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
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
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2、鏡子的發明
那個時候,各個部落流行搶婚,就是看誰長得漂亮,就把誰搶回來做老婆。黃帝上任後,擔心這樣搶來搶去,部落之間會出現內亂,就決定想法終止這個習俗。
於是,黃帝專門挑選了面貌醜陋無比,卻品德賢淑、性情溫柔的醜女為妻,並給她封號嫫母。在黃帝的帶領下,部落里「搶婚」的習俗,慢慢地消失了。
嫫母成了黃帝的妻子後,非常賢德,非常勤勞。有一回,她和族人一起去山上挖石板。當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里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
她拿起一看,看到了自己醜陋的面孔,她嚇著了,趕緊藏起來,帶回宮,還不敢對人說,只是趁沒人的時候偷偷地看。
後來,她看到石片凹凸不平,自己面孔怪模怪樣,就找來工具把石片全部磨平了。這樣一來,她的樣子是清晰多了,可卻還是一樣的丑。她心想:看來我丑是不能怪石片了。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以後,嫫母經常趁人不注意的時候,照著石片,收拾打扮自己。有一回,她正在照石片的時候,黃帝回來了,發現了嫫母的秘密。
嫫母把前因後果從頭至尾向黃帝訴說了一遍,請求黃帝的原諒。黃帝聽了,哈哈大笑:你沒有錯,這是你的一大發現,你立了功!就這樣,人類使用鏡子的歷史開始了。
3、倉頡造字
相傳,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
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
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以「羊馬蹄印」為源靈感。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
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做"字"。
4、魯班發明墨斗的故事
魯班創造了木匠劃線用的墨斗,那是他看到母親裁衣服時,用一個粉袋劃,受到啟發的結果。墨斗剛做好時,魯班每次彈線,都得請母親幫忙,捏住墨線的一頭。
有時,母親正在做衣服或煮飯,也不得不放下,趕來幫忙。有一天,魯班母親對他說:「你做個小勺子,不就可以代替我捏著墨線了嗎?」
魯班一聽,對呀!他很快做成了一個。從此,一個人就可以彈墨線了。直到現在,木工師傅們還把這個小勾子叫「班母」。
5、杜康釀酒
傳說,杜康某夜夢見一白鬍老者,告訴杜康將賜其一眼泉水,杜康需在九日內到對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間最美的飲料。
杜康次日起床,發現門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門入山尋找三滴血。第三日,杜康遇見一文人,吟詩作對拉近關系後,請其隔指滴下一滴血。
第六日,遇到一武士,杜康說明來意以後,武士二話不說,果斷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杜康見樹下睡一呆傻之人,滿嘴嘔吐,臟不可耐,無奈期限已到。
杜康遂花一兩銀子,買下其一滴血。回轉後,杜康將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滾,熱氣增騰,香氣撲鼻,品之如仙如痴。因為用了九天時間又用了三滴血,杜康就將這種飲料命名為「酒」。
因為有了秀才、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們在喝酒時一般也按這三個程序進行:第一階段,舉杯互道賀詞,互相規勸,好似秀才吟詩作對般文氣十足。
第二階段,酒過三巡,情到勝處,話不多說,一飲而盡,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階段,酒醉人瘋,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嘔,或隨處而卧,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恥。
『貳』 中國名人發明創造的故事,簡略一點的
1、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
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2、魯班發明墨斗的故事
魯班創造了木匠劃線用的墨斗,那是他看到母親裁衣服時,用一個粉袋劃,受到啟發的結果。
墨斗剛做好時,魯班每次彈線,都得請母親幫忙,捏住墨線的一頭。有時,母親正在做衣服或煮飯,也不得不放下,趕來幫忙。
有一天,魯班母親對他說:「你做個小勺子,不就可以代替我捏著墨線了嗎?」魯班一聽,對呀!他很快做成了一個。從此,一個人就可以彈墨線了。直到現在,木工師傅們還把這個小勾子叫「班母」。
3、蔡倫造紙的故事
改進造紙術時的蔡倫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他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
他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蔡倫帶著工匠們反復試驗,試制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向漢和帝獻紙 ,蔡倫將造紙的方法寫成奏摺,連同紙張呈獻皇帝,得到皇帝的贊賞,便詔令天下朝廷內外使用並推廣,朝廷各官署、全國各地都視作奇跡。
九年後,蔡倫被封為「龍亭侯」,食邑300戶。由於在全國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紙方法是蔡倫發明的,人們便把這種紙都稱為「蔡侯紙」。
蔡倫的造紙術沿著絲綢之路經過中亞、西歐向整個世界傳播,為世界文明的傳承和發展起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4、戴梓發明連珠銃的故事
戴梓發明了一種名叫「連珠火銃」的武器,也叫二十八連珠火銃。銃背是彈匣,可貯存28發火葯鉛丸。銃機有兩個,相互銜接,扣動一機,彈葯自落於筒中,同時解脫另一機而擊發。它的形狀很像琵琶,能夠連續射擊28發子彈。
但是戴梓並沒有將「連珠銃」獻給軍營,而是「藏器於家」。原因據說是被一個夢給嚇怕了。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戴梓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人斥責他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你如果將此器獻上使其「流布人間」,你的子孫後代將沒有活人了。
5、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故事
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如今的木板水印畫仍用此法,統稱為「雕版印刷術」。
