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增加農民創收議論文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極大地鼓舞了農民的積極性,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更為有力的保障,增加農民收入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依託,我們要從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充分維護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出發,認真地貫徹實施「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努力探索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促進農民增收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快制訂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的有效機制,實現農民收入的較快增長,按照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工作要求,進一步促進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我們認為:
一、要認真落實促進農民增收的各項政策,進一步加大政策增收的工作力度。
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用足用全用好各項政策措施,大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鞏固和發展稅費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減輕農民的稅費負擔,為實現城鄉稅制的統一創造條件。同時要深化糧食流通體制的改革,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實行購銷多渠道經營,真正把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好,從而進一步改善農民增加收入的政策環境。與此同時,進一步落實好中央提出的「國債和新增財政資金的使用,要重點落實向『三農』傾斜」的政策,積極爭取和促進各級財政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力度,強化對農業的支持保護,不斷提高農民增收的基礎保障能力。
二、要強化對農民工的培訓與服務,進一步增加農民外出務工的收入。
抓好農民外出就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工作,為農民提供轉移就業的信息,加強對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的監控,防止盲目流動和上當受騙,從而促進農業富餘勞動力的有序流動。各級組織要積極主動配合相關部門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及時兌現農民工工資,維護好農民工的合法權益,逐步建立城鄉勞動力平等就業工作的有關制度。要進一步強化農民工的培訓和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術鑒定等工作的力度,根據市場需求和農民的意願,進行定點、訂單、定向培訓。根據各地特點,圍繞用工量大的工業、建築業、服務業等行業,依據不同的工種、崗位對從業人員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努力做好對他們的培訓和各項服務工作。
三、要向種養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進一步挖掘農業內部的增收潛力。
我們要依靠科技,面向市場,努力發揮比較優勢,進一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的力度,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業,千方百計打牢農民增收的基礎。努力做大做強糧食產業,加快發展經濟作物特別是特色產品和園藝產品,積極培育種植業的新的增長點。要大力發展養殖業,積極推進專業化和規模化生產,積極發展集約化經營,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經營效益,充分發揮畜牧水產業的增收作用。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轉變農業的增長方式。切實強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加強動物防疫和重大病蟲害的防治力度,落實防汛防旱的各項措施,不斷提高抗災救災的能力,從根本上切實減輕農民的損失。
四、要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進一步拓展農業的外部增收渠道。
要充分利用好農村的各種自然資源和生產要素,大力發展農村的非農產業,積極發展小城鎮和區域經濟,進一步搞活農村經濟,努力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積極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鄉鎮企業的改革和調整力度,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搞活農村非公有制經濟,努力增加農民的就業渠道。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農產品的促銷力度,健全農村的市場體制,搞活農村商品流通,改善好農民增收的市場化環境,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總之,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增加農民收入又是我們黨的核心工作,其意義重大,任重道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信心,奮力開拓,扎實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做出新的貢獻。
② 農民增收問題
200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82321億元 增長9.9%
新華網北京1月25日電(記者 劉錚、何雨欣)國家統計局25日發布的初步核算結果顯示,按可比價格計算,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9%。中國經濟已連續三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長。
「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高,發展的協調性有所改善。」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這樣概括2005年中國經濟的表現。
從此前兩年的經濟增長速度看,2003年、2004年中國經濟增速分別為10.0%和10.1%;分季度看,2005年四個季度經濟分別增長9.9%、10.1%、9.8%和9.9%。
2005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232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718億元,比上年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86208億元,增長11.4%;第三產業增加值73395億元,增長9.6%。
「通過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積極推進改革開放,國民經濟呈現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平穩、活力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李德水說。
2005年,中國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840億公斤,比上年增產146億公斤,增長3.1%;油料、糖料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畜牧業克服「禽流感」帶來的困難,肉類產量增長6.3%。
工業生產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66425億元,增長16.4%,增速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4362億元,增長22.6%。
對外貿易繼續快速增長,利用外資保持較高水平。全年中國進出口總額1422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3.2%。順差達1019億美元,比上年增加699億美元。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603億美元,下降0.5%。
「2005年中國經濟形勢良好,為新世紀第一個五年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為新的一年乃至「十一五」時期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李德水說。
李德水同時指出,當前經濟運行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農業基礎薄弱,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後勁不足,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依然偏大,且結構不盡合理,經濟增長方式仍然粗放等。展望2006年,世界經濟環境和國內發展的有利條件都很多,只要認真貫徹中央各項方針政策,中國經濟社會將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③ 怎樣實現農民增收和城鎮化發展共贏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作為今年政府工作重點之一,明確著重解決好「三個1億人」的目標任務,充分表明我國城鎮化已從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這一轉型體現了「遵循發展規律,積極穩妥推進,著力提升質量」城鎮化發展的本質要求。政府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城鎮化就是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新型城鎮化道路,這為我省特色新型城鎮化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目標任務。
一是堅持「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理念。「以人為核心」的城鎮發展理念表明今後將更加註重提升城鎮化質量。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速度很快,但質量卻不高。當前,我國城鎮化問題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大量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市民化進程滯後;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城鎮用地粗放低效;城鎮空間分布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匹配,城鎮規模結構不合理;霧霾等「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城市服務治理水平不高;體制機制不健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階段重點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嚴重阻礙了城鎮化健康發展。這些矛盾的存在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制約,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勢在必行。新型城鎮化強調的是「人 」的城鎮化,特別是農民工的市民化,因此報告中把著力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作為重點突破口和主要抓手。我省採取「積極穩妥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舉措,是對城鎮化發展規律的客觀反映。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發展理念,首先必須深刻認識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是我國發展必然要遇到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遵循發展規律、因勢利導,使之成為一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發展過程。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相對漸增的城市化過程始終是與他們緩慢的城鄉人口結構變化交織在一起的。過度城市化和低度城市化都將對經濟社會、環境承載、資源利用、要素流動等產生不利影響。黑龍江作為資源型的農業大省,必須尊重歷史成因、現實資源基礎、區位特點優勢,積極穩妥扎實推進的選擇是客觀有效的。
