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哥哥已講
美國的萊特兄弟是著名的飛機發明家。在研製飛機的過程中,兩兄弟勇於探索,不怕失敗,終於獲得了成功,把飛機送上了遼闊的藍天。然而,他倆都不習慣當眾演說,認為這是件很為難的事。
一天,萊特兄弟應邀參加一個宴會。好客的主人非要請他們兄弟講幾句話,並力促哥哥先講。
「各位!」大萊特結結巴巴地說,「講話……的事,歷……來是由我……弟弟去……承擔。」
這樣,主人又去請弟弟。只見小菜特站起來,接著就說道:「感謝各位看得起我們,但我要說的話,剛才,我哥哥已經講過了。」
㈡ 最早發明飛機的兄弟是誰
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 )
指的是美國飛機發明家哥哥威爾伯·萊特(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30日)和他的弟弟奧維爾·萊特(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他們從小就對機械裝配和飛行懷有濃厚的興趣,從事自行車修理和製造行業,從1896年開始就一直熱心於飛行研究。通過多次研究和實驗,在基蒂霍克沙丘上空對載人滑翔機進行了幾度寒暑的試驗之後,他們的夢想終於變成了現實。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飛機「飛行者1號」 在美國北卡萊納州試飛成功。
㈢ এ゛如初ꦿོ࿐求大神改成 哥哥 謝謝
এ゛哥哥ꦿོ࿐
改好了,送給你希望採納哦!
㈣ 發明飛機的兄弟是誰
是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
哥哥是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動力、機身比空氣重、持續滯空不落地的飛機,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
萊特兄弟首創了讓飛機能受控飛行的飛行控制系統,從而為飛機的實用化奠定了基礎,此項技術至今仍被應用在所有的飛機上。
奇跡發生在1903年12月17日。
這天清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空曠的沙灘上靜靜地停放著一個帶著巨大雙翼的怪傢伙,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空曠的場地上冷冷清清,到現場觀看的只有5個人。10時35分,一切准備就緒。為了能夠率先登機試飛,兄弟倆決定以擲硬幣的方式確定誰先登機,結果弟弟奧維爾贏了。
歷史性照片: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首飛成功
奧維爾爬上「飛行者一號」的下機翼,俯卧於操縱桿後面的位置上,手中緊緊握著木製操縱桿,威爾伯則開動發動機並推動它滑行。飛機在發動機的作用下先是劇烈震動,幾秒鍾後便在自身動力的推動下從「斬魔丘」上緩緩滑下,在飛機達到一定速度後,威爾伯松開手,飛機象小鳥一樣離地飛上了天空。雖然「飛行者一號」飛得很不平穩,甚至有點跌跌撞撞,但是它畢竟在空中飛行了12秒共36.5米,才落在沙灘上。接著,他們又輪換著進行了3次飛行。在當天的最後一次飛行中,威爾伯用59秒飛了260米。人們夢寐以求的載人空中持續動力飛行終於成功了!不幸的是,幾分鍾後,一陣突然刮來的狂風把「飛行者」1號掀翻了,飛機嚴重損壞,但它已經完成了歷史使命。人類動力航空史就此拉開了帷幕。
㈤ 什麼是兄弟「是誰發明了兄弟
`` 問的好`` 誰發明了兄弟`? 沒有你` 我` 就不存在什麼朋友` 什麼兄弟了` 知道自己的重要性了么` 兄弟` !有很簡單的一層意思` 也有很深傲的含義` 要對事下定義`
求採納
㈥ 電影是誰發明的
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
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極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
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所有蹄子都騰空。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
(1)美國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G——所有觀眾可看片,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PG——一般觀眾可看。
(2)英國U——內容正派片,A——一般觀眾可看片,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㈦ 十大人物
面對一個又一個有故事的名字,你無法控制住自己作為一個聆聽者的感情,而同時,作為一個主持人,又必須在公眾的面前克制住自己的一些感情,否則,節目無法順利地繼續,於是,這種矛盾就會劇烈地撕扯你的內心。所以,每主持一次感動中國,都會有一種深深的傷了神的感覺,之後很久,都很難平復。
——白岩松
2005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詞
1、在麥莎台風中,為救落水者三次跳入巨浪的打工青年魏青剛
——在家鄉他就像泥土一樣的朴實,在城裡他淹沒在喧鬧的人群中,他和千千萬萬離鄉離土的農民兄弟一樣,奔波、忙碌、拉家帶口過著平常的日子,可能他和我們擦肩而過的時候,我們都不一定能注意到他,然而就在那一瞬間,他讓所有的人眼前一亮。
事 跡:河南農民工,在青島遭遇的麥莎台風中,三次跳入水中救人。
2005年8月8日,青島嶗山區,成百上千的人們在岸邊觀看「麥莎」旋風帶來的海潮。一個巨浪把岸邊的一個女青年捲入海中。正在岸邊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沖出人群,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牆向落水女青年游過去。在離岸大約20多米處抓住了落水女青年,但是被一排巨浪又將他們打散。