畢升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實踐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艱難,認真總結前人的經驗,發明活字印刷術。其方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具體記載。
從十三世紀到十九世紀,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傳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稱畢升是印刷史上的偉大革命家。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以及他發明活字版的經過,除了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的記載外,還找不到第二個文獻資料。
沈括只說他是個布衣,籍貫及生平一點都沒有交代。所謂布衣,從字面理解就是沒有作過官的普通老百姓。關於畢升的職業,以前曾有人作過各種推猜,但最為可靠的說法,畢升應當是一個從事雕版印刷的工匠。
因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術的人,才有可能成為活字版的發明者。由於畢升在長期的雕版工作中,發現了雕版時最大缺點就是每印一本書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較長時間,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
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則可排印任何書籍,活字可以反復使用。雖然製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後排印書籍則十分方便。正是在這種啟示下,畢升才發明了活字版。
『叄』 歷史上有哪些發明創造的小故事
鋸和刨
今天,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鋸、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傳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經過反復試驗,研究出來的。
就拿鋸的發明來說吧。有一次,國王命令魯班在十五天內伐出三百根樑柱,用來修一座大宮殿。於是,魯班帶著徒弟們上山了。他們起早貪黑,揮起斧頭,一連砍了十天,一個個累得精疲力盡,結果只砍了一百來棵大樹。
這時,磚瓦石料都已備齊,國王選定動工的黃道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動工時木料准備不齊,是要處死刑的。怎麼辦呢?晚上,魯班躺在床上翻來復去地睡不著。他爬起來,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山上走去。抬頭望望,啟明星向他眨著眼睛,天快亮了。
突然,魯班覺得手被什麼東西劃了一下,抬手一看,長滿老繭的手劃出一道口子,滲出了血珠。他仔細地在周圍觀察,原來是絲茅草劃的。魯班很驚奇,他摘了一片草葉,發現草葉邊緣長著許多鋒利的細齒。一轉身,他又看見一隻大蝗蟲正張著兩個大板牙,很快地吃著草葉。魯班捉了個蝗蟲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齒。看看絲茅草的葉子,再看看蝗蟲的大板牙,他心裡豁然開朗。
他用毛竹做了一條竹片,上面刻了很多象絲茅草葉和蝗蟲板開那樣的鋸 齒。用它去拉樹,只幾下,樹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樹干出了一道深溝。可是,時間一長,竹片上的鋸齒不是純了,就是斷了。這時,魯班想起了鐵。他跑下山去,請鐵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帶鋸齒的鐵條,用它去拉樹,真是快極了!
這鐵條,就是鋸的祖先。有了它,魯班和徒弟們只用了十三天,就伐了三百根樑柱。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班門弄斧」這句話,就是說誰要在魯班面前擺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由此可見,魯班用斧之純熟。
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魯班做木匠活時,常常遇到直角。雖然他手頭有畫直角的矩,可用起來挺費事。魯班經過改進,做成一把「l 」形的木尺,量起直角來,可方便了!後來,人們都把它叫魯班尺。 由於魯班對木工工具的改進作出了這么大的貢獻,所以,兩千多年來,木匠們都尊敬地稱他是祖師。
石磨與雲梯
魯班一年到頭,四處奔波,給別人幹活。 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來休息。旁邊,有一家人正准備做飯,可是沒有麵粉了。他們拿來一些麥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搗。搗麥的人累得滿頭大汗,才搗碎了很少一點。因為麥粒是橢圓形的,用勁小了,砸不碎;勁大了,又把麥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當時,人們都是用的這種辦法。魯班決心改革它,為人們解決困難。 又一天,「魯班來到另一個地方幹活,恰巧看到一個老太太正在搗麥子。老太太年歲大了,舉不起石杵了。她扶著石杵,在石臼里研著麥粒。魯班走過去一看,石臼里的麥粒有不少已經磨成了粉。魯班從這里得到了啟發。
回到家裡,魯班叫他的妻子雲氏找來兩塊石料。他把石料鑿成兩個大圓盤,又在每個圓盤的一面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個圓盤,他還安上了木把。鄰居們都很奇怪,魯班做的是什麼呢?大家都圍過來看。只見魯班把兩個圓盤摞在一起,鑿槽的兩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還裝了個軸。他在圓盤中間放上麥粒,然後轉動上面的石盤,麥粒很快就磨成了麵粉。大家高興極了,魯班真是為人們立了一大功啊「 這就是兩千多年來,在我國農村曾經廣泛使用過的石磨。
魯班不僅是能為人民製造各種生活用具的能工巧匠。而且是一個傑出的機械發明家。
魯班生活的年代,正值諸侯爭霸,戰爭連年不休。那時,每個城市都修有很高很厚的城牆。守城的將士們關上城門,站在城牆上守衛著。而攻城者呢,手中的武器不過是弓箭、長矛之類,很難將城攻下。常常是把城圍了多日,干著急攻不下來。
魯國國王命令魯班製造攻城的器械。魯班想來想去,想起了自己蓋房子時用過的短梯。踏著短梯,能登上房頂,造一個長梯,不就可以爬上高高的城牆了嗎?如果在梯子上還能射箭,不就可以打退守城的人了嗎?於是,魯班造出了」雲梯「。這種」雲梯「,能在乎地上架起來,夠上高高的城牆,上面還可以站人射箭。現代消防器材中的雲梯,就是從這個雲梯發展演變而來的。
『肆』 誰有有關創造的小故事
紡車:
南宋後期出現以水為動力驅動的水轉大紡車,元代盛行於中原地區,主要用於加工麻紗和蠶絲 ,是當時世界上先進的紡織機械。原動機構為一個直徑很大的水輪,水流沖擊水輪上的輻板,帶動大紡車運行。大紡車上錠子數多達幾十枚,加捻和卷繞同時進行,具備了近代紡紗機械的雛形,一晝夜可紡紗 100 多斤,比西方水力紡織機械約早400多年。
