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凹凸鏡誰發明

凹凸鏡誰發明

發布時間:2021-12-24 13:14:05

1. 根據凸凹鏡發明了什麼

望遠鏡----有凹鏡、有凸鏡
門上的貓眼---有凹鏡、有凸鏡
近視鏡---凹透鏡
花鏡-----凸透鏡
哈哈鏡----凹鏡、凸鏡
顯微鏡----凹透鏡、凸透鏡
照相機----凹透鏡、凸透鏡
山路急轉變處的觀察鏡---凸鏡
。。。。。。

2. 凹凸鏡的作用和用途是什麼

凹透鏡所成的像總是小於物體的、直立的虛像,凹透鏡主要用於矯正近視眼。近視眼主要是由於晶狀體的變形,導致光線過早的集合在了視網膜的前面。凹透鏡則起到了發散光線的作用,使像距變長,恰好落在視網膜上了。

凹透鏡成像的幾何作圖與凸透鏡者原則相同。從物體的頂端亦作為兩條直線:一條平行於主光軸,經過凹透鏡後偏折為發散光線,將此折射光線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點;另一條通過透鏡的光學中心點,這兩條直線相交於一點,此為物體的像。

成像

經凹透鏡成正立縮小虛像,物與像在透鏡同一側。1/u(物距)+1/v(像距)=1/f(透鏡焦距)透鏡成像公式(關於符號的正負:物距u取正值,ν和f取負值)。

當物體為實物時,成正立、縮小的虛像,像和物在透鏡的同側;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一倍焦距(指絕對值u<f)以內時,成正立、放大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同側;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一倍焦距。

3. 凹凸鏡的成像原理是什麼

凹凸鏡分為凹透鏡和凸透鏡。
凹透鏡的成像原理:
經凹透鏡成正立縮小虛像,物與像在透鏡同一側。當物體為實物時,成正立、縮小的虛像,像和物在透鏡的同側;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一倍焦距(指絕對值)以內時,成正立、放大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同側。
凸透鏡的成像原理:
凸透鏡擁有放大作用。凸透鏡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實虛正倒。
將平行光線(如陽光)平行於主光軸(凸透鏡兩個球面的球心的連線稱為此透鏡的主光軸)射入凸透鏡,光在透鏡的兩面經過兩次折射後,集中在軸上的一點,此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記號為F,英文為:focal point),凸透鏡在鏡的兩側各有一實焦點,如為薄透鏡時,此兩焦點至透鏡中心的距離大致相等。凸透鏡之焦距是指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通常以f表示。凸透鏡球面半徑越小,焦距(記號為:f,英文為:focal length)越短。
凹透鏡亦稱為負球透鏡,鏡片的中間薄,邊緣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分為雙凹,平凹,凹凸(注意:凸凹透鏡是凹度大於凸度,凹凸透鏡是凸度大於凹度的!)等形式。凸透鏡是根據光的折射原理製成的。凸透鏡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凸透鏡分為雙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彎月形)等形式,凸透鏡有會聚光線的作用故又稱會聚透鏡,較厚的凸透鏡則有望遠、會聚等作用,這與透鏡的厚度有關。遠視眼鏡是凸透鏡。

4. 什麼是凹凸鏡他們各具什麼特點

凸透鏡是中央較厚,邊緣較薄的透鏡.凸透鏡分為雙凸、平凸和凹凸(或正彎月形)等形式,凸透鏡有會聚作用故又稱會聚透鏡,較厚的凸透鏡則有望遠、會聚等作用,這與透鏡的厚度有關.
凹透鏡亦稱為負球透鏡,鏡片的中間薄,邊緣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近視眼鏡是凹透鏡.

