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世界的文學

創造世界的文學

發布時間:2021-12-24 00:24:35

創造世界的是誰

這個恐怕來很難回答。
不過也可以從源我國古典文學中尋到一些答案。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從中不難得出,何謂「無名」無名即為無我,也就是沒有自己「我」這個的概念,是為混沌,它必定是繁衍天地的始祖。
而「有名」應該是指天地間的第一個生命,有了「我」這個思想,萬物也因為它而產生。
也許換個思維會更清楚些,我們從虛無從混沌當中產生,漸漸地產生了「一」也就是自己產生了,然後我們出世經歷世界上的風風雨雨,就從「一」衍化為「二」從而產生為「三」,最終我們又都歸於虛無混沌之中。

❷ 世界文學形成的條件包括那些

世界文學的形成,實質上是指世界各民族文學建構了一種普遍聯系的關系。世界文學存在於世界各民族文學的關系中,沒有民族文學也就沒有世界文學,一百多年來的文學歷史就是各民族文學走向世界化的歷史。每個民族的文學都不可能不同其他民族的文學相互交往,但經濟全球化並沒有帶來大家所希望的相互依賴、平等共存的文學共同體的出現。大家看到的各民族文學的交流本質上是一種非對等的交流,民族的經濟強勢必然賦予該民族的文化與文學以交流與對話的強勢和優越感。如果在交流與對話之中出現了一方強勢話語,交流與對話就極有可能異化為一種不平等的賦予和傾聽。民族文學的個體性與世界文學的普遍性在相互關繫上的實際狀況依然無法抹去文化上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義,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如何保持自己民族的文化個性,這是第三世界各民族共同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只有以胸懷寬廣的對外交流才能給民族的文學注入永遠創新的強勁活力。
一、「世界文學」的提出
文學發展有自己的規律,世界文學作為文學發展進程中的一種現代現象,世界市場和世界交往的形成是世界歷史和世界文學或文化形成的前提與條件。當資本主義社會的機器轟鳴引發了工業革命、建立了世界市場的時候,各國文化之間先前的聯系和交流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奠基人所說的各國文學或文化的發展進入了「世界文學」或世界文化的時代。「世界文學」這個概念是由德國著名的文學家、文藝理論家和美學家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提出來的,它產生於特定的歷史語境之中。《少年維特之煩惱》、《浮士德》等是歌德留給我們的文學名著,而《論德國建築藝術》、《說不盡的莎士比亞》、《評述溫克爾曼》、《與愛克曼的談話錄》等著述則體現了歌德的文藝和美學思想。而要理解歌德的「世界文學」思想,必須首先了解歌德對建設德意志民族文學的不懈努力和深入思考。歌德所生活的時代,正是歐洲各民族紛紛統一,而德意志民族卻處於四分五裂狀態的時期。在德國內部,從啟蒙主義者(如萊辛、高特雪特等)開始,有識之士都在追求德意志民族在近代意義(語言、地域、政體、宗教、民族性格等方面的統一)上的真正形成,力求實現17世紀以後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等歐洲主要民族那樣的統一和強盛。但實際上,受經濟落後、連年戰爭、宗教對立、市民階級庸俗軟弱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德意志在經濟、政治、宗教上的統一是困難重重。而新古典主義在17世紀的義大利、英國、法國等國的近代民族的形成和統一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就成為德意志啟蒙主義運動者關注和仿效的一個中心,因而從文化上尤其是文學藝術上為形成和統一近代民族的努力就成為德意志啟蒙主義運動的最主要內容。
在這場運動中,歌德深受萊辛的思想影響,他在回憶錄《詩與真》中曾經把萊辛的《拉奧孔》等著作中的啟蒙主義思想比喻為「像電光一樣照亮了我們」。也正是這種時代任務和啟蒙主義思想的強烈影響,使得歌德始終將建設德意志民族文學作為自己責無旁貸的使命。在他擔任魏瑪公國的宮廷大臣以後,他將這一使命感付諸於實踐。而到了1786—1788年和1790年兩度游歷義大利之後,歌德回到魏瑪後辭去了一些宮廷要職,僅僅擔任藝術科學事務總監,並於1791年任魏瑪宮廷劇院的領導。從1794—1805年歌德與另一位德國美學家席勒的合作歷程來看,建設一座民族的劇院,繼承萊辛在漢堡民族劇院未竟的統一民族的事業,成為這兩位偉大美學家共同的理想。在將這一理想付諸現實的歷程之中,文學與民族的關系自然也就成為歌德關注並深入思考的主要美學問題。歌德在刊於1795年5月號《時代女神》上的《文學上的暴力主義》(又譯為《文學上的無短褲主義》)一文中,針對當時一位名叫耶尼斯的人所寫的《德國人的散文和辯才》中所鼓吹的「德國人缺乏卓越的古典散文作品」的論調進行了駁斥,集中論述了民族與文學發展的關系問題。歌德這樣寫道:何時何地才能產生民族古典作家呢?他需要具備下列條件:他能在自己民族的歷史中看到偉大事業及其結果形成幸運而有意義的統一體;他並不感到自己同胞們的思想缺乏偉大性,情感缺乏深度,行動缺乏堅強性與一貫性;他為民族精神所滲透,通過內蘊的才賦,感到自己能夠同過去和現在的事物發生共鳴;他的民族處在高度的文化水平,以致他自己的培養變得容易;他能收集到許多材料,能得到前人已完成的或未完成的試驗,能看到許許多多外界的和內在的情況匯合在一起,使他不必付出昂貴的學費就能在一生中最美好的歲月預見到一項偉大的工作,加以安排,並在某種意義上予以實行。……每一個人,包括最偉大的天才在內,都在某些方面受到時代的束縛,正如在另一些方面得到時代的優惠一樣。一個傑出的民族作家,只能求之於民族。[1]91-92歌德以一個文學家、美學家對養育自己土地的摯愛之情,全面分析了民族作家產生的必備條件:第一,民族在歷史上有偉大的、有影響的事件。此為歷史條件;第二,民族成員思想具有偉大性,情感具有深度,行動堅強一貫。此為人員條件;第三,作家為民族精神所滲透,並融貫古今。此為精神條件;第四,民族的文化水平高。