二是著重解決好「三個1億人」問題。很多人認為「三個1億人」問題是政府報告一個亮點,其實它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城鎮化會議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一脈相承。政府報告明確「著重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對民眾來說是民生利好,讓人民充分真切體會到了政府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解決民生問題的「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讓群眾有了盼頭。報告指出解決好現有「三個1億人」問題,促進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改造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我們可以將這「三個1億」具體理解為:一是轉移人口;二是打造宜居城市;三是區域均衡發展。其實這不僅僅是「三個1億人」問題,它是一個涉及到產業、就業、經濟、資源、環境、社會等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系統性的改革來支撐,否則是無法達成這個目標的。目前,我省城鎮化率為56.9%,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48.8%,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沒有在城鎮落戶。「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問題仍然突出。我省地廣人稀,城市布局不均衡,資源型城市比重大。這些即是我省解決「三個1億人」矛盾所在,又是積極穩妥扎實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把握機遇,利用好政策是關鍵。
三是大力發展以縣城為重點的特色城鎮。政府報告指出「提高產業發展和集聚人口能力,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從業」。目前看縣城是實現「就近從業」的最好載體,要大力發展以縣城為重點的特色城鎮。以往城鎮化發展中我們要麼注重大中城市發展,要麼注重小城鎮發展,而縣城被忽略了。關於城市發展類型選擇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但實踐表明,縣以下城鎮化效率比較低,基礎設施不完善。人口眾多是基本國情,單純發展大中城市致霧霾、居住、交通等「城市病」頻發。實事求是,完善城鎮體系就顯尤為重要。我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把縣城作為城鎮化重點」亦是亮點所在。我省地廣人稀,現有的479個建制鎮中大部分人口規模不超萬人,規模小,布局比較分散,經濟集聚功能差,「有城無市」現象較為普遍,對當地經濟的支撐、帶動作用有限,承載農村轉移人口就歷史地落在了縣城和重點鎮肩上。因此,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高縣城的產業支撐和吸納就業能力,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整體繁榮程度是積極推進兩江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重要支撐。通過構建現代化城鎮體系,來推進工業化發展,形成工業化、城鎮化良性互動發展,來帶動農業現代化。
四是促進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融合發展。政府報告強調指出「把13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就要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推進農業現代化來支撐。我省的資源稟賦決定了其在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城鎮化進程中必須確立保障「三農」發展的底線思維,要認識到農業現代化是「四化同步」發展的根本環節,切實做到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耕地紅線一定要守住,紅線包括數量,也包括質量」。目前我省有農村人口1600多萬,即使未來全省城鎮化率達到70%,全省仍有1000多萬人口生活在農村。實施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國家戰略,涉及11個地市54個縣、全省耕地的80%和糧食總產量的90%強。對我省而言,「進一步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要更加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深度融合發展。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人口的城鎮化會促進土地的流轉,從而為農業集約化發展創造條件。農業現代化會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減輕環境壓力。因此,一方面以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為契機,准確把握政策機遇,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另一方面進一步做好具有龍江地域文化特色的城鄉發展規劃,城市「高端大氣上檔次」,提升城鎮綜合競爭力和承載能力,農村「田園山水記鄉愁」,彰顯宜居宜業美麗鄉村。
五是加強城鎮化管理創新和機制建設。在「更大規模加快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根據實際,綜合規劃墾區、林區、礦區、老城區等功能定位,緊緊圍繞「五大規劃」和產業分工要求,以大中城市為依託培育發展城市群和打造沿邊開放城鎮帶。政府工作報告中還首提「探索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推進農民市民化是提升城鎮化質量的關鍵,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一般認為,市民化成本平均每人為10萬元左右,要合理消化這一巨額的改革成本,需要建立由政府、企業、社會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成本分擔機制,同時還應把農民市民化與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有機連接起來。我省應該充分利用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國家戰略實施之機遇,探索通過市場化手段,將農民在農村佔有和支配的各種資源轉變為資產,並將這種資產變現為可交易、能抵押的資本,從而使離開農村進入城鎮的農民成為有產者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及時總結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試點經驗,科學把握「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對行政區劃調整的新需求。堅持城鎮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統籌規劃,有序推進城鎮戶籍、住房、就業、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供製度性、政策性保障。加大專業管理人才的培養,提高社會治理能力與水平。
④ 為了達到農民增收的目標這兩種政策實施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加快發展農村勞務經濟。繼續把勞務產業作為增加農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現實的途徑,以「創特色、亮品牌、增效益」為目標,按照「抓勞務就是抓項目、抓經濟、抓民生」的發展思路,創建勞務基地、創新輸轉模式、打造勞務品牌,促使全縣勞務經濟向規模化、有序化、多元化邁進,力爭實現戶均輸出1名勞務的目標。
⑤ 如何促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求答案
「三農」問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重點。做為一名基層黨組織領導,在這次學習實踐活動中,通過學習調研,如何做好「三農」工作,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業增效 1、鼓勵農戶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 當前,實現農村土地流轉既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措施和前提條件,也是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更是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主要內容。應本著讓利與民、不與民爭利的原則,將土地交由原承包人,鼓勵促進承包人將土地流轉。土地經過流轉,使土地適當集中和規模化經營,實現土地開發效益的最大化,又從根本上保護了農民利益,取得了農民得實惠、經營者獲利益的「雙贏」效果。 2、成立專業合作組織,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合作社的成立能夠把分散的農戶有效地聯合起來,使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得到更為合理的組織,農民共同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顯著提高;合作社的市場運作既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絕對過剩,又解決了農業生產季節性勞動力嚴重不足的矛盾,滿足了青壯勞動力轉移和家鄉農業生產的雙重需要,為農民致富增收創造捷徑;在技術上,既提高了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又促進了農機農藝技術的集成,有利於農業科技創新。 隨著農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當前社會發展需要,傳統種植作業模式勞動強度大、用工量多等問題,制約了經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傳統作業模式急需改變。農業實施機械作業的趨勢日益明顯,不斷引進現代生產機械,並加大培訓力度,不斷引導農民農業生產機械化。 以合心水稻專業合作社為例,在2008年,合作社與農戶簽機插秧訂協議500多戶,實現了近2000畝水田由傳統的人工彎腰插秧向機插秧的轉變,降低了勞動強度及生產成本。工廠化育秧、機插秧正逐步被廣大農民所認同,今年要求機械化服務的農戶和面積大幅度增加,吸引了兄弟鄉鎮的種糧大戶與合作社簽訂了協議。 二、加大農民培訓、就業力度,促進農民增收 認真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服務;大力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引進能人,引進資金,實現農村富餘勞力的就地轉移,一邊組織村民結合政府推行的「陽光工程」開展勞務培訓,一邊面向江浙,將勞務輸出和引進企業相結合,為村民們創造務工就業機會。 圍繞「四提高」、「五統一」的目標,認真實施優質稻米「一村一品」工程,充分發揮優質稻米合作社的示範和引導作用,發展高效農業。狠抓產業配套,堅持二三產業並重,圍繞合心區位特點,加快發展物流及服務產業。 三、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促進農村增色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小城鎮建設,商品流通的加快,農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的產生越來越多,加上農民的環境意識淡薄,農村環境破壞日益嚴重,很難再看到清澈秀美的河水和魚游塘底的景觀。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農村生活垃圾得不到規范化清理,環境破壞嚴重;二是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行以來,農村溝渠已經幾十年未清淤,河底抬高,塘泥淤泥阻塞水系,雜草叢生,河水難以自身凈化。應從以下兩點著手改善農村環境: 1、實施清淤工程,改善土壤及水環境。 大力實施水系「清淤工程」,把清出的塘泥覆蓋耕地上,既能肥沃土壤,增產增收,又能凈化水源,暢通水系,增加蓄水能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還可以增加廢地復墾的利用率, 2、實施垃圾清運工程,改善農村環境污染。 建立農村白色垃圾集中處理機制,對村級主要路口設立垃圾箱,各行政村聘用專人對垃圾清運,集中堆放到垃圾屋(池),由鎮集中處理。結合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對無職黨員劃分道路保潔責任段,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督促廣大群眾養成愛護環境,垃圾集中堆放的良好生活習慣
⑥ 求有關農民增收的論文引言,盡快哦
論文關鍵詞:農民增收;兼業狀況;入戶調查
