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SOA架構相當於古代四大發明之哪個
畢生發明的活字印刷術
② 四大發明中除了印刷術是畢生發明的其他都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積累的成果
隋唐時期就有了雕版印刷術,畢生只是在雕版印刷術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所以我認為四大發明都是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積累的成果
③ 除了四大發明之外,中國古代還有哪些很值得驕傲的科技發明呢
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印刷術?不要以為中國古代只有這四大發明傳承於世、澤被後代。實際上咱們老祖先的腦洞和技藝遠遠超乎想像。
一、空調軟卧特快專列——轀輬車
你能想到早在兩千年前的秦朝,咱們中國就已經出現了「空調軟卧特快專列」的雛形了嗎?只不過那個時候它的名字叫做轀輬車。《史記》中記載,始皇崩於巡遊途中,趙高與李斯謀劃秘不發喪,「置始皇居轀輬車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秦始皇陵挖掘出土的器物中就有轀輬車的原型。
轀輬車為當時的皇家高級用車,它擁有雙層推拉式設計的車窗,外面一層車窗的窗板上遍布著微小的孔洞,內層車窗則能開閉自如,這樣的設計使車內溫度能得到一定范圍的調控,故而名為轀輬車(溫涼車)。而說它是軟卧是因為車內鋪滿了軟墊,可坐可卧,不僅舒適而且製作精美。
轀輬車最令人嘆為觀止的還不是車輛本身的設計,而是與之配套的道路設施。秦始皇大修馳道,而轀輬車在馳道上有專用的軌道,軌道的設置大大加快了行車的速度與穩定性。更值得一提的是,軌道上鋪設有枕木,枕木之間的距離正好與馬奔跑時的步子相合,馬匹一旦在軌道上奔跑起來不到達固定站點是不會停下來的。
二、陀螺儀的鼻祖——被中香爐
陀螺儀最早應用於航海導航,如今被廣泛地應用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地下勘探等各個領域。可誰又能想到,最早發明這種陀螺平衡原理的,並不是歐洲人而是我們的老祖先。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原理最早竟是被應用於香爐之中。
被中香爐又名「鉔」、「卧褥香爐」、「香熏球」等,是用來盛放香料給被褥熏香的。目前最早的記載見於司馬相如《美人賦》「金鉔薰香」,由此可以判斷被中香爐出現的時間不會晚於西漢。被中香爐的獨特源自它精巧的設計,它的外殼是鏤空的球形,內有兩至三層同心圓環,最裡面是半球形爐體。爐體是用來盛放香料的,兩端分別有短軸與中間的幾層同心圓環相連接,這樣的設計可以保證在重力作用下,無論爐體如何翻轉,爐口總能保持水平狀態。
簡單來說,無論香爐怎樣轉動都可以保證爐體內的香料絕不會撒出來弄臟被褥,這也是當時做此設計的初衷。而這種結構原理在16世紀時由歐洲人發展並製造出陀螺平衡儀,後來被廣泛運用於航海領域,使羅盤不論經受多大的風浪都能始終保持水平狀態為航船指明方向。
④ 四大發明中哪些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造紙術、印刷術
中國的四大發明在歐洲近代文明產生之前陸續傳入西方,對西方科技內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印容刷術的出現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讀書和受高等教育的狀況,便利了文化的傳播。火葯和火器的採用摧毀了歐洲中世紀天主教的思想枷鎖。指南針傳到歐洲航海家的手裡,使他們有可能發現美洲和實現環球航行,為西方奠定了世界貿易和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
⑤ 除了中國的四大發明的又一奇跡是什麼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
袁隆平解決了兩系法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如1989年在兩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時候,他提出了選育實用光溫敏核不育系導致不育的起點溫度指標和選育的技術策略,使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後來又研究並提出了核心種子生產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術,使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最終取得成功並推廣應用。他1987年起擔任「863」項目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專題責任專家,主持全國性協作攻關。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成功,兩系雜交稻比同熟期 三系雜交稻增產5%~10%。
⑥ 中國除了四大發明還有什麼偉大的發明
中國的偉大發明
連載:龍象之爭 作者:[英]戴維·史密斯 譯 丁德良 出版社:當代中國出版社
很多人對近代以前中國的了解大都是它傑出的發明。中國發明歷史久遠,由於當時交通不便,所以不利於技術的傳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的技術領先了西方(歐洲)數百年甚至數千年。中國人民過去發明了鐵犁、弓箭、油漆、風箏(有的能載人飛行)、指南針、紙、鐵等,他們還把油氣用作燃料,把馬匹作為交通工具,用手推車來運送貨物,還挖掘了第一條用於運輸和航行的運河。中國層出不窮的發明和革新的推動力主要有兩個:一是需求,特別是農業方面需要提高效率,以便提供更多的糧食;二是好奇,這反映在中國人對自然界的興趣上。歷史學家彼得·戈拉斯寫道:
中國人對「科學」和「技術」的劃分是不清楚的。西方人理解的「科學」和「技術」的概念在傳統的中國思想里並不存在。因而不難理解,中國並不「科學的」觀念卻引發了各種技術發明。比如,人們通過天文和占卜來探尋宇宙奧秘的強烈願望,促進了公元後第一個千年裡中國許多發明的產生。通過這種方式,最終推動了11世紀蘇頌的水運儀象台的誕生,這代表了古代中國機械方面的最高成就。水運儀象台的運行原理是:滴漏設備通過水力沖擊固定在水輪外圍的連續葉片,帶動水輪轉動,從而推動與水輪相連的渾儀、渾象和報時系統的勻速緩慢運轉。
同樣,中國人對磁力的興趣推動了指南針的發明。古代中國人在煉丹過程中對各種原料的組成物質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由此又促進了火葯的發明,二者都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在食物供給方面,中國農業生產工具的發明和農業耕作方法的創新更是層出不窮。在漢朝滅亡後,中國農業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主要糧食作物由粟麥變成了稻米。「在公元5世紀和6世紀期間,中國有大量居民遷移到長江地區,」拉爾寫道,「那裡的土地原來因火災或洪災的破壞處於荒蕪狀態,由於移民的到來,這些土地變成了水稻耕作區。後來人們開始使用新的農具、推廣新的輪作方法並種植新的作物,南方水稻種植的技術與北方的旱地耕作是完全不同的。」⑩隨著這一時期中國人口的激增,農業生產力也得到很大提高。農業經濟學家埃斯特爾·博色拉普在她的大作《農業增長的條件》(1965)中指出,中國的農業發展遵循一種獨特的模式(被人們稱為「博色拉普式增長」),在比較中國和印度時這種模式會比較明顯,中國農民比印度農民更勤勞,生產能力也更強。和馬爾薩斯主義者認為的人口增長會使糧食生產達到極限的觀點不同,「博色拉普式增長」的觀點認為即使有人口增長,農業產出也可以滿足需求。拉爾解釋道:「由於採用了勞動密集型的生產方式,每畝的糧食增產可以滿足每畝土地上所增加的人口對食物的需求。」
古代中國在航海技術方面也領先於西方,這成就了它11~15世紀海上強國的地位。中國早就有專業海軍部隊。中國不僅發明了指南針,而且還製造了人力操縱的備有渦輪的航船以及安置在船尾的船舵,可以根據水的深淺利用船舵來調節船的高低。有些中國航船還配備了防水箱,不僅堅固無比,而且在部分受損的情況下仍能正常航行。在中國航海的鼎盛時期(15世紀初),它的海船探險擴展到很遠的地方,中國的船隊跨過印度洋到達了紅海和非洲東海岸。體現中國航海水平的「大寶船」的體積是歐洲航船的5倍。15世紀中國的永樂皇帝組織了多次遠洋航行,其中有一次還從非洲帶回了長頸鹿和斑馬等動物,不過這些航行多是向其他國家表達善意,並非為了貿易。
⑦ 除了古代四大發明中國還有那些傑出的發明
除了四大發明以外,還有如下發明創造: 魯班(建築)——春秋戰國時代魯國人,姓 公輸,名般,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建築師。魯班他有很多發明創造,如木工用的 鋸子、曲尺、墨斗、刨子、鏟子、鋪首、鑽、鑿等,攻城用的可活動的雲梯。相傳,鎖也是魯班發明的。
喻皓(建築)——亦稱預浩,是中國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築師。出生於杭州,他設計的最傑出的建築是北宋國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安遠門內開寶寺中的靈感塔。他還寫了一部木工手藝的書《木經》,共 3 卷。他有造塔魯班之稱。
祖沖之(數學)——南朝的祖沖之利用劉微的割圖術提出了 л的更精確的上下界。 即3.1415926〈л〈3.1415927。
劉微(數學)——225-295年,魏晉時期的劉微,發明了割圖術的方法,他取л值3.14。他還發明了介線性方程組的新分法。提出了不定方程問題,建立了等差級數前幾項和公式。劉微應和歐幾里德、阿基米德相提並論。
朱世傑(數學)——中國元代數學家。1299 年編撰成中國第一本算學啟蒙,從四則運算到天元術,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1303年,他又寫成了 《四元玉鑒》,把天元術推廣為「四元術」,這是一種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可包括4個未知數)。歐洲到 1775 年才提出同樣的解法「消元法」。美國科學史家薩頓評價他所著的《四元玉鑒》是整個世界中最傑出的數學著作之一。
張衡(天文學)——是中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對在宇宙結構的認識上,張衡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天像個雞蛋殼,地像雞蛋黃,天大地小,他認為天殼之外還有無限的宇宙。張衡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並對日月星辰做了許多觀測和分析。他測量出了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統計出在中國的中原地區能看到的恆星約有2500顆。國際天文學會為了紀念張衡對天文學的突出貢獻,將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郭守敬(天文學)——是中國元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他創制了高表、玲瓏儀、觀象台計 16 種儀表,儀器專門測量天體使用。還製作了簡儀,現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測定了黃赤交角。法國科學家 Laplace 提出黃赤交角變小理論,引用的根據就是郭守敬的。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所做的同類測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石申(天文學)——戰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漢後,人們尊稱「天文」一書為「石氏星經」。書中標有 121 顆恆星的位置,書中還記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運行及交食等情況。石申編制了最早的星表。並稱之「少陽」已認識到能自身發光。