此為文化條件;第五,豐厚的民族生活經驗積累。此為傳承條件。這些條件概括起來就是歌德的一句話——「一個傑出的民族作家,只能求之於民族」。任何文學都是一定時代、一定民族的文學,離開了民族的滋養就沒有民族作家和民族文學。而最值得重視的是,歌德並不是一個視野狹隘的民族主義者,而是一個視野寬廣、具有世界胸懷的文學家、美學家。歌德曾經指出:「並不存在愛國主義藝術和愛國主義科學這種東西。藝術和科學,跟一切偉大而美好的事物一樣,都屬於整個世界。只有在跟同時代人自由地和全面地交流思想時,在經常向我們所繼承的遺產說教的情況下,它們才能得到不斷的發展。」[2]84正是這種難能可貴的世界胸懷,使得歌德很早就敏銳地預言到世界文學的時代即將降臨。1825年1月18日,歌德的一段論述,可以視為他的世界文學觀念產生的內在依據——「世界總是永遠一樣的,一些情境經常重現,這個民族和那個民族一樣過生活,講戀愛,動情感,那末,某個詩人做詩為什麼不能和另一個詩人一樣呢?生活的情境可以相同,為什麼詩的情境就不可以相同呢?」[3]55在歌德看來,世界文學的產生來源於世界的共通性、民族生活的相通性、人類情感的共同性、生活情境的共通性,這些現實的共通性使得不同民族的詩人有可能創作出情境相同的詩作。
19世紀前期,歌德熱衷於研究東方文學,陸續出版了《東西方合集》(1819年)、《中德四季晨昏雜詠》(1830年),他強調東西方文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歌德是第一位正式以德文提出「世界文學」概念的學者,1827年1月31日,歌德在與其秘書艾克曼的談話中,首先稱贊中國傳奇小說《風月好逑傳》,然後首次使用了「世界文學」(Weltliteratur)一詞,寫下了這樣一段文論史上的著名文字:我愈來愈相信,詩是人類的共同財產。詩隨時隨地由成百上千的詩人創作出來。這個詩人比那個詩人寫得好一點,在水面上浮游得久一點,不過如此罷了。……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說,詩的才能並不那樣稀罕,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自己寫過一首好詩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不過說句實在話,我們德國人如果不跳開周圍環境的小圈子朝外面看一看,我們就會陷入上面說的那種學究氣的昏頭昏腦。所以我喜歡環視四周的外國民族情況,我也勸每個人都這么辦。民族文學在現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學的時代已快來臨了。現在每個人都應該出力促使它早日來臨。不過我們一方面這樣重視外國文學,另一方面也不應該拘守某一種特殊的文學,奉它為模範。我們不應該認為中國人或塞爾維亞人、卡爾德隆或尼伯龍根就可以作為模範。如果需要模範,我們就要經常回到古希臘人那裡去找,他們的作品所描繪的總是美好的人。對其他一切文學我們都應只用歷史眼光去看。碰到好的作品,只要它還有可取之處,就把它吸收過來。[3]113-114這是一段天才的、具有相當說服力的、蘊涵了豐富美學思想的文字!歌德認為,第一,每個人都有詩歌創作的才能(可能),詩是人類的共同財富。這一觀念為世界文學的產生奠定了共同人性的基礎。第二,民族文學的發展在當時已較為成熟,世界文學的時代即將來臨。這是文學發展的趨勢和必然。第三,世界文學的發展得益於各民族文學的交融貫通,兼收並蓄,而不是僅僅以某一個民族的文學作為範本。此為世界文學的發展基礎。第四,如果要為世界文學尋找一個典範,那就是古希臘文學。這是歐洲文化和文學的根源所在。歌德是在正確理解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系的前提下來闡發自己的世界文學的觀念的。在歌德看來,越是民族的東西,越具有世界性,並為世界各地人民所歡迎。各民族的作家應該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借鑒,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歌德一方面強調各民族文學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時又提倡各民族文學之間應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他指出:「我們重復一句:問題並不在於各民族都應按照一個方式去思想,而在於他們應該互相認識,互相了解;假如他們不肯互相喜愛,至少也要學會互相寬容。」[4]178每個作家都應該重視外國的文學資源,而不只是拘泥固守某一種特殊的文學形式。歌德說:「我們的發展要歸功於廣大世界千絲萬縷的影響。從這些影響中,我們吸收我們能夠吸收的和對我們有用的那一部分。我有許多東西要歸功於古希臘人和法國人。莎士比亞、斯泰恩和哥爾斯密給我的好處更是說不盡的。但是這番話並沒有說完我的教養來源,這是說不完的,也沒有必要。關鍵在於要有一個愛真理的心靈,隨時隨地碰見真理,就把它吸收進來。」[3]178這是多麼博大的胸襟!歌德預見了文學發展的正確方向和趨勢,這就是在融合民族文學的基礎上發展世界文學。對歌德的「世界文學」這一提法,19世紀俄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在《詩歌的分類和分科》一文中作了回應,並在1834年的一篇文章中進行了發揮,他指出:「每一個民族都表現了人類生活的某一方面。」[5]17此後,別林斯基多次論及民族文學和人類文學的相互關系。他寫道:「只有那種既是民族性的同時又是一般人類的文學,才是真正民族性的;只有那種既是一般人類的同時又是民族性的文學,才是真正人類的。一個沒有了另外一個就不應該,也不可能存在。」[6]187這是十分精闢辯證的觀點。
二、馬克思主義所理解的世界文學
