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學簡明教程

創造學簡明教程

發布時間:2021-12-22 06:53:15

㈠ 誰有樂黛雲《比較文學簡明教程》的筆記或材料啊

來源
樂黛雲著:《比較文學簡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有按自己需要的整理和文句改動,不多。
快速瀏覽啊,就做得這個樣啦~

第一章 文學研究的新途徑——比較文學
第一節 文學研究的三種途徑:文學理論—文學批評—文學史

第二節 文學研究的另一種途徑:比較文學
總體文學(General Literature):以文學為一個整體去追溯文學的發生和演進
世界文學(World Literature):歌德1872年提出,可解釋為世界各民族最優秀的,具有世界意義和世界水平的文學寶藏的總和。

第三節 比較文學起源於了解他人的興趣
(美)孟而康(Earl Miner):「需要了解是比較詩學之母。」
比較文學的重要功能之一:「互識」。當文學被封閉在某一個別民族文化體系之中時,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維模式,來接受新鮮事物。只有認識了他人,才能更好地認識自己。

第四節 比較文學尋求他種文化的應和
比較文學的另一個功能:「互證」。以不同文學為例證,尋求對某些共同問題的相同或不同的應和,在互相參證中找到共同問題,證實其共同性,同時反證其不同性,以達到進一步的溝通和理解。

第五節 比較文學在與不同文化和不同學科的關系中尋求文學的生長點
比較文學的「互補」功能:首先是在與「他者」的對比中,更清楚地了解並突出了自身的特點;其次,「互補」是指相互吸收,取長補短,但決不是把對方變成和自己一樣,也不是把自己變得和對方一樣;再次,「互補」還表現為以原來存在於一種文化中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或誤讀)另一種文化的文本,因而獲得對該文本全心的詮釋和理解(「雙向闡釋」);最後,「互補」還包括一種文化的文本在進入另一種文化之後得到了新的生長和發展。

第二章 為什麼要學習比較文學
(略)

第三章 比較文學的歷史
(略)

第四章 比較文學在中國的崛起
(略)

第五章 差別·類同·流變
第一節 「和而不同」是研究比較文學的重要原則

第二節 素材—題材—題旨—主題
素材(Raw Material):觸發作者思考的原始材料。
題材(Subject Material):素材經剪裁寫入作品。題材往往包含一個信號,一個想法。在現代小說中題材不只是客觀的具體事件,主觀的意象、象徵、某種行為、心理也可以構成題材。
題旨(Motif,亦稱母題):題材所顯示的信號和意義。
主題(Theme):類似的題材可以抽取共同的題旨,這些題旨多次出現在不同做品的不同主題中。題旨更依賴客觀素材,主題則更與作家的主觀思想聯系在一起。作家對主題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美學決定。不同的主題往往反映著許多無法解決的人生的共同難題。(「和而不同」的視野和基礎)
(法)聖伯甫(Saint Beuve):主題和她所藉以表現的形式賓白無直接的必然聯系。
歌德:一方面「世界毫無保留地提供題材」,另一方面「意義(即作家對整個時間的看法)從他(作者)逢迎的靈魂中升起」,「這兩者不自覺地遇合在一起,以至最終不可能分清哪一部分產生了後來的結果。」
柯爾提斯(Ernest Robert Gurtius):「主題是關繫到人對世界獨特態度的最重要因素……是詩人固有的。」

第三節 題材、題旨和主題的比較研究
實例分析

第四節 主題和題材的流變
傳統繼承,引進,獨創。

第五節 意象、象徵、原型的比較研究
意象: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中特殊含義和文學以為的具體形象。
同一客觀事物構成的意象在不同文學體系中有很大差異。
象徵:象徵和比喻不同之處是它的喻體缺席。象徵所強調的不是直接的象徵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意義。
意象、象徵與「套語」或譯「慣用語」(topos)並無絕對界限。慣用語與中國文學中普遍存在的「典故」有很多共同處。
原型:一般是指在世界文學中反復出現的一些基本現象包括題材、題旨、意象等等。原型批評就是對這些重復的現象做世界性的綜合的宏觀分析。
布萊克(Willian Blake):《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任務是「一切時代,一切民族」的形象。
尼采:希臘悲劇中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只是酒神這為最早主角的面具」。
維柯:深化是一種隱喻,是一種想像的「類概念」,以及和這些想像的類概念相應的一些寓言故事。
榮格(Gral.G..Jung):遠古心理經驗「沉澱」在下意識深處,不知不覺凝聚為深化中反復出現的原始意象並引起人類強烈共鳴。
(比)萊維·施特勞斯(Levi Stranss)《神話集》:神話是接近最深層的心靈結構的原始表現,是人類「心靈結構」外化的最初形態。神話是人類集體創造的夢,價值在於它的無意識的,絕對自由的想像成分。
弗萊(Northrop Frye):把萊維·施特勞斯的深化理論推廣到一般的文學分析。「文學總的說來是『移位的』神話。」神話中有的原型模式在一般文學中都能找到,並構成文學的基本模式。

第六章 接受·影響·交流
第一節 接受理論的基本內容
姚斯(Hans Robert Jauss)、依薩(Wolfgang Iser)提出接受美學的基本原理。「審美對象」。
(對比繪畫、雕塑)文學欣賞是一個「歷時」的過程;依賴於對象的不實際存在,不是功過「感知」,而是功過「呈象」,即賦予不存在以存在;閱讀時「我」居於篇章之內:文學欣賞過程的主觀性、創造性和廣闊的想像餘地,對一部偉大作品的接受和詮釋往往很不相同。
接受的實現和特點:接受屏幕,期待視野。
文學就是一種框架,能最大限度激發讀者想像,使他們體認到對象之直接感知所無法呈現的那些方面。文學作品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作者並未寫在紙上但卻可以提供讀者再創造的潛在可能性。
創作過程本身包含著接受過程;文學史不再是單純的作家和作品的歷史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作品被接受的歷史。垂直接受(歷史發展的)和水平接受(同時並存的)決定了作品的深度和廣度,也決定了不斷變化的文學作品的價值。

第二節 傳統的影響研究
模仿、同源、借用、流行都和影響有關卻不完全等同。
影響需要一定條件,影響的種子只有落在那片准備好的土地上才會萌芽生根,同時又會被它所成長的土壤和氣候所局限和改造。
影響的全過程:「啟發(一種心理的或思想的啟發,某種外來的東西突然照亮了作者長期思考的問題而給予一種解決的新的可能)—促進—認同—消化變形(appropriation)—藝術表現」,有時表現為全過程,有時表現為某些環節。

第三節 接受理論與影響研究
接受和影響是同一過程的兩面。
接受的「反射」現象。
負影響:(法)梵樂希(Paul Valery):「影響是兩個精神神秘的接觸」,這種接觸會使作家尋找自我,發現自我,拒絕接受影響。「因此受影響最深的作家可能邊成最偉大的。」布魯姆(Harold Bloom)《影響的焦慮》:作者企圖從前人影響的陰影下擺脫,有多種抗拒方式。
由於接受屏幕不同,一部作品在本國和外國被接受的狀況也肯定不同;對外國作品的接受往往可以作為一面鏡子,反映出接受者的不同個性;通過關於接受的研究可以考察時代的變化;接受理論為比較文學研究者提供了編寫完全不同於過去體制的新型文學史的可能。

第四節 接受與影響的多種模式

第七章 詮釋·理解·翻譯
第一節 詮釋的多樣性
作品意義的構成:傳統的方式;新批評派的方式,「作者已死」;結構主義分析;敘述學方式;心理學分析,藝術是「拒絕慾望的現實與滿足慾望的幻想之間的緩沖地帶」(弗洛伊德)。

