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從屠呦呦的研究歷程可以想到什麼
從屠呦呦突然獲世界諾貝爾獎項的事件中我十分感慨,想到了許多......
首先,她研製的新型抗瘧葯療效好、貢獻大,才獲得最高級別的獎項。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研製,是以屠呦呦為首的中國中醫研究院課題研究開發中心全體人員幾十年共同努力的結果,她起著關鍵作用,經過151次反復試驗才成功的,她 付出的代價比任何人都多,曾經因自身試毒她得了中毒性肝炎,可以說,這個科研成果,是她拿自己和同事的生命換來的。特別是在非洲,用此葯已治癒了幾百萬坦尚尼亞、尚比亞等非洲黑人瘧疾,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社會貢獻大,鐵證如山。說到這里,我想起了在上世紀60年代,我老家農村瘧疾盛行,我就有親身體會。瘧疾發作,渾身冷得像篩糠,嘴唇烏紫,四肢無力,俗稱打擺子,嚴重的可要命。當時治療是赤腳醫生打奎寧針,土法是找人在後背上方捏住脊樑皮,用線針扎出血擠出,據說可以殺死瘧原蟲。而長期使用奎寧,有的人產生了抗葯性,所以國家才讓屠呦呦創新,從青蒿葉中提煉成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取而代之,經過46年的漫長實驗,拯救了幾百萬人的生命,現在終於獲最高獎當之無愧!
其次,她的獲獎,表明我國的中醫中葯無比神奇,為振興我國的中醫中葯事業在世界的發展找到了最好的佐證,開辟了市場,前途無限。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古代四大發明曾引領世界科技幾千年。就拿中醫中葯來說,從春秋戰國時期的民間神醫扁鵲到兩漢時期的刮骨療毒的華佗,再到後來的葯王孫思邈、張仲景,特別是明朝的《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等,名醫璀璨若天上的星星數不勝數,名葯傳世如地上的江河奔騰不息,醫治和保佑著世世代代的先民健康長壽,傳統的中醫中葯就像神醫神葯挽救了多少瀕臨死亡的生命。自從近代西醫傳入中國以來,又有多少醫界先驅中西醫結合,大膽探索,取長補短,,兼容並蓄,攻克了一個又一個世界醫學難題,
㈡ 屠呦呦發明了什麼獲得了諾貝爾獎
創制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㈢ 屠呦呦發明了什麼東西
發現了「青蒿素」的醫學應用價值。
㈣ 屠呦呦發明的青蒿素對人類來說有什麼意義
自屠呦呦發現青蒿素以來,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為最有效、無並發症的瘧疾聯合用葯。然而,世衛組織最新發布的《2018年世界瘧疾報告》顯示,全球瘧疾防治進展陷入停滯,瘧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2020年前瘧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階段性目標將難以實現。究其原因,除對瘧疾防治經費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預措施覆蓋不足等因素外,瘧原蟲對青蒿素類抗瘧葯物產生抗葯性是當前全球抗瘧面臨的最大技術挑戰。
國際頂級醫學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志(NEJM)》近期刊載了屠呦呦團隊該項重大研究成果和「青蒿素抗葯性」治療應對方案,引發業內關注。
屠呦呦認為,解決「青蒿素抗葯性」難題意義重大:一是堅定了全球青蒿素研發方向,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青蒿素依然是人類抗瘧首選高效葯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瘧葯價格低廉,每個療程僅需幾美元,適用於疫區集中的非洲廣大貧困地區人群,更有助於實現全球消滅瘧疾的目標。
「全球瘧疾防控與中國政府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行動倡議主旨高度一致。」世衛組織全球瘧疾項目主任佩德羅·阿隆索說,「截至目前,青蒿素聯合療法治癒的瘧疾病患已達數十億例。屠呦呦團隊開展的抗瘧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貢獻不可估量。」
㈤ 屠呦呦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主要成就
一、醫葯研究
1969年,中國中醫研究院接受抗瘧葯研究任務,屠呦呦領導課題組從系統收集整理歷代醫籍、本草、民間方葯入手,在收集2000餘方葯基礎上,編寫了640種葯物為主的《抗瘧單驗方集》,對其中的200多種中葯開展實驗研究,歷經380多次失敗,利用現代醫學和方法進行分析研究、不斷改進提取方法,終於在1971年獲得青蒿抗瘧發掘成功。
1972年,從該有效部分中分離得到抗瘧有效單體,命名為青蒿素。青蒿素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優點的新結構類型抗瘧葯,對各型瘧疾特別是抗性瘧有特效。
