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青島版科學設計與發明單元備課

青島版科學設計與發明單元備課

發布時間:2021-12-25 09:51:21

㈠ 科學老師是怎麼備課的

那麼當前我們科學教師從時間上分,備課有這樣幾種形式?

1、常年備課,(教師平時對各中教學資料的積累,對生活的觀察);

2、學期備課(在課標指導下對正冊書的鑽研,可粗略一點,並可製作出《學期進度計劃表》);

3、單元備課(是在一個單元教學前的備課,可以擬寫出單元的教學計劃);

4、課時備課(根據單元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而進行的教學過程的設計);

5、課前復案(上課前對教案的內容在揣摩構思,默記熟練的過程);

6、課後備課(課後回顧反思,寫教學後記)

歷史經驗證明:無論傳統和現在,備課都是至關重要的,而許多教師的成才也是從備課開始的。

特級教師斯霞說:「要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我常常把備課當作指揮員在組織「戰役」,我總是反復推敲,直到設計出自己滿意的反案為止。」

特級教師張子鍔說:我教中學物理五十年了,同教三個班,課已經上了一百五十遍了,但是到最後一遍,不備課我還是不敢上課」。看來,功是在課前,效在課上,備課是教師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基礎工作,只有認真備好課,才能上好課,而備課又是課改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教師要想做好備課工作,就得認真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首先要轉變觀念。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備課的改革也是一樣,首先教師思想觀念上必需有所突破和創新,教師如果沒有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轉變,就不會有整個備課內容方法上的突破。當前教師在教案設計上沒有創新,還在走老路。「導入----講授----鞏固----作業----小結」的教學思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與其說是方法技術的落後,倒不如說是教育思想的陳腐、教育觀念的落後。正確的教育思想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靈魂。觀念更新比方法更重要。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育,就有什麼樣的教學,所以改革備課的方法應是改革備課思想。

附:教海拾貝

怎樣看待教育、教材、教學、學生、師生關系?

1、教育: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車上裝貨,而是向油箱注油」。

2、教材: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

3:教學:a.課程是生活,是經驗。

b.教學是一種交往,一種溝通,一種對話。

c.開放性的教學才能培養開放性的人才。

4、學生:新課程要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表現,欣賞學生的想法,注重學生的問題,接納學生的意見,寬容學生的意見,滿足學生的需要。

二、掌握新課程備課的新特點

1、由靜態備課向動態備課轉變。

傳統的備課,基本上是按照「我教您學」思路來編寫教材教案的。教學過程由教師來控制。這種教學設計基本上是預設的、有計劃的,可控制的。這種反感是靜態的、單一的、機械的、細致的。甚至每一個教學環節、具體活動內容、什麼時間學生發言、教師講什麼都有教師課前作了規定。新課程的教學設計:「以學定教」。體現學生學習需求的教案,不等同於過去的教案,一次教學過程是個流動的過程。

教學設計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之間的多項互動,始終是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引發新問題---解決新問題」的循環中進行的。因此,教學設計要給孩子留有大的空間,讓孩子們在流動中不斷得到從事和完善。一堂課的完成,也是教學設計的暫時終結。如上「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一課時,在四年一是這樣教學的、在四年二班就是有改進了,到四年三時,有改進很多,學生不同、知識水平不同,教學進程方法也不同的。所以說:新課程教學設計及是可以預設的,又是不可預設的,既是有序的又是無序的。是動態的、多樣性的、靈活的、粗線條的。過去我們時代這知識走向學生,今天我們是陪著學生走向知識;過去我們把教科書作為學生的世界,今天我們讓世界成為學生的教科書。

2、有經驗型備課向研究形備課轉變

傳統的備課是一種封閉式的備課,教師滿足於一本教材、一本教參,備的是課內,講得是自己知道的知識,把自己關在教室里獨自研究教材,選擇教法。可謂的是「關門教書、」「閉門批改」。十幾年乃至數十年,備課上課都憑著自己的經驗。是一種磨道式的循環。如今新課程備課是開放的,備課內容和方法、形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備課不僅被課內還要備課外,回答學生提出的意想不到的問題。新課程下的備課就是教研,備課就是課改。備課本身就是一種研究活動,因為每一個新課程的教學方案的設計就是對舊教學方案的創新,教學設計的推陳出新就是在進行教學改革。所以時下教師備課應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

研究型備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備課的研究型體現1、備課內容的開放性

2、備課方法的開放性

3、備課過程的反思性

4、教學設計的創造

3、由文字教案像文字與思維相結合教案轉變。

由於新課程課的動態生成性,有些教學目標是可以預設的、有些教學目標是不可以預設的,有的教學活動是有計劃的、有的教學活動是沒有教學計劃的,這就決定了教師備課編寫教案時有些教學設計內容可能在教案設計中記錄下來,而有些內容就要靠教師的思維來記載。