高跟鞋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追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就很快地盤行起來了。
雨衣 18世紀,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托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麼也擦不掉,只好穿著這身臟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托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穿在裡面的衣服一點沒有濕,他索性將橡膠汁塗滿全身衣服。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膠布雨衣。
剃須刀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一天,吉列刮鬍子,佩因特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一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造薄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鏡子 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
拉鏈 拉鏈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系鞋帶的麻煩,就發明一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鏈。這種拉鏈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就可使鉤子與扣眼一個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
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人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十大發明之一。
冰箱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機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發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乙醚是一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研製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用。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根據海豚的定位系統發明了聲納~
2.根據鳥巢的結構建造的北京2008奧運會主場管(名字就叫鳥巢)
3.根據變色龍遇到危險變色逃生的啟示人們發明了用與不同地理環境的特種軍服
通過蜻蜓發明了直升機
通過魚的身體發明了水下動力學
人類的發明——來自動物的靈感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根據火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仿生與高科技 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魔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又能覺察出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科學家據此設計出了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 …科學家通過對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發明了能提高魚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運動形式的無輪汽車(跳躍機)等。
前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企鵝王的啟示下,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王」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的寬闊的底部,直接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撐動著前進,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
科學家模仿昆蟲製造了太空機器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對幾種昆蟲的研究,已經研製出一個小型的導航和飛行控制裝置。這種裝置可以用來裝備用於火星考察的小型飛行器。
英國科學家在仿生學啟發下,正在研製一種可以靠尾鰭擺動以S形「游水」的潛艇新式潛艇的主要創新之處是使用了被稱為「象鼻致動器」的裝置。「象鼻」由一組用薄而柔軟的材料做成的軟管組成,模仿肌肉活動,推動鰭的運動。這種新式潛艇可以充當水底掃雷潛艇,用來對付最輕微的聲響或干擾便會引爆的水雷
大自然對人類的啟示
大自然是美麗的大自然,我們因該保護大自然,不能丟垃圾、吐啖、砍樹.接著,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從前有一個村,他不愛保護大自然就砍樹,拿樹做成椅子和桌子,不久,哪個村裡人覺的房子舊了該換新的。人們都去砍木做房,房子做好了,那裡村字的人都高興的叫了起來,有的驕傲到比誰的房子美就這樣子人們天天都砍樹。
不久洪水來了,洪水把村莊全毀了,越漂亮的房子都給兇猛的洪水沖走了因為沒有數的阻擋下著些房子都被沖走了,這里都變成廢區,這個故事給大家不要亂采地。
大自然這么好為什麼還要有人破壞呢?讓我說吧!因為有人沒地方丟,沒辦法就丟到地下,有的人以為丟垃圾就這么一丟多沒家教,還有在我們的班裡有人把蘋果不吃在上面畫畫多可惡,還有的吃香口絞吃了吐在地下讓值日生添麻煩,在這么好的環境下學習聽,那一群一群的螞蟻幫的小骨頭是教我們團結,那蜜蜂去采蜜是教我們勤勞,你看大自然多麼美好,去破壞它捨得嗎?
大自然的啟示
古人有過一句極為深刻的話:師法自然。說得真棒!大自然給我們上過的課的確很多很多,且一節比一節美妙。先請聽一個故事。
故事之二:有人為了曬衣服,曾在相距不遠的兩棵樹上拴了鐵絲,久而久之,鐵絲形成了鐵箍也就牢牢地勒進了樹干,硬是在樹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溝。兩年後,鐵箍更是深深地勒進了樹里,可憐的樹看來是必死無疑了,但奇跡偏偏因此而發生,那堅強的樹非但沒有勒死,反而站得穩穩當當的,硬是把那可怕的鐵箍活活地吞了進去!而這一切恰好被一位絕望之極的老人看到,也就得到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氣。老人得的是癌症!他戰勝病痛活了下來。多活了好幾年,臨去世時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感謝那棵樹!
