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十大發明
1、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
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北方,E指東方,W指西方,S指南方。
2、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這表明了中國古代造紙術的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系。
3、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火葯是以其殺傷力和震懾力,帶給人類消停戰事、安全防衛的作用,成為了人類文明重要發明之一。
4、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術發明於唐朝,並在唐朝中後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宋朝雖然出現活字印刷術,但並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印刷術先後傳到朝鮮、日本、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
5、張衡天文學 東漢時期 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張衡--是中國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對在宇宙結構的認識上,張衡是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天像個雞蛋殼,地像雞蛋黃,天大地小,他認為天殼之外還有無限的宇宙。
張衡設計和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候風地動儀,並對日月星辰做了許多觀測和分析。他測量出了太陽和月亮的角直徑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統計出在中國的中原地區能看到的恆星約有2500顆。國際天文學會為了紀念張衡對天文學的突出貢獻,將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⑵ 中國古代的發明有哪些
雕版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同樣雕版印刷術也是中國對世界文化的巨大貢獻。我國著名科技史家潘吉星證實,在韓國慶州發現的唐武周時期印刷的《無垢金剛經》印自中國長安,而且中國還有比此更早的印刷品。因此,中國成為世界雕版印刷術當之無愧的先驅。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之略說(包括四大發明)
1、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遙望蒼穹(上) 神秘的天體,遙遠的星空,千百年來一直是我們的祖先關注的對象。月亮的圓缺代表了什麼?太陽的運動軌跡有規律可尋嗎?天上恆星有多少,它們的位置又在哪裡?一代代的古天文學家們為此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無數的發現。隕石,北極光這些天文現象很早就出現在古代的神話里,戰國時期的石申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漢代的史官司馬遷寫了《天官書》,這是對前代天象觀測記錄的一次總結。
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遙望蒼穹(下) 漢代以後,中國古代天象觀測繼續發展。兩晉時期的陳卓,建立了全新的星官體系,並用《玄象詩》將其記錄下來;到了宋代,流傳下來了一副石刻星圖,在公元1054年的時候,觀測到了一次罕見的超新星爆發,這對現代天體物理學的發展意義重大。天象觀測記錄豐富,古代天文學人才輩出,使得中國古代天象觀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歷法的變遷 原始社會,人們發現天象的變化與四季交替存在可循的規律。這個規律成為了古人天象觀測的最實際的應用,歷法便在百姓生存與貴族統治的雙重需求下誕生了。
4、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天象觀測工具 古人在觀測天象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製造工具的天賦,圭表、漏壺、渾儀、渾象,每一件都顯示著中國古代天文學的輝煌,尤其是到了宋元時期,中國天象觀測儀器製造水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非常遺憾的是,元朝以後,這些儀器的製造水平也停滯不前,隨著西方入侵者的隆隆炮聲,這些精美的儀器成為中國屈辱歷史的見證。
5、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地震檔案 中國是一個地震多發國家,同時也是地震記錄最豐富的國家。打開古代地震檔案會發現:有智者超前地發明儀器觀測地震,也有勇者身處險境去記錄分析地震,更有許多無名史官記錄下兩千多年的地震資料,讓我們有可能分析研究腳下的大地何時會發脾氣。
6、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上) 遠古時期,人類靠打漁、捕獵採集著野果為生。農業的產生讓人類的腳步踏上了文明之路。從此人類開始了定居、耕種、養殖的生活……
7、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中) 古老的育種技術……甚至皇帝都親手做過。富有創意的祖先……是怎樣給農作物起名字?悠遠的中國農業發展的歷程,就近在一日三餐的變化。
8、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神農滄桑(下) 這些我們祖先使用過的工具……是農具?或是武器?無數巧奪天工的農具……可能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發明的。牛犁的出現……使人類的生產力有了第一次解放。
9、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改變世界的發明:火葯(上) 古代醫葯學家把硝石、硫磺入葯治病,而煉丹家卻用它來煉制長生不死的仙丹。陰差陽錯,仙丹沒煉成,倒煉出了火葯。剛問世的火葯因為各種原因被嚴格保密,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有人開始用它作法行騙,也有人帶者它投身軍事,一個偉大的發明終於公諸於世。
10、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改變世界的發明:火葯(下) 火葯讓古老的「石包」發展為今天的「炮」,刀槍劍戟的冷兵器逐漸被各式各樣的火葯兵器所替代。走上正軌的火葯開始廣泛介入軍事和民用,與此同時,戰爭和和平貿易卻帶著它原離故土,向西行進。
11、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東方之光:造紙術 一堆亂麻,一塊破布,一張樹皮,這些廢料卻能夠造出潔白的紙,紙的發明是中國人最偉大的創造,它使文明可以傳承,使知識可以傳播。千年來,紙的發展從沒有停止過,一張普通的紙,卻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12、中國古代科技成就┈青銅時代 一個紛爭的年代,一段青銅兵器的歷史,一把王者之劍背後的故事,本期科學歷程將向你娓娓道來.....
