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字的創造者是誰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白水縣陽武村人,享年110歲,為軒轅黃帝左史官。我國原始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我國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創人之一。傳說他仰觀天象,俯察萬物,首創了「鳥跡書」震驚塵寰,堪稱人文始祖。黃帝感他功績過人,乃賜以「倉」(倉)姓,意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於倉頡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賜給人間一場穀子雨,以慰勞聖功。倉頡去世後,當地百姓在其墓葬處修有廟宇,並將這里的村莊取名為「史官村」。 倉頡,歷來被人們尊為「文字始祖」、象形文字的創造者,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人物。 你是否知道,那外國人猜不透玄機的方塊漢字是誰造出來的?在白水縣,有一個婦孺皆知的名字--倉頡,白水人祖祖輩輩把倉頡尊稱為「倉聖」。但是如今,倉頡和那些關於他的傳說還不為人所廣知。 關於倉頡造字,在白水民間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遠古時候,蒙昧未開,人們都用結繩的辦法錄史記事。那時候,倉頡還姓侯岡,是黃帝的史官。由於記錄史實的結繩形狀奇異,年久月深難以辨識,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游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貳』 誰創造了世界的創造者
空間產生太久 我估計 科學不能給出答案
『叄』 希臘神話中人的創造者是誰
關於創造人類的幾種傳說
一、普羅米修斯創造人類
關於創造人類(Creation of Man)有個重要的概念首先需要明確,那就是一般認為的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創造人類並不是最早的。我們知道人類有五個時代: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白銀時代(The Silver Age)、青銅時代(The Bronze Age)、英雄時代(The Heroic Age)和黑鐵時代(The Iron Age),其中黃金時代的人類是克洛諾斯(Cronus)創造的,白銀和青銅時代的人類是宙斯(Zeus)創造的,而我們通常說的「普羅米修斯造人」應該是創造英雄時代的人類。
一般的說法是普羅米修斯用水和泥土塑造了人類,普羅米修斯的好友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給了這個新生物以靈魂(Soul),使人具有了生氣。在德國作家斯威布(Gustav Sorwitz)的《希臘的神話和傳說》里關於普羅米修斯造人一段是這樣描寫的:「天和地被創造出來,大海波浪起伏,拍擊海岸。魚兒在水裡嬉戲,鳥兒在空中歌唱。大地上動物成群,但還沒有一個具有靈魂的、能夠主宰周圍世界的高級生物。這時普羅米修斯降生了,他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只族的後裔,是地母該亞與烏拉諾斯所生的伊阿佩托斯(Iapetus)的兒子。他聰慧而睿智,知道天神的種子蘊藏在泥土中,於是他捧起泥土,用河水把它沾濕調和起來,按照世界的主宰,即天神的模樣,捏成人形。為了給這泥人以生命,他從動物的靈魂中攝取了善與惡兩種性格,將它們封進人的胸膛里。在天神中,他有一個女友,即智慧女神雅典娜;她驚嘆這提坦神之子的創造物,於是便朝具有一半靈魂的泥人吹起了神氣,使它獲得了靈性。」
二、普羅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普羅米修斯沒有造人,他只是和他弟弟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為人類分配了各種能力。這個傳說是這樣的:
最初世界上只有神祗而沒有各種生物的存在,當神造出各種生物(包括人類)後,神命令普羅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為他們分配能力。埃庇米修斯對普羅米修斯說:「讓我來作這項工作吧,我作完後由你來檢查。」
埃庇米修斯為有的生物分配了強壯,為有的生物分配了速度,為有的生物裝備了鎧甲,有的生物雖然沒有裝備但具有其它可賴以生存的本領,為有的生物配備了翅膀以便逃跑,而有的生物可以在地下生存。出於對一年四季的考慮,他為所有生物配備了抵抗冷熱的能力。他讓不同生物有各自適合的食物,有的吃草,有的吃水果,而有的吃肉。
但是埃庇米修斯缺乏智慧和深謀遠慮,他為所有生物都分配了能力而唯獨沒有讓人類具備生存能力。所以當普羅米修斯來檢查弟弟的工作時首先就發現了這一重大紕漏。為了彌補弟弟的這一過失,他從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和雅典娜那裡偷取了工具和火給了人類。從此人類掌握了鍛造工具和武器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傳說里普羅米修斯不是從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太陽車那裡偷盜的火種。
