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培養小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實踐與研究
第一階段計劃
課題研究的意義: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教師要在各科教學中精心設計,重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除了應傳授給學生一些初步的數學知識以外,還擔負著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歷史重任。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是為學生的未來學習提供必要條件,同時促進教師自身創新能力,增強教育科研意識與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實驗與研究的原則:
1.普遍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具有普遍性。
2.層次性原則,即針對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確定不同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內容、方法和途徑。
3.差異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考慮個體發展的客觀規律。
4.基礎性原則,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必須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提倡創新並不是否認知識的傳承。創新是建立在知識傳承的基礎之上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和發展是以深厚廣博的知識為基礎的。
5.活動性原則,即要注重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如動手操作、實驗探索、調查研究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等)。在活動中,要關注學生活動、探索的過程,而不是僅僅關注學生活動、探索的結果,要在學生活動和探索的過程中激發、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6.激勵性原則,即在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運用激勵性評價策略。孩子的創新往往源於興趣、愛好,源於好奇心、求知慾和想像力。因此,教育者要支持孩子的求新、求異、質疑和問難,鼓勵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進行新的探索。
研究的主要內容: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誘導和培養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精神培養的研究。
構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教學模式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以人為本,實踐創新的研究。
小學數學教學中後進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的研究。
減輕學生負擔,培養創新人才的研究。
小學生數學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評價方法研究。
課題研究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總結出培養小學生數學創造思維的規律和方法
2.在實踐中驗證和發展,完善小學生數學創造思維培養教學模式的理論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3.探索各種途徑,使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去創造,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
4.探討在教學活動中,如何發揮教師的獨特作用,培養學生優秀的心理品質,思維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5.在教學活動中,激勵學生探索「問題解決」的非常規解法,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總結出一套適合創新教育,適應時代發展,培養創世紀人才的教學經驗,並上升到理論高度。 研究方法:
1、文獻法:搜集有關資料,以現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新形勢的要求為方向,探索評價培養數學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科學方法,迅速摸清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現狀,並在此基
礎上構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教學模式。
2、行動研究法:嘗試用多種手段探索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3、經驗總結法:總結在實驗中的成功經驗,吸取教訓,並在研究中收集資料便於今後總結解題。
堅持理論聯系實踐的原則,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總結經驗,逐步擴展,以達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增強教師教育科研意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
研究措施:
1,實驗前評估學生數學創造思維能力。
2,在每周兩節教研活動時抽出時間進行研究,每次一位教師進行專題發言。
3,利用每位教師定期舉行的研討課,進行交流探討。
4,實驗後進行全階段的效果測評與成果總結。
研究步驟:
1、准備階段:2011年3月—2011年8月
收集有關理論資料。
成立課題研究組,論證課題可行性,提出具體的研究方法。學習有關理論,為實驗提供依據和指導,制定研究計劃。
2、實驗階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
實驗點展開實驗,對教學模式進行嘗試。
參與課堂教學試驗的教師每學期舉行研討課。
課題組進行綜合研討和評價,以點帶面,擴展全校進行課題研究工作,及時反饋信息和調控進程,收集積累資料,學年末作階段性總結。
3、小結階段:2011年12月—2012年1月
B.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共情:孩子挺聽話,但就是提不起學習情緒,因此學習成績也一直不理版想,對嗎?
二、具體化:權您可以舉例說明下孩子學習興趣的具體表現嗎?
