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最早)筆記本電腦是誰發明的什麼時候發明的
對於世界上第一台筆記本,一直都存在著爭論,1985年日本東芝公司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筆記本電腦T1100。與現在的筆記本比,這部重達6.8公斤可算是龐然大物了,我們可以把它稱為筆記本唯一的理由是,它是顯示器與主機整合在一起,和當時的台式機有一定區別。第一次將移動的感念引入到計算機中。
關於最早誕生的筆記本的另外一種聲音來自IBM,他們認為他們85年設計生產的PC
Convertible才是第一台筆記本,而且是定位於可以移動的計算機,在美國人看來,正是這種「膝上型電腦」的發展催促了筆記本電腦的誕生。
『貳』 最早的電腦是誰發明的是哪個國家什麼時候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製成的,那時,隨專著火炮的發展,彈道計算日屬益復雜,原有的一些計算機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迫切需要有一種新的快速的計算工具。這樣,在一些科學家、工程師的努力下,在當時電子技術已顯示出具有記數、計算、傳輸、存儲控制等功能的基礎上,電子計算機就應運而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命名為"埃尼阿克",是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埃克特等人研製成功的。它裝有18000多隻電子管和大量的電阻、電容,第一次用電子線路實現運算。"埃尼阿克"每秒能做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如果用當時最快的機電式計算機做40點彈道計算,需要兩小時,而"埃尼阿克"只要3秒鍾,這在當時,的確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績。然而"埃尼阿克"還不完善,實際上它沒有存儲器,只有用電子管做的寄存器,僅僅能寄存10個數碼。當需要換算別的題目時,得重新焊接連線,很費時間。
『叄』 電腦最早是誰發明的
不過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滿意請採納
『肆』 電腦最早是在哪個國家發明的
人類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ENIAC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埃尼阿克」(ENIAC)宣告研製成功。「埃尼阿克」的成功,是計算機發展史上的一座紀念碑,是人類在發展計算技術的歷程中,到達的一個新的起點。「埃尼阿克」計算機的最初設計方案,是由36歲的美國工程師莫奇利於1943年提出的,計算機的主要任務是分析炮彈軌道。美國軍械部撥款支持研製工作,並建立一個專門研究小組,由莫奇利負責。總工程師由年僅24歲的埃克特擔任,組員格爾斯坦是位數學家,另外還有邏輯學家勃克斯。「埃尼阿克」共使用了18000個電子管,另加1500個繼電器以及其它器件,其總體積約90立方米,重達30噸,佔地170平方米,需要用一間30多米長的大房間才能存放,是個地地道道的龐然大物。
這台每小時耗電量為140千瓦時的計算機,運算速度為每秒5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比機械式的繼電器計算機快1000倍。當「埃尼阿克」公開展出時,一條炮彈的軌道用20秒鍾就算出來,比炮彈本身的飛行速度還快。埃尼阿克的存儲器是電子裝置,而不是靠轉動的「鼓」。它能夠在一天內完成幾千萬次乘法,大約相當於一個人用台式計算機操作40年的工作量。它是按照十進制,而不是按照二進制來操作。但其中也用少量以二進制方式工作的電子管,因此機器在工作中不得不把十進制轉換為二進制,而在數據輸入、輸出時再變回十進制。
「埃尼阿克」最初是為了進行彈道計算而設計的專用計算機。但後來通過改變插入控制板里接線方式來解決各種不同的問題,而成為一台通用機。它的一種改型機曾用於氫彈的研製。「埃尼阿克」程序採用外部插入式,每當進行軟體中心一項新的計算時,都要重新連接線路。有時幾分鍾或幾十分鍾的計算,要花幾小時或1- 2天的時間進行線路連接准備,這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它的另一個弱點是存儲量太小。
1996年2月15日,在「埃尼阿克」問世50周年之際,美國副總統戈爾在賓夕法尼亞大學舉行的隆重紀念儀式上,再次按動了這台已沉睡了40年的龐大電子計算機的啟動電鈕。戈爾在向當年參加「埃尼阿克」的研製、如今仍健在科學家發表講話:「我謹向當年研製這台計算機的先驅者們表示祝賀。」埃尼阿克上的兩排燈以准確的節閃爍到46,標志著它於1946年問世,然後又閃爍到96,標志計算機時代開始以來的50年。[4]
『伍』 電腦最先是誰發明的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關於電子計算機的研究報告 一、 研究目的 學了《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這一課後,我對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歷程有濃厚的興趣。決定對關於電子計算機的發展歷程做較為深入的研究,並查找相關資料和圖片。這可能還能沿著計算機發展的軌跡推測到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的計算機是怎樣的呢! 二、 資料整理 n 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 1946年2月16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工學校物理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四年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台大型數字電子計算機,它的名字叫埃尼阿克。它用了18000多個電子管,1500多個繼電器,每小時消耗電150度,每秒運算5000多次,佔地167平方米,重量達30多噸。 n 電子計算機幾十年來的發展過程 計算機從20世紀40年代誕生至今,已有50多年了。隨著數字科技的革新,計算機差不多每10年就更新換代一次。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 1949年,第一台存儲程序計算機——EDSAC在劍橋大學投入運行。 第一代計算機由於採用電子管,因而體積大、耗電多、運算速度較低、故障率較高而且價格極貴。所以只主要用於科學計算方面。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 1957年,美國研製成功了全部使用晶體管的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誕生了。第二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比第一代計算機提高了近百倍。 