論文提要:當前,農民收入出現恢復性增長,各種惠農政策深入人心,農村進入新的黃金發展期。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注意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問題仍然沒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滯後、城鄉收入差距繼續擴大等趨勢仍然突出,農民穩定增收依然困難。為此,我們選取了兩個經濟百強縣為例,對324個農戶家庭進行了入戶調查。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一直都有「無農不穩」之說。改革開放後,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重視農業,10個「一號文件」,使農村基礎地位不斷加強,農業生產條件逐漸改善,農民收入穩步增長。但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相對緩慢、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明顯滯後、城鄉收入差距繼續擴大等趨勢仍然突出,農民穩定增收困難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主要問題。為此,我們選取環渤海經濟圈內的平度、萊西兩個縣級城市為例,對分布在兩個縣城不同經濟方陣的農戶家庭進行了抽樣入戶調查。
一、當前農民收入的表現特徵
此次調查共涉及八個鄉鎮的324戶家庭,其中,從事純種植業的農戶家庭佔7.9%,而65%的農戶家庭中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或在周邊企業幹活,半數以上的家庭養有母豬。調查發現,農民收入多寡與其兼業狀況密切相關。
(一)以種植業為主。從這次調查看,當前農村中仍有一成左右農民以從事種植業為主。他們普遍年齡偏大(多在50歲以上),文化程度偏低,外出務工基本無法找到工作,只能從事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生產。由於人均耕地不足2畝,種植糧食收入極為有限。除去日常開支以及必要的人情往來,一年下來,家庭收入所剩無幾。如遇收成不好或家人生病等天災人禍,就入不敷出,生活比較窘迫。目前,這類家庭在農村中屬於低收入家庭,在農村還佔有一定比例。
(二)種養結合能增收。調查中發現,當前農村中約有半數的農民家庭以傳統的種養結合為主。他們的文化程度不高,家中多為2個子女,且子女多在讀書。他們種養相結合,以種地的收入解決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問題,賣余糧和禽蛋等解決家庭日常開支,靠養殖和偶爾打短工的收入供子女讀書。全家一年的總收入,除去一家人的正常生活開支以外,一年下來,全家還有一小部分的結余,目前這類家庭在農村中屬於中等收入家庭。
(三)以外出務工為主的先富一族。由於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外出務工農民多,特別是長時期農業生產收入低,種植業者所得利潤低於社會平均利潤,造成外出務工農民不斷增加。從調查看,農村中有60%以上的家庭中有外出務工人員,他們以外出務工的收入養家,改善生活條件,發家致富。目前,農村的絕大多數新房是靠外出務工收入建起來的。以外出務工為主的家庭,他們一般將子女交給父母照顧。他們一年的總收入很高,如果懂技術、有文憑,收入則會更高。一年下來,除一家人正常的開支和必要的人情往來以外,每年還可以有很多的結余。可以說,農村中先富一族的家庭,多是他們。改革開放以來,外出務工農民對農村的穩定、農業的發展、農民的致富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四)以規模養殖為新的致富路。調查發現,現在農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年輕夫婦家庭,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知識,思想解放,頭腦靈活,敢拼敢闖,他們是現代農民的代表。他們不再外出務工,而是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養殖,主要利用生豬、肉食雞、蛋雞、奶牛產業鏈長而完整的優勢,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大力發展規模養殖。調查發現,這些養殖戶有以下幾個共同特點:一是他們靠打工或其他工作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二是他們具有一定的養殖和防疫經驗,多是長期從事販運或養殖的;三是肯學習、接受新的事物快。同時,我們也了解到當前養豬和養雞、養奶牛戶,他們獲得的純利也比較高,規模相對越大,利潤率也越高。在與部分養殖大戶的調查和座談中,他們對每年的收入還是比較滿意的,按他們的話說,絕對比外出務工強得多。
另外,我們還了解到,在當前農村中還有一小部分農戶,以經商、辦企業或交通運輸業等第二和第三產業為主,他們中有許多不再從事農業,主要精力是發展二三產業,同時他們多生活在城鎮中,他們也是農村中的先富家庭之一。
總之,從調查來看,總體上呈現出農村中靠種植業解決吃飯問題,以務工、養殖和從事第二和第三產業為致富手段的主體格局。農村中農民增收,主要來自務工收入和養殖業收入,重點是務工收入。從農村住戶抽樣調查來看,外出務工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47%左右;牧業的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30%左右;農業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23%左右;其他各項收入,僅占人均純收入的10%左右。從農民人均純收入分析,當前農民純收入中,務工收入所佔的比重最高,牧業收入次之,農業收入已經退在第三位。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改變,也反映出了我們近幾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成效比較明顯。
二、農民穩定增收困難的原因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正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指出一樣:「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共建和諧安定的新農村是國家和地方政府當前農村工作的重心,農民增收問題又是核心之核心」。農民增收的持續性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農民穩定增收依然困難呢?經過走訪調查,我們發現農民穩定增收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過快。近幾年,糧食價格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但是種子、化肥、農葯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乘機上漲的更快,糧價上漲給農民增收帶來的收益,部分被以種子、化肥、農葯為主的農資價格上漲所抵銷,農民種糧效益仍然偏低,如果算上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農民種糧收益就更少。種地對於多數農民而言,仍是最後的一道生存屏障。從總體上看,農業的生產周期長,「靠天吃飯」特徵明顯,其收益明顯滯後於二三產業。
(二)產業結構調整難現規模效益。近幾年來,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特別是退耕還林,生豬養殖、奶牛養殖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農民也得到了一定的實惠。但是農民對種什麼可以賺錢,仍然還是不清楚,他們仍然很茫然。由於農村人多地少,土地經營權分散,農業結構調整很難實現規模效益,形成了「背篼裝不完,汽車裝不滿」的格局,加之政府以前在調整結構時,往往管種不管銷,往往是農民賠上土地和勞務,最後一無所獲。搞養殖業吧,資金缺乏、技術問題和信息不足嚴重製約著他們做大做強的願望。調查中,許多養殖戶反映目前最缺資金和技術,加之信息不靈,他們不敢大力發展養殖業。結果造成產業結構調整來調整去,「山還是那座山」沒有什麼大的改變,農民並沒有真正快速富裕起來。
(三)農民外出務工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由於我國長期形成的城鄉二元化結構,造成為城市建設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農民工,長期得不到與城市勞動者的同等待遇。他們背井離鄉,忍受著城市對他們的歧視和冷漠,用血和淚甚至是生命在掙錢,來改善農村生活生產條件。從調查了解看,外出務工目前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困難有待解決:一是外出務工人員被拖欠工資現象雖然得到一定的解決,但農民工討要工資困難的事情還是時有發生,農民的合法權益不能完全得到有力的保障。二是自身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勞動力市場的發展需要。外出務工人員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缺乏一定的職業技能和經驗,工作難找,工資低,得不到和城市工人一樣的待遇。當前,絕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由於缺乏技能,只能從事臟、累、重的體力活,有的甚至長期找不到工作。三是勞動強度大,勞動保護條件差,工作環境差。據調查,農民工的勞動時間一般在10個小時以上。《勞動法》規定的加班補助、節假日補助之類的正當權益農民工幾乎一點沒有,雜訊、粉塵等污染卻相當嚴重,他們的身體長期受到嚴重危害,但卻沒有得到任何補償。
(四)農民增收體制保障不力。目前,農民增收體制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差。交通、郵電等發展不是很快,造成農村信息不暢,對外部的信息很難得到,對自己的有關信息也很難讓外部知道,農民增收受制約大。二是農村信用體系不健全。農民信貸存在不少困難,「門檻」高,對經濟條件差,越是需要金融機構支持的農民往往越難得到貸款。從調查看,養殖農民多數反映需要資金,但向金融部門貸款,手續繁多,利息率高,沒有人願意為其擔保,一般農民不敢奢望。三是農村社會保障發展還不是很快,雖然農村合作醫療問題與農村養老保障得到一定的解決,但是農民因病致貧的家庭還是占很大比例,農村醫療和養老保障體制還不是很健全,還需要不斷完善和創新。
三、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
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增收問題。要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必須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綜合措施,從農業內部挖潛,做好農業外部文章,多渠道促進農民的增收。
(一)確保農業增收,深化農業內部結構。當前,在全國穩糧增收的政策指導下,我們首先要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基礎地位,同時,深化農業內部結構,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商品率。一是要提高農產品的營養含量,改變過去的「溫飽型」產品為現在的優質「營養型」產品;二是要發展安全綠色食品,採取措施大力發展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是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旅遊農業。
(二)抓好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我們必須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一是要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我們必須充分發揮食品加工廠和糧油加工廠的龍頭作用,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和規模養殖,健全這些龍頭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強他們的市場競爭力和對農戶的帶動力,實現企業發展和農戶增收的「雙贏」;二是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著力建立和完善農村信用體系、農業信息服務體系、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幫助農民增收。
(三)加快農產品「深精」加工,幫助農民增收。農民人口多土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單純從農業生產環節來解決農業問題,提高農民收入極為有限,必須要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目前,我們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糧食、蔬菜加工企業和肉食品加企業為龍頭,把食品「深精」加工作為重點;二是提高農產品的利用率、檔次和附加值。