與歌德對世界文學的一種天才的、敏感的、空泛而又充滿文學家色彩的詩意描繪相比,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在二十一年之後所提出的「世界的文學」的論斷,則是建立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和政治經濟學的科學理論基礎之上的,具體而言,馬克思是從世界的社會經濟的矛盾運動以及資本主義發展所形成的世界市場的這一最為基礎的層面來思考「世界的文學」這一意識形態賴以建立的經濟基礎。馬克思對世界文學的理解,最為大家熟悉的是他在《共產黨宣言》(1848年)中的那段著名的文字: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使反對派大為惋惜的是,資產階級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古老的民族工業被消滅了,並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排擠掉了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本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於是由許多種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學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7]35馬克思的這段文字體現了豐富的馬克思主義思想。1847年至1848年,這是馬克思與恩格斯兩位革命導師戰斗生涯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同時也是馬克思主義美學和文藝思想發展的極為重要關鍵的時期。馬克思在1847年上半年即6月15日以前完成了《哲學的貧困》,恩格斯在1-4月完成了《真正的社會主義》。在這兩部著作中,馬克思和恩格斯進一步闡發了他們在1845年確立的科學世界觀的基本原理。而這一思想原理發展的巔峰標志,就是《共產黨宣言》。而《共產黨宣言》在1848年2月最初在倫敦出版之時,幾乎沒有受到人們注意,但很快就成為全世界無產者的必讀「聖經」。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所闡述的思想,明確地確立了無產階級的核心觀念,即以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作為基本線索並以反對私有制為綱領,字里行間閃耀著為人類解放而奮斗的思想光輝。《共產黨宣言》中的上述著名的關於「世界的文學」的論述,始終貫穿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原則與方法,對包括「世界的文學」在內的社會意識的分析建立在生產關系與經濟關系的分析之上。兩位革命導師明確地指出:「資產階級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資產階級的所有制關系,這個曾經彷彿用法術創造了如此龐大的生產資料和交換手段的現代資產階級社會,現在像一個魔法師一樣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術呼喚出來的魔鬼了。」這里說的「魔鬼」,就是聳立在整個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與意識形態體系。這個體系一旦成立,它就有自己的運轉規則與變化秩序,有自己的獨立性。從這個基本立場出發,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批評了18世紀的德國作家脫離實際生活地介紹法國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作品的做法——德國的哲學家、半哲學家和美文學家,貪婪地抓住了這種文獻,不過他們忘記了;在這種著作從法國搬到德國的時候,法國的生活條件卻沒有同時搬過去。在德國的條件下,法國的文獻完全失去了直接實踐的意義,而只具有純粹文獻的形式。它必然表現為關於真正的社會、關於實現人的本質的無謂思辯。這樣,第一次法國革命的要求,在18世紀的德國哲學家看來,不過是一般的「實踐理性」的要求,而革命的法國資產階級的意志的表現,在他們心目中就是純粹的意志、本來的意志、真正人的意志的規律。[7]57-58馬克思、恩格斯此處所說的「純粹文獻的形式」,是指那些與社會現實脫離的詞句。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對德國的「真正的」社會主義進行具體分析之後指出,這種效果猶如「一件用思辨的蛛絲織成的、綉滿華麗辭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7]60的文學。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社會本質的深入思考始終貫穿的思想核心就是——人們的觀念、觀點和概念,一句話,人們的意識,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人們的社會關系、人們的社會存在的改變而改變,這難道需要經過深思才能了解嗎?思想的歷史除了證明精神生產隨著物質生產的改造而改造,還證明了什麼呢?任何一個時代的統治思想始終都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思想。[7]50-51馬克思、恩格斯對「世界的文學」的產生所做分析的理論基礎即為上述思想核心的一個具體運用。革命導師異常敏銳地看到,19世紀中期以後的資本主義發展使市場成為世界性的共同體,地域、民族、國家之間的界限被資本和自由貿易打破了。作為思想意識形態組成部分的文學藝術也已不可能是完全獨立、自我封閉的一個世界。正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闡述的:「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於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也是成為世界歷史。」[8]540-541馬克思、恩格斯對世界文學的論述可以視為對這段文字的進一步的具體闡發,他們的這一思想,對理解現代文學藝術和美學思潮的發展變化提供了一個科學的啟示:要在世界范圍內來看文學藝術和審美思潮的相互影響與滲透。世界市場的形成與文化視野的拓展,是資本主義生產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積極影響及其資本主義生產所帶來的全球范圍的一種開放和進步。
