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創造性條約

創造性條約

發布時間:2021-12-21 10:51:28

A. 什麼是專利創造性中所說「顯而易見」

《專利審查指南》則指出,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指對所屬技術領域專的技術人員來說,發屬明相對於現有技術是非顯而易見的。若發明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僅通過合乎邏輯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試驗可得的,則該發明是顯而易見的,就不具備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專利合作條約國際檢索和初步審查指南》規定,顯而易見是不超越技術的正常發展進程,而僅僅是簡單的或合乎邏輯的由現有技術得到,即不包括超出期望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具有的任何實踐技能或能力。
然而,並非所有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試驗所獲得的發明都是顯而易見的,當事人在閱讀申請文件的基礎上進行事後分析很容易犯"事後諸葛亮"的錯誤,因此,不能簡單運用"通過合乎邏輯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試驗可以得到"而武斷得出發明是顯而易見的結論。

B. 我想找一些國際條約的全文(例如:馬拉喀什協定)在哪裡找

WTO宗旨
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充分就業,大幅度穩步地提高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
擴大貨物、服務的生產和貿易。
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促進對世界資源的最優利用,保護環境。
積極努力確保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增長中獲得與其經濟發展需要相適應的份額。
通過實質性削減關稅等措施,建立一個完整的、更具活力的、持久的多邊貿易體制。
----------------------------------------------------------------------
WTO基本原則
非歧視性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
透明度原則
自由貿易原則
公平競爭原則
----------------------------------------------------------------------
決策機制
雖然大多數國際組織依照一個成員國一票或加權投票的方法來做出決定,但世貿組織的很多決定是通過達成共識的方法來做出的。投票只是在不得已或某些特殊情況下使用。批評指這種方法使得世貿組織中第一世界國家的權力更大,較強大的第一世界國家可以否決任何他們反對的提議,而又防止其他成員國對一些他們支持的提議提出反對。共識機制的優勢在於能夠令貿易法律很快獲得執行,採用其他任何機制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做出某項決定。但同時那些在討論中擁有更多疇碼的成員國會佔得優勢,而且決定一旦作出便很難更改。

與其他國際組織不同,世界貿易組織有很大的許可權來執行其所做出的決定。通過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世貿可以授權對不遵守貿易協議的成員國施行貿易制裁。
----------------------------------------------------------------------
法律框架
世界貿易組織的法律框架,由《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馬拉喀什協議》及其四個附件組成。

其中附件一是《貨物貿易多邊協定》、《服務貿易總協定》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分別作為附件1A、附件1B、附件1C出現。

附件二是《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

附件三是《貿易政策審議機制》。

附件四是諸邊協議。

(一)《建立世界貿易組織的馬拉喀什協議》 該協議共有十六條,規定了世界貿易組織的地位、范圍、職能、機構、世界貿易組織的決策程序,創始成員方和新成員方的加入,特殊成員之間的互不適用,協議的接受、生效、修改、退出等,同時該協議對世界貿易組織的預算與接受捐款等問題作出了規定,此外,該協議還對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結構及其活動規則的各個方面作出了規定,該協議是對世界貿易組織各成員方進行約束的法律依據。

(二)附件1A:有關貨物貿易的多邊協議

這些協議主要包括:
(1)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2)農產品協議。
(3)實施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的協議。
(4)紡織品與服裝協議。
(5)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
(6)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
(7)關於履行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六條的協議。
(8)關於履行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第七條的協議。
(9)裝運前檢疫協議。
(10)原產地規則協議。
(11)進口許可程序協議。
(12)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
(13)保障措施協議。
這些內容涉及關稅與非關稅各個方面,是貨物貿易領域的重要多邊規則。

(三)附件1B:《服務貿易總協定》 世界貿易組織第一次將國際服務貿易納入多邊貿易體制調整的范圍。縱觀整個1990年代,世界貿易組織的發展異軍突起,其貿易額約佔全球貿易額的四分之一,年平均增長率每年都超過貨物貿易,因而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將其納入新議題,並最後達成《服務貿易總協議》。因此,《服務貿易總協議》是經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歷史上第一部管理全球服務貿易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多邊協議。 《服務貿易總協定》對國際服務貿易的定義從四個方面作出了規定:

(1)過境交付。即指從一參加方境內向任何其他參加方境內提供服務。
(2)境外消費,即指在一參加方境內想任何其他參加方的服務消費者提供服務。
(3)商業存在,即指一參加方在其他任何參加方境內通過提供服務的實體的介入而提服務。
(4)自然人流動,即指一參加方的自然人在其他任何參加方境內提供服務。
(四)附件1C:《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 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簡稱TRIPS),是當前世界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領域中涉及面廣、保護水平高、保護力度大、制約力強的一個國際公約。特別是將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擴展到了相當廣泛的領域,包括版權及相關權利、商標、地理標識、工業設計、專利和集成電路外觀設計以及對未公開信息的保護。

(五)附件二:《關於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 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是從關稅與貿易總協定有關條款及其四十多年爭端解決的實踐發展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鼓勵成員方通過雙邊磋商解決貿易爭端,以保證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有效實施為優先目標,嚴格規定爭端解決的時限,實行「反向協商一致」,禁止未經授權的單邊報復的決策原則,容許交叉報復。 《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第一條,對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管理范圍作出了詳細規定。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適用於各成員根據世界貿易組織各項規定、協議(包括《關於爭端解決規則與程序的諒解》)所提起的爭端。對所有含有特別規則和程序的協議,如《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反傾銷協議》、《補貼與反補貼措施協議》以及有關附件等,在與一般規則發生沖突時,特別規則具有優先的效力。當某一爭端的解決涉及多個協定或協議,且這些協定或協議的爭端解決規則和程序存在相互沖突時,則爭端各當事方應在專家組成立後的20日內,就適用的規則及程序達成一致。如不能達成一致,爭端解決機構主席應與爭端各方進行協商,在任一爭端當事方提出請求後10日內,決定應該遵循的規則及程序。爭端解決機構主席在協商時應遵循「盡可能採用特別規則和程序」的指導原則。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的基本程序包括磋商、專家組審理、上訴機構審理、裁決的執行及監督等。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如有爭端,應先行磋商,在一方提出要求後30天內,必須開始磋商。如60天內未獲解決,一方可申請成立專家小組,爭端解決機構在接到申請後的第二次會議上必須作出決定,即同意或不同意成立專家小組。只有爭端解決機構全體反對,專家小組才不能成立。除基本程序外,在當事方自願的基礎上,也可採用仲裁、斡旋、調解和調停等方式解決爭端。