三、探討問題的成因,並具體分析:
a 孩子的學習總是被批評,沒有成就感
解決:多肯定孩子學習當中的優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激發孩子內在的價值感;
b 孩子總是被打擊,沒有學習興趣
解決:不斷鼓勵孩子,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不斷加大學習前進的動力;
c 孩子的興趣愛好都被打壓,孩子失去了好奇與探索的天性
解決: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並恰如其分的引導至學習內容當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
d 孩子沒有夢想,對學習,對什麼都沒有期待
解決: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的夢想,用夢想的自然力量,引導出孩子自發自願的奮斗目標,以及學習目標。以上內容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對家長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家長可以積極參加優勝的免費家庭教育講座,在專家的指導下,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高度,從而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動力。
C. 簡述如何培養小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小學生創造想像的能力。
教師要回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學生的表答象儲備。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打開學生想像力的大門。
教師要引導學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以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
教師要注意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想像在語言的調節下進行,並通過語言來表現。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想像水平。
教師要結合學科教學,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想像力。
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幻想。
D. 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和創造能力之我見
與語文教師一起談及小學生作文現狀時,都不約而同地說道:作文難教,學生的作文能力差。的確,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也發現學生作文突出的問題是:作文無內容,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筆者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 抓好閱讀教學,使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
小學語文的特點之一是基礎性。教學中,務必使學生打好堅實的基礎。從作文教學這一角度來說,學生的基礎主要是字、詞、句、段、篇,對中高年級來說,詞句與段篇的教學是重點。從現行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來看,對詞語的教學要求降低了,課文的背誦量減少了。較多的專家學者也指出了其弊端(尤其是背誦量減少),這些弊端有礙於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筆者認為,對作文教學質量的提高影響也較大。教學實踐中,常常發現:學生學過的詞語很少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究其原因是教學中學生掌握詞語重在「音、形」,而對其「義」的掌握方面做得不夠。「義」的掌握不到位,使學生對學過的詞語不理解,因此不能運用;即使運用了一些,也是詞不達意。學生習作中「別字」多,就是只知其字而不知其義的具體表現。語文教學中,學生背誦課文少,積累的優美的語句少,語感差,當然寫不出好句子。名家尚時時背誦名篇名著,豐富自己的語言積淀,小學生更應該大量背誦、積累。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能滿足於教材上練習的要求,要從學生積累語言方面加強某些方面的教學。如引導學生多掌握常用的好詞,並做到「音、形、義」到位;引導學生多背誦寫得精彩的句子、段落及全篇,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為習作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傳授給學生一些寫作基本知識與技法。
學生有了語文基礎知識,是寫好作文的前提。要使學生能「成文」,還必須運用寫作基礎知識與技法。小學生作文雖不同於文學創作,但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寫作知識與技法也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有計劃、有步驟、由淺入深地向學生傳授一些學生可以接受的習作基本知識與技法。如文章的審題、立意、選材、確定中心、編寫提綱,文章常用的記敘順序,文章常見的開頭、結尾方法,文章的修改,等等。這些知識與技法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法進行。如隨課文教學傳授,作文練習中分散與綜合相結合進行等。
