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如何創造園林藝術美

如何創造園林藝術美

發布時間:2021-12-25 14:17:06

❶ 如何理解園林美學及園林藝術與園林工程的關系

美學,其實是人的審美活動。以意象世界為對象的人生體驗活動,精神文化活動。而園林美學,顧名思義就是以園林作為主體來談美了。
園林藝術是一種依照美的規建來改造、改善或創造園林環境,是對環境加以藝術處理的理論與技巧。
園林工程(技術),是在有了以上基礎後進行的施工操作。包括地形改造的土方工程,掇山、置石工程,園林理水工程和園林駁岸工程,噴泉工程,園林的給水排水工程,園路工程,種植工程等。
美學、藝術、工程,三者由虛到實,同時又互為表裡。實際工作中也是這樣,做工程、景觀、乃至盆景,都離不開美學基礎和文學藝術修養。在搞理論、做設計的時候,如果清楚在操作時的具體情況也能走的順利許多。

❷ 如何欣賞中國園林之美

欣賞中國園林之美,是人天地合一的境界。欣賞有靜觀和動觀兩種方式,適合靜觀的位置多在廳堂、軒榭、樓閣、亭台等處,這些地點往往視野開闊,眼前有著園中最精彩的景緻。動觀通過游覽路線欣賞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的,或臨水景,或依山麓,曲折的游廊、起伏的磴道、蜿蜒的石徑,置身其中,園林美景如畫卷般徐徐展開,使人體驗到一種節奏和韻律之美。
    通常欣賞中國園林過程,分為觀、品、悟三個階段。可在具體的欣賞活動中,三者的區別並不會這樣明顯,而也有可能是邊觀邊品邊悟,三者合一的。它們之間並無絕對的界限。隨著審美經驗的積累,審美能力也會逐步提高,對於園林,人們只有在游覽、欣賞的實踐基礎上,才能體會、把握其游賞過程和規律,獲得更多的藝術享受。
    1、 觀
人的審美知覺的形成是審美活動的最初形式。中國園林諸要素的形式美,如造形布局、色彩、線條、音響、光影等等,影響視覺和聽覺感官通過神經系統把神經刺激傳給大腦,引起人們生理、心理上的愉悅感。
    欣賞園林藝術也首先要有充分的感性認識。人們對藝術品的欣賞,總是從對藝術品的感性直觀開始的。「觀」,作為欣賞園林的第一階段,主要表現為欣賞主體對園林中感性存在的整體直觀(或直覺)把握。園林主要是一種視覺藝術,園林中的建築小品、假山疊石、花草樹木均是具體實在的審美要素,因此,欣賞園林時主要需要人們的視覺參與。但是園林藝術又不單是一種視覺藝術,而且還涉及到聽覺、嗅覺等感官。
中國園林的審美理想,達到「鳥語花香」的境界。欣賞園林中的這種「鳥語」與「花香」,就分別要求遊客聽覺和嗅覺器官的參與。園林中的聽覺美,不僅僅是「鳥語」,還有風、雨、泉水的聲音。例如,蘇州拙政園中的聽雨軒,就是借雨打芭蕉而產生的聲響效果來渲染雨景氣氛的。又如留聽閣,也是以觀賞雨景為主,取意於「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詩句。承德離宮中的「萬壑松風」建築群,也是借風掠松林發出的濤聲而得名的。
園林不像盆景那樣,可以卧以游之,而是具有一定范圍的現實境域,特別是對於那些較大面積的園林,不可能固定在一個視點上就將滿園景色盡收眼底。而必須身入園中,或廊引入隨、步移景換、或駐足凝神、觀賞園景。一般來說,在造園時就已考慮到這一點,開辟園路曲徑,布置亭台廊榭,就是為了引導遊客觀賞。園林是一個多維空間,立體風景,因此,對於園中縱向景觀,觀賞時還往往有俯、仰之別。至於四時季相、陰暗雪雨,更需時時探訪,方得佳境。
2、品
中國園林的審美知覺是通過觀賞逐步形成的,即愉悅感官的基礎上,通過對比、想像和聯想等手段,展開思維活動,與客體發生共鳴,產生出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自然而然地與景融合,悠然地陶醉於自由自在的審美之中。這是一種極其和諧、極其深遽的審美境界。
「品」是欣賞者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文化素養、思想情感等,運用聯想、想像、移情等心理活動,去擴充、豐富園林景象的過程。它是一種積極、能動的再創造性的審美活動。聯想最常出現的是在物與物的相似性的類比中生成形象,在物與事、物與人的接近性聯系中深化對象,使景物顯不出新的境界和新的意趣。如揚州個園的春山,湖石依門,修竹迎面,石筍參差亭立,構成一幅以粉牆為紙,竹石為圖的極其生動的畫面。觸景生情,點放的峰石彷彿似雨後破土的春筍,使人聯想到大地回春,欣欣向榮的景象;再如冬山,造園者大膽選用潔白、通體渾圓的宣石(室石),假山疊至廳南牆北下,給人產生積雪末化的感覺。
由於園林意境是由創作者和欣賞者共同創造的,因此遊人才可以憑自己的想像開拓無限的意境,獲得極為豐富深邃的美感。
3、悟
園林欣賞之「觀」,是以園林為主,整個心理活動表現為一種相對被動狀態;園林欣賞之「品」,以遊客為主,整個心理活動表現為一種相對主動狀態。園林欣賞達到「品」的階段,對一般遊客來說也就基本結束了,但還不是園林欣賞的最高境界。相對於前兩個階段的「觀」和「品」,園林欣賞的第三個階段可稱之為「悟」。如果說園林欣賞中的「觀」和「品」,是感知、是想像、是體驗、是移情,是欣賞者神遊於園林景象中達到物我同一的境地,那麼,欣賞中的「悟」。則是理解、是思索、足領悟,是一種回憶、一種探求,在品味、體驗的基礎上進行哲學思考,以獲得對園林意義深層的理性把握。
在欣賞園林過程中出現「悟」的階段,亦是由園林藝術本身所次定的。在優美的園林景色、深遠的藝術境界的深處,還蘊藏著內在理性。理性的內涵可以通過欣賞者在對整個園林世界品味、體驗基礎上的哲學思考中而得到領悟。欣賞者的文化素質和審美趣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欣賞的效果。
中國園林的「風景洵美,固然是重要的原因,但還有個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歷史。」對於這樣一種富有文化內涵的藝術.需要游賞者本身調動各種文化知識和經驗,將其與園林中的個別風景或整體構思相聯系,才能較好地理解和把握園林的意味。「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掌握必要的園林知識,甚至了解造園的過程和技巧,對提高自己的園林欣賞水平是大有幫助的。

