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創造社
「五四」新文學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團體。1921年7月由在日本留學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組成。他們於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發行了《創造社叢書》,最初收郭沫若的詩作《女神》、郁達夫的小說集《沉淪》以及郭沫若所譯德國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等。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創造》季刊,1923年編輯出版《創造周報》以及《中華新報》的文學副刊。
創造社在前期以「尊重天才、主張自我表現」為藝術宗旨,作品有典型的早期浪漫主義唯美特徵,對中國的新文學運動起了相當大的促進作用。以創造社為核心所形成的詩歌流派也稱為早期浪漫主義。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後期的創造社還有從日本歸來的馮乃超、王獨清、穆木天、彭康等新會員加入。主要刊物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1929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政府關閉。
B. 名詞解釋 創造社
1921年7月由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發起成立於日本。
主張內「為藝術容而藝術」的浪漫主義文學旗幟,強調藝術表現自我和內心的自然流露。
藝術風格與審美追求:重感情
善於運用「自傳體」、「書信體」、「第一人稱」的藝術手法
表現作家的主管感受,表現自我,注重主觀內心世界的刻畫
C. 文學創造社的名詞解釋
創造社:成立於1921年7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文學社團之一,專主要屬成員郭沫若、郁達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等。創造社的文學主張有明顯的為藝術而藝術的色彩,非常強調文學是作家的自我表現,極力反對文藝的社會功用,認為於是應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時,他們又極力反對社會黑暗,創造社的主要創作方法是浪漫主義的,重在抒發個人感情,表現自己個性。如郭沫若的詩集《前茅》、郁達夫的《蔦蘿行》、《春風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濃重的主觀抒情色彩、鮮明的浪漫主義傾向而成為創作社的代表作品。
D. 創造社小說分哪兩派
創造社
人生派和藝術派
成立時間:1921年
主要成員: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張資平、穆木天、馮乃超等
主要刊物:《創造》季刊、《創造月刊》、《洪水》等
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6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小說《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後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樹》、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馮乃超的《藝術與社會生活》、李初梨的《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等文章,要求文學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面向工農大眾,作家要獲得無產階級意識;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卻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1929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政府封閉。
創造社前期主辦的刊物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中華新報》副刊)、《洪水》半月刊;後期的刊物主要有《創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學外,後期創造社刊物更注意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科學問題的研究和宣傳。創造社成立後即編輯和出版創造社叢書,出版的主要是該社成員的詩歌、小說、戲劇、散文、理論及譯作,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共出版60餘種。
E. 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各有什麼特點
文學研究會的特點:
1、把「為人生」作為文學主張。關注社會,關注底層,面向專大眾。
