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領醫創造公司

領醫創造公司

發布時間:2021-12-22 04:26:52

A. 什麼是高成長,高創新,高科技企業

摘 要:和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可以將高新技術企業的特徵概括為高投入性、高技術人才密集性、高創新性、高增長性、高收益性、高風險性、組織結構扁平化以及合作和共享的組織文化等典型特徵。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1/view-4637999.htm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高技術人才密集;高收益性;高風險性
高新技術(又稱高科技,high-technology)一詞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流行於20世紀80年代。由於高新技術本身是一個動態發展概念,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公認的定義。在這一概念誕生初期,美國《韋氏第三版新國際詞典增補9000詞》中對高新技術的定義為:「使用包含尖端方法或尖端儀器的技術。」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1988年對高新技術所下的定義為:「高新技術是指那些需要以充滿活力和持續進步的研究和開發為基礎的迅速發展和高度綜合的經濟部門」。日本學者認為,高新技術是以當代尖端技術和下一代科學技術為基礎建立起來的技術群。我國國家科技成果辦公室對高新技術的定義是:「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綜合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處於當代科技前沿的,對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文明和增強國家實力起先導作用的新技術群。」這一定義與其他的定義相比,更全面地反映了高新技術的本質特徵,也符合我國國情,是本文所認同的一種定義。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997年確定了九個高新技術行業,分別是「航空航天、計算機、電子通信、醫葯、科學儀器、電氣機械、化學、非電氣機械、軍事裝備」。?譹?訛而目前我國確定今後要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有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
高新技術企業的概念: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研究與開發費用投入大,擁有較高比率的科技型人才,並以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創新產品或創新技術服務的企業。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高新技術企業一般具有三個基本要素:第一,研究與開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十分重要,研發費用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例較高。第二,科技型人才占企業員工總數的比例較高,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高度依賴於科技人才。第三,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往往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大多屬於創新型產品或創新型技術服務。
和傳統企業相比高新技術企業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如表1.1),根據對比結果可以將高新技術企業的特徵概括為高投入性、高技術人才密集性、高創新性、高增長性、高收益性、高風險性、組織結構扁平化以及合作和共享的組織文化等,以下從八個方面論述高新技術企業的八大特徵。
一、高投入性
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投入性主要表現在研發、研發產品商品化階段的試驗和推廣、專用設備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從事高新技術研發要取得科技成果,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費用,而且技術難度越大、越復雜,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越多。在開發階段要經過中間試驗,這一環節投入的費用彈性很大,有時投入很多而一無所獲,有時需要多次試驗、不斷追加投入才能成功,中間試驗費用在整個企業開發過程中所佔的比例很大。在商品產業化階段為了及時推向市場並且提高市場佔有率需要投入巨大的廣告費用和其它促銷費用。因此,高新技術企業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要想使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發展是不可能的,甚至連企業的生存都有問題。據統計,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一般為5%-15%,最高的可達50%,將其研發成果商品化時,所需投資又要比研發投入強度高5-10倍。因此日本人把高新技術企業稱為「食金蟲工業」。?譺?訛
二、高技術人才密集性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型企業,從事的是智力活動,主要依賴人才及其智力和知識,和傳統產業的最大區別,在於它是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集技術、智力、信息、知識等高級生產要素為一體。從高新技術企業人員構成上看,從事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設計的科技人員在企業員工總數中有較高比例,專業技術人員在企業中的作用遠大於其他企業人員,據統計高新技術企業中具有工程和科學學位的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0-60%,相當於傳統產業部門的5倍。?譻?訛高新技術企業的關鍵經營資源是人力資源,特別是高智力人力資源,即具有從事較高程度異質性勞動的人力資源。因此,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過程中起著核心和關鍵作用的是高技術人才。
從高新技術企業人員構成上看,從事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設計的科技人員在企業員工總數中有很高比例,科技人員在企業中的作用遠大於企業其他人員,據統計高新技術企業中具有工程和科學學位的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0-60%,相當於傳統產業部門的5倍。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人力資本所有者包括創新者(主要指經營創新者和科研創新者)、管理者、生產者,由於創新活動是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日常活動,因此,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不是管理者,而是經營和技術的創新者。因此,在高新技術企業的價值創造中,科技型人力資本在價值創造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顯現。
三、高創新性
創新性是高新技術企業一項基本特點,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時一個重要指標就是新產品和新技術在銷售額中的比重。其實,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以及管理創新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的作用都十分顯著。高新技術企業要保持競爭優勢,必須時時刻刻圍繞創新這條主線開展工作,不創新甚至創新緩慢,企業將會面臨被淘汰,尋求不斷的創新是高新技術企業不斷獲取利潤的源泉。技術創新是動力,除了對技術特有的保護外,非常重視創新的投入;制度創新是保障,不斷尋求新的激勵機制和組織結構;高新技術產品生命周期短、更新快、時效性強且難以預料,所以要求不斷地進行產品創新,以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處於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型企業的一種,所以這里的論述同樣適用於高新技術企業),社會知識存量的急劇變動使得知識和創新成為企業生存的必要條件,創新活動逐漸成為知識型企業的日常活動。為了追求專業化分工的利益和節省交易費用,專門從事創新活動的個體從普通勞動者中分離出來。在知識型企業中,經營職能和管理職能已經發生了分離,創新者成為知識型企業中真正意義上的經營者,他承擔著企業的經營風險,決定著企業的生產方向;而傳統意義上的經營者已經蛻變為單純的管理者,他僅僅負責組織企業的生產和監督生產工人。可見,在知識型企業中管理者的作用大大下降。由於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知識存量的急劇變動,在知識型企業中,最重要的不只是企業家,而是更廣泛的知識的創新能力。企業的首要問題是要設計一種機制,在這種機制下有創新能力的人能夠被選為創新者。 四、高成長性
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產品一旦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由於專利保護、技術訣竅、技術領先、特許經營等因素,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創新產品憑借其新穎性和新技術特性將迅速地佔領市場,其投資回報率可能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增長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高收益的特點也促成了高增長,從而在短期內可能成長為大公司,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具有跳躍性。
五、高風險性
高新技術企業的高風險性主要來自於技術的不確定性和市場的不確定性。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過程本身具有的不確定性,決定了研發活動具有很高的失敗率。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的商品或服務也具有明顯的不確定性,存在著技術失敗而造成損失的風險。新技術的形成還有一個生成、發展、應用、淘汰的周期規律,它總是處於動態變化中,其更新換代的周期在不斷縮短,前一時期確認為新的技術,隨著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很快會被新的更高的技術所代替而遭淘汰。市場的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市場接受能力難以把握,新市場的開發受許多因素制約,具有不確定性;高新技術產品生命周期短、更新快、時效性強難以預料,這使得高新技術企業市場風險更大。高新技術企業的風險性與高新技術的復雜創新性呈同步增長趨勢,技術的復雜程度越高,技術的含量越大,技術的創新難度越大,企業所承擔的風險也大。此外,高新技術企業還面臨人才風險。高新技術企業對科技人才的高度依賴帶來了人才風險。高新技術企業在技術創新中對科技人才的依賴性極強,而科技人才又有著市場競爭激烈、流動性強的外部環境,如若關鍵技術人才流失,會使高新技術企業遭受沉重的打擊。據統計,美國高新技術公司10年的成活率在5-10%之間。?譼?訛我國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在2000年、2001年、2002年的注銷率分別為11.27%、15.46%、9.12%,2000年和2001年的注銷率是全部企業注銷率的1.2倍和2.4倍。?譽?訛
六、高收益性
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收益性來源於其技術和產品的高創新性,這種創新在一定時期內具有壟斷性特徵,由於市場的旺盛需求和技術的壟斷,能吸引願意支付高價格的購買者,會帶來高額的利潤回報。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成功之後,通常可以得到數十倍於初始投入的巨大收益。在風險投資基金投資的高新技術項目中,雖然70%是失敗的,但30%成功的項目所帶來的利潤足以彌補他們的全部損失,並使其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從股票市場上高新技術板快的表現,也足以說明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收益性。?譾?訛
七、組織結構扁平化
高新技術企業以技術創新和靈活性作為戰略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的組織結構必須相適應。進行技術創新,並為企業的技術和知識積累、流動和共享創造條件,組織結構就必須是扁平化的和有彈性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業務是研究開發、營銷管理、技術與產品的集成,科技人員以項目為單位,這種結構是根據企業已簽或待簽的幾個大中型項目的要求,把工程技術和研發部門分為幾個相應的項目組,設立項目經理,並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高新技術企業組織還具有柔性化、邊界模糊特點,在高新技術企業經常採用跨部門工作小組或項目組完成某一項任務,如為了使產品研發與銷售工作有機結合,研發人員也參與產品的推廣和銷售,而銷售人員也參與研發工作中。所以,高新技術企業的組織形態,應該是扁平化、網路化、高彈性的,企業由一個個團隊組成,以更好地適應快速變化的需求和競爭。
八、合作和共享的組織文化
高新技術企業組織文化的特點是鼓勵創新、合作、共享和寬容失敗。高新技術企業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滿足知識經濟需要,團隊工作方式需要員工相互合作、知識共享,同時建立學習型組織鼓勵員工不斷學習。高新技術企業的成果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因此必須對失敗有較高的容忍度,以促進企業科技人員的創新行為和創業精神。知識的共享可以產生創新的靈感和新知識。一個思想交換另一個思想,彼此會有兩個思想。知識具有流動性和價值可多次轉移的特性,其共享的過程並不是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轉移,而是彼此共同的擁有。企業要開展能夠讓大多數員工受益的、能夠滿足整個組織需要的知識管理,會讓組織有一種向上的趨勢。
引文注釋
①Thomas H. Revision of the High-Technology Sector and Proct Classification. OECD STI working papers, 1997.2.
②趙湘蓮.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M].科學出版社,2006(7)第一版:18.
③陳開全,蘭飛燕.高科技產業與資本市場[M].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33.
④曹興,曾欣榮.高新技術企業薪酬體系設計原則分析[J].硬質合金.2002(4):53.
⑤蔣建軍.北京市高新技術企業高注銷率的原因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4):34.
⑥Mann O K. Introction to Special Issue: Researching Business and High Technology Markets. In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999(3):56.
(作者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轉載請註明來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4637999.htm
本文摘自中國論文網,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1/view-4637999.htm