13、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傳播文明:印刷術(上) 印刷術不折不扣的是一種改變歷史進程的工藝技術。最先發明的是雕版印刷。但對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肇自隋時,行於唐世,闊於五代,精於宋人」是迄今為止最為人們所接受的種精典說法。隋代佛教的興盛為雕版印刷的起源與初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在唐代,印刷術不僅僅用於佛經的印刷,一般書籍,日歷印量大增;戰亂不休的五代,印刷術卻沒有停止,而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
14、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傳播文明:印刷術(下) 宋代對印刷術的發展來講是一個精彩的時代,這一時期出現了偉大的活字印刷術,出現了永載史冊的布衣畢升;元代是一過渡性階段,但王楨發明的轉輪排字法離機器印刷只有一步之遙;明朝的豆版印刷流傳至今,成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印刷術的成熟使清代出現了許多精典的印刷巨著。
15、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針史話(上) 指南針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這已是盡人皆知的事實,但是指南針究竟是由誰發明的呢?本片將為你講述一個關於指南針的神奇故事。
16、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指南針史話(下) 指南針傳到西方後,大大促進了西方航海的發展,直接推動了達伽瑪、哥倫布的遠洋航行,而作為最早發明指南針的中國為什麼卻講指南針用於看風水的迷信活動上呢?
17、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輝煌的古船(上) 清朝末期,西方人的鐵甲戰艦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但是,又有誰知道這些西方的鐵甲戰艦曾經得益於我們古代船隻的發明創造!
18、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輝煌的古船(下) 戰船是我國古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大雄偉的戰艦讓人生畏,為保衛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但如此輝煌的造船史,為什麼到了近現代就沒落了呢?
19、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漫話古代橋梁 古橋的歷史本來就妙趣橫生,更何況中國古人又被加上「古代橋梁工程師」的桂冠。本期節目以拱橋的技術發展為線索,為您描述了中國古代各領風騷的五座橋梁。
天文方面還有:
看星(日食、彗星、黑子)
記星(最早)
測星(張衡、僧一行、郭守敬)
(1)、張衡——東張西望(東漢);(水運渾象儀;地動儀)。
(2)、僧一行——唐僧(唐朝);一(子午線);行(黃道游儀)。
(3)、郭守敬——郭子興(元代); 割(簡儀);守(《授時歷》
敬(黃赤夾角精確)。
數學方面有 :
(1)、春秋:九九籌算度量衡。
元代:珠算(圓珠筆)。
(2)、西漢《周髀算經》勾股弦(理論);
東漢《九章算術》成體系(實踐)。
(3)、南朝:祖沖之——孫行者。
農學方面的:
(1)、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北方農業早發展(北朝);
(2)、《農書》:元朝王禎;生產工具改革《農器圖譜》。
(3)《農政全書》: 徐光啟;(明朝);
醫學方面的
(1)、西漢:(《皇帝內經》)
(2)、東漢:(張仲景;華佗)
———醫聖 張仲景:理論《傷寒雜病論》;實踐「四診法」。
———在世 華 佗:駝背---麻醉---針灸---五禽戲。
發明了人
酷刑,地震儀,酒
史學有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
黃帝發明車船,他的妻子發明養蠶術
⑶ 古代天文學的中國天文學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天文學也是中國古代最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其他包括農學、醫學和數學,天文學方面屢有革新的優良歷法、令人驚羨的發明創造、卓有見識的宇宙觀等,在世界天文學發展史上,無不佔據重要的地位。 中國古代天文學從原始社會就開始萌芽了。公元前24世紀的帝堯時代,就設立了專職的天文官,專門從事「觀象授時」。早在仰韶文化時期,人們就描繪了光芒四射的太陽形象,進而對太陽上的變化也屢有記載,描繪出太陽邊緣有大小如同彈丸、成傾斜形狀的太陽黑子。