❸ 園林藝術形式美有哪些法則

(一)多樣統一法則1 形式與內容的變化統一(公園中重要的表現形式是園內道路,直線,曲線,中弧,折線)2 局部與整體的多樣統一(風格造型,色彩變化均應保持與全園整體基本協調,在變化中求完整。)3 風格多樣與統一4 形體的多樣與統一5 圖形線條的多樣與統一6 材料與質地的變化與統一7 線性紋理的變化與統一(二)整齊一律(如園林中整齊的行道樹與綠籬,整齊的廊柱門窗,整齊排練的旗桿,噴泉水柱等)(三)參差律(一般是通過景物的高低,起伏,大小,前後,遠近,疏密,開合,濃淡,明暗,冷暖,輕重,強弱等無規定周期的連續變化和對比方法,是景觀波瀾起伏,豐富多彩。如堆山疊石,樹木配植,建築形式,地形變化等)(四)均衡法則1 靜態均衡(即對稱平衡,以軸線為中心)2 動態平衡(不對稱平衡即景物的質量不同,體量也不同,但也是人感到平衡)(1)構圖中心法(2)杠桿均衡法(3)慣性心理法(五)對比法則(在園林造景藝術中,往往通過形式與內容的對比關系而更加突出主題,更能表現景物的本質特徵,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如用小突出大,用丑顯示美,用拙反襯巧,用粗顯示細,用黑暗喻示光明等。通過形體,線性,空間,數量,動靜,主次,色彩,光影,虛實,質地,意境等對比手法。)1 適於用對比的場所花園門口精品景點 建築附近 渲染情緒2 獲得對比的方法水平與垂直體形大小 色彩與明暗 布局 開合 疏密(六)和諧法則相似協調近似協調 局部與整體協調(七)比例法則(八)尺度法則1 單位尺度2 人的習慣尺度3 景物與空間的尺度4 模度尺設計法(1)建築空間1/10理論,指建築室內空間與室外庭院空間之比至少為1:10.(2)景物高度與場地寬度的尺度比例關系,一般是1:3—1:6為好(3)地與牆的比例關系。地與牆為D和H,當D:H小於1時為夾景效果,空間通過感快而強;D:H=1時,為穩定效果,空間通過感平緩;D:H大於1時則具有開闊效果,空間感開闊而散漫沒有通過感。(4)牆或綠籬的高度在空間分隔上的感覺規律。當高大於等於30厘米時有圖案感,但無空間隔離感,多用於花壇花紋邊緣處理;當高60厘米時,稍有邊界劃分和隔離感。多用於台邊,建築邊緣的處理;當高為90-120厘米的時候具有較強烈的邊界隔離感,多用於安靜休息區的隔離處;當高度大於160厘米時即超過一般人的視點時,多用於障景、隔景或特殊活動封閉空間的綠牆處理。(九)節奏與韻律法則連續 漸變突變 交錯 旋轉 自由(十)主次法則(十一)整體法則