三、 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學生並非不喜歡作文,而是不會寫,沒有內容可寫。因此,教師要從學生自身角度設計作文教學。第一,豐富學生的生活,把作文教學滲透到學生的生活、活動中,以豐富學生作文的「源泉」。第二,通過指導學生到室外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並在觀察中感受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第三,通過不同形式的作文練習培養學生豐富合理的想像力。如看圖作文、擴寫、改寫、續寫等作文練習。第四,通過生活作文(即課文自由、隨意性作文)的練習,促進課堂規格作文的教學。生活作文要求不要太高,一句話,一段話均可,只要寫出生活感受、體驗即可。當然鼓勵寫得更具體、更生動。課堂規格作文要求相對要高些,要按作文有關要求進行。如對字數、詳略、重點、開頭、結尾、標點等方面作具體要求。第五,通過視聽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如讓學生聽故事、聽音樂、音樂童話後編故事、寫想像文,或播放風景圖片讓學生觀賞後進行景物描寫。當然視聽結合效果更好。
E.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創新教育可以說是當前最時髦的一個話題,的確,在21世紀突飛猛進的今天,國家的興旺靠創新,民族的昌盛靠創新,實現現代化更離不開創新。因此,創新教育理所當然地被提到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地位,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則是創新教育的主要內容。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呢?下面本人就針對此問題談幾點粗淺的體會。
一、激發興趣,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思維是創新的力量和動機,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動機。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挖掘教材中的創新思維因素,要善於點燃創新思維之火,激發學生的熱情。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的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具有敏銳的思維力、豐富的想像力和牢固的記憶力。學生的主動參與是一種自覺行動,如果沒有興趣,就談不上主動,參與更是一句空話。因而教師要努力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提供的背景中積極思維,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做到課伊始趣即生,課展開趣溢濃,課結束趣未盡。
二、啟發想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想像是創造的翅膀,它是教學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基礎,是培養能力,發展創造力不可缺少的基本思維方法,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的確如此,想像可以說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動力。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這樣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強烈的活躍的想像是偉大的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是啊,有了豐富的想像力就能在腦海中再現各種事物的形象,就能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創造出種種新形象,小學生思維活躍,富於想像,但是他們豐富的想像力不是天生的。想像力的形成依賴於社會生活實踐,依賴於教師的啟發誘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撰的《學會生存》一書所指出的:在創造藝術形式和美的感覺的過程中,我們獲得了美感經驗。這種美感經驗和科學經驗是我們感知這個萬古長青的世界的兩條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樣,一個人的想像力也必須得到發展,因為:「想像力既是藝術創造的源泉,也是科學發明的源泉。」想像是人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創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整體性、自由性、靈活性。創造性形象對於創造能力的產生和發展,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任何創造活動都離不開想像,想像能力是衡量人創造能力的重要標志。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巧設疑問,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古人雲「學貴有疑」,創新思維的培養可以從質疑開始。因為,質疑是人類思維的精華,質疑的過程實質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因而問題就是創新起點,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善於發現問題,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進而提出一些創造性問題,指導學生自行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既獲得知識,又能提高能力。古人亦雲:「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沒有「疑」就沒有學生的探索。「疑」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創新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應認真分析學生的層次,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應善於有針對性地設計疑難,恰當地提高設問,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全體學生都積極思考共同參與教學。