(四)拓展增收空間,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非農產業的收入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增長源,抓好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轉化,是確保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的主要途徑。當前,應該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自身素質。通過對農民工的培訓,使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改變就業觀念,普遍掌握1~2門的實用技能,提高綜合素質,增強農民進城務工的競爭能力和就業率,為大規模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打好基礎。二是加強協調服務,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的轉移。在新的形勢下應大力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健全農村勞務輸出信息網路,大力發展勞務中介組織,有組織地開展農村勞務輸出。三是加快小城鎮建設,壯大縣域經濟,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為農民進城從事第二和第三產業創造良好的條件,加快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的轉化。
(五)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農業是一個弱質產業,抗拒自然災害弱、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弱,我們必須從政策上、資金上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和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的發展能力,提高其競爭力。一是要嚴格落實國家的稅費改革和種糧補貼政策,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田水利、農村交通、水、電、氣、通訊和信息平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三是要加強鎮村容貌整治力度,推進農村亮化、綠化、美化的進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環境衛生條件,扎實有效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⑦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
中發〔2004〕1號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全文)
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 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2003年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解決「三農」問題的力度,抵禦住了突如其來非典疫情的嚴重沖擊,克服了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嚴重影響,實現了農業結構穩步調整,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民收入穩步增加,農村社會繼續保持穩定。
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多年增長緩慢,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增長幅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許多純農戶的收入持續徘徊甚至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斷擴大。農民收入長期上不去,不僅影響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響糧食生產和農產品供給;不僅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而且制約整個國民經濟增長;不僅關系農村社會進步,而且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全黨必須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緊迫感和主動性。
現階段農民增收困難,是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反映,也是城鄉二元結構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農產品市場約束日益增強、農民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的背景下,促進農民增收必須有新思路,採取綜合性措施,在發展戰略、經濟體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機制上有一個大的轉變。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一、集中力量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促進種糧農民增加收入
(一)加強主產區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當前種糧效益低、主產區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尤為突出,必須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盡快加以解決。抓住了種糧農民的增收問題,就抓住了農民增收的重點;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抓住了糧食生產的根本;保護和提高了主產區的糧食生產能力,就穩住了全國糧食的大局。從2004年起,國家將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選擇一部分有基礎、有潛力的糧食大縣和國有農場,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國家優質專用糧食基地。要著力支持主產區特別是中部糧食產區重點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基本農田。擴大沃土工程實施規模,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加強大宗糧食作物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治工程建設,強化技術集成能力,優先支持主產區推廣一批有重大影響的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圍繞農田基本建設,加快中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擴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提高排澇和抗旱能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對農民個人、農場職工、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一定補貼。
(二)支持主產區進行糧食轉化和加工。主產區要立足糧食優勢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發展區域經濟,並按照市場需求,把糧食產業做大做強。充分利用主產區豐富的飼料資源,積極發展農區畜牧業,通過小額貸款、貼息補助、提供保險服務等形式,支持農民和企業購買優良畜禽、繁育良種,通過發展養殖業帶動糧食增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合理布局,扶持主產區發展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的農產品加工業,重點是發展精深加工。國家通過技改貸款貼息、投資參股、稅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產區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農產品加工、種子營銷和農業科技型企業。
(三)增加對糧食主產區的投入。現有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土地復墾基金等要相對集中使用,向主產區傾斜。繼續增加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新增部分主要用於主產區。為切實支持糧食主產區振興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要開辟新的資金來源渠道。從2004年起,確定一定比例的國有土地出讓金,用於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建設高標准基本農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也要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建設。進一步密切產銷區的關系。糧食銷區的經營主體到產區建立糧食生產基地、倉儲設施和加工企業,應享受國家對主產區的有關扶持政策。產區糧食企業到銷區建立倉儲、加工等設施,開拓糧食市場,銷區政府應予以支持並實行必要的優惠政策。
二、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
(四)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近幾年,農業結構調整邁出較大步伐,方向正確,成效明顯,要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要在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走精細化、集約化、產業化的道路,向農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不斷開拓農業增效增收的空間。要加快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繼續調整農業區域布局。農產品市場和加工布局、技術推廣和質量安全檢驗等服務體系的建設,都要著眼和有利於促進優勢產業帶的形成。2004年要增加資金規模,在小麥、大豆等糧食優勢產區擴大良種補貼范圍。進一步加強農業標准化工作,深入開展農業標准化示範區建設。要進一步完善農產品的檢驗檢測、安全監測及質量認證體系,推行農產品原產地標記制度,開展農業投入品強制性產品認證試點,擴大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和供應。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實施重點區域動物疫病應急防治工程,鼓勵鄉村建立畜禽養殖小區,2004年要啟動獸醫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加快實行法定檢驗和商業檢驗分開的制度,對法定檢驗要減少項目並給予財政補貼,對商業檢驗要控制收費標准並加強監管。
(五)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各級財政要安排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專項資金,較大幅度地增加對龍頭企業的投入。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的技改貸款,可給予財政貼息。對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培訓、營銷服務,以及研發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展基地建設和污染治理等,可給予財政補助。創造條件,完善農產品加工的增值稅政策。對新辦的中小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要加強創業扶持和服務。不管哪種所有制和經營形式的龍頭企業,只要能帶動農戶,與農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給農民帶來實惠,都要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一視同仁地給予支持。
(六)加強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要圍繞增強我國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儲備能力和轉化能力,改革農業科技體制,較大幅度地增加預算內農業科研投入。繼續安排引進國外先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資金。增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試和大面積示範推廣。引導和推動企業成為農業技術創新主體,允許各類農業企業和民營農業科技組織申請使用國家有關農業科技的研發、引進和推廣等資金。深化農業科技推廣體制改革,加快形成國家推廣機構和其他所有制推廣組織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發揮農業科技示範場、科技園區、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建立與農業產業帶相適應的跨區域、專業性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組織。支持農業大中專院校參與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
