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小學思品創造有秘訣教學設計

小學思品創造有秘訣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12-26 07:37:00

『壹』 如何提高小學思品課有效課堂教學

品德與生活課程在新課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現在我們面前,新課程更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兒童在享受生活的同時受到道德品質的教育。教學中課堂面貌和教學形式雖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是,我們也不難發現一些源於教師本身的理念和行為的問題,導致了課程教學的「低效」甚至是「無效」。下面著重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探討。
一、立足教材,落實課程理念
小學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一門以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具有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這是新課程標准對品德與生活的課程性質的定義。我們通過對教材的研究,結合新課標精神,發現這個學科具有生活性、活動性、綜合性、開放性的特點。活潑好動是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個性特點,如何積極利用好教材,引導兒童開展品德活動,從而讓學生在活動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在活動中獲得能力的發展。品德與生活要重視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會關心、積極探究的心態,教師要抓住學生童年生活的價值,將德育活動滲透到兒童的生活中,實現教材與生活的有效結合,從而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模型,促進能力的發展。
通過對教材的研究,我們發現品德與生活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背景,通過各類和兒童生活相關的活動為載體,學生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會有親切的感受,容易和教材產生共鳴。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時,不能通過簡單的說教,單一的利用教材,而應該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將實際生活中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設計成活動教學的內容,通過搭建平台,將教材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結合,從而突出教材的生活性,讓低年級的學生在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得以發展。
二、活用對話教學策略,創設有效情境
對話教學就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學中、尊重信任的氛圍中,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相互對話,在師生經驗共享中創造知識和教學意義,從而促進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形態。因此,對話是師生通過平等溝通,主動而富有個性精神地認識生活以及教材的活動。在對話中,學生被充分地視為具有獨立生活見解的個體,教學則成為真正構建道德認知的過程。這樣,學生對生活的討論成為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他們因此而由衷地、現實地認識生活,並提高道德認識和行為能力。
1、搭建平台,實施對話
「品德與生活」課堂教學中搭建開放互動的對話平台,會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思維更加發散,胸襟列加寬廣,創意更加涌動,參與意識也更加強烈。可以組織辯論,也可以進行模擬演練等為學生搭建對話平台。
2、抓住生成,組織對話
課前預設與課中生成是師生其同完成的創造性活動,課前預設必須有很強的情景性和開放性,教師需要根據掌握的學情,加上自己的經驗進行構思。課中的「生成」不是沒有導向的自然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標的價值引導下的自主建構,是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靈活實施預案來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師生與文本的對話互動,從而構建新的認識,新的經驗,新的情感的過程。
3、解讀文本,關注對話
文本具有不確定性,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讀,從某種意義說,文本的意義只有通過讀者才能充分建構。因此,學生與文本的直接對話是「品德與生活」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學生面對文本,不是單方面吸收文本所負載的信息,而是學生與文本之間的真誠面對,相互滲透。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為滲入了讀者的意義;讀者超越了自身,是因為接納了文本的意義,擴大了原來的視野,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個新我。因此,在這樣的對話中,教師要走出「教材至上」,而視教材為「新的活體」,引領學生親歷閱讀過程,與課文直接對話。讓學生通過自主的言語實踐活動,走進文本語言的深處,體驗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與文的「對話」與碰撞中生成帶有個性的色彩的思想與言語。
三、優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1、「生活化」教學法
思想品德與生活(社會)課這一門綜合性很強的活動課程,作為一個獨立的課程,需要用大多數學生熟知並具有濃厚興趣且貼近生活,價值觀正確的主題作為課程的著力點。由此就需要教師們在組織思想品德和生活(社會)課教學的同時,抓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喜歡並且認同課程,才會有更多的積極性與創新精神去參與到課程中去。這種將知識引入生活,通過身邊的事物來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學習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活動教學法
思想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的教學中,必然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樹立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素質。因此,在課程的教授過程中,所有牽涉社會熱點問題、學生關注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時,老師應該盡量減少自身的理論灌輸,做到立足教學的內容開設學生喜愛的活動,利用一切可以調動學生創新精神的方法進行課堂教學。經過實踐驗證,參與到這種開放的、創新的課程中,可以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調動他們的創新能力,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3.多媒體教學法
在授課中,老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來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講授《生活中的快樂》一課時,可以通過多媒體設施來進行教學,立足於社會實踐,把快樂的場景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通過對生活中出現的事例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由傳統教學模式中枯燥的板書轉變成信息化時代的多媒體技術,通過更加生動直觀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興趣,讓課堂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充滿勃勃生機。
總之,兒童生活的現實性,決定了品德與社會教學應該關注和反映兒童生活的真實性。課堂教學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緊扣教學目標,想方設法去創造符合兒童生活的教學情境,讓孩子們自主探究,合作發現,培養生活能力,提高道德水準,做適合於現代社會需要的小主人。

『貳』 教科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how.asp?id=9119
教科版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冊教案(全冊)[六年品德與社會教案]
教科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第一單元從小學創造一、單元目標及課時劃分○活動目標1.感受創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益處,初步認識創造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重要性。2.理解什麼是創造,明白生活中創造無處不在,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3.初步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樂於動手的好習慣,在生活中不斷提高...