瞧!大自然多深刻,雖然不聲不響,卻能給人超常的力量。
是的,類似的故事還很多。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虛。一群螞蟻能抬走大骨頭,那是在教我們團結。溫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們堅韌。蜜蜂在花叢中忙碌穿梭,那是教我們勤勞。含差草默默收攏葉片,那是告訴我們切莫過分張場。
是的,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我們肯學,天天都會有收獲。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
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講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來了。
--------------------------------------------------------------------------------
雨 衣
1747年,法國工程師弗朗索瓦·弗雷諾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從橡膠木上獲得的膠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這種膠乳溶液中進行浸塗處理後,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托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麼也擦不掉,只好穿著這射臟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托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穿在裡面的衣服一點沒有濕,他索性將橡膠汁塗滿全身衣服。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膠布雨衣。
--------------------------------------------------------------------------------
剃須刀
1828年謝菲爾德製成一邊有保護的刀片,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國一位推銷員吉列偶遇發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賺大錢,想發明一種從從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東西。
一天,吉列刮鬍子,發現剃刀的刀片正適合這種構想。他設計出種安全剃刀夾持柄,但找不到能製成薄刀片的廠家。到1901年,他遇見機械師卡森,才解決了技術問題,使鋤形刀架與雙刃可換刀片合成一體,並申請了專利。
早在1900年,電動剃須刀已在美國獲得專利,但第一種適於商業製造的電動剃須刀是由美國退役陸軍上校希克設計,並於1928年獲得專利的。
--------------------------------------------------------------------------------
鏡 子
我們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鏡」。14世紀初,威尼斯人用錫箔和水銀塗在玻璃背面制鏡,照起來很清楚。15世紀紐倫堡製成凸透鏡,是制玻璃時在內部塗上一層汞劑而成。
現代鏡子是用1835年德國化學家利比格發明的方法製造的。把硝酸銀和還原劑混合,使硝酸銀析出銀,附在玻璃上。
--------------------------------------------------------------------------------
拉 鏈
拉鏈是1891年由美國芝加哥機械師賈德森最先發明的。
賈德森為了解除每天系鞋帶的麻煩,就發明一種可以代替鞋帶的拉鏈。這種拉鏈是由一排鉤子和一排扣眼構成,用一個鐵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鉤子與扣眼一個依次扣緊。賈德森把樣品送到1893年的哥倫比亞博覽會上展出,得到好評,並因此取得了專利。
如今,拉鏈的品種不斷增多,其應用不只限於日用品,而且已進入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被某些人譽為20世紀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一。
--------------------------------------------------------------------------------
冰 箱
第一台人工製冷壓縮楊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發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亞《基朗廣告報》的老闆,在一次用乙醚清洗鉛字時,他發現乙醚塗在金屬上有強烈的冷卻作用。
乙醚是一種沸點低的液體,它很容易發生蒸發吸熱現象。哈里森經過研究研製出了使用乙醚和壓力泵的冷凍機,並把它應用在澳大利亞維多利的一家釀酒廠,供釀酒時製冷降溫用。
第一台用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師布萊頓和孟德斯於1923年發明的。後來一家美國公司買去了他們的專利,於1925年生產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伍』 有關「創造力」的小故事有哪些
創造力小故事
1.「毛毛蟲實驗」(擯棄墨守成規)
法國著名科學家法伯發現了一種很有趣的蟲子,這種蟲子都有一種「跟隨者」的習性,它們外出覓食或者玩耍,都會跟隨在另一隻同類的後面,而從來不敢另尋出路。法伯做了一個實驗,他花費了很長時間捉了許多這種蟲子,然後把它們一隻只首尾相連放在一個花盆周圍,在離花盆不遠處放置了一些這種蟲子很愛吃的食物。一個小時之後,法伯前去觀察,發現蟲子一隻只不知疲倦地圍繞著花盆轉圈。一天之後,法伯再去觀察,發現蟲子們仍然在一隻緊跟一隻地圍繞著花盆疲於奔命。七天之後,法伯去看,發現所有的蟲子已經一隻只首尾相連地累死在了花盆周圍。
後來,法伯在他的實驗筆記中寫道:這些蟲子死不足惜,但如果它們中的一隻能夠越出雷池半步,換一種方式,就能找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命運也會迥然不同,最起碼不會餓死在離食物不遠的地方。
其實,該換一種思維方式生存的不僅僅是蟲子,還有比他們高級得多的人類。
一個非常著名的公司要招聘一名業務經理,豐厚的薪水和各項福利待遇吸引了數百名求職者前來應聘,經過一番初試和復試,剩下了10名求職者。主考官對這10名求職者說:「你們回去好好准備一下,一個星期之後,本公司的總裁將親自面試你們。」一個星期之後,10名做了准備的求職者如約而至。結果,一個其貌不揚的求職者被留用下來,總裁問這名求職者:「知道你為什麼會被留用嗎?」這名求職者老實地回答:「不清楚。」總裁說:「其實,你不是這10名求職者中最優秀的。他們做了充分的准備,比如時髦的服裝、煙熟的面試技巧,但都不像你所做的准備這樣務實。你用了一種超常規的方式,對本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及別家公司同類產品的情況做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並提交了一份市場調查報告。你沒被本公司聘用之前,就做了這么多工作,不用你又用誰呢?」
點評:世上的事情有時就這么簡單得讓人難以置信,如果你墨守成規,等待你的只有失敗;相反,如果你稍微動一下腦筋,對傳統的思維方式進行一番創新,就能獲得成功。比如,那種具有「跟隨者」習性的蟲子為什麼就木能動動腦筋,對自己固有的習性進行一下創新——不跟在別人身後漫無目的地奔跑,而像那個其貌不揚的求職者一樣換一種思維方式呢?當然,讓蟲子擯棄自己固有的習性難免苛求,蟲子畢竟是蟲子。但是,人呢?