在教學中,讓學生產生疑問,不是為了難倒學生,而是希望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和熱情,成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課堂上無論學生提出的問題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從正面引導,鼓勵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同時教師也要把握住學生提出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促使學生深入地探究。這樣,就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四、鼓勵求異,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教育有識之士普遍認為,教學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統一,而要鼓勵求異。求異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它要求學生憑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獨立地思考問題,主動探索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而創造性思維是一種發散的求異思維,發散求異的目的在於創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春天不更艷麗?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只要積極鼓勵求異,不「死讀書」,學生的學習才會不斷閃現創造的亮點。
求異思維可謂是標新立異,是對思維定勢的否定。作為創造思維的核心,它更體現出其固有的獨創性和新穎性。求異是兒童的天賦,他們樂於表現得與眾不同。因此,教學是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我在上面吧,那樣我能掌握了分寸立見解,迸發求異的火花。學生的思維激活後,必須眾說紛紜,創新的火花定會不斷閃爍。
五、多方入手,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生的學習,以模仿為主,不僅有顯性的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模仿學習,還有隱形的思維、策略等方面的模仿學習,特別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在教學時能時不時露幾手「絕招」,能使學生具備更多的靈性。而這種創新教育,可謂是不留任何痕跡的創新藝術教育,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可以從以下途徑入手:
1、語言的表達上。在創新教育面前,語文教師的語言不僅要生動形象,更要追求「富於變化」,不管是導語也好,還是總結過渡語都要認真考慮,精心設計,力爭變平為奇,變陳為新,達到語能驚人的境地。
2、板書的設計上。板書可謂是一堂課的微型教案,板書設計精當,構思巧妙,給人耳目一新之感,無形中也能帶動學生的創新。
3、教法的選用上。「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語文教師在課文的教學設計上要力避「千課一面」,做到因文而異,給學生以新鮮感。
六、捕捉生活,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任何知識都來源於生活,形成於實踐,又指導實踐,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學習掌握它,如果脫離實踐就成為無源之水。富勒說過:「理論是一種寶庫,而實踐是它的金鑰匙。」我們要力求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練習、觀察、實驗、討論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在親自參與下獲取知識,熟練技能,領悟理論的本質。組織學生互相討論,發揮學生各自思維個性差異的優勢,使他們相互間的思維「推波助瀾」,形成多維立體交叉的思維信息網,教師隨時點撥指導,使思維產生躍變。
豐富的知識經驗是創造力的源泉。任何一個領域內的問題解決都會涉及到大量該領域的專門知識,離開了這些知識基礎,問題解決就會成為一句空話,創造力也就成了無源之水。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手和腦一塊兒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手腦雙全,是創造教育的目的。」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動手操作是激發學生內在創造潛力的重要途徑。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在具體的看、摸、折、量、比、算等操作活動中,經歷知識的發現、問題的思考、規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新知的重建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過程,這本身就是充滿了生命活力,體現創新意識的過程。
F.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
未來的競爭將主要是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競爭,因此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想談談自己的一點做法。
一、 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能力並非一定要像成人那樣能創造出社會上從未有過的新事物,而只要創造出自己從未見、聽過或接觸過的東西,當然不是模仿別人的東西。這樣,即使他們創造出的東西他人已經創造出來了,而他卻不知道別人有過,就可以視為創造了,這種能力就可視為創造能力了。例如:我們班開過一次文藝聯歡晚會,其中有一個節目是舞蹈。學生們自發帶來手電筒,在每隻電筒上蒙上了不同色彩的皺紙,關掉了教室里的電燈,讓手電筒從不同的方位射向舞台中間,這手電筒光,就跟舞台燈光一樣的效果。這雖然也是一種舞台燈光,但這種舞台燈光不同於真正的舞台燈光,是學生們發揮自己的才智,創造出來的一種舞台燈光。對比,就應該肯定他們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這種現象是學生創造出來的,是他們從未出現過的,而不是舞台燈光的簡單模仿。作為教師應該從生活中善於發現學生的創造力。