『叄』 如何進行小學思品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是指以學生為中心,
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
心理需
求,
興趣愛好,
認知能力等個體特徵,
對思品課的整個教學活動進行精心系統地
設計,從而使教學過程有效發生,教學目標順利達成,教學效果如期實現。

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能幫助教師的教學目標更明確,
針對性更強,
靈活
性更大,
加快教師的教學成長。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蘭達所說——教學設計
「是使
天才能夠做到的事一般人也能做到」。

思品課堂教學的有效設計最根本的驅動力是提高思品課的教學實效,
而最顯
性的成效也正是思品課教學實效的提高。

『肆』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如何在品社課中創設情境教學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根據小學生現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創設相關的品社情境,引起小學生認知的內部矛盾,激發小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引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長期的情境教學,我認為會有以下幾個有利於:
一、有利於激發與維持小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最主要的動力,而最能引發這些興趣的則是外界的情境。引起興趣的情境往往能夠引起快樂,引起快樂的情境往往也能夠使小學生感興趣。在品社活動中,說的最多的就是培養興趣。游戲是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小學生表現的最多的則是無拘無束地參與和投入。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以引發興趣和維持興趣作為重中之重,讓小學生投入到教師設置的課程中去。
二、有利於激發小學生創造力
創造行為不是憑空而來的,他要藉助直觀世界的滋潤或者說是生活經驗的積累,。在小學生品社教學中,觀察是小學生智慧最重要的源泉,或者說是繪畫之母。觀察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創造力。對於小學生而言,只有直接參與感知體驗,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作品。
教師可以做的是首先,明確認知目的,提高觀察的效率性。觀察目的要明確,教師的提問要言簡意賅且富有啟發性,這對於觀察活動的效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的明確,小學生觀察時積極性就高,對觀察對象的感知就清晰完整。反之,小學生就會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因此,教師要抓住小學生認識目的性不強的特點,在組織小學生觀察時首先提明確的問題,使小學生有的放矢。其次,告之認知方式,提高觀察的准確性。小學生在認知過程中,觀察事物較盲目,整個觀察過程是漫無目的,由於注意力時間有限,所以見什麼都會分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教會小學生觀察的方法,小學生要有秩序、有始有終的觀察,提高觀察的准確性。最後,引導認知聯想,提高觀察的深度性。雖然小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很仔細並能出色的回答教師的提問,但只停留在表面,教師葯鼓勵他們觀察完後要充分聯想,了解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觀察是小學生認知世界的重要途徑,正確指導小學生在觀察活動中不斷增長認知、學習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能力,要使小學生從「學會」轉變為「會學」。同時,品社活動的要具有開放性、超前性,在觀察的基礎上培養小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精神,支持和鼓勵小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為小學生提供一個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和創作的空間。
三、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穩定的注意力
小學生的注力不穩定性是此年齡段小學生的根本特徵,教師很難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固定在某一物體上,他們會被周圍所有的事情所吸引,不斷地從一個物體一道另一物體。然而,注意力不是被無關的東西所吸引的,而是被小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所吸引的。如果,品社教學的方式一成不變、一直是老三樣,即使是一個成人也會倦怠,更何況小學生。每堂課中我的情境融入的形式都不斷的在變化、不斷的創新:故事融入、表演融入、影視融入、外出觀察,除此之外還可以是謎語或童謠融入、故事引入,只有新穎才會觸動小學生心靈,滿足小學生心理飢渴。
最後,教師要為小學生創設求異創新的環境,創造力才是小學生品社教學的關鍵所在。對於小學生的創造要適當得給於鼓勵,小學生的自信是捧出來的。小學生的創新意識來源於教師的創新意識:首先,觀念的創新。小學生品社教學是以小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小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目的。其次,教育方法的創新。教學活動中以小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協助著、合作者,教師引導、啟發小學生在游戲中探索、發現,培養小學生的興趣,注重小學生個性的體現。
通過品設教學研討我感觸頗深,首先是對於鑽研教材有了更新的認識,不管是在我自己備課過程中,還是在聽的其他老師的課中,都感受到了老師們對於教學目標的把握,以及合理的利用教材的設計思路,在很多老師的課上所產生的閃光點,仔細分析一下,都是由於老師基於教學目標的實現,所設計的課堂生成問題,也正是由於對教學目標的牢牢把握,才使得我們的課堂氣氛活躍時而不凌亂,冷靜時不沉悶。其次,我也更深刻的感受到做為一名品德與社會老師,是越來越需要豐富的知識和敏銳的社會觀察力,很多老師在自己的課堂上都結合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體驗,創設出了很好的教學環節,這說明老師們在備課階段一方面深鑽教學目標,充分運用教材上的內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關知識和內容,另一方面老師也在課前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合理利用相關的社會資源,進而極大的拉進了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距離。
在課堂上流暢的語言、嚴謹的思路、環節緊湊、教法簡明清晰,以及教學配套的投影、圖片、樂曲都讓我得到了啟迪。各節課中,學生通過一個個活動、通過自己的觀察、體驗,在教師的適時引領下,自悟自得獲得新知。開放的課堂讓學生敢於質疑,從中看出是老師在平時教學中對孩子問題意識、問題能力的培養,以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和上課