1973年,為確證青蒿素結構中的羰基,合成了雙氫青蒿素。又經構效關系研究,明確在青蒿素結構中過氧是主要抗瘧活性基團,在保留過氧的前提下,羰基還原為羥基可以增效,為國內外開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開局面。
1978年,青蒿素抗瘧研究課題獲全國科學大會「國家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獲國家科委授予的國家發明獎二等獎;
1984年,青蒿素的研製成功被中華醫學會等評為「建國35年以來20項重大醫葯科技成果」之一;
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一類新葯證書(86衛葯證字X-01號);
1992年,雙氫青蒿素被國家科委等評為「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
1992年,「雙氫青蒿素及其片劑」獲一類新葯證書(92衛葯證字X-66、67號)。
2003年,「雙氫青蒿素栓劑」、青蒿素製成口服片劑獲得《新葯證書》,分別為國葯證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在北醫有關部門支持下,已將雙氫青蒿素用於治療紅斑狼瘡和光敏性疾病。已獲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葯物臨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國發明專利(專利號:ZL 99103346.9)。經臨床100例療效初步觀察,總有效率94%,顯效率44%。
1997年,雙氫青蒿素被衛生部評為「新中國十大衛生成就」;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獲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獲獎理由是「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6年4月21日,入選《時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
二、論文著作
1、屠呦呦,樓之岑.半邊蓮的生葯學研究.見:中葯鑒定參考資料(第一集).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8:252-260.
2、屠呦呦,銀柴胡.見:中國醫學科學院等主編.中葯志(第二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520-526.
3、屠呦呦.中葯鑒別經驗的學習心得.中醫雜志,1962,(6):32-35.
4、衛生部中醫研究院中葯研究所、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合編.中葯炮炙經驗集成.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63.
5、青蒿素結構研究協作組.一種新型的倍半萜內酯——青蒿素.科學通報,1977,(3):142.
6、劉靜明,倪慕雲,樊菊芬,屠呦呦等.青蒿素(Arteannuin)的結構和反應.化學學報,1979,37(2):129-142.
7、Qinghaosu antimalaria coordinating research group.Antimalaria studies on qinghaosu.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79,92(12):811-816.
8、青蒿研究協作組.抗瘧新葯青蒿素的研究.葯學通報,1979,14 (2):49-53.
9、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蒿素協作組.青蒿素的晶體結構及其絕對構型.中國科學,1979,(11):1114-1128.
10、屠呦呦.抗瘧新葯——青蒿素.世界發明,1981,(1):6.
11、屠呦呦,倪慕雲,鍾裕蓉等.中葯青蒿素化學成分的研究(Ⅰ).葯學學報,1981,16(5):366-370.
12、屠呦呦,倪慕雲,鍾裕蓉等.中葯青蒿的化學成分和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簡報).中葯通報,1981,6(2):31.
13、Tu You-you,Ni Mu-yun,Zhong Yu-rong,et al.Studies on the constituentsof artemisia annua PartⅡ.Planta Medica,1982,44:143-145.
14、肖永慶,屠呦呦.蒿屬中葯南劉寄奴脂溶性成分的分離鑒定.葯學學報,1984,19(12):909-913.
15、吳崇明,屠呦呦.蒿屬中葯化學成分的研究(Ⅱ)——艾葉脂溶性成分的分離鑒定.中葯通報,1985,10(1):31-32.16 .吳崇明,屠呦呦.白蓮蒿化學成分研究.植物學通報,1985,3(3):34-37.