二、 從小處著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畢竟不同於成人的創造,他們不可能有轟轟烈烈的創造,但可以肯定有一些細心的甚至不引人注意的創造行為。比如在安排班裡學生出黑板報時,學生別出心裁的版式編排,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創造。班裡的包干處有水溝要清除,一般是我們布置給學生在下午放學後用水桶抬了水去沖洗打掃。但是有天中午下起了大雨,有位學生沒有等到下午去掃,而是利用水溝里漲起的水,穿了雨去打掃一番,讓漲起的水自動把垃圾沖走。這雖是一件很不起眼的事,但我們可以視為一種創造能力的體現,鼓勵學生動腦筋,從小處著眼,積極創新。因此,作為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行為,對他們一些不經意的創意、創新和創造,都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啟發,有意識地加以強化,有意識地給予鼓勵。讓學生創造方面的星星之火燎原開來。
三、 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源泉。「可見,只有豐富學生的想像特別是創新想像,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到較好地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珍惜他們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想像。
在一次課外活動時,有一位同學望著一棵梧桐樹出神,我疑惑地問:「你看到了什麼?這么出神?」學生答道:「老師,你瞧,那棵梧桐樹和那棵櫻花樹站在一起,一高一矮,一胖一瘦,搖動樹枝,好像還在爭論什麼。」多麼奇妙的想法,我忙把周圍的同學叫了過來,不失時機地引導:「她們在爭論什麼?會有什麼事爭行這樣面工耳赤?」接著,加大想像力度:「瞧,她們邊上還有許多小草,它們會怎麼說?要是又飛來一隻蜜蜂,將會發生什麼故事?你會編這類故事嗎?」第二天,學生們就寫來了《櫻花與梧桐樹》、《誰最美》、《大家的朋友》等寓言和故事。在這些文章中,真實地寫出了孩子們想像的七彩世界,可以看到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比平常那些枯燥,成人化的作文要有趣多了。
四、 在「問」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教學中,問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問」和老師的「問」兩種。學生的「問」在教學中越來越少了,我們教師要提倡學生多問為什麼,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能力才能表現出來。巴爾扎克說:「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學生有疑不問,始終不能破疑,就不會知道其中的所以然。我們應該盡量鼓勵學生多問。多問才能出智慧,教師不應該只重視學生知識的吸收而忽視讓孩子自由地問。學生只有多問,才能學會思考問題和發展創造力。一量學生發現了什麼,他的創造性思維就得致函發展。愛因斯坦在別人提到自己的成就時說:「我沒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研究問題罷了。」所以,只有敢疑敢問,才能使頭腦這台機器更加靈活,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教師的「問」也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問」也會收到意外效果,「問」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比如在教《年》一課,在引導學生創作時,我先貼出畫著天空、草地、小朋友的情境圖,然後邊講邊演示:「突然,天空飄來一片烏雲(貼),不一會兒,天上就滴嗒滴嗒地下起了小雨(畫)。下雨了,小朋友該怎麼辦呢?生:「撐傘」師:「可是他們今天忘記帶雨傘了,這可怎麼辦呢?」生:「我給他們送傘去!」師:「這位小朋友真有愛心,大家願意給他們送傘嗎?」生興奮地齊聲音回答:「願意!」師:「請小朋友們畫出自己認為最漂亮的小花傘給他們送去。注意一定要快,要不然小朋友淋多了雨可就要感冒了。」這樣運用活動的情景圖,巧設啟發性的導語和設問,把學生誘進一個送傘的境界。由於特定的情境,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從面愉悅地把知識持能轉化為創新的能力,充滿愛心、充滿欣喜地設計出一把把小花傘,當學生把一把把小花傘都撐到一個個小朋友頭上時,一幅有情有景的雨景圖就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可見教師的「問」也很重要。
華羅庚說過:「『人』之可貴在於能夠創造性地思維。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主動精神,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從生活乃至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G. 如何培養小學生創新能力
談及小學生創新,有些人可能會不以為然,認為小學生年幼無知,尚不懂事,只有玩和淘氣的份,談什麼創新,這豈不是誇大事態。然而,如果你做個有心人,經常留意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游戲活動中的言談舉止,你定會發現:在他們身上確實蘊藏著豐富的想像力,閃現著創新的火花。不妨舉這樣兩個例子,如:小學生在玩醫院游戲時,會臨時用一扇門做玩具,小醫生舉著襯板站在門里,病人站在門外,並用身體貼著門,這就是表示在拍片;再如:餐廳里的小顧客需要調味品時,服務員會用圓柱形的小積木湊著顧客的碗認會顯得稚拙、簡單,但只要是小學生充滿興趣、積極探索就應該多贊許、多包容,不要用成人的思維標准和生的各種提問,甚至是荒唐的提問,因為提問本身就說明小學生在思考和鑽研,教師要正確引導;通過提供富有幻想色彩的圖書、半製品的游戲材料和開展一物多玩等活動,有意識地訓練小學生的想像;讓小學生多參 加社會實 踐活動,增長知識,拓寬視野,因為知識是一切能力的基礎。