2.將腦袋打開1毫米
美國有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每年的營銷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10年,每年的營業額增長率為10%-20%。這令董事會興奮萬分。
不過進入第11年、第12年、第13年時,營銷額則停滯下來,但每月大體維持在同樣的數字,董事會對此3年的業績表現感到強烈不滿,便召開經理級以上的高層會議,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名年輕的經理站了起來,對總裁說:「我有一張紙條,紙條里有個建議,若您要採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美元。」
總裁聽了很生氣地說:「我每個月都支付給你薪水,另有分紅、獎金,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對策,你還另外要求5萬美元,是不是太過分?」「總裁先生,請別誤會,您支付我的薪水,讓我平時賣力為公司工作,但這是一個重大而又有價值的建議,您應該支付我額外的獎金。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l分錢也不必支付。但是,您損失的必定不止5萬美元。」年輕的經理說。「好,我就看看它為何值這么多錢?」總裁接過那張紙條,閱畢,馬上簽了一張5萬美元的支票給那個年輕的經理。那張紙條上只寫了一句話:「將現在的牙膏開口直徑擴大1毫米。」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試想,每天早晚,消費者多用直徑擴大了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多出多少倍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14個年頭的營業額增加了32%。
點評:一個小小的改變,往往會引起意料不到的變化。當你習慣於舊有的思維模式而走不出一條新路時,何不將你的腦袋打開1毫米?!(摘自:《中國青年報》,2004年4月4日,第3版)
3.打破規則故事三則
第一則:公元前333年冬天,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領軍隊到達亞洲城市戈爾迪烏姆以搶占冬季營地。在那裡,他聽到了有關這個城市的著名傳說——「戈爾迪之結」(希臘神話中弗利基亞國王戈爾迪所打)。按神諭,誰解開了這個異常復雜的結,誰就將成為亞細亞之王。這個故事引起了亞歷山大的興趣,他命人把他帶到戈爾迪之結前,試圖解開它。但他研究了一會兒,仍找不到繩子的兩端,陷入了困境。他問自己:「我怎樣才能解開這個結呢廣突然,他想出了一個主意:「我要自己來制定解開這個結的規則。」於是他拔出劍,把這個結一劈兩半。亞洲註定是屬於他的了。
第二則:19世紀70年代,當時著名的打字機製造商肖爾斯公司聽到很多用戶的抱怨:打字員打字速度太快的話,按鍵就會撞在一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管理層讓工程師們找出一種防止這種現象發生的辦法。工程師們討論了一會兒之後,其中一個人說:「如果我們讓打字員的速度慢下來,會怎麼樣?按鍵就不會擠撞得那麼厲害了。」於是就有了低效的鍵盤排列組合。例如,字母「O 」和「I」在英語中的使用頻率分別排在第3和第6位,但工程師們卻把它們放在鍵盤上由靈活性較弱的手指敲擊的位置。這種「低效邏輯」在鍵盤設計上普遍使用,這個不同凡響的創意解決了鍵盤上的撞擊問題。自從這個解決方案誕生起,打字機的技術發展水平和文字處理技術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第三則:一群俄羅斯移民有在每年的12月30日下午慶祝新年前夜的傳統。《洛杉礬時報》的一名記者聽說後,認為這其中一定有原因,就去采訪他們。
「你們為什麼比別人早36個小時慶祝新年?」她問道。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回答說:「40年前,我們還在蘇聯的時候,生活十分貧窮,我們發現在12月30日清一個樂隊要便宜得多。這就是這種傳統的由來。」令人奇怪的是,這些人中的大多數如今已經富裕起來,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支付新年前夜鋪張的娛樂活動,但他們仍然在前一天下午慶祝新年。在所有我們的生活中幾乎都存在類似這種「響了一個陳舊過時的原因而提前慶祝新年」的心態。
4.垃圾筒的故事(尋找跳板)
幾年前,荷蘭的一座城市出現了亂扔垃圾的問題,原本干凈整潔的地方變得有礙觀瞻,因為人們不再使用垃圾箱了。大街上到處都是隨地亂扔的煙頭。啤酒瓶、巧克力糖紙、報紙等各種廢棄物。
衛生部門顯然對此很關心,他們開始尋找清潔城市的辦法。一種辦法是把隨地亂扔廢棄物的罰款從25荷蘭盾(荷蘭貨幣單位)提高到50荷蘭盾。他們嘗試了這個辦法,但收效甚微。另一個方案是增加在這一地區街頭巡邏的督察員,這也可以算是另一種「懲罰隨地亂扔」的辦法。同樣,它也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後來,有人提出了下面這個問題:
假如人們在把垃圾倒進垃圾桶的時候,垃圾桶能付錢給他們,會怎麼樣?我們可以給每一個垃圾桶裝一個電子感應裝置和一個硬幣返還系統。每當有人把垃圾倒進垃圾桶,它就會付給他10荷蘭盾。
這種想法至少是對人們的大腦猛敲了一下。「假如……會怎麼樣」這個問題把「懲罰隨地亂扔」變成了「獎勵遵紀守法」。不過,這個想法存在著顯而易見的缺陷,因為如果真的實施這種想法,這座城市就要破產了——歐洲會有一半的人到那裡去倒垃圾。
幸運的是,傾聽這個想法的人並沒有以是否切實可行來衡量它,而是把它作為跳板,進而問自己:「還有其他什麼辦法可以對那哪些把垃圾倒入垃圾桶的人進行獎勵呢?」這個問題使他們找到了下面這個解決方案。衛生部研製了一種電子垃圾桶,它的上部裝有一個感應裝置,當探測到有垃圾倒入時,就會激活錄音機,同時播放其中的一段笑話。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會講笑話的垃圾桶!不同的垃圾桶講不同的笑話(有的講低俗的雙關語,有的講冗長無聊的滑稽故事,還有的講簡短的俏皮話),此舉很快就有了成效。笑話每兩周就更換一次,人們都特意地把垃圾倒入垃圾桶,於是城市又恢復了原有的整潔。
5.突破思維框框故事三則
十六歲的少年
1972年美國民主黨提名麥高文出馬和尼克松競選總統。後來,麥高文決定換掉他的副總統競選搭檔。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看到了這個畢生的機會,他以五美分一個的價格買下了5000個已經成為廢物的「麥高文——伊哥領」競選名牌和汽車貼紙。隨後他再以每個25美元的價格出售這些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紀念物。
雖然這個少年一次性的財富並沒有帶來產業界的革命或突破,但關鍵的是他發掘了旁人無法察覺的機會。這個少年是誰?他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便利貼的發現
便利貼的發現十分的偶然。本來科學家是要研究一種黏性很強的膠,卻發現得到的是黏性較弱的弱膠。正當大家感到沮喪的時候, 3M公司的一個人從這個實驗中發現了它真正的價值。
於是,這就變成了一個可以賺取幾十億美元的商機。
清潔工的建議
美國聖地亞哥的克特立旅館是一座重要建築的誕生地。當時旅館的管理人員覺得原來的電梯太小,必須擴建。於是,找了很多工程師來一起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設計的方案是從地下室到頂樓,一路挖一個大洞,就可以建一個新電梯了。
他們的談論被一個清潔工聽到了,清潔工問他們要干什麼,於是這些人解釋了方案。清潔工聽後說:可這樣會搞得很臟、很亂呀,而且如果停業的話很多人會失去工作。
一個工程師聽了清潔工的話,於是挑戰性地問:「你有更好的主意嗎?
清潔工想了想說:「為什麼不在旅館的外面修電梯呢?」於是,克特立旅館成了現在已被廣為採用的室外電梯的發源地。
就算不是專家,也會有很棒的點子。
願你喜歡
『陸』 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小故事
復印機
起初,愛迪生發明的石蠟紙,只是普遍運用於食品,糖果的包裝材料上,後來他嘗試在蠟紙上刻出文字輪廓,形成一張石蠟刻字紙版,在紙版下墊上白紙,再用墨水的滾輪從刻字的石蠟紙上滾一滾,奇妙的事發生了,白紙上出現清楚的字跡。之後又經過多次的改良試驗,1976年,愛迪生開始量產他發明的復印機,一下子,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團體都採用這種蠟紙油印機。由於愛迪生復印機大受歡迎,風行全球,使得愛迪生深切體驗到,應該發明人們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東西。
同步發報機
早期的電報機,一次只能傳遞一個訊息,而且不能同時交換信號,由於愛迪生本身是電報技師,便著手改良傳統發報機,製造出二重發報機,1974年又研發出四重發報機,也就是同步發報機。在無線電還沒有發展的當時,同步發報機是一項重大的突破。
改良電話機
我們都知道,現代電話是由貝爾所發明的,事實上,電話能夠清晰的接收與發話,要歸功於愛迪生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突破傳統的窠臼,製造出碳粉送話器,一舉提高了電話的靈敏度,音量,接收距離,否則,我們現在打電話時還是會常常:喂!喂!聽不到啊,聽不清楚啦。
留聲機誕生
1877年12月的一個夜裡,夢羅園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微微顫抖著,不是因為寒冷,而是因為他們聽到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錄音:「瑪琍有隻小綿羊,毛色白皙像雪樣,不論瑪琍到哪裡,小羊總在她身旁……這項偉大的發明,不用小罐子老師多作介紹,大家都可以了解,它的應用面有多廣。法國政府,還因此授與愛迪生爵士的頭銜呢!後來,愛迪生又多次改良留聲機,直到將滾筒式改成膠木唱盤式為止,這中間可不是一,二年而已,而是歷經幾十年的不斷改進喔!