『伍』 小學思品教學目標應注意的一些什麼問題

小學思想品德課目標教學是隨教學目標分類學的研究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它以美國心理學家布魯 姆關於「為掌握而學習」、「為發展而學習」的理論為基礎,強調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有強烈的目標意 識,圍繞著教材的總目標,設計教學結構,選擇教學方法和採取教學手段,並按「總目標(揭示)--分目標 (感知、論證、鞏固)--總目標(強化)」的過程,把圍繞總目標而分解出來的分目標附於課堂教學的各個 環節之中,從而克服課堂教學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
筆者在思品課教學中,圍繞著思品課一般的課堂結構,採用「目標教學」方法來設計教學過程,取得了良 好的效果。
一、在激趣引課中,揭示總目標
這一環節是實施目標的開端。它要求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慾,使他們處 於心理上的最佳狀態,然後揭示出總目標。例如:《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行為》一課目標的揭示就可以分以下步 驟:1、讓學生聽自讀課文《誰勇敢》的錄音故事。2、當學生明白了故事的大概情節之後,提出思考題:① 「小松敢捅馬蜂窩,人們為什麼不稱贊他勇敢?」②「小勇不敢捅馬蜂窩,並且被馬蜂蜇了以後還哭了,而人 們為什麼稱他最勇敢?」3、讓學生充分討論並發表意見之後,教師順勢揭示目標:以上這些問題,就是我們 今天要學的內容--《什麼是真正的勇敢行為》,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要懂得判斷勇敢行為的方法,還 要能夠判斷我們以前所做的事哪些是真正的勇敢行為,哪些不是。
這樣不但很好地引出了課題,並且揭示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總的教學目標),同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 得到了充分的調動,為分目標的實施打下了基礎。
二、在學習課文中,感知分目標
思想品德課課文一般都以故事蘊含基本的道德觀點,學生是在以事寓理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對道德形象、 道德行為、道德動機、道德效果及道德評價的具體感知,而逐步樹立起道德觀點的,因此,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感知分目標,是實施總目標的關鍵,是目標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例如:《愛惜糧食》一課,總目標 是教育學生愛惜糧食,從小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課文也正是圍繞著總目標,以8幅圖和課後習題來分解 目標並實現總目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內容 分目標 總目標 圖1 一家人吃飯 揭示 總述 → 所以 圖2-7 糧食的生產過程-糧食來得不容易 → 要 圖8 糧食的用途--糧食是個寶 → 愛惜
習題二:看圖說說--節約糧食作用大 → 糧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聯系判斷中,論證分目標
在學生對目標有所感知,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知識和有了道德認識之後,如何對已學的知識進一步論證 和鞏固,並通過對各種事物的評價使教學目標得到鞏固?這就需要在聯系判斷中論證分目標。如《學會全面看 問題》,在學生初步掌握了「為什麼要全面看問題?」和「怎麼樣學會全面看問題?」這兩個分目標之後,通 過聯系「自己以前所做的事情中哪些是全面看問題?哪些不是全面看問題?並得到怎樣的結果?」的討論、比 較,學生用剛剛學到的觀念來判斷、評價,使各個目標活學活用,同時教師從學生討論、評價當中獲得反饋的 信息,了解學生目標的達成情況,及時地根據目標來進行評價和矯正,促使學生實現由目標的感知到目標的鞏 固。
四、在總結導行中,強化總目標
這一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提綱挈領總結全課教學;表揚激勵,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巧妙延伸,促使學生從「 知」落實到具體的「行」。這是目標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學目標的強化階段。例如:第七冊《關心體貼父 母》一課,最終的目標是讓學生懂得關心體貼父母要落實在平時具體的行為上。有的教師往往只在讓學生「為 父母做點事」或「為父母做好事」上進行導行。如果能讓學生認識到「不讓父母為我操心,就是關心體貼父母 的最好表現」,想想「自己哪些事,哪一種習慣,最讓父母操心」,「打算如何改正」,展開討論,這樣的目 標教學效果好,目標實在,能真正在學生的心靈上有所觸動。然後通過建立家校聯系,定期反饋等課外延伸, 達成並強化教學目標

