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則天造的字是什麼
曌 (讀 zhao 四聲)字是武則天專用 日月當空代指武則天。
唐太宗晚年,因為太子的問題而煩惱,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內斗,結果太宗也廢掉他們二人,並立仁孝的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
高宗時期對外接受了新羅之請,終於滅了高句麗和百濟並打敗日本援軍。使新羅統一朝鮮半島。
唐高宗在太宗晚年,結識了唐太宗的才人武氏,在太宗死後,武氏入感業寺為尼。時高宗的王皇後與蕭淑妃內斗,王皇後准許高宗接武氏回宮。武氏入宮後,先後使高宗廢了王皇後及蕭淑妃。在大臣的反對下,高宗立武氏為皇後。
高宗健康狀況不好,許多政事都交給皇後武氏來處理。高宗死後不久,武皇後立太子李顯為帝,是為唐中宗。不久又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另一個兒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了徐敬業領導的反叛後,在天授元年(690年),皇後武氏廢睿宗秸號稱帝,改國號為周,稱聖神皇帝。武後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自稱皇帝的女人,前後掌權50餘年。由於謚號中的「則天」二字,所以近代以來一些學者稱其為「武則天」,但這是一個不嚴謹的稱號。
在武周十五年統治時期,武後為了制衡甚至打擊高宗以來的世家大族的權力,所以對以科舉進身仕途的官員大力提拔。狄仁傑是其中的代表。她又安排她的侄兒黨羽武三思和武承嗣等人擔任重要機務。傳統史學家對武後批評,如索元禮、來俊臣和周興等官員在她的鼓勵下替她以告密、酷刑等監視群臣。武後又常繞過門下省,中書省直接對官員發號施令,開了破壞官吏制度的先例。
男性內侍張昌宗弟兄和薛懷義等。不過傳統男性皇帝的後宮亦很多。武後對佛教亦大力推崇,例如武周時期的佛寺興建頻繁,使用年號證聖、大足等;這與李氏皇族推崇道教和如貞觀、永徽、景雲、開元等年號相對。另外武後成了後來唐朝後宮女性爭權的效法者。
B. 武則天為自己發明的字是什麼
曌:拼音zhào,同「照」,是宗秦客在武則天稱帝前一年多選的字,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
這個「曌」字是宗秦客在她稱帝前一年多選的字(「曌」不是武則天所造),資治通鑒裡面有記載——永昌元年十一月(689年,這會兒武則天65歲了),鳳閣侍郎河東宗秦客,改「天」「地」等十二字以獻,丁亥,行之。太後自名「曌」,改詔曰制。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67歲的武則天登基稱帝,「詔行所造新字,以曌為名」。可見,自從武則天當上皇帝之後,便堂而皇之用「曌」作名字了,所以史書上有「則天皇後武氏,諱曌」的記載。
出處:《唐書·武後紀》
(2)武則天創造的字是什麼擴展閱讀
傳說唐朝時,有位朝臣叫宗秦客,在武則天還是皇後時,他與許多朝臣一樣,非常佩服武則天的治國才能,經常出入宮中勸說武則天當皇帝。
當時,武則天當皇帝受到一些朝臣的極力反對,因而阻力很大,說從來沒有女人當皇帝的先例,武則天想當皇帝是亂倫之事,是陰陽不合,是乾坤顛倒,更有甚者罵作「母雞啼鳴,家敗人亡」。
為了讓武則天當皇帝,宗秦客就造了這個「曌」字,來到後宮,獻給了武則天。他給武則天講了這個字除了日月當空普照天下的意思外,更重要的是還有一層表示陰陽一體的含義,很符合她女人當皇帝的心境,又和她的名字「照」字同音。
這時,武則天正是需要幫助和支持的時候,一聽宗秦客所說的意思心中十分高興,馬上就採納了宗秦客的意見,把自己的名字由「武照」改為「武曌」。
C. 武則天創造字來歷
武則天造的字
照(曌、瞾);月(囝);地(埊);國(圀);人(玍);正(缶)
據說武則天當皇帝時,曾造過19個字。武則天造字,都是把原來已有字的字形加以改變,並沒有新鮮的內容,實在是多此一舉。但在武則天看來則是誇耀她的高明、偉大、博學、睿智,表達她皇統萬年、長治久安心願的一種手段。比如改「照」為「曌」,明含她的法號明空,暗含她猶如日月當空,無微弗明,無遠弗照(武則天名曌);「、「 」已是古代的死字,她下令起死回生,這不僅表明她認得古字,而且說明她領有山川土地,並要求臣民對她忠心不二;但改「國」為「圀」,倒是有點波折,據《正字通》載:「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請以『武』鎮之,改為『 』。」可有人說不妥,改後像武氏被困,於是又改成「圀」,頗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意味。