三、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七)推進鄉鎮企業改革和調整。發展鄉鎮企業是充分利用農村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拓展農村內部就業空間的重要途徑。要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產業結構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調整鄉鎮企業發展戰略和發展模式,加快技術進步,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大對規模以上鄉鎮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優化升級。引導農村集體企業改製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有條件的鄉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農村中小企業對增加農民就業作用明顯,只要符合安全生產標准和環境保護要求,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都應當允許其存在和發展。有關部門要根據鄉鎮企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加強調查研究,盡快制定促進鄉鎮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性意見。
(八)大力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都可以進入。要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對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給予支持。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於工商登記和收取有關稅費。
(九)繁榮小城鎮經濟。小城鎮建設要同壯大縣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移民搬遷結合起來,引導更多的農民進入小城鎮,逐步形成產業發展、人口聚集、市場擴大的良性互動機制,增強小城鎮吸納農村人口、帶動農村發展的能力。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要繼續支持小城鎮建設,引導金融機構按市場經濟規律支持小城鎮發展。重點漁區漁港、林區和墾區場部建設要與小城鎮發展結合起來。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快推進村莊建設與環境整治。
四、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增加外出務工收入
(十)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簡化農民跨地區就業和進城務工的各種手續,防止變換手法向進城就業農民及用工單位亂收費。進城就業的農民工已經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城市創造了財富、提供了稅收。城市政府要切實把對進城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子女教育、勞動保障及其他服務和管理經費,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已經落實的要完善政策,沒有落實的要加快落實。對及時兌現進城就業農民工資、改善勞動條件、解決子女入學等問題,國家已有明確政策,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採取更得力的措施,明確牽頭部門,落實管理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健全有關法律法規,依法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各項權益。推進大中城市戶籍制度改革,放寬農民進城就業和定居的條件。
(十一)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這是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增強我國產業競爭力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作為一件大事抓緊抓好。要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按照不同行業、不同工種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訓內容,實行定向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鼓勵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用人單位開展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各級財政都要安排專門用於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資金。為提高培訓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訓效果,應由農民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政府對接受培訓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貼和資助。要防止和糾正各種強制農民參加有償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的錯誤做法。
五、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搞活農產品流通
(十二)培育農產品營銷主體。鼓勵發展各類農產品專業合作組織、購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積極推進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立法工作。從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專門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質量標准與認證、市場營銷等服務。有關金融機構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標准化生產基地、興辦倉儲設施和加工企業、購置農產品運銷設備,財政可適當給予貼息。深化供銷社改革,發揮其帶動農民進入市場的作用。加快發展農產品連鎖、超市、配送經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城市農貿市場改建成超市,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到城市開辦農產品超市,逐步把網路延伸到城市社區。進一步加強產地和銷地批發市場建設,創造條件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強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管理,有關部門要保證貨源充足、價格基本穩定,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等坑農傷農行為。支持鮮活農產品運銷,在全國建立高效率的綠色通道,各地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改善農產品的流通環境。
(十三)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要進一步完善促進我國優勢農產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外貿發展基金要向促進農產品出口傾斜,主要用於支持企業研發新產品新技術、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認證等,扶持出口生產基地。鼓勵和引導農產品出口加工企業進入出口加工貿易區。抓緊啟動園藝產品非疫區建設。完善農產品出口政策性信用保險制度。有關部門要密切跟蹤監測和及時通報國內外市場供需、政策法規和疫病疫情、檢驗檢疫標准等動態,為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加強對外談判交涉,簽訂我國與重點市場國家和地區的雙邊檢驗檢疫和優惠貿易協定,為我國農產品出口創造有利環境。適應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新形勢,加快建立健全禽肉、蔬菜、水果等重點出口農產品的行業和商品協會。
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十四)繼續增加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投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解決「三農」問題,必須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和財政支出結構。各級政府要依法安排並落實對農業和農村的預算支出,嚴格執行預算,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按照統一規劃、明確分工、統籌安排的要求,整合現有各項支農投資,集中財力,突出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運用稅收、貼息、補助等多種經濟杠桿,鼓勵和引導各種社會資本投向農業和農村。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切實把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作為工作重點,落實好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政策規定,今後每年要對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十五)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業和農村的比例要保持穩定,並逐步提高。適當調整對農業和農村的投資結構,增加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節水灌溉、人畜飲水、鄉村道路、農村沼氣、農村水電、草場圍欄等「六小工程」,對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帶動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著積極作用,要進一步增加投資規模,充實建設內容,擴大建設范圍。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區水利、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廁和秸稈氣化等各種小型設施建設。創新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繼續搞好生態建設,對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和濕地保護等生態工程,要統籌安排,因地制宜,鞏固成果,注重實效。
七、深化農村改革,為農民增收減負提供體制保障
(十六)加快土地徵用制度改革。各級政府要切實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按照保障農民權益、控制征地規模的原則,嚴格遵守對非農佔地的審批許可權和審批程序,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嚴格區分公益性用地和經營性用地,明確界定政府土地徵用權和徵用范圍。完善土地徵用程序和補償機制,提高補償標准,改進分配辦法,妥善安置失地農民,並為他們提供社會保障。積極探索集體非農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途徑和辦法。
(十七)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從2004年開始,國家將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實行購銷多渠道經營。有關部門要抓緊清理和修改不利於糧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規。加快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步伐,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完善糧食現貨和期貨市場,嚴禁地區封鎖,搞好產銷區協作,優化儲備布局,加強糧食市場管理和宏觀調控。當前,糧食主產區要注意發揮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購銷企業的主渠道作用。為保護種糧農民利益,要建立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制度。2004年,國家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用於主產區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其他地區也要對本省(區、市)糧食主產縣(市)的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要本著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原則,制定便於操作和監督的實施辦法,確保補貼資金真正落實到農民手中。