『陸』 小學品德與社會公開課教案

《我家的綠色生活》教學設計鎮江小學 居海燕活動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綠色生活,與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如何選擇綠色生活。2.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和對綠色生活的嚮往之情。活動准備教師准備課件,學生課前到超市、菜市場尋找綠色食品。活動過程一、導入教師:同學們,我們不光自己要積極參加環保活動,還要將環保意識帶回家中,與爸爸媽媽一起行動起來,共同選擇綠色生活,爭當綠色家庭。(板書:我家的綠色生活)二、家庭里的污染1.教師:東東同學自從學習了「我的綠色日記」單元以來,更加關注身邊的環境問題了,她從此成了一個保護環境的有心人。可是她沒有意識到,還有一個地方更值得她關注,這就是自己的家。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看看東東一家人的生活。2.播放錄像。錄像內容如下:這是一套裝修豪華的新公寓。一家三口,母親在用洗滌劑洗碗;父親邊抽煙邊看電視(煙霧彌漫),電視音量比較大;女兒在強光下寫作業;窗外不時傳來刺耳的鳴笛聲。雖然是白天,但室內燈火通明。門口有一裝垃圾的大塑料袋。3.學生看完錄像後討論:她們家的生活有哪些方面存在著環境問題?4.教師:你們家的生活有沒有類似的情況?三、走向綠色生活1.教師:這種生活方式既會影響身體健康,又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那麼,我們應該追求一種什麼樣的生活呢?請大家再看看西西家的生活。2.播放錄像。(錄像內容如下:西西和爸爸在布置得溫馨、簡朴的家中談話。家中擺放有綠色植物。媽媽在用熱水洗碗,沒有用洗滌劑)3.討論:西西家的生活方式的好處。4.教師小結:西西家可以說過的是「綠色生活」。他們家的每一位成員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對環境沒有造成任何污染,他們一家為環保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就是「綠色家庭」。5.交流:要走進「綠色生活」,讓自己的家庭變成「綠色家庭」,我們在生活中還應該做的事和應該注意的事。四、綠色食品1.教師:課前大家到超市去尋找綠色食品,有什麼收獲嗎?2.學生匯報在超市尋找綠色食品的情況。3.出示綠色食品的標志,引導學生進一步弄清什麼是綠色食品。五、我心中的綠色家園1.交流:在你的心目中,你希望未來的綠色生活的情景。2.教師:同學們心目中未來的綠色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十分迷人。你們能不能用自己的筆將自己心中的綠色家園畫出來、寫出來,完成我們的第五篇綠色日記呢?3.學生設計未來的綠色家園。(1)分小組合作,有的同學畫,有的同學寫。(2)學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並作簡單介紹。(3)師生共同評議。(4)交流:我們心中未來的綠色家園。六、總結保護環境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讓我們共同呵護綠色家園。願家鄉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山川更秀美,泥土永芬芳。七、課外拓展1.與父母交流,訂立家庭綠色生活公約,並堅持寫家庭綠色生活日記。2.在居住小區開展環保活動,設立宣傳欄,倡導綠色生活,創建綠色小區,讓自己成為社區綠色使者。

