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你好,第一塊石英手錶誕生於哪年
石英錶是腕錶種類之一,是 將石英晶體運用在鍾表上是一種現代的發明。第一隻石英錶在1969年首度出現。在這一年,日本的精工公司發現了如何將石英製成音叉的方法。第一個進入生產石英手錶是精工35平方天文學,發布於1957年由漢密爾頓鍾表公司的蘭開斯特,賓夕法尼亞州。石英錶可分為數字式石英電子表、指針式石英錶、自動石英錶和光動能手錶。
② 手錶誰發明的
世界上的第一隻手錶是於1868年由百達翡麗製造給匈牙利的Koscowicz伯爵夫人的。
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路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接到飛行員好友亞伯托·桑托斯·杜蒙的投訴: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表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個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
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表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表,就是現今的手錶。
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鍾表商業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錶。自此以後,手錶便開始普及。
經歷一個世紀的改進,1967年瑞士人首度將石英鍾做成石英錶,手錶之後也由手動/自動上發條的形式,發展到用石英、電子等動力顯示時間,並混合了較為簡單的其他功能,例如計時、月相、量度脈搏等;現代手錶手錶增加了更多復雜的功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軍方意識到「免手提」腕錶的重要性,這才啟發了一般民眾對手戴腕錶的熱切需求。1926年,發明了第一塊自行上弦的腕錶,從1960年起,傳統的圓形表樣普遍受到民眾的喜歡。
瑞士對腕錶的進一步改進,就是把懷表所具有的計時、日歷、陀飛輪及自動發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於腕錶上。1952年在美國、法國和瑞士各生產出一塊電子表。
1967年,納沙泰爾的電子鍾表中心開發出第一塊石英手腕錶,並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開始大量生產。自此,新的技術開始快速開發,不同品牌的手腕錶也開始迅速發展。
③ 介紹一下石英錶發明
將石英晶體運用在鍾表上是一種現代的發明??第一隻石英錶在1969年首度出現版。在這一年,日本的精權工公司發現了如何將石英製成音叉的方法。
石英錶如何運作
和音叉會循某種規律振動一樣,當石英晶體受到電池電力影響時,它也會產生規律的振動。
石英晶體每秒的振動次數高達32768次,我們可以設計簡易的電路來計算它振動的次數,當它數到32768次時,電路會傳出訊息,讓秒針往前走一秒。
因為石英的振動相當規律,即使是便宜的石英錶,一天之內的誤差率也不會超過1秒。
大量生產
石英晶體的應用使得手錶可以大量生產,不但生產速度比以前快很多,價格也隨之下降。每年約可製造5億只手錶,足以供應全球使用。
④ 手錶是誰什麼時候發明的
亨來恩 / 德國人 1504年,德國努連堡工匠亨來恩利用發條製成輕便的計時器─掛表,版最早的掛表,高15公分,外形像只權鼓,以鐵製成,只有1跟指針,因此誤差極大。17世紀,帶有時針和分真的懷表出現。18世紀中葉,有秒針的懷表在瑞士因此成為製表業的龍頭。 第二代手錶:19世紀中葉後,有人將懷表或掛表戴在手腕上,成為手錶。1809年,拿破崙為了討好約瑟芬皇後,特別為她訂做一隻戴手鐲的表。不久,一些貴夫人也紛紛仿效,將手錶當成炫耀身分的裝飾品。後來,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們再「分秒必爭」的時間壓力下,簡便的手錶很快地普及全世界。1957年,美國漢密爾頓公司推出第一代電子手錶,是以石英晶體的時序代替振湯代替發條的驅動。3年後,美國又推出「阿克特隆」牌的第二代電子表,這種電子表的准確度可達到誤差每日兩秒。
⑤ 手錶是誰發明的
手錶的普及化要推遲至二十世紀初。在1904年,經營珠寶的法國商人劉易斯·弗朗索瓦·卡地亞(Louis Francois Cartier), 由於身為飛行員的好友Alberto Santos-Dumont向卡地亞投訴, 當駕駛飛機時要把懷表從口袋裡拿出來十分困難,希望他協助解決這問題,以便在飛行途中也能看到時間。
因此卡地亞便想出了用皮帶及扣,將懷表綁在手上的方法,以解決好友的難題。 而這種綁在手上的懷表,就是現今的手錶。
1911年卡地亞正式將這種形式的鍾表商業化,推出了著名的Santos手錶。自此以後,手錶便開始普及。
而經歷一個世紀的改進,手錶由手動/自動上發條的形式、到石英、電子等單純只有顯示時間功能, 及混合了較簡單其它功能,例如計時、月相、量度脈搏,到現代出現混合了更復雜功能電子手帳、MP3、手機等的手錶出現。
而部份手錶亦同時變成了手飾的一種,重點已不在顯示時間,而在於其設計、品牌、材質(如貴金屬及鑽石)等之上。
⑥ 石英鍾的發明過程是什麼
提高了計時的精確度
——1929年石英鍾的發明