(六)附件三:貿易政策審議機制 貿易政策審議機制,是指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集體對各成員的貿易政策及其對多邊貿易體制的影響,定期進行全面審議。實施貿易政策審議機制的目的,是促使成員方提高貿易政策和措施的透明度,履行所作出的承諾,更好的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從而有助於多邊貿易體制平穩運行。 貿易政策審議對象主要是世界貿易組織各成員的全部貿易政策和措施,審議范圍從貨物貿易擴大到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領域。貿易政策審議機制還要求對世界貿易環境的發展變化情況進行年度評議。 貿易政策審議機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為世界貿易組織審議各成員的貿易政策,以及評估國際貿易環境的發展變化提供了場所和機會,有助於增加多邊貿易體制的透明度。 第二,接受審議的成員對其貿易及相關政策進行解釋和說明,有助於增進成員方的相互了解,減少或避免貿易爭端。 第三,各成員參與審議和評估,可以為接受審議的成員在貿易政策制定和改進方面提供一些意見或建議,有助於督促其履行作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義務。

(七)附件四:諸邊貿易協議 一般情況下,全體世貿組織成員都簽署所有世貿組織框架下的協議,但在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結束之後,有四個國家原來在東京回合中所達成的協議,簽署的國家很少,這些協議因此被稱為諸邊協議。諸邊協議主要包括:《政府采購協議》、《民用航空器貿易協議》、《國際奶製品協議》和《國際牛肉協議》(《國際奶製品協議》和《國際牛肉協議》已於1997年12月31日終止)。附件四屬於諸邊貿易協定,僅對簽署方有約束力,成員可以自願選擇參加。
----------------------------------------------------------------------
世界貿易組織容許成員採取保障措施(safeguard),限制對外貿易,以保護本土工業免受外來產品威脅。當進口產品激增,對本土產業造成嚴重損害,或有可能構成嚴重損害,成員可採取「保障措施」,如臨時限制產品進口。

世貿的前身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容許保障措施(GATT第XIX條)。然而,保障措施並不常使用,而一些國家的政府傾向通過「灰色地帶」(gray area)措施以保護本土工業,即迫使出口國採取自動出口限制(通常為汽車、鋼鐵和半導體產品),或接受有秩序行銷協議。不過,加入世貿後,成員即放棄這些「灰色地帶」措施,並接受了具體的世貿保障措施協定[1],以規范保障措施的使用。

保障措施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使用,並附設補償措施,及應一視同仁,限制來自所有地區的特定進口產品。然而,保障措施協定及一些臨時性協議,對無差別待遇的原則設有例外條款。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貿時接受其他成員對其出口產品採取針對保障措施,直到2013年。

區域貿易安排有自己的保障措施規定。另外,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保障措施可應用到服務業領域。
----------------------------------------------------------------------
優先權(知識產權)
在專利、工業設計和商標法律中,優先權是指一項由第一次申請專利、工業設計或商標觸發的,有時間限制的權利。優先權屬於申請人或其繼承者,並允許他就同樣的發明、設計或商標提交一件在後申請,而且使該在後申請在某些要求的審查中從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開始計算,從而獲得一定權益。當提交在後申請的時候,申請人應當「要求第一次申請的優先權」,從而可以利用該優先權。

優先權的期限,也就是優先權存在的時間,對於工業設計和商標來說通常是6個月,而對於專利和實用新型來說通常是12個月。對於專利和實用新型來說,優先權的期限也往往被稱為「優先年」。

在專利法律中,如果一項優先權要求是有效的,那麼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又稱為「優先權日」,會被當成「有效申請日」以進行要求第一次申請優先權的在後申請新穎性和創造性步驟或非顯而易見性的審查。換句話說,在審查在後申請的權利要求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步驟或非顯而易見性中,所考慮的在先技術不是所有在(該在後申請)申請日之前已存在的公開信息,而是所有在優先權日,也就是第一次申請的申請日之前已存在的公開信息。
希望採納

C. 版權與鄰接權國際條約有哪些

目前國際保護版權抄與的條約主要有:
1. 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1992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加入)
2. 世界版權公約(1992年7月30日中國加入)
3. 保護表演者、錄音製品製作者和廣播組織的國際公約(1961年簽訂)
4. 保護錄音製品製作者防止未經許可復制其錄音製品公約(1971年10月29日簽訂,我國於1992年11月7日加入)
5. 關於播送由人造衛星傳播載有節目的信號的公約(1974年簽訂)
6. 避免版權使用費雙重征稅的多邊公約(1979年簽定)
7. 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中《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1994年)
8.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1996年)
9.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製品條約(1996年)

D. 以下關於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PCT為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協定)的簡寫,從名稱上可以看出,專利合作條約是專利領域的一項國際合作條約關於新穎性和創作性,《專利合作條約》第33條有相關規定:國際初步審查(1)國際初步審查的目的是對下列問題提出初步的無約束力的意見,即請求保護的發明看來是否有新穎性,是否有創造性(非顯而易見性)和是否有工業實用性。(2)為了國際初步審查的目的,請求保護的發明如果是細則所規定的現有技術中所沒有的,應認為具有新穎性。(3)為了國際初步審查的目的,請求保護的發明如果考慮到細則所規定的現有技術,在規定的有關日期,對本行業技術人員不是顯而易見的,應認為具有創造性。(4)為了國際初步審查的目的,請求保護的發明如果根據其性質可以在任何一種工業中製造或使用(從技術意義來說),應認為具有工業實用性。對「工業」一詞應如同在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中那樣作最廣義的理解。(5)上述標准只供國際初步審查之用。任何締約國為了決定請求保護的發明在該國是否可以獲得專利,可以採用附加的或不同的標准。(6)國際初步審查應考慮國際檢索報告中引用的所有文件。該審查也可以考慮被認為與特定案件有關的任何附加文件。