魏青剛爬上岸以後,青島市民警也已攜帶救生器具趕到。魏青剛對民警說:「我下去過一次,熟悉情況,讓我再下去吧!」他穿上救生衣、套上救生圈,再次跳入洶涌的波濤中,但是沒能成功,頭暈目眩的魏青剛不得不又返回岸上。
稍稍緩過神,魏青剛再次跳進大海。他頂著巨浪,一點點地靠近……他緊緊地抓住落水女青年的手,岸上的民警急速拉著救生圈上的繩索,將他們拖向岸邊。
經過連續三次、長達40分鍾的生死較量,落水女青年終於被魏青剛營救上岸。
人們詢問他姓名的時候,魏青剛都沒有回答。他穿著被海水泡透的衣服、拖著極度疲憊的身軀,緩步走回了位於半山腰的工棚里。晚上,他沒有對任何人講起過自己救人的經歷。
當地電視台當晚播發了由一位錢先生提供的DV影像,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但是,人們都不知道英雄是誰。直到事發三天後,協助營救的派出所民警通過查驗身份證明,終於確認了英雄魏青剛的身份。
頒獎詞: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了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源自內心品質。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俠之大者。
2、身患重病,仍然堅持助學的歌手叢飛
——有這樣一個歌手,有這樣一個志願者,當他自己還沒有當父親的時候,他就用父親那樣的眼神看著那麼多的孩子,孩子的眼神讓他心動讓他行動,他的名字很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他叫「叢飛」,從讓我們看到了兩個人站在大地上需要互相支撐,互相溫暖。
事 跡:叢飛,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歌唱家郭頌關門弟子,36歲。
叢飛是個會唱歌的人。1997年,叢飛加入深圳義工聯。一次義演改變了他的人生。從此他熱心公益事業,為社會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6000多小時,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達146人,認養孤兒32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被授予「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願者」。
2005年1月,叢飛抱病參加了為東南亞海嘯災區的6場賑災義演。那時,叢飛已經患上了胃癌,連食物都已經難以下咽了。然而,他還是以頑強的毅力堅持演出,還將用於治病的1.5萬元錢捐了出去。
叢飛的家儉朴得令人難以置信,經濟狀況時常捉襟見肘。2003年,為了在開學前籌齊助學款,他從親朋好友處先後借了10萬元。2004年7月,當叢飛如約來到貴州給孩子們送學費時,已經背上了17萬元的債務。
2005年5月17日,叢飛的病情迅速加重,而他卻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留下3個療程的化療費用後,拿出2萬元錢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他這樣說:「如果命運再給我5年的時間,我會兌現向孩子們許下的諾言,會用更多的愛回報社會。」
頒獎詞:從看到失學兒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顧之前,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孩子,沒有絲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貸,他曾經用舞台構築課堂,用歌聲點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許不如往昔嘹亮,卻贏得了最飽含敬意的喝彩。
3、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學成回國,奪得連續空缺六年科技大獎的學者黃柏雲
——位大學生的演講中有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們努力的學英語,是為了將來全世界都努力的學漢語。我們要認識的這位獲獎者,他也許沒有聽到這個語言,但是他用他的行動來詮釋了這個演講詞的內涵,1988年他作為改革開放之後第一個在美國讀完碩士、讀完博士之後歸國的留學生,十年後就在他所研究的領域里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而今走得更遠。
事 跡:男,漢族,1945年11月出生,湖南省南縣人,中共黨員。
黃伯雲教授1969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特種冶金系,1980至1986年在美國愛阿華州立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隨後進入美國田納西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88年回國。1997年7月出任中南工業大學校長,2001年12月任中南大學校長。199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伯雲教授長期從事粉末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在航空制動材料、高溫金屬間化合物和特種功能材料研究與應用方面開展了許多創造性的工作,為飛機剎車材料的國產化、國家飛機剎車材料重點工程和創立國內一流、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粉末冶金高技術輻射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作出了突出貢獻。獲國家級獎4項,省部級二等以上獎9項,80餘篇論文被SCI和EI收錄,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黃伯雲教授現任的主要學術職務有:國家863高技術新材料領域專家委員會主任、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粉末冶金國家工程中心主任、《中國有色金屬學報》和《中南大學學報》主編等。
