代表著水滸里的108位好漢,東南西北則代表這些好漢來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中發白是說這些人有的是中產階級,有的是高官貴族,有的則是白丁出身。

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游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

例如,「筒」的圖案就是火葯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葯槍。「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

此外「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葯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

麻將玩法的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彭」的槍聲。又如成牌叫「糊」,「糊」「鶻」諧音,「鶻」是一種捕雀的鷹。除此還有「吃」、「杠」等術語也與捕鳥有關。那麼為何又叫「麻將」呢?在太倉地方方言叫「麻雀」為「麻將」,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將了。

麻將牌(又稱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馬吊牌、紙牌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馬吊牌、紙牌等娛樂游戲,又都與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游戲——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是「血緣」關系。現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

古博戲始於何時,准確年代很難說清。據《史記》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我國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一種長形的竹製品,相當於今天打麻將牌時所用的骰子。

據《顏氏家訓·雜藝》所載,可知博戲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經》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方法是:兩人相對坐,棋盤為12道,兩頭當中為水。把長方形的黑白各六個棋子放在棋盤上。又用魚兩枚,置於水中。比賽雙方輪流擲瓊(即骰子),根據擲採的大小,藉以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棋子到達終點,將棋子豎起來,成為驍棋(或稱梟棋)。成為驍的棋,便可入水「牽魚」獲籌。獲六籌為勝。未成驍的棋,就稱為散棋。驍棋可以攻擊對方的棋子,也可以放棄行走的機會而不動,散棋卻不可。

2. 打麻雀誰發明的

寧波天一閣的「三缺一」雕像 。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大國,由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游戲活動形式之多、歷史之久當屬世界之最。在眾多品類的游戲中,麻將當屬中國智慧的結晶之一,是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形式。那麼,麻將到底始於何時?誰人發明又如何演進?魅力何在呢?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3380797_1.html/ ]

《游戲史》中的考證

據蔡豐明所著《游戲史》考證說,麻將大約有幾種起源可能。

一是起源於先秦時代的「六博」。許多文獻如《論語》、《楚辭》以及《史記》等書中,都有不少關於六博的記載。因為所用的棋子雙方各為6枚,六黑六紅,又有骰子6枚,故稱「六博」。「博弈」二字古時指的便是六博和圍棋。

二是源自馬吊牌。小說《金瓶梅》第五十一回中,就有潘金蓮與王潮兒斗馬吊牌的描寫。馬吊牌最初起源於江蘇崑山一帶,由於變化繁多,有很強的娛樂性,所以深得當時人們的喜愛。馬吊葉子一般一寸寬、三寸長,數量為40張,花色共分十字、萬字、索字、文錢四門。到了清初,馬吊牌變為「默和牌」,與現代的麻將的玩法已經十分接近了。

三是源自太平天國軍。《清稗類鈔》有「叉麻雀」條雲:「粵寇起事,軍中用以賭酒,……行之未幾,流入寧波,不久而遂普及矣。」照此說法,麻將牌首先是在太平天國軍中創制,隨後流傳到寧波,然後再普及到全國的。

天一閣的考證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據天一閣研究人員介紹,麻將的發明者是寧波人陳魚門。

陳魚門(1817-1878),道光二十九(1849)年拔貢,據說他「廣交遊,琴酒無虛日」,極喜玩耍,精熟紙牌。他深感紙牌有諸多不便,於同治三年(1846)改為竹骨,繼承「碰和牌」中的萬、索、筒,共108張,易紅花為綠發,白花為白板,老千為紅中,名「三箭」,各4張,共12張,增四風各4張,共16張。由此形成當時流行的136張一副的麻將牌。

從記載來看,與其說是陳魚門發明了麻將,不如說是他改良了麻將,使得麻將的玩法更加有趣。

「鄭和發明」說

據說當年明朝鄭和七下西洋,船上數萬將士因海上生活單調和思鄉,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積郁成疾。鄭和於是就地取材製作娛樂工具,利用船上毛竹做成竹牌,刻上文字圖案,再製作游戲規則,放在吃飯的方桌上就能供4人同時娛樂。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文字圖案確定上,為了迎合將士們的心理和航海的實際,設立紅「中」代表中原大地,迎合思鄉之情;因為航海的目的是為了經商,故有「發」字。發多少財?「一萬」、「二萬」……「九萬」。由於航海中將士們日常主食是烙大餅,吃多少呢?「一餅」、「二餅」……「九餅」。遇到風平浪靜,將士們也會捕魚,於是有了「一條」、「二條」……「九條」。

玩起這個游戲來,將士們的萎靡不振一掃而光,鄭和看到這竹牌能麻痹將士思鄉之情,就將其命名為「麻將」。

其實,麻將的歷史線索是否清晰已不那麼重要,而真正重要的是:麻將作為中華民族游戲史的一個縮影,與任何游戲品類一樣,多少年來,讓玩者在其中體味到休閑、趣味

3. 麻將什麼年代發明的

麻將的來源眾說紛紜,目前較為正確的說法是麻將為明朝鄭和所發明,最初用來軍中娛樂。麻將起源:

1、明朝鄭和下西洋時 ,由於船上沒有娛樂用的設備,船上的將士只能以投擲骰子賭博作為消遣。在長久的航海中,將士們厭倦了,經常有將士想家,甚至有試圖謀反,試圖殺了鄭和他們,為了穩定軍心,鄭和發明了一種娛樂工具。

2、第一次玩的時候是鄭和、副帥、大將軍、鄭和的夫人四個人一起玩,最後確定了游戲規則全船開始都玩此游戲,船上有一個姓麻的將軍,他玩這個游戲得心應手,於是鄭和給這個游戲命名「麻大將軍牌」,即是後人的「麻將牌」。