三、珀耳塞福涅創造人類
第三種傳說是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創造人類。根據希臘神話學家希吉努斯的著述:珀耳塞福涅(農業女神得墨忒耳Demeter的女兒)在過一條河時發現了一些粘土,她於是用這些粘土塑造了人的形象。這時宙斯來了,珀耳塞福涅就請求宙斯給她所塑造的人以生命,宙斯答應了她的請求並給這泥人賦予了活的生命。但當珀耳塞福涅要以自己的名字為這新創造的人命名時,宙斯不同意,因為他也想以自己的名字為這新生命命名。後來地母該亞(一說為得墨忒耳)也加入了爭執的行列,因為她覺得新誕生的生命應該冠以自己的名字。最後天神克洛諾斯裁定:人死以後靈魂歸宙斯,軀體歸該亞,而塑造了人的珀耳塞福涅可以在人或者時支配他的一生。而且決定了人的名字應該是「Homo」,因為人是由土壤(Humus)而來的。
四、丟卡利翁和皮拉
青銅時代的人類殘忍而粗暴,只知道戰爭,總是互相廝殺;每個人都要千方百計地侮辱其他人。世界的主宰宙斯不斷地聽到這代人的惡行,決定根除這一代可恥的人。宙斯原想用閃電懲罰人類,但又擔心天國會被殃及。於是,宙斯決定向地下降下暴雨,用洪水滅絕人類。由於普羅米修斯的兒子丟卡利翁(Deucalion)預先得到了普羅米修斯的警告,他預先造好了一個大木箱。當洪水來臨後,丟卡利翁和妻子皮拉(Pyrrha),埃庇米修斯的女兒,兩人一起鑽入木箱,才得以躲過災難。他們倆隨洪水漂流到帕那薩斯山(Parnassus,希臘南部山峰名)後上岸,這時宙斯讓他許願一件事,丟卡利翁說想要再創造人類。宙斯(另一說是正義女神忒彌斯Themis)命令他們拿起地上的石頭向後扔過自己的頭頂,於是丟卡利翁扔的石頭落地後變成了男人,皮拉扔的石頭變成了女人。
『肆』 中國兩彈一星的創造者是誰
1999年9月1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他們「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兩彈」中的一彈是原子彈,後來演變為原子彈和氫彈的合稱;另一彈是指導彈。「一星」則是人造地球衛星。
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學高峰征途中創造的「兩彈一星」的人間奇跡。
20世紀50年代、60年代是極不尋常的時期,當時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抵制帝國主義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50年代中期,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高瞻遠矚,果斷地作出了獨立自主研製「兩彈一星」的戰略決策。大批優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許多在國外已經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以身許國,懷著對新中國的滿腔熱愛,響應黨和國家的召喚,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一神聖而偉大的事業中來。他們和參與「兩彈一星」研製工作的廣大幹部、工人、解放軍指戰員一起,在當時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較少的投入和較短的時間,突破了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尖端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兩彈一星」的研製工作者們,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他們在茫茫無際的戈壁荒原,在人煙稀少的深山峽谷,風餐露宿,不辭辛勞,克服了各種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經受住了生命極限的考驗。他們運用有限的科研和試驗手段,依靠科學,頑強拼搏,發憤圖強,銳意創新,突破了一個個技術難關。他們所具有的驚人毅力和勇氣,顯示了中華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堅強決心和能力。
「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是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為了在新形勢下大力弘揚研製「兩彈一星」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為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並授予於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這23位科技專家,是人民共和國的功臣,是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業者的光輝榜樣。讓所有中國人記住他們!