❹ 簡述如何通過築山理水創造園林美

座園林些山水或者側重於植物造景或者建築密度較般情況總土、水體、植物建築四者結合築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築營造邊便相應造園四要素

❺ 如何創造中國園林中的意境美

意境是文藝作品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和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運用延伸的空間和虛復空間的特殊手法,組織空間,擴大空間,鋼花園林景深,豐富美的感覺。虛復空間是多種物體構成的園林空間由於光的照射通過水面、鏡面或白色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假重復的空間,即所謂的倒影,照影,陰影。造園藝術常用比擬和聯想的手法,使意境更為深邃。運用使問題句表現園林意境。運用植物恰如其分的營造氛圍。掇山理水,山因水活,山環水抱。

❻ 如何認識中國園林藝術的美

中國的園林:亭台樓閣、相映成趣。

網路總結得非常精彩。http://ke..com/view/4773.htm

❼ 園林藝術造型的原則是什麼

植物配置,是運用藝術技法把各種植物的所有要素組合起來,以美的形式使園林植物的形象美和基本特性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創造出美的環境。

園林在城市中的美,已為舉世所公認,而植物正是構成園林美的主要角色。園林植物對園林美的貢獻,一般認為主要是向遊人呈現出視覺的美感,其次才是嗅覺。有人認為東方比較重視嗅覺的美感,傳統喜愛的花卉,大部分是香花,如蘭花、白玉蘭、茉莉、梅花等。藝術心理學認為視覺最容易引起美感,而眼睛最敏感的是色彩,其次才是體形和線條等。根據這些情況,賞心悅目的植物,除去特殊的癖好之外,最受歡迎的是色彩動人,其次才是香氣宜人,然後是體形美、線條美等。因此千百年來,園林植物的栽培與選育者一直圍繞著這些喜好或嗜好而忙碌著。

以自然美為基礎,結合社會生活,按照美的規律進行植物、建築景觀創作,可稱之為園林藝術。由於植物的生長雖然具有時間的變化,但相對來說是比較緩慢的,不易察覺,靜的內容勝過動的內容,而且可以觸摸,視覺能夠感受,感受力持久且豐富多彩,將有形世界中的自然美再現於園林之中,甚至因集錦而提高了等原因,園林藝術可歸入造型藝術的范疇。造型藝術的表現原則即為園林藝術造型的原則。

1.多樣統一的原則

又稱統一與變化的原則。園林藝術應用統一的原則是指園林中的組成部分,在體形、體量、色彩、線條、形成、風格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給人以統一的感覺。由於一致性的程度不同,引起統一感的強弱也不同。十分相似的一些園林組成部分即產生整齊、庄嚴、肅穆的感覺,但過分一致又覺呆板、郁悶、單調,所以園林中常要求統一當中有變化(diversity),或是變化當中有統一(unity)。

自然山水中,有生物也有非生物,長期以來都是協調統一的。它們以各種不同的內容互相組合起來,形成各種類型的景觀特性,如沙漠景觀、沼澤景觀、高山草原景觀等,每一種具有明顯特性的景觀,都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感反應,其中凡是真正使人感到愉快的景觀,都是由於其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具有明顯的諧調統一。

2.對比與調和的原則

對比與調和是藝術構圖的重要手段之一。園林景觀更需要有對比,這才能使景觀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同時又要有調和,以便突出主題,不失園林的基本風格。