公元16世紀前,天文學在歐洲的發展一直很緩慢,在從2世紀到16世紀的1000多年中,更是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在此期間,中國天文學得到了穩步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大體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即:天象觀察、儀器製作和編訂歷法。
中國最早的天象觀察,可以追溯到好幾千年以前。無論是對太陽、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恆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陽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見天象,都有著悠久而豐富的記載,觀察仔細、記錄精確、描述詳盡、其水平之高,達到使今人驚訝的程度,這些記載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在中國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豐富的天文象現的記載。這表明遠在公元前14世紀時,我們祖先的天文學已很發達了。舉世公認,中國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記載。中國是歐洲文藝復興以前天文現象最精確的觀測者和記錄的最好保存者。
中國古代在創制天文儀器方面,也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創造性地設計和製造了許多種精巧的觀察和測量儀器。中國最古老、最簡單的天文儀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來度量日影長短的,它最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已無從考證。 此外,西漢的落下閎改制了渾儀,這種中國古代測量天體位置的主要儀器,幾乎歷代都有改進。東漢的張衡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為動力的渾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後創制和改進了10多種天文儀器,如簡儀、高表、仰儀等。世界天文史學界公認,中國對哈雷彗星觀測記錄久遠、詳盡,無哪個國家可比。中國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記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中國都有記錄。1973年,中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的一座漢朝古墓內發現了一幅精緻的彗星圖,圖上除彗星之外,還繪有雲、氣、月掩星和恆星。天文史學家對這幅古圖做了考釋研究後,稱之為《天文氣象雜占》,認為這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圖。早在2000多年前的先秦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對各種形態的彗星進行了認真的觀測,不僅畫出了三尾彗、四尾彗,還似乎窺視到今天用大望遠鏡也很難見到的彗核,這足以說明中國古代的天象觀測是何等的精細入微。
古人勤奮觀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變化,主要目的是通過觀察這類天象,掌握他們的規律性,用來確定四季,編制歷法,為生產和生活服務。中國古代歷法不僅包括節氣的推算、每月的日數的分配、月和閏月的安排等,還包括許多天文學的內容,如日月食發生時刻和可見情況的計算和預報,五大行星位置的推算和預報等。一方面說明中國古代對天文學和天文現象的重視,同時,這類天文現象也是用來驗證歷法准確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測定回歸年的長度是歷法的基礎??連續兩次冬至的時刻,它們之間的時間間隔,就是一個回歸年。 根據觀測結果,中國古代上百次地改進了歷法。郭守敬於公元1280年編訂的《授時歷》來說,通過三年多的兩百次測量,經過計算,採用365.2425日作為一個回歸年的長度。這個數值與現今世界上通用的公歷值相同,而在六七百年前,郭守敬能夠測算得那麼精密,實在是很了不起,比歐洲的格里高列歷早了300年。 中國的祖先還生活在茹毛飲血的時代時,就已經懂得按照大自然安排的「作息時間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周而復始的東升西落運動,使人類形成了最基本的時間概念--「日」,產生了「天」這個最基本的時間單位。大約在商代,古人已經有了黎明、清晨、中午、午後、下午、黃昏和夜晚這種粗略劃分一天的時間概念。計時儀器漏壺發明後,人們通常採用將一天的時間劃分為一百刻的做法,夏至前後,「晝長六十刻,夜短四十刻」;冬至前後,「晝短四十刻,夜長六十科」;春分、秋分前後,則晝夜各五十刻。盡管白天、黑夜的長短不一樣,但晝夜的總長是不變的,都是每天一百刻。 包括天文學在內的現代自然科學的極大發展,最早是從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的。文藝復興時期大致從14世紀到16世紀,大體相當於中國明初到萬曆年間。中國天文史學家認為,這200年間,中國天文學的主要進展至少可以列舉以下幾項:翻譯阿拉伯和歐洲的天文學事記;從公元1405-1432年的20多年間,鄭和率領艦隊幾次出國,船隻在遠洋航行中利用「牽星術」定向定位,為發展航海天文學作出了貢獻;對一些特殊天象作了比較仔細的觀察,譬如,1572年的「閣道客星」和1604年的「尾分客星」,這是兩顆難得的超新星。