B. 蘋果真的失去創新力了嗎

十多年前,當喬布斯從文件袋中取出驚艷全場的第一代 MacBook Air 時,世界為之瘋狂。

蘋果公司失去創新力了嗎?

圖片來源:ICphoto

從賣產品到賣服務,蘋果公司已經啟動了轉型。

智能硬體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最近一兩個季度,幾乎所有品牌手機的出貨量都在下降,除了華為這個 Bug。當市場已經從藍海轉變為紅海,硬體上的創新不再是收割市場的利器。未來的競爭,一定是軟體化、服務化的,我相信這也是蘋果公司選擇轉型的原因。

C. 如何在新形勢下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多元化進程的加快,企業競爭、市場競爭、科技競爭、人才競爭日趨激烈。在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呈現出許多前所未有的新特徵。主要體現在:一是環境和對象的多樣化。由於職工隊伍的文化層次和知識水平不斷提高,獨立判斷和思考能力越來越強,思想多元化特點越來越明顯。二是企業改革調整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調整勢必觸動錯綜復雜的歷史問題和社會矛盾,隨著利益格局的調整,職工思想必然會產生許多新問題。其中既有勞動人事關系、薪酬福利分配、醫療和住房改革等帶來的思想困惑,也有調整退出後重新擇業、競爭上崗和擇優聘用帶來的危機意識等。三是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職工的生活空間不斷擴展,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環境的影響,這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許多新難點。如今,大眾媒體發展迅速,信息渠道增多,電視、互聯網、廣播、報刊等多種傳播方式並存,職工可以多方面獲取信息,導致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大增。以上特點都是新形勢下擺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新課題。因此,明確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向,探索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實現新的轉變,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煥發新的生命力,為企業生產經營營造良好的氛圍,激發全體職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我認為首先要明確新形勢下企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這是「十二五」規劃建議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內,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在這個歷史轉型時期,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快速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加快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鞏固和擴大應對目前市場變化的沖擊,努力促進企業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因此,新時期首先要深入學習和領會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實質,將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生產經營融匯在一起,體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力求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促發展,實現企業經營又好又快發展。
一 要充分認識到,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更好地適應全球需求結構的重大變化,增強抵禦國際市場風險的能力。
兩年前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廣泛而深遠,促使世界經濟朝增速減緩、結構調整、制度重建時期過渡,國際市場需求相對收縮,世界經濟恢復需要較長時間。這場危機對我國經濟增長的沖擊至今仍未完全消除。它直接影響的是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實質則是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對過度依賴外需的增長結構的沖擊,使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緊迫性突出顯現。「危中有機」關鍵在於從危機中發現問題所在,「化危為機」關鍵在於找到解決問題之道。「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刻不容緩」,就是我們在應對這場危機中思想認識上的一大收獲。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挖掘國內需求潛力,合理調整總需求結構,有效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才能拓寬我國經濟發展的迴旋餘地,在國際市場風雲變幻中立於不敗之地。
二 要充分認識到,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在新形勢下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歷史經驗證明,大危機往往引發大調整、大變革、大突破。兩年前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對經濟結構和金融制度已經和正在進行重大調整,世界科技革命和新興產業發展也在孕育新的重大突破,各國都在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紛紛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作為新一輪產業發展重點,搶占後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關鍵時期,誰能夠抓住歷史機遇,創新發展模式,誰就有可能搶得先機、掌握主動,實現新的跨越式發展,反之則可能被拋在身後,陷入被動與落後。面對世界發展的新形勢,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創造新優勢,贏得主動權。
三 要充分認識到,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好決定性基礎,滿足人民群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現在距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只剩下10年時間,而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結構、質量、效益、環境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些問題引起的社會矛盾多,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影響大。實踐證明,經濟發展的總量目標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實現,而要實現節能減排、改善生態環境、縮小城鄉區域差距、調整收入分配結構、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目標,則要困難得多,未來10年必須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只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有效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促使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躍上新台階,使經濟發展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造福子孫後代。
二、要充分認識到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勢的迫切需要
隨著企業改革調整的不斷深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進一步明確定位,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要從內容到形式全方位改進,同時,要充分認識到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勢的迫切需要。
第一,它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因為有夢想,所以有動力。因為有追求,所以有希望。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的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要求,順應黨心民意,符合時代潮流。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勝利前行。
第二,它是調動職工積極性、實現企業根本目標的需要。
市場的主體是企業,而企業的主體是職工,企業活力的源泉在於廣大職工積極性的充分發揮。改革開放以來,由於配套改革措施跟不上,加上「左」的思想束縛尚未完全徹底沖破,職工主人翁地位還沒有真正確立起來,積極性普遍不高。因此,在企業改革調整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始終圍繞調動職工積極性,服從和服務於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理順關系,才能收到更好效果。同時,要打破束縛職工積極性的舊體制,建立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使職工真正端上「金飯碗」。
北齒始終把調動廣大職工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實現企業目標的保證,因此,自2003年「兩齒」合並初期便開始探索調動職工工作積極性的途徑,建立了「全員競聘上崗」機制,推行了「以利潤為中心」的考核管理辦法。經過幾年來的實踐證明,全員競聘上崗變過去的「讓你干」為「我要干」,「以利潤為中心」管理辦法使職工人人都成為經營者,人人都了解本單位的經營成果、成本費用情況,職工真正體會到了當家作主人的感覺,工作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通過內部市場化機制,企業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產品銷售收入和產銷量大大提高,創造了近年來的最好水平。在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同時,職工的薪酬水平提高了,有效地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在推行「以利潤為中心」的考核管理辦法過程中,我積極組織成果總結和申報,我廠《創新管理模式,實現企業內部市場化》管理項目參加了2010年北京市第二十五屆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評選,並榮獲二等獎,並收藏入北京市企業管理創新成果匯編。
第三,它是企業深化改革,轉換經營機制的需要。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勢必會在職工的思想上引起較大的震動,這是一場深層次的心理變革。出現留戀舊機制,又渴望新機制的矛盾心理;也有一部分職工產生失衡心理、懷疑心理;在企業領導幹部中還存在著求穩心理等等。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這此心理將會越來越突出,並將成為深化企業改革的思想障礙。
2009年3月24日控股公司董事會確定了北齒改革調整思路,這在廣大職工中產生了很大反響。既有對企業改制後高效發展的期盼,也有擔心失去工作崗位、企業搬遷後離家太遠的顧慮,還有部分職工希望盡快買斷去另謀職業等等。針對職工的思想波動,總廠立即通過各種形式向職工宣傳企業改革調整的必要性,使全體職工充分認識到,只有通過改革調整才能使北齒高效健康發展,才能徹底解決北齒歷史遺留的問題,才能使職工充分享受到國家調整退出政策和改革成果。針對部分職工思想產生的波動,我支部適時組織了一次主題活動,讓部門的全體職工「跟書記說句悄悄話」,同時借聖誕節把大家聚在一起,抽個獎品,作個游戲,讓同事們溝通溝通感情,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我給大家每人發了一張粉色的紙條,上面寫了這樣一段話:「請跟書記說句悄悄話,可以是對支部、對我個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是你個人想實現的一個小小願望,我期待大家說出心裡話,我將和大家共同努力來達成美好的心願!」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大家跟我溝通思想,藉此了解一下職工的真實想法。當一張張粉色的紙條返回時,我發現大家說的最多的是:對企業發展的期盼、對做好本職工作的決心,以及想提高一點薪酬福利的想法等等。最讓我感動的是,我部門近40名職工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對我說讓我保重身體!
通過總廠各種形式的宣傳和支部的主題活動,讓我感受到,分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將使廣大職工既能在現實中感受到,又能在理性上認識到深化企業改革、轉換經營機制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只有上下達成共識,有效化解職工的緊張情緒,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改革調整工作。