『柒』 如何實現小學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學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也即是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活動,在這中生活活動中,人與人發生各種關系,也產生各種矛盾和沖突,為協調各種關系,解決各種矛盾,才有道德的產生。最初道德表現為與生活融合一體的風俗習慣,在風俗習慣中人們感受到好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最初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生活來示人以德,以生活自身來規范人的行為,而不是道德的說教,灌輸道德的戒律。我們的課程理念是:課程源於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課程所要學習的道德規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它們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們憑空構架,製造出來的,它們都是處於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我們的教學應該從生活出發,從生活中的現實,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問題、困惑出發。下面我就自己平時的實際教學,關於新課程的生活化方面談幾點淺顯的看法。
一、優化教學關系,讓學生投入生活。
現代生活教育的本質是讓學生真正成為生活和自我發展的主體。而學生主體性的發揮、發展,首先決定於教學關系。
要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學會主動和學生交朋友。要充分相信他們具有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潛能和積極性;要學會容納一些缺點、錯誤的孩子,善於與他們交朋友;要深入孩子的心靈,感悟和學生們交往中的樂趣。教師在課堂上,要把自己當作是孩子中的一員,在和學生們共同地討論、實踐、操練中形成凝聚出師生認同一致的觀念。要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並虛心地接受學生們提出的一些富有時代精神和現實意義的見解,實事求是地分析教材本身內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通過這些切實可行的教學環節,來促進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形成和建立。
要有交流協作的生生關系。學生間良好的合作與交流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環節,而這種關系的形成又十分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與協調。首先,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相互傳遞和交流信息。其次,要注意引導大家從小就懂得關心他人,學會在學習、思維、實踐中體會和理解別人、尊重和欣賞別人,能有利於學生間相互協作的人際關系的形成,也直接對教師的課堂教學產生積極影響。
二、優化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生活。
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改變以課本為中心和唯一教學內容的陳舊的傳統做法,建立以課本教學內容為中介,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開放的教學內容。利用思品教材,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學習知識。從學生的生活中找教材,解決實際問題。關注學生的需求,以此作為教材,才更具有教育意義。
結合小學生的成長規律,自覺增加或補充與小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或對小學生人格形成有積極促進作用的內容,例如教學《新學期,你好》這一單元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場所「寒假生活交流會」,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暢談自己在寒假裡的故事,說一說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裡學到的本領。在活動中,我注意收集從學生那裡反饋過來的信息並將它們進行分類如:快樂、煩惱、有趣、得意等,並根據這些信息深入展開討論,讓學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種體驗,幫助學生養成講文明懂禮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對新學期滿懷希望。
三、優化教學活動,讓學生創造生活。
有了較好的教學內容後,實施教學活動就成了關鍵。生活化的小學思品課課堂教學可分為生活指導式的教學和生活實踐式的教學方式。生活指導式的教學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參與、體驗,把生活的知識、做人的道理等寓於其中,重在培養學生的生活觀念、生活態度。生活實踐式的教學讓學生直接參與實踐,提高生活的技能,重在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也可把生活指導和生活實踐結合在一堂課中使用。例如教學《春天在哪裡》這一活動時,我首先帶領學生親自到大自然中尋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過學生親自體驗春天、觀察春天,讓學生了解春天不僅美而且是個充滿生機的季節,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樂趣。最後,通過學生自己的尋找、觀察、感受體驗到的春天再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學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帶給他們的快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內心深處就有了一種想去保護大自然的意識。又例如教學《和春風一起玩》這一活動,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樂趣,在教學中我就組織學生通過自己動手製作風力小玩具親身參與各種春天的游戲活動。在整個游戲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和直接體驗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樂趣,同時他們也發現了風和風箏、風車、紙飛機等的關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風的力量,這就是學生感悟後的創造。可見,體驗在品德與生活的教學過程中是多麼重要,只有強化重視體驗,才能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
