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燒餅發明人

燒餅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1-12-22 18:15:45

① 真正餅業的創始人是誰

在中國古代,餅是各種麵食的總稱,由麵粉製作的食物,大多可稱作餅。
上古時期,祖先們以稷、黍、麥、菽、稻(五穀)等各種糧食為主食,由於尚未發明
盤,吃麵食的現象很少。
至西漢初年,有關麵食的文字記載就多了起來。相傳漢高祖劉邦登基後,將其父劉太公接至長安皇宮里安享清福,可本是山野村夫的老爺子過不慣錦衣玉食的皇家生活,整日里悶悶不樂。無奈中,兒子一道諭旨,按老家的格局,在京城裡建了一個村邑。不僅街道房屋、狗窩雞舍一仍其舊,就連酒肆餅鋪也原樣復制,可見當時吃餅的習俗已經十分盛行了。
魏晉以後,餅的花樣漸漸多了起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種是籠屜蒸熟的,也就是蒸餅。開始時是死面的,之後人們發明了發面的方法,面餅就變得松軟可口多了,這就是今天饅頭的雛形。但蒸餅這個稱呼卻一直延續了很久,直至北宋時期,宋仁宗的名字叫趙禎,蒸與禎字音接近,為了避皇帝老子的名諱,於是蒸餅就改叫炊餅。《水滸》中,武大郎沿街叫賣的就是這玩意兒。之後人們又在其中夾了餡,就成了今
天的包子。
另一種是在火上烤熟的,叫做爐餅。後又撒上胡麻(芝麻),故又叫胡餅或麻餅,也就是今天的燒餅了。經過改進後,又出現了餡餅。
還有一種是直接下到水裡煮熟的,叫湯餅。就是把面揉制好了,直接揪下來,放到水裡煮熟就可以食用了,又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就成了今天的面條。
此外還有油炸的油餅、春餅、月餅之類的,都是在原先餅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來的。

手抓餅源於台灣,台灣手抓餅千層百疊,層如薄紙,用手抓之,面絲牽連,其外層金黃酥脆,內層柔軟白嫩。故名手抓餅。台灣手抓餅採用傳統的清宮秘技與現代加工工藝相結合而成,它不但極具生產效益;抓餅時十里飄香、口感外酥內嫩、色澤金黃、滿街飄香。聞著香、吃著更香,令人垂涎的香氣飛入尋常百姓家中。

② 燒餅是誰發明的

說說掉渣兒燒餅

燒餅土的「掉渣兒」,吃起來就是有味兒。

麵食乃是中華飲食文化中的一絕,面條、饅頭、包子、餃子……都是平民百姓最普通不過的飲食。燒餅也是其中的一員。

燒餅,屬大眾化的烤烙麵食,這類麵食品種頗多,有大餅、烤餅、芝麻燒餅、油酥燒餅、起酥燒餅、發面堆、搪麻醬燒餅、爐干燒餅、缸爐燒餅、羅絲轉燒餅、油酥肉火燒、什錦燒餅等等,相傳唐代人們喜歡吃胡餅,上面灑有芝麻,就是現代燒餅的前身,而這胡餅據說是從西域傳過來的。燒餅是烙制的,絕大多數的烙制食品是用餅鐺烙後在加以烘烤,以保持恆溫,與現今使用的烤箱功能倒是有幾分相同,烤出的燒餅焦、脆、香、酥,熱烘烘甚是可口。

不過說起燒餅大家總是想起北方,畢竟那裡是麵食的王國。但這「掉渣兒燒餅」卻地地到到是咱們湖北土家族的特色小吃。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是中華大家庭中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較發達的少數民族。二千多年前,他們就定居於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土家人民以自己的勤勞而和智慧,開發了湘鄂渝黔接壤的廣大地區,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對我們偉大祖國的締造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他們主要集中在湖南西北部、湖北西南部、重慶西南部、貴州東北部等地。