三、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 要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統一全體職工的思想。更要深刻領會十七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實質,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也是新形勢下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指導思想。因此,在企業改革調整過程中,企業在變,職工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也在變,許多我們沒有見過的新情況、新問題都可能出現。迫切需要通過企業化解矛盾、理順情緒、凝聚人心。要幫助職工更新觀念,增強心理承受能力,促進企業深化改革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企業改革調整和生產經營活動的有序進行。具體來說,在企業改革調整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針對職工的各種各樣心態,通過引導和思想教育,幫助廣大職工認清形勢、增強市場意識、消除疑慮,發揮廣大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從而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新形勢下,企業思想工作要針對職工在改革調整和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思想問題,有的放矢地加以解決,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實在在地滲透到改革調整和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中,發揮保障作用,變虛為實,變軟為硬、變無形為有形。
二 要把開展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職工思想覺悟作為基本任務,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著眼點。由於過去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相當一部分職工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和束縛較深,往往把舊體制的某些弊端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當改革調整沖擊這些弊端時,他們感到迷惑不解,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這種觀念,既有體制上的原因,也有思想教育缺失的原因,更有職工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的原因。深化企業改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勢必產生各種利益關系的沖突。職工在這一變革過程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如矛盾心理、失衡心理、求穩心理等是難以避免的,這就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據職工中不同層次的心態,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價值觀、職業道德等內容的思想教育,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覺悟,使其恪守職業道德,真正成為全面發展的合格勞動者,這也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三 要以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為主要任務,這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在生產力三要素中,人是生產力中起決定作用的要素。看生產力要素的狀態如何,關鍵看勞動者的積極性是否充分調動起來及其發揮的程度。正如《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所提出的:「企業活力的源泉,在於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就是戰場,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求得穩步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多年來的實踐表明,光靠物質手段是行不通的,只有將物質手段和精神激勵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因此,在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確立以人為本的思想,綜合運用宣傳教育、表彰等精神激勵方式,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激發廣大職工的創造性和工作責任心,形成上下團結、榮辱與共的群體意識,形成強大的企業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
四、新時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創新思維
一 要在學習借鑒中創新。學習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學習的升華。在學習借鑒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單位實際,提出新思路、採取新舉措、實現新突破,這本身就是創新的過程。正所謂「見多才能識廣,厚積才能薄發」,博學勤思才能找到創新的智慧源泉。特別是政工幹部,要克服「年齡大了不好學」、「學歷高了不用學」、「條件差了不能學」的思想和觀念,要有如飢似渴的求知慾望,要不斷向書本、向前人、向群眾、向實踐學習,力求知識更多一些,理念更高一些,本領更強一些,視野更闊一些,思路更多一些,這樣我們才能在工作中謀妙計、出實招。
二 要在改革調整中創新。對那些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傳統做法和體制機制,必須進行大膽改革,使其更加完善、更加科學、更加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這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發展的過程。古語說得好:「尊新必威,守舊必亡。」沒有創新,事業就會停滯不前,沒有創新,工作就會一潭死水。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就必須求創新、求突破。因此,必須樹立不進則退、「無創新便是過,無創新便是失敗」的強烈發展意識,將「每天想著去發展」根植於頭腦之中,切實增強創新意識。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雷厲風行抓住改革,科學務實求發展。用新理念提出新思路,用新舉措來應對新情況,用新辦法解決新問題,使工作實現新突破和新發展。
三 要在破解難題中創新。隨著改革調整和企業的高效發展,我們將遇到一些新矛盾和新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問題的過程,也是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提升工作水平的過程。破解難題需要高度的自信,和獨到的見解,要相信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創造出新的東西。如果沒有足夠的自信,一遇到事情就說:「領導沒交代」、「過去沒做過」,碰幾個釘子就氣餒,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受別人評價所左右,顧慮他人的譏諷,懼怕犯錯誤而謹小慎微,畏首畏尾,縮手縮腳,就難以打破陳舊的觀念和做法,難以產生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成就不了事業。因此,只有樹立必勝的信心,才能克服一切困難,取得成功。
四 要在培樹典型中創新。典型代表一個企業的水平。精心培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激勵和示範帶動作用,是推進基層創新的重要方法。
五 要在整合資源中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推進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必須牢固樹立系統論的觀點,充分整合其他相關部門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五、新形勢下如何做好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 文化為魂,職工為本。從戰略的高度上看,文化描繪企業宏圖,文化指引企業航向;從發展的現實需求上看,文化激活心智模式,文化凝聚企業力量。而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講,文化鑄就企業品格,文化賦予企業靈魂。所以,現代企業都在積極探索並構建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理念。只有把企業文化作為的靈魂,才能使企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與蓬勃的活力。
企業文化建設強調以人為本,以規范管理為紐帶,融思想教育、制度約束和激勵機制於一體,是傳統與現代企業管理相結合的最好形式。要通過扎實有效的,秉承和弘揚企業精神,用先進的文化引領企業發展,科學地構築企業的精神價值系統,鑄造企業文化體系的靈魂。要通過扎實有效的企業制度,先進的企業精神引導和規范企業經營和職工行為,把企業文化建設延伸到基層班組和每個職工,夯實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基,不斷推進企業體制改革、技術和管理創新,從而使企業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二 激發潛能,熔煉團隊。企業在發展中,工作千頭萬緒,千變萬化,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在於是否有一支過硬的職工隊伍。其根本目標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的潛能、提高職工素質,使人力資源資本的價值實現最大化。在人才選拔方面,堅持以德為先、以才為上的原則,不拘一格,因材適用,給人才以充分的施展才華的機會;在用人方面,汰弱留強,以能用人。要堅持「發現人才、知人善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用人政策,做到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在育才方面,以內修外補,以需育才的原則建立人力資源培訓開發體系。多種方法並舉,根據職工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大練兵、技能大賽、培訓,提升廣大職工的技能和業務素質,把重視人、關心人、尊重人、凝聚人、成就人作為必須遵循的准則,激發廣大職工的潛能,熔煉德、才兼備的優秀團隊。
三 圍繞經營,服務經營。做好企業關鍵的一點是要找准與企業生產經營的結合點,在內部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爭創一流經營業績。經濟效益是企業發展的主旋律,做好企業生產經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的中心工作。企業也要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大局,著眼於企業發展長遠利益,積極引導廣大職工腳踏實地干實事、奮勇爭先創佳績。隨著新時期人們的思維方式、個人素質和環境的不斷變化,不能單靠傳統那種「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方式,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變和創新。在選擇工作方法時,要從職工認同處做起,不能空對空,要走出辦公室,到第一線去,了解職工的願望和要求,真正把工作做細做好。在工作中,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贏得他們的尊重。
四 正確引導,輿論先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充分利用好企業內部報刊、網路平台、板報、條幅標語等形式,對企業重大活動、舉措進行有效宣傳,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站在戰略的高度,以敏銳的目光,捕捉內部有價值的信息,及時、高效地做好策劃和宣傳工作;健全宣傳隊伍,快速反應,及時報道,准確反映各類生產、經營活動,並重點突出。充分發揮激勵、凝聚和輿論監督等職能作用,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公司內營造開拓創新、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業績的提升。
五 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兼相結合的政工隊伍和管理體系
隨著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企業將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企業的任務更重了,要求更高了,難度更大了,涉及的領域更廣了,對政工幹部也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為此,必須著重搞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下功夫加強專職政工隊伍的建設,提高政工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在新形勢下,沒有一支適應新形勢要求的精幹高效的政工隊伍是無法承擔起重任的。因此,要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在保持企業政工機構和政工人員相對穩定的基礎上,採取多渠道,多形式,分期分批培訓現有的和後備的政工幹部,幫助他們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換腦筋,改進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熟練掌握並靈活運用原則、方針和方法,創造性地卓有成效地做好企業。二是要建立全方位、立體交叉的管理體系。在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要創新文化、創新機制、搭建平台、構建通道、制定規劃、明確目標、配置資源、有效工作。為實現以上目標,要將能夠學好真理、明白事理、把握情理、調整心理作為衡量政工幹部的標准,要培養一支勤奮好學、顧全大局、開拓進取、勇於創新、真抓實干、廉潔自律、精幹高效、知識型和復合型政工幹部隊伍。同時還要依靠廣大行政幹部、全體黨員和廣大職工群眾,使過去僅靠少數人去做,靠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去抓,變為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全體職工群眾一起做,形成全方位、主體交叉的管理體系,擴大輻射面,增強其效果。
以上是我對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理解和認識,做好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只有不斷進取,努力探索並敢於創新,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