四、優化教學評價,讓學生熱愛生活。
課程評價對課程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
小學思品課課堂教學中,必定涉及到對學生的評價問題。評價的內容主要包含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參與和完成學習任務的態度)、學習能力和方法(即學習中觀察、探究、思考、表達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與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等)及學習結果(即完成學習任務的質量和進步程度)三方面。這種評價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科學的探究精神和正確的情感體驗與價值觀。主要應採用定性的評價方法,通過競賽、組織活動、同學間互評、自評、個人成果展示等進行評價,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上好思品課,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注重個性化人格的塑造。
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或游戲為載體,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這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們必須清晰的知道我們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們必須做到統籌把握,綜合、動態地實現對兒童及其活動的支持、合作與指導。注重讓學生課前收集信息,課上展示、交流信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討論,並結合游戲、情景表演等形式豐富兒童的感知世界。強化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轉變教學觀念,盡量把學生的目光引到課本以外的、無邊無際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於兒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中形成。
1.教學內容生活化,喚起學生的道德良知:
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內容豐富、生動,尤其是貼近學生的生活,體現首都特色。但是,教材有著共性,但缺乏個性,同時還有一定的滯後性。因此教材只是教學的憑借,教學中要把鮮活的生活呈現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感受到生活中需要道德,從而喚起學生的道德良知。
例如:教材中安排了《我愛爸爸媽媽》、《老師 您好》、《讓爺爺奶奶高興》等敬師長的內容,教材內容已經很豐富,與學生的聯系十分緊密,學生已經有這方面的體驗,然而對於為什麼要尊敬師長的道德意義學生還不十分明白的現狀,在教學時,教師嘗試讓家長參與到課堂中來,請他們把自己撫養孩子的艱辛講給學生聽,尤其是家長講到孩子生病了家長的焦急,講到孩子長大了家長的心喜時,讓學生們說自己的感受。有的說:沒想到我一個人病了,全家人都那麼著急,尤其是媽媽整夜地看護著我,我真感謝媽媽。有的說:其實我把作業寫認真些也沒覺得怎樣,沒想到爸爸媽媽竟然那麼高興。是呀,一個又一個「沒想到」像一顆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中,立刻激起了學生的道德良知。
生活就是一個個平凡的鏡頭,學生在生活化的內容中感受到了親人的關懷。在情感共鳴中,家長聽到了孩子最真實的感受,孩子們體會到了親情,也喚起了孩子要為家人著想,要為家人付出的願望。孩子理解了家長,在理解的基礎上,尊敬父母長輩的道德行為將自然地展現出來。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教育內容都可以嘗試生活化,通過生活的真實感受喚起學生的道德良知,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過程,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2.教學情境生活化,增強學生的道德體驗:
四十分鍾的課堂學習是學生的一段生命歷程,作為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道德形成規律,在教學時注重採用多種具有生活化的情境,增強學生的道德體驗,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生命歷程中的重要一段。小學生上課是在過生活,作為教師不應該和學生過不去,尤其是對於學生常見的道德問題,教師不應該揪住學生的問題不放,而是應該以生活化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去觀察、去感受,通過「移情」使學生有所體驗和感悟,這樣更利於學生澄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道德價值取向,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鏡頭A在《說話有禮貌》一課的課堂上,教師戴著老牛的頭飾,與學生共同表演「小牛問路」的故事。當小牛有禮貌地問到:「老牛伯伯您好,請問小鹿家在哪兒?」時,教師扮演的小牛卻嚴肅生硬地說:「順著這條路走就到了!」「老牛」的話音剛落,學生的小手就紛紛舉了起來,說:「老師,您剛才說話太橫了,那樣說多沒禮貌呀?」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請學生再來表演,通過對比,通過教師不露聲色的引導,學生自然感受到了「對人說話有禮貌,不僅要說禮貌用語,還要注意態度要和氣」。