第二節 詮釋循環與過度詮釋

第三節 互動認知與雙向詮釋
能指漂浮
強調差別。「他者原則」,「互動原則」,「遠景思維空間」,「雙向闡釋」。

第四節 翻譯在比較文學中的地位
(英)羅納德·諾克斯(Ronald Knox)文學翻譯歸結為:以何為主?譯者是否有權選擇任何文體與詞語來表達原文的意思。
(英)德萊頓:「在我掌握了這位虔誠的作者(指他譯的維吉爾)的全部材料之後,我是使他說這樣一種英語,倘若他生在英國,而且生在當代,他自己說話就會使用這種英語。」
在一連續的光譜中,無論從哪一點出發,都可產生精彩的譯文。
(德)魯道夫·潘維治(Rudolf Pannwitz):「必須通過外國語言來擴展和深化本國語言」,而「翻譯家的基本錯誤是試圖保存本國語言的偶在狀態,而不是讓自己的語言受到外來語言的有力影響。」
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一切語言的創造性作品中都有一種無法交流的東西,它與可以言傳的東西並存」。譯者的任務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再創造將這種「無法交流的東西」從原著的魔咒中解放出來,要做到這一點就不能不同時突破自己語言的種種障礙,促進其發展。把原著比做一個圓,而譯作則好比這個圓的切線,僅僅在一點上與圓相切,隨即在語之流的王國中,開始自己的行程。經過一段時間,有生命力的原著又需要有新的譯作出現。

第八章 比較文學視野中的詩歌、小說、戲劇和文類
第一節 中西詩歌比較研究
關於詩的比較研究,要求具體、細致、逐字逐詞地精雕細琢,同時又要顧及與之有關的廣闊文化領域。
文學性這一美學中心問題,必須成為研究的重點和焦點。
首先從詩歌的歷史傳統來看,西方最早的詩篇是敘事詩,中國詩歌的傳統是以抒情為主。
其次從社會文化背景來看,影響西方文學發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希臘神化、基督教教義和近代科學,尤其是神化和宗教,無論是希臘的多神教或是基督教的一神教,都使西方詩歌的題材及主題中有一個高踞其上或蘊涵其內的,或明或暗的住宅宇宙的神。中國文化建立在儒道兩教的基礎上,或重人事或崇虛無,同西方相比都不是真正超世的,沒有西方詩歌中的對立觀念,多寫人與自然的摸切和現實人生情懷等,並呈現為物我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主要形式。
朱光潛:「西詩以直率勝,中詩以委婉勝;西詩以深刻勝,中詩以微妙勝;西詩以鋪陳勝,中詩以簡雋勝。」
語言上,漢語一個漢字就是一個音節,音、形統一為漢詩的基本單位;西方詩歌如英詩,音、形統一隻能靠音節,音節成為英詩基本單位。
漢字聲調形成中國格律詩特有的平仄互協、句法相對的自合節拍特點。英詩以音節的輕重來決定節拍。
漢詩押尾韻,英詩壓頭韻和中間韻。
英文中,聲音剛強、含義樸拙的單音詞往往源自古英文,發音柔和含義文雅的復音詞往往來自拉丁文,這種對比產生了詩作中運用選擇這兩類詞彙來形成戲劇性對比的修辭技巧。漢字的單音節特點,使「雙聲」「疊韻」成為中國詩律上重要技巧。
漢語沒有時態、語態和性數的字形變化,也不必在誓詞中如英詩那樣非要有主語、謂詞和冠詞、連接詞等,而且詩中的詞可以倒置和改換詞性,是文字簡潔蘊涵豐富,增添讀者身臨其境之感,有更強的無時間性與廣垠性的境界。

第二節 中西小說比較研究
從發展淵源看,小說是吸收之前敘事文體特徵的最後出現的敘事文體。
小說結構的形成幾乎包含了小說的全部。中國古典小說結構布局的目的,是把生活中復雜錯綜地發生著的事件整理為頭緒分明的線索,以期明確而飽滿地表現主題。西方小說結構布局偏重於將生活中普通的事加以組合,突出清潔的吸引里,滿足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對主題的思考與想像,作者喜將種種線索交錯在一起,忽隱忽現。結構的手段不是使矛盾顯明,而是使之隱蔽,讀者必須各個發覺,才能明白主題的全部內涵。
敘事角度是談結構時不可避免的問題。中國古典小說受史傳影響,大部分用全知觀點。西方小說大多隨著人物目光行進,作者、人物、讀者處於同一地平線,成一種立體走向的趨勢。有的小說不一定用第一人稱,而往往採用人物的特定角度來敘述。
場景方面,西方小說多以人物對話、氛圍、細節描寫等構成不同的場景,在其中完成任務性格、心理與行動的塑造。精彩的斷片小說幾乎就是在一個場景中完成,以致「截取人生片段」成為短篇小說的定義。中國古典小說寫場景主要為突出行動,而行動的流動並不必界定空間,只是按時間敘述即可。
人物塑造上,中國重秩序、以規范界定個人,中國小說家較少直接去寫內心,更大成就是通過外表,通過動作去寫隱藏其下的內心。西方小說重視對內心的探索與發掘,常常直接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展示人物氣質、才能、心智、感情多方面的復雜混合及其過程。俄國是最善於沉思的民族,俄國小說一出現,西方文學就越過了天真認識世界表現自我的階段,而進入深邃的思考,人物的內心世界就展現得更為深廣。

第三節 中西戲劇比較研究
戲劇是虛實文學與抒情文學的結合,它以一種摒除作者插入、由人物自己表演的方式出現。
1.文體淵源看,史詩和抒情詩。
「事件中心」原則和接近抒情文體(人物特定際遇中的心情),祭典和娛眾。
動作作為重心。亞里士多德:對於行動的模仿。莎士比亞:性格與動作不可分割。斯坦尼斯拉夫基:潛台詞。
2.矛盾,沖突,高潮。
西:「意志的沖突」(勞遜),沖突相互關聯,沖突解決是集中的。
中:抒情偏於獨白。
3.高潮的起落
歐洲傳統戲劇的觀眾由於不知而期待,中國觀眾由於已知而期待。不知而期待要求戲劇出人意料,已知的期待要求戲劇入情入理。
西:階梯式上升,最後回落解決沖突。中:高潮迭起。
4.戲劇結構
中國吸取結構崇尚單純,線索以明白簡單為主,矛盾隨起隨結,不牽枝蔓,不存暗線。
西方戲曲由於時間制約,多半在沖突已經形成時開始戲劇行動,而過去的事件——沖突的成因則通過多種手段來表達,各種矛盾似眾渠匯河,形成高潮。
萊辛:「自然中的一切都是互相聯系的,一切事物都是交織在一起,互相轉換,互相轉變的。但是,這種無限紛紜復雜的情況,只是無限精神的表現。有限精神為了享受這種無限精神的表現,就必須取得一種能夠給原來沒有界限的自然劃出界限的本領;必須取得一種能夠選擇一種可以隨意轉移自己注意里的本領。」
中:線狀結構,時空自由,摺子戲。西:完整。
5.虛擬與寫實
西:真實顯現生活的法則,有技巧地迴避無法展現的事件或動作。中:涵虛無性是中國美學的特徵,真實感淡薄。時空隨台詞敘述而變化,人物獨白時其他人物虛化。

第四節 中西文類比較研究

第五節 文類的劃分

㈡ 英語專業的學生考研新聞業務要做什麼准備呢

新聞專業主幹課程簡介 :

課程名稱:新聞學概論 課號:02020151

學時:72學時 學分:4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必修基礎理論課。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新聞學的基本知識與理論,並能用以分析新聞現象,指導新聞實踐,為從事新聞工作,堅持正確的業務方向打下必要的理論基礎。
課程內容:講授理論新聞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著重闡述新聞性質與價值;揭示新聞事業產生、發展的基本規律;論述新聞工作的原則和業務基準。
教材: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童兵,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參考書:
1.新聞學概論,項德生、鄭保衛,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現代新聞理論,劉建民,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當代新聞學,鄭曠主編,長征出版社,1987年版。
4.系統理論新聞學,王益民,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課程名稱:廣告學 課號:02020161

學時:72學時 學分:4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和廣告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是研究和探討關於廣告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規律的應用科學。學習本課程主要讓學生了解、掌握廣告及廣告傳播的特殊性,廣告運動的市場學和傳播學的理論基礎,廣告運作的基本理論、程序和方法,為進一步地學習廣告的專業課程奠定必要的學科理論基礎。
課程內容:主要講解廣告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對廣告調查、廣告策略、廣告創意與策劃以及廣告的經營與管理等基本內容進行重點講授,探討廣告及廣告傳播的特殊性,並結合廣告實踐進行個案深入分析和必要的實地考察。
教材:廣告學教程,張金海等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參考書:
1.當代廣告學,第七版,威廉·阿倫斯,華夏出版社,2001年版。
2.現代廣告學,何修猛著,復旦大學版社,1998年版。
3.廣告運動策略新論,舒爾茨等著,中國友誼出版社,1991年版。
4.廣告學原理,樊志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課程名稱:新聞采訪 課號:02020171