土家族地區的社會形態的發展演變有其自身的特點。即自秦漢以來,就一直落後與漢族地區的社會形態,直至土改流後才基本上趨於一致。在這兩千年的漫長時期中,中原漢族地區的中央集權日益鞏固發展,封建化進程十分迅速,社會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土家族地區一直處於封建割據的局面,雖前後經歷了羈縻州縣制和土司制度兩個時期,但社會性質變化不大,在政治、經濟、文化諸方面發展相對比較遲緩,而這正為其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吃、穿、用、住處處體現了土家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

在吃的方面,土家人菜餚講究酸、香、辣,俗話說:「三日不吃酸和辣,心裡就象貓爪抓,走路腳軟眼也花」,故特別看中辣椒、胡椒、花椒、大蒜、胡蔥、韭菜、香椿等,辛辣香味獨特的作料食品。舊志記載說:因土人居住「從岩遂谷門,冰泉凜冽,崗瘴鬱蒸,非辛辣不足以溫胃健脾。」

那這「掉渣兒燒餅」又是怎麼來的呢?這就要說到晏琳的家庭了。

晏琳一家是地地到到的土家人,有著土家族人特有的朴實和聰慧,勤勞與善良,而他們最拿手也最驕傲的就是家族中人人都會做幾樣土家族的特色菜,簡直是一個有土家族特殊的美食世家。現在家中年齡最大、輩分最高的就是晏琳的外公、外婆,特別是外婆,可以說是「掉渣兒燒餅」的發明人,他根據自己幾十年做土家菜的經驗,將麵食的酥脆和土家人自己的口味融合在一起,將普普通通的一個餅做的表面金黃,餅里酥脆,聞著香,吃著脆,真真的鮮、香、酥、脆樣樣俱全,可謂是中華麵食大家族又增添了新一員。

而將這飲食上的發明創造帶給土家族以外的人,並將其商品化,市場化的任務就落在孫女晏琳的頭上了。晏琳在武漢讀完大學,也和其他畢業生一樣找了一份白領的工作,一做就是三四年,但她一直不局限於朝九晚五的生活,總想做點有特色、有創意的事情。終於在幾番思量,幾番努力之後,將這帶著自己民族、自家特色的風味小吃帶到了武漢,並取名為「掉渣兒燒餅」。

③ 燒餅加麵皮是誰發明的,

沒有特定的人發明。 燒餅夾麵皮,俗名「漢堡包」,記得我上小學那會,80年代末90年代初,買內個燒容餅2毛錢,夾3毛或者5毛的麵皮在裡面,還不忘記再三叮囑老闆,把調麵皮的湯湯給我也灌進去。小時候每天能吃一個「漢堡包」的同學,算是小資階級了。 之後問過很多人,別的地方都沒這種吃法,就是有,也是本地人帶出去的,我是寶雞的,從小就這樣吃,連現在寶雞市中心商場上班的NN多的營業員,她們中午吃飯一人拿一個「漢堡包」。
滿意請採納

④ 燒餅的起源

燒餅是由我國唐代極盛一時的"胡餅"發展演變而來的。
它是用芝麻與麵粉烙烤而成,其中唐代長安輔與坊製作的較為出色,詩人白居易曾為此寫下"胡麻餅樣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芝麻燒餅是一種極為大眾化的美容美發食品。
說起這芝麻燒餅,還有一段故事呢!光緒年間,有一天慈禧在知春亭、排雲殿一帶散步時已傍午,略感勞倦,稍事歇息,忽然她心血來潮,要李連英傳旨說要吃芝麻燒餅。恰巧那天做芝麻燒餅的廚師歇工,芝麻燒餅沒人會做,這下可急壞了御廚們,誰都清楚老佛爺的旨意是不能違抗的,否則將有殺身之禍。沒辦法,燒餅總得做出來,司膳總管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同西域時傳來的。〈續漢書〉有記載說:「靈帝好胡餅。」胡餅就是最早的燒餅,唐代就盛行了。〈資治通鑒.玄宗〉記載:安史之亂,唐玄宗與楊貴妃出逃至咸陽集賢宮,無所裹腹,任宰相的楊忠國去市場買來了胡餅呈獻。當時長安做胡麻餅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輔興坊的店鋪。為此詩人白居易賦詩一首稱:「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讒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說在咸陽買到餅象不象長安輔興坊的胡麻餅。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清油、鹼面、糖等為原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此做法與現代燒餅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異錄〉一書記載:「僖宗幸蜀之食,有宮人出方巾包麵粉升許,會村人獻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餅以進,嬪嬙泣奏曰:『此消災餅。』乞強進半枚。」說的是880年8月,黃巢農民起義,兵逼長安,唐僖宗倉皇出逃,沒有吃的,宮女用宮中帶出的一點麵粉,用村裡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鍋內烙,後在爐內烘熟,拿給他吃,說這是消災的餅。僖宗勉強吃了半塊。這種先烙後烤的方法和現在相同。「消災餅」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現在的火燒了。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已有「燒餅做法」,與唐代的燒餅做法相差無幾。