5. 鏡子是誰發明的。

在漫長的遠古時代,人類沒有鏡子,但人類還是用「土」辦法看到了自己的身形,那就是在平靜而清澈的水面上觀看自己的倒影。後來,原始人類在打制石器工具時,發現有一種叫「黑曜岩」的石頭可以磨平照人,這就是所謂的「石鏡」。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掌握了青銅(銅錫合金)的生產技術,同時,他們發現把青銅板打磨光滑後,可以照出人形來,這樣,就發明了「青銅鏡」。
13世紀初,義大利的玻璃工業格外發達,特別是威尼斯城生產的玻璃馳名世界。1317年,他們在試制彩色玻璃的過程中,偶然發現加入二氧化錳以後,會使混濁的玻璃液變得清澈,從而發明了透明玻璃。
有了透明玻璃,玻璃工匠們便開始摸索用玻璃製造鏡子的方法。他們先將金屬板磨得既平整又光滑,然後將它和玻璃合在一起,試圖製成玻璃鏡子。剛做好的時候確實不錯,光潔照人。可是沒過多久,鏡子裡面的人像就變得模糊不清了。原來這是由於水分和空氣從金屬與玻璃之間極細的縫隙中鑽了進去,金屬板被氧化了。後來,他們又開始將各種金屬熔化後倒在玻璃上,以期與玻璃結合而製成鏡子,結果都失敗了。
1508年,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達爾卡羅兄弟終於研製成功了實用的玻璃鏡子。他們先把錫箔貼在玻璃面上,然後倒上水銀,水銀是液態金屬,能夠很好地溶解錫,隨後,玻璃上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錫與水銀的合金(稱為「錫汞齊」),這種錫汞齊的本領高強,能夠緊緊地粘附在玻璃上而成為真正的鏡子。
然而,製造水銀玻璃鏡子需要花上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這太費事了。況且,水銀有毒,鏡面也不太光亮,於是,人們又設法對它進行改進。1843年,德國科學家發明了鍍銀的玻璃鏡子。這種銀玻鏡子背面發亮的東西,是一層薄薄的銀層,這層銀不是塗上去的,也不是靠電鍍上去的,而是利用一種特殊而有趣的化學反應———「銀鏡反應」鍍上去的,它是在硝酸銀溶液里,加上一些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鈉,再加上一點葡萄糖溶液。由於葡萄糖具有「還原」的本領,能夠把硝酸銀中的銀離子還原成金屬銀微粒,這些銀微粒沉積在玻璃上就製成了銀鏡。為了增強鏡子的耐用性,通常還在鍍銀以後,再在銀層上面塗刷上一層紅色的保護漆,這樣,銀層便不容易脫落和損壞。
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又發明了鋁鏡,其製造方法是:在真空中使鋁蒸發,讓鋁蒸汽凝結在玻璃面上而成為一層薄薄的鋁膜。這種鍍鋁的玻璃鏡,比鍍銀的玻璃鏡便宜、耐用,也更為光彩照人,在鏡子的歷史上寫下了嶄新的一頁

6. 凹凸鏡有什麼特點有什麼應用

特點:

1、凹凸鏡上的反射現象都遵從光的反射定律。

2、平行於主軸的光線經凹面鏡反射後,反射光線會聚於焦點處。凹凸鏡的焦點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因此是實焦點。

3、凹凸鏡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因此焦距越小,會聚本領越大。

應用:

1、利用凹凸鏡對光線的會聚作用:太陽灶、台燈、電視衛星天線、雷達。

2、利用過焦點的光線經反射後成為平行於主軸的平行光:探照燈、手電筒以及各種機動車的前燈燈罩。

凹透鏡成像的幾何作圖與凸透鏡者原則相同。從物體的頂端亦作為兩條直線:一條平行於主光軸,經過凹透鏡後偏折為發散光線,將此折射光線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點;另一條通過透鏡的光學中心點,這兩條直線相交於一點,此為物體的像。

(6)凹凸鏡誰發明擴展閱讀:

凹透鏡所成的像總是小於物體的、直立的虛像,凹透鏡主要用於矯正近視眼。近視眼主要是由於晶狀體的變形,導致光線過早的集合在了視網膜的前面。凹透鏡則起到了發散光線的作用,凹透鏡成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使像距變長,恰好落在視網膜上了。