學時:72學時 學分:4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新聞采訪活動的現象和規律,了解實施這一活動的行為規范,以指導新聞采訪實踐。
課程內容:采訪的性質、特點,采訪的哲學基礎,采訪的工作路線,采訪的思維方式,采訪的一般程序、手段和技巧,采訪的心理分析與控制。
教材:新聞采訪學教程,羅以澄,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參考書:
1、新聞采訪方法論,艾豐,人民日報出版社,1982年版。
2、專業采訪報道學,藍鴻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3、新聞采訪寫作新編,劉海貴、尹德剛,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課程名稱:廣告文案寫作 課號:02020181

學時:54學時 學分:3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和廣告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是關於廣告文案寫作基本知識和理論及方法的一門應用性學科。通過本課程的講授,主要讓學生了解廣告文案寫作的特點和要求,對學生進行廣告文案的各種文體寫作訓練,使學生具備較好的廣告文案的創意及寫作能力。
課程內容:主要講授廣告文案寫作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廣告文案寫作的特殊要求和寫作方法,各種廣告文體的主題、結構、材料、語言表達方式以及廣告文案的創意。
教材:廣告文案寫作教程,丁柏銓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參考書:
1.理論廣告寫作,方蔚林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2.廣告文案寫作,高志宏、徐明智著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年版。
3.廣告文案寫作50法和精彩實例,遲雙明主編,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4年版。
4.廣告文案寫作,張微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課程名稱:媒介經營管理 課號:02020211

課時:54學時 學分:3學分
課程目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本課程的學科性質,掌握媒介經營與管理的各個層面的知識與理論,懂得媒介的經營與管理之道,並能在這兩個方面進行媒介市場調查,訓練能力,為媒介經營與管理打下基礎。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講授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新聞媒介在報紙發行、廣告業務、多種經營等方面的經營知識和理論;二是新聞事業管理的學科性質、管理體制,新聞單位的領導體制和組織機構,以及新聞業務活動、經營活動、財務、人力資源、後勤保障等方面管理的系統知識和理論。
教材:媒介管理學,邵培仁,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參考書:
1.媒介市場管理與資本運營,胡正榮,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
2.廣播電視管理學,徐麗玲、王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3.傳媒營銷與管理,朱春陽,南方日報出版社,2004年版。
4.媒介經營與產業化研究,黃升民、丁俊傑,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

課程名稱:傳播學 課號:02020221

學時:72學時 學分:4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和廣告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是研究和探討關於傳播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規律的科學。學習本課程主要讓學生了解、掌握關於傳播的基本知識、理論和方法,探求不同傳播方式的特點和規律,理論聯系實際,學會考察、分析各種傳播現象,為更好地學習新聞傳播和廣告傳播打下必要的傳播理論基礎。
課程內容:通過對傳播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以及研究方法的講解,探討傳播學的一般規律,著重掌握人際傳播、文化傳播、特別是大眾傳播的傳播方式和特點,認識傳播學理論研究對傳播實踐的指導意義。
教材:傳播學教程,郭慶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參考書:
1.大眾傳播模式論,丹尼斯·麥奎爾等著,上海譯文出版社,1985年版。
2.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沃納·賽佛林等著,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
3.傳播學史,羅傑斯著,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版。
4.傳播學,沙蓮香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課程名稱:新聞攝影 課號:02020231

學時:72學時 學分:4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必修課之一,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熟練使用傳統光學相機以及數碼照相器材,同時使學生了解新聞攝影采訪的特點,及其與其它門類采訪的異同,以及攝影采訪的表現原則,手段及傳播效果。
課程內容:講授有關相機的主要裝置及使用常識,介紹新聞攝影的發展歷史,並著重講述攝影采訪拍攝的相關知識,以及不同題材的新聞攝影的特點。
教材:攝影技藝教程,顏志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參考書:
1.新聞攝影學概論,許必華主編,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
2.現代新聞攝影,卜新章,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版。
3.圖像時代——新聞攝影傳播學,周家群,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視覺傳播——形象載動信息,(美)保羅·M·萊斯特,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

課程名稱:電視新聞 課號:02020241

學時:72學時 學分:4學分
課程目的:電視新聞學是新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電視的特性和規律,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方法,使學生初步具備從事電視新聞工作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課程內容:講授電視新聞的基本特性和規律,對照報紙、廣播、照片,講解電視新聞的攝像,現場采訪,節目編輯和製作的基本方法與技能。
教材:電視新聞學,葉子,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
參考書:
1.電視節目學概要,壯春麗,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電視新聞報道學,鄭祖武,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電視新聞編輯教程,周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廣播電視新聞語言與形體傳播教程,吳郁、侯察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5.電視采訪學,朱羽君,雷蔚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課程名稱;新聞寫作 課號:02020251

學時:72學時 學分:4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本課程通過講授新聞寫作的基本原理,使學生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掌握各種新聞文體的寫作要點和技巧,具備新聞寫作的能力。
課程內容:本課程主要講授新聞寫作的原則和要求,新聞寫作的選擇,新聞寫作的思維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具體講授消息,通訊,系列報道,深度報道等文體和報道形式的特徵、功能,各自不同的基本理論和寫作方法。
教材:當代新聞寫作,尹德剛、周勝,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參考書:
1.現代新聞寫作學,張惠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新聞寫作教程,劉明華、徐泓、張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記者傳播模式論,王中義,新華出版社,1996年版。
4.新聞報道學,桑義燐,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課程名稱:新聞評論 課號:02020261

學時:54學時 學分:3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一門重要的必修課,是研究新聞評論功能、寫作規律的科學。學習新聞評論旨在教育學生把握新聞評論的特點、作用,把握新聞評論寫作的要求和方法,具備新聞評論寫作的能力。
課程內容:介紹新聞評論的特點、任務和作用,全面講述新聞評論寫作過程的基本理論,系統講授評論文體不同種類的特徵、功能及各自的寫作要略。
教材:新聞評論學教程,胡文龍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參考書:
1.當代新聞評論寫作,陳世濤、胡思勇,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新聞評論學通論,吳庚振,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3.廣播評論,仲富蘭,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4.新聞評論的電視化傳播,李文明,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課程名稱:廣播新聞 課號:02020271

學時:36學時 學分:2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必修課。通過講授廣播的基本理論,使學生掌握廣播這種媒體的基本特性和規律,掌握廣播新聞采訪的基本技巧和廣播新聞節目製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學生初步具備從事廣播新聞工作應有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課程內容:講授廣播的基本特性和規律,對照其它媒體講解廣播新聞采訪的技巧,以及製作廣播新聞節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教材:廣播新聞報道,王文科,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參考書:
1.廣播新聞實務,曹璐、吳縵,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
2.播音學簡明教程,吳郁,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88年版。
3.廣播新聞與音響報道,周小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錄音與放音,[英]格·阿金,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0年版。

課程名稱:新聞編輯 課號:02020281

學時:54學時 學分:3學分
課程目的:新聞編輯是研究新聞編輯工作的規律和方法的科學。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掌握新聞編輯工作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備從事新聞編輯工作應有的基本素質和能力。
課程內容:講授新聞編輯工作的原理和方法,講解選稿、改稿、製作標題、版面編排的要求,以及組織報道的一般知識。
教材:新聞編輯學,吳飛,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參考書:
1.現代新聞編輯學,胡武,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2.報紙編輯學,鄭興東等,1998年版。
3.新聞編輯,許正東,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現代新聞編輯學,王曉寧,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課程名稱:新聞作品評析 課號:02020291

學時:36學時 學分:2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一門選修課。學習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新聞評析的一般規律,認識新聞評析的性質與作用,掌握新聞評析的方法,並通過對具體新聞作品的評析實踐,進一步深化對新聞報道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對新聞作品的欣賞和鑒別能力。
課程內容:講授新聞評析的特徵、目的和意義;新聞評析的方法、思路和原則;新聞評析的基本類型;評析作品的寫作;評析者素質的要求等。此外,引導學生對不同新聞媒介的新聞作品進行評價和分析。
教材:新聞評析,夏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參考書:
1.通訊範文評析,丁柏銓、胡素華,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2.消息範文評析,劉保全、彭朝丞,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3.深度報道範文評析,時統宇,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4.經濟新聞範文評析,樊凡、時統宇,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5.廣播電視新聞範文評析,孟建、祁林,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6.新聞評論範文評析,劉根生,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課程名稱:中國新聞事業史 課號:02020301