「兩彈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氣的史詩,「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為實現技術發展的跨躍,創造了寶貴的經驗。「兩彈一星」事業的發展,不僅使我國的國防實力發生了質的飛躍,而且廣泛帶動了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科技隊伍,極大地增強了全國人民開拓前進、奮發圖強的信心和力量。「兩彈一星」的偉業,是新中國建設成就的重要象徵,是中華民族的榮耀與驕傲,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壯舉。
『伍』 四大發明的創造者是誰
我國四大發明的創造者:
1、造紙術
西漢初年我國發明了造紙術。1986年,甘肅天水回放馬灘出土的漢景帝答時的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紙。公元105年,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稱「蔡侯紙」。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2、印刷術
隋唐時出現了雕版印刷。868年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11世紀初,北宋平民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發明早四個多世紀。東傳朝鮮、日本,西傳埃及、歐洲,印刷術的發明,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保存,是一個重大貢獻。
3、火葯
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唐中期書籍記載了製成火葯的方法。唐末運用於軍事。南宋時發明「突火槍」,13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火葯的發明和傳播,改變了中世紀的戰爭模式,是軍事上劃時代的一件大事。
4、指南針
戰國時人們製作出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後來用磁石指南原理製成指南針。北宋指南針運用於航海。13世紀傳入阿拉伯和歐洲。指南針的發明和傳播,為歐洲航海家探索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條件。
『陸』 誰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
總的來說是物質和能量具體解釋
宇宙是廣漠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 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
《淮南子.原道訓》註:「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即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
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麼時候、如何形成的。直到今天,科學家們才確信,宇宙是由大約15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發生之前,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之後發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擊,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這種不斷膨脹冷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產生宇宙的理論尚不能確切地解釋,「在所存物質和能量聚集在一點上」之前到底存在著什麼東西?
「大爆炸理論」是伽莫夫於1946年創建的。它是現代宇宙系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又稱大爆炸宇宙學。與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
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
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宇宙學
大爆炸宇宙學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與其它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冷到熱,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很大的爆發。
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
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模型能統一說明以下幾個觀測事實:
1、大爆炸理論主張所有恆星都是在溫度下降後產生的,因而任何天體的年齡都應比自溫度至今天這一段時間為短,即應小於200億年。各種天體年齡的測量證明了這一點。
2、觀測到河外天體有系統性的譜線紅移,而且紅移與距離大體成正比。如果用多普勒效應來解釋,那麼紅移就是宇宙膨脹的反映。
3、在各種不同天體上,氦豐度相當大,而且大都是30%。用恆星核反應機制不足以說明為什麼又如此多的氦。而根據大爆炸理論,早期溫度很高,產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則可以說明這一事實。
4、根據宇宙膨脹速度以及氦豐度等,可以具體計算宇宙每一歷史時期的溫度。大爆炸理論的創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預言今天的宇宙已經很冷,只有絕對溫度幾度。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測到具有熱輻射譜的微波背景輻射,溫度大約為3K。這一結果無論在定性上或者定量上都與大爆炸理論的預言相符。但是,在星系的起源和各向同性分布等方面,大爆炸宇宙學還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困難問題。
『柒』 誰是建造者
但又是誰建造了這個巨大的工程呢?