當物體為實物時,成正立、縮小的虛像,像和物在透鏡的同側。

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一倍焦距(指絕對值u<f)以內時,成正立、放大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同側。

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一倍焦距(指絕對值u=f)時,成像於無窮遠。

7. 鏡子是誰發明的

中國奴隸制社會初期正處青銅器時代,人們在長期的青銅冶鑄實踐中,認識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間的關系,並能人工的控制銅、錫、鉛配比。古書《考工記》中記載 「金有六齊」,即合金的六種配比。其中最後一齊: 「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就是製作銅鏡用的配比。 「鑒」即是鏡,含錫較高,是因為銅鏡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銀白色澤,還需要有鑄造性能以保證花紋細致。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 「透光鏡」,它能反射出銅鏡背後的美麗圖案,因此引起世人的極大興越。為了解開 「透光鏡」之謎,國內外學者花了幾百年時間進行研究探索,直到近代才發現,這是由於鏡面在製造加工以後,有相對於背面圖案的輕微不等的曲率,通過反射映出背面的圖案。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制鏡技術和對光反射特性深刻認識。

在歐洲古希臘、羅馬時代,也是用一種稍凸出的磨光金屬盤作鏡,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紋,最早的鏡子是帶柄的手鏡,到公元1世紀出現了可以照全射的大鏡,中世紀時,手鏡在歐洲普遍流行,通常為銀制或磨光的青銅鏡,中世紀時,裝在精美的象牙盒內或珍貴的金屬盒內的小鏡子,成為婦女隨身攜帶的時髦品,背面塗金屬的玻璃鏡子是12至13世紀之交出現的,到文藝復興時期,紐倫堡和威尼斯已成為著名的制鏡中心。

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15世紀紐倫堡製成凸透鏡,是制玻璃球時在內部塗一層錫汞齊。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還原劑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鉀鈉。1929年英國的皮爾頓兄弟以連續鍍銀、鍍銅、上漆、乾燥等工藝改進了此法。

隨著技術的進步 ,鏡子的成本降低,各種各樣曲面鏡的出現,使鏡子的使用日益廣泛,具有了除映照儀容以外的更多的用途。如汽車上用的球面後視拋物面鏡,在望遠鏡中用於聚集和在探照燈中用於反射出平行光的拋物面鏡等。

