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壯族是一個人為製造出來的民族嗎
壯族的來歷
壯族,漢晉時為「僚」、「濮」中的一部分。全國統稱為「壯族」之前,紅河州壯族有「布依」(依人)、「布雅快(沙人)、「土僚」、「土人」等稱呼。「依人」多分布在開遠、蒙自、屏邊、河口等地。「沙人」有「白沙人」、「黑沙人」之分。多分布在金平、河口、滬西等縣。「土僚」分別稱為「花土僚」、「白土僚」、「黑土僚」。多分布在個舊、蒙自、開遠、元陽等市縣。
據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州內壯族有64285人,1985年增加到75901人,佔全州總人口的2.26%。個舊市12109人,開遠市8120人,蒙自縣29194人,元陽縣3074人,屏邊縣2804人,彌勒縣4091人,金平縣4346人,河口縣10133人,瀘西縣1730人,建水、石屏、綠春、紅河等縣有少量居色1984年在開遠、蒙自、彌勒、瀘西、屏邊、元陽、河口等市縣的13個區內,建立了問個壯族鄉(小鄉)以及1個苗族壯族鄉,l個瑤族壯族鄉,兩個傣族壯族鄉。
B. 壯文的創始人是誰,還有壯語是不是壯族人都會說啊
壯語並不是壯族人都會說,城市的壯族年輕人一般都不會說壯語,特別是父母雙方非同一鄉鎮的壯族家庭,或漢壯結婚的家庭。桂西農村多數壯族都會說壯語。
C. 壯族是誰創造的
...-_-和所有生物一樣是原始細胞變的唄.要是你真像樓上說的是來挑釁的話,你真的太無聊了.和泰族同宗,都是先秦時期的僚人
D. 壯族的起源是什麼,又有哪些歷史文化
壯族世居廣西壯族自治區西部和北部、雲南省東南部、廣東省、貴州省和湖南省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交界地區以及越南北部邊陲;現代部分壯族因工作、婚姻等原因遷移至廣東省以及中國各地。壯族是嶺南的原住民。自公元前214年始,嶺南進入中原政權的管轄。1965年把舊稱「僮族」改為「壯族」。壯族擁有古老、獨特的民族文化,從古代持續發展延續至今,並且融入一定的漢族文化。壯族約90%民眾的溝通語言是壯語,現代壯族青年已經兼備了漢語、壯語的表達聽力能力。壯族與貴州布依族和越南岱依族、儂族、熱依族的語言文化大致相近,壯語與泰語、寮國語的部分古詞彙有相似之處。
E. 壯族形成於我國古代的哪個少數民族
壯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是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其次有100多萬壯族分布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其他分布在貴州省、廣東省、海南省、湖南省和四川省。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人口的流動和工作的需要,其他各省區也都有壯族。
F. 中國「創造出來」的民族有哪些
壯族也不能說是創造的,說句實話,雖然壯族多在廣西,但是壯族人的生活習慣以及習俗還是很不同的,他們還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字。
G. 壯族的起源和歷史
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
唐五代時期,壯族先民仍被稱為俚、僚、烏滸(烏武)等,但也出現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稱,如「西原蠻」、「黃洞蠻」、「儂洞蠻」或泛稱「洞蠻」、「洞氓」等。宋代以後,壯族族稱又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撞」、「布土」、「土人」等稱謂。
元明以後,被侮譯為「獞」,另外還有自稱壯、儂、郎、土、沙等。這些稱謂原來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明、清時期,「壯」的稱呼已廣泛見於整個廣西和廣東西部,成為壯族最普遍的一種族稱。1952年統一稱為「僮」(音壯)。1965年改寫為「壯」。
(7)創造壯族擴展閱讀:
據民國17年(1928年)版《連山縣志》的記載,壯民多是在明洪武年間從廣西遷來的。永豐鄉覃姓的族譜中,有「洪武初來程山古縣落籍」的記載(連山宋代稱程山,置縣治於宜善)。
從族譜考察,部分韋姓先祖自桂北山區的南丹、慶遠、都安一帶;覃姓於萬曆九年(1581年)從廣西賀縣遷來;莫姓分別於永樂、正德、萬曆前後從封開遷來;賢姓是天順年間從廣西崇化(平樂)遷來;梁姓於成化年間從廣西藤縣遷來。
由此推斷,壯族由廣西遷來連山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和相鄰的漢、瑤族交錯雜居,在生產和生活方面,關系密切。此後形成小聚居的局面,形成獨特語言圈和現今的分布狀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壯族
H. 求白荷婷《創造壯族---中國的族群政治》一書完整電子版pdf,txt都行
白荷婷《創造壯族---中國的族群政治》一書回完整電子版答pdf
http://pan..com/share/home?uk=258437024
I. 創造壯族:中國的族群政治
壯族人的傳統來民居喜歡依山源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這點與侗、瑤、苗民族有異曲同工。但是壯族人的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