學時:72學時 學分:4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是研究中國新聞事業發展歷史的學科。學習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情況,從中把握其不同時期發展的聯系,以推進中國新聞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課程內容:以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基本脈絡為框架,重點講授中國歷史上每一個發展階段的傳媒事業發展情況和主要傳媒、傳媒人、大眾傳播思想等。通過對各個歷史時期傳媒業情況的介紹和評價,使學生基本掌握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及新聞事業的發展同每一個時代發展的相互關系。
教材:中國新聞事業簡史,方漢奇、張之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參考書:
1.中國報學史,戈公振,中國新聞出版社,1985年版。
2.中國新聞事業通史,方漢奇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國新聞事業史新編,丁淦林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中國百年報人之路,曾憲明,遠方出版社,2003年版。

課程名稱:外國新聞事業史 課號:02020311

學時:54學時 學分:3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必修課。主要研究西方國家新聞事業產生、發展、演變及內在規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世界新聞事業發展的歷史情況,學習外國新聞事業發展的先進經驗,以求開拓視野、有所借鑒,提高對西方新聞事業的鑒別能力。
課程內容:講授西方國家新聞事業產生、發展、演變過程及內在規律,介紹西方主要國家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視等新聞手段的產生和發展,新聞文體的發展,文化、印刷、發行的演進過程,新聞機構組織、從業人員及新聞事業的管理,新聞教育、新聞研究、新聞出版的情況等。
教材: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參考書:
1.外國新聞事業史,梁洪浩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外國新聞事業史,張允諾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當代世界新聞事業,李良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中國新聞傳播事業,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編,1988年版。

課程名稱:馬克思列寧主義新聞著作選讀 課號:02020321

學時:36學時 學分:2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必修課,主要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新聞理論。學習本課程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新聞思想、新聞體系,掌握黨報的黨性原則,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新聞理論從事新聞報道工作。
課程內容:講授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各時期的新聞論著、新聞活動、新聞思想、新聞體系。特別是黨報發展的規律、黨報的黨性原則等新聞界所關心的問題。介紹他們的新聞思想及新聞活動的經歷,以及他們為悍衛無產階級新聞事業斗爭的精神,結合馬列恩的原著,聯系當前實際,在原著上有所發展,有所創造。
教材:馬克思主義新聞經典教程,童兵,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參考書:
1.馬列新聞活動與新聞思想簡史,吳廷俊,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2.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史稿,童兵,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3.學習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馬克思主義經典新聞著作選讀,自編。

課程名稱:新聞美學 課號:02020331

學時:36學時 學分:2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選修課。它主要運用新聞學、傳播學、美學原理,借鑒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語言學等多門學科的研究方法,將新聞納入人類審美實踐活動的總體框架和美學視野中加以考察。學習本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審美旨趣和審美能力,並在新聞傳播實踐活動中加強新聞審美的自覺性,使所學知識得以具體運用。
課程內容:本課程系統地講授新聞的美學性質,美學內容,美學特徵;新聞作者的審美心理構成,審美創造能力;新聞寫作的美學原則;新聞閱讀的審美心理以及新聞作品的形象美、語言美、意境美、結構美、層次美等重要的新聞美學理論問題。
教材:新聞美學,季水河,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
參考書:
1.新聞審美,楊健,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
2.新聞與美學漫談,宋漢炎,新華出版社,1999年版。
3.美學教程,周忠厚,齊魯書社,1988年版。

課程名稱:新聞道德法規 編號:02020341

學時:54學時 學分:3學分
課程目的:本課程是新聞專業的選修課。主要研究新聞傳播活動的法律規范,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學習本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新聞法規與新聞職業道德的基礎知識,且能理論聯系實際,去觀照、分析中國新聞法規與新聞倫理的實踐活動,把握其內部規律,進而提高遵守相關法紀與職業道德要求的自覺性。
課程內容:新聞法規部分在介紹基本概念和我國社會主義新聞法制建設的基礎上,重點講述新聞事業行政管理的法律規定;新聞、廣告及各類信息發布與管理的法律規定;新聞侵權行為的認定與處罰;新聞泄密及其他違法行為的認定與處罰。新聞職業道德部分在介紹新聞職業道德的起源與發展,以及我國社會主義新聞職業道德的發展歷程基礎上,重點講述社會主義新聞職業道德的主要規范。
教材:新聞法規與新聞職業道德,黃瑚,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參考書:
1.新聞法制學初論,曹瑞林,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版。
2.新聞工作者與法律,王軍,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版。
3.新聞職業道德教程,陳桂蘭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4.新聞法學,顧理平,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版。

㈢ 百度百科創建詞條需注意哪些問題才能通過

網路審核升級,非常嚴格,像人物,公司,品牌等具有商業目的的詞,現在都非常的難通過。現在非常嚴格的一點就是必須有關注度,必須經過媒體的報道。
創建網路必須注意的地方:
1、詞條名稱必須是專有名詞。
2、內容必須是客觀事實,不能虛假。
3、必須添加權威參考資料。
4、參考資料必須是內容的直接來源。
5、全文必須至少有2個二級目錄。
6、內容中不能出現宣傳內容。