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說文》中說:「監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鑄造銅鑒,後來鑒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鑒,但是瓦鑒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鑒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鑒了。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麵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嫫母,又名醜女。5000年前,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醜陋的醜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第四妻室。黃帝還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5000年前,黃帝戰蚩尤,降神農,平息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結束了野蠻時代,人類進入文明社會才剛剛開始。制衣冠,造舟車,梳妝打扮也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那時,先民們為了整理自己的蓬頭垢面,經常面對一盆水,或者站在平靜的河邊、水邊,整理一番。所以,古籍書上記載,把這種「照鏡」子,叫「鑒於水」。那麼,這與嫫母有什麼關系呢?
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製作。那時,黃帝宮里人經常站在水邊映照自己的臉面,梳妝打扮。嫫母覺得自己長的丑,輕易不去水邊梳妝打扮自己,每逢節日也不隨便拋頭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黃帝身邊幹活兒。有一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氣力大,挖石板比別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這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里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里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怪物,自己醜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里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製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復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來一照,比剛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還是那樣丑。她又磨了一陣子,拿起來再一照,自己仍然很醜。嫫母自言自語的嘆息說:「看來面丑不能怪石片(鏡子)。」從此以後,嫫母再也不去河邊、水邊去梳妝打扮了。每天早上起來,照著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後又悄悄藏起來。時間一長,嫫母也大意了。有一次嫫母幫助彤魚氏在石板上燒肉,因火力過大,石板被燒炸了,飛起一塊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臉,血流不止。嫫母趕忙回去,拿出石片,照著自己臉上貼葯。誰知,黃帝不知什麼時候回來,輕手輕腳走到嫫母身後,發現嫫母一手拿著什麼東西照著自己,一手向臉上貼葯。黃帝走向嫫母身後,頭貼近嫫母的肩膀,剛要仔細觀看,不料,嫫母驚呼一聲!她發現石片上出現了黃帝面孔。扭頭一看,才知黃帝站在她的身後。黃帝問嫫母:「你手裡拿著什麼東西。」老實忠厚的嫫母,一聽黃帝問話,知道此事絕不能哄騙黃帝,噗嗵一聲跪在黃帝面前。嫫母把發現這塊能照人的石片,從頭至尾向黃帝訴說了一遍,懇求黃帝寬恕她。黃帝聽罷,哈哈大笑,雙手攙起嫫母說:「這是你一大發現,你不但沒錯,還立了一大功!」黃帝說罷 ,立刻叫來嫘祖,方雷氏,彤魚氏,把嫫母這塊能照見人面孔的石片拿出來,叫她三位妻室見識一番。嫘祖笑著說:「黃帝,怪不得很長時間不見嫫母去水邊梳妝打扮,原來她有這個照人寶物。」彤魚氏緊接著說:「黃帝,這個發現,應該給嫫母妹妹記一功!」黃帝興奮地說:「當然要記一功!」
人類使用鏡子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從此就開始了。
難怪,有一本《物原》古書上說:「軒轅作鏡」。《軒轅內傳》這本書上也說:「帝會王母,鑄鏡十二,隨用而用。」《述異》這本書上也說:「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類發明了鐵鏡和銅鏡。4000年前,埃及出了古銅鏡。隨後我國也出土了青銅鏡。秦漢以後,我國銅鏡製造水平已聞名中外。銅鏡不僅是梳妝、整容的用具,而且是造型優美的工藝品。

8. 鏡子是誰發明的怎麼發明的

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製作。那時,黃帝宮里人經常站在水邊映照自己的臉面,梳妝打扮。嫫母覺得自己長的丑,輕易不去水邊梳妝打扮自己,每逢節日也不隨便拋頭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黃帝身邊幹活兒。有一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氣力大,挖石板比別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這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里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里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怪物,自己醜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里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製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復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來一照,比剛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還是那樣丑。她又磨了一陣子,拿起來再一照,自己仍然很醜。嫫母自言自語的嘆息說:「看來面丑不能怪石片(鏡子)。」從此以後,嫫母再也不去河邊、水邊去梳妝打扮了。每天早上起來,照著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後又悄悄藏起來。時間一長,嫫母也大意了。有一次嫫母幫助彤魚氏在石板上燒肉,因火力過大,石板被燒炸了,飛起一塊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臉,血流不止。嫫母趕忙回去,拿出石片,照著自己臉上貼葯。誰知,黃帝不知什麼時候回來,輕手輕腳走到嫫母身後,發現嫫母一手拿著什麼東西照著自己,一手向臉上貼葯。黃帝走向嫫母身後,頭貼近嫫母的肩膀,剛要仔細觀看,不料,嫫母驚呼一聲!她發現石片上出現了黃帝面孔。扭頭一看,才知黃帝站在她的身後。黃帝問嫫母:「你手裡拿著什麼東西。」老實忠厚的嫫母,一聽黃帝問話,知道此事絕不能哄騙黃帝,噗嗵一聲跪在黃帝面前。嫫母把發現這塊能照人的石片,從頭至尾向黃帝訴說了一遍,懇求黃帝寬恕她。黃帝聽罷,哈哈大笑,雙手攙起嫫母說:「這是你一大發現,你不但沒錯,還立了一大功!」黃帝說罷 ,立刻叫來嫘祖,方雷氏,彤魚氏,把嫫母這塊能照見人面孔的石片拿出來,叫她三位妻室見識一番。嫘祖笑著說:「黃帝,怪不得很長時間不見嫫母去水邊梳妝打扮,原來她有這個照人寶物。」彤魚氏緊接著說:「黃帝,這個發現,應該給嫫母妹妹記一功!」黃帝興奮地說:「當然要記一功!」