中國古代觀測天象的台址名稱很多,如靈台、瞻星台、司天台、觀星台和觀象台等。現今保存最完好的就是河南登封觀星台和北京古觀象台。
中國還有不少太陽黑子記錄,如公元前約140年成書的《淮南子》中說:「日中有踆烏。」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記載中說:「日中有王字。」戰國時期的一次記錄描述為「日中有立人之像」。更早的觀察和記錄,可以上溯到甲骨文字中有關太陽黑子的記載,離現在已有3000多年。從公元前28年到明代末年的1600多年當中,中國共有100多次翔實可靠的太陽黑子記錄,這些記錄不僅有確切日期,而且對黑子的形狀、大小、位置乃至分裂、變化等,也都有很詳細和認真的描述。這是中國和世界人民一份十分寶貴的科學遺產,對研究太陽物理和太陽的活動規律,以及地球上的氣候變遷等,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國學者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中國史籍和地方誌中都有記錄。實際上,中國還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記錄。中國已故著名天文學家張鈺哲在晚年考證了《淮南子·兵略訓》中「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這段文字,認為當時出現的這顆彗星也是哈雷彗星。他計算了近四千年哈雷彗星的軌道,並從其他相互印證的史料中肯定了武五伐紂的確切年代應為公元前1056年,這樣又把中國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
中國古代對著名的流星雨,如天琴座、英仙座、獅子座等流星雨,各有好多次記錄,光是天琴座流星雨至少就有10次,英仙座的至少也有12次。獅子座流星雨由於1833年的盛大「表演」而特別出名。從公元902~1833年,中國以及歐洲和阿拉伯等國家,總共記錄了13次獅子座流星雨的出現,其中中國佔7次,最早的一次是在公元931年10月21日,是世界上的第二次紀事。從公元前7世紀算起,中國古代至少有180次以上的這類流星雨紀事。
⑷ 公元前有哪些天文發明或發現
中國《書經》有世界最早(公元前2137年)的日食記錄,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國測定木星繞天一周的周期為12年。
公元前十四世紀,中國殷朝甲骨文(河南安陽出土)中已有日食和月食的常規記錄,以及世界上最古的日珥記事。
公元前十二世紀,中國殷末周初採用二十八宿劃分天區。
公元前十一世紀,傳說中國周朝建立測景台,最早測定黃赤交角。
中國《詩經·小雅》上有世界最早(公元前776年)的可靠的日食記事。
自公元前722年起,直至清末,中國用干支記日,從未間斷。這是世界上最長久的記日法。
公元前約700年,中國甲骨文(河南安陽出土)上已有彗星觀察的記載。
公元前七世紀,中國用土圭測定冬至和夏至,劃分四季。
公元前687年,中國有天琴座流星群的最早記錄。
公元前611年,中國有彗星的最早記錄,這個彗星即是後來有名的哈雷彗星。
公元前七世紀,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周期。
公元前六世紀,中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歷和陽歷。
公元前585年,發生第一次被預測的日全食(古希臘 泰勒斯)。
公元前440年,發現月球的位相以19年為周期重復出現在陽歷的同一日期(古希臘 默冬)。
公元前五世紀,提出日月星辰繞地球作同心圓運動的主張(古希臘 歐多克斯)。
公元前五世紀,論證大地是球形的,認為晨星和昏星是同一顆星金星。並提出銀河是由許多恆星密集而成的(古希臘 巴門尼德、德謨克利特)。
公元前五世紀,提出月食的成因,並認為月球因反射太陽光而明亮(古希臘 阿那薩古臘)。
公元前350年左右,戰國時代,編制了第一個星表,後稱「甘石星表」(中國 甘德、石申)。
公元前350年左右,戰國時,已認識到日月食是天體之間的相互遮掩現象(中國 石申)。
公元前四世紀,《天論》一書發表,提出地球中心說(古希臘 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四世紀,提出宇宙的原子旋動說,認為宇宙是在空虛的空間中,由無數個旋動著的、看不見的、不可分的原子組成(古希臘 德謨克利特)。
公元前三世紀,第一次用天文觀測推算地球的大小(古希臘 埃拉托色尼)。
公元前三世紀,第一次測算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距離的比例,太陽、月球和地球大小之比,又提出太陽是宇宙中心和地球繞太陽運轉的主張(古希臘 亞里斯塔克)。
公元前二世紀,西漢《史記》中《天官書》一篇是最早詳細記載天象的著作(中國 司馬遷等)。