(1)形象的對比與調和在植物造景中,喬木的高大和灌木的矮寬、尖塔形樹冠與卵形樹冠,有著明顯的對比,但在都是植物、都從樹冠上看,其本身又是調和的。

(2)體量上的對比與調和在各種植物中,有著體量上的很大差別,以其長成期一般生態的相差級數的不同來對比,可取得不同的景觀效果。如以假檳榔與散尾葵對比,也可以蒲葵與棕竹對比,很能突出假檳榔和蒲葵,而它們的姿態又都是調和的。

(3)色彩的對比與調和色彩的對比包括色相和色度兩個方面的差異。差異明顯的,如綠與紅,白與黑,就是對比;差異不大的就有調和效果。植物葉色大部分為綠色,但也不乏紅、黃、白、紫各色,而且綠色還有色度上的廣譜范圍,從淡綠到墨綠,應有盡有。植物的花色之豐富多彩也是無與倫比的。運用色彩對比可獲得鮮明而吸引人的良好效果,運用色彩調和則可獲得寧靜、穩定與舒適優美的環境。植物造景時就常用「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對比手法來創造主景或點景。

(4)明暗的對比與調和園林綠地中的明暗使人產生不同的感受。明處開朗活潑,暗處幽綠柔和;明處適於活動,暗處適於休息。園林中很容易利用植物來構成有明有暗的景觀,既能互相溝通又能形成豐富多變的景觀。

(5)虛實的對比與調和植物有常綠與落葉之分;樹木有高矮之分,樹冠為實,冠下為虛;園林空間中林木蔥籠是實,林中草地則是虛。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才使園林空間有層次感,有豐富的變化。

(6)開閉的對比與調和在園林中有意識地創造有封閉又有開放的空間,形成有的局部空曠,有的局部幽深,是園林高於自然的方面之一。在那些真正的自然森林中,只有封閉,難有空曠之處,不免使人心寒膽顫,這是自然風景的可怖之處。園林環境中有封閉又有空曠空間,互相對比,互相烘托,可起到引人入勝、流連忘返的效果。

(7)高低的對比與調和園林景觀很講究高低對比、錯落有致,除行道樹之外忌諱高低一律。利用植物的高低不同,組織成有序列的景觀,但又不能是均勻的波形曲線,而應該形成常說的優美的天際線,即線形無限優美的林冠線,在晚霞或晨曦的映襯下,悠遠、寧靜。

另外,利用高聳的喬木和低矮的灌木整形綠籬種植在一個局部環境之中,垂直向上的綠柱體和橫向延伸的綠條,會形成鮮明的對比,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

3.韻律與節奏的原則

詩詞中要有韻律,音樂中要求節奏,在希臘文中,韻律和節奏都是同一個字即rhythmos,其原意是指藝術作品中的可比成分連續不斷交替出現而產生的美感。是多樣統一原則的引伸,除詩和音樂之外,已廣泛應用在建築、雕塑、園林等造型藝術方面。在園林中利用植物單體有規律的重復,有間隙的變化,在序列重復中產生節奏,在節奏變化中產生韻律。如路旁的行道樹用一種或兩種以上植物的重復出現形成韻律。一種樹等距離排列稱為「簡單韻律」,比較單調而裝飾效果不大。兩種樹木,尤其是一種喬木與一種花灌木相間排列或帶狀花壇中不同花色分段交替重復等,產生活潑的「交替韻律」。人工修剪的綠籬可以剪成各種形式的變化,如方形起伏的城垛狀、弧形起伏的波浪狀、平直加上尖塔形半圓或球形等形式,如同綠色的牆壁,形成「形狀韻律」。又如丹麥用山楂、美國南部用法氏石楠(Photiniafraseri)作綠籬,前者秋季變紅,後者春季嫩梢紅色,這樣隨季節發生色彩的韻律變化者,可稱之為「季相韻律」。

花壇的形狀變化,包括植物種類的變化、色彩及排列紋樣的變化,結合起來就是花園內最富有韻律感的布置。歐州文藝復興時期,大面積使用圖案式花壇(parterre),給人以強烈的韻律感。另外一種稱為花境(border),植物種類並不多,但按高矮錯落作不規則的重復,花期按季節而此起彼落,全年欣賞不絕,其中高矮、色彩、季相都在交插變化之中,如同一曲交響樂的演奏,韻律無窮。