E. 專利合作條約的必要性

目前,全球專利制度正面臨著危機,這種狀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發明專利日趨復雜、專利和非專利技術激增、可授予專利客體增加、專利制度全球化、國際專利申請成本上升、發展中國家相對較少的專利申請和眾多國家專利局面臨的快速增長的專利申請等,都是導致上述危機的重要因素。
在今天,審查專利申請是一個復雜且昂貴的過程。美元,需要9,000多員工(包括全職和短期雇員)來提供服務。對許多領域,如生物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審查必須使用高端的計算機,否則無法對申請人的權利要求同含有上百萬數據的DNA序列資料庫進行比較。而且,當事人權利要求與現有技術的比較工作只能由相關領域具博士水平的專家才能進行。對許多申請的審查,還需要檢索許多其它非專業專利資料庫,而檢索這些資料庫的費用極高。
基於上述原因,許多小的專利局根本無法高效地完成許多重要、復雜的專利申請審查工作。因此,這些專利局通行的作法是根據他國大專利局的檢索結果作出審查決定,而不進行獨立的審查。許多國家實行法律審查、事實登記制度。該制度導致的結果是:許多可能產生強大效力的專利申請只經過了很少的審查就被授予了專利權,而這對於其他被法律要求尊重這些權利的人是不公平的。
除上述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在專利審查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的全球專利制度也存在問題,顯然它並沒有給不發達國家的發明人提供平等的機會。專利權的關鍵就在於專利權人能夠在全球市場上以最獲利的方式出售專利。來自專利交易不發達國家的權利人,為就他們的創造性勞動獲得補償,必須獲得一些大國,如美國、歐洲專利條約成員國和日本的專利保護。然而,多數發展中國家國民難以負擔在這些大國進行專利申請的高額費用。這種狀況阻礙了發展中國家有效地參與全球專利市場,同樣,這種障礙也損害了發達國家的利益,因為他們不能從來自世界大多數地區的專利中受益。
上述狀況無疑會損害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為遵守TRIPS協議,發展中國家為來自發達國家的申請人授予強大的專利權,而這些申請人受到的審查卻比他們在該國受到的審查少。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的發明人卻常常被關在全球專利市場之外。這種不平衡阻止了知識產權在世界范圍內的持續增長、嚴重損害了美國為符合 TRIPS協議所做的各種努力,也增加了多哈會議上出現的對TRIPS協議相關規定倒退的可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一直在強調上述差異,也在努力為全球各國發明人建設一個更高效、低廉的專利制度。建設上述制度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專利合作條約加強條約締約國的獨立審查能力;二是為發展中國家發明人進行國際申請建立一個專門基金。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應當在專利合作條約的管理下建立一個「虛擬」專利檢索和審查機關。可以通過組織現有的專利局和非官方組織的力量來提供此類服務。有幾個小的發達國家的專利局也能夠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些專利局可以集中在幾個專門技術領域提供服務以避免重復工作。具有科技實力的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加入這個體系,他們可以在一定領域,如礦業、農業及計算機等領域提供審查服務。在這種合作方式下,不再需要任何單個國家承擔培訓和僱傭大量精通技術的審查員的負擔。各國非官方專利服務組織還可以輔助各國專利局的工作。這些非官方組織的選擇可以通過招標方式進行,以確保他們在特定領域提供世界一流的審查服務。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可以出資將世界各國專利及非專利技術資料匯總起來,並使世界各國的審查員都能以電子化方式檢索這些資料庫。電子申請將採用最高效的自動檢索技術,這將大大降低審查員的工作難度。上述方案是根據美國去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大會上提出的加強專利合作條約建議基礎上完善起來的。
新建立的檢索和審查機構將與現存的根據專利合作條約建立的主管機構並存。各國有權決定是否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檢索機構作為該國的審查機關,每個申請人也有權決定是否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檢索機構進行檢索。如果新的檢索機構能夠提供高質量、及時的檢索服務,它就有可能被經常使用專利合作條約專利系統的國家確定為國際檢索機構。這樣,就可以避免過度重復的專利檢索和審查。專利申請人和各國專利局都可以從該這類節省中受益。專利局可以將這筆省下來的成本用於為國內發明人,特別是為那些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咨詢和服務。
上述更高效、公正的全球專利制度將為那些發展中國家缺乏投資的發明人提供專利申請服務。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可以決定建立一個基金以資助發展中國家內的專利申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可以將一部分專利合作條約的會費收入投入該基金,還可以從各國政府、私人投資和國際發展銀行等處獲得資金,專利權人的部分專利許可使用費也可以補充該基金。
上述改革將從一定程度上減少各國專利局的工作負擔,使他們得以為該國的技術革新群體提供更好的咨詢和服務。此外,還應重視政府投資的實驗室和學術機構提供相關服務的商業前景。應當對中小企業進行相關專利制度教育並促進他們的發明創造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利用在新的專利制度下節省出的資源,各國工業產權主管機關能夠在促進專利交易以及如何獲得風險投資和聯營夥伴方面提供更好的培訓和支持。
以上措施將有助於建立一個更高效、公正的全球專利制度體系。它將獲得更多來自世界各國和地區利益群體的支持,也必將贏得對知識產權的更多尊重。

F. 什麼是專利的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回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答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G. 專利中的創造性如何區分