備課應是終身隨時的感悟,而不是一時的偶有所得,備課應是刻在心中永遠難以忘懷的教學藍圖,而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文字。

㈡ 如何科學備課

備課需要從「教學方案」的層次退到為設計方案作準備的層次上來,這一變化首先要體現在備課內容上。備課備什麼?過去,教師備教學目的、重點難點、過程方法。這三大塊內容都屬於「教學方案」的內容,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備課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在教學實踐中常常會有這種情況:課堂里出現了與教師備好的課不一致的情況,出現了教師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放棄原來的備課,二是迫使學生按照備課里的設計來理解和學習。原有的備課內容的情況,只能有這兩種選擇。
備課的功能得到了改造,內容也必須改造。改造的方向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可能性都應該納入到備課的范圍里來;第二,是更重要的,教師也許可以不提出具體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和過程方法,但必須對教材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對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過程方法的基本原則有深刻的把握。這兩個方面,都包含了豐富的研究性因素,屬於「研究性備課」。在這種研究性備課的情況下,課堂里出現任何情況,教師都可以根據我們在課前的研究靈活應對。

㈢ 你認為一種科學的備課方法是什麼平時你是怎樣備課的

備課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我認為無論是哪門學科,教師真正要備好一堂課,應該腳踏實地,並結合自身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創造性地研究和設計。「研讀」是備課的需要前提,老師研讀與課程有關的資料是需不可少的環節;第二「博學」是備課的重要基礎;第三「細致」是備課的基本要求;第四「創新」是備課的成功亮點。這種備課方法是我所追求的目標。(補充:備出一份好的教案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也能使教師教學更有底氣,甚至變得胸有成竹。同時,好的教案設計也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方式、效率等多個方面,最終對整個課堂課的教學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㈣ 本人急需青島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四單元說課教案與教案

你在網路上把這些單元課文的名稱輸上,一搜救可以了,我也是老師也是這樣找到的

㈤ 如何有效地整合整個單元課文設計整個單元教學的教案

「整合單元教材」就是指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實施的一種以單元為整體進行的備課、教學活動.以單元話題為依託,整合單元教材中的選文,從整體到部分最後在回歸整體的綜合性教學活動.
——題記
時光的腳步匆匆,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覺已經將整合單元教材進行了兩年,真如一位不知道姓名的人說的那樣: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沒有想不到的.當我想到要將單元的教材進行整合後,亦步亦趨中,感受到了迷惘,也收獲到了一些快樂,先將快樂與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都能夠幫助解除心中的迷惘.
一、整合單元的教材,根據單元的主題去查閱資料,學生的視野更開闊.
六年級的孩子們已經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思想,如果開始之初,他們在預習的時候查閱相關的資料是不假思索的索取,大篇幅的列印資料展現在你的面前,讓你看到的是他們的熱情與積極進取,但是,今天的他們,在預習的時候,查閱與主題相關的資料的時候,他們學會了取與舍.
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主題是美麗的家園.當你在「網路」中輸入「美麗的家園」的時候,點擊回車鍵,在你的面前會出現幾百條甚至上千條、萬條的相關的資料.

㈥ 如何進行單元的整體備課

教學設計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學設計的成功與否決定了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否,也對後續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做好單元教學設計,可以從整體上把握這一單元的知識,使教師對整個單元或整章知識的結構都有著很清楚的認識,會讓你知道在什麼時候講到什麼程度,會讓你更好的把握教材,解讀教材,進一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循序漸進,會讓學生對一個模塊或一個單元的知識有一個系統的理解,讓學生能夠知道本單元在高中數學中的地位以及與前邊學過的章節和後續章節的聯系,就會有目的、理解性的去學習了。 目前新課程對數學教學設計有如下要求:

  1. 教學設計要充分體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2. 2.教學設計要突出對數學思考、情感態度的設計。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對話;讓學生參與廣泛的合作與交流。

  3. 3.教學設計要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包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獲取,數學方法的應用,數學思想的吸收和數學情感的投入。提高學生的素養,就必須化知識為智慧,積文化為品質。

  4. 4.教學素材要來源於現實。來源於現實生活,來源於學生的數學現實。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發生在身邊的數學,就會產生親和力。

  5. 5.教學設計要體現知識的生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要有利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

  6. 6.教學內容呈現的形式要豐富多彩,要注重學習情境的創設,如故事、場景、動畫、游戲、實驗等。

  7. 7.教學內容設計要有彈性,要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8. 8.教學媒體設計要有針對性,要為我所用,提高效率,要在激發興趣、突破難點上做文章,要避免形式主義。

  9. 所以說單元教學設計不僅對教師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學習本單元的基礎知識也是大有益處的。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教師都應提倡單元教學設計。

  10. 那麼單元教學設計究竟需要設計什麼?