沿水邊種植木芙蓉、夾竹桃、杜鵑花等,倒影成雙,也是一種重復出現,一虛一實形成韻律。一片林木,樹冠形成起伏的林冠線,與青天白雲相映,風起樹搖,林冠線隨風流動也是一種韻律。植物體葉片、花瓣、枝條的重復出現都是一種協調的韻律……,園林植物產生的韻律可謂取之不盡。

園林景物中連續重復的部分,作規則性的逐級增減變化還會形成「漸變韻律」。這種變化是逐漸而不是急劇的,如植物群落由密變疏,由高變低,色彩由濃變淡都是取漸變形式,由此獲得調和的整體效果。

4.主體與從屬的原則

園林中景物很多,但往往人為地區分為主體和從屬的關系,也就是重點和一般的關系。園林屬人工造景,出於經濟的、環境的條件或苗木供應等各種因素的緣故,造園者往往只能注重某一景物或某一景區,而把其餘置於一般或從屬的地位。

在植物造景中,一般而言,喬木是主體,灌木、草本是從屬的。強調或突出主景的方法,可以採用:

(1)軸心或重心位置法把主景安置在主軸線或兩軸線交點上,從屬景物放在軸線兩側或副軸線上。自然式園林綠地中,主景應放在該地段的重心位置上。這個重心可能是地形的幾何中心,也可能是地域中植物群體的均衡重心,也可以是地域中各空間的體量重心。

(2)對比法在前述的對比技法中,形體高大,或形象優美,或色彩鮮明,或位處高地,或在空曠處獨一無二,或在橫向景物中「鶴立雞群」者,一般都是主景,其餘則為從屬景物。

5.均衡與穩定的原則

園林是由植物、山水及建築等組成的,它們都表現出不同的重量感。在平面上表示輕重關系適當的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輕重關系適宜的則為穩定。

規則式園景是在軸線兩側對稱地布置景物,其品種、形體、數目、色彩等各種量的方面都是均衡的,對稱均衡給人以整齊莊重的感覺。在一般情況下,園林景物不可能是絕對對稱均衡的,但仍然要獲得總體景觀上的均衡。這包括各種植物或其他構成要素在體形、數目、色彩、質地、線條等各方面能體現出量的感覺,要從各方面權衡比較,以求得景觀效果的均衡。這叫做不對稱均衡,也稱為自然均衡。不對稱均衡賦予景觀以自然生動的感覺。

在立面上看,一個物體或一處景物,下部量大而上部量小,被認為是穩定的。園林是人造的仿自然景觀,為取得環境的最佳效果,一般應是穩定的。因此,在那些干細而長,枝葉集生頂部的喬木下應配置中木、下木使形體加重,使之成為穩定的景觀。比如桉樹,在風雨中搖晃起來,不穩定感十分強烈,當有中下喬木的樹冠相烘托時,其搖搖欲傾之勢就大為減弱了,穩定感明顯地增加了。

6.比例與尺度的原則

所謂比例是指園林中的景物在體形上具有適當美好的關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分之間長、寬、厚的比例關系,又有景物之間個體與整體之間的比例關系,這兩種關系並不一定用數字來表示,而是屬於人們感覺上、經驗上的審美概念。例如日本的古典園林,由於面積較小,傳統上的配置無論樹木、置石或其他裝飾小品,都是小型的,使人感到親切合宜。大型園林如華盛頓國會大廈前的寬敞軸線上,水池、草地、大喬木、紀念碑等都是大型的,使人感到宏偉。這種親切感和宏偉感都是比例適當而形成的。所以運用比例這個原則,從局部到整體,從近期到遠期(尤其植物體量的增大),從微觀到宏觀,相互間的比例關系與客觀的需要能否恰當地結合起來,是園林藝術設計上成敗的關鍵。

尺度在西方認為是十分微妙而且難以捉摸的原則,其中既有比例關系,還有勻稱、協調、平衡的審美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聯繫到人的體形標准之間的關系,以及人所熟悉的大小關系。

園林是供人賞用的空間景物,其尺度應按人的使用要求來確定,其比例關系也應符合人的視物規律。這對於做主景的植物等景物,設立在什麼位置上這一問題就有一個尺度和比例的要求。依據統計分析,在正常情況下,不轉動頭部,最舒適的觀賞視角在立面上為26°~30°,在水平面上為45°。以此推算,對大型景物來說,合適的視距為景物高度的3.3倍,小型景物約為1.7倍。而對景物寬度來說,其合適視距則為景物寬度的1.2倍。造園者在園林中要設置一株孤立樹做主景時,周圍草坪的最小寬度就需以這一規律來限定。否則,就達不到對該樹的最佳觀賞效果。