三、世界文學與民族文學的關系
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變化,各國家、民族的文學藝術的相互影響和交流融合日益增強。如果說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學藝術交流是局部的、偶然的和自發的話,那麼,近代社會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市場的形成,各民族文學的相互影響與交流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綜合歌德、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世界文學的理解闡釋,觀照具體的文學藝術發展實際,筆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對世界文學與民族文學的關系的理解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第一,民族文學是各個民族生活與情感的表現,不同的民族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生活內容、風土人情和情感體驗,這就決定著不同民族的文學必然呈現出其他民族所不具有的風格特點。民族文學是不同民族的生活多樣化、復雜化的具體體現,是文學發展與繁榮的基礎。從文學發展的級次上來看,民族文學相較於世界文學,是更為基礎的、本源的。不同的民族文學,共同構成了世界藝術畫廊的美妙天地,是人類精神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喪失了民族個性的作品,特別是不優先關懷民族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作品,不可能形成對人類的真切關懷。缺少民族個性,便喪失了文學的本質特徵。文學的民族特性的發展越鮮明豐富,就越具有世界性。優秀的民族文學常常能突破時代、民族、階級的界限,表現世界范圍內的人們的某種普遍的思想感情,表現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的「共同美」。不同時代、不同階級、不同民族的人們都可產生共鳴,都能受到某種啟示和教育,都能獲得審美愉悅。第二,由民族文學走向世界文學,是人類文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民族文學唯有置於世界性的文學交流之中,才可能得以發展與繁榮,民族文學的特性才可能得以保存與發揚,才可能以自身的不斷發展、豐富,不斷成熟而贏得世界意義和世界地位。這種趨勢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活動日益頻繁,各民族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逐漸成為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例如,以莎士比亞、但丁、塞萬提斯為代表的文藝復興時期文學,開始在歐洲產生影響,以後逐漸成為世界共享的文學財富。
18、19世紀的歐洲浪漫主義和批判現實主義文藝思潮,也從歐洲走向世界。中國古代的優秀文學作品,長期因為農耕經濟的自給自足和閉關鎖國的狀態,其影響一般局限在亞洲地區,直到18、19世紀中國古代文學才慢慢影響到全世界。歌德就是看到了中國傳奇小說《風月好逑傳》之後,對中國文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並勸告德國作家要重視對外國文學的學習和研究,要跳出自己周圍環境的小圈子,吸收外國文學的好的東西,積極與其他民族文學進行交流,共同促成世界文學的新時代早日到來。其次,各民族文學藝術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其他民族文學藝術的影響。一個民族在自己的文學藝術創作中,要善於吸取其他民族包括文學藝術在內的文化的有益成分。例如,印度的佛教文化、歐洲的啟蒙主義文學、浪漫主義、現代主義文學、批判現實主義以及蘇聯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對中國文學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任何一個民族在進行民族文學建設的過程中,都不應拒絕吸取外來民族的優秀文學傳統,但吸取外來民族的東西,又必須始終與本民族的文學發展實際相結合,與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與審美習慣相結合,並轉化成本民族的東西。我們正處在多元文化沖撞、溝通、對話的歷史時期,現代通訊傳媒的發達便捷,使我們時時都能感受到世界的瞬息萬變,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問題。這是發展民族文學的機遇,當然也隱含著被西方強勢文化同化的危險,抑或是對強勢文化的盲從。辯證的看,對「文化全球化」作文化上互補互促的解讀理解,民族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發展的大前景還是值得展望憧憬的。在經濟全球化、中國加入國際世貿組織、擁有古老文明的中國更多、更全面地融入世界經濟、文化格局這一最為基礎的大背景下,在正視文明沖突、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因素、始終緊緊把握住對主流文化的控制權的前提下,必須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迎接世界文明的洗禮,以扎實的工作、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形式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文化事業。