㈣ 從學習立體幾何談數學美論文一篇拜託各位了 3Q

「哪裡有數學,哪裡就有美!」——古希臘數學家普洛克拉斯。 一提到美,人們總是不禁想到「繞梁三日」的音樂之美;或是想到「巧奪天工」的藝術之美,或是想到「江山如此多嬌」的自然之美……然而,現在的絕大多數學生都不會把高中數學和美聯繫到一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們數學美學教育的欠缺。據調查分析,現在的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建立在他們優異的初中數學成績上,而進入高中後,數學難度驟增,導致多數學生的數學成績驟降,從而一下子失去了對數學的熱愛。由愛轉恨來的如此的突然就是由於他們對數學是一種「假」的興趣。而在數學教育中滲透美學教育,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真」的興趣,而這樣的興趣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人的愛美天性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尤為突出,數學教師應當抓住這個最佳時期,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揭示數學之美,從而愉悅他們的心境,激發他們的興趣,陶冶他們的性情,塑造他們的靈魂,進而讓學生領悟數學美,欣賞數學美,創造數學美。大數學家克萊因認為:「音樂能激發或撫慰情懷,繪畫使人賞心悅目,詩歌能動人心弦,哲學使人獲得智慧,科學可改善物質生活,但數學能給予以上的一切。」 那什麼是數學美呢?羅素說:「數學,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真正雕刻的美,是一種冷而嚴肅的美!」數學美不同於繪畫,音樂等藝術之美,也不同於鮮花,彩虹等自然之美,它是一種科學力量的感性與理性的顯現,是一種人的本質力量通過數學思維結構的呈現,這是一種真實的美,是反映客觀世界並能改造客觀世界的科學美。數學美不僅有形式的和諧美,而且有內容的嚴謹美;不僅有具體的公式、定理美,而且有結構、整體美;不僅有語言的簡明、精巧美,而且有方法與思路的奇異、統一美;不僅有邏輯、抽象美,而且有創造、應用美。而作為新一代的教師,正是要不斷的去挖掘數學美,不斷的去傳授數學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新課標背景下,更是要求教師要在數學教育過程中實施美學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形成美的心靈,美的靈魂。而如何將美學教育貫徹到數學教學中呢,筆者在近些年的教學過程中,對此感觸頗多。 一:簡潔的數學美 愛因斯坦說過:「美,本質上終究是簡單性。」而數學中的簡潔美簡直是無處不在。歐拉公式——「V+F-E=2」堪稱簡潔美的典範。世間的凸多面體無窮無盡,但是他們的面數,頂點數,棱數都符合這個簡單的公式。此外,為大家熟知的勾股定理,用一個簡單的二次式「 」描述了全體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和斜邊的關系。微積分基本定理更是用一個簡潔的式子「 」描述了定積分和原函數之間的關系。縱觀整個數學史,偉大的數學家們無不為了追求更加簡潔更加通用的定理而付出畢生精力。其中一些像是哥德巴赫猜想這樣的富含簡潔美的猜想正被無數的數學愛好者們努力攻破著。 我國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說過:「數學世界中,簡單性和優雅性是壓倒一切的。」作為新一代的教育者的我們,必須善於挖掘教材中的簡潔美,適時的總結數學公式的簡潔與通用,讓他們感受到數學的簡潔美,從而抓住他們的心。 二.統一的數學美 浩瀚宇宙,包羅萬物。宇宙中的天體無窮無盡,而探究宇宙的奧秘一直是人類的追求夢想。面對無數的天體運動,人們研究出它們運行的軌跡或是橢圓,或是雙曲線,或是拋物線,而數學上用僅用一句話就能將其統一起來:「到定點的距離與它到定直線的距離比是常數e的軌跡。當時,軌跡是橢圓;當時,軌跡是拋物線;當時,軌跡是雙曲線。」數學中的統一美可見一斑。此外,立體幾何中,台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更是將椎體和柱體的表面積和體積公式和諧的統一起來。三角函數中,「萬能公式」更是將正弦、餘弦、正切統一的用正切來表示。何其統一啊,何其美啊! 而統一美的在教學中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善於發現總結統一美,更要及時的將其向學生傳授,正是在各種各樣的統一美的介紹和學習過程中,讓學生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從本質上突破難點重點,感受數學的統一美。 三.奇異的數學美 畢達哥拉斯說:「凡物皆數。」他將自然界和數和諧統一起來了。有一次,他的朋友問他:「我和你交朋友,和數有關嗎?」他回答說:「朋友是你靈魂的倩影,要象220與284一樣親密。」望著困惑不解的人們,畢達哥拉斯解釋道: 220的全部真因子1、2、4、5、10、11、20、22、44、55、110之和為284;而284的全部真因子1、2、4、71、142之和又恰為220。這就是親密無間的親和數。真正的朋友也象它們那樣。奇異的數學美讓聽者無不折服,至今還有不少學者對親和數津津樂道。此外,他還用完美數——所有的真因子和等於本身的數來形容美滿的婚姻。高中數學里,圓錐曲線部分,離心率e的值是0.9999的時候,軌跡還是一個橢圓;而當它變成1時,軌跡卻是拋物線;當它再變成1.0001時,軌跡又變成了雙曲線。丁點的變化,卻導致圖像的截然不同,真是奇異啊。數學中確實是存在著許多奇異美,而正要通過我們的悉心挖掘,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神奇。 四.自然的數學美 新課標提出:「數學源自生活,並應用於生活。」生活中的數學處處可見,例如,黃金分割數0.618, 它是最和諧的比例關系,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人的肚臍高度和人體總高度之比接近等於0.618;主持人主持節目時,站在舞台的黃金分割點位置,不顯得呆板,聲音傳播效果最好;在建築造型上,黃金分割處布置腰線或裝飾物,則可使整幢大樓顯得雄偉雅緻。蜜蜂房呈六角形,角度也很精確,鈍角 109 ° 32 ′,這樣的巢不但節省材料,而且結實堅固,令人類工程師驚嘆不已!更另人驚奇的是蜜蜂還知道兩點間的最短距離,蜜蜂在花間隨意來去採集花蜜後它知道取最直接的路線回到蜂房。 而善於利用自然界以及生活中的數學實例,展示數學的美和自然生活的完美結合,往往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實用性,讓學生真正的對數學產生興趣。 有人說:如果把數學當作詩集來讀,那麼擺在面前的任何一本數學教程,就會突然從一堆死氣沉沉的公式變成洋溢著和諧、充滿著絕妙和浸透了對稱美的一部詩集。只要我們把數學美融於數學的教學中,那麼不但我們的授課變的輕松自然,而且學生也會如釋重負,不斷提高對數學的興趣,使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統一。 誠然,數學中蘊含的美是博大精深的,數學美不僅以上幾點,它幾乎貫穿於數學的方方面面。此外數學定理公式的對稱性,相似性,和諧性,傳遞性等都是美的體現;有時候甚至是數學問題都展示著美,解體方法也散發著美的味道。當然數學不像是一首好曲子或是一件曠世的藝術品一樣能一眼品出它的美,特別對課業繁重的學生而言,他們受閱歷水平,基礎知識,數學訓練等影響,很難把各色的數學美都品味出來。這就要求教師們需要精心研究,不斷從相對枯燥的教材中去發現美,並不失時機的加以引導和培養。展望未來的教育趨勢,美育教學和數學教學的結合是必要的,必然的,不僅僅為了喚醒學生日益減弱的數學興趣,更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培養下一代的創造美的能力。

㈤ 計算機最好的教材哪裡有

VB程序設計簡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編寫的相當好!!!!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第二版) ISBN:7-04-011549,P334 龔沛曾等,已出版,定價:25.60元 本書是為將Visual Basic作為程序設計第一語言課程的學校編寫的。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本書針對初學者的特點,在內容編排、敘述嚴謹、實驗題選擇等方面做了進一步修改,力圖便於教與學。 本書分為教學篇和實驗篇。教學篇從兩個方面即程序設計語言和可視化界面設計進行介紹,重點在第一方面。對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語法、編程方法和常用演算法進行了較為系統、詳細的介紹,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掌握簡單問題編程的能力;而可視化界面設計是實際應用當中不可缺少的。本書將兩者有機地結合,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編程效率和教學效果,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實驗篇根據教學篇的布局,安排了相應的十一個實驗,每個實驗有若干個題目。根據教學規律和讀者的建議,凡奇數號的實驗給出了解答,偶數號實驗答案則在配套的《Visual Basic實驗指導與測試》(第二版)一書中給出,以培養學生獨立解題的能力。返回 作者介紹: 龔沛曾(GONG PEIZENG),女,1953年8月生,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82年1月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現任同濟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基礎學科組主任,全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計算機基礎教育協會秘書長。 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高級程序設計語言(C、VB、FORTRAN、PASCAL、COBOL)》、《計算機文化》、《實用軟體技術》、《數據結構》、《Web技術》等課程。研究方向計算機輔助教育。 主編教材10餘本、發表論文20餘篇。主要教材有:《計算機文化基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Visual Basic計算機繪圖》、《C語言程序設計》等系列教材;發表的主要論文有:"通用學分制智能教務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踐"、"研究集教學、實驗、考試於一體化的CAI課件的有效途徑"、"多媒體CAI課件開發的技術和方法"等。承擔了教育部《基於網路環境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等教改項目。 主要成果有:負責的《面向21世紀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2001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主編的《計算機文化基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教材2000年分別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二、三等獎,其中《計算機文化基礎》教材列入國家十五規劃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材;參加的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城市環境雜訊防治系統"1992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承擔的《通用學分制智能智能教務管理系統》、《計算機文化CAI課件》兩項目1997年分別獲教育部、全國工科協作組優秀CAI軟體三等獎。返回 專家書評: 探索 創新 實用--評《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 同濟大學 吳啟迪 由龔沛曾編著的《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從一些使用高校反饋的信息看,這是一本適用於計算機第二層次教學的優秀教材,它有以下特色。 一、 體現時代特徵,選材超前 教育部關於計算機基礎教育三個層次的課程體系中的第一層次--計算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探索改革第二層次中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體現21世紀的時代特徵,是深入教育改革的研究內容。為此,作者提出了將傳統的程序設計語言教學轉向反映21世紀潮流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技術,並以VB為環境進行實施。VB不僅具有面向對象、可視化、事件驅動等特點,而且繼承了 Basic簡單易學的優點,尤其適合於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教材的出版對探索和推廣面向21世紀的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適用性強 該書兼顧到讀者的不同程度,從打好基礎和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角度出發,分為基礎篇、提高篇和實驗篇。 基礎篇分為8章。針對程序設計的初學者,注重VB的基礎知識。對VB的程序設計語言基礎做了較詳細的介紹,列舉了一般程序設計語言教學中必須掌握的常用演算法,同時介紹了VB的控制項、菜單、文件、圖形設計等。此篇可作為大學生的程序設計語言的必修課教學內容。 提高篇分四章。對已掌握了程序設計的學生,注重VB與當前新技術應用的結合,包括與資料庫、OLE、API函數、WEB等相結合,這些可作為選修課或自學內容。 實驗篇提供了15個單元的實驗和自我測試題。通過針對性的上機實踐,使讀者掌握程序設計與調試的方法,提高動手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 兩個結合,注重應用 教材始終貫穿了兩個結合,即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和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有機結合,計算機文化基礎和計算機技術基礎兩個層次有機結合。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還是要以結構化程序設計為基礎。因此,該書與其他同類VB教材不同之處在於加強了結構化程序設計和常用演算法的訓練,並與VB中的對象屬性和方法相聯系,使讀者既掌握了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更加深了對面向對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分析數組排序演算法的同時,也介紹了利用VB列表框的SORT屬性可實現數據的有序,同時指出兩者的特點和利弊。 利用學生已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對Windows圖形界面及軟體熟練使用的基礎,在該書中,大量的實例都圍繞著第一層次中已學過的軟進行剖析,如對計算器、圖形瀏覽器、文本編輯器、資料庫管理等的分析。通過實例分析,並加以編程實現,使學生既掌握了VB內容的學習,進行了開發實用軟體的訓練,更激發了探索VB奧妙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在精字上下功夫,有創新 為了解決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作者花費了大量的創造性勞動,在精字上下功夫。表現在:精練的文筆簡述基本語法的使用規則,淡化繁瑣的語法規則。短小精悍的實例引路,通過問題的展開導出對象屬性和方法,加深讀者對新知識的理解。精心設置了思考題並留有餘地,給學生提供較多的獨立思考的機會,鞏固學習內容。精選了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作為實例或實驗內容,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使得學與用密切結合,增強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提供了與教材配套的CAI課件,構成了立體化教材,利用大屏幕投影,真正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供了與教材配套的教學網站,並提供了網路化VB考試與評分系統,隨時可進行相關測評。教材結構緊湊,層次清楚、圖文並茂、好教易學。 這些特色在同類計算機基礎教材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使學生通過該書的學習,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開發實用軟體的能力。這在一般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中難以完全兼顧到。