觀賞景物因視線的角度不同又分為平視、仰視、俯視。平視使人感到平靜、深遠;仰視使人感到雄偉、緊張;俯視則感到開闊、驚險。在園林中,創造不同的觀賞視角,使高低上下、四面八方都有景可賞,使園林空間有豐富的層次,景色絢麗多姿。

❽ 中國園林的意境是如何通過手法去創造的

在世界園林的發展史上,出現了兩個分支,一支是西方的規則式園林,另外一支是東方的自然式園林。西方園林講究對稱,以巨大的尺度創造出真實而有限的空間,東方園林則以「一峰山則太華千尋,一勺水則江湖萬里」的意境創造了無限的空間感。西方園林重在寫實,東方園林重在寫意。

中國古典園林是東方園林的典型代表,它綜合了山水畫、書法、建築、雕塑、植物學、園藝學等多種藝術形式,反映了中國的傳統美學思想。人們都喜歡用詩情畫意來形容中國園林的美,詩情畫意也已成為園林意境的代名詞。意境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經,佛家認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智來冥境,得玄即真」。園林意境即指園林的詩情畫意,即詩情畫意在園林中的表現。

一、園林意境的特點。

園林意境首先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特點。唐朝詩人李白在他的作品《送孟浩然至廣陵》中寫道:「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帆船早已遠去,而送別的人還佇立在江邊悵望,詩人與孟浩然的深厚感情,詩中隻字未提,但卻溢於言表,這種在語言里沒有卻已表達出來的意境,是園林意境最基本的體現方法。

園林意境的創作同時也是指意在筆先,情景交融。只有用強烈而真摯的感情,去深刻認識所要表達的對象,經過高度的概括和提煉的思維過程,才能把這種感情溢於詩表,才能達到藝術上的再現,簡而言之,即意在筆先。一幅作品,首先要感動自已,才有可能感動別人。同其他藝術作品一樣,園林作品的完成首先必須有創作者真情實感的投入,才有可能創作出意在筆先,情景交融的作品。

園林意境的欣賞具有意隨人異,境隨時遷的特點。站在作品欣賞的角度來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感受到的意境可能是大相徑庭的。我們創作的作品到底應該具有怎樣的意境,觀賞者體會到的可能又是什麼?網路上一度甚為流行的網文《悟空傳》中的一個片段,很好的反映出園林意境應具有的特點。犯錯的金蟬子(唐僧)取到真經後回到如來身邊,如來要考驗他有沒有悟道,從身邊拿起了一朵花,金蟬子愣住了,這時如來身旁的另一個弟子,迦葉尊者卻在一旁發出了微笑。

如來:你已悟道,可得我正法了!

金蟬子:你明白了他的意思,你即為你悟而笑,卻忘了天下那萬千笑不出之人。

新時期園林意境的創作應該是為大多數人服務的,我們不能創造這樣的意境,只讓少數人發出會心的微笑,而不管萬千笑不出之人,如果把如來的拈花比做意境的話,我們說,這種意境是曲高和寡的,我們所要創造的園林意境不應該只為少數專業人士服務。

在園林意境特點的把握上,我們不能犯一個傾向性錯誤,即為了讓大多人理解而一轟而上,失去園林意境所應有的個性化特點,在這一點上,特別要防止媚俗、跟風的現象。我們所創作的園林作品,應該是形式多樣的,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園林意境是一種審美的精神效果,雖然不象一山、一石、一水、一花、一草、一木那麼實在,但它是客觀存在的,它是在生活美、自然美的基礎上升華產生的藝術美。園林意境就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創作意境的過程中要做到「意在筆先,情景交融」,站在欣賞的角度上來說,可能是「意隨人異,境隨時遷」,我們創作的意境應該能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二、園林意境的表達方式。

園林意境常見的表達方式有形象、典型、聯想、模糊、點景及利用植物的特性美等方法。了解這些方法的基本常識,不僅有助於園林意境的創作,也有助於觀賞者理解、欣賞園林意境,提高園林觀賞水平。

形象表達即利用具體形象表達思想感情,園林中雕塑的處理是最典型的例子。岳飛墳前有鐵鑄的秦檜夫婦的雕塑,使人聯想到「江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的詩句。我市星元醫院矗立的胡星元雕像,使人聯想到胡星元先生的事跡,聯想到愛國主義。