(3)麻雀是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麻將,起源於中國,粵港澳地區俗稱麻雀,由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游戲,娛樂用具,一般用竹子、骨頭或塑料製成的小長方塊,上面刻有花紋或字樣,北方麻將每副136張,南方麻將多八個花牌,分別是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計144張。

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紙牌開始共有60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參考資料:網路-麻將

4. 麻雀最早出現在哪個時代

麻將(Má jiàng,英:Mahjong, Mah-jong或Mah-jongg),四人骨牌博戲,流行於華人文化圈中。不同地區的游戲規則稍有不同。麻將的牌式主要有「餅(文錢)」、「條(索子)」、「萬(萬貫)」等。在古代,麻將的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說麻將牌實際上是一種紙牌與骨牌的結合體。與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將的玩法最為復雜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簡單,容易上手,但其中變化又極多,搭配組合因人而異,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最能吸引人的博戲形式。麻將起源於中國,原屬皇家和王公貴族的游戲,其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 相傳明朝名為萬餅條(或「萬秉章」)的人在「葉子格戲」的基礎上創造麻將,以自己名字「萬、餅、條」作為三種基礎花色。另一方面, 有人說麻將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例如:「筒」圖案就是火葯槍。有關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縣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穀,以供「南糧北調」。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製的籌牌記捕雀數目,憑此發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字,既可觀賞,又可游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語無不與捕雀有關。例如,「筒」的圖案就是火葯槍的橫截面,「筒」即是槍筒,幾筒則表示幾支火葯槍。「索」即「束」,是用細束繩串起來的雀鳥,所以「一索」的圖案以鳥代表,幾索就是幾束鳥,獎金則是按鳥的多少計算的。「萬」即是賞錢的單位,幾萬就是賞錢的數目。此外「東南西北」為風向,故稱「風」,火葯槍射鳥應考慮風向。「中、白、發」:「中」即射中之意,故為紅色;「白」即白板,放空炮;「發」即發放賞金,領賞發財。麻將玩法的術語也與捕雀護糧有關。如「碰」即「彭」的槍聲。又如成牌叫「和」(音胡),「和」「鶻」諧音,「鶻」是一種捕雀的鷹。除此還有「吃」、「杠」等術語也與捕鳥有關。那麼為何又叫「麻將」呢?在太倉地方方言叫「麻雀」為「麻將」,打麻雀自然也就叫成打麻將了。麻將牌(又稱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馬吊牌、紙牌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馬吊牌、紙牌等娛樂游戲,又都與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游戲——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甚至是「血緣」關系。現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古博戲始於何時,准確年代很難說清。據《史記》和其他有關文字的記載,博戲的產生至少在殷紂王之前。我國最早的博戲叫「六博」,有六支箸和12個棋子,箸是一種長形的竹製品,相當於今天打麻將牌時所用的骰子。據《顏氏家訓·雜藝》所載,可知博戲又分大博、小博。大博的行棋之法已不可考。小博的玩法在《古博經》里有比較詳細的記載。其方法是:兩人相對坐,棋盤為12道,兩頭當中為水。把長方形的黑白各六個棋子放在棋盤上。又用魚兩枚,置於水中。比賽雙方輪流擲瓊(即骰子),根據擲採的大小,藉以決定棋子前進的步數。棋子到達終點,將棋子豎起來,成為驍棋(或稱梟棋)。成為驍的棋,便可入水「牽魚」獲籌。獲六籌為勝。未成驍的棋,就稱為散棋。驍棋可以攻擊對方的棋子,也可以放棄行走的機會而不動,散棋卻不可。關於麻將的來歷,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明朝鄭和下西洋時,船上沒有什麼娛樂用的設備,船上的將士只能以投擲骰子賭博作為消遣。但是在長久的航海中,將士們厭倦了,經常有將士想家,甚至有試圖謀反的,鄭和殺了他們,為了穩定軍心,鄭和發明了一種娛樂工具。鄭和以紙牌,牙牌,牌九等為基礎,以100多塊小木片為牌子,以艦隊編制,分別刻了1-9「條」,然後又以船上裝淡水桶的數量,分別刻了1-9「桶」(筒)。然後又根據風向,刻了「東西南北」四個風向。又以吸引人的金錢刻了1-9「萬」。然後以「大中華耀兵異域」的口號。刻了紅色的「中」,然後根據一年四季刻了四個花牌,最後有一塊牌不知道刻什麼好,就不刻任何東西,這個就是「白板」。第一次玩的時候是鄭和、副帥、大將軍、鄭和的夫人(太監也可以娶妻)四個人一起玩,最後確定了游戲規則後,全船開始都玩此游戲,船上有一個姓麻的將軍,他玩這個游戲得心應手,於是鄭和給這個游戲命名「麻大將軍牌」,即是後人的「麻將牌」 還有一種說法,說麻將是山東人為紀念梁山好漢而發明的。麻將基本張數為108張,代表著水滸里的108位好漢(山東人謂之「一百單八將」),東南西北則代表這些好漢來自東南西北四面八方;中發白是說這些人有的是中產階級,有的是高官貴族,有的則是白丁出身。山東人把摸牌讀作ma牌,所以叫做ma將

5. 麻將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

這玩意兒很吸引人,平常我們謂之四方工程,這是個效率高、結算快、現金交易的工程。

一收到這個項目通知,便排除萬難去開工,每盤結束,當場結算,無拖欠,無賴帳,無白條。

麻將就是這樣,簡直而又新奇刺激,庸俗如我等,也常摸之。但好在未曾溺迷,也可自嘲為“怡情”“怡情”。

閱讀全文

與麻雀是什麼時候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