這一教學環節是在師生共同學習的情境中,學生自主得出了行為要求。教材設計為教師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間,課堂上教師成為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在教學情境中與學生一起感受生活,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摒棄了傳統的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接納的局面,這樣的課堂是師生雙邊活動的較好體現。
現在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張揚,體現了學生是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能夠從學生學的角度創設問題情境,學生通過教師的暗示,結合自己的體驗,感悟出道理,學生整個的學習過程是身心的全面參與,這樣的教學利於學生內化所學的道德知識及行為要求。
鏡頭B在教學《不亂放東西》一課時,教師嘗試了這樣的設計:
(1) 現場活動得出體驗:試試:找出教室里常用的東西。
(2) 初步感受不亂放東西的好處:說說:這些東西為什麼好找?
(3) 自主創編故事:小組活動:編《小芳亂放東西的故事》。
(4) 動腦動口動手,助人實現自助:看課件:收拾屋子(討論、操作)
(5) 課件設疑,自悟「放回原處」的要求:演示「收拾好過幾天又亂了」
(6) 現場實踐,自我評價:小競賽:整理學慣用品
(7) 習慣養成,多方配合:課後要求:堅持做(自評,家長寫評語)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一直處於一種積極的狀態,他們在活動、在體驗、在感悟、在自我評價,無論是亂放東西的害處還是不亂放東西的好處,都不是教師灌輸的,而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真心參加活動後得出的結論。
現代教育技術與思想品德課整合,使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更活躍了,效果更實在了。我區在進行「課改」時,同時進行「現代教育技術與思想品德學科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因此,教師抓住這一契機,積極參與到教學改革中來,設計出情境生動、畫面清晰、目的明確、便於交互的課件,較好地提高了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
鏡頭C⑴創設探究的情境
在講《保持環境衛生》一課時,教師在導入環節設計了這樣的課件:出示對比照片,並配有不同風格的音樂,一張環境優美的畫面配上輕柔美妙的音樂,一張遍地垃圾的照片配上刺耳的噪音,學生通過滑鼠點擊,選擇自己喜歡的環境,並說出為什麼?課件設計得情境直觀生動,易於激起學生探究的慾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⑵創設交互的情境
在講《不亂放東西》一課時,課件設計方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較為真實的感受。學生自己在屏幕上拖動滑鼠幫助小主人公收拾屋子,在人機交互中動手、動腦、動口,自覺得出正確的行為要求,便於學生自主學習。現代教育理念使課堂教學充滿新意,現代教育技術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教學情境生活化,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增強了學生的道德體驗,提高了解決道德問題的針對性。
3.教學任務生活化,促進學生的道德實踐:
英國學者邁克菲爾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課程如果局限於教室里,不指向社會現實,實質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囿於小課堂一隅,是思想品德教育長期的一個缺陷。陶行知指出「社會即學校」,要求學校與社會打成一片,強調活動的多樣性,強調走向社會的實踐活動,注重加強學校德育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的聯系,講究實際效果。課堂是提升學生道德認知的舞台,課後的真實生活是促進學生道德實踐的真正天地,是檢驗德育實效的試金石。因此,我們的道德教育不能僅停留於課堂上的講授和模擬實踐,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課後的生活,使思想品德課教學從封閉性轉向實施開放性教學,與社會鮮活的現實緊密聯系起來。
現代教育理念提倡學生應該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作為品德課有很多內容需要學生課前進行調查,教師應相信學生放手讓他們深入生活,搜集相關的材料。例如:《節約每一滴水》一課,可以讓學生課前調查「水的用途、水資源現狀及人們用水的情況」。上課時學生交流資料,可以產生很好的觸動作用。再如:《我愛首都北京》通過學生進行資料搜集,帶著任務進行課前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感知,對於增強學生的道德情感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們通過研究感受到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課後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帶著任務走進生活,他們將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例如:讓學生參與向社會獻愛心的活動,讓學生行動起來做合格的小公民,讓學生真正幫助小區中有困難的老人,讓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父母,用自己的行動溫暖同學……學生通過實踐感受到「愛和責任無處不在」。相信學生,他們在社會實踐的浪潮中摸爬滾打,才能經受住風浪,才能使課上學到的、悟到的道德行為規范落實到行動中,從而形成良好的實踐能力。