㈥ 考計算機二級VB 買什麼教材最好

VB程序設計簡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編寫的相當好!!!!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第二版)
ISBN:7-04-011549,P334
龔沛曾等,已出版,定價:25.60元
本書是為將Visual Basic作為程序設計第一語言課程的學校編寫的。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本書針對初學者的特點,在內容編排、敘述嚴謹、實驗題選擇等方面做了進一步修改,力圖便於教與學。
本書分為教學篇和實驗篇。教學篇從兩個方面即程序設計語言和可視化界面設計進行介紹,重點在第一方面。對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語法、編程方法和常用演算法進行了較為系統、詳細的介紹,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掌握簡單問題編程的能力;而可視化界面設計是實際應用當中不可缺少的。本書將兩者有機地結合,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編程效率和教學效果,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實驗篇根據教學篇的布局,安排了相應的十一個實驗,每個實驗有若干個題目。根據教學規律和讀者的建議,凡奇數號的實驗給出了解答,偶數號實驗答案則在配套的《Visual Basic實驗指導與測試》(第二版)一書中給出,以培養學生獨立解題的能力。返回

作者介紹:
龔沛曾(GONG PEIZENG),女,1953年8月生,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82年1月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現任同濟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基礎學科組主任,全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計算機基礎教育協會秘書長。
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高級程序設計語言(C、VB、FORTRAN、PASCAL、COBOL)》、《計算機文化》、《實用軟體技術》、《數據結構》、《Web技術》等課程。研究方向計算機輔助教育。
主編教材10餘本、發表論文20餘篇。主要教材有:《計算機文化基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Visual Basic計算機繪圖》、《C語言程序設計》等系列教材;發表的主要論文有:"通用學分制智能教務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踐"、"研究集教學、實驗、考試於一體化的CAI課件的有效途徑"、"多媒體CAI課件開發的技術和方法"等。承擔了教育部《基於網路環境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等教改項目。
主要成果有:負責的《面向21世紀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2001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主編的《計算機文化基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教材2000年分別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二、三等獎,其中《計算機文化基礎》教材列入國家十五規劃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材;參加的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城市環境雜訊防治系統"1992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承擔的《通用學分制智能智能教務管理系統》、《計算機文化CAI課件》兩項目1997年分別獲教育部、全國工科協作組優秀CAI軟體三等獎。返回

專家書評:
探索 創新 實用--評《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
同濟大學 吳啟迪
由龔沛曾編著的《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從一些使用高校反饋的信息看,這是一本適用於計算機第二層次教學的優秀教材,它有以下特色。
一、 體現時代特徵,選材超前
教育部關於計算機基礎教育三個層次的課程體系中的第一層次--計算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探索改革第二層次中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體現21世紀的時代特徵,是深入教育改革的研究內容。為此,作者提出了將傳統的程序設計語言教學轉向反映21世紀潮流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技術,並以VB為環境進行實施。VB不僅具有面向對象、可視化、事件驅動等特點,而且繼承了 Basic簡單易學的優點,尤其適合於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教材的出版對探索和推廣面向21世紀的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適用性強
該書兼顧到讀者的不同程度,從打好基礎和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角度出發,分為基礎篇、提高篇和實驗篇。 基礎篇分為8章。針對程序設計的初學者,注重VB的基礎知識。對VB的程序設計語言基礎做了較詳細的介紹,列舉了一般程序設計語言教學中必須掌握的常用演算法,同時介紹了VB的控制項、菜單、文件、圖形設計等。此篇可作為大學生的程序設計語言的必修課教學內容。
提高篇分四章。對已掌握了程序設計的學生,注重VB與當前新技術應用的結合,包括與資料庫、OLE、API函數、WEB等相結合,這些可作為選修課或自學內容。
實驗篇提供了15個單元的實驗和自我測試題。通過針對性的上機實踐,使讀者掌握程序設計與調試的方法,提高動手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 兩個結合,注重應用
教材始終貫穿了兩個結合,即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和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有機結合,計算機文化基礎和計算機技術基礎兩個層次有機結合。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還是要以結構化程序設計為基礎。因此,該書與其他同類VB教材不同之處在於加強了結構化程序設計和常用演算法的訓練,並與VB中的對象屬性和方法相聯系,使讀者既掌握了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更加深了對面向對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分析數組排序演算法的同時,也介紹了利用VB列表框的SORT屬性可實現數據的有序,同時指出兩者的特點和利弊。
利用學生已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對Windows圖形界面及軟體熟練使用的基礎,在該書中,大量的實例都圍繞著第一層次中已學過的軟進行剖析,如對計算器、圖形瀏覽器、文本編輯器、資料庫管理等的分析。通過實例分析,並加以編程實現,使學生既掌握了VB內容的學習,進行了開發實用軟體的訓練,更激發了探索VB奧妙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在精字上下功夫,有創新
為了解決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作者花費了大量的創造性勞動,在精字上下功夫。表現在:精練的文筆簡述基本語法的使用規則,淡化繁瑣的語法規則。短小精悍的實例引路,通過問題的展開導出對象屬性和方法,加深讀者對新知識的理解。精心設置了思考題並留有餘地,給學生提供較多的獨立思考的機會,鞏固學習內容。精選了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作為實例或實驗內容,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使得學與用密切結合,增強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提供了與教材配套的CAI課件,構成了立體化教材,利用大屏幕投影,真正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供了與教材配套的教學網站,並提供了網路化VB考試與評分系統,隨時可進行相關測評。教材結構緊湊,層次清楚、圖文並茂、好教易學。
這些特色在同類計算機基礎教材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使學生通過該書的學習,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開發實用軟體的能力。這在一般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中難以完全兼顧到。

㈦ 王桂榮的獲得榮譽

1.2007《高新企業自主創新的路徑選擇及區域創新機制建設》
2.2007《經濟學簡明教程》東營市第十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3.《對我校大學生開展創造學教學的研究與實踐》榮獲2007年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4.《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榮獲2007年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5.《創造與創新經營》榮獲2007年校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6.2008《勝利油區難動用儲量整合管理與應用》,被審定為中國石化集團企協第十五屆一等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
7.2008《中國經濟發展對油價波動的敏感性測度分析》榮獲東營市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8.2008《高新企業自主技術創新的路徑選擇及區域創新機制建設研究》榮獲東營市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9.《中國高校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獲山東省理論創新研究會2008年度優秀成果二等獎

㈧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考研的科目是什麼

中國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考研的科目為思想政治理論、英語、化學、生物化學。

植物保護專業主要學習內容《農業微生物學》、《植物化學保護》、《農業氣象學》、《普通昆蟲學》、《植物病理學》、《農葯學》、《植物病害流行與預測》、《農葯殘留分析》、《果蔬保鮮貯運技術》、《農葯毒理學》 部分高校按以下專業方向培養:植物醫學、農葯與農產品安全。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現代農業生物科學、植物有害生物的生物學、發生規律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主要農作物病、蟲、草等有害生物鑒定的基本訓練,掌握主要作物病蟲害流行監測、災變預警及可持續控制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植物保護專業知識和能力:

1、掌握主要農作物有害生物診斷、鑒定、監測和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論,具備較好的外語交流能力,掌握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科技寫作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2、掌握科技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和農業信息的分析方法和技術。

3、具有文學、歷史、哲學、生物倫理學、思想道德、政治學、藝術、法學、心理學等通識性知識 及較強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開展創新實驗和研發的基本能力。

4、熟悉農業、林業、園藝、園林、環保、商貿、糧食儲藏與食品安全等行業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作物有害生物的流行監測、災變預警及可持續控制等的理論前沿、新技術應用前景、 發展動態、行業需求。

6、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及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㈨ 准備考今年3月份的計算機二級VB,看什麼書好過來人給個建議~~~拜託各位大神

譚浩強的。清華出版社 VB程序設計簡明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這本書編寫的相當好!!!!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第二版) ISBN:7-04-011549,P334 龔沛曾等,已出版,定價:25.60元 本書是為將Visual Basic作為程序設計第一語言課程的學校編寫的。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本書針對初學者的特點,在內容編排、敘述嚴謹、實驗題選擇等方面做了進一步修改,力圖便於教與學。 本書分為教學篇和實驗篇。教學篇從兩個方面即程序設計語言和可視化界面設計進行介紹,重點在第一方面。對程序設計的基本知識、基本語法、編程方法和常用演算法進行了較為系統、詳細的介紹,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掌握簡單問題編程的能力;而可視化界面設計是實際應用當中不可缺少的。本書將兩者有機地結合,既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又可提高編程效率和教學效果,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實驗篇根據教學篇的布局,安排了相應的十一個實驗,每個實驗有若干個題目。根據教學規律和讀者的建議,凡奇數號的實驗給出了解答,偶數號實驗答案則在配套的《Visual Basic實驗指導與測試》(第二版)一書中給出,以培養學生獨立解題的能力。返回 作者介紹: 龔沛曾(GONG PEIZENG),女,1953年8月生,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82年1月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現任同濟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基礎學科組主任,全國高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計算機基礎教育協會秘書長。 長期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講《高級程序設計語言(C、VB、FORTRAN、PASCAL、COBOL)》、《計算機文化》、《實用軟體技術》、《數據結構》、《Web技術》等課程。研究方向計算機輔助教育。 主編教材10餘本、發表論文20餘篇。主要教材有:《計算機文化基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Visual Basic計算機繪圖》、《C語言程序設計》等系列教材;發表的主要論文有:"通用學分制智能教務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踐"、"研究集教學、實驗、考試於一體化的CAI課件的有效途徑"、"多媒體CAI課件開發的技術和方法"等。承擔了教育部《基於網路環境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等教改項目。 主要成果有:負責的《面向21世紀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2001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主編的《計算機文化基礎》、《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教材2000年分別獲上海市優秀教材二、三等獎,其中《計算機文化基礎》教材列入國家十五規劃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設計教程》列入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材;參加的國家七?五攻關項目"城市環境雜訊防治系統"1992年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承擔的《通用學分制智能智能教務管理系統》、《計算機文化CAI課件》兩項目1997年分別獲教育部、全國工科協作組優秀CAI軟體三等獎。返回 專家書評: 探索 創新 實用--評《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 同濟大學 吳啟迪 由龔沛曾編著的《Visual Basic程序設計簡明教程》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從一些使用高校反饋的信息看,這是一本適用於計算機第二層次教學的優秀教材,它有以下特色。 一、 體現時代特徵,選材超前 教育部關於計算機基礎教育三個層次的課程體系中的第一層次--計算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探索改革第二層次中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體現21世紀的時代特徵,是深入教育改革的研究內容。為此,作者提出了將傳統的程序設計語言教學轉向反映21世紀潮流的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技術,並以VB為環境進行實施。VB不僅具有面向對象、可視化、事件驅動等特點,而且繼承了 Basic簡單易學的優點,尤其適合於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學習。教材的出版對探索和推廣面向21世紀的程序設計語言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 結構合理,層次清楚,適用性強 該書兼顧到讀者的不同程度,從打好基礎和培養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角度出發,分為基礎篇、提高篇和實驗篇。 基礎篇分為8章。針對程序設計的初學者,注重VB的基礎知識。對VB的程序設計語言基礎做了較詳細的介紹,列舉了一般程序設計語言教學中必須掌握的常用演算法,同時介紹了VB的控制項、菜單、文件、圖形設計等。此篇可作為大學生的程序設計語言的必修課教學內容。 提高篇分四章。對已掌握了程序設計的學生,注重VB與當前新技術應用的結合,包括與資料庫、OLE、API函數、WEB等相結合,這些可作為選修課或自學內容。 實驗篇提供了15個單元的實驗和自我測試題。通過針對性的上機實踐,使讀者掌握程序設計與調試的方法,提高動手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 兩個結合,注重應用 教材始終貫穿了兩個結合,即將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和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有機結合,計算機文化基礎和計算機技術基礎兩個層次有機結合。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還是要以結構化程序設計為基礎。因此,該書與其他同類VB教材不同之處在於加強了結構化程序設計和常用演算法的訓練,並與VB中的對象屬性和方法相聯系,使讀者既掌握了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更加深了對面向對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分析數組排序演算法的同時,也介紹了利用VB列表框的SORT屬性可實現數據的有序,同時指出兩者的特點和利弊。 利用學生已在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中對Windows圖形界面及軟體熟練使用的基礎,在該書中,大量的實例都圍繞著第一層次中已學過的軟進行剖析,如對計算器、圖形瀏覽器、文本編輯器、資料庫管理等的分析。通過實例分析,並加以編程實現,使學生既掌握了VB內容的學習,進行了開發實用軟體的訓練,更激發了探索VB奧妙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在精字上下功夫,有創新 為了解決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作者花費了大量的創造性勞動,在精字上下功夫。表現在:精練的文筆簡述基本語法的使用規則,淡化繁瑣的語法規則。短小精悍的實例引路,通過問題的展開導出對象屬性和方法,加深讀者對新知識的理解。精心設置了思考題並留有餘地,給學生提供較多的獨立思考的機會,鞏固學習內容。精選了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作為實例或實驗內容,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使得學與用密切結合,增強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提供了與教材配套的CAI課件,構成了立體化教材,利用大屏幕投影,真正貫徹精講多練的原則,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供了與教材配套的教學網站,並提供了網路化VB考試與評分系統,隨時可進行相關測評。教材結構緊湊,層次清楚、圖文並茂、好教易學。 這些特色在同類計算機基礎教材改革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使學生通過該書的學習,提高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開發實用軟體的能力。這在一般程序設計語言課程教學中難以完全兼顧到。 http://eshop.e-e.com.cn/Book/Default.aspx?CategorySignName=jisuanji