據說12世紀的時候,人們就開始走上了尋找巨石陣建造者的旅程。有一個叫傑弗里的牧師認為巨石陣的建造者是亞瑟王的宮廷男巫默林。亞瑟王的叔叔委託他為紀念戰爭的勝利而建造豐碑,於是,默林向亞瑟王提出了建造巨石紀念碑的建議。但是,這種說法缺乏事實的根據,沒有太大的可信度。
到了17世紀,當時的英國國王詹姆斯一世就曾經派人去調查巨石陣的建造者是誰。於是,宮廷建築師伊尼戈·瓊斯身負重任,開始了對巨石陣的研究。但是遺憾的是,他沒有找到任何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只好失望而歸。不過,他認為石器時代或金屬時代的人們絕不能建造出這樣高難度的建築,可能是古羅馬人的傑作。羅馬人為了給天神西拉建造享殿,才完或了巨石陣。但這些說法都被否定了,專家們利用放射性元素測定年代法發現,巨石陣建造的時代要比羅馬時代還要久遠得多。
最後,人們把眼光投向了外太空。很多人認為可能是外星人建造了巨石陣,因為在遙遠的古代或許只有外星人才具有這樣高超神秘的建造技術。
『捌』 誰是歷史的創造者
經典的誤解(一) 我們一直以來接受著這樣的「真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句話寫在我們中學的政治課本里和大學的公共課教材中。一開始我對此深信不疑,直到後來接受了另外一些教育,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使我陷入了困惑。 何謂人民?教科書和老師都告訴我們:「人民是指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敵對分子不屬於人民。」但這個概念還是解決不了問題。比如,「被剝削政治權利的人」在被剝奪政治權利之前是否屬於人民?如果是一種錯誤的剝奪,他算不算人民的一員?「與人民為敵的人」如何界定?這個概念是不是適合古代社會?如果不適合,古代社會又是如何定義人民?如果適合,皇帝算不算人民?他不是最大的剝削者嗎?他是不是敵對分子?好皇帝和壞皇帝的區別在哪裡?不管怎麼界定,總會有人不是歷史的創造者。 看來老師沒有把這個問題說清楚,於是我們求助於專家。有一個專家的定義比較中肯。他認為:人民只是一個政治概念,其內涵和范圍可大可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歷史問題面前,人民的范疇始終沒有一個固定的值,或者可以這樣界定人民:人民是占據國民主體的力量,這只力量反映了該國的主流民意,凡是為主流民意出頭的政治力量就擁有了人民的支持,所以人民是倡導或者順應主流民意的團體的政治基礎,也就是該團體的「人民」。 他的意思是說,不同時間不同團體都有自己的「人民」。而且人民並不一定都代表進步和正義,只是反映主流民意。 這樣就會得出一個結論:歷史只是一部分人創造的。而且,歷史上那些叱吒風雲的卻又站在主流民意對立面(或稱敵對分子)的人物,卻沒有創造歷史。 看來這不是個好結論。但問題出在哪裡?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最近閱讀《黎澍文集》,才豁然開朗。黎澍早在1984年就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兩種提法提出公開批評。他在《歷史研究》上發表的《歷史的創造及其他》一文中說: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物質財富的生產是創造歷史的前提,也是人們第一個歷史活動,並有它自身的歷史。……實際上,創造歷史的前提即當時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構成經濟條件,好比是舞台,沒有舞台唱不成戲。舞台提供演出的物質條件,戲的內容必然要受到舞台的制約,只能在物質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演出,如在奴隸社會的舞台上登場演出的角色,只能是和奴隸社會有關的各階級、階層及其代表人物。但舞台不能決定在他提供的物質條件許可的范圍內戲的具體內容。」 也就是說不能因為人民群眾是物質資料的生產者就認為只有他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而各階級、階層及其代表人物都參與了歷史的創造。 黎澍的文章給不讀原著的那些歷史學家當頭一棒。他們打著維護馬克思主義的大旗,紛紛撰文質問黎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命題辯護。為了回應反對者的質問,他在1986年又發表了《再論歷史的創造及其他》一文,提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命題在邏輯推理上的錯誤: 「我認為可以作出一個判斷:『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觀點完全錯誤,不僅有轉述中產生的錯誤,而且最初提出這個命題的邏輯推理也是錯誤的,不值得苦心加以維護。」 黎澍進而指出,這兩個命題都不是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提法,而分別是蘇聯學者普"尤金和我國歷史學家範文瀾提出的,而在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的經典提法是「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我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這個經典提法是不易誤解的。
『玖』 英雄聯盟的創造者是誰
lol是美國網游的開發商--拳頭的代表作品,但是2015年12月17號騰訊對拳頭公司實現了100%控股,也就是說現在lol的創造者還是拳頭,但是拳頭的權威已經沒有騰訊的權威大了。。詳情見網頁鏈接
『拾』 世間萬物 誰是創造者
道成了肉身
1:1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1:2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
1:3 萬物是借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借著他造的。
1:4 生命在他里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
1:5 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