創造性是各國專利法中必需涉及到的一個重要概念。《歐洲專利條約》以及《專利合作條約》規定:如果一項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對所屬領域的人員來說是非顯而易見的,則該發明具備創造性。美國專利法規定:「所申請專利的客體與現有技術的差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認為是顯而易見的,不能取得專利。」 日本專利法規定:一項發明,在專利申請提出之前由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做出的,則不具備創造性。 雖然專利制度的建立在西方各國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各種關於創造性的定義,無論是《歐洲專利條約》以及《專利合作條約》規定的「非顯而易見」,還是日本專利法的「容易做出」,都存在著概括不全面、不準確的問題。例如,由多個公知產品或者方法組合在一起的各種 「拼湊」發明,也完全有可能是非顯而易見的,或者是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容易做出、不能輕易完成的,但這樣的「拼湊」發明在各國的專利司法實踐中通常會被認定沒有創造性。反之,很多被授權的發明專利其實並非是非顯而易見的,或者說其實是由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容易做出甚至是可以輕易完成的,但只要發明創造的規定性特徵相對於現有技術具備質變,則該發明創造在各國的專利司法實踐中,都會被認定為具有創造性。 我國專利法關於創造性的定義是這樣規定的: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上述關於創造性概念的文字論述雖然與其他各國有著的明顯的不同,但我國的專利審查指南在對「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進行解釋時,明確指出:「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指發明相對於現有技術,對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非顯而易見的」。這樣一來,我國專利法關於創造性概念的定義就回歸到了歐洲專利條約等國際規定。 有趣的是,盡管各國關於創造性概念的定義存在著種種漏洞或不足,但在世界各國的專利司法實踐中,這些漏洞通常都由各國在審查指南中的具體論述予以彌補了。換言之,世界各國在審查指南中關於創造性概念的具體論述,並不能被其法規給出的創造性概念所概括。那麼,怎樣定義創造性的概念,才能概括世界各國的審查指南中關於創造性的具體論述呢?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宇宙中事物變化的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量變,一種是質變。發明創造也不例外,發明創造概念的定義,完全可以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下給出,即:新穎性是指發明創造的規定性特徵相對於現有技術具備量變。創造性是指發明創造的規定性特徵相對於現有技術具備質變。 二、發明創造是質和量的統一 發明創造的質就是一發明創造區別於現有技術的規定性特徵。世界上的發明創造所以千差萬別、形形色色,就是因為在它們的特徵中各有自己特殊的規定性。 發明創造的內容是由其權利要求中區別於現有技術的規定性特徵決定的,區別於現有技術的規定性特徵的有無,直接決定著發明創造的質。因此,發明創造的質與發明創造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就是說,規定性特徵即質與發明創造是直接聯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發明創造總是具有一定規定性特徵(質)的發明創造,不存在沒有規定性特徵(質)的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的規定性特徵即質是發明創造本身所固有的,它通過屬性表現出來。屬性就是一發明創造與現有技術發生聯系時表現出來的規定性特徵。發明創造的屬性是發明創造規定性特徵的表現,人們正是通過認識發明創造的屬性去認識發明創造的規定性特徵即質的。 發明創造不僅有規定性特徵即質的特徵,還有量的特徵。發明創造的量是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可以用數值表示的規定性特徵。 發明創造量的規定性特徵同發明創造質的規定性特徵一樣,是發明創造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觀存在的,同發明創造不可分離。一方面,發明創造總是具有一定量的規定性特徵的發明創造,沒有量的規定性特徵的發明創造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脫離開發明創造的量的規定性特徵的發明創造也是不存在的。 理解發明創造量的特徵,要注意把握兩點:第一,量的特徵和發明創造不是直接同一的。質的特徵與發明創造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一發明創造改變了自己的質,就意味著該發明創造發生了具有創造性的變化。量的特徵則不同,同一發明創造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的范圍內,量的增減並不影響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的質。第二、量的特徵是多方面的。量和質一樣,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內涵的量與外延的量、精確的量與模糊的量、要素的量與結構的量等。內涵的量標志質的程度,如溫度的高低,顏色的深淺、硬度的大小。外延的量標志質的規模,如物的數量、體積、重量等。質把不同發明創造區別開來,量則進一步把同質的發明創造從量上區別開來,量和發明創造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質的發明創造可以有不同的量。 在對發明創造的認識中,確定現有技術是認識發明創造的前提,以現有技術為前提認識發明創造所具有的質,是認識發明創造的基礎,認識發明創造的量是對發明創造認識的深化和精確化。認識發明創造的質是由確定現有技術開始,再由質進到量。 任何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都既有質又有量,是質和量的統一體。質和量是有區別的。質使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成為某種發明創造而不是其他發明創造。質發生了變化,該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就發生了具有創造性的變化。而量則不同,同質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可以有不同的量。量發生了變化,是指該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發生了具有新穎性的變化。在一定范圍內,量的變化並不影響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的質。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的質和量又是相互聯系的。質決定量,沒有一定的質就沒有一定的量,量總是一定質的量,質規定著量的范圍。另一方面,一定的量又是質的條件,質總是一定量的質,量制約著質,沒有量也就沒有質。質和量是統一的,這種統一,就是「度」。 度是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的質和量的統一,是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范圍或幅度。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的度的兩端的界限叫閾值點或臨界點。閾值點或臨界點是一定質的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所能容納的量的活動范圍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的量在度的范圍內變化,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不會發生質變,量變超出度的范圍,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就會發生質變。 發明創造相對於現有技術的度的原理,要求我們在分析、理解發明創造時,都必須注意正確選擇現有技術,在此基礎上再把握好「適度」的原則,如果未能正確的選擇現有技術,則絕不可能把握好「適度」的原則。在正確選擇現有技術的基礎上要把握「界限」,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H. 條約中的友邦人民真實含義是什麼

根據1982年《憲法》修訂的內容,人民可理解為擁護四項基本原則的人。
人民與公民、國民是不同的概念,雖然它們都反映了一定社會關系和人們在國家中的地位,但兩者有明顯的區別。①人民是個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階級內容和歷史內容,是相對敵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的政治關系。而公民或國民是個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憲法和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它反映一定的法律關系。②人民指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的大多數人,而公民或國民指一國中所有具有該國國籍的人,不以其是否起進步作用為標志。③人民是個集體概念,是眾多人的集合體,任何個人都不能稱為人民,而公民或國民則可用於單個人。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中,人民始終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但在不同歷史類型的國家中,人民所處的政治地位是不同的,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作用的范圍和程度也不盡相同。在實行剝削制度的國家中,人民處於被統治地位,其政治作用受到極大的限制,人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能充分地體現出來。而在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國家政治生活中起主導作用,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國家從法律、制度和物質上保障人民的主導作用的實現。
政治用語,與「敵人」一詞相對而言。人民是指推動歷史進步的人們。指在人口中佔大多數、順應歷史發展和推動歷史前進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有時也泛指以勞動者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
人民的概念:不喜歡剝削壓迫的人和群體