❸ 世界文學著作有哪些

第一名著《戰爭與和平》。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是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峰。

他還以自己有力的筆觸和卓越的藝術技巧辛勤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寧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第二名著《巴黎聖母院 》。

作者維克多·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學運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他的浪漫小說精彩動人,雄渾有力,對讀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第三名著《童年 》。

作者馬克西姆·高爾基,是蘇聯無產階級文學的創始人,也是世界社會主義文學的卓越代表。他將自己的一生寫入了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1892年發表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從此登上文壇。1901年發表《海燕之歌》,標志著高爾基創作的新發展。

第四名著《呼嘯山莊》。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19世紀英國小說家、詩人,英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僅僅度過了三十年便默默無聞地離開了人間,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卻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被認為是英國一位天才型的女作家。

第五名著《大衛·科波菲爾》。

作者查爾斯·狄更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復雜的社會現實,為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對英國文學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第六名著《紅與黑》。

作者司湯達,是十九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一生並不長,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學上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表作品。 他以准確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練的筆法而聞名。他被認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現實主義的實踐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紅與黑》(1830)和《巴馬修道院》。

第七名著《悲慘世界》。

作者維克多·雨果,法國浪漫主義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代表作家,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第八名著《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文學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也創作了大量的童話。其作品深刻地展現了俄國劇烈的社會變動。

列夫·托爾斯泰是現實主義的頂峰作家之一。他的文學傳統不僅通過高爾基等蘇聯作家所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世界文學中也有其巨大影響。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第九名著《約翰·克利斯朵夫》。

作者羅曼·羅蘭,1866年生於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著名作品有《名人傳》以及這部《約翰·克利斯朵夫》,他還是社會活動家。19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第十名著《飄》。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米切爾,美國現代著名女作家,曾獲文學博士學位,擔任過《亞特蘭大新聞報》的記者。1937年她獲得普利策獎。1939年獲紐約南方協會金質獎章。1949年,她不幸遭遇車禍而逝世。她短暫的一生並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飄》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

(3)創造世界的文學擴展閱讀:

作品區別:

文學作品的形象思維創作過程決定了文學作品與科學家們的運用邏輯思維創作的學科著作有著根本的區別,其區別可從以下五方面認識:

從內容來說

它們雖然都是客觀事物的反映, 但學科著作採取了「對世界的科學的掌握方式」,材料翔實、准確無誤,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經過、結果必須真實,事物的外形、大小、性質、特徵、用途、必須准確,所舉的數字、圖表、例子必須可靠, 一切都有具有客觀的實在性。

而文學作品則採取了「對世界的藝術的掌握方式」,它依據生活而又經過虛構,從不拘泥於真人真事,人物不專用一個模特兒而是雜取多人、合而為一,事件不全用事實而是採取一端、加以生發,環境不只是依託一地一處而是根據需要加以組合、創造,一切都具有主觀情理性。

從形式來說

它們雖說運用的媒介都是語言,但學科著作的語言貴在條理清晰;而文學作品語言貴在文質彬彬。

從作者來說

它們都是思維的成果,但學科著作主要用的是邏輯思維,以客觀事實、統計數字、邏輯的判斷和推理說話;而文學作品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維,以生動感人的形象描繪說話。