⑤ 燒餅是誰發明的

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同西域時傳來的。

⑥ 吊爐燒餅是哪一個年代開始出現的,有沒有具體的發明人,是誰

單縣徐家吊爐燒餅,因其用具、做工、造型。胃口與其它「麵食」類不同,而被工商 吊爐燒餅
部門命名為「傳統名吃」。 徐家吊爐燒餅,始創於二十世紀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創始人徐向清(1893-1973),一生善做各類麵食及小吃,且每做必精,每做必火。他在不斷探索和改進麵食製作工藝和選料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推出了兼具其它麵食特點而又不同於其它麵食的「吊爐燒餅」。其製作工具「吊爐」,頗有特色。一般製作燒餅的工具是燒餅在上面,火在下面烤,而吊爐則是燒餅在下面,火在上面,先用火將爐烤熱,然後利用扛桿將火爐吊起放入燒餅,上燒下烘而成。其外觀呈圓形,比一般燒餅直徑小很多。選用精白粉、精油、核桃、花生仁、肉丁、芝麻鹽及各種佐料面精製而成。因其製作精良、用料考究、外酥里嫩,香酥可口,外型 美觀,深受單縣城鄉及周邊群眾的喜愛。 徐家吊爐燒餅的第二代傳人徐林擇自幼隨父從事操作,深得要領,他製作的吊爐燒餅,更是誘人可口。一九五二年被推薦參加了山東省飲食服務大賽,其製做的燒餅被大會譽為特色名吃。 現在單城劉隅首經營徐家老吊爐燒餅的徐啟尚為第三代傳人,他嚴格遵照傳統工藝,製作講究、使徐記吊爐燒餅這一老字型大小食品更是煥發了青春,為廣大消費者樂選樂道。

⑦ 土家族~土掉渣燒餅是誰發明的怎麼那麼火呢

土家露餡燒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當時一批移民遷移到恩施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從而美味的燒餅隨著遷移的人群來到恩施。這項獨特的烹飪方法最先為楊氏所創,在恩施,燒餅這一美食廣為傳播,成為了恩施土家和苗族人民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美食。

露餡燒餅擁有獨特的餡料,以油而不膩、口感柔和、入口即融、鮮香可口而聞名,露餡燒餅的另一特色就是其松軟細膩的面質,此面發酵過程極為精細,而且不同的季節需要以不同的方法發酵麵粉,才能作出美味的燒餅。

無怪人們稱之為——中國式比薩

參考資料:http://s9018.16789.net/s-helpSit/

⑧ 燒餅原來叫什麼,是從哪裡來的

燒餅原來叫胡餅,還是班超從西域帶到中原的。

“涼果炸糕既耳多,吊爐燒餅艾窩窩。”這是清代楊米人所著《都門竹枝詞》中寫到的北京小吃,其中燒餅雖看上去平凡,卻因其普及性,幾成北京小吃的代表。

燒餅本屬胡食,據說是漢代班超時從西域傳來的,因《太平御覽》引《續漢書》(其書已失傳)中說:“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但胡餅是不是燒餅,還有爭議。

在清代宮廷食單中,也有燒餅,即肉末燒餅,傳說慈禧做了一個夢,夢見炒好的肉末加在燒餅里,極其美味,結果當天進膳,廚師果然上了肉末燒餅,慈禧大喜,賞了御廚二十兩銀子,從此肉末燒餅又被稱為“圓夢燒餅”。此說頗荒誕,事實上,“燒餅夾肉”早已進入宮廷,滿漢全席中便有此點。因清代皇家都是兩餐制,中間加一頓點心,很可能老年慈禧為方便食用,將“燒餅夾肉”改造成“肉末燒餅”,德齡公主曾明確記過,“肉末燒餅”是慈禧發明的。