一、講究創新方法是決定創新成敗的關鍵,是實現創 新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徑。
一旦有了創新的意識和靈感,必須通過一定的方法才能實現。教給小學生多種創新方法,讓他們建立有主見的、獨立的、敢於創新的方法對小學生今後的學習或者工作都是有幫助的。小學生最常用的有三種。
第一:一物多玩法。在體育游戲中我們經常會組織類似的活動,如:教師會鼓勵小學生用一隻皮球玩出多種花樣,拍、滾、拋接、夾球跑……一個人玩或兩兩合作玩等,這種一物多玩法不僅能提高小學生活動的興趣,鍛煉身體,更能激發創新的慾望。
第二:組合法。不同組合也是創新。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是搭積木,同樣是一套積木,不同的組合會變換出多種不同的造型,小學生在活動中能真正體驗到創造出新「產品」的樂趣。由此可見,小學生可以通過搭積木、排列易拉罐等游戲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三:聯想法。根據平時生活或學習中碰到的偶發事件,觸發創新靈感,展開想像翅膀,通過聯想而有新的突破。象牛頓推理出的萬有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等都是從平時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小事加以聯想而形成的。由此可見,小學生應該多讓小學生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看一看,時時做有心人,隨時在聯想。我園就經常開展下列活動如:添畫聯想。教師可以畫半個圓,讓小學生添上喜歡的點、線等,並說出象什麼;觀物聯想。教師帶領小學生拾落葉,並有意引導小學生用落葉拼圖案,賦予落葉一定的形象……通過這些活動來激發小學生的創新智慧。
二、提高創新能力
講究創新方法是為提高創新能力奠基的,為了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並不一定要去創設「創造角」,設計所謂的創造性活動,因為一旦使得創造依附於某種特定的對象,教育者就會有意無意地將創造物化為創造結果。因此,小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應交織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小學生身邊發生的每個能激起他們思考、想像以及他們感興趣的事、物、情、境,讓小學生內在的創新沖動釋放出來。
1、拓寬小學生的視野,增長小學生的知識。豐富的知識可以引發小學生創新的火花,知識是具備創新能力的基礎。只有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觸類旁通。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知識的難度、深度,而要從拓寬層面入手,從培養興趣入手。
2、培養小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要打破教師向小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盡可能培養 小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的能力。要讓小學生提出問題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可以通過設立問題箱、評選最佳小問號等形式,形成一種能公開提問、感受提問很了不起的氛圍,教師要耐心傾聽、及時挖掘,鼓勵和激發小學生探索的慾望,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3、幫助小學生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教師不要急於回答小學生的提問,可以設法引導小學生多思考,並通過實踐嘗試著去解決問題。在科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這樣去做。如:為了讓小學生了解篩子的用途,我們會提供筷子、鑷子、調羹等多種工具讓小學生去嘗試,在操作中小學生發現了篩子分物的快捷、方便。通過這種形式讓每個小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其有創意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每個小學生生來具有巨大的創新潛質,如何才能最好地挖掘這種潛質是當今教育關注的問題,良好的環境,豐富的生活能充分調動小學生的激情,啟動聯想,發展想像,對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獨特的效果,這是實現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H. 如何培養自己(小學生)的創造力
未來的競爭將主要是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競爭,因此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想談談自己的一點做法。
一、 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能力並非一定要像成人那樣能創造出社會上從未有過的新事物,而只要創造出自己從未見、聽過或接觸過的東西,當然不是模仿別人的東西。這樣,即使他們創造出的東西他人已經創造出來了,而他卻不知道別人有過,就可以視為創造了,這種能力就可視為創造能力了。作為教師應該從生活中善於發現學生的創造力。
二、 從小處著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學生的創造畢竟不同於成人的創造,他們不可能有轟轟烈烈的創造,但可以肯定有一些細心的甚至不引人注意的創造行為。作為教師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行為,對他們一些不經意的創意、創新和創造,都應該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啟發,有意識地加以強化,有意識地給予鼓勵。讓學生創造方面的星星之火燎原開來。