從讀者來說

它們都有認知價值,但學科著作訴諸讀者以事實與理智,鑒賞者側重於科學真實和實用功能的評價;而文學作品訴諸讀者以感情和想像,鑒賞者側重於藝術真實和審美創造的判斷。

從功能來說

它們都有社會價值,但學科著作主要是傳遞信息的工具,重在實用;而文學作品則重於社會教化,重於審美。



❹ 1934年沈從文創造哪部散文集是他構建「文學湘西」世界的一塊重要拼圖

是《湘行散記》

❺ 文學研究會、創造社的文學主張和主要貢獻各是什麼

文學研究會:
文學主張:「為人生」的「新文學」思想和「研究介紹世界文學內,整理容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

主要貢獻:介紹外國的文藝促進了中國新文學的發展,介紹了世界的現代思想,傳播了外國進步的現實主義文學。
創造社:
文學主張: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
主要貢獻:創造社的浪漫主義傾向,對「五四」以來新文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在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蘇聯新興無產階級文藝方面,以及倡導革命文學和革命文學理論建設方面,都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❻ 文學能為人類創造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仔細想想,好多學科都是這樣。

為什麼研究歷史?了解了秦皇漢武又能怎樣?美國短短幾百年歷史,照樣很發達。所謂以史為鏡如何如何,確實誇大其辭。

為什麼研究古文字?知道它過去怎麼讀、怎麼寫又能怎樣?難道今天的語言、文字需要復古嗎?

為什麼要考古?考古花去人們多少人力、物力?它又解決了多少國計民生問題?考證某某發祥地在中國還是在埃及,有什麼區別?虛榮而已。

為什麼要搞哲學?只有搞哲學的人才讀哲學原著,屬於內部消化,圈子內的事。普通百姓從不遵照哲學書行事。

為什麼去發現新星?你發現一顆新星,以你的名字命名它。可它離地球幾百萬光年,我們何時才能真正利用它?

為什麼去發現新物種?你找到一種甲蟲,是書上沒有記載的。它有多大幾率是可以入葯的、又有多大幾率能彌補生物進化缺失的一環?

我認為,好多學科存在的意義,在於為人類提供「人文消遣」。人文消遣這詞是我發明的,目的在於強調它與國計民生無關。

人類是有精神需求的。試想一下,如果人類只研究物理、化學、醫學等,一切學科的終極價值,體現在改善衣食住行上。那麼,人類並不高尚。鳥雀知道覓食、築巢,人類只不過用更精明的頭腦去做這些事情罷了。神聖的科學殿堂,只不過是以人類貪婪的物慾追求為基礎的。

所以,人類要有精神追求。這是人和動物的重大區別所在。我們要探知外在世界,知道人類所處的方位;我們要發掘新鮮奇特,感悟自然界的博大神奇;我們要傳遞思想和情感,籍此傳遞崇高和神聖。

因此,「精神消遣」相對於解決溫飽,顯得無足輕重,甚至略帶貶義。但是,相對於營造精神家園,則是必不可少的。

你現在讀高一,年齡決定心態,未必能像年齡大一點的人一樣,感悟精神家園對人的哺育和撫慰作用。也未必能想像得出,沒有精神家園,人們的生活將淪為怎樣的境地。長大就會明白了。