武則天造字,根本不合文字發展規律,全是以繁代簡,多帶封建迷信色彩,因其執政,人們被迫遵從,一旦人死權消,就被世人遺忘了。
不需置疑的是,女皇武則天對唐代文化的勃興與繁榮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武則天造字也是一件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武則天為什麼要造字?文學家演繹了不少花里胡哨的故事,目的不過是為讓武則天的逸聞趣事多一些起伏感而已。而她到底創造了多少字?至今依舊是眾說紛紜。1982年,在河南嵩山峻極峰發現了一枚武曌金簡。長方形的金簡正面楷書著「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發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63個文字。這枚金簡是公元700年(久視元年)七月七日,武則天來到嵩山祈福,譴宮廷太監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 金簡長36﹒3厘米,寬8﹒2厘米,重247克,黃金純度在96%以上。這枚金簡里的「圀」字就是「國」,「曌」字就是「照」。其中,不少人在解讀「曌」字時,總要通過拆解的辦法,說武則天自己要像日月一樣當空照耀大地。其中的真偽我們實在難以廓清了。在今天河南省新安縣千唐志齋博物館里,有武則天時代的墓誌一百五十多通,在這些墓誌上,也出現了她所創造的漢字。
D. 武則天創造的字有哪些
17個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
拼 音 zhào
部 首 灬
筆 畫 13
基本釋義
1.光線射在物體上:日~。~耀。~射。
2.對著鏡子或其他反光的東西看自己或其他人物的影像:~鏡子。
3.攝影:~相。拍~。
4.畫像或相片:小~。寫~。
5.看顧:~管。~顧。
6.按著,依著:依~。遵~。~搬。~本宣科。
7.憑證:護~。牌~。執~。
8.知曉:心~不宣。肝膽相~。
9.通知,通告:知~。~會。
10.對著,向著:~壁。~敵人開槍。
11.查對:對~。查~。
E. 武則天創造了幾個字,是哪幾個她造的天字怎麼寫
武則天所造的字為
17個字依次對應的漢字簡體為: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證、天、地、正、國。武則天當皇帝時,曾造過17個字(另一說有19字)。武則天造字,都是把原來已有字的字形加以改變,並沒有新鮮的內容,實在是多此一舉。但在武則天看來則是誇耀她的高明、偉大、博學、睿智,表達她皇統萬年、長治久安心願的一種手段。比如改「照」為「曌」,明含她的法號明空,暗含她猶如日月當空,無微弗明,無遠弗照(武則天名曌);已是古代的死字,她下令起死回生,這不僅表明她認得古字,而且說明她領有山川土地,並要求臣民對她忠心不二;但改「國」為「圀」,倒是有點波折,據《正字通》載:「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請以『武』鎮之,改為『 』。」可有人說不妥,改後像武氏被困,於是又改成「圀」,頗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意味。 武則天造字,根本不合文字發展規律,全是以繁代簡,多帶封建迷信色彩,因其執政,人們被迫遵從,一旦人死權消,就被世人遺忘了。 不需置疑的是,女皇武則天對唐代文化的勃興與繁榮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武則天造字也是一件為人津津樂道的事情。武則天為什麼要造字?文學家演繹了不少花里胡哨的故事,目的不過是為讓武則天的逸聞趣事多一些起伏感而已。而她到底創造了多少字?至今依舊是眾說紛紜。1982年,在河南嵩山峻極峰發現了一枚武曌金簡。