2、創作手法屬以現實主義的描寫方法為根本。把對黑暗污濁社會的不滿,滲透於現實本身的細密描繪和深入剖析之中。
創造社的特點:
1、在內容上以側重自我表現為主,較少客觀描繪。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戲劇,都帶有濃重的主觀抒情的色彩。
2、在表現手法上,利用熱烈的直抒胸臆,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態的心理描寫,來對現實社會中的丑惡現象大膽詛咒和強烈抗議。創作中的浪漫主義傾向明顯。
F. 名詞解釋:創造社 左聯 」三美「 《激流三部曲》 泛神論
創造社:
1921年6月成立於日本的東京,早期的主要成員是一留學日本的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其刊物先後是《創造》季刊、《創造周報》、《創造日》等十餘種,他們強調自我表現,尊重天才,崇尚自我,主張「為藝術而藝術」,以浪漫主義精神為主要創作特色。1925年「五卅」運動後至1926年,這個社團的文藝主張發生了很大變化,倡導革命文學,在現代文學史上影響很大。
創造社初期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具有「重表現」、「尊天才」、「非功利」等藝術傾向。即強調文學必須忠實表現作者自己的「內心要求」,推崇文學創作的「直覺」與「靈感」,注重個人情感的直接抒發。所謂「尊天才」,即認為文學是天才的創造物,不可以規矩來衡量,具有反抗規范的破壞精神。所謂「非功利」,即主張文藝應除去一切功利打算,追求文學的全與美。同時,他們也注重文學表現「時代的使命」,對舊社會「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因此,創造社成員初期的文學思想比較含混而充滿矛盾。
在新文學初創時期,創造社和文學研究會形成雙峰並峙的局面。如果說文學研究會以現實主義為主潮,兼收並蓄多種藝術風格的話,創造社的創作則具有濃重的浪漫主義傾向。其浪漫主義就思想實質而言,包含著肯定人的價值、承認自我、承認個人心靈自由的內容,它是個性主義社會思潮在文學中的反映,集中體現了五四反封建、追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精神。
20世紀20年代初葉是一個文學創作活躍、文學社團蜂起的年代,除文學研究會和創作社以外,還有足以與這兩個文學社團相抗衡,後來產生過極大影響的兩個文學社團——新月社和語絲社。此外,如淺草社、沉鍾社、湖畔詩社等一些較小的文學社團也曾產生過較大影響。
G. 文學流派的分類是什麼啊~
:「一個流派不一定要有社團、刊物和宣言,只要在藝術上有共同的追求而且有一定的社會影響的作家群體,就可以算作一個流派。像文學研究會的提倡寫『血和淚�,創造社的崇尚主觀抒情,語絲社的注重社會諷刺,論語社的鼓吹幽默,都是他們的共同藝術追求,並且有一定的影響,顯然可以作為流派看待。」——《中國現代文學流派藝術研究》主編邱文治
文學流派是個很寬泛的概念,有時間和空間上的不同劃分,中西方文學流派不同,古代、近現代和當代文學的流派也不同,關鍵看怎麼個分法咯~`
H. 文學研究會、創造社各有什麼特點
文學研究會的特點:
1、把「為人生」作為文學主張。關注社會,關注底層,面向大眾。
2、創作手法以現實主義的描寫方法為根本。把對黑暗污濁社會的不滿,滲透於現實本身的細密描繪和深入剖析之中。
創造社的特點:
1、在內容上以側重自我表現為主,較少客觀描繪。無論是詩歌、散文還是小說、戲劇,都帶有濃重的主觀抒情的色彩。
2、在表現手法上,利用熱烈的直抒胸臆,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態的心理描寫,來對現實社會中的丑惡現象大膽詛咒和強烈抗議。創作中的浪漫主義傾向明顯。
(8)創造社小說概念與特點擴展閱讀
文學研究會成立初期﹐除出版刊物、編輯叢書外﹐還組織成立了「讀書會」。「讀書會」設中國文學組、英國文學組、俄國文學組、日本文學組(以上按國別分組)、小說組、詩歌組、戲劇文學組、批評文學組(以上按文學類別分組)。
規定凡文學研究會會員均須加入讀書會。這對提高會員文學素養和創作及研究水平起了積極的作用。
文學研究會奉行的原則是:「反對把文學作為消遣品,也反對把文學作為個人發泄牢騷的工具,主張文學為人生。」(沈雁冰《關於文學研究會》)從「為人生」出發。他們主張「文學應該反映社會的現象,表現並且討論一些有關人生一般的問題」。
反對唯美派脫離人生的「以文學為純藝術」的觀點。文學研究會宣稱要」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他們的創作大都以現實人生問題為題材﹐產生了一批所謂「問題小說」。因此被稱為「人生派」或「為人生」的文學。
他們相信從事小說戲劇等的創作也是「一種工作,而且是於人生很切要的一種工作」,這種「為人生」的「新文學」思想成為文學研究會的基本文學主張。
文學研究會在反對封建主義﹑反對鴛鴦蝴蝶派的游戲文學方面採取了一致的態度,不僅反對舊禮教,也反對舊文學,對《禮拜六》﹑《游戲雜志》一類刊物進行了有力斗爭。但會員們在建設新文學的具體主張上意見並不一致。
如有部分成員抽象強調「善」和「真」;有的雖然提倡「血和淚的文學」,但在反對藉文學「闡道翼教」封建觀念的同時,卻又承認「作者無所為而作,讀者無所為而讀」的「非功利」的觀點。
另一些成員則比較明確地鼓吹進步文學的主張,提出「表現社會生活的文學是真文學」,「在被迫害的國度里」,作家應該注意觀察和描寫社會的黑暗﹑人們生活的痛苦及新舊兩代思想上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