I. 國際專利申請中巴黎條約和專利合作條約有什麼不一樣

樓主是叫巴黎公約,他們都是用於國際專利申請的,他們的區別如下

關於國際專利申請目前存在兩種途徑:巴黎公約和專利合作條約(簡稱PCT),這兩種途徑在申請過程和費用上都有區別。
一、巴黎公約
1、申請過程:
a、首先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基礎專利申請(發明或實用新型申請都可以,稱之為優先權);
b、接著對基礎專利申請(優先權)的申請文件進行翻譯;
c、然後在基礎專利申請(優先權)申請日起12個月內向其他國家或者地區專利組織分別提出專利申請;
d、其他國家或者地區專利組織對專利申請進行審查,直至授權或駁回結案。
2、費用:
a階段費用涉及國家專利局收的官費和我公司收的代理費,參照國內專利申請收費;
b階段的翻譯費用根據語種略有不同。
二、專利合作條約(PCT)

1、申請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國際階段和國家階段
a、國際階段(必須進行):首先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提出PCT國際申請,由WIPO發出受理通知書確定該申請的優先權日、國際申請日、國際申請號和申請人,然後由WIPO指定國際檢索單位(ISA)進行國際檢索並出具國際檢索報告;
b、國際階段(可選):申請人在收到國際檢索報告之後可以在指定期限內向WIPO提出國際初步審查請求,並交納相應費用,由國際初審單位作出國際初步審查報告;
c、國家階段:在申請人獲得WIPO發出的受理通知書之後,從該PCT國際申請的優先權日起30個月內,申請人可以以該PCT國際申請為基礎向任意PCT成員國提出進入國家階段的請求,由接收到請求的國家或地區的專利組織進行審查,直至授權或駁回結案。
以上是國際專利申請的大致過程和收費,其中PCT是目前絕大多數申請人選擇進行國際申請的途徑,主要優點是:給予申請人准備期長(30個月),分階段收費(前期花費少),在發起國家階段之前對申請的授權前景有提前預期(國際檢索報告),國家財政對以這種途徑進行國際專利申請有相關資助。

三、雖然PCT申請相當於「額外付費」但PCT相對巴黎公約進入國外的好處在於
1.進入國家階段的時間長給申請人充分的決策時間、降低風險、節省費用。在此期間內申請人可以利用國際檢索和國際初步審查程序對該專利申請獲得專利授權的可能性進行初步評估並結合技術發展情況和市場前景等因素確定是否要到具體國家去申請。可以對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合適配置。如果同時進入多個國家巴黎公約就要在12個月內籌集到進入多個國家的大筆申請費用而通過PCT途徑則有充分的時間籌集資金。
2.一表多國辦理方便。只須提交一份國際申請即能得到一個可在多個國家生效的國際申請日就可以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而不必向每一個國家分別提交專利申請為專利申請人向外國申請專利提供了方便。
3.進入國家階段前提供報告參考價值大降低風險、節省費用。國際專利申請要經過國際檢索單位的國際檢索可以在進入其它國家之前得到一份高質量的 。該國際檢索報告給出一篇或多篇現有技術文件使得專利申請人既可以了解現有技術的狀況又可以初步判斷發明是否具備授予專利的前景。如果國際申請經過了國際初步審查專利申請人還可以得到一份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做出的高標準的國際初步審查報告。如果該國際初步審查報告表明該發明不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工業實用性則專利申請人可以考慮不再進入國家階段以便節省費用。如果專利申請的授權條件不充分進入多個申請國後均被駁回將會損失較
4.繳費手續簡捷。只需向受理局而不是向所有要求獲得專利保護國家的專利局繳納專利申請費用簡化了繳費手續。
5.某些國家階段申請費用低。某些國家對PCT國家階段申請的費用比普通申請要低。
6.可用母語申請方便靈活。申請的語言可以是中文、英語、法語、德語、日語、俄語、西班牙語等中國申請人提出國際專利申請可以使用中文和英文這為中國的外資企業申請專利提供了方便