劉焯(天文學)——隋代天文學家。創制了《皇極歷》,他首先考慮到了日、月視運動的不均勻性,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視運動的速度。同時他把差歲改為 75 年差一度。
一行(天文學)——唐代天文學家。他編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大衍歷》,它包括十篇歷議,是古代非常先進的歷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紀,中國人以太陽和月亮運動為依據,創立了一種陰陽歷法。
楊忠輔(文學家)——中國南宋時期天文學家。他創制了《統天歷》,他確定回歸年長度為 365.2425 日。並發現回歸年長度有消長現象。
洛下閎(天文學)——中國漢代天文學家。改創了赤道式儀器,定下了赤道式渾儀的基本結構。
蘇頌(天文學)——中國宋代天文學家。和韓公廉合作製成了天象儀及水運儀象台,是中國古代第一架天象儀。有 8 人高,每層有門,一到時間門開,木人出來報時(後面有漏壺和機械繫統)。
莘七娘(燈具)——在10世紀時發明了松脂燈(孔明燈)作為打仗時的信號燈,這是中國人最早利用熱氣球。同時發明了走馬燈,這是航空燃氣渦輪的始祖。
裴秀(平面繪圖)——224~271 在中國最早創立了繪制平面地圖的理論「制圖六體」。並繪制了《禹貢地域圖》。
馬鈞(機械設計)——三國時代魏國人,傑出機械設計和創造家。三國時代創制了龍骨水車(又叫翻車),他能連續提水,灌溉用的水機具——桔槔。結構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稱。馬鈞,字德衡,三國時曹魏人,是當時聞名的機械大師。他不僅製造了指南車、記里鼓車,而且改進了綾機,提高織造速度;創制翻車(即龍骨水車);設計並製造了以水力驅動大型歌舞木偶樂隊的機械等,可惜,他的生卒年並無詳盡記載,只知道他當過小官吏,並因不擅辭令,一生並不得志。到宋代,盧道隆於1027年製成記里鼓車,以及吳德仁於1107年同時製成指南車和記里鼓車的詳情,則被記載於《宋史?輿服志》中。記里鼓車又名記道車、大章車。它是利用車輪帶動大小不同的一組齒輪,使車輪走滿一里時,其中一個齒輪剛好轉動一圈,該輪軸撥動車上木人打鼓或擊鍾,報告行程,第一個在史書中留下姓名的記里車機械專家,是三國時代的馬鈞。記里鼓車是減速齒輪系的典型。它也是現代計程車、計速器的重要祖先。它的報告里數的設計,也是近代所有機械鍾表中報時木偶的始祖。
李春(橋梁設計)——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發明家)——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沈括(科學家)——1031~1095 年,宋朝科學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杜詩(水力鼓風機)——91~不祥,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淬火技術)——三國時期。首創淬火技術,使鋼刀堅而有彈性。
孫子(算經)——三國時期,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題為「物不知數」,寫了「孫子算經」一書系統論述了籌算記數制。
秦九韶(數學)——中國數學家。寫有《數書九章》,創立解一次同餘式的「大衍求一術」和求高次方程數值解的正負開方術。
李治(數學)——中國數學家,著有「測園海鏡」是中國第一本系統改述「天元術」的巨書。
墨子(思想家)——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書論述了杠桿平衡,提出光是直線傳播的論點。 《墨經》中記載的研究成果有:光的直線傳播、物影的生成、雙影的生成、光的反射現象、物象大小所關涉的條件、平面鏡成像、凹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等若干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是「小孔成像」理論。數學(已科學地論述了圓的定義)、力學(提出了力和重量的關系)等自然科學的探討,可惜的是,這一科學傳統也因此書在古代未得到重視而沒能結出碩果。
⑧ 中國除了四大發明外,還有哪些發明
1、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2、鐵犁
鐵犁最早出現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和河南輝縣都出土過戰國時期的鐵犁鏵。
鐵犁鏵的發明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它標志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時期,也標志著人類改造自然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漢代的農具鐵犁已有犁壁,能起翻土和碎土的作用。當鐵犁在17世紀傳入荷蘭以後,引發了歐洲的農業革命。
3、耬
耬是古代的播種用的農具。由牲畜牽引,後面有人扶著,可以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一次種一壟或,多壟,傳統的最多達5壟。其農作工具為現在播種機的前身,用耬播種。
亦稱「耩地」。耬 也叫耬犁。據東漢崔寔《政論》記載,耬犁是西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所發明,其使用方法和功效是:「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這種耬犁就是現在北方農村還在使用的三腳耬車。
4、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亦稱「翻車」、「踏車」、「水車」,省稱「龍骨」。漢族歷史上的灌溉農具,流行於我國大部分地區。這種提水設施歷史悠久。因為其形狀猶如龍骨,故名「龍骨水車」。