長方形的金簡正面楷書著「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迄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發庚子七月甲申朔七日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謹奏。」63個文字。這枚金簡是公元700年(久視元年)七月七日,武則天來到嵩山祈福,譴宮廷太監胡超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 金簡長36﹒3厘米,寬8﹒2厘米,重247克,黃金純度在96%以上。這枚金簡里的「圀」字就是「國」,「曌」字就是「照」。其中,不少人在解讀「曌」字時,總要通過拆解的辦法,說武則天自己要像日月一樣當空照耀大地。其中的真偽我們實在難以廓清了。在今天河南省新安縣千唐志齋博物館里,有武則天時代的墓誌一百五十多通,在這些墓誌上,也出現了她所創造的漢字。
F. 武則天創建了一個什麼漢字
武則天造了17個字。依次是:照、臣、君、月、年、日、星、載、聖、人、初、授、回證、天、地、正、答國。
舉例如下:
曌、瞾:讀音為『趙 ㄓㄠ\』,字義是『照耀』,日月當空就是『照』。
囝、囡:讀音為『ㄋㄢ』,字義是『兒女』,家中的子女就是『兒女』。
埊:讀音為『地』,字義是『大地』,有山有水有土就是『地』。
圀:讀音為『國』,字義是『國家』,[四]+[方]就是『國』。
玍:讀音為『互』字義是『人民』,人在土地上就是『人民』。
缶:讀音為『否』字義是『中正』,人在山上雙手平身就是『正』。
G. 武則天創造了哪些字
照( 曌, 瞾);月(囝);地(埊);國(圀);人(玍);正(缶) ,好像一共19個,不是創造,只是改動一下,用來展示自己的博學睿智
H. 武則天發明的字是什麼字
則天文字
則天文字或則天新字,也稱武後新字,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則天所首創的漢字(新造字)的總稱,在今天看來屬於異體字范疇。按照漢字的六種構造條例——六書來劃分,這些字都屬於象形和會意字。則天文字和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越南字喃都是由漢字衍生而來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除了改服易幟、頻繁改元、變更職官名稱外,還相信文字對於思想統治的力量,發明了一些全新的文字,替代原有的文字,以除舊布新、樹立權威,實際上也有好大喜功和愚民因素在裡面;後世稱這些文字為「則天文字」。
則天文字不純粹憑空創造,也有依託古字而改,例如「天」被改成了「」,就是利用了「天」字的篆書,表明武則天效法古代先賢,有「法古」之意;但更多的是全新創造,強調了她發動的是一場革命(參看武周革命),不但在政治上革了李唐王朝的命,在文化上也要革命,所以要「自我作古」,創造一個全新的時代。
關於則天文字究竟有多少個,由於武則天命人所作的、收錄有所有則天文字的《字海》已經失傳,因此歷來眾說紛紜,有12個、16個、17個、18個、19個和21個等之說,而有記載的則天文字則有30個左右。因為有些單字的新寫法有兩種,或者因為印刷、手寫不同而產生錯誤,形成變體字,按原字則算1個字,按新字則算2個字或更多,所以造成了統計的不同。如果按原字計算,則21個的說法是其中字數最多的,17個的說法是被普遍認同的。
則天文字在全中國僅通行十五年,雖然字並不是很多,但都是常用字,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混亂。文物鑒定上也常常以則天文字的出現視為武周時期的一個特有現象。隨著女皇帝的退位,神龍元年二月初四甲寅日(705年3月3日)唐中宗復國號為大唐,武周王朝告終,原字恢復,則天文字雖未被立刻廢止,但由於書寫困難,漸漸被人們淡忘,最終停止使用。然而,由於武則天的影響力,則天文字不但在中國本土流傳開來,還傳到國外。雖然如今的則天文字已成為死文字,除文史研究外,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使用,但仍然保存了下來而沒有消失。
最著名的則天文字是「曌」,就是武則天的名字,還有「國」字的則天文字「圀」,朱舜水的學生、水戶藩藩主、德川家康之孫德川光國後來改名德川光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