J. 著作權保護的國際條約

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含,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哈】
(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哥爾摩簽訂)
締約各國:
有志於在各國之間在尊重主權和平等基礎上,為謀求共同利益,增進了解與合作而貢獻力量;
有志於為鼓勵創造性活動而加強世界知識產權保護;
有志於在充分尊重各聯盟獨立性的條件下,使為保護工業產權和文學藝術作品而建立的各聯盟的管理趨於現代化並提高效率;
特協議如下:
第一條成立組織
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第二條定義
在本公約中:
(Ⅰ)「本組織」是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
(Ⅱ)「國際局」是指知識產權國際局;
(Ⅲ)「巴黎公約」是指1883年3月20日簽訂的保護工業產權公約及其一切修訂本;
(Ⅳ)「伯爾尼公約」是指1886年9月9日簽訂的保護文學藝術作品公約及其一切修訂本;
(Ⅴ)「巴黎聯盟」是指根據巴黎公約成立的國際聯盟;
(Ⅵ)「伯爾尼聯盟」是指根據伯爾尼公約成立的國際聯盟;
(Ⅶ)「各聯盟」是指巴黎聯盟、與該聯盟有關的各專門聯盟與協定、伯爾尼聯盟以及根據第四條第(Ⅲ)款由本組織擔任其行政事務的任何其他旨在促進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協定;
(Ⅷ)「知識產權」包括有關下列項目的權利:
--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
--表演藝術家、錄音和廣播的演出,
--在人類一切活動領域內的發明,
--科學發現,
--外型設計,
--商標服務標記、商號名稱和牌號,
--制止不正當競爭,
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內其他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
第三條本組織的宗旨
本組織的宗旨是:
(Ⅰ)通過國家之間的合作並在適當情況下與其他國際組織配合促進在全世界保護知識產權;
(Ⅱ)保證各聯盟之間的行政合作。
第四條職責
為了實現第三條所述宗旨,本組織通過其適當機構,並根據各聯盟的許可權:
(Ⅰ)促進發展旨在便利全世界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和協調各國在這方面的立法措施;
(Ⅱ)執行巴黎聯盟、與該聯盟有聯系的各專門聯盟以及伯爾尼聯盟的行政任務;
(Ⅲ)可以同意擔任或參加任何其他旨在促進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協定的行政事務。
(Ⅳ)鼓勵締結旨在促進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協定;
(Ⅴ)對於在知識產權方面請求法律--技術援助的國家給予合作;
(Ⅵ)收集並傳播有關保護知識產權的情報,從事並促進這方面的研究,並公布這些研究的成果
(Ⅶ)維持有助於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服務,在適當情況下,提供服務工作單位名冊,並發表這種名冊的材料;
(Ⅷ)採取一切其他的適當行動。
第五條成員資格
(1)凡屬第二條第(Ⅶ)款所規定的任一聯盟的成員國都可以成為本組織的成員國。
(2)不屬於任一聯盟成員國的國家,具備以下條件者,同樣也可成為本組織的成員國:
(Ⅰ)聯合國成員國、與聯合國有關系的任何專門機構的成員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成員國或國際法院規約的當事國,或
(Ⅱ)應大會邀請成為本公約當事國。
第六條大會
(1)(a)本組織應設大會,由作為任一聯盟成員國的本公約當事國組成。
(b)每一國政府應有一名代表,可輔以若干副代表、顧問和專家。
(c)各代表團的開支應由派遣國政府負擔。
(2)大會應:
(Ⅰ)根據協調委員會提名,任命總幹事;
(Ⅱ)審議並批准總幹事關於本組織的報告,並給其以一切必要的指示;
(Ⅲ)審議並批准協調委員會的報告與活動,並給以指示;
(Ⅳ)通過各聯盟共同的三年開支預算;
(Ⅴ)批准總幹事提出的關於第四條第(Ⅲ)款所指的國際協定的行政管理措施;
(Ⅵ)通過本組織的財務條例;
(Ⅶ)參照聯合國的慣例,決定秘書處的工作語言。
(Ⅷ)邀請第五條第(2)款第(Ⅱ)項所指的國家參加本公約;
(Ⅸ)決定哪些非本組織成員國,哪些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國際組織可作為觀察員參加會議;
(Ⅹ)行使其它合於本公約的適當職權。
(3)(a)一個國家,無論是一個或幾個聯盟的成員國,在大會上應有一票表決權。
(b)大會成員國的半數應構成法定人數。
(c)盡管有(b)項的規定,如果在任一屆會議上,出席國的數目不足一半時,但相當於或超過大會成員國三分之一時,大會可以作出決議,但是,關於其本身程序的決議除外,所有這些決議只有符合以下條件時才能生效:國際局應將這些決議通知未出席的大會成員國,並請它們於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以書面表示投什麼票或者棄權。如果在這一期限屆滿時,已經這樣投票或棄權的國家的數目達到本屆會議法定人數所缺少的國家數目,同時也取得了所要求的多數票,這些決議即應生效。
(d)在遵守(e)和(f)段規定的條件下,大會應以所投票的三分之二多數作出決定。
(e)批准關於第四條第(Ⅲ)款所指國際協定的行政管理措施,需四分之三多數票通過。
(f)批准根據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七條和第六十三條與聯合國簽訂的協定,需十分之九多數票通過。
(g)任命總幹事(第2款第Ⅰ項)、批准總幹事所提出的關於國際協定的行政管理措施(第2款第Ⅴ項)以及遷移總部(第十條),不僅須經本組織大會,而且需經巴黎聯盟大會和伯爾尼聯盟大會,以所要求的多數票通過。
(h)棄權不作投票計算。
(Ⅰ)一名代表只能代表一個國家,只能以一個國家的名義投票
(4)(a)大會例會每第三歷年舉行一次,由總幹事召開。
(b)大會特別會議應由總幹事根據協調委員會或大會四分之一成員國的請求召開。
(c)會議應在本組織總部舉行。
(5)已參加本公約,但並非任一聯盟成員的國家應允許以觀察員身份參加大會的會議。
(6)大會應通過自己的議事規則。
第七條成員國會議
(1)(a)本組織應設成員國會議,由本公約成員國組成,不論它們是否任一聯盟的成員國。
(b)每一國政府應有一名代表,可輔以若干副代表、顧問和專家。
(c)各代表的開支應由派遣國政府負擔。
(2)成員國會議應:
(Ⅰ)討論知識產權方面普遍關心的事項,並且得在尊重各聯盟許可權和自主的條件下就這些事項通過建議;
(Ⅱ)通過本會議的三年預算:
(Ⅲ)在本會議預算的限度內,制定三年法律--技術援助計劃;
(Ⅳ)按照第十七條規定,通過對本公約的修訂案:
(Ⅴ)決定應允許哪些非本組織成員國、哪些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國際組織可作為觀察員參加其會議;
(Ⅵ)行使其它適合於本公約的職權。
(3)(a)每一個成員國在本會議中應有一票表決權;
(b)成員國的三分之一構成法定人數;
(c)在遵守第十七條規定的條件下,本會議應以三分之二多數票作出決議;
(d)對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一聯盟的國家的會費數額應由僅只這類國家代表有投票權的表決決定。
(e)棄權不作投票計算;
(f)一名代表只能代表一個國家,只能以一個國家的名義投票。
(4)(a)本會議的例會,應由總幹事召集,會期及會議地點與大會同。
(b)本會議的特別會議應由總幹事根據多數成員國的請求召開。
(5)本會議應通過自己的議事規則。
第八條協調委員會
(1)(a)本組織應設協調委員會,由擔任巴黎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或伯爾尼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或兼任兩執行委員會委員的本公約當事國組成。然而,如果其中任一執行委員會的委員數目超過了選舉它的大會成員國總數的四分之一,則該執行委員會應從其委員中指定參加協調委員會的國家,數目不得超過上面提到的四分之一。在計算上述的四分之一數目時,本組織總部所在國不應包括在內。
(b)作為協調委員會委員的每一個國家應有一名代表,可輔以若干副代表、顧問和專家。
(c)當協調委員會審議直接涉及成員國會議的計劃、預算及其議程、或審議關於修訂本公約的建議時,如該修訂建議將影響已參加本公約但沒有參加任一聯盟的國家的權利或義務,則應有這類國家的四分之一參加協調委員會的會議並享有該委員會委員同等的權利。這些國家應由成員國會議在每屆例會上指定。
(d)各代表團的開支應由派遣國政府負擔。
(2)如果本組織所經管的其它聯盟希望參加協調委員會,其代表必須從協調委員會成員國中指派。
(3)協調委員會應:
(Ⅰ)就兩個或兩個以上聯盟共同有關的,或者一個或一個以上聯盟與本組織共同有關的一切有關行政、財務和其他事項,特別是各聯盟共同開支的預算,向各聯盟的機構、本組織成員國大會、成員國會議和總幹事提出意見;
(Ⅱ)擬訂本組織大會的議程草案。
(Ⅲ)擬訂本組織成員國會議的議程草案以及計劃和預算草案;
(Ⅳ)以聯盟三年共同開支預算和成員國會議三年預算以及法律--技術援助三年計劃為基礎,制定相應的年度預算和計劃;
(Ⅴ)在總幹事任期即將屆滿,或總幹事職位出缺時,提名一個候選人由大會任命;如大會未任命所提名的人,協調委員會應另提一名候選人;這一程序應反復進行直到最後提名的人被大會任命為止;
(Ⅵ)如果總幹事的職位在兩屆大會之間出缺,任命一個代理總幹事,在新任總幹事就任前代職;
(Ⅶ)行使本公約所賦予的其他職權。
(4)(a)協調委員會每年舉行例會一次,由總幹事召開。在正常情況下應在本組織總部舉行。
(b)協調委員會的特別會議,應由總幹事召集,或根據其本人倡議,或應協調委員會主席的請求,或根據協調委員會四分之一委員國的請求而召開。
(5)(a)每個國家,不論它是第(1)款(a)項提到的一個還是兩個執行委員會的委員,在協調委員會中都只有一票表決權。
(b)協調委員會委員的半數構成法定人數。
(c)一名代表只能代表一個國家,只能以一個國家的名義投票。
(6)(a)協調委員會應按投票簡單多數發表意見和作出決議,棄權不作投票計算。
(b)盡管取得了簡單多數,協調委員會的任何委員得在表決後立即要求按下列辦法對票數作一次特別重新計算:將巴黎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國和伯爾尼聯盟執行委員會委員國分別列成兩個名單,將每個國家的投票記入所屬名單中自己名稱的旁邊。如果這樣的特別重新計算表明不是在每個名單中都取得了簡單多數,則該項提案應視為未通過。
(7)本組織任何成員國,不屬協調委員會成員國者,得派觀察員參加本委員會的會議,有權參加辯論,但無表決權。
(8)協調委員會應制定自己的議事規則。
第九條國際局
(1)國際局應為本組織的秘書處。
(2)國際局應由總幹事領導並輔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副總幹事。
(3)總幹事任期固定,每任不少於六年,他應有資格按任期連任。初任期限和可能的連任期限以及任命的所有其他條件,均應由大會規定。
(4)(a)總幹事應為本組織的行政主管。
(b)他就代表本組織。
(c)他應就本組織的內外事務,向大會匯報,並遵從大會的指示。
(5)總幹事應擬定計劃草案和預算草案並起草工作活動定期報告。他應將這些草案和報告送交有關國家的政府和各聯盟和本組織的主管機構。
(6)總幹事和任何由他指派的工作人員可參加大會、成員國會議、協調委員會以及任何其他委員會或工作組的一切會議,但無表決權。總幹事或由他指派的一名工作人員就為這些機構的當然秘書。
(7)總幹事應任命為有效執行國際局任務所必需的工作人員。他應在協調委員會批准後,任命副總幹事。任用的條件應在由總幹事提出並由協調委員會批準的工作人員條例中規定。任用工作人員和決定服務條件首要考慮的應是:必須保證最高標準的效率、能力和品德。在錄用工作人員時應適當注意盡可能廣泛的地域分布的重要性。
(8)總幹事和工作人員的責任的性質應是純粹國際性的。在執行職務時,他們不應尋求或接受任何政府或本組織以外的任何當局指示。他們應不做任何可能有損於其國際官員身份的行為。每一個成員國都應尊重總幹事和工作人員職責的純粹國際性質,並在他執行任務時不設法施加影響。
第十條總部
(1)本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
(2)其遷移可按第六條第(3)款(d)項和(g)項的規定來決定。
第十一條財務
(1)本組織應有兩種單獨的預算:各聯盟共同開支預算和成員國會議預算。
(2)(a)各聯盟共同開支預算應包括對幾個聯盟有關系的開支的規定。
(b)這種預算資金的來源如下:
(Ⅰ)各聯盟的分攤,而每個聯盟分攤的數額應由該聯盟大會依據其在共同開支中所享受的利益來確定;
(Ⅱ)國際局所進行的與各聯盟無直接關系的服務收費或者不屬於國際局提供的法律--技術援助方面的服務收費;
(Ⅲ)與各聯盟無直接關系的國際局出版物的售款與版稅;
(Ⅳ)給予本組織的贈款、遺贈或津貼,但第(3)款(b)段(Ⅳ)節所指的款項除外;
(Ⅴ)本組織的租金、利息和其他雜項收入。
(3)(a)成員國會議的預算應包括該會議開會的開支和法律--技術援助計劃的支出。
(b)這項預算的資金來源如下:
(Ⅰ)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的會費;
(Ⅱ)各聯盟為這一預算提供的款項,而各聯盟提供款項數額應由各該聯盟大會確定,各聯盟也可不為該預算提供款項;
(Ⅲ)國際局由於提供法律--技術援助而得到的款項;
(Ⅳ)為了(a)款所述的目的給予本組織的贈款、遺贈和津貼。