公元前二世紀,編制了第一個太陽與月亮的運行表和西方第一個星表;發現歲差,劃分恆星的亮度為六個星等(古希臘 希帕克)。
公元前二世紀,中國漢朝採用農事二十四節氣。
公元前134年,中國漢朝《漢書·天文志》有新星的第一次詳細記載。
公元前104年,漢朝編造了《太初歷》,載有節氣、朔望、月食及五星的精確會合周期。這是中國歷法的第一次大改革,但精度較差(中國 落下閎、鄧平等)。
公元前一世紀,西漢發明渾儀,用以測量天體的赤道坐標 (中國 落下閎)。
公元前46年,羅馬頒行儒略歷(舊歷)。
據《漢書·五行志》記載,公元前28年,中國有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
⑸ zhongguo古代發明哪些天文類
中國古代在天文儀器的製造中達到了比較高的水準,並且極具民族特色。
除了民族風格濃郁的日晷、圭表之外,還有一些中國人獨創的發明:確定日月運行軌跡的渾儀早在西漢就被發明,元代的郭守敬加以簡化改造發展為簡儀。模擬天體的運行和方位的儀器渾象也是在西漢發明,東漢的張衡進行了改進成為了水運渾天儀。在唐宋時期,也用重大的發明創造,唐代的梁令瓚(配合僧一行)發明了黃道游儀,宋代的科學家、發明家蘇頌製造了極其精妙的水運儀象台。
比較遺憾的事,古人的創新,往往局限於個人的智慧和經驗,沒有形成社會的風氣。就拿上面提到的天文儀器,水運渾天儀和水運儀象台都沒有流傳下來。特別是後者,蘇頌去世二十餘年,靖康之恥,二帝「北狩」。南宋小朝廷想要重建水運儀象台(古代天文儀器是皇權的象徵),可惜,即便蘇頌有書籍介紹,有後人輔佐,可也不知道應當如何復原了。
⑹ 中國古代在天文方面取得了那些突出的成就
天文學以與人類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關,而古代天文學成就慨述成為各門自然科學中發展得最早的一門科學。
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是我國天文學的萌芽階段。當時的人們開始注意到太陽升落、月亮圓缺的變化,從而產生了時間和方向的概念,從考古發掘著,半坡民族的房屋都向南開門,一些氏族的墓穴也都向著同一個方向。人們還在陶器上繪制了太陽,月亮乃至星辰的紋樣。
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天文學逐步得到發展。相傳在夏朝已有歷法,所以,今天還把農歷稱為「夏歷」 根據甲骨文的記載。商代將一年分為春、秋兩個季節,平年有一十二個月,閏年十三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商代甲骨文中還有世界上關於日食、月食的最早記錄。西周已設專門人員管理計時儀器和進行天象觀測 春秋時期,人們已能由月亮的位置推出每月太陽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二十八宿體系 根據《春秋》一書的記載,當時已將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在同一書中還記有「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學於北斗」。這是世界、上關於哈雷慧星的最早記錄。
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我國大文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戰國時期的甘德、石中撰寫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後人將他們的著作合在一起稱為《甘石星經》。隨著天文觀測的進步,人們創造了二十四節氣,使天文學更好地服務於農業生產。
秦漢時期,天文學有了長足進展。全國制定統一的歷法。西漢武帝時,司馬還參與改定的《太初歷)_ 具有節氣、閏法、朔晦、交食周期等內容,顯示了很高的水平。這一時期還製作了渾儀,渾象等重要的觀測儀器,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特別是兩漢時期,在天文學理論上,人們對宇宙的認識逐步深化。先是提出「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於內」,即將宇宙比喻為雞蛋,地球如同蛋黃浮在宇宙中 進而又有人提出」宣夜說「,認為『天「沒有固定的天穹。而是無邊無涯 這實際上是說宇宙空間是無限的。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天文學仍有所發展。祖沖之在劉家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完成了《大明歷卜這是一部精確度很高的歷法,如它計算的每個交點月(月球在天球上連續兩次向北通過黃道所需時間)日數為27·21 223日,同現代觀測的27·21222日只差十萬分之一日。
隋唐時期,又重新編定歷法,並對恆星位置進行重新測定。一行、南宮說等人進行了世界上最早對子午線長度的實測。人們根據天文觀測結果,繪制了一幅幅星圖。在敦煌就曾發現唐中宗李顯時期(705—710年)繪的星圖,共繪有 13 50多顆星,這反映了中國在星象觀測上的高超水平。要知道,歐洲直到1609年望遠鏡發明以前,始終沒有超過1022顆星的星圖。