D. 保險銷售創新的文章

保險公司服務創新是多方位、多層次的。它不僅包括服務理念的創新,服務手段的創新,還包括制度的創新。
(一)保險服務理念的創新
服務理念的核心在於保險公司的發展戰略應該從以業務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公司的一切活動包括保險產品的設計、保險營銷、保險理賠等皆以客戶至上為原則。
注重服務理念的保險產品設計要反映客戶的需求與偏好,應時而變。消費者的需要產生於消費者的主觀偏好與所處環境的客觀狀態兩個方面。不同的消費者由於年齡、性別、民族、文化水平、成長歷程,以及所處的人文環境等多重變數導致了作為獨立個體的消費者的偏好差異很大。隨著經濟狀況和社會文化的改變,消費者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例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社會保障體制的改革,家庭結構的改變,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出現,新的風險與新的保險需求將不斷涌現。在現階段,人們急需的保險品種包括老人護理保險、醫療意外事故保險、特殊疾病保險、貸款人信用保險、人體器官特殊功能保險等。這些險種,在目前我國保險業的經營中幾乎還是一片空白,雖然個別險種已在一些保險公司中試辦,但離市場要求還相差甚遠。
注重服務理念的保險營銷應從傳統的交易性推銷轉變為關系營銷。交易性推銷強調獲得銷售定單,忽視銷售以後的時期。關系營銷強調產品或勞務的整個生命周期,買賣雙方是夥伴關系。關系營銷是買賣雙方為減少沖突、促進雙方利益關系的長期協議。通過夥伴關系,買主應該得到有質量保證的產品和勞務,供應商負責確保買主的訂單。這種夥伴關系能確保買賣雙方在彼此都滿意的價格下長期獲益。應用關系營銷的營銷哲學在於提高客戶的忠誠度。擁有忠誠的消費者是企業保持長期成功的關鍵。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保持現有客戶比開發新客戶帶來的效益更加顯著。貝恩顧問公司調查了很多行業後發現,若維護忠誠消費者的努力增加5%,企業收入可增長25%-100%。這種情況在提供復雜產品或服務的企業表現得尤為明顯。努力維護忠誠客戶所創造的經濟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企業維護忠誠客戶取得的成效直接影響對新客源的開發;隨著時間的推移,忠誠的客戶會逐步增加其消費的規模與數量,例如,某人買了一家保險公司的汽車保險後,可能會到該公司購買家庭財產保險或其他險種;為長期客戶提供服務的成本比較低廉,這些消費者對公司的做法和規章制度都很熟悉,耗用的資源因而會相應減少。忠誠的消費者是最好的「口頭宣傳隊」。據西方企業界調查,客戶從某一個企業轉向另一個企業的原因,70%是服務質量問題,業務人員怠慢一位顧客,會影響40位潛在客戶,而一個滿意客戶會帶來8筆潛在生意,其中,至少會有1筆成交。在競爭激烈的保險市場,用服務來留住老客戶、吸引新客戶才是上策。
注重服務理念的理賠要求快速、准確、及時、周到,不惜賠、不濫賠。保險的基本職能是經濟補償,補償的表現形式就是理賠。理賠服務使遭受損失的企業絕處逢生,使慘遭不幸的家庭重建幸福。對於保戶來說,他們購買保險最關心的莫過於出了事故能否得到賠付,賠付是否及時准確。國內保險市場普遍存在「投保和理賠兩張臉」的現象,這也是保戶對保險業不滿的主要原因。據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稱,理賠程序包括報案、登記、調查取證、提供要件、做卷、復核、審批等。其中只有2—3項需要保戶直接參與。但從報案登記開始,保險公司的人不一定馬上就進入調查取證的階段,需要集中安排時間才能進行,這就無形中延誤了理賠的進程。調查取證回來,是否馬上做卷,做卷之後是否隨即復核,復核完是否立即審批,期間都可能發生拖延的現象,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社會反映比較集中的保險理賠緩慢而且麻煩的抱怨。如果保險公司真正樹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這些現象都應該逐漸根除。
除此以外,對服務理念的貫徹還體現在保險的延伸服務領域。保險延伸服務就是普通保險服務的一種延伸,是保險公司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擴大為客戶提供保險責任以外的附加服務,如風險咨詢、風險管理、防災防損等。如與信貸消費有關的保險服務,保險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和人才優勢,為客戶提供一些有關投資咨詢、理財顧問、信息交流等方面延伸服務。與養老、醫療保險相關的保險延伸服務包括定期免費體檢、健康咨詢、附加康復護理等。歐美一些大型保險公司甚至有自己的急救醫院、康復中心,客戶可以在那裡享受優惠的服務,投保數額大的客戶還可享受免費療養。保險延伸服務已成為國外各保險公司競爭的主要手段。
(二)保險服務手段的創新
由於我國保險事業才剛剛起步,與國外保險業的百年歷史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這就要求我們一方面要發揮後發優勢,學習外國保險公司的先進經驗;另一方面要結合具體的發展階段與社會文化環境,創造屬於自己的服務特色。
通過引進學習國外保險公司的先進服務手段,巧借他山之石,國內的保險服務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2年友邦保險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率先引入個人營銷員制度,國內保險公司紛紛效仿,開拓了壽險業的蓬勃發展勢頭。在友邦保險公司陸續推出海外交費、海外理賠、美國國際支援服務、電腦度身定做保單服務、全國范圍全年24小時免費查詢電話、網上服務、電話自動應答查詢服務、一站式服務後不久,其他國內的保險公司也迅速跟上。
當然,外資保險公司自身也在不斷的創新之中,新的服務技術層出不窮。比如國外的一份壽險保單是一張IC卡大小的刷卡,小卡內存了該保單的全部保險條款、交費情況、現金價值等,可用於理賠、兌付、借款,甚至信用擔保、請求緊急援助等,在互聯網的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通用。而我們的保單還在採用單證形式,給保戶的攜帶、收存帶來很多不便。而無紙化是未來的必然趨勢。另外,國內大部分保險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力圖讓客戶可以通過網路直接投保、咨詢。但與國外成熟的電子商務相比,我們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例如:美國全國保險公司為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決定將互聯網與公司同客戶交流的其他渠道進行整合,如電話服務中心以及獨家代理等。由於客戶信息資料的集中,使得銷售代理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客戶的個人化要求上;同時,客戶具備了藉助網路快速獲得報價、要求服務、申請理賠和直接投保等自我服務的能力。除此以外,無論是網頁上提供的報價和保險信息,還是其他任何渠道獲得的咨詢都完全一致,客戶獲得了完美、統一而協調的服務。公司對客戶的了解更加完全,通過分析客戶的資料、購買歷史和更新習慣等,公司可以設計出更加有針對性或更具個性的促銷活動。保險銷售人員不再是「跑腿先生」,而成為專業的理財顧問。
針對中國特殊的社會人文環境,國內保險公司也紛紛推出自己的特色服務。比如國內多家保險公司都已開通了以「955」開頭的全國性服務專線電話,實現24小時為客戶提供咨詢申訴和回訪服務,以樹立自身專業服務的品牌和形象。2002韓日世界盃足球賽,國內保險公司與韓國同行合作,為赴韓的球迷提供異地出險查勘、理賠服務、國外緊急救援等服務項目。有的保險公司在高考考場外設置綠蔭涼棚,為考生家長提供飲水及休息場所,並主動協助當地教育部門維持考場外秩序。近幾年,一些知識層次較高、經驗豐富的代理人開始根據客戶的不同情況和需求,將公司的各類產品有機組合,為客戶設計科學合理的保障計劃。一些代理人自學中醫等知識,或通過舉辦客戶沙龍,為來自各個行業的客戶提供交流信息的機會。
(三)保險服務制度的創新服務不僅是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也包括對公司內部員工的管理。公司的發展有賴於忠誠客戶的擴大,而忠誠客戶的擴大有賴於忠誠的員工。那麼,對於公司員工而言,服務創新主要體現在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的改變。無論對於內勤人員還是外勤人員,無論對於管理經營層還是普通員工,激勵機制的設計都應當體現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例如現階段,保險代理人的傭金主要來源於直接傭金。而首期傭金在傭金總額和首期保費中佔有很高的比重。首期傭金占每筆保險業務全部傭金的80%以上,占首期保費的30%-40%。這樣一種傭金體制無疑使代理人在保險推銷過程中重數量而輕質量,不利於與客戶保持長久的關系,更有甚者會發生欺詐客戶的行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海爾五大創新關系又是怎樣的