『捌』 誰給我找個一年級上冊《思品與生活》教案(未來出版社)

http://www.zhaojiaoan.com/search.asp?word=%CE%B4%C0%B4%B0%E6&m=2&s=0&x=32&y=12 1、未來版四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案 家鄉的方言教案《家鄉的方言》教學設計教學內容: 四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家鄉的方言》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了解方言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體味家鄉人對方言的情感,明確方言與家鄉人生活的關系。2通過將方言與普通話的對比,了解說方言的利... 類別:四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5.00 KB 日期:2010-10-25 [查看詳細] 2、未來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期末試卷未來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期末測試卷_____班級 _____姓名 總分_____一、填空。(共39分,每空1分。) 1、兩個特別行政區是( )、()。2、與我國接壤的國家有( )、()、()、()、()。3、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 類別:小學思品試題 大小:7.00 KB 日期:2010-10-25 [查看詳細] 3、未來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 秋天的問號教案未來版一年級上冊品德與生活秋天的問號教學目標: 1.對事物有好奇心,能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並體驗探究的樂趣。2.了解事物,培養愛動腦筋的好習慣。3.能收集各種樹葉,讓學生知道秋天的樹葉、水果…..體驗秋天帶給人們的喜悅。教學重點... 類別:一年品德與生活 大小:6.00 KB 日期:2010-10-24 [查看詳細] 4、未來版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全冊未來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案 品德與社會 1、社會需要誠信2、感受誠信3.成長中的變化4.男女同學怎樣交往5、我們都是炎黃子孫6、中國古代的世界之最7、影響世界的四大發明8、古代科技文化與建築9.侵略戰爭與不平等條約10、侵略者在中國的罪... 類別:六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33.0 KB 日期:2010-09-28 [查看詳細] 5、未來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教案 1、認識周圍的鄰居 2、鄰居之間怎樣相處3、共建鄰里好環境4、介紹我們的學校5、感謝您,老師6、學校的發展變化7、不同的生活環境8. 為我們生活服務的人9、公共場所的文明10、獻出我們的愛心11、家庭安全不能忘12、交通安全不能忘13、公共安全多提防 類別:三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41.0 KB 日期:2010-09-16 [查看詳細] 6、未來版四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全冊教案 1. 游戲里的規則2. 學校里的規則3 社會生活中的規則4 國家的規則5 國際交往中的規則6 怎樣面對煩惱7 怎樣面對困難8 怎樣面對壓力9 怎樣面對失敗10 愛惜自己的名譽11 維護自己的名譽12 走進購物場所13 這些東西哪裡買14 購物的學問15 維護... 類別:四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22.0 KB 日期:2010-09-16 [查看詳細] 7、未來版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說課稿《通信的法律與禮貌》說課設計一、說教材本課是未來版小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主題二《現代通信真方便》中的內容。在《古人怎樣聯系》和《現代的通信種類及方式》兩個二級主題學習中,學生初步意識到生活離不開交流,離不... 類別:五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8.00 KB 日期:2010-07-28 [查看詳細] 8、未來版五年級下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兩岸人民血濃於水好大一個家(第三節)教學內容 兩岸人民血濃於水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人民是一家人。增強學生對祖國的榮譽感,對維護祖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責任感。2、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課前准備 搜集兩岸人民交流溝通的感人事跡教具學具 課件教學過程一、 談話導入:在我國的寶島台灣,有許多好吃的水果,你知道有什麼水果嗎?學生匯報後,教師課件展示「榴槤、山竹、檳榔」等台灣特產圖片。二、 學習交流: 類別:五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5.00 KB 日期:2010-05-05 [查看詳細] 9、未來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教案 我們都是一家人好大一個家(第二節)教學內容 我們都是一家人(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知道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進民族團結。2、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遼闊疆域和多民族統一... 類別:五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6.00 KB 日期:2010-05-05 [查看詳細] 10、未來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教案 祖國有多大好大一個家(第一節)教學內容 祖國有多大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域。2、 培養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課前准備 1、了解祖國面積、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的... 類別:五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7.00 KB 日期:2010-05-05 [查看詳細] 11、未來版品德與生活二年級上全冊教案第一單元 我們的課餘生活第一課時 我們的課餘生活第二課時快樂的雙休日第三課時巧安排,會節約第二單元 我可愛的家鄉第一課時 走進我們生活的地方第二課時 愛護我們生活的地方第三單元 聽的學問第一課 我們的食物第三課 良好的飲食習慣第... 類別:二年品德與生活 大小:20.0 KB 日期:2010-01-15 [查看詳細] 12、《天天都是助殘日》教學設計 未來版《天天都是助殘日》教學設計 ——未來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教材分析:《天天都是助殘日》是未來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獻出我們的愛心》主題之一。這一活動主題分為「我們身邊的殘疾人」、「殘疾人的故事」、「... 類別:三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9.00 KB 日期:2009-07-17 [查看詳細] 13、《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教學設計 未來版三年級思品教案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教學設計 ——未來版三年級思品教案第八課: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第一課時 教案 教學內容 我家的經濟來源/我家的生活支出 教學目標 知識 了解自己家的經濟來源的組成和具體有哪些項生活支出。 能力 培養學生參與家... 類別:三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8.00 KB 日期:2009-07-17 [查看詳細] 14、未來版小學品德說課稿 《共建鄰里好環境》說課稿《共建鄰里好環境》說課稿 ——未來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課時)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未來出版社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主題《共建鄰里好環境》。一、說教材本課以開放的視角,把學生由學會... 類別:三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12.0 KB 日期:2009-07-17 [查看詳細] 15、《共建鄰里好環境》教學設計 未來版三年級品德教案《共建鄰里好環境》教學設計 ——未來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體會自己的生活、成長與周圍人和環境的密切關系,有初步的群體歸屬感。2.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生活區的環境,關心、愛護自己生活區的環境,願意為居住... 類別:三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10.0 KB 日期:2009-07-17 [查看詳細] 16、《公共場所的文明》教學設計 未來版《公共場所的文明》教學設計 ——未來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教案(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 引導學生懂得愛護公共設施的意義,使他們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做文明小公民。2. 知道如何愛護公共設施。3. 培養學生初步判斷是非的能力。教學重... 類別:三年品德與社會 大小:11.0 KB 日期:2009-07-17 [查看詳細] 17、未來版二年級品德教學設計 《我們來試一試》未來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上冊《我們來試一試》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未來版二年級品德與生活《我們來試一試》,是以動手操作為主要內容的活動。教材先出示三個身著民族服飾的小朋友正在用廢舊物製作小手工,為學生創造性的發揮留有... 類別:二年品德與生活 大小:8.00 KB 日期:2009-03-19 [查看詳細] 18、未來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教案

閱讀全文

與小學思品創造有秘訣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