(4)(a)為了規定每個成員國對成員國會議預算應繳的會費,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應屬於一個等級,並應按照下面所確定的單位數為基礎繳納年變會費:
A級……10個單位
B級……3個單位
C級……1個單位
(b)上述各國在按第十四條第(1)款規定採取行動的同時,應指出自己希望屬於那一等級。任一這類國家均可改變其等級,如要改為較低的級別,該國必須在一次例會上向成員國會議宣布。這種改動應於該屆會議後的下一歷年開始時生效。
(c)每一個這類國家每年應繳會費的數額在所有這類國家對成員國會議預算交費總額中所佔的比例應相當於它的單位數在所有這類國家總單位數中所佔的比例。
(d)會費應在每年一月一日繳納。
(e)在新的財政周期開始之前,如果預算尚未被通過,則根據財務條例,應按上年度預算的標准執行。
(5)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拖欠本條所規定的會費,以及參加本公約的任何聯盟成員國拖欠該聯盟會費時,如其所欠金額相當於或超過前兩個整年的會費金額,則不應在它作為成員國的本組織任何機構內行使表決權。但是,只要查明該國拖延繳費是由於特殊的和不可避免的情況,這些機構可允許它繼續在該機構內行使表決權。
(6)國際局在法律--技術方面提供服務項目的收費數額應由總幹事確定,並應由他向協調委員會報告。
(7)經協調委員會批准,本組織可接受直接來自政府、公私機構、協會或私人的贈款、遺贈款和津貼。
(8)(a)本組織應有一項工作基金,由各聯盟和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一次繳納。當該項基金不足時,應予增加。
(b)各聯盟一次繳納的金額和可能增繳的金額應由各該聯盟大會確定。
(c)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何聯盟的國家一次繳納的金額以及在基金增加時的份額,應按照基金成立或決定增加基金那一年該國會費的比例計算。繳納的比例和條件應由成員國會議根據總幹事的建議,並聽取協調委員會的意見後確定。
(9)(a)在本組織總部和總部所在國簽立的協定中應規定,當工作基金不足時,應由該國墊款的金額和給予墊款的條件,應由該國與本組織根據每次情況另立協定。該國在承擔墊款義務期間,應在協調委員會中有當然的席位。
(b)上述(a)項所述國家和本組織都有權通過書面通知終止墊款的義務。這項通知應自發出通知那年年底起三年後生效。
(10)帳目的審查應根據財務條例的規定由一個或一個以上成員國或外來審計員進行。審計員應由本組織大會在徵得他們本人同意後指派。
第十二條權利能力;特權和豁免
(1)本組織在各成員國領土上,在符合各該國家的法律條件下,應享有為完成本組織宗旨和行使其職權所必需的權利能力。
(2)本組織應與瑞士聯邦,以及與總部今後可能設在的其它國締結一項總部協定。
(3)本組織可與其他成員國締結雙邊或多邊協定,使本組織、其官員以及一切成員國的代表享有為完成本組織宗旨和行使其職權所必需的特權與豁免。
(4)總幹事可以談判上述第(2)、(3)款所指的協定;並經協調委員會批准後代表本組織締結和簽訂這種協定。
第十三條與其它組織的關系
(1)本組織應於適當時候與其他政府間組織建立工作關系並進行合作。與這類組織訂立的具有這種效果的一般協定,應由總幹事經協調委員會批准後締結。
(2)本組織可就其許可權內的事項,適當安排與非政府的國際組織的磋商與合作,而且,經有關政府同意,也可與該國的政府性或非政府的全國性組織進行磋商與合作。有關這方面的安排應由總幹事經協調委員會批准後進行。
第十四條參加本公約的條件
(1)第五條所指的國家通過以下手續可以成為本公約的當事國和本組織成員國:
(Ⅰ)申請者簽署並對批准與否不附加保留意見,或
(Ⅱ)申請者簽署並表示同意須在遞交批准書後方能獲得批准,或
(Ⅲ)遞交加入書。
(2)不管本公約的任何其他規定,巴黎公約當事國、伯爾尼公約當事國,或同為兩個公約的當事國,只有在批准或加入或者已經批准或加入下述國際文件的條件下,才可以成為本公約的當事國:
或巴黎公約斯德哥爾摩議定書全部或是僅附有第二十條第(1)款(b)項(Ⅰ)所規定的限制。
或伯爾尼公約斯德哥摩議定書的全部或是僅附有第二十八條(Ⅰ)款(b)項(Ⅰ)所規定的限制。
(3)批准書或加入書應交由總幹事保存。
第十五條本公約的生效
(1)本公約應在十個巴黎聯盟成員國和七個伯爾尼聯盟成員國按第十四條第(1)款的規定採取行動三個月後生效。如果一個國家同時兼為兩個聯盟的成員國,應理解為在兩組內都計數。在生效之日,本公約對於那些不是任一聯盟成員但在此日期三個月以前按第十四條第(1)款的規定已採取行動的國家也應生效。
(2)對於其他國家,本公約應在這類國家按第十四條第(1)款規定採取行動之日起三個月之後生效。
第十六條保留
本公約不許可附加保留權利。
第十七條修訂
(1)有關修訂本公約的建議可由任何成員、協調委員會或總幹事提出。此種建議應在成員國會議進行審議至少六個月以前由總幹事通知各成員國。
(2)修正案應由成員國會議通過。當修正案影響參加本公約但未參加任一聯盟的國家的權利和義務時,這些國家也應參加表決。對於一切其他所提出的修正案,只應由參加本公約的任一聯盟的成員國表決。成員國會議如僅對那些以前已由巴黎聯盟大會和伯爾尼聯盟大會已分別根據適用於各該大會關於通過各該公約行政條款修正案的規則所通過的修正案進行表決,修正案應由參加投票的國家的簡單多數票表決通過。
(3)任何修正案應在總幹事收到在成員國會議通過該修正案時,根據上述第(2)款有表決權的本組織四分之三成員國按照它們各自的憲法程序發出的書面接受通知書一個月後生效。這樣通過的任何修正案一旦生效,即對在當時和後來加入的本組織所有成員國都有約束力,但涉及增加成員國財政義務的修正案應只對已通知接受該修正案的國家有約束力。
第十八條退約
(1)任何成員國得通過向總幹事送交通知書退出本公約。
(2)退約應在總幹事收到通知書起六個月後生效。
第十九條通知
總幹事應向一切成員國政府通知:
(Ⅰ)本公約生效日期;
(Ⅱ)簽署和交存批准書或加入書;
(Ⅲ)對本公約一項修正案的接受,以及修正案生效的日期;
(Ⅳ)退出本公約。
第二十條最後條款
(1)(a)本公約應在一份用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作成的單一文本上簽署,各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並應交由瑞典政府保存。
(b)本公約在斯德哥爾摩繼續開放簽署到1968年1月13日截止。
(2)正式文本、應由總幹事經與有關國家政府協商後以德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以及成員國會議指定的其它文字制定。
(3)總幹事應將經正式核簽的本公約副本和由成員國會議通過的每項修正案的副本各兩份分送巴黎聯盟或伯爾尼聯盟各成員國政府、其它加入本公約國家的政府,以及其它要求得到這些文件的國家政府。分送給各國政府的經簽署的本公約副本由瑞典政府核簽。
(4)總幹事應將本公約交聯合國秘書處登記。
第二十一條過渡條款
(1)在第一任總幹事就職前,本公約中凡提到國際局或總幹事之外,應視為系分別指保護工業、文學和藝術產權聯合國際局<亦稱保護知識產權聯合國