(十八)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要鞏固和發展稅費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減輕農民的稅費負擔,為最終實現城鄉稅制的統一創造條件。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2004年農業稅稅率總體上降低1個百分點,同時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降低稅率後減少的地方財政收入,沿海發達地區原則上由自己消化,糧食主產區和中西部地區由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解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一步降低農業稅稅率或免徵農業稅。各地要嚴格按照減稅比例調減到戶,真正讓農民得到實惠;確保各級轉移支付資金專款專用,及時足額下撥到位。要據實核減合法征佔耕地而減少的計稅面積。要加快推進配套改革,繼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進一步精簡鄉鎮機構和財政供養人員,積極穩妥地調整鄉鎮建制,有條件的可實行並村,提倡幹部交叉任職。優化農村學校布局和教師隊伍。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鞏固治理利用職權發行報刊的成果。積極探索化解鄉村債務的有效途徑。盡快制定農業稅的征管辦法。
(十九)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體制。要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出發,按照有利於增加農戶和企業貸款,有利於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要求,加快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體制。建立金融機構對農村社區服務的機制,明確縣域內各金融機構為「三農」服務的義務。擴大農村貸款利率浮動幅度。進一步完善郵政儲蓄的有關政策,加大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緩解農村資金外流。農業銀行等商業銀行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寬信貸資金支農渠道。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要調整職能,合理分工,擴大對農業、農村的服務范圍。要總結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經驗,創造條件,在全國逐步推開。繼續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嚴格監管、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和外資,積極興辦直接為「三農」服務的多種所有制的金融組織。有關部門要針對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研究提出多種擔保辦法,探索實行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擔保形式。鼓勵政府出資的各類信用擔保機構積極拓展符合農村特點的擔保業務,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農業擔保機構,鼓勵現有商業性擔保機構開展農村擔保業務。加快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選擇部分產品和部分地區率先試點,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參加種養業保險的農戶給予一定的保費補貼。
八、繼續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和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
(二十)完善扶貧開發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強化扶貧工作責任制,提高扶貧成效。2004年國家繼續增加扶貧資金投入。要在認真總結經驗、切實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對尚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進一步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切實做到扶貧到村到戶。對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實行社會救濟,適當提高救濟標准。對缺乏基本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要積極穩妥地進行生態移民和易地扶貧。對低收入貧困人口,要著力幫助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產業,開辟增收渠道,減少和防止返貧。健全扶貧投入機制,加強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所有扶貧資金的使用都要實行公示、公告和報賬制度,嚴格監督和審計,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真正使貧困戶受益。
(二十一)認真安排好災區和困難農戶的生產生活。2003年不少地方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一些農民生產生活遇到嚴重困難。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組織幹部深入災區和貧困地區,摸底排查,核實災情,及時把救濟款物發放到戶,按規定減免有關稅費,組織和引導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有條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好農墾企業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政策。
九、加強黨對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增收政策落到實處
(二十二)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始終重視嚴格保護耕地和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始終重視維護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利益,始終重視增加農民特別是種糧農民的收入。對「三農」問題,不僅分管領導要直接抓,而且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地、縣兩級領導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農業和農村工作上。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落實各項增收措施,為農民增收出主意、想辦法、辦實事、多服務,力戒浮誇和做表面文章,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准。要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培訓,增強宗旨意識和法制、政策觀念,增進與農民群眾的感情,提高他們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自覺性和本領。各行各業都要樹立全局觀念,為農民增收貢獻力量,在全社會形成有利於農民增收的良好氛圍。要激發廣大農民群眾艱苦創業的積極性,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通過辛勤勞動走上富裕之路。同時,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做好農村其他各項工作,為農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會環境。
做好新階段的農業和農村工作,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意義重大,任重道遠。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信心,奮力開拓,扎實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完)
⑧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
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2003年各地區各部門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了解決「三農」問題的力度,抵禦住了突如其來非典疫情的嚴重沖擊,
克服了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嚴重影響,實現了農業結構穩步調整,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村改革穩步推進,農民收入穩步增加,農村社會繼續
保持穩定。
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多年增長緩慢,
糧食主產區農民收入增長幅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許多純農戶的收入持續徘徊甚至下降,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斷擴大。農民收入長期上不去,
不僅影響農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響糧食生產和農產品供給;不僅制約農村經濟發展,而且制約整個國民經濟增長;不僅關系農村社會進步,而
且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不僅是重大的經濟問題,而且是重大的政治問題。全黨必須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好、維護好
、發展好廣大農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緊迫感和主動性。
現階段農民增收困難,是農業和農村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現實反映,也是城鄉二元結構長期積累的各種深層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農產
品市場約束日益增強、農民收入來源日趨多元化的背景下,促進農民增收必須有新思路,採取綜合性措施,在發展戰略、經濟體制、政策措施和工
作機制上有一個大的轉變。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做好農民增收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認真貫徹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調整農業結構,擴大農民就業,加快科技進步,深化農村改革,增加農業投入
,強化對農業支持保護,力爭實現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盡快扭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趨勢。
一、集中力量支持糧食主產區發展糧食產業,促進種糧農民增加收入
(一)加強主產區糧食生產能力建設。當前種糧效益低、主產區農民增收困難的問題尤為突出,必須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盡快加以解決。抓
住了種糧農民的增收問題,就抓住了農民增收的重點;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就抓住了糧食生產的根本;保護和提高了主產區的糧食生產能力
,就穩住了全國糧食的大局。從2004年起,國家將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選擇一部分有基礎、有潛力的糧食大縣和國有農場,集中力量建設
一批國家優質專用糧食基地。要著力支持主產區特別是中部糧食產區重點建設旱澇保收、穩產高產基本農田。擴大沃土工程實施規模,不斷提高耕
地質量。加強大宗糧食作物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治工程建設,強化技術集成能力,優先支持主產區推廣一批有重大影響的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
。圍繞農田基本建設,加快中小型水利設施建設,擴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提高排澇和抗旱能力。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對農民個人、農場職工、