3月28日上午,庄嚴的人民大會堂。在2004年度國家三大科技獎頒獎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黃伯雲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手中接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紅燦燦證書,結束了該獎項連續6年空缺的歷史。
黃伯雲院士和遠在長沙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課題組60多名成員心潮澎湃,激動萬分。20年的努力,7000多個日日夜夜的拼搏,終於鑄就了今日的輝煌。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研究成功,使我國成為繼英、法、美之後第四個擁有生產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國家,標志著我國在上述領域跨進世界前沿。
頒獎詞:這個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著溫潤如玉的性格,淵博寬厚,抱定赤子之心;靜能寒窗苦守,動能點石成金。他是個值得尊敬的長者,艱難困苦,玉汝以成,三萬里回國路,二十年礪劍心,大哉黃伯雲!
4、堅守在貴州深山,為村民健康付出青春的赤腳醫生李春燕
——她是一位醫生,雖然她從來沒有機會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醫生的前面還要加上赤腳這兩個字;她是一名醫生,但是不像很多醫生那樣,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個月也許能收入600多塊錢,但是買葯以及買相關的一些東西卻要花出900多塊錢,虧空300多,欠債也就越來越多;她是一名醫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醫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對她更加需要,這該是一名怎樣的醫生?
事 跡:李春燕,27歲,貴州從江縣大塘村鄉村醫生。
三年前,李春燕衛校畢業後嫁給了大塘村一個苗族青年成為一名鄉村衛生員並且在自己家裡開設了一間衛生室。
大塘村是一個苗族村寨,只有她一個鄉村衛生員,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極其貧窮。人們向來缺醫少葯。過去,村裡沒有醫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請鬼師驅鬼辟邪,或是用『土辦法』自己治療。死了,誰也不知到是啥原因。現在,大家已經逐漸習慣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兒打針吃葯。有了初步醫療的保障。李春燕 嚴格地講,不能稱作醫生,只能叫做『衛生員』。因為他們沒有編制,不享受國家的工資和其他待遇。由於工作環境差、入不敷出,我國的大部分鄉村衛生員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而李春燕也遇到相同的問題,鄉親們來看病,沒有錢付葯費,只能記賬賒欠。2004年初,一直賠本經營衛生室的李春燕決定關掉衛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廣東打工。當他們正准備出門的時候,聞訊而來的鄉親們正好趕到。村民們掏出皺巴巴的一元、兩元錢遞給李春燕:「李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麼辦」「這是我們還你的賬,不夠的我們明天把家裡的米賣了,給補上。」李春燕於是沒有離開。這是李春燕留在這艱苦的地方做鄉村醫生以來唯一想放棄的一次。
頒獎詞:她是大山裡最後的赤腳醫生,提著籃子在田壟里行醫,一間四壁透風的竹樓,成了天下最溫暖的醫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里八鄉的健康,她是遷徙的侯鳥,她是照亮苗鄉的月亮。
5、連續12年自強自立,帶著妹妹上學的大學生洪占輝
——哥哥這個稱呼在他心裡有著獨特的分量,因為是哥哥他生活中多了很多的操勞,因為是哥哥他生命中多了很多的體驗,哥哥使他成為今天的他。
事 跡:在湖南懷化學院的校園內,每天早上一位23歲的男生,都會用自行車,把一個10多歲的小女孩送到石門小學,晚上再接回到他們的住處—男生宿舍下的樓梯間。這位男生就是2003年從河南省西華縣考入懷化學院經濟管理系的洪戰輝。而那位小女孩和洪戰輝並沒有血緣關系,是犯有間歇性精神病的父親撿來的棄嬰。由於母親離家出走,這位撿來的妹妹,而由他一手帶大。從洪戰輝讀高中時,他就把一直把妹妹帶在身邊,一邊讀書一邊照顧年幼的妹妹,靠做點小生意和打零工來維持生活,如今已經照顧了12年。
頒獎詞:當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對另一個更弱小的孩子擔起了責任,就要撐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學會友善、勇敢和堅強,生活讓他過早地開始收獲,他由此從男孩開始變成了苦難打不倒的男子漢,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今天他看起來依然文弱,但是在精神上,他從來是強者。
6、為一句承諾,在北大荒為烈士守墓37年的上海知青陳健
——在1969年這一年,一個叫金訓華的知識青年和一個叫陳健的知識青年,一同為了搶救公共的財物跳入了江水之中,然而後來陳健上來了,金巡華就再也沒上來過,之後著37年,陳健是怎麼度過的?