光明的使者
19世紀初,人們開始使用煤氣燈(瓦斯燈),但是煤氣靠管道供給,一但漏氣或堵塞,非常容易出事,人們對於照明的改革,十分殷切。事實上,愛迪生為自己訂定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除了改良照明之外,還要創造一套供電的系統。
於是他和夢羅園的夥伴們,不眠不休的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推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 泡。 美國來客兄弟--飛機
中國袁隆平--雜交水稻
俄科學家發明隱身衣
據悉,奧萊格·加多姆斯基教授是俄羅斯烏里揚諾夫斯克州立大學量子和光電子學系的一名知名教授,在過去許多年中,加多姆斯基教授一直在進行著黃金納米粒子的實驗研究。通過多年的研究,加多姆斯基教授發現,一個物體只要覆蓋上一種由黃金膠體粒子製造的「特殊外衣」,就可以從肉眼前消失,也就是達到了隱形的效果。
加多姆斯基教授發明的「隱身衣」利用了光的特性和物體的光反射原理。加多姆斯基教授說:「現在,我們只能使靜止的物體隱形,因為物體移動時,光的輻射頻率會發生改變,所以我們目前無法使移動的物體保持隱形。然而,我相信科學家不久就會製造出類似哈利·波特魔法斗篷之類的移動隱身衣。」
事實上,加多姆斯基教授不是第一個在「人造隱形」領域取得成功的科學家。2005年3月,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阿魯和英奎特曾宣布他們發明了使物體「隱形」的理論方法。研究使用的是等離子體激光。
俄羅斯科學家的發明與美國科學家設計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基於銳減散射光的概念。人類能看到物體是因為光射到物體上後,物體又反射了光。只要中斷這個過程,人就看不到物體。
加多姆斯基教授的「隱身衣」發明已經申請了科學專利。研究人員相信,像飛機和太空船這樣的大型物體,只要塗上了這種特殊物質,將能夠從雷達屏幕前「消失贊同
718| 評論(1)
『柒』 人類發明創造發明的小故事
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發是多種多樣的。大自然的巢穴,天然渾成,質朴無華,然而正是受此啟發,人類才發展起了建設科學,建立起了現代化大城市。大自然的河流,看起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日夜奔騰不息,但它不也是在日夜教導人們如何理解地球的重力、運動的慣性力等許多道理,教會人們如何開發利用大自然的潛能嗎?金屬,給人類的靈感就更多了,這類看起來很堅硬的東西,被火融化後竟能按照人類的需要變成為人類所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們明白了各種物質都有熔點,都能進行形態和能態轉化。
人類根據鯊魚做出了飛機,根據蝙蝠做出了雷達.人類根據蜻蜓的翅膀發明了飛機,根據蝙蝠的嘴和耳朵發明雷達,根據鯨魚的外形發明了輪船,根據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
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電魚與伏特電池;
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模擬藍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將設計出仿生光解水的裝置,從而可獲得大量的氫氣。
根據對人體骨胳肌肉系統和生物電控制的研究,已仿製了人力增強器——步行機。
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鋸子學的是螳螂臂,或鋸齒草。
蒼耳屬植物獲取靈感發明了尼龍搭扣。
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合氣體檢測儀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貝用它的蛋白質生成的膠體非常牢固,這樣一種膠體可應用在從外科手術的縫合到補船等一切事情上
根據蝙蝠,研究了雷達 根據魚類,研究了潛水艇 根據鳥類,研究了飛機根據熒火蟲,研究了熒光燈,
人類的發明——來自動物的靈感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根據火野豬的鼻子測毒的奇特本領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批防毒面具。火箭升空利用的是水母、墨魚反沖原理。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變色龍的變色本領,為部隊研製出了不少軍事偽裝裝備。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美國空軍通過毒蛇的「熱眼」功能,研究開發出了微型熱感測器。人類還利用蛙跳的原理設計了蛤蟆夯(hang)。人類模仿警犬的高靈敏嗅覺製成了用於偵緝的「電子警犬」。
仿生與高科技 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科學家研究發現蝙蝠魔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喉和耳朵組成的回聲定位系統。因為蝙蝠魔在飛行時發出超聲波,又能覺察出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超聲波。科學家據此設計出了現代的雷達——一種無線電定位和測距裝置 …科學家通過對海豚游泳阻力小的研究發明了能提高魚雷航速的人工海豚皮;以及模仿袋鼠在沙漠運動形式的無輪汽車(跳躍機)等。
前蘇聯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企鵝王的啟示下,他們設計了一種新型汽車--「企鵝王」牌極地越野汽車。這種汽車的寬闊的底部,直接貼在雪面上,用輪勺撐動著前進,行駛速度可達50公里/小時。
科學家模仿昆蟲製造了太空機器人。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一個科研小組通過對幾種昆蟲的研究,已經研製出一個小型的導航和飛行控制裝置。這種裝置可以用來裝備用於火星考察的小型飛行器。