⑨ 燒餅的由來

土家燒餅的來歷

它源於湖北恩施土家燒餅。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隨著一批外來移民的遷入,燒餅的做法也來到了恩施,恩施是土家族的聚集地,結合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土家人做成了別具風味的表面撒有餡料的燒餅,並且廣泛傳播開來。這種燒餅成為恩施土家族和苗族人一種必不可少的美食。

而真正讓土家燒餅名氣大噪的,卻是武漢的一名女大學生。這個女大學生的家鄉就是湖北恩施土家自治州,她從小最愛吃外婆親手做的燒餅。由於對外婆的燒餅印象深刻,她一直認為,如果能在武漢開一家燒餅專賣店,或許也能受到顧客的歡迎。於是她幾乎動用了所有的關系,籌資、建店,第一個把土家燒餅送進了店鋪銷售。 當時,根據掉渣燒餅每咬一口,就會掉餅屑的特色,並結合年輕人之間一句「帥到掉渣」的流行話語,她給自己的燒餅取了個「大土即大雅」的名字——「掉渣兒」。

「掉渣兒」燒餅從此出現。

圓夢燒餅的來歷
在北京的北海公園漪瀾堂、道寧齋、睛欄花韻一組古建築群內有一座仿膳飯庄,它的前身是清宮御膳房,專供皇帝、妃子用膳的地方。據歷史記載,共有一百零八種名菜,而仿膳就是仿照「御膳房」的做法製作各種菜點。其中有一種名菜叫「肉末燒餅」,也叫「圓夢燒餅」,為什麼叫「圓夢燒餅」呢?那可是有一段典故的。

據說老佛爺慈禧太後一天晚上做了個夢,夢中她吃了一種夾著肉末的燒餅,非常的好吃,醒來後沒有對任何人說起,很巧的是當天用膳的時候竟也吃到了這種燒餅,慈禧非常高興,就問是誰做的。太監打聽後稟告說是一個叫趙永壽的御廚做的,慈禧太後一聽,更加的高興了,因為永壽代表著永遠健康長壽,就下令賞賜這個御廚二十兩銀子和一個官職。

因為這道菜圓了慈禧太後的夢,所以後來流傳下來就叫做「圓夢燒餅」,它象徵著夢想成真,並有祝願吃到它的人健康長壽、陞官發財的寓意。

黃橋燒餅產於蘇北黃橋鎮,它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在陳毅、粟裕等直接指揮下的黃橋戰役打響後,黃橋鎮12農磨坊,60隻燒餅爐,日夜趕做燒餅。鎮外戰火紛飛,鎮內爐火通紅,當地群眾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時隔30餘年之後,即1975年5月,粟裕將軍重返黃橋,黃橋人民仍用黃橋燒餅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燒餅,激動地勉勵大家說:「從黃橋燒餅我們看到了軍民的魚水深情,我們要繼續發揮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

古代燒餅,制用精細。據《隨國食單》載稱,燒餅的製作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面炙之。」黃橋燒餅吸取了古代燒餅製作法,保持了香甜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這一傳統特色,已從一般的「擦酥餅」、「麻餅」、「脆燒餅」等大路品種,發展到蔥油、肉鬆、雞丁、香腸、白糖、桔餅、桂花、細沙等十多個不同餡的精美品種。黃橋燒餅,或咸或甜,鹹的以肉丁、肉鬆、火腿、蝦米、香料等作餡心。燒餅出爐,色呈蟹殼紅,不焦不糊不生。1983年被評為「江蘇省名特食品」。

黃橋燒餅,有圓形的,長形的,方形的,橢圓形的,斜角形的5種。目前黃橋燒餅店出售的一般是圓形的和橢圓形的兩種,咸甜皆備。

閱讀全文

與燒餅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
廣東海億食品有限公司商標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