事 跡:留在北大荒的上海知青,55歲,男。
30年前,20歲的上海知青金訓華為搶救國家財產,在黑龍江省遜克縣縱身躍入洪水不歸。英雄的行為影響了整整一代人。30年來,當年受他影響而來到遜克插隊的5400餘名上海知青陸續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他就是當年被金訓華從洪水中救上岸的上海知青——陳健。
30年,他無論刮風下雪,年復一年他每年要到金訓華墓地祭掃至少四次。
陳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沒有機會。一次生命的交換,讓他內心留下了永遠的歉疚。陳健說:我無法用生命去報答他,我對我所做的一切,昨天沒後悔,今天也不後悔,即使明天也不會後悔。歷史也不該把金訓華遺忘。
當知青開始返城的時候,妻子對守墓不理解,提出離婚。陳健二話沒說,放棄了房產和孩子。他堅持要守墓。
在陳健家裡,我們能看到許多當年有關金訓華報道的報紙,報紙年久已發黃,但陳健仍將這些像歷史珍寶一樣珍藏著。
頒獎詞:一個生者對死者的承諾,只是良心的自我約束,但是他卻為此堅守37年,放棄了夢想、幸福和骨肉親情,淡去火紅的時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識的風范,無論在哪個年代,堅守承諾始終是支撐人性的基石,對人如此,對一個民族更是如此。
7、聽不到聲音,但是卻用美麗舞蹈打動觀眾的殘疾藝術家邰麗華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因為有共同的心願,就成立了一個社團,社團的名字叫「花開社」,我說「花開社」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花開社」呢?他們告訴我說,花開是沒有聲音的,卻很美麗,他們就是要通過學習手語來促進健全人與殘疾人之間的交流,他們教我花開是要這樣表達的,我覺得花開確實很美,美的讓人流淚。
事 跡:邰麗華,女,1976年11月出生,聾啞人。
邰麗華目前就職於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先後榮獲全國殘疾人藝術匯演一等獎、「奮發文明進步獎」個人文藝獎,現任中國特殊藝術協會副主席。
2005年春節晚會《千手觀音節目》一炮打響。當身具優美舞姿和嫻靜神情的邰麗華與20位同樣生活在無聲世界的夥伴站在舞台上,用千手千眼將愛撒向人間時,沒有人還會記得他們身有殘疾,剩下的只是心靈的震撼。邰麗華與夥伴們用汗水和努力證實,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也可以給人們帶來純凈至美的藝術享受。
頒獎詞: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於無聲處,展現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一個樸素女子為我們呈現華麗的奇跡,心靈的震撼不需要語言,你在我們眼中是最美。
8、保家衛國,為打造雄獅銳旅而鞠躬盡瘁的司令員楊業功
——這位獲獎者,他不能來到我們的頒獎現場,其實這件事情發生在好多年前的話會非常正常,因為那個時候替他出場的總是發射極其精準的導彈,而他始終在幕後,但是他今天不能到達是因為他已經離開了我們,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發射的不是導彈,而是人性中的一束束光輝,並且准確地擊中了我們每個人心靈當中最脆弱的部分。
事 跡: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員。
1963年8月從湖北省應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參謀、作訓處長、旅長,基地副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入伍40多年來,他牢記軍人的神聖職責和歷史使命,奮發向上,爭先創優,特別是走上基地領導工作崗位後,殫精竭慮,忘我工作,為部隊現代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和軍事斗爭准備嘔心瀝血,拼搏進取,做出了突出成績。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2003年當選當選為十界全國人大代表。2004年7月因積勞成疾病病逝。他一心一意想打贏,參與籌建了我軍第一個新型導彈旅,先後參加了多次重大軍事演習和國慶50周年天安門大閱兵。
頒獎詞:鑄就長纓銳旅,鍛造導彈雄師。他用尺子丈量自己的工作,用讀秒計算自己的生命。未曾請纓提旅,已是鞠躬盡瘁。天下雖安,忘戰必危,他是中國軍人一面不倒的旗幟!