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一定補貼。
(二)支持主產區進行糧食轉化和加工。主產區要立足糧食優勢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發展區域經濟,並按照市場需求,把糧食產業做大做強。
充分利用主產區豐富的飼料資源,積極發展農區畜牧業,通過小額貸款、貼息補助、提供保險服務等形式,支持農民和企業購買優良畜禽、繁育良
種,通過發展養殖業帶動糧食增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引導農產品加工業合理布局,扶持主產區發展以糧食為主要原料的農產品加工業,重
點是發展精深加工。國家通過技改貸款貼息、投資參股、稅收政策等措施,支持主產區建立和改造一批大型農產品加工、種子營銷和農業科技型企
業。
(三)增加對糧食主產區的投入。現有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土地復墾基金等要相對集中使用,向主產區傾斜。繼續增加農
業綜合開發資金,新增部分主要用於主產區。為切實支持糧食主產區振興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要開辟新的資金來源渠道。從2004年起,確定
一定比例的國有土地出讓金,用於支持農業土地開發,建設高標准基本農田,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也要加強糧食生產能力
建設。進一步密切產銷區的關系。糧食銷區的經營主體到產區建立糧食生產基地、倉儲設施和加工企業,應享受國家對主產區的有關扶持政策。產
區糧食企業到銷區建立倉儲、加工等設施,開拓糧食市場,銷區政府應予以支持並實行必要的優惠政策。
二、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
(四)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近幾年,農業結構調整邁出較大步伐,方向正確,成效明顯,要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要在保護和提高
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走精細化、集約化、產業化的道路,向農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不
斷開拓農業增效增收的空間。要加快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充分發揮各地的比較優勢,繼續調整農業區域布局。農產品市場和加工布局、
技術推廣和質量安全檢驗等服務體系的建設,都要著眼和有利於促進優勢產業帶的形成。2004年要增加資金規模,在小麥、大豆等糧食優勢產
區擴大良種補貼范圍。進一步加強農業標准化工作,深入開展農業標准化示範區建設。要進一步完善農產品的檢驗檢測、安全監測及質量認證體系
,推行農產品原產地標記制度,開展農業投入品強制性產品認證試點,擴大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等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和供應。加強動
物防疫體系建設,實施重點區域動物疫病應急防治工程,鼓勵鄉村建立畜禽養殖小區,2004年要啟動獸醫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加快實行法定檢
驗和商業檢驗分開的制度,對法定檢驗要減少項目並給予財政補貼,對商業檢驗要控制收費標准並加強監管。
(五)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各級財政要安排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專項資金,較大幅度地增加對龍頭企業的投入。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
業的技改貸款,可給予財政貼息。對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培訓、營銷服務,以及研發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展基地建設和污染治理等,可給予財政
補助。創造條件,完善農產品加工的增值稅政策。對新辦的中小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要加強創業扶持和服務。不管哪種所有制和經營形式的龍頭
企業,只要能帶動農戶,與農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給農民帶來實惠,都要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一視同仁地給予支持。
(六)加強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要圍繞增強我國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儲備能力和轉化能力,改革農業科技體制,較大幅度地增加預算內農
業科研投入。繼續安排引進國外先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資金。增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試和大面積示範推廣。引導和推動
企業成為農業技術創新主體,允許各類農業企業和民營農業科技組織申請使用國家有關農業科技的研發、引進和推廣等資金。深化農業科技推廣體
制改革,加快形成國家推廣機構和其他所有制推廣組織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發揮農業科技示範場、科技園區、龍頭企業
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建立與農業產業帶相適應的跨區域、專業性的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組織。支持農業大中專院校參
與農業技術的研究、推廣。
三、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七)推進鄉鎮企業改革和調整。發展鄉鎮企業是充分利用農村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全面發展農村經濟、拓展農村內部就業空間的重要途徑
。要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產業結構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的要求,調整鄉鎮企業發展戰略和發展模式,加快技術進步,加快體制和機制創新,重點發
展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大對規模以上鄉鎮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優化升級。引導農村集體企
業改製成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有條件的鄉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農村中小企業對增加農民就業作用明顯,只要符合安
全生產標准和環境保護要求,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都應當允許其存在和發展。有關部門要根據鄉鎮企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加強調查研究,
盡快制定促進鄉鎮企業改革和發展的指導性意見。
(八)大力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都可以
進入。要在稅收、投融資、資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對農村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給予支持。對合法經營的農村流動性小商小販,除國家另有
規定外,免於工商登記和收取有關稅費。
(九)繁榮小城鎮經濟。小城鎮建設要同壯大縣域經濟、發展鄉鎮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移民搬遷結合起來,引導更多的農民進入小城鎮,
逐步形成產業發展、人口聚集、市場擴大的良性互動機制,增強小城鎮吸納農村人口、帶動農村發展的能力。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要繼續支持小城鎮
建設,引導金融機構按市場經濟規律支持小城鎮發展。重點漁區漁港、林區和墾區場部建設要與小城鎮發展結合起來。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快推進
村莊建設與環境整治。
四、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增加外出務工收入
(十)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簡化農民跨地區就業和進城務工的各
種手續,防止變換手法向進城就業農民及用工單位亂收費。進城就業的農民工已經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城市創造了財富、提供了稅收
。城市政府要切實把對進城農民工的職業培訓、子女教育、勞動保障及其他服務和管理經費,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已經落實的要完善政策,沒有
落實的要加快落實。對及時兌現進城就業農民工資、改善勞動條件、解決子女入學等問題,國家已有明確政策,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採取更得力的
措施,明確牽頭部門,落實管理責任,加強督促檢查。健全有關法律法規,依法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各項權益。推進大中城市戶籍制度改革,放寬
農民進城就業和定居的條件。
(十一)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這是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增強我國產業競爭力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作
為一件大事抓緊抓好。要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按照不同行業、不同工種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訓內容,實行定向培訓,提高培訓
的針對性和適用性。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鼓勵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用人單位開展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各級財政
都要安排專門用於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資金。為提高培訓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訓效果,應由農民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政府對
接受培訓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貼和資助。要防止和糾正各種強制農民參加有償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的錯誤做法。
五、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搞活農產品流通
(十二)培育農產品營銷主體。鼓勵發展各類農產品專業合作組織、購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積極推進有關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立法工作。從
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專門資金,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質量標准與認證、市場營銷等服務。有關金融機構支
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標准化生產基地、興辦倉儲設施和加工企業、購置農產品運銷設備,財政可適當給予貼息。深化供銷社改革,發揮其帶動
農民進入市場的作用。加快發展農產品連鎖、超市、配送經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城市農貿市場改建成超市,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到城市開辦農產
品超市,逐步把網路延伸到城市社區。進一步加強產地和銷地批發市場建設,創造條件發展現代物流業。加強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管理,有關部門要
保證貨源充足、價格基本穩定,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等坑農傷農行為。支持鮮活農產品運銷,在全國建立高效率的綠色通道,各地要從實際
出發進一步改善農產品的流通環境。
(十三)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要進一步完善促進我國優勢農產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外貿發展基金要向促進農產品出口傾斜,主要用於支持企
