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衛星是由誰發明的
衛星不可能是一兩個人發明的,它是蘇聯科學家們發明的。
基本上,凡是繞著行星在固定軌道上運行的物體,都可稱為衛星。不過,人造衛星並非只限定於繞著地球或其他行星的人造物體而已,如美國的 SOHO 衛星,繞著太陽進行觀測太陽的任務,應該算是「人造行星」,但仍稱為人造衛星。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火箭工業的發展突飛猛進,以美國與蘇聯兩大陣營為代表,都把發射衛星列為重要目標。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蘇聯搶先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一號(Sputnik 1)。同年十一月三日,蘇聯的史普尼克二號將一隻名為萊卡的小狗送上了太空,這是人類首度將生物送上太空。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二日,蘇聯將太空人蓋加林(Yuri A. Gagarin, 1934-1968)以東方一號(Vostok 1)送上太空,這是人類首度 「踏上」太空的領域。
目前有能力發射衛星的國家有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中共、印度與以色列,但這並不代表只有這幾個國家才擁有衛星,早在六○與七○年代,加拿大、印尼、巴西、義大利等國家就已有自己的衛星。
㈡ 五角星的來歷,誰最先發明
五角星最早被發現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資料里,距今可以追溯到大約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語中五角星是被用作「UB」的象形文字,意思是「牆角、角度、隱蔽處、小房間、空洞、孔、陷阱」,表示一些極像pentemychos的東西(參見下面畢達哥拉斯學說的使用)。
在labat(蘇美爾語 象形文字字典)中它代表數字306,並且它被表現為兩角向上。在 巴比倫語的文獻中,五角星的邊可能表示定位:前、後、左、右和「上」。這些方向同樣有一個占星學的含義,代表五個星球:木星、 水星、火星和 土星和「天堂的皇後」(Ishtar) 金星(代表上位)。
(2)誰發明的星擴展閱讀
五角星的含義
五角星具有「勝利」的含義。被很多國家的軍隊作為軍官(尤其是高級軍官)的 軍銜標志使用。也常常運用在旗幟上。
一直以來,五角星都與對金星和 維納斯的崇拜有密切關系。造成這關系的各個可能原因中,最可信的是史前天文學家的觀察。由地球望去,圍著太陽的金星軌道每八年重復一次。它自成的五個交叉點恰好畫出一個近乎完美的五角星。
在 古希臘和 巴比倫,五角星也有特殊的象徵意義。五角星是 魔術的代表符號,是非猶太教徒的符號。初期基督教會亦有用五角星代表耶穌的五個傷口,後則多代表異教徒和撒旦主義者。
五角星在魔法中是一種特別的圖形,用於魔法時,通常稱為「五芒星」。用正的五芒星作魔法陣是白魔法,用倒的五芒星則是象徵黑魔法。
而在東方文明中國的陰陽五行裡面,五行相生相剋的連線剛好是五角星,在日本,五角星更被認為是安倍晴明的桔梗印。
㈢ 衛星是誰發明的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來一個人源造地球衛星由前蘇聯發射成功。這個衛星在離地面900公里的高空運行;它每轉一整周的時間是1小時35分鍾,它的運行軌道和赤道平面之間所形成的傾斜角是65度。它是一個球形體,直徑58公分,重83.6公斤。內裝兩部不斷放射無線電信號的無線電發報機。其頻率分別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長分別為15和7.5公尺左右)。信號採用電報訊號的形式,每個信號持續時間約0.3秒。間歇時間與此相同。前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成功,揭開了人類向太空進軍的序幕,大大激發了世界各國研製和發射衛星的熱情。
㈣ 天上的星星是誰發明的
天上的星星不是發明的,是客觀存在的。「星星」是天體,離地球特別遠,因為反射光線,所以我們能看見
㈤ 兩彈一星的發明者是誰
只要這世界上還有中國人,就會有人記得岳飛文天祥,就會有人記得??鄧稼先!專!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屬些輝煌的名字:
兩彈一星元勛:空氣動力學家郭永懷院士
兩彈一星元勛:中國核物理泰斗王淦昌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核物理學家錢三強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冶金學家吳自良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學泰斗錢學森院士
兩彈一星功勛:物理學家彭桓武
同時讓我們也記住一個名字,美國人楊振寧,他為自己的國家(美國)又增加了一個諾貝爾獎.