9. 鏡子是誰發明的

鏡子
中國奴隸制社會初期正處青銅器時代,人們在長期的青銅冶鑄實踐中,認識了合金成分、性能和用途之間的關系,並能人工的控制銅、錫、鉛配比。古書《考工記》中記載 「金有六齊」,即合金的六種配比。其中最後一齊: 「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就是製作銅鏡用的配比。 「鑒」即是鏡,含錫較高,是因為銅鏡磨出光亮的表面和銀白色澤,還需要有鑄造性能以保證花紋細致。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 「透光鏡」,它能反射出銅鏡背後的美麗圖案,因此引起世人的極大興越。為了解開 「透光鏡」之謎,國內外學者花了幾百年時間進行研究探索,直到近代才發現,這是由於鏡面在製造加工以後,有相對於背面圖案的輕微不等的曲率,通過反射映出背面的圖案。這充分說明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制鏡技術和對光反射特性深刻認識。

在歐洲古希臘、羅馬時代,也是用一種稍凸出的磨光金屬盤作鏡,其不反光的一面刻有花紋,最早的鏡子是帶柄的手鏡,到公元1世紀出現了可以照全射的大鏡,中世紀時,手鏡在歐洲普遍流行,通常為銀制或磨光的青銅鏡,中世紀時,裝在精美的象牙盒內或珍貴的金屬盒內的小鏡子,成為婦女隨身攜帶的時髦品,背面塗金屬的玻璃鏡子是12至13世紀之交出現的,到文藝復興時期,紐倫堡和威尼斯已成為著名的制鏡中心。

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15世紀紐倫堡製成凸透鏡,是制玻璃球時在內部塗一層錫汞齊。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一般使用的還原劑是食糖或四水合酒石酸鉀鈉。1929年英國的皮爾頓兄弟以連續鍍銀、鍍銅、上漆、乾燥等工藝改進了此法。

隨著技術的進步 ,鏡子的成本降低,各種各樣曲面鏡的出現,使鏡子的使用日益廣泛,具有了除映照儀容以外的更多的用途。如汽車上用的球面後視拋物面鏡,在望遠鏡中用於聚集和在探照燈中用於反射出平行光的拋物面鏡等。