三、 抓住時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著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源泉。「可見,只有豐富學生的想像特別是創新想像,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到較好地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敢於想像、敢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的訓練,珍惜他們的好奇心,豐富他們的想像。
四、 在「問」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教學中,問有很多種,最主要的就是學生的「問」和老師的「問」兩種。學生的「問」在教學中越來越少了,我們教師要提倡學生多問為什麼,這樣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能力才能表現出來。只有敢疑敢問,才能使頭腦這台機器更加靈活,才能創造出美好的事物。
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我們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主動精神,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活動,從生活乃至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I.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創造力
創造力是人們進行創造活動的一種特殊能力,或個體創造性的最好表徵。創造力也是反映個體在解決任務中有效的對原有知識經驗進行加工、組合、創造新設想、新事物的能力。兒童創造力的培養不僅有利於學生充分的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華,而且有利於學生創造精神的形成,因此兒童創造力的培養也是學校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那麼如何通過語文教學與訓練,使學生掌握創造性思維的策略,以發展其創造性思維呢? 一、 創設有利於兒童創造力發展的環境 學生的創造力比智力受環境的影響更大。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實施者。現代心理學研究認為,就創造力的形成和發展而言,兒童的心理安全和自由是有利於他們創造性活動的兩個基本條件。 (一) 努力構建校內外溝通 社會、學校、家庭等因素極大的影響著兒童的創造力。家庭氣氛和管教方式是影響兒童創造力的主要因素,教育過分嚴格,過分要求孩子服從,孩子的創造力就差;家庭氣氛民主,家長有意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情況就好的多。學校教育過分重視紀律的規范,學習中過分強調答案的准確的標准,也會影響兒童創造力的發展。社會文化的管理體制也會影響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因此,民主、寬松、尊重個性的環境將有利於兒童的發展。所以要努力構建校內外聯系,與家長多聯系,多交流,多溝通,同時,構建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改變語文教學自我封閉、與社會隔絕的狀況,共同為兒童創造有利的環境,使兒童的生活環境充滿創造的氣氛,使創造性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兒童自然可成為富有創造性的一代。 (二)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小學生創造力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制約的復雜的動態進程。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創造力呈持續發展趨勢,但並非直線上升,而是波浪式進行,小學生創造力的體現主要有以下幾點:(1)好奇心強,喜歡提出問題。正是有了好心,才體現出對事物探索的熱情。(2)善於大膽幻想。處於小學階段學生的創造力更多的帶有幻想型的特點,同時,小學生創造想像和思維大多是由現實中遇到的問題或困難情境激發的,思考問題是表現出一定的主見。(3)直覺思維和靈感在兒童創造力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更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發揮的空間。 首先,要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疑問和觀點。 其次,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從事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活動,為學生提供自由選擇的機會。 再次,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如抽象邏輯思維和具體形象思維的培養,應該綜合起來加以訓練。 其四,鼓勵首創性,允許學生在自由探索和實踐中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或看法。 從而,使學生遠離窮追猛打式的提問,沖破「標准答案」的樊籬,能夠用心讀書,用心思考,有所知,有所悟,有所發現。 二、 憑借語文教學中的創造性因素,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一) 教學中運用發散性思維方式提問 一、 運用判別性、敘述性、說理性提問。教學中,運用「……是不是?」「……對不對?」讓學生做出判斷,再讓學生說明「……原因何在」「……為什麼」「……道理怎樣」這樣就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判斷、分析、研究,對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有很大作用。這也是常用的提問方式。