英國科學家在仿生學啟發下,正在研製一種可以靠尾鰭擺動以S形「游水」的潛艇新式潛艇的主要創新之處是使用了被稱為「象鼻致動器」的裝置。「象鼻」由一組用薄而柔軟的材料做成的軟管組成,模仿肌肉活動,推動鰭的運動。這種新式潛艇可以充當水底掃雷潛艇,用來對付最輕微的聲響或干擾便會引爆的水雷。
『捌』 發明創造的小故事
高跟鞋
15世紀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經常要出門做生意,又擔心妻子會外出風流。一個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後跟沾了許多泥,因而步履艱難。商人由此受到啟發,因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認為妻子穿上高跟鞋將無法在跳板上行走,這樣就可以把她困在家裡。
豈料,他的妻子穿上這雙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傭人陪伴,上船下船,到處遊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講求時髦的女士爭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來了。
雨 衣
1747年,法國工程師弗朗索瓦·弗雷諾製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從橡膠木上獲得的膠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這種膠乳溶液中進行浸塗處理後,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蘇格蘭橡膠廠的麥金托什因生活窘迫,無力購買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將橡膠汁沾滿衣褲,怎麼也擦不掉,只好穿著這射臟衣服回家。室外陰雨綿綿,麥金托什回到家卻驚喜地發現 魯班就是公輸般,很注意對客觀事物的觀察、研究,他受自然現象的啟發,致力於創造 發明。一次攀山時,手指被一棵小草劃破,他摘下小草仔細察看,發現草葉兩邊全是排列均勻的小齒,於是就模仿草葉製成伐木的鋸,他看到各種小鳥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就用竹木削成飛鷂,藉助風力在空中試飛。開始飛的時間較短,經過反復研究,不斷改進,竟能在空中飛行很長時間 蒸汽機的發明 飛機---小鳥 潛水艇---魚 汽車---甲殼蟲 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 發明了雷達 根據鷹的銳利的眼睛 發明了鷹眼,給飛行員用的 動物對人類的啟示 受魚兒在水中游盪,人類學會了游泳,發明了潛艇等。 受鳥兒空中飛翔的啟示,人類發明了飛機。 ……………… 蝴蝶 五彩的蝴蝶顏色粲然,如重月紋鳳蝶、褐脈金斑蝶等,尤其是螢光翼鳳蝶,其後翊在陽光下時而金黃,時而翠綠,有時還由紫變藍。科學家通過對蝴蝶色彩的研究,為軍事防禦帶來了極大的稗益。在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叢中不易被發現的道理,在軍事設施上覆蓋蝴蝶花紋般的偽裝。因此,根據同樣的原理,後來人們還生產出了迷彩服。 蜻蜓 蜻蜓通過翅膀振動可產生不同於周圍大氣的局部不穩定氣流,並利用氣流產生的渦流來使自己上升。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不但可向前飛行,還能向後和左右兩側飛行,其向前飛行速度可達72公里/小時。此外,蜻蜓的飛行行為簡單,僅靠兩對翅膀不停地拍打。科學家據此結構基礎研製成功了直升飛機。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會引起劇烈振動,甚至有時會折斷機翼而引起飛機失事。蜻蜓依靠加重的翅膀在高速飛行時安然無恙,於是人們效仿蜻蜓在飛機的兩翼加上了平衡重錘,解決了因高速飛行而引起振動這個令人棘手的問題。 數。 潛水艇就是受到魚的潛游啟發而發明、研製出來的。1775年,北美獨立戰爭爆發後,英國殖民統治者憑藉海上優勢,糾集大批戰艦,輪番轟擊美國海陸軍,使美軍傷亡慘重。當時美軍中有一個名叫達韋·布希內爾的將軍,不堪英軍的欺侮,決心反戈一擊。他一直在苦思冥想:怎樣才能炸沉敵艦呢?從空中,無法接近;從水上,無法隱蔽。一次,他走到海邊的礁石上,突然看見一條大魚悄悄潛游到小魚的下方後,猛地朝上一躍,咬住了一條小魚。他從這場「海戰」中大受啟發:能否造條像大魚那樣的船,潛在水中神不知鬼不覺地鑽到英國戰艦底下去放水雷,炸它個人飛艦沉呢?魚在水中自由地上浮下沉是靠鰾,船是否也可以仿造一個「鰾」?從這個思路出發,布希內爾與軍事專家們共同研製成功一艘可在水下潛行的機動船,船的底部做一個類似魚鰾的水艙,水艙內有兩個水泵,船在水面若要下沉時,就往船艙里灌水;船要上浮時,就把空氣壓進水艙,排出船里的水。仿照魚的鰭,安裝了兩台螺旋槳,一台管進退,一台管升降。這艘機動船第一次出去就巧妙制服了英國戰艦,炸得它人仰馬翻。後經逐步改進,就成了現代的潛水艇。
『玖』 著名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小故事40個字
愛迪生發明電燈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實驗都沒有找到適合做電燈燈絲的材料.不眠不休地做了1600多次耐熱材料和600多種植物纖維的實驗,才製造出第一個炭絲燈泡,可以一次燃燒45個鍾頭.後來他更在這基礎上不斷改良製造的方法,終於發明出可以點燃1200小時的竹絲燈泡. 他的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學習.
『拾』 名人創造小故事
李連傑 在當時武術電影在中國風靡一時得重要階段 李小龍是十分火的 是屬於頂級人物版,於是就出現了大批權的習武之人,服裝以及習武之道都是走李小龍的道路。如:梁小龍等等。但是沒有一個取得像李小龍一樣大的成功,但是李連傑不同,他沒有走李小龍的道路,而是自己以傳統的武術在影視界打下了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