海爾海外收購的背後:失去產能還能走多遠 2009年07月07日 14:42 《新財經》
文/蔡恩澤

在市場競爭中長大的海爾,一旦放棄自己的製造優勢,不知道還能剩下什麼

不久前,海爾集團發布公告,參與紐西蘭最大的家電製造商斐雪派克(Fisher & Paykel)的一項股權融資計劃。海爾為此項交易支付2850萬美元,獲得該公司20%股權,成為斐雪派克的最大股東,同時獲得兩個董事席位。

近年來,海爾在海外市場頻頻出手,先是競購美泰克,後欲收購GE白電,但均以未果告終。海爾在國內的白電產業老大位置上已坐了多年,但在海外市場,自有品牌的銷售一直未見多大起色。如今「斬獲」斐雪派克,是否就有了一塊施展拳腳的領地?

收購斐雪派克,誰借誰的力

海爾此次出手,有人評論為是「假道滅虢」。海爾自己的說法則是:利用斐雪派克的市場渠道,向歐美高端白電市場滲透。但看好未來與獲得銷售利益是兩碼事。海爾看好斐雪派克的銷售渠道,斐雪派克也看好海爾在中國的銷售渠道,從表面上看,這樣的渠道資源交換,似乎雙方誰也不吃虧。

稍作分析即可發現,這樣的交易,對斐雪派克顯然更有利。目前,產品能覆蓋全球高端市場的白電製造商,歐洲有西門子、飛利浦,美國有約克,都是縱橫市場多年的強勢品牌,外來品牌難撼其霸主地位。海爾想通過斐雪派克虎口奪食,絕非易事。

再從「相互利用」的角度來看,雙方共享市場資源,海爾將在中國市場獨家營銷和分銷斐雪派克品牌家電產品,斐雪派克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市場獨家營銷和分銷海爾品牌家電產品。但由於二者市場資源極不對稱,海爾明顯吃大虧。

雖說斐雪派克的產品覆蓋高端市場的冰箱、洗衣機、洗碗機、乾衣機和灶具等產品大類,但每年僅生產120萬台左右,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後,市場佔有率微乎其微。目前,斐雪派克在紐西蘭擁有55%的市場份額,位居市場第一;在澳大利亞擁有18%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從上述情況看,斐雪派克最多也只能算個區域強勢品牌。

比起2008年實現全球銷售額1220億元人民幣,佔中國家電市場份額二成多,高端市場份額達30%以上的海爾集團,即便是把斐雪派克放在中國市場,也是只體量並不大的「小麻雀」,更別說放在全球市場了。斐雪派克能量有限、渠道有限、市場有限,海爾「借用」這樣的資源,到底能沾多大的光?

美國金融危機暴發以來,對斐雪派克業績沖擊巨大。到今年3月31日為止的一年內,斐雪派克虧損額達9530萬紐西蘭元。今年2月該公司曾公布,過去九個月來其在紐西蘭的銷售額下滑了13.1%,在澳大利亞銷售額下滑了8.5%,美國銷售額下滑12.9%,歐洲銷售額下滑19%。

中國市場的消費潛力,斐雪派克不會揣著明白裝糊塗。借用海爾渠道進入中國,高昂的前期投入費用,斐雪派克可以就此全部省掉,實為走了一步好棋。

斐雪派克在公告中表示,通過與海爾的合作,為其打開了通往中國市場的大門,還可以把銷售推進到中東和非洲。該公司首席執行官約翰(John Bongard)也承認,僅僅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這將是極艱難的任務。目前,美國的高端白電市場被幾家德國廠商所佔領,斐雪派克與他們同台競爭倍感壓力。與海爾合作後,則很有信心在中國市場上與幾大德國對手一較高下了。

海爾軟肋:主體產業缺少競爭力

實力強大的跨國公司,企業的產業架構十分清晰,幾大主業個個強壯。再看海爾的產業架構,幾乎是多元化的「雜燴湯」,主業不夠大,更不強,副業則是小而散。這是海爾的軟肋,也是海爾的致命傷。

海爾集團創立於1984年,已成為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美譽度的大型國際化企業集團。產品從1984年的單一冰箱,發展到擁有白色家電、黑色家電、米色家電在內的96大門類15100多個規格的產品群,並出口到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海爾目前的產業群包括家電、通訊、IT、家居、生物、軟體、物流、金融、 房地產、電器部品、數字家庭、生物醫療設備等12個門類。唯一的強勢產業是白電,這幾年則呈現出持續下滑態勢,市場地位已經從多年的第一,淪為現在的第三(第一是格力,第二是美的),競爭優勢不再,前景堪憂。

海爾的年報數據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僅44.43 億元,同比下滑23%,營業利潤為-8171萬元,出現了近五年來首次單季度經營性虧損。由於2008 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下滑,以及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大幅上升,單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87%,進而影響了海爾2008 年的業績。

如果把近幾年國內各大家電企業的財務數據作一對比,就會發現,在格力、美的、科龍和海爾四大家電巨頭中,海爾的銷售凈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明顯落後於其他三家。種種跡象表明,一直以白色家電作為企業產業架構唯一重心的海爾集團,似乎正行駛在偏離產業軸心的道路上——海爾的空調、冰箱產能增長緩慢,市場份額不斷下滑,產業地位已受到嚴重威脅。

再看那些跨國家電巨頭,GE、西門子、三星的產業架構與市場控制力堪稱典範。

GE 即通用電器,是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器和電子設備製造商,它的產值佔美國電工行業全部產值的1/4左右。GE是企業多元化投資的鼻祖,是一家集服務、技術和製造為一體的多元化公司,致力於在每一個業務領域都實現全球領先,並幫助客戶實現成功。從飛機發動機、發電設備到金融服務,從醫療造影、電視節目到塑料,GE公司致力於通過多項技術和服務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如果GE僅僅是一家家用電器、或動力設備、或設備租賃公司,可能會在某些年頭出現盈利低谷,因為這些業務本身無法避免周期性波動。GE多樣化的領先的工業部門和金融業務部門的產業架構組合,無論經濟周期如何波動,企業總能找到增長的動力。