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說文》中說:「監可取水於明月,因見其可以照行,故用以為鏡。」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鑄造銅鑒,後來鑒字也有了金字偏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鑒,但是瓦鑒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鑒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鑒了。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麵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嫫母,又名醜女。5000年前,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醜陋的醜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第四妻室。黃帝還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5000年前,黃帝戰蚩尤,降神農,平息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結束了野蠻時代,人類進入文明社會才剛剛開始。制衣冠,造舟車,梳妝打扮也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那時,先民們為了整理自己的蓬頭垢面,經常面對一盆水,或者站在平靜的河邊、水邊,整理一番。所以,古籍書上記載,把這種「照鏡」子,叫「鑒於水」。那麼,這與嫫母有什麼關系呢?
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製作。那時,黃帝宮里人經常站在水邊映照自己的臉面,梳妝打扮。嫫母覺得自己長的丑,輕易不去水邊梳妝打扮自己,每逢節日也不隨便拋頭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黃帝身邊幹活兒。有一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氣力大,挖石板比別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這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里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里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怪物,自己醜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里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製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復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來一照,比剛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還是那樣丑。她又磨了一陣子,拿起來再一照,自己仍然很醜。嫫母自言自語的嘆息說:「看來面丑不能怪石片(鏡子)。」從此以後,嫫母再也不去河邊、水邊去梳妝打扮了。每天早上起來,照著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後又悄悄藏起來。時間一長,嫫母也大意了。有一次嫫母幫助彤魚氏在石板上燒肉,因火力過大,石板被燒炸了,飛起一塊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臉,血流不止。嫫母趕忙回去,拿出石片,照著自己臉上貼葯。誰知,黃帝不知什麼時候回來,輕手輕腳走到嫫母身後,發現嫫母一手拿著什麼東西照著自己,一手向臉上貼葯。黃帝走向嫫母身後,頭貼近嫫母的肩膀,剛要仔細觀看,不料,嫫母驚呼一聲!她發現石片上出現了黃帝面孔。扭頭一看,才知黃帝站在她的身後。黃帝問嫫母:「你手裡拿著什麼東西。」老實忠厚的嫫母,一聽黃帝問話,知道此事絕不能哄騙黃帝,噗嗵一聲跪在黃帝面前。嫫母把發現這塊能照人的石片,從頭至尾向黃帝訴說了一遍,懇求黃帝寬恕她。黃帝聽罷,哈哈大笑,雙手攙起嫫母說:「這是你一大發現,你不但沒錯,還立了一大功!」黃帝說罷 ,立刻叫來嫘祖,方雷氏,彤魚氏,把嫫母這塊能照見人面孔的石片拿出來,叫她三位妻室見識一番。嫘祖笑著說:「黃帝,怪不得很長時間不見嫫母去水邊梳妝打扮,原來她有這個照人寶物。」彤魚氏緊接著說:「黃帝,這個發現,應該給嫫母妹妹記一功!」黃帝興奮地說:「當然要記一功!」
人類使用鏡子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從此就開始了。
難怪,有一本《物原》古書上說:「軒轅作鏡」。《軒轅內傳》這本書上也說:「帝會王母,鑄鏡十二,隨用而用。」《述異》這本書上也說:「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類發明了鐵鏡和銅鏡。4000年前,埃及出了古銅鏡。隨後我國也出土了青銅鏡。秦漢以後,我國銅鏡製造水平已聞名中外。銅鏡不僅是梳妝、整容的用具,而且是造型優美的工藝品。

10. 請問:是誰發明的鏡子啊

在漫長的遠古時代,人類沒有鏡子,但人類還是用「土」辦法看到了自己的身形,那就是在平靜而清澈的水面上觀看自己的倒影。後來,原始人類在打制石器工具時,發現有一種叫「黑曜岩」的石頭可以磨平照人,這就是所謂的「石鏡」。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掌握了青銅(銅錫合金)的生產技術,同時,他們發現把青銅板打磨光滑後,可以照出人形來,這樣,就發明了「青銅鏡」。 13世紀初,義大利的玻璃工業格外發達,特別是威尼斯城生產的玻璃馳名世界。1317年,他們在試制彩色玻璃的過程中,偶然發現加入二氧化錳以後,會使混濁的玻璃液變得清澈,從而發明了透明玻璃。 有了透明玻璃,玻璃工匠們便開始摸索用玻璃製造鏡子的方法。他們先將金屬板磨得既平整又光滑,然後將它和玻璃合在一起,試圖製成玻璃鏡子。剛做好的時候確實不錯,光潔照人。可是沒過多久,鏡子裡面的人像就變得模糊不清了。原來這是由於水分和空氣從金屬與玻璃之間極細的縫隙中鑽了進去,金屬板被氧化了。後來,他們又開始將各種金屬熔化後倒在玻璃上,以期與玻璃結合而製成鏡子,結果都失敗了。 1508年,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達爾卡羅兄弟終於研製成功了實用的玻璃鏡子。他們先把錫箔貼在玻璃面上,然後倒上水銀,水銀是液態金屬,能夠很好地溶解錫,隨後,玻璃上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錫與水銀的合金(稱為「錫汞齊」),這種錫汞齊的本領高強,能夠緊緊地粘附在玻璃上而成為真正的鏡子。 然而,製造水銀玻璃鏡子需要花上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這太費事了。況且,水銀有毒,鏡面也不太光亮,於是,人們又設法對它進行改進。1843年,德國科學家發明了鍍銀的玻璃鏡子。這在漫長的遠古時代,人類沒有鏡子,但人類還是用「土」辦法看到了自己的身形,那就是在平靜而清澈的水面上觀看自己的倒影。後來,原始人類在打制石器工具時,發現有一種叫「黑曜岩」的石頭可以磨平照人,這就是所謂的「石鏡」。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掌握了青銅(銅錫合金)的生產技術,同時,他們發現把青銅板打磨光滑後,可以照出人形來,這樣,就發明了「青銅鏡」。 13世紀初,義大利的玻璃工業格外發達,特別是威尼斯城生產的玻璃馳名世界。1317年,他們在試制彩色玻璃的過程中,偶然發現加入二氧化錳以後,會使混濁的玻璃液變得清澈,從而發明了透明玻璃。 有了透明玻璃,玻璃工匠們便開始摸索用玻璃製造鏡子的方法。他們先將金屬板磨得既平整又光滑,然後將它和玻璃合在一起,試圖製成玻璃鏡子。剛做好的時候確實不錯,光潔照人。可是沒過多久,鏡子裡面的人像就變得模糊不清了。原來這是由於水分和空氣從金屬與玻璃之間極細的縫隙中鑽了進去,金屬板被氧化了。後來,他們又開始將各種金屬熔化後倒在玻璃上,以期與玻璃結合而製成鏡子,結果都失敗了。 1508年,義大利的玻璃工匠達爾卡羅兄弟終於研製成功了實用的玻璃鏡子。他們先把錫箔貼在玻璃面上,然後倒上水銀,水銀是液態金屬,能夠很好地溶解錫,隨後,玻璃上形成了一層薄薄的錫與水銀的合金(稱為「錫汞齊」),這種錫汞齊的本領高強,能夠緊緊地粘附在玻璃上而成為真正的鏡子。 然而,製造水銀玻璃鏡子需要花上整整一個月的時間,這太費事了。況且,水銀有毒,鏡面也不太光亮,於是,人們又設法對它進行改進。1843年,德國科學家發明了鍍銀的玻璃鏡子。這種銀玻鏡子背面發亮的東西,是一層薄薄的銀層,這層銀不是塗上去的,也不是靠電鍍上去的,而是利用一種特殊而有趣的化學反應———「銀鏡反應」鍍上去的,它是在硝酸銀溶液里,加上一些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鈉,再加上一點葡萄糖溶液。由於葡萄糖具有「還原」的本領,能夠把硝酸銀中的銀離子還原成金屬銀微粒,這些銀微粒沉積在玻璃上就製成了銀鏡。為了增強鏡子的耐用性,通常還在鍍銀以後,再在銀層上面塗刷上一層紅色的保護漆,這樣,銀層便不容易脫落和損壞。 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又發明了鋁鏡,其製造方法是:在真空中使鋁蒸發,讓鋁蒸汽凝結在玻璃面上而成為一層薄薄的鋁膜。這種鍍鋁的玻璃鏡,比鍍銀的玻璃鏡便宜、耐用,也更為光彩照人,在鏡子的歷史上寫下了嶄新的一頁種銀玻鏡子背面發亮的東西,是一層薄薄的銀層,這層銀不是塗上去的,也不是靠電鍍上去的,而是利用一種特殊而有趣的化學反應———「銀鏡反應」鍍上去的,它是在硝酸銀溶液里,加上一些氫氧化銨和氫氧化鈉,再加上一點葡萄糖溶液。由於葡萄糖具有「還原」的本領,能夠把硝酸銀中的銀離子還原成金屬銀微粒,這些銀微粒沉積在玻璃上就製成了銀鏡。為了增強鏡子的耐用性,通常還在鍍銀以後,再在銀層上面塗刷上一層紅色的保護漆,這樣,銀層便不容易脫落和損壞。 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又發明了鋁鏡,其製造方法是:在真空中使鋁蒸發,讓鋁蒸汽凝結在玻璃面上而成為一層薄薄的鋁膜。這種鍍鋁的玻璃鏡,比鍍銀的玻璃鏡便宜、耐用,也更為光彩照人,在鏡子的歷史上寫下了嶄新的一頁

閱讀全文

與凹凸鏡誰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