典型性表達是對自然界中自然美的高度概括,是園林意境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再創造。中國園林中的假山,並不是某一地區真山水的再現,而是經過高度概括和提煉出來的自然山水。自然山水的形態特徵有峰、脊、谷、麓,有雄、奇、險、秀、幽等景觀特點,用來表達深山大壑,廣畝巨澤。園林中的假山雖然尺度有限,但卻有置身於真山水之感,如果方法得當,就可以使觀賞者體會到「一峰山則太華千尋,一勺水則江湖萬里」的意境。

利用聯想的方法,由甲聯想到乙,由乙聯想到丙,使想像愈來愈豐富,從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蘇洲歷史最悠久的滄浪亭,單單是「滄浪亭」的園名就使人聯想到屈原的「世人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同時也聯想到漁夫的「滄浪之水清兮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濯吾足」。古典園林中常有用荷花的,即使荷葉凋零,也可以使人聯想到「留得殘荷聽雨聲」。聯想的方法,可以無限擴展園林的意境空間。

模糊性即利用事物的不定性來擴展園林意境。園林中處理人工溪流時,往往要將源頭和去路隱藏起來,取得似有源,似無盡的效果,意味深長。《白雨齋詞話》中寫道「意在筆先,神余言外。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終不許一語道破,恰恰道出了意境的天機,就是不能一語道破的那個意思。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有一亭,題名「亭亭亭」,乍一看使人摸不著頭腦,但如果到實地觀賞,就會看到亭前亭亭玉立的荷花,原來「亭亭亭」取的是亭前荷花亭亭玉立之意。

利用高度概括的園林題詠進行點景,可以升華景物的意境,使其由物質空間上升到精神空間。蘇州拙政園內有建築「與誰同坐軒」,與誰同坐呢,原來是宋代詞人蘇軾的「與誰同坐,清風、明月、我」,點出與清風為伴,與明月為友的意境。揚州個園,園內廣種修竹,個為竹的一半,同時也是竹葉的形狀,暗藏著主人孤芳自賞,借竹明志,像竹一樣「清逸脫俗」的性格特點,如果直名竹園則不免落入俗套。

利用植物的特性美,以及長期以來人們所形成的關於植物特性的共識,也是園林意境創作的常用手法。松、竹、梅歲寒三友,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桃李杏春風一家,八月桂花香的桂花則象徵喜慶豐收,牡丹代表雍榮華貴。這些利用植物特性美進行園林創作的方法,因為已經形成大多數人的共識,易於引起共鳴。

三、意境的創造。

有了好的意境,還要通過意匠去表現,意匠,即方法和技巧,要有相應的方法和技巧。意匠的形成,貫穿園林意境創造的整個過程。

意境的創造首先要簡。大膽的剪裁,應精於取捨,簡才能給人以想像的餘地,若象西方的規則式園林一樣,則沒有了想像的餘地。意境的創造同時還要誇張,藝術的典型性,要通過誇張的手法來實現,突出典型,必須誇張,但這種誇張應該是以真實為基礎的誇張。毛澤東的「離天三尺三」用誇張的手法道出高度給人的心理感覺,這種誇張是以觀者的心理感受為基礎的,雖極盡誇張,卻真實道出了人的心理體驗。意境的創造應以構圖為基礎。我國園林有一套獨特的布局及空間構圖方法,根據自然本質的要求經營位置,需要創作者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加以體會和理解。

中國的園林設計,特別強調意境的產生,這樣才能達到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所以說中國園林不是建築、山水與植物的簡單組合,而是有生命的情的藝術,是詩畫和音樂的空間構圖,是變化的、發展的藝術。意境並不是所有園林都能具有的,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產生的,在意境的變化中,要以最佳狀態而又有一定出現頻率的情景為意境主題。最佳狀態的出現是短暫的,但又是不朽的,即《園冶》中所謂「一鑒能為,千秋不朽」。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尋味,引興成趣和深刻懷念。所以意境是中國千餘年來園林設計的名師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國園林具有世界影響的內在魅力。

❾ 如何欣賞園林藝術的美

園林藝術是綜合性的藝術,涉及美術門類的所有領域,建築,繪畫,書法,手工藝,設計雕塑石文華,織造,等等這些面都可以欣賞

閱讀全文

與如何創造園林藝術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