在GE的產業架構中。主業始終是強者之王。這家公司的電工產品技術成熟,品種繁多,產品品種和規格多達25萬多種。它除了生產消費電器、工業電器設備,還是一個巨大的軍火供應商,從宇宙航空儀表、飛機發動機、引航導航系統,到多彈頭彈道導彈系統、雷達和宇宙飛行系統等,都被囊括在其巨大的產業架構中。近年來,GE曾先後剝離出讓了71項非核心業務,將精力和資源集中於核心業務的培育和發展上。

反觀海爾,盡管多年來一直堅持多元化發展,在家電領域擁有業內最寬泛的產品群,但是,海爾產業群背後掩藏的,是並不理想的經營狀況。在海爾的主營業務中,除了當年砸出來的冰箱業務尚能拿出手外,空調與格力、美的之間的差距已越來越大,已被二線陣營快速趕上;洗衣機無論是波輪還是滾筒,在中外品牌夾擊下已有心無力;海爾彩電從未躋身國產五大主流品牌之列,海爾手機如今在市場上難見蹤影;勉強算得上有利可圖的可能是筆記本電腦,卻又趕上了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的市場疲軟。

將GE的產業架構與海爾的產業架構稍加對比,我們不難看出,企業的產業架構,是企業獲取利潤和發展壯大的必備土壤:主業清晰且強大者贏,得產業者得天下。

失去產能,企業還能走多遠

1998年,海爾提出了「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的「三步走」國際化戰略。其中,「走出去」指的是將產品批量銷往全球主要市場,「走進去」是指進入國外主流市場的主流營銷渠道,「走上去」則表示讓海爾品牌成為國外主流市場的主流品牌。

十年來,海爾已基本實現「走出去」,但是「走進去」與「走上去」卻步履維艱。

與國內大多數企業相比,海爾是一個較具創新能力的企業。但與國際企業相比,海爾創新能力嚴重不足,這一點從海爾缺乏原創產品、重大改進型產品就可見一斑。雖然海爾冰箱已經躋身全球三強,卻沒有一項足以影響產業的冰箱技術來打天下、坐天下。其他產品的情況也類似,這是海爾十年戰略的核心缺失。

其實,海爾的真正產業優勢是在國內。2004年,海爾在成為「中國家電第一品牌」後,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均為行業三強。因為有一批而不是一類產品表現優秀,所以,海爾的總營收比別的企業要高很多。

不過,問題也由此而起。從50分到85分易,從85分到95分難。目前,海爾在自身主導產業國內市場增長空間不大、甚至已觸及天花板的情況下,沒有選擇對國內產能進行大規模有效整合,進一步壯大已有的產業實力,而是選擇把市場主體由國內調整為國外。這樣的選擇,也許正是導致海爾近幾年銷售規模不能持續放大,市場控制力不斷弱化的症結所在。

海爾在全球營銷額突破千億大關後,主營業務收入持續低增長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按照張瑞敏的規劃,海爾集團的未來戰略是,將越來越多的生產製造業務進行外移,以騰出更多精力用於產品研發與營銷。

產能外移是一著險棋,日本家電企業在產能全部外移後出現的「企業空心化」現象,應該引起中國企業的警醒。日本家電業通過三次產能外移,「騰籠換鳥」變成了「騰龍換鳥」,最終導致自己研發的技術與產品不能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近幾年,日本家電企業已經開始反省,並著手在國內重建家電產品生產線。

放棄企業產能,就等於放棄市場制導權。在現代化的全球生產與全球銷售模式中,產能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企業的競爭優勢。在市場競爭中長大的海爾,一旦放棄自己的製造優勢,不知道還能剩下什麼?

5月31日晚,戰略績效專家林佑剛在廣州與家電界資深人士聊天,談起了家電行業的競爭,談起了海爾、美的、格力、TCL、長虹等業內幾大知名企業的風雲變幻。大家最後形成一致看法:海爾是一個非常值得尊重的企業,張瑞敏是非常值得人們敬佩的企業家,但是,對海爾的前景並不看好。

F. 軟通動力的企業創造力如何

軟通動力作為國內領先的創新型技術服務商,多年來積累了深厚的垂直行業服務經驗,幫助客戶快速解決業務難題,而且與諸多客戶建立的長期合作關系更保證了自身對行業的深入理解,及服務能力的不斷提升。不斷積累經驗的同時,公司所擁有的一支經驗豐富的管理團隊,他們大多數具備海外背景,並且對IT領域有著深厚了解,在原有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追求創新,在動態多變的商業環境中為軟通動力的發展樹立了清晰的遠景和方向。