其結構是以木板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輪軸一。另一端有小輪軸,固定於堤岸的木架上。用時踩動拐木,使大輪軸轉動,帶動槽內板葉刮水上行,傾灌於地勢較高的田中。
後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動力的水轉龍骨車,利用牛拉使齒輪轉動的牛拉翻車。以及利用風力轉動的風轉翻車。廣東等地用手搖的較輕便,施於田間水溝,稱「手搖拔車」。
5、靈渠
靈渠,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湘桂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
靈渠流向由東向西,將興安縣東面的海洋河(湘江源頭,流向由南向北)和興安縣西面的大溶江(灕江源頭,流向由北向南)相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有著「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⑨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還有哪些世界之最是不可超越的
中國作為有著5000年文化歷史的古國,有著很多的偉大發明,例如四大發明: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印刷術,還有其他偉大的發明是不為人所知的,例如:二進位制、繩索、龍骨水車等等。這些發明可以說是領先了當時世界所有文明,讓作為一個中國人能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內心的驕傲,造紙術讓全世界都用上了紙張,指南針為人類指明了方向,火葯加速了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印刷術解決了書本印刷的難題,還有其他很多的發明慢慢被人所遺忘,下面我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還有哪些發明是讓人驕傲的。
一、二進位制二進位制是現在數學里經常使用的一種演算法,它是由中國發明的,而且發明時間很早,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就發明了二進位制,而且《周易》中的易數用的就是二進制,這在當時全世界還沒有這個概念,伏羲就已經將它記錄在冊了,這充分表明了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是多麼偉大。
那麼你還知道中國發明了哪些東西是別人不知道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⑩ 中國除了四大發明,還有哪些發明
1.鼓:
傳說公元前3500年中國人已有人造的鼓.
2.二進位制:
相傳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發明了二進位制.《
3.繩索:
公元前2800年,中國人已經掌握了創造麻繩的技術.
4.養魚法:
公元前2500年中國人已經懂得養魚.那時我國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魚卵,把它養大食用.1960―1970年代,歐美才用人工養殖蛙魚等魚類.英國等西歐國家現在每年由養魚場生產淡水養魚約有10萬噸.
5.赤道式天文儀:
公元前2400年,中國人發明了赤道式天文儀.
6.十進計數制:
中國人於公元前14世紀,發明了十進計數制.在現代科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歐洲人正式採用它的最早時間的證據,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發現的,而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商朝,便已經採用了.
7.銅鏡:
約公元前12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銅鏡.
7.傘:
公元前1100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
8.風箏: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最先放風箏.
9.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國人發明了米酒.
10.弓箭: \x09
中國人於公元前8世紀發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國人已發明了弩弓.
11.古代機器人:
12.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分行栽培與精細耕地法;歐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項技術,比中國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3.鐵犁:
公元前6世紀,中國人發明了鐵犁.歐洲人到17世紀才使用鐵犁,比中國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
14.大定音鍾:
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鍾;歐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鍾,比中國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5.長明燈:
大約在公元前589年,中國人發明了長明燈.燈蕊為石棉;燈油為海豹油或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