9、20年行走在馬班郵路上,成為世界郵遞員楷模的王順友
——在目前在很多地方,郵遞員依然非常非常的重要,對於現在的很多的年輕人來說,可能孤獨是可怕的,甚至就像一首歌曲唱的那樣,會認為孤獨是可恥的,但是我們接下來要認識的這位郵遞員,孤獨是他生活的一種常態,甚至會在十四、十五天的時間里自己跟自己的歌聲打交道,跟身邊陪伴他的馬來打交道,這個時候你就知道,孤獨是讓人尊敬的,孤獨是偉大的。
事 跡: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馬班郵路」投遞員,中共黨員,苗族。2001年5月1日,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200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王順友同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木里,地處四川涼山州西北角,中國僅有的兩個藏族自治縣之一。地勢險,平地少。多少年來,郵件傳遞也只能靠鄉郵員步行背送。直到1960年,境況才有所改變,鄉郵員開始配馬———馬班郵路由此而生。王順友就是馬班郵路上的郵遞員。二十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蒼涼孤寂的深山峽谷里躑躅獨行;二十年,步行26萬公里,足可重走長征21回,環繞地球六圈半;二十年,沒延誤一個班期,沒丟失一封郵件,投遞准確率100%。
1995年的一天,郵路上騾子受驚後腿亂踢,王順友的腸子被踢破了。他捧著肚子,連走9天,王順友終於送完郵件。當被老鄉架到醫院時,人已氣若懸絲,奄奄一息。 1988年7月,雅礱江上溜索繩突然綳斷,王順友人只摔在江岸上,郵件彈入水中,順江而去。王順友跳進江中。把郵包拖上岸。
除了送郵包,王還自掏腰包,從城裡帶回了良種送給深山中的鄉民,現在,深山裡不僅莊稼畝產上升,冬天這里都能吃上新鮮蔬菜。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正是在這樣平凡的工作中,王順友表現出堅定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折射出強烈的敬業精神。
頒獎詞:他朴實的像一塊石頭,一個人一匹馬,一段世界郵政史上的傳奇,他過灘涉水,越嶺翻山,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用20年的跋涉飛雪傳心,路的盡頭還有路,山的那邊還是山,近鄰尚得百里遠,世上最親郵遞員。
10、在太空中遨遊五天五夜,再次見證中國實力飛躍的神六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
——沒有哪一年像2005年那樣讓那麼多的中國人那麼久的凝望天空,在漫天的繁星中,我們好像看到了兩雙黑眼睛,那黑眼睛裡帶著自豪、帶著笑意在和我們對視,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牽連著我們的是什麼。
頒獎詞:誰能讓全世界1/5的心靈隨著他們的節奏跳動五天五夜,誰能從前所未有的高度見證中國實力的飛躍,他們出征蒼穹,畫出龍的軌跡,升空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他們是中國航天的黃金一代。
特別獎:青藏鐵路的建設者
——青藏鐵路已創下許多第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世界上穿越凍土裡程最長的鐵路;擁有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包含世界海拔最高的凍土隧道;架起了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橋……它的誕生,結束了世界屋脊沒有火車的歷史。特別獎的獎杯,將乘坐青藏鐵路通車後首列抵達拉薩的火車,送到建設者手中。
頒獎詞:每當汽笛聲穿過唐古拉山口的時候,高原上的雪山、凍土、冰河,成群的藏羚羊,都會想念他們,想念那些有力的大手和堅強的笑容。他們能驅動鋼鐵,也會呵護生命。他們,是地球之巔的勇者,他們,締造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