G. 2017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以投資么

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國發〔2015〕3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於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是穩增長、擴就業、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公平正義的重大舉措。根據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為改革完善相關體制機制,構建普惠性政策扶持體系,推動資金鏈引導創業創新鏈、創業創新鏈支持產業鏈、產業鏈帶動就業鏈,現提出以下意見。一、充分認識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意義——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強化,要素的規模驅動力逐步減弱,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式發展方式難以為繼,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需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結構性改革、體制機制創新,消除不利於創業創新發展的各種制度束縛和桎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不斷開新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培育新興產業,形成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打造新引擎、形成新動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擴大就業、實現富民之道的根本舉措。我國有13億多人口、9億多勞動力,每年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困難人員、退役軍人數量較大,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的潛力巨大,但就業總量壓力較大,結構性矛盾凸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公平競爭的創業環境,使有夢想、有意願、有能力的科技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失業人員等各類市場創業主體「如魚得水」,通過創業增加收入,讓的人富起來,促進收入分配結構調整,實現創新支持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和創業活力的有效途徑。目前,我國創業創新理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創業教育培訓體系還不健全,善於創造、勇於創業的能力不足,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尚未形成。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是要通過加強全社會以創新為核心的創業教育,弘揚「敢為人先、追求創新、百折不撓」的創業精神,厚植創新文化,不斷增強創業創新意識,使創業創新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和行為習慣。二、總體思路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改革推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放寬政策、放開市場、放活主體,形成有利於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讓千千萬萬創業者活躍起來,匯聚成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動能。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強統籌協調,構建有利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以創業帶動就業、創新促進發展。——堅持深化改革,營造創業環境。通過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增強創業創新制度供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扶持政策和激勵措施,營造均等普惠環境,推動社會縱向流動。——堅持需求導向,釋放創業活力。尊重創業創新規律,堅持以人為本,切實解決創業者面臨的資金需求、市場信息、政策扶持、技術支撐、公共服務等瓶頸問題,最大限度釋放各類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開辟就業新空間,拓展發展新天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持政策協同,實現落地生根。加強創業、創新、就業等各類政策統籌,部門與地方政策聯動,確保創業扶持政策可操作、能落地。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業創新經驗。——堅持開放共享,推動模式創新。加強創業創新公共服務資源開放共享,整合利用全球創業創新資源,實現人才等創業創新要素跨地區、跨行業自由流動。依託「互聯網+」、大數據等,推動各行業創新商業模式,建立和完善線上與線下、境內與境外、政府與市場開放合作等創業創新機制。三、創新體制機制,實現創業便利化(一)完善公平競爭市場環境。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為創業者提供機會。逐步清理並廢除妨礙創業發展的制度和規定,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加快出台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建立統一透明、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依法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消除不利於創業創新發展的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以及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清理規范涉企收費項目,完善收費目錄管理制度,制定事中事後監管法。建立和規范企業信用信息發布制度,制定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管理法,把創業主體信用與市場准入、享受優惠政策掛鉤,完善以信用管理為基礎的創業創新監管模式。(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實施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一照一碼」,落實「先照後證」改革,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營業執照應用。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放寬新注冊企業場所登記條件限制,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所登記改革,為創業創新提供便利的工商登記服務。建立市場准入等負面清單,破除不合理的行業准入限制。開展企業簡易注銷試點,建立便捷的市場退出機制。依託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立小微企業名錄,增強創業企業信息透明度。(三)加強創業知識產權保護。研究商業模式等新形態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法。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交易,加快建立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台。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與維權援助機制,縮短確權審查、侵權處理周期。集中查處一批侵犯知識產權的大案要案,加大對反復侵權、惡意侵權等行為的處罰力度,探索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完善權利人維權機制,合理劃分權利人舉證責任,完善行政調解等非訴訟糾紛解決途徑。(四)健全創業人才培養與流動機制。把創業精神培育和創業素質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實現全社會創業教育和培訓制度化、體系化。加快完善創業課程設置,加強創業實訓體系建設。加強創業創新知識普及教育,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人心。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提高創業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破除人才自由流動制度障礙,實現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各方面人才順暢流動。加快建立創業創新績效評價機制,讓一批富有創業精神、勇於承擔風險的人才脫穎而出。四、優化財稅政策,強化創業扶持(五)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和統籌力度。各級財政要根據創業創新需要,統籌安排各類支持小微企業和創業創新的資金,加大對創業創新支持力度,強化資金預算執行和監管,加強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設立創業基金,扶持創業創新發展。在確保公平競爭前提下,鼓勵對眾創空間等孵化機構的公用房、用水、用能、網路等軟硬體設施給予適當優惠,減輕創業者負擔。(六)完善普惠性稅收措施。落實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實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適用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優惠政策。按照稅制改革方向和要求,對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的投資,統籌研究相關稅收支持政策。修訂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法,完善創業投資企業享受70%應納稅所得額稅收抵免政策。抓緊推廣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稅收試點政策,將企業轉增股本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股權獎勵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至全國范圍。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殘疾人、退役軍人、登記失業人員等創業就業稅收政策。(七)發揮政府采購支持作用。完善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府采購政策,加強對采購單位的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督促采購單位改進采購計劃編制和項目預留管理,增強政策對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效果。加大創新產品和服務的采購力度,把政府采購與支持創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五、搞活金融市場,實現便捷融資(八)優化資本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企業上市或發行票據融資,並鼓勵創業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籌集資金。積極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到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推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加快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研究解決特殊股權結構類創業企業在境內上市的制度性障礙,完善資本市場規則。規范發展服務於中小微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推動建立工商登記部門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股權登記對接機制,支持股權質押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發行主體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等企業債券創新品種。(九)創新銀行支持方式。鼓勵銀行提高針對創業創新企業的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不斷創新組織架構、管理方式和金融產品。推動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對創業創新活動給予有針對性的股權和債權融資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創業企業提供結算、融資、理財、咨詢等一站式系統化的金融服務。(十)豐富創業融資新模式。支持互聯網金融發展,引導和鼓勵眾籌融資平台規范發展,開展公開、小額股權眾籌融資試點,加強風險控制和規范管理。豐富完善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保險資金參與創業創新,發展相互保險等新業務。完善知識產權估值、質押和流轉體系,依法合規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專利許可費收益權證券化、專利保險等服務常態化、規模化發展,支持知識產權金融發展。六、擴大創業投資,支持創業起步成長(十一)建立和完善創業投資引導機制。不斷擴大社會資本參與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參股基金規模,做大直接融資平台,引導創業投資向創業企業起步成長的前端延伸。不斷完善新興產業創業投資政策體系、制度體系、融資體系、監管和預警體系,加快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加快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逐步建立支持創業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市場化長效運行機制。發展聯合投資等新模式,探索建立風險補償機制。鼓勵各地方政府建立和完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強創業投資立法,完善促進天使投資的政策法規。促進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協同聯動。推進創業投資行業協會建設,加強行業自律。(十二)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供給渠道。加快實施新興產業「雙創」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一批新興產業「雙創」示範基地,引導社會資金支持大眾創業。推動商業銀行在依法合規、風險隔離的前提下,與創業投資機構建立市場化長期性合作。進一步降低商業保險資金進入創業投資的門檻。推動發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等新模式,不斷加大對創業創新企業的融資支持。(十三)發展國有資本創業投資。研究制定鼓勵國有資本參與創業投資的系統性政策措施,完善國有創業投資機構激勵約束機制、監督管理機制。引導和鼓勵中央企業和其他國有企業參與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基金、設立國有資本創業投資基金等,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在創業創新中的作用。研究完善國有創業投資機構國有股轉持豁免政策。(十四)推動創業投資「引進來」與「走出去」。抓緊修訂外商投資創業投資企業相關管理規定,按照內外資一致的管理原則,放寬外商投資准入,完善外資創業投資機構管理制度,簡化管理流程,鼓勵外資開展創業投資業務。放寬對外資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限制,鼓勵中外合資創業投資機構發展。引導和鼓勵創業投資機構加大對境外高端研發項目的投資,積極分享境外高端技術成果。按投資領域、用途、募集資金規模,完善創業投資境外投資管理。七、發展創業服務,構建創業生態(十五)加快發展創業孵化服務。大力發展創新工場、車庫咖啡等新型孵化器,做大做強眾創空間,完善創業孵化服務。引導和鼓勵各類創業孵化器與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相結合,完善投融資模式。引導和推動創業孵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技術成果轉移相結合,完善技術支撐服務。引導和鼓勵國內資本與境外合作設立新型創業孵化平台,引進境外先進創業孵化模式,提升孵化能力。(十六)大力發展第三方專業服務。加快發展企業管理、財務咨詢、市場營銷、人力資源、法律顧問、知識產權、檢驗檢測、現代物流等第三方專業化服務,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業服務。(十七)發展「互聯網+」創業服務。加快發展「互聯網+」創業網路體系,建設一批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促進創業與創新、創業與就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降低全社會創業門檻和成本。加強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推動大型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向創業者開放計算、存儲和數據資源。積極推廣眾包、用戶參與設計、雲設計等新型研發組織模式和創業創新模式。(十八)研究探索創業券、創新券等公共服務新模式。有條件的地方繼續探索通過創業券、創新券等方式對創業者和創新企業提供社會培訓、管理咨詢、檢驗檢測、軟體開發、研發設計等服務,建立和規范相關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八、建設創業創新平台,增強支撐作用(十九)打造創業創新公共平台。加強創業創新信息資源整合,建立創業政策集中發布平台,完善專業化、網路化服務體系,增強創業創新信息透明度。鼓勵開展各類公益講壇、創業論壇、創業培訓等活動,豐富創業平台形式和內容。支持各類創業創新大賽,定期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國農業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和創新挑戰大賽等賽事。加強和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建設。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大型企業發展創業平台、投資並購小微企業等,支持企業內外部創業者創業,增強企業創業創新活力。為創業失敗者再創業建立必要的指導和援助機制,不斷增強創業信心和創業能力。加快建立創業企業、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統計指標體系,規范統計口徑和調查方法,加強監測和分析。(二十)用好創業創新技術平台。建立科技基礎設施、大型科研儀器和專利信息資源向全社會開放的長效機制。完善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科研平台(基地)向社會開放機制,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有力支撐。鼓勵企業建立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的技術轉移平台。鼓勵依託三維(3D)列印、網路製造等先進技術和發展模式,開展面向創業者的社會化服務。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領軍企業創建特色服務平台,面向企業內部和外部創業者提供資金、技術和服務支撐。加快建立軍民兩用技術項目實施、信息交互和標准化協調機制,促進軍民創新資源融合。(二十一)發展創業創新區域平台。支持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省(區、市)、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依託改革試驗平台在創業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積極探索,發揮示範和帶動作用,為創業創新制度體系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依託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等創業創新資源密集區域,打造若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業創新中心。引導和鼓勵創業創新型城市完善環境,推動區域集聚發展。推動實施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城市示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出台各具特色的支持政策,積極盤活閑置的商業用房、工業廠房、企業庫房、物流設施和家庭住所、租賃房等資源,為創業者提供低成本公場所和居住條件。九、激發創造活力,發展創新型創業(二十二)支持科研人員創業。加快落實高校、科研院所等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政策,對經同意離崗的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建立健全科研人員雙向流動機制。進一步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制度規則。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按照有關規定,通過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方式,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積極性。支持鼓勵學會、協會、研究會等科技社團為科技人員和創業企業提供咨詢服務。(二十三)支持大學生創業。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整合發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基金。引導和鼓勵高校統籌資源,抓緊落實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機構、人員、場地、經費等。引導和鼓勵成功創業者、知名企業家、天使和創業投資人、專家學者等擔任兼職創業導師,提供包括創業方案、創業渠道等創業輔導。建立健全彈性學制管理法,支持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二十四)支持境外人才來華創業。發揮留學回國人才特別是領軍人才、高端人才的創業引領帶動作用。繼續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對外開放,建立和完善境外高端創業創新人才引進機制。進一步放寬外籍高端人才來華創業簽證、永久居留證等條件,簡化開企業審批流程,探索由事前審批調整為事後備案。引導和鼓勵地方對回國創業高端人才和境外高端人才來華創高科技企業給予一次性創業啟動資金,在配偶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完善相關措施。加強海外科技人才離岸創業基地建設,把的國外創業創新資源引入國內。十、拓展城鄉創業渠道,實現創業帶動就業(二十五)支持電子商務向基層延伸。引導和鼓勵集公服務、投融資支持、創業輔導、渠道開拓於一體的市場化網商創業平台發展。鼓勵龍頭企業結合鄉村特點建立電子商務交易服務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推動農村依託互聯網創業。鼓勵電子商務第三方交易平台渠道下沉,帶動城鄉基層創業人員依託其平台和經營網路開展創業。完善有利於中小網商發展的相關措施,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支持發展面向中小網商的融資貸款業務。(二十六)支持返鄉創業集聚發展。結合城鄉區域特點,建立有市場競爭力的協作創業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返鄉人員創業聯盟。引導返鄉創業人員融入特色專業市場,打造具有區域特點的創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集群。深入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富民行動,支持返鄉創業人員因地制宜圍繞休閑農業、農產品深加工、鄉村旅遊、農村服務業等開展創業,完善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環境。(二十七)完善基層創業支撐服務。加強城鄉基層創業人員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跨區域創業轉移接續制度。健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加強遠程公益創業培訓,提升基層創業人員創業能力。引導和鼓勵中小金融機構開展面向基層創業創新的金融產品創新,發揮社區地理和軟環境優勢,支持社區創業者創業。引導和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大型物流企業發揮優勢,拓展鄉村信息資源、物流倉儲等技術和服務網路,為基層創業提供支撐。十一、加強統籌協調,完善協同機制(二十八)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由發展改革委牽頭的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立足改革創新,堅持需求導向,從根本上解決創業創新中面臨的各種體制機制問題,共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重大事項要及時向國務院報告。(二十九)加強政策協調聯動。建立部門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政策協調聯動機制,形成強大合力。各地區、各部門要系統梳理已發布的有關支持創業創新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抓緊推進「立、改、廢」工作,將對初創企業的扶持方式從選拔式、分配式向普惠式、引領式轉變。建立健全創業創新政策協調審查制度,增強政策普惠性、連貫性和協同性。(三十)加強政策落實情況督查。加快建立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關普惠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督查督導機制,建立和完善政策執行評估體系和通報制度,全力打通決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各地區、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認真落實本意見的各項要求,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主動作為、敢於擔當,積極研究解決新問題,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輿論引導,推動本意見確定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到位,不斷拓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空間,匯聚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促進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國務院2015年6月11日