業研發新產品新技術、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認證等,扶持出口生產基地。鼓勵和引導農產品出口加工企業進入出口加工貿易區。抓緊啟動園藝
產品非疫區建設。完善農產品出口政策性信用保險制度。有關部門要密切跟蹤監測和及時通報國內外市場供需、政策法規和疫病疫情、檢驗檢疫標
准等動態,為農產品出口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加強對外談判交涉,簽訂我國與重點市場國家和地區的雙邊檢驗檢疫和優惠貿易協定,為我國農產品
出口創造有利環境。適應農產品國際貿易的新形勢,加快建立健全禽肉、蔬菜、水果等重點出口農產品的行業和商品協會。
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
(十四)繼續增加財政對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投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解決「三農」問題,必須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和財政支出結構
。各級政府要依法安排並落實對農業和農村的預算支出,嚴格執行預算,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按照統一規劃、明確分工、統籌
安排的要求,整合現有各項支農投資,集中財力,突出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積極運用稅收、貼息、補助等多種經濟杠桿,鼓勵和引導各種社
會資本投向農業和農村。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切實把發展農村社會事業作為工作重點,落實好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的政
策規定,今後每年要對執行情況進行專項檢查。
(十五)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業和農村的比例要保持穩定,並逐步提高。適當調整對農業和農村的
投資結構,增加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節水灌溉、人畜飲水、鄉村道路、農村沼氣、農村水電、草場圍欄等「六小
工程」,對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帶動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發揮著積極作用,要進一步增加投資規模,充實建設內容,擴大建設范圍。各地
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開展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牧區水利、小流域治理、改水改廁和秸稈氣化等各種小型設施建設。創新和完善農村基礎設
施建設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繼續搞好生態建設,對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和濕地保護等生態工程,要統籌安排,因地制宜,鞏固成果,注
重實效。
七、深化農村改革,為農民增收減負提供體制保障
(十六)加快土地徵用制度改革。各級政府要切實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按照保障農民權益、控制征地規模的原則,嚴格遵守對非農佔地的
審批許可權和審批程序,嚴格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嚴格區分公益性用地和經營性用地,明確界定政府土地徵用權和徵用范圍。完善土地徵用程
序和補償機制,提高補償標准,改進分配辦法,妥善安置失地農民,並為他們提供社會保障。積極探索集體非農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途徑和辦法。
(十七)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從2004年開始,國家將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和銷售市場,實行購銷多渠道經營。有關部門要抓緊清理和修
改不利於糧食自由流通的政策法規。加快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步伐,轉變企業經營機制,完善糧食現貨和期貨市場,嚴禁地區封鎖,搞好產銷區
協作,優化儲備布局,加強糧食市場管理和宏觀調控。當前,糧食主產區要注意發揮國有及國有控股糧食購銷企業的主渠道作用。為保護種糧農民
利益,要建立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制度。2004年,國家從糧食風險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用於主產區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其他地區也要對本省
(區、市)糧食主產縣(市)的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要本著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的原則,制定便於操作和監督的實施辦法,確保補貼資金真正
落實到農民手中。
(十八)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要鞏固和發展稅費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減輕農民的稅費負擔,為最終實現城鄉稅制的統一創造條件。逐步降
低農業稅稅率,2004年農業稅稅率總體上降低1個百分點,同時取消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降低稅率後減少的地方財政收入,沿海發達地區
原則上由自己消化,糧食主產區和中西部地區由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解決。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進一步降低農業稅稅率或免徵農業稅。各地要嚴
格按照減稅比例調減到戶,真正讓農民得到實惠;確保各級轉移支付資金專款專用,及時足額下撥到位。要據實核減合法征佔耕地而減少的計稅面
積。要加快推進配套改革,繼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進一步精簡鄉鎮機構和財政供養人員,積極
穩妥地調整鄉鎮建制,有條件的可實行並村,提倡幹部交叉任職。優化農村學校布局和教師隊伍。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鞏固治
理利用職權發行報刊的成果。積極探索化解鄉村債務的有效途徑。盡快制定農業稅的征管辦法。
(十九)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體制。要從農村實際和農民需要出發,按照有利於增加農戶和企業貸款,有利於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要求,加快
改革和創新農村金融體制。建立金融機構對農村社區服務的機制,明確縣域內各金融機構為「三農」服務的義務。擴大農村貸款利率浮動幅度。進
一步完善郵政儲蓄的有關政策,加大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緩解農村資金外流。農業銀行等商業銀行要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拓寬信貸資金
支農渠道。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要調整職能,合理分工,擴大對農業、農村的服務范圍。要總結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經驗,創造條件,在全
國逐步推開。繼續擴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嚴格監管、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和外
資,積極興辦直接為「三農」服務的多種所有制的金融組織。有關部門要針對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的實際情況,研究提出多種擔保辦法,探索實行
動產抵押、倉單質押、權益質押等擔保形式。鼓勵政府出資的各類信用擔保機構機構,鼓勵現有商業性擔保機構開展農村擔保業務。加快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選擇部分產品和部分地區率先試點,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參加種養業保險的農戶給予一定的保費補貼。
八、繼續做好扶貧開發工作,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和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
(二十)完善扶貧開發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進一步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強化扶貧工作責任制,提高扶貧成效。2004年國家繼續增加扶貧資金投入。要在認真總結經驗、切實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對尚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進一步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切實做到扶貧到村到戶。對喪失勞動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實行社會救濟,適當提高救濟標准。對缺乏基本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要積極穩妥地進行生態移民和易地扶貧。對低收入貧困人口,要著力幫助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特色產業,開辟增收渠道,減少和防止返貧。健全扶貧投入機制,加強資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所有扶貧資金的使用都要實行公示、公告和報賬制度,嚴格監督和審計,確保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真正使貧困戶受益。
(二十一)認真安排好災區和困難農戶的生產生活。2003年不少地方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一些農民生產生活遇到嚴重困難。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負起責任,組織幹部深入災區和貧困地區,摸底排查,核實災情,及時把救濟款物發放到戶,按規定減免有關稅費,組織和引導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有條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實好農墾企業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政策。
九、加強黨對促進農民增收工作的領導,確保各項增收政策落到實處
二十二)要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重視農業的基礎地位,始終重視嚴格保護耕地和保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始終重視維護糧食主產區和種糧農民的利益,始終重視增加農民特別是種糧」問題,不僅分管領導要直接抓,而且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地、縣兩級領導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農業和農村工作上。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落實各項增收措施,為農民增收出主意、想辦法、辦實事、多服務,力戒浮誇和做表面文章,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准。要加強對農村基層幹部的培訓,增強宗旨意識和法制、政策觀念,增進與農民群眾的感情,提高他們帶領農民增收致富的自覺性和本領。各行各業都要樹立全局觀念,為農民增收貢獻力量,在全社會形成有利於農民增收的良好氛圍。要激發廣大農民群眾艱苦創業的積極性,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通過辛勤勞動走上富裕之路。同時,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做好農村其他各項工作,為農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智力支持和安定的社會環境。
做好新階段的農業和農村工作,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意義重大,任重道遠。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信心,奮力開拓,扎實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