第二代計算機的主要邏輯部件採用晶體管,內存儲器主要採用磁芯,外存儲器主要採用磁碟,輸入和輸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價格大幅度下降。 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 1962年1月,IBM公司採用雙極型集成電路,生產了IBM360系列計算機。 第三代計算機用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使用范圍更廣,尤其是一些小型計算機在程序設計技術方面形成了三個獨立的系統:操作系統、編譯系統和應用程序,總稱為軟體。 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 1971年發布的 INTEL4004,是微處理器的開端,也是大規模集成電路發展的一大成果。它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把運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塊晶元上,雖然字長只有4位,但它是第四代計算機在微型機方面的先鋒。1972-1973年,8位微處理器問世。1978年以後,16位微處理器出現,微型計算機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第四代計算機以大規模集成電路作為邏輯元件和存儲器,使計算機向著微型化和巨型化兩個方向發展。 第五代 智能計算機 1981年,召開了一次第五代計算機——智能計算機研討會後制定出研製第五代計算機的長期計劃。第五代計算機的系統設計中考慮了編制知識庫管理軟體和推理機,機器本身能根據存儲的知識進行判斷和推理。同時,多媒體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使人們能用語音,圖像,視頻等更自然的方式與計算機進行信息交互。 第五代計算機的主要特徵是具備人工智慧,能像人一樣思維,並且運算速度極快,其硬體系統支持高度並行和快速推理,其軟體系統能夠處理知識信息。 第六代:生物計算機 半導體硅晶片的電路密集,散熱問題難以徹底解決,大大影響了計算機性能的進一步發揮與突破。研究人員利用蛋白質分子製造出基因晶元,研製生物計算機,已成為當今計算機技術的最前沿。生物計算機比硅晶片計算機在速度、性能上有質的飛躍,被視為極具發展潛力的「第六代計算機」。 n 電子計算機發展的三個階段 自1964年以後,高性能計算機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萌芽階段、向量機鼎盛階段和大規模並行處理機(MPP)蓬勃發展階段。 1. 萌芽階段(1964-1975) 1964年誕生的CDC6600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巨型計算機。70年代初研製成功STAR-100向量機,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向量機。隨後於1974年,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SIMD陣列計算機--ILLIAC-IV並行機。 2. 向量機鼎盛階段(1976-1990) 1976年,CRAY公司推出CRAY-1向量機,開始了向量機的蓬勃發展。 向量機處理對提高計算機運算速度十分有利,有利於流水線的充分利用,有利於多功能部件的充分利用。 3. MPP蓬勃發展階段(1990年至今) 就在傳統向量機逐漸萎縮的同時,應來了大規模並行處理MPP機蓬勃發展的時代。這一時期的代表機型有:1989年,BBN公司的TC2000 1992年,Intel公司的Paragon,TMC公司的CM-5 1993年,Cray公司的T3D 1994年,IBM公司的SP2 1996年,Cray公司的T3E等。其中,1996年12月出現運算速度超過了萬億次/秒的計算機。 截至2000年6月,世界上已有14萬億次機,超過3000億次機62台
『陸』 電腦是誰發明的
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
『柒』 電腦是哪一年發明的
電腦是是1946年發明的,發明者是約翰·馮·諾依曼。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它的出現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從第一台計算機的誕生到現在,計算機技術經歷了大型機、微型機及網路階段。
計算機是20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7)電腦最早誰發明的擴展閱讀:
電腦的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的進步,各種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快速而又嶄新的時代,計算機已經從功能單一、體積較大發展到了功能復雜、體積微小、資源網路化等。
計算機的未來充滿了變數,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實現性能的飛躍卻有多種途徑。不過性能的大幅提升並不是計算機發展的唯一路線,計算機的發展還應當變得越來越人性化,同時也要注重環保等等。
計算機從出現至今,經歷了機器語言、程序語言、簡單操作系統和Linux、Macos、BSD、Windows等現代操作系統四代,運行速度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第四代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達到幾十億次每秒。
計算機也由原來的僅供軍事科研使用發展到人人擁有,計算機強大的應用功能,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要,未來計算機性能應向著微型化、網路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發展。
『捌』 第一個電腦是誰發明的
馮· 諾依曼 ——電子計算機之父 計算機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帕斯卡一直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齒輪式計算機的發明者,他也為自己的這一成就而感到無比自豪。但在帕斯卡發明之前,德國的數學家卡什爾已設計製造出6位數的齒輪式計算機。卡什爾是著名的東方語言學家,數學家。他對天文學也有頗深的研究。他常困於大量的數據計算,被繁雜的計算攪得精疲力盡。現實中的問題促使他創造一種新的得力的計算工具,來減輕計算上的沉重負擔。1623年,他開始著手構思設計,同年造出了樣機,以後又進行了一些改進。這台計算機的原理與帕斯卡的有相同之處,使用過程中也極易發生故障。從歷史上來看,人們對卡什爾發明計算機了解很少,它的社會影響極小,直到1958年,人們才在有關歷史資料中得知他發明齒輪式計算機的情況。因此,在談到第一個齒輪式計算機發明時,不能不提及卡什爾。實際上,卡什爾才是齒輪式計算機的第一個發明者。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