以上文字,表述上比較「張揚」,其實沒有傲慢之意,只想通過一些非傳統的說法,引發新的思考而已。

❼ 世界性文學

巴黎聖母院 一九八四 動物農場 呼嘯山莊

在世界古代文學寶庫中,一些煥發出燦爛光輝的文明古國都有具有世界性代表意義的性文學,這可以以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古代中國以及受中國文化傳統影響很大的日本等國家和民族的情況來進行說明。
古希臘的著名戲劇中也有許多性的內容,無論喜劇還是悲劇都是如此。例如在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呂西斯忒拉忒》里就很典型。在他的其他作品裡也不乏性內容,特別是他的《青蛙》一戲,性內容更多。其實,古希臘作家的作品中有性內容的比比皆是,例如歐里庇得斯的《厄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勒克斯》中都有許多性內容,對亂倫的描述更多。可能像希臘神話一樣,反映出那個時代這種雜交狀況在當時現實生活中的殘余。
在古羅馬時期,最重要的性文學著作是奧維德的《愛經》(又稱《愛的藝術》)。這本書自問世以來廣為流傳,特別是在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們把它推崇為一部啟蒙著作。他們認為,此書表明了愛不僅是一種動物本能或需盡的義務,而是一種需要人精心培養的復雜又充滿人性的升華了的兩性關系。直至今日,人們讀這部書,還可以了解2000年前古羅馬人的思想觀念和社會風貌,那時的性知識、性技巧已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印度也是東方的文明古國之一,是一個視性愛為神聖悅樂的國家,古印度的一些性文學藝術的價值更為突出,像一串串光彩奪目的珍珠,照耀著歷史發展的道路。
印度的性文學在體裁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史詩或敘事詩,如《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二是論述,以《欲經》為代表;三是故事集,通常取名「夜談」或「夜話」,其代表作品就是《鸚鵡七十夜談》。
從總體來看,印度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雖然有不少性的內容,但並不是性愛著作。印度的第一部性愛著作是《欲經》,也有譯為《印度愛經》、《卡瑪箴言集》的。這是世界性文化史的經典著作之一。
印度人認為,性是生活中最自然、最美好的事情,《欲經》的作者婆蹉衍那所強調的性的至高無上的愉悅正是當時社會觀點的一種集中表現。在印度,性不僅被認為是正常的和必須的,更被看成是神聖的。它被作為宇宙的人類衍生物及印度的宗教象徵來加以強調,它也作為精神和物質的聯合體、作為濕婆和拜力神祗交合的象徵,也就是說,性創造了世界。正因為古代印度人把性提到這么一個高度,所以從這一高度出發的《欲經》,成為印度文化傳統中的基礎部分和印度著作中的偉大經典。
在中國的近鄰日本,最古老的性文學著作當推《源氏物語》。它出現在公元10世紀前後,比卜迦丘的《十日談》早300年,比曹雪芹的《紅樓夢》早700年。同時,它也是當時世界上篇幅最長、女主角最多的小說,但是女主角雖多,全書卻大部分以一個男主角串聯情節。全書共54卷,前40卷的男主角叫光源氏,《源氏物語》的書名即由此而來。本書的作者叫紫式部,是一個宮中女官。
《源氏物語》結構宏偉,辭藻美麗,文學價值很高。在這部書中,戀母情結、家族情結、近親相奸、見異思遷、性錯亂及無窮無盡的色慾,都被揭發出來。作者可能通過這一連串的情節對當時的社會進行某種程度的批判;也可能通過這一連串的意淫和肉慾來表現人性之無可救贖,最後達到日本文學傳統之一的「物之哀」。認為在人的世界經過性的慾望和榮華富貴後,最後帶是空虛的悲哀,即佛家所說的「寂滅」。

歷史發展到14、15、16世紀,歐洲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主張光復人性,所以性的解放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作為人們的這種願望與追求的反映,大量的性文學作品應運而興。在這方面,打響了第一炮的是卜迦丘的《十日談》。
《十日談》中有許多故事描述已婚女子與情人的幽會。這些故事粗粗看來似有誨淫性質,沒有多少深刻的含義,但是實際上卜迦丘是以對中世紀禁慾主義與貞節觀的憎恨和反叛來