滿意請採納

㈩ 許磊是導演糸哪一屆的

看書方面建議你選擇<>,是北電老師編的。

影評是絕對考的,這個是要練習的,觀片量要增加,看一部電影就寫一篇影評,不論長短一定要寫,不寫不會又進步,多寫多看。

補充:
想學電影應該從基礎理論開始,畢竟再高級一點就是拍攝製作了,只看操作看不見理論。下面書目有一部分是我學習過的,還有很多是搜集整理的,買書就是這樣,老點的很難買到,建議你按如下類別進行選擇:美術流派、電影流派、電影史、文學基礎、攝影基礎、視聽語言、電影文學、獨立製片。有了這些種類就很全面了,其他沒必要全都去看,再重申一下,電影藝術不是理論而是意識和思想、拍電影是技術和藝術的創造而非意識!——拍和學不是一回事 《電影學導論》 作者:陳曉雲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影視批評學》李道新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電影與方法》符號學文選 作者:克里斯丁.麥茨 著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榮譽》 蘇牧 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電影學院教材《影視類型學》 郝建 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電影學院教材《電影編劇寫作基礎》 ——北京電影學院教材《西方電影史》邵牧君 中國電影出版社——北京電影學院教材邵牧君其他著作:《西方電影史概論》、《美國電影史事拾零》、《銀海游:電影論文集》、《禁止放映》 《中國電影史》鍾大豐 舒曉鳴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北京電影學院教材《電視製作手冊》劉舜發 陳熙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當代廣播電視概論——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教材》陸曄、趙民 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電影語言》——世界電影理論名著譯叢(崔君衍 主編) [法]馬塞爾·馬爾丹 著 何振金 譯 中國電影出版社《中國當代廣播電視文藝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教材 張鳳鑄、胡妙德、關玲 主編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中國電影史綱——傳播學叢書》 王曉玉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國電影史——中國藝術簡史叢書 陸弘石、舒曉鳴 文化藝術出版社 11.8 元 中國電影史——中央戲劇學院系列教材(影視專業) 主編:劉立濱 作者:倪駿 中國電影出版社 22 元 中國當代電影史1977年以來(21世紀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教材) 陸紹陽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元 1897-2001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上、下冊) 丁亞平 文化藝術出版社 68 元 中國當代電影——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陳曉雲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5 元 中國電影發展史(第1卷)(精裝本) 程季華 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30 元 中國電影發展史(第2卷)(精裝本) 程季華 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25 元 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 李道新 北京大學出版社 68 元 中國十大戲劇導演大師——朗朗書房·電影場 劉烈雄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4.8 元 銀色印記:上海影人創作文選——獻給中國電影百年華誕(1905-2005)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電影家協會 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45 元 中國電影藝術史 周星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48 元 銀色印記:上海影人理論文選——獻給中國電影百年華誕(1905-2005)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電影家協會 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55 元 映畫年華——中國電影百年講述 張江藝、吳木坤 北京大學出版社 38 元 中國電影地域紛呈——映畫神州 張江藝 吳木坤 北京大學出版社 36 元 中國現代電影理論史——電影叢書 酈蘇元 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35 元 中國電影史——中國藝術簡史叢書 作 者: 陸弘石、舒曉鳴 文化藝術出版社 藝術概論 李勝利 編著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4 元 影視藝術概論——新聞傳播學叢書 倪祥保 蘇州大學出版社 21 元 藝術概論——電影學院教材 作者崔衛平藝術概論——中國藝術教育大系·高等藝術教育「九五」部級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王宏建 主編 文化藝術出版社 30 元 藝術概論 孫美蘭 高等教育出版社 13.4 元 藝術風格學——美術史的基本概念(西方藝術史論名著) [瑞士]海因里希·沃爾夫林 著 潘耀昌 譯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9.8 元 美術概論 嶺南美術出版社 45 元 美術新概念—21世紀的人文思考 徐代 學林出版社 27 元 中國電影發展史(精裝本) 程季華 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中國電影史——中國藝術簡史叢書 陸弘石、舒曉鳴 文化藝術出版社 11.8 元 中國電影史綱——傳播學叢書 王曉玉 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元 中國電影史——中央戲劇學院系列教材(影視專業) 主編:劉立濱 作者:倪駿 中國電影出版社 22 元 1897-2001百年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上、下冊) 丁亞平 文化藝術出版社 68 元 中國當代電影史1977年以來(21世紀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教材) 陸紹陽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元 中國當代電影——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陳曉雲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5 元 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 李道新 北京大學出版社 68 元 銀色印記:上海影人創作文選——獻給中國電影百年華誕(1905-2005)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電影家協會 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45 元 中國十大戲劇導演大師——朗朗書房·電影場 劉烈雄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4.8 元 中國電影藝術史 周星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48 元 影300——紀念中國電影誕生百年 鈄江明 主編 南方都市報中國電影百年專題策劃 復旦大學出版社 36 元 銀色印記:上海影人理論文選——獻給中國電影百年華誕(1905-2005) 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電影家協會 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55 元 映畫年華——中國電影百年講述 張江藝、吳木坤 北京大學出版社 38 元 中國現代電影理論史——電影叢書 酈蘇元 著 文化藝術出版社 35 元 文學理論教程(修訂2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童慶炳 主編 李衍柱、曲本陸、曹廷華、王一川 副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9.8 元 文學理論教程輔導及習題集(修訂二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配套輔導 秦為忠 主編 湖北長江出版集團、崇文書局 14.8 元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知識體系的建構——文學理論教材與教學的歷史沿革(文藝學與文化研究叢書) 程正民、程凱 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元 文學理論教程 主編:趙炎秋 毛宣國 副主編:陳果安 編委:陳湘生、賴力行、禹雄華 嶽麓書社 27 元 文學理論教程——高等學校文科教材 王確 人民教育出版社 23.5 元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教材系列 張少康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6 元 文學理論基礎(四川大學精品課程建設項目) 閻嘉 主編 四川大學出版社 28 元 文學理論(文藝學系列教材)——國家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劉安海、孫文憲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5 元 文學理論 姚文放 江蘇教育出版社 13.9 元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下冊) 張少康、劉三富 北京大學出版社 22.5 元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上冊) 張少康、劉三富 北京大學出版社 22.5 元 當代文學理論導讀(第4版)(英美文學文庫) Raman Selden、Peter Widdowson、Peter Brooker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4.9 元 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未名譯庫·文學理論與文學研究系列 [英]拉曼·塞爾登 編 劉象愚、陳永國 等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33 元 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影印本)——中國現代文史資料叢書(乙種) 胡適 上海文藝出版社 26 元 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項項目 21世紀文學系列教材) 陶東風 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元 《電影學》基本理論與宏觀敘述——新世紀電影學論叢 王志敏 中國電影出版社 現代電影美學基礎——電影藝術基礎理論系列 王志敏 中國電影出版社 24 元 中國電影史綱——傳播學叢書 王曉玉 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元 中國電影史——中央戲劇學院系列教材(影視專業) 主編:劉立濱 作者:倪駿 中國電影出版社 22 元 4+1電影(「4+1」英語學習法系列從書)——新東方學校英語文庫 主編:杜偉 編著:王荔南、劉華陽 新華出版社 33 元 寫電影劇本的幾個問題——經典新讀.文學課堂 夏衍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12 元 電影文化詩學——當代影視論叢 袁玉琴 中國電影出版社 26 元 影視法導論——電影電視節目製作人須知(復旦博學) 魏永征、李丹林 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38 元 西方電影理論史綱——南京大學戲劇影視研究叢書 主編:胡星亮 撰稿:胡星亮、周振華、洪宏、李燕、陳捷、張時民 中華書局 29 元 中國當代電影史1977年以來(21世紀新聞與傳播學系列教材) 陸紹陽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元 中國當代電影——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研究成果 陳曉雲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25 元 電影學導論 陳曉雲 著 浙江大學出版社 18 元 電影表演心理研究——電影學新論叢書 齊士龍 中國電影出版社 11.5 元 當代電影理論文選——電影學書系 主編:胡克、張衛、胡智鋒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49.8 元 當代電視攝影製作教程——復旦博學.當代廣播電視教程.新世紀版 黃匡宇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39 元 西方電影簡明教程——復旦博學文學系列 潘天強 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24 元 世界電影理論思潮——21世紀中國影視藝術系列叢書 游飛、蔡衛 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影視攝影技術 畢根輝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影視攝影的藝術境界 劉書亮 中國電影出版社數字影視攝影教程 黃會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論電影藝術》 《電影導演藝術創作理論》 《影視導演基礎》 《導演學基礎教程》 《必背文藝常識》 《中外電影簡史》 《影評寫作與講解》 《影評範文30篇》 《面試大全》 《戲劇故事寫作》 《敘事散文寫作》 《導演明星介紹》 教學安排:(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1、主要課程設置: 《導演劇作》《視聽語言》 《導演表演》 《導演創作》《導演藝術講座》 《電影攝影》《電影美術》《電影聲音》 《中國電影史》《外國電影史》 《紀錄片創作》《影視剪輯》《影片賞析》《大師研究》《製作實習輔導》 2、創作實習: 第二學期拍攝5分鍾作業 第三學期拍攝15分鍾作業 第四學期以後拍攝30分鍾作業 3、教學方式: 課堂講授、交流研討、影片觀摩、拉片、創作實習 PS:這是網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追問:
這個答案我看到過了,書是很具體,但我不知道從哪本入手。請問你了解嗎?
回答:
當然是《中國電影史》和《世界電影史》了

但就像我一開始說的,你還是先多看電影多寫影評,考試時必考的!

閱讀全文

與創造學簡明教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