宋元時期,製造、改進了許多天文儀器。北宋蘇頌等人的《水運儀象台卜以水為動力,帶動一套精密的機械,既可觀測天體,又可演示天象,還能自動報時,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種。元代郭守敬制的簡儀等在同類型天文儀器中居於世界領先地位。他還創造了中國古代最精密的歷法——-《授時歷》,定一年為365·2425天,這和現行公歷——格里高利歷是一樣的,但比格里高利歷早了300多年。
明朝前期,天文學沒有什麼進展。明中期,歐洲傳教士帶來歐洲天文學知識,促進了中國天文學進一步發展。徐光啟等人翻譯了一批歐洲的天文學著作,並製作了一些天文儀器,安裝在北京天文台。清建立後,在中國的傳教士又督造了六件銅制大型儀器,這些儀器保存至今。清代學者在天文學理論上也取得一些突破,如在《儀象考成續編> 一書中提出恆星有遠近變化,也就是認識到恆星有視向運動。歐洲在 1868年才提出這種概念。
⑺ 天文是誰發明的
很難說天文是誰發明的,天文只是一個概念,表示的是關於宇宙星空的知識。從人類走出山洞,還處於原始社會的萌芽階段,就對宇宙星空充滿了想像,那時候就開始有了天文學的萌芽。
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漢代,天文學就開始有了相當水平的發展,中國人甚至製造出了天文觀測儀器。
⑻ 古代天文儀器發明者是
張衡發明地動儀,南懷仁發明黃道經緯儀,郭守敬發明簡儀、高表等等。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一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
黃道經緯儀是清朝製造的八件大型銅鑄天文儀器之一,是我國重要的古天文觀測儀器,也是中國第一台以現代的黃道坐標系統作觀測的儀器。適用於作觀測太陽和行星等天體的運動。1673年製成,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古觀象台的觀測平台上。它代表著中國和西方文化與科技交流的重要成果。
⑼ 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
我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如:夏歷,廿四節氣,十二氣歷,授時歷等.
天文氣象的成就:
中國古代最早的較為科學的天文知識,可能當屬《夏小正》中所描述的天象春秋戰國時期,關於金,木,水,火,土五大行的知識大量出現
漢代,蓋天,宣夜,渾天三種論天學說已成形.
張衡是渾天說的集大成者
漢代已用多種風信器觀測風向.最簡單的一種,叫做「視」
對於濕度的觀測也較早.據《史記 天官書》和《淮南子 天文訓》記載,是用"懸土炭"的方法
(1)先秦時期:①春秋時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即指哈雷彗星,這一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②春秋時期我國歷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19年7閏的原則,這比西方造160年.③戰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其中有豐富的天文記載,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對天文的認識.
(2)兩漢時期:①漢武帝時,天文學家制訂出中國第一部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歷」,開始以正月為歲首.②西漢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③東漢時,張衡從日、月、地球所處的不同位置,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④張衡發明製作的地動儀,可以遙測千里意外地震發生的方向,比歐洲早1700多年.
(3)隋唐時期:①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歷》比較准確地反映了太陽運行的規律,系統周密,表明中國古代歷法體系的成熟.②僧一行還是世界上用科學方法實測地球子午線長度的創始人.在實測中他認識到,在小范圍有限的空間里得到的認識,不能任意向大范圍甚至無際的空間推演,這是我國科學思想史上的一大進步.
(4)宋元時期:①北宋科學家沈括的突出貢獻在天文學方面,把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十二個月完全統一起來的「十二氣歷」更加簡便,有利於農事安排.②元初設立太史局編制新歷法.③元朝傑出天文學家郭守敬,提出「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的正確主張,創制了簡儀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觀測儀器,主持了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④郭守敬主持編定《授時歷》,一年的周期與現行公歷基本相同,但問世比現行公歷早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