兩彈元勛——鄧稼先
㈥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誰發明的
張勁夫,1914年6月6日生,安徽省合肥縣(今肥東縣)人,原中顧委常委、國務委員。1956年至1967年擔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副院長,主持中國科學院的日常工作,在毛主席、周總理,以及聶帥的領導下,積極組織中國科學院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參與「兩彈一星」的研製工作,為中華民族贏得國際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為主負責,從建議我國搞人造衛星,到「東方紅一號」衛星方案的提出,衛星本體的設計、研製、試驗到初樣的成功,以及空間環境的探索和地面遙控系統的建立等等,都是中國科學院為主完成的。隨著1968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成立,第一顆衛星的最終設計、研製和發射,是國防科委和七機部等部門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國科學院在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方面做了奠基性、開創性的工作。。
㈦ 星座是誰發明的
是「阿拉托斯」
阿拉托斯(公元前315或310年─公元前240年),古希臘最具名望的詩人之一,以長詩《物象》(τὰ Φαινόμενα)傳世,該詩對研究古代的天文學、氣象學具有極大價值。
生於基利家的索里,後來當上馬其頓王安提柯二世的宮廷詩人,死於當時的馬其頓首都培拉(現屬希臘的中馬其頓行政區)。他將哲學家歐多克索斯的天文著作改寫成韻文《物象》,詩長1,154行,採用六音步格律,大概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描述星座,下半記錄氣象。
這首詩為他贏得了很大名聲,在古代流傳甚廣,不少羅馬作家都曾翻譯此詩,包括演說家西塞羅、顯赫的日耳曼尼庫斯,連保羅在傳道時也曾引用。
著作有《占卜學》(Prognostics)、《古希臘星象說》和詩作《天文學》(Phaenomena)。其中《天文學》被日爾曼尼庫斯譯成拉丁文。
(7)誰發明的星擴展閱讀:
歷史——
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阿拉托斯寫的《物象》中提到47個星座。從《物象》所記載的星區可得知,由於歲差的原因,書中所描述時期的南極點與現在的南極點並不一致,據此可以推斷出書中所記錄的是公元前2000年前的星空;
同時星空記錄的空白區域表明觀察者應該在北緯35°到36°附近。因此有人認為將星空劃分為星座的做法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和蘇美爾時期,希臘和埃及的星座有可能是從該地區傳入的。
到公元二世紀,托勒密在他的《天文學大成》中記錄了48個星座中的1022顆恆星,這也是現代星座的原型。之後許多天文學家在托勒密星座的空當里填充新的星座;1603年巴耶、1690年赫維留、1752年拉卡伊先後在兩個世紀內為南天的星座命了名。
㈧ 衛星是誰發明的
1945年,蘇聯軍隊佔領了波羅的海岸邊的佩內芒德秘密實驗場,擄走德國人製造V-2火箭的全部設施及130多個火箭專家和工種技術人員。這些繳獲與俘虜為蘇聯的衛星上天打下扎實的基礎。經過十多年努力,蘇聯人於1957年10月4日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送入了軌道。蘇聯衛星上天受到世界的注目,各國人民和科學家紛紛向蘇聯表示祝賀,但在美國卻引起巨大的震動,舉國上下震驚,政界更是一片慌亂。在民眾的強烈指責聲中,美國政府決定馬上全力發展空間技術,力爭趕上蘇聯。在發射了幾顆科學探測衛星後,美國人於1960年8月12日發射了第一顆通信衛生「回聲-1號」。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無源通信衛生。它是一個直徑30米的鍍鋁塑料薄膜氣球,可以把地面發射的電波反射回地面,而且沒有放大作用和指向作用。這個氣球主要用於英美部分地區的反射通信。由於隕石的打擊,「回聲-1號」運行不久就結束了它的使命。1962年7月10日,美國又發射了具有轉換和放大信號功能的民用通信衛星「電星-1號」。這是一顆低軌道運行衛星,繞地球一周得157.8分鍾。衛星上有1064個晶體管、1464個二極體,電源來自3600塊太陽能電池。這顆衛星可供美、英、法部分地區傳送電話通信和電視圖像。從此,通信衛星開始取代地面面無線電中斷站。
人造地球衛星無論從外形還是內部結構上講,可以有千差萬別,但是它們在系統組成上都包括兩大部分,即公用系統和專用系統。我們說衛星的公用系統是指不管任何類型和用途的衛星都必須配備的系統;而專用系統則是指不同用途的衛星,為了完成技術任務而配備的特有系統。公用系統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系統:結構系統、熱控制系統、電源系統、姿態和軌道控制系統,無線電測控系統和數據管理系統等。衛星的專用系統又常稱為衛星的有效載荷,意思是說,它是衛星用於完成任務的有效部分。不同用途的衛星有不同的有效載荷。例如,資源衛星的有效載荷就是各種遙感器,它包括可見光照相機、多光譜相機、多光譜掃描儀、紅外相機、微波輻射計和微波掃描儀和合成孔徑雷達等;氣象衛星的有效載荷包括掃描輻射計、紅外分光計、垂直大氣探測器和大氣溫度探測器等;通信衛星的有效載荷主要是通信轉發器及通信天線;天文衛星的有效載荷是各種類型的天文望遠鏡,它包括紅外天文望遠鏡、可見光天文望遠鏡和紫外天文望遠鏡等。
㈨ 星座是誰發明的
12星座的故事 http://newsdetail.sh.allfang.com/2006-11/18892_1.html
㈩ 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是誰發明的
「東方紅一號」抄(Dong Fang Hong I/The East is Red 1)衛星是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中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
錢學森是帶頭人,但是算不上發明。因為中國衛星上天的時候已經落後前蘇聯10多年了!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由前蘇聯發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