在「時間就是金錢」的年代,石英鍾表逐漸取代了機械鍾表,成為人們應用廣泛的計時工具。1929年,世界上第一批石英鍾問世。從它的出現到如今遍布尋常百姓家,其間只花了70年的時間。
鍾表的問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奏。
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對時間的把握,用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工具。如根據太陽影子的移動,有人製成了「日晷計時儀」;利用流速均勻的滴水,有人發明了「水鍾」;利用點燃的香,人們分出了「一炷香」、「兩炷香」等時間間距。但這些時間概念都不是精確的。
從14世紀起,義大利的鍾樓上開始出現了以自重為動力的齒輪製成的機械鍾。但它們的走時並不像外表那樣令人嘆服,大約每天就會有15分鍾的偏差。1583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的一次不經意的發現,使人們從此進入了標準的計時時代。有—次,伽利略在教堂偶爾注意了大廳的鍾擺變化。他發現,鍾擺的振動周期很有規律,它與鍾擺的擺動幅度幾乎無關,無論擺動幅度是大還是小,它的擺動頻率都是相等的。根據這一原理,70多年後,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做成了第一座擺鍾。他的擺鍾精確得被科學家拿來做物理實驗;商店靠它正點開門和打烊;工人的工資也要靠它按小時計算。而它對人類生活帶來的影響遠不止這些,時間觀念開始滲透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守時成為一種美德。
之後,擺鍾、機械鍾大量出現,並不斷改進,但在精確計時方面,它們註定要被石英鍾和原子鍾所代替。
早在1880年,法國人皮埃爾·居里和保羅·雅克·居里就發現了石英晶體有壓電的特性,這是製造鍾表「心臟」的良好材料。石英晶體在受壓時,極小的電流和伏特通過它表面,它會擴大並保持這種振幅,且振盪的頻率非常高。以石英製成的振盪器,每秒可振盪3萬多次,且不受外界溫度、濕度和振動的影響,大大提高了計時的精確度。
1929年,科學家以石英晶體製成的振盪計時器和電子鍾組合製成了石英鍾。
石英鍾的問世,在當時引起了轟動。經過測試,一隻高精度的石英鍾表,每年的誤差僅為3~5秒。
1942年,著名的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也開始採用了石英鍾作為計時工具。在許多場合,它還經常被列為頻率的基本標准,用於日常測量與檢測。
大約在1970年前後,石英鍾表開始進入市場,頓時風靡全球。如今,它在市場上已經非常普遍,機械式手錶因而漸漸被人們淘汰。據日本鍾表協會1994年的調查,全世界手錶產量為10.75億塊,其中,9.88億塊是由紐扣電池驅動的石英錶。
隨著科學的進步,精密的電子元件不斷涌現,石英錶也開始變得小巧精緻,它既是實用品,也是裝飾品。有時,它們薄得像五分硬幣,可以裝在紐扣、鋼筆、助聽器、眼鏡架、頭飾等隨身用品上;有時,視人們需要,它們又是多功能的手錶,可以顯示日歷、測量體溫、存儲電話號碼。石英鍾表幾乎無處不在,它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方便,更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⑦ 石英鍾什麼時候發明的
石英鍾是1928年發明的。
1928年,貝爾電話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沃倫·馬里森利用石英晶體在電路中能夠產生頻率穩定震動的特性,製造出了第一座石英鍾。
石英鍾一種計時的器具。它的主要部件是一個很穩定的石英振盪器。將石英振盪器所產生的振盪頻率取出來。使它帶動時鍾指示時間這就是石英鍾。目前,最好的石英鍾,每天的計時能准到十萬分之一秒,也就是經過差不多270年才差1秒。但在科學發達的今天,這種石英鍾已被比它還要精確得多的其他類型的時鍾(比如電波表)所替代。
石英晶體的感測器的核心是感測元件——壓電石英晶片。其工作原理是壓電效應,即石英晶體在某些方向受到機械應力後,便會產生電偶極子,相反,若在石英某方向施以電壓,則其特定方向上會產生形變,這一現象稱為逆壓電效應。若在石英晶體上施加交變電場,則晶體晶格將產生機械振動,當外加電場的頻率和晶體的固有振盪頻率一致時,則出現晶體的諧振。由於石英晶體在壓力下產出的電場強度很小,這樣僅需很弱的外加電場即可產生形變,這一特性使壓電石英晶體很容易在外加交變電場激勵下產生諧振。其振盪能量損耗小,振盪頻率極穩定。這些再加上石英優良的機械、電氣和化學穩定性,使它自40年代以來就成為石英鍾、電子表、電話、電視、計算機等與數字電路有關的頻率基準元件。
⑧ 第一塊石英手錶是多少年誕生的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國軍方意識到「免手提」腕錶的重要性,這才啟發了一般民眾對手戴腕錶的熱切需求。 1926年,發明了第一塊自行上弦的腕錶,從1960年起,傳統的圓形表樣普遍受到接受。瑞士對腕錶的進一步改進,就是把懷表所具有的計時、日歷、陀飛輪及自動發條裝置加以微型化,而裝設於腕錶上。 1952年在美國、法國和瑞士生產出第一塊電子表。1967年,納沙泰爾的電子鍾表中心開發出第一塊石英手腕錶,並在1970年以不同瑞士品牌的名字開始大量生產。自此,新的技術開始快速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