例如:《北大荒的秋天》理解第四自然段的第三句話中的「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的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我把這句話與「榛樹葉子全都紅了。」進行比較。請學生說說哪句話比較好?好在哪裡?為什麼?學生都認為第二句比較好,然後各抒己見,有的說寫出了榛樹葉子的顏色非常紅。我趁機問是怎樣的紅?學生齊答像一團團火。有的說反映了人們的心情,我趁機問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七嘴八舌的討論開了,不論他們回答的是否正確都一律給以鼓勵。以此來促進學生積極思維,發表見解。 二、 運用發散性提問方式,要求學生盡可能產生多而新的想法。主要運用的方式「除此之外,還有那些?」「……還有什麼新的見解?」「如果…… 那麼會怎樣?」等,重在啟發學生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維操作,對思維進行求異引導,有利於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蘇教版第五冊《掌聲》一文中寫小英演講以後,變的開朗、自信了,「她不在憂郁,開始和同學們一起交談、游戲,甚至還走進了學校的舞蹈房……」此時,同學們有的說小英競選當了班幹部,有的說小英體育課上不再逃避,有的說小英通過這次演講自信了,學習成績越來越好┄┄總之,學生調動了已有的生活經驗,較合理的發揮了想像,填補了課文的空白。我引導學生發散想像,小英除了交談、游戲、跳舞之外,還可能有那些變化?同學們有的說小英競選當了班幹部,有的說小英體育課上不再逃避,有的說小英通過這次演講自信了,學習成績越來越好……總之,學生調動了已有的生活經驗,較合理的發揮了想像,填補了課文的空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求異思維得到了訓練,思想感情得到了陶冶。 (二)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在學生學習教學內容時,我鼓勵學生質疑問難,這是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的一條措施。在傳統教學中,教材乃至教師授課的內容,往往都被學生認為是完全正確的,若自己的想法與之不符,習慣的做法是修正自己以求一致。事實上是被教材或教師授課的教學內容禁錮了思維,因此,教學中隨時和學生講明,教材或教師授課並不總是正確和完善的,鼓勵學生解放思想、活躍思維、積極的發現問題,提出質疑。這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加深對學習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對發散性思維的一種促進,因為提出質疑問難的本身就是擺脫學習材料原有的思想路線,從另一個角度進行思考。例如:蘇教版第五冊的練習4的第三題:改正下面句子中用的不恰當的詞語。這是這個單元練習中的重點與難點。在教學第一句如何修改的基礎上,其餘4句,我放手以先獨立完成再討論說明原因的方式讓學生來完成。學生都積極投入,獨立完成。每一句都有爭論,此起彼伏,氣氛熱烈。尤其是第二句「小剛光榮地加入了少先隊員。」一個同學說「光榮」錯了,因為做了好事才光榮。馬上就有人反對,說加入少先隊也是光榮的,光榮沒有用錯,錯的是「少先隊員」應該把它改成「少先隊」,「少先隊員」指人,「少先隊」指一個集體。所以應該是加入少先隊。此時,我馬上給予表揚,因為和教參上的答案一樣。這時,我問有不同看法嗎?一個同學站起來說我有不同看法,說少先隊員可以不改,把「加入」改成「成為」。這樣就成了「小剛光榮地成為了少先隊員」雖然他原因說的不是很正確,但我依然把他大加贊揚。同時告訴學生要相信自己,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或疑問要大膽的提出來。學起於思,多思考,有助於促進智力發展。如此,不僅訓練了學生的思維,還讓學生知道要相信自己,不能人雲亦雲。三、 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的培養 兒童創造性人格是創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創造力僅僅是為創造性的發展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那麼,只有當它與創造性人格相結合時,才能使創造性的發展成為現實。作為教師在教學中我盡可能做到:(1)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心理學研究發現,好奇心與創造性的發展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不僅對兒童,就是對科學家的調查研究也發現,好奇心既是發明創造的源泉,又是創造性活動賴以進行的重要動力。因此,在教學中,保護兒童的好奇心能促使他們對語文課擁有濃厚的好奇心,從而促進其創造性思維的進行。(2)解除怕犯錯誤的心理。兒童怕犯錯誤是阻礙獨創性發揮的一個重要因素。兒童往往會因為怕犯錯誤而不去嘗試,從而失去發揮其創造性見解的機會,因此在知識武裝學生的同時,解除他們怕犯錯誤的恐懼心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努力進行嘗試。(3)鼓勵學生向有創造性的人學習。中年級的學生模仿嘗試的慾望極強,讓學生與有創造性的人接觸或講一些愛迪生、居里夫人、達爾文等科學家的故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染。增強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這對學生創造力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總之,要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要有良好的環境,同時學生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能夠獨立自主的進行學習。作為教師也要努力學習,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做一個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發揮的教師,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學中的有利因素,創設條件,設置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