  11. 一、首先是單元教學內容的分析,就是確定要教什麼。把單元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單元內的知識點、各知識點之間的結構、體現的思想方法,以及完成學習任務需要的從屬知識技能、與本單元相關的知識和思想方法等進行分析。這其中包括:1.單元主要內容及課時分配;2.單元教材編寫意圖(含課標要求理解分析):教材中的單元知識走向和邏輯鏈,特別是每一節課內容在單元中的地位,教材編寫的意圖等方面;3.單元教材內容的數學核心思想。教學內容分析應該建立在教師良好的數學素養之上。可以在教學組內或學區中心集體研討,或專家的指導下完成。

  12. 二、其次是學生情況的分析,教師要了解學生學習心理,認知水平,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學習起點的能力與學習特點等。包括:1.學習該單元學生已有知識背景(包括知識技能和方法);2.學習該單元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3.學生學習該單元內容可能的困難;4.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性、學習習慣和學法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分析應該有「前測」作為科學依據,不能僅憑經驗判斷。學生分析是個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結果簡單代替自己的學生分析。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的「前測」往往可以通過訪談實現,可以是抽樣,也可以是有針對性的,如對於學困生做特別的訪談,可能會發現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學習要素。學生分析應體現在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上。

  13. 三、教學目標的設計。

  14. 教學目標包括: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價值觀、重點、難點。教學目標是為學生的「學」所設計,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教學目標的達成服務的。教學目標是個性化的,又是尊重數學學科發展需要和學生未來學習需要的。同時,教學目標的制定應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思考,但具體形式不一定逐條對應。教材分析和學生分析是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和前提。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教學目標在學生分析之前和之後往往存在差異。如果對教材分析的要求越透徹,對學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學和規范,教學目標的設計就越不是一件簡單而迅速的工作。教學目標應該在後期的教學活動中得到實在的落實,不能只寫不做,特別是設計意圖中應該逐步闡釋活動是如何通過組織與實施在為達成目標服務的。

  15. 四、單元教學活動的設計。

  16. 教學活動就是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所設計的活動。包括:1.活動內容;2.活動的組織與實施;3.活動的設計意圖;4.活動的時間分配預設。除了以上幾點外還應注意教法與學法的設計。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是指教學活動開展的具體形式,包括學生學習方式—獨立學習,還是合作學習,還是建立在獨立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學習,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獨立學習等方式。教師活動的開展—提問或提出任務,組織合作學習,組織交流,講授等方式。活動材料的准備,如學具(寫明具體材料、數量等)、教具、課件等。而活動的設計意圖是為教學活動和活動的組織實施進行辯護,辯護的出發點是分析它們是否促成了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不能簡單地主觀臆斷是為目標服務,應該有一定的理由—數學的、教學的。更不應該寫成一些沒有針對性,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口號式的「普遍真理」。

  17. 五、教學評價設計。

  18. 主要是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它包括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檢測不同層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課堂教學形成性測試和總結性測試的設計。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的重要區別之一是前者重在得出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後者重在分析影響學生學習進步的原因。過去評價主要是在教學過程結束後進行,而實際上,要想學生在最後的總結性評價中獲得好的成績,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形成性評價,也就是要將總結性評價轉化為形成性評價,其標志就是:在教學過程之前基於評價設計教學目標。

  19. 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我頗有感觸,以前寫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要學哪了才寫哪,最多就是超前幾小節再寫寫教案,可是在後來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每小節的內容以及題型都是和前後幾小節內容和題型相互聯系著演變,內容聯系還容易理解和掌握,但題型之間聯系和演變確實只有通過整章或者整個單元的連貫掌握,才會真實體會它們之間內容以及題型演變的過程。在進行了單元教學設計後,教師對整個單元或整章知識的結構有了很清楚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就自然的使學生明白了本單元的知識結構以及發展過程。單元教學設計就是將教師工作重心前移,也就是要將主要精力從做題復習移到教學設計上,新的課程標准告訴我們: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必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各種精心准備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和促進思維的發展,實現課程的新理念。

㈦ 科學備課的大調整

備課需要從「教學方案」的層次退到為設計方案作準備的層次上來,這一變化首先要體現在備課內容上。備課備什麼?過去,教師備教學目的、重點難點、過程方法。這三大塊內容都屬於「教學方案」的內容,在新課程背景下,這種備課受到了很大的挑戰。在教學實踐中常常會有這種情況:課堂里出現了與教師備好的課不一致的情況,出現了教師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放棄原來的備課,二是迫使學生按照備課里的設計來理解和學習。原有的備課內容的情況,只能有這兩種選擇。
備課的功能得到了改造,內容也必須改造。改造的方向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可能性都應該納入到備課的范圍里來;第二,是更重要的,教師也許可以不提出具體的教學目的、重點難點和過程方法,但必須對教材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對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過程方法的基本原則有深刻的把握。這兩個方面,都包含了豐富的研究性因素,屬於「研究性備課」。在這種研究性備課的情況下,課堂里出現任何情況,教師都可以根據我們在課前的研究靈活應對。

㈧ 急求青島版小學科學說課萬能稿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科學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的家園-地球》的第一課。本單元是小學生較全面地認識、了解、探索地球的起始單元,承擔著為本套教科書後續單元--《地球和地表變化》奠定基礎的任務,主要側重於引導學生了解地球的概況,學會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地球的奧秘。本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人們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對這一科學史的了解有助於學生形成科學是不斷發展的觀點,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培養過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培養和訓練,學生對科學探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多數學生已經具有收集資料、分析整理概念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據新課程的標准和我對本課的理解,我確定以下三維目標:
1、科學探究:
(1)能通過查閱整理從書刊及其它途徑獲得的科學資料,了解地球的概貌。
(2)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對「地球概貌」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和猜想。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人類為科學認識地球所做的努力,相信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2)願意合作交流。
3、科學知識:
(1)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2)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多渠道查閱、整理資料,使學生知道地球有關知識。
難點:能通過對身邊自然事物的觀察提出問題,並能依據事實解釋假設。
四、教學准備:
教師:認識地球的視頻.文字及圖片資料。
學生:查閱人們對地球的猜想及認識方面的文字及圖片資料。
本課授課地點:二樓多媒體實驗室。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與學法:
《小學科學課程標准》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本課用資料、文字、圖片,讓學生整理分析得出結論。採用多媒體展示,結合探究式提問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師生歸納概括,引導學生了解古今人們探究地球的歷史的全過程,自主開展探究活動,給學生顯示自我才能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科學探究主人。
七、教學程序設計:
基於以上這些問題的考慮,也為了更好地開展各項活動,真正突出活動的實效性、層次性、有效性,我設計了三個活動主題:第一,交流我們對地球的認識;第二,古人是怎樣認識地球的?第三,歷史上人們是怎樣證實大地是球體的?
1、第一個環節中,我採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並運用啟發式語言引導學生思考:這是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這美麗的地球是什麼形狀的,有關地球你知道什麼?
本環節設計的目的是通過資料交流與討論,培養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我認為這樣導課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到認識事物的過程之中,拉開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序幕,同時也激發了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通過師生資料交流匯報:讓學生認識到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半徑約為6300千米,周長約4萬千米。
2、科學探究起始於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是科學課教學應時刻關注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創設情景,適時引導學生提出「古代的人們是怎樣認識地球的?他們認識地球是什麼樣的問題?進入第二個環節,師生展示圖片或視頻資料:第一幅是古人設想的「天園地方」圖;第二幅圖是古代人設想的大地—-有三頭站在巨大的烏龜背上的大象駝著大地這塊園盾;第三是「渾天說」……在觀察的基礎上,再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古人猜想的認識。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交流的畫面,意在給學生提供自主交流的空間,讓每一個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教學中熱烈交流的場面,意在讓學生感到「古人的想法真奇特」來揭示了學生對人類認識地球過程的好奇心理,從而為繼續學習奠定了基礎。
3、在第三個環節中,從問題入手,利用導向性的語言:「歷史上人們又是怎樣證實地球是球體的呢?」這里採用師生講故事,多渠道展示資料。課件展示:麥哲倫、哥倫布航海史;圖片、文字等資料交流。並揭示課題《航海家的發現》。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任何偉大的發現都凝聚了人類不懈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願意進行科學探究的熱情,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4、自由活動:
科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學生學會知識並不是目的,關鍵是啟發學生把自己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生活,自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才是真正的目標。因此,讓學生舉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地球是球體,自主開展探究活動。這個環節設計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學會觀察,並能用觀察到的現象去論證事物本質的能力。
5、拓展活動:
教學中給學生多一點活動,少一點限制。因為,科學課的探究內容有很多是不能在四十分鍾內完成的,可以將本課的探究活動拓展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在課外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的自動探究和實踐創新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談一談自己的構思,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展開想像,在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將自己的課幻故事進行展示交流。如舉辦牆報展示、科幻故事會等。讓學生嘗試把學到的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科學方法應用於社會和生活,給學生顯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真正成為科學探究者。完成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總之,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善於發現撲捉學生的閃光點,啟發誘導學生有效學習,引導學生互動,合作交流,共同解決課堂上生成的新問題,從而有效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八、板書設計:
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知識,特做如下板書:
13、航海家的發現
地球是一個大球體,平均半徑為6300千米,周長為4萬千米

閱讀全文

與青島版科學設計與發明單元備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