17、屠呦呦,尹建平,吉力等.中葯青蒿化學成分的研究(Ⅲ).中草葯,1985,16(5):8-9.
18、吳崇明,屠呦呦.蒿屬中葯化學成分的研究(Ⅱ)——邪蒿脂溶性成分的分離鑒定.中草葯,1985,16(6):2-3.
19、屠呦呦,朱啟聰,沈星.中葯青蒿幼株的化學成分研究.中葯通報,1985,10(9):35-36.
20、肖永慶,屠呦呦.中葯南劉寄奴化學成分研究.植物學報,1986,28(3):307-310.
21、屠呦呦.繼承發揚祖國醫葯學,為國爭光.中西醫結合雜志,1986,(6):174-177.
22、屠呦呦.中葯青蒿的正品研究.中葯通報,1987,12(4):2-5.
23、肖永慶,畢俊英,劉曉宏,屠呦呦.地丁化學成分的研究.植物學報,1987,29(5):542-536.
24、屠呦呦,陳妙華.苦杏仁的炮製研究.中葯通報,1987,12(7):23-28.
25、屠呦呦,張衍箴,張定媛等.青蒿.見中國醫學科學院等主編《中葯志》(第四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441-449.
26、尹建平,屠呦呦.南牡蒿化學成分的研究.中草葯,1989,20 (4):5-6.
27、屠呦呦,《青蒿及青蒿素類葯物》,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三、人才培養
1980年聘為碩士生導師,2001年聘為博士生導師,已培養碩士畢業生4名,博士畢業生1名(王滿元)。
(5)圖悠悠發明了什麼擴展閱讀:
獲得諾獎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中國女葯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與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理由為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
感動中國
2016年2月14日,獲「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華人大獎
2016年3月,屠呦呦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7年1月9日,國務院授予屠呦呦研究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中醫葯科技創新的優秀代表」。
㈥ 屠呦呦發明了什麼
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出生於浙江寧波,漢族,中共黨員,葯學家。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院葯學系生葯專業。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
畢業後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
2011年9月,因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葯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
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該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㈦ 屠呦呦獲得了什麼諾貝爾獎
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中國女葯學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葯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與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這是中國科學家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理由為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葯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早年經歷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是家裡5個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詩經·小雅》的名句寄託了屠呦呦父母對她的美好期待。
1935年,5歲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兒園,1年後,進入寧波私立崇德小學初小,成為一名小學生。11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西小學高小,13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器貞中學初中,15歲起就讀於寧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
1950年,進入寧波中學就讀高三。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學,在北大醫學院葯學系學習,專業是生葯學;在大學4年期間,屠呦呦努力學習,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在專業課程中,她尤其對植物化學、本草學和植物分類學有著極大的興趣。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屠呦呦
㈧ 屠呦呦為人類做出了什麼貢獻
屠呦呦為青蒿素治療人類瘧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礎,得到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大力推廣,挽救了全球范圍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數以百萬計瘧疾患者的生命,為人類治療和控制這一重大寄生蟲類傳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貢獻,也成為用科學方法促進中醫葯傳承創新並走向世界最輝煌的範例。
陳竺表示,屠教授榮獲諾貝爾獎極大增強了我國科技界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自信心。屠呦呦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葯學家,她和團隊成員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國內完成的。
屠呦呦獲獎是我國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個舉世公認的標志性成果,和國家的和平發展和人類的和平發展的事業緊密相連。屠呦呦獲諾獎是空前的,但也一定不是絕後的,隨著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逐步實現,相信今後會有更多中國科學家的優秀成果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和尊重。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葯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她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了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
2011年9月獲得拉斯克獎。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她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2017年1月,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11月26日,屠呦呦入選改革開放傑出貢獻擬表彰對象。
㈨ 什麼的屠呦呦醫生什麼地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2015年10月,因發現青蒿素治療瘧疾的新療法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1年聘為博士生導師。多年從事中葯和中西葯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葯———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葯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1971年首先從黃花蒿中發現抗瘧有效提取物,1972年分離出新型結構的抗瘧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1980年聘為碩士生導師、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獲得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