H. 通策醫療歷史交易價通策醫療股今天股價通策醫療領跌股

全身健康就包含了口腔健康,口腔健康非常的重要,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制定《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該文件指出,到2025年,全人群口腔健康素養水平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下面就給大家分享腔行醫療服務行業的佼佼者--通策醫療。


對通策醫療進行分析前,分享給大家一份關於口腔醫療服務行業龍頭股名單,是我已經整理好的內容,點一點即可領取:寶藏資料!口腔醫療服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紹:通策醫療是國內口腔醫療服務企業中的龍頭,傾盡力量打造有使命感、將醫學精神和科學精神完美結合,集臨床、科研、教學三位一體的大型口腔醫療集團。如今正在營業中的口腔醫療機構裡面有50多家都屬於通策醫療,堪稱國內口腔醫療服務企業的典範。


有關公司基礎概況經過一番介紹後,接下來再具體分析分析公司獨特的投資價值。


亮點一:競爭力的基石--"區域總院+分院"模式


通策醫療採用的是「區域總院+分院」的擴張路徑,就是說在某個地段設立個總院,將每個區域總院建設成為當地具有領先規模和水平的醫院,從而會有更好的品牌形象,然後就創建很多分院,將品牌影響力飛速的傳播開來,可以將醫療資源的優化和客戶就診便捷的目標都可以實現,除此之外還能在較短時間內積累客戶資源,獲取市場份額。在該模式下,通策醫療具有患者流量穩定、業績確定性高的獨特優勢,強化了人才與營運方面的競爭壁壘。


亮點二:推出"蒲公英計劃",助力體量擴張,持續做大做強


蒲公英計劃是由通策醫療推出的,推出時間為2018年6月,通過"蒲公英計劃"從而達到深一層的滲透下沉主要縣、市、區,實現各地的有知名度的口腔醫生緊密合作,在100家口腔醫院中進行了規劃管理,這樣公司在省內的話,針對該塊區域業務會進一步鋪設開來,范圍也更加廣泛。該計劃的優勢在於以合夥模式為核心,創造醫生利益共同體,以此激發口腔醫生的工作積極性,提高運營效率;與此同時,核心醫生可以選擇持股,在發展的初期就降低公司的支出,以股權來代替醫生的工資待遇,還可以快速獲取醫生的患者資源,便於實現更快速的發展。可以看到,「蒲公英計劃」是已經成功的「區域總院+分院」模式的升級版,總院--分院--醫生,進一步助力公司做大做強。


因為篇幅有限,關於通策醫療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還想知道的話,我已經整理在這篇研報裡面了,趕緊點擊查看吧:【深度研報】通策醫療點評,建議收藏!


二、行業角度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需要醫療服務,人們開始越來越關注口腔健康,對中國口腔醫療服務市場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根據MedTrend預測,未來中國口腔行業規模將以15%-20%的增長率高速發展,同時在全球范圍內,中國的口腔領域的發展速度最快,


種植修復對於患者口腔功能可以明顯改善、正畸也可以對患者面型外觀明顯改善,種植與正畸專科業務均具有較強的消費屬性,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消費升級邏輯對兩項業務未來的持續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結,通策醫療為國內口腔醫療服務企業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未來將把握好行業發展帶來的機會,通策醫療未來可期。但是文章具的時效是有一定的延遲的,如果想對通策醫療未來行情進行全面的了解,點擊鏈接即可,有專業的投顧教你選股,看下通策醫療估值是不是高了:【免費】測一測通策醫療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1,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I. 領取失業保險金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想領取失業金,有一個重要前提是你必須參加失業保險。《社保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由此可見想領取失業金必須參加失業保險。
一、失業人員
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目前無工作但正以某種方式在尋找工作的人員。
二、失業金領取條件
失業人員領取失業金的條件有:
1.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繳納失業保險費滿一年;
2.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3.已經進行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再根據《失業保險金申請領發放辦法》規定非本人意願中斷就業人員有:(1)終止勞動合同的; (2)被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3)被用人單位開除、除名和辭退的; (4)因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5)因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 (6)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
三、領取失業次數
l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失業人員失業前用人單位和本人累計繳費滿一年不足五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二個月;累計繳費滿五年不足十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十八個月;累計繳費十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二十四個月。重新就業後,再次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與前次失業應當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並計算,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個月。」由此可見領取失業金不是一生領取一次。只要符合《社保法》規定,就可領取。
四、領取程序
按照《社保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及時為失業人員出具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並將失業人員的名單自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十五日內告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失業人員應當持本單位為其出具的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及時到指定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 失業人員憑失業登記證明和個人身份證明,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手續。失業保險金領取期限自辦理失業登記之日起計算。」
《社保法》中規定申領程序不是具體流程,由於全國各地流程不一致,建議到所在人社局咨詢具體流程。

J. 北京領醫創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領醫創造成立於2014年10月,是國內領先的數字醫療創業孵化平台,專注於成就未來醫療專創造者屬,連接醫療創業資源,打造醫療創業社群,驅動醫療產業變革。本部位於北京,在上海、杭州、深圳設有分公司。HIM提供從想法形成、資金提供到運營支持、融資推動等全方位孵化服務,秉承行動優先的創業教育原則,帶著從零開始的敬畏,求知(Knowing)、勇行(Doing)、明義(Being)的信念,與創業者共同構築創業新疆域。目前已入駐了小妹妹、粉紅Style、LinkLab、BGdata、任我行、機器人、Halo、Memory+、美食版Airbnb、悅呼吸等十個創業項目
法定代表人:劉明
成立時間:2015-03-05
注冊資本:1476.050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5018708348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鄉半壁店村惠河南街1001號B段A區

閱讀全文

與領醫創造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
附近店面轉讓或出租 瀏覽: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