寫這本書的。例如第七天的第二個故事:有個石工娶了個漂亮妻子,每當石工去工廠做工時,妻子就叫情夫在家幽會。有一天正在幽會,丈夫突然回家,妻子叫情夫躲在木桶里。丈夫帶來一個買木桶的人,說願出五弗令金幣來買這只桶;妻子急中生智,說有人願出七弗令,這人現在正鑽進桶里查看木桶是否完好。這時情夫從桶中出來,抱怨這個桶內部太臟,於是丈夫就爬進桶內去洗刷,妻子則將頭探進桶內指揮洗刷。這時,情夫就用「後入位」的姿勢和這女人性交,性交完事後,桶也洗刷好了,於是妻子就叫丈夫出來把桶運到情夫家去。
在這一時期,還有個十分著名的作家馬奎斯·德·沙德,可以說他是性文學史上的一個怪人和狂人,他的名字沙德(Sade)為歐洲語言留下了「虐待狂」(Sadism)的字樣。可是,由於有傷風化、違反道德,他的手稿能夠留傳下來的大約還不足他的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一,但僅僅這一小部分已經令人嘆為觀止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的性心理學家哈夫洛克·靄理士曾經稱沙德的作品為「18世紀的性變態網路全書」。他倖存的主要作品有《賈斯坦》(1781年)、《一百二十天的淫亂》(1785年)、《艾琳和瓦爾庫爾》 (1788年)、《閨房裡的哲學家》(1759年)、《朱絲汀——美德的不遇》(1796年)、《愛的罪惡》(1800年),等等。
在19世紀後期,又出現了一本著名的性小說《披獸皮的維納斯》。此書重點描寫性變態,堪與上一個世紀沙德的作品媲美。這本書形式上是小說,但在內容上有很大程度的自傳成分。作者是薩克爾·馬索。該書的主要價值恐怕也只是讓人們藉此了解在歷史上存在過這種性心理變態,而在當前的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作者之所以能寫出這種作品來,也正是因為他自身就是個性心理變態者。
在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性文學作品產量很大,這反映了當時的一種社會需要。維多利亞時代是性禁錮十分嚴酷的時代,而出現了以上這種現象明顯地是一種「反彈」作用。關於這一時期的色情書籍,斯賓塞的目錄索引中搜集的書名有:《床上伴侶》(又名《年輕小姐指南》,1820年)、《夫人的女僕三部曲:冒險、私通、姦情》(1822年)、《現代浪子》(1824年)、《淫盪的淘氣鬼》(1828年)、《引誘紅衣主教》(1830年)、《塞拉格里奧發生的故事》(1830年)、《維納斯的愛》(1830年)以及《怎樣求愛》、《如何喚起愛欲》、《多種作愛法》、《兩位女士的淫史和她們的密信集》、《英俊完美的表哥》、《第一次性交感覺詳述》、《它們的引見》、《他們正享受著美妙春情》等等。此外,還有些色情文學作品,盡管名義上是英國出版,實際上是在巴黎或布魯塞爾出版的。這些書之所以要冒「英國出版」的名,是因為當時人們認為英國出版的性文學作品比較「正宗」。
在這個時期,美國出版了一本相當有名的性文學作品《1601,都鐸王朝時一次壁爐邊的社交談話》,簡稱《1601年》或《壁爐邊的談話》,作者是塞謬爾·蘭霍恩·克萊門,即馬克·吐溫。這是一本以色情內容對話形式寫成的小說,具有很大的諷刺意義。對話是發生在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一世和各個大臣之間,其中還包括很多文化名人,如莎士比亞、培根、本·約翰遜、瓦爾特·拉勒夫等,也有一些虛構的女士。馬克·吐溫說:「我寫的是可能有過的對話,我使用了當時(1601年)的語言習慣。」
以下再把在20世紀曾遭被查禁之災的幾部西方性文學作品作一些剖析。
在20世紀,所著的文學作品被查禁得最多而又最著名的,可能莫過於戴維·赫伯特·勞倫斯了。勞倫斯於1913年出版的《兒子與情人》是他第一部有影響的長篇小說,它奠定了勞倫斯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不朽地位。小說是以主人公保羅·英瑞爾和他母親的關系以及兩次戀愛經歷而展開的,由於書中對兩性關系作了不加掩飾的描寫,也由於書中描寫了保羅的「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情結),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議。
勞倫斯在《虹》中,以布朗文一家三代人的戀愛婚姻為主線。第一代人湯姆·布朗文夫婦敦厚、勤勞,家庭生活和諧美滿。老湯姆的繼女定娜和威爾的結合,在勞倫斯筆下是一種墮落,他們目光短淺,庸庸碌碌,只是滿足於床第之歡,「性慾誤入歧途」。厄秀拉是勞倫斯濃墨重彩描寫的第三代人,她要走向社會,可是受到了挫折。如同勞倫斯的其他作品一樣,《虹》中對愛情心理的描寫細致真實,歡暢動人,但不容於世。一直到1949年,勞倫斯逝世19年後,《虹》才得以出版全書。

在20世紀,還有一本曾一度被查禁的名著是著名的美國傳記文學作家歐文·期通的《生活的渴望》。這是作者的成名之作,發表於1934年,描寫了荷蘭著名的印象主義繪畫大師凡·高艱苦的一生。他一生潦倒,但是從未因此而終止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他向人們展示了他的個性,桀傲不馴,忠貞不二,孜孜以求。歐文·斯通也正是牢牢地抓住這一點來刻畫凡·高的精神的,生的沖動、生的執著、生的追求充溢全書。作者又著力刻畫了凡·高和幾個女人的性愛關系,因為這是有血有肉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許多文學藝術大師的生活和創作都和性愛有密切關系,性愛能給人以靈感,給人以無窮無盡的創作動力;同時,性愛的挫折也可能毀了他們的一生。作者描寫了這樣一段情節:有一天,當凡·高在戶外作畫時,一個美麗的女人來到他的身邊,她叫瑪婭,她向凡·高展示了自然賦予人的全部美感。她愛他的靈魂,愛他的一切。凡·高緊緊地擁抱她,以全部的熱情展示出生命原沖動力的高潮……
在歐文·斯通的其他傳記小說的封面上,往往在作者的名字下面特地加上「《生活的渴望》的作者」幾個字,可見這本書影響之大。如今,這本書將和凡·高的不朽畫作一起永遠為人們所記起,但是人們也將會記得此書在20世紀中葉還一度被查禁!

閱讀全文

與創造世界的文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
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 瀏覽:846
深圳市潤之行商標製作有限公司 瀏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