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製冷劑是誰發明的
米奇利(Midgley,Thomas,Jr.)
1930年米奇利製造出二氟二氯甲烷(氟里昂)。
空調、冰箱等製冷的廣泛使用。
『貳』 天然新製冷技術是誰發明的 目前技術進展如何
從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研究會主持召開的"《天然新製冷技術》暨技術市場論證會"上獲悉:發明人易元明先生經過長達16年的研究,發明一種全新的天然新製冷技術,該技術的廣泛應用,將使現有製冷工業產品面臨"改朝換代"的挑戰。業內專家認為,該技術是未來製冷發展的方向,有深入研究和開發的價值。
易元明曾是醴陵市建委主任、副市長,為解決醴陵瓷城的大氣污染問題,他在任職期間就開始進行科學研究,1989年他首創了"深冷凈化煙氣"理論,通過深冷處理與氣液分離徹底凈化煙氣。在自然現象啟發下,他通過考察乾冰生產等工程實際並進行試驗,發明了一種實現相變以冷製冷循環的天然新製冷技術,繼而又發明了低溫新能源技術和低溫新環保技術。《天然新製冷技術》以二氧化碳作為清潔冷媒,可以全面取代以氟里昂等對環境有害的製冷工質,在產品造價接近的前提下,新產品的製冷效率可以提高10倍以上,中央空調的電費可以由現在的每天萬元以上下降到千元以下,家用分體式製冷空調的戶外排熱裝置可以取消,電冰箱與製冷空調可以合二為一。
據介紹,目前該技術的生產工藝路線已經確立,北京中科信科技發展中心已經和易元明先生合作,著手進行規模化生產的開發工作。
科技日報 20000510 1版
『叄』 空調發明出來主要是製冷的,供熱的方式有哪些
有個叫做威利斯·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的工程師,他就是後面發明空調的人,被後人譽為「空調之父」。但是一開始推出冷氣發明的目的不是給人享受的,都是給機器吹的。
開利和他的機器,開利也為得到了人生第一個專利,所以空調誕生的前二十年,享受空調都是機器,而不是人類,因為製冷成本太高了。一九二二年,開力研製成功理性冷卻器,效率更高。一九二四年,由於底特律的赫德森百貨公司安裝三台空調,涼爽的環境讓百貨公司業績節節往上。
『肆』 製冷的發展史
人類最早是將冬季自然界的天然冰雪,保存到夏季使用。這在我國、埃及和希臘等文化發展較早的國家的歷史上都有記載。
1834年在倫敦工作的美國發明家彼爾金斯(,}}CO}I氏論1I1'd)正式呈遞了乙醚在封閉循·環中膨脹製冷的英國專利申請。這是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的雛型。空氣製冷機的發明比蒸氣壓縮式製冷機稍晚。美國人戈里(JohnG orrie介紹了他發明的空氣製冷機,這是世界上第一台製冷和空調用的空氣製冷機。
法國卡列設計製造了第一台氨吸收式製冷機。在各種型式的製冷機中,壓縮式製冷機發展較快。從1870年美國人波義耳發明了氨壓縮機,德國人林德(tirade)建造第一台氨製冷機後,氨壓縮式製冷機在工業上獲得了較普遍的使用。
隨著製冷機型式的不斷發展,製冷劑的種類也逐漸增多,從早期的空氣、二氧化碳、乙醚到抓甲烷、二氧化硫、氨等。1929年隨著氟利昂製冷劑的出現,使得壓縮式製冷機發展更快,並且在應用方而超過了氨製冷機。
隨後,於2世紀印年代開始使用了共沸混合製冷劑,加世紀60年代又開始應用非共沸混合製冷劑。直至2D世紀80年代關於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CR二問題正式被公認以前,以各種鹵代烴為主的製冷劑的發展幾乎已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
降溫和空氣調節在工礦企業、住宅和公共場所的應用也愈來愈廣。空氣調節分為舒適空調和工藝空調。舒適空調是用來滿足人們舒適需要的空氣調節,而工藝空調是為滿足生產中工藝過程或設備的需要而進行的空氣調節。
空氣調節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和對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不僅意味著受控的空氣環境對各種工業生產過程的穩定運行和保證產品的質量有重要作用,而且對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護人體健康、創造舒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有重要意義。
工業生產中的精密機械和儀器製造業及精密計量室要求高精度的恆溫恆濕;電子工業要求高潔凈度的空調;紡織業則要求保證濕度的空調。同時,在民用及公共建築中,隨著改革開放,旅遊業的蓬勃發展,裝有空調機的賓館、酒店、商店、圖書館、會堂、醫院、展覽館、游樂場所日益增多。
此外,在運輸工具如汽車、火車、飛機和輪船中,也不同程度地安裝有空氣調節設備。空氣調節技術包括製冷、供暖、通風和除塵,其中製冷降溫是空氣調節的一項關鍵技術。
『伍』 冰箱是怎麼發明的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電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年發明的。
電冰箱發明起源:
人類從很早的時候就已懂得,在較低的溫度下保存食品不容易腐敗。公元前2000多年,西亞古巴比倫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就已開始在坑內堆壘冰塊以冷藏肉類。中國在商代(公元前17世紀初一前11世紀)也已懂得用冰塊製冷保存食品了。在中世紀,許多國家還出現過把冰塊放在特製的水櫃或石櫃內以保存食品的原始冰箱。直到19世紀50年代,美國還有這種冰箱出售。
1822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法拉第發現了 Th氧化碳、氨、氯等氣體在加壓的條件下會變成液體,壓力降低時又會變成氣體的現象。在由液體變為氣體的過程中會大量吸收熱量,使周圍的溫度迅速下降。法拉第的這一發現為後人發明壓縮機等人工製冷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於1851年發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醚是一種沸點很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制出了使用醚和冰箱壓力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用。1873年,德國化學家、工程師卡爾.馮.林德發明了以氨為製冷劑的冷凍機。林德用一台小蒸汽機驅動壓縮系,使氨受到反復的壓縮和蒸發,產生製冷作用。林德首先將他的發明用於威斯巴登市的塞杜馬爾釀酒廠,設計製造了一台工業用冰箱。後來,他將工業用冰箱加以改進。使之小型化,於1879年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人工製冷的家用冰箱。這種蒸汽動力的冰箱很快就投入了生產,到1891年時,已在德國和美國售出了12000台。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電冰箱。最初的電冰箱其電動壓縮機和冷藏箱是分離的,後者通常是放在家庭的地窯或貯藏室內,通過管道與電動壓縮機連接,後來才合二為一。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冰箱使用的製冷劑大多不安全,如醚、氨、硫酸等,或易燃,或腐蝕性強,或刺激性強等等。後來開始探尋比較安全的製冷劑,結果找到了氟里昂。氟里昂是無毒、無腐蝕、不可燃的氟化合物,很快它就成為各種製冷設備的製冷劑了,一直沿用了50多年。但人們又發現氟里昂對地球大氣的臭氧層有破壞作用。於是人們又開始尋找新的、更好的製冷劑。
『陸』 空調製冷的原理是什麼,又是誰發明了空調
空調製冷原理是指空調製冷運作的原理。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版劑的低壓蒸汽被壓權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的目的。
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
被稱為製冷之父的美國發明家威利斯·哈維蘭德·卡里爾(有的地方譯作開利)於1902年設計並安裝了第一部空調系統。美國紐約的一個印刷商發現溫度的變化能夠造成紙的變形,從而導致有色墨水失調,該空調系統就是為他設計的。
『柒』 空調製冷發展史
先說一下空調製冷原理
空調器通電後,製冷系統內製冷劑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並壓縮為高壓蒸汽後排至冷凝器。同時軸流風扇吸入的室外空氣流經冷凝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使高壓製冷劑蒸汽凝結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經過過濾器、節流機構後噴入蒸發器,並在相應的低壓下蒸發,吸取周圍的熱量。同時貫流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肋片間進行熱交換,並將放熱後變冷的空氣送向室內。如此室內空氣不斷循環流動,達到降低溫度目的。
發展史
當前的製冷技術已經幾乎滲透到各個生產技術、科學研究領域,並在改善人類的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可以說,現代技術進步離開了製冷技術發展是不可想像的。為了讓空調企業的技術人員及時了解空調製冷技術的最新進展,本文以近期間有關空調製冷技術的相關文獻為基礎,對其中的主要內容進行綜合報道,以供大家參考。
1、製冷劑的研究進展
總的看來,可以把製冷劑的發展歷程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自然物質到人工合成的物質;那麼製冷劑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將再回歸到自然物質。
早期的製冷劑是自然界中容易獲得或製取的物質,如乙醚、氨、CO2等。但是這些早期的製冷劑最後都因為製冷設備龐大效率較低,所以在後來出現熱力性能較好的氟利昂製冷劑後,最後在20世紀50年代退出常規製冷系統。
1929年美國通用公司合成出R12,以後很快出現了R11、R22等稱為氟利昂的系列鹵代烴化合物,因其優良的熱力學特性,無毒,不燃燒,極其穩定等性質,很快成為製冷劑的主角,被大量生產和使用,如家用冰箱、汽車空調、小型冷庫都用R12,至20世紀七十年代,包括製冷劑,發泡劑在內的各種鹵代烴的年產量達到數百萬噸,並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但是,氟利昂是一種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的人工合成物質,當它們揮發到大氣中以後很長時間不會被自然界分解,而一直擴散到平流層,在大氣層11km至45km處的同溫層與臭氧層相遇,由於在平流層受到強烈太陽紫外線照射,含氯的氟利昂分子(稱為氯氟碳化合物,英文縮寫為CFC)便分解游離氯原子,而氯原子可以催化分解臭氧分子,在反應中氯原子被不斷的放出,所以分解反應不斷進行,氯原子使臭氧層受到破壞、減薄直至消失。由於氟得昂被大量使用,導致近年來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不斷擴大;而且據報道在我國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現了臭氧空洞,因此對氟利昂製冷劑的替代勢在必行。
2、國際R22替代技術的情況
在成功地進行了CFC的替代之後,人們更多地把注意力投向HCFC。而其中首當其沖的無疑就是製冷空調行業中應用最廣泛的HCFC中的R22,,該製冷劑自1936年問世以來就以其優越的綜合性能席捲了整個製冷界,並且在設計、製造、運行、維修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
然而由於R22對臭氧層的耗損作用和較高的溫室效應值,1992年的哥本哈根國際會議將其列入了逐步禁用范圍,1995年的維也納國際會議對其規定的禁用日程為,按照履約要求,我國應在1999年7月1日將CFC類物質的消耗量凍結在1995年至1997年的平均水平上,至2005年削減50%,2010年全部淘汰。
嚴格地說,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一種單工質的性能優於R22的製冷劑。而目前R22的主要替代工質包括HFCS類工質和天然工質。雖然對於HFCS類工質的研究已比較成熟,由HFCS類工質組成的非共沸混合物理論上可利用各組分沸點不同實現勞倫茲循環,提高製冷循環效率,但HFCS類工質仍然存在一定的GWP值(全球變暖潛能值),與R22使用的礦物油不相溶,需要使用與之相溶的合成油,並且與乾燥劑、密封材料及其他材料的相溶性也需要進一步研究,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投向了天然工質。天然製冷劑的最大優點在於其GWP值及ODP(臭氧潛能值)值約為0,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並具有優良熱力性能及經濟性,目前研究比較成熟的此類製冷劑包括了R407C,R32/134a,R410a,R134a,以及碳氫化合物R1270等等。
最後附國內製冷發展
國內製冷技術研究的狀況
我國空調製冷行業走的是與我國家電企業相同的從技術引進到仿製的過程,雖然在生產規模上我國空調企業已經比較大,但是在核心技術方面至今沒有擺脫「照貓畫虎」或「拿來主義」的圈子。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我們得到的往往都是一些「過時」的技術。目前相當普遍的現象就是,許多國內空調企業所生產的空調產品,雖然在生產規模上逐年擴大,但沒有走出勞動密集型的模式,可以說沒有真正的自有技術,在綜合實力上處在國際分工的低端。這樣的企業對新出現的製冷技術只能「望洋興嘆」了。
據了解,直到目前尚未有國內企業對新型製冷劑或者新型製冷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開發並申報相關專利。就是一些看起來比較「敏感」准備開發新產品的,不過也只是在打聽如何能買到成品壓縮機等等。由此可見我國企業目前所追求的不是技術上的領先、而仍然熱衷於為國外高技術製冷企業「打工」,缺少長遠打算。可以說,我們與國外的差距並不僅是技術開發方面的差距,而更在於創新觀念上的差距。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歐美及一些國家已將相關研究納入國家計劃,或是各大公司聯合攻關,有關製冷方面新型循環原理、壓縮機、換熱器的專利層出不窮。
我是學機械製造的,學過製冷學原理,幫你大致整理一下資料,希望滿意
『捌』 製冷機或者說空調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威利斯·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1876年11月26日-1950年10月7日),美國工程師及發明家,是現代回空調系統的發明者,開答利空調公司的創始人,因其對空調行業的巨大貢獻,被後人譽為「空調之父」。
應用歷程:
1921年,開利發明了第一台離心式冷水機組適用於大型空間的製冷,並在同年獲得專利。
1922年,開利對其發明進一步改良,第一個摒棄有毒的氨而使用更安全的冷媒,並且大大地減小了機組體積,開創了舒適性空調的先河。
1924年,他成功地將空調從單一的工業使用而同時運用於民用上。公司最初的幾個客戶包含了麥迪遜廣場花園(Madison Square Garden),美國國會的會議廳和美國眾議院,還有白宮。
1928年,他開發了第一台家用空調('Weathermaker'),安裝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
『玖』 國外發明了個人製冷空調,這原理怎麼覺得也太簡單了
製冷就是蒸發器吸熱和冷凝器放熱的過程(簡單的說就是換熱的過程)。
從實現製冷必備的角度上說就是需要四大件分別就是: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蒸發器。
四大件作用:
壓縮機:吸排氣
冷凝器:放熱
節流裝置:節流降壓
『拾』 二十世紀中有哪些關於製冷的發明
1908年7月9日,荷蘭物理學家昂納斯用「綜合法」。在4.2K的時候,液化了地球上最後一個氣體——氦。
1925年,德國物理學家德拜發明了「去熱去磁致冷法」。第一次「核退磁冷卻」實驗在1956年獲得成功;在2002年,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低溫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已經用這種方法,得到低於1nK的低溫了。而在1962年,德國物理學家倫敦又發明了「稀釋致冷法」。
自1985年以來,美國斯坦福大學華裔教授朱棣文(1948~)在「激光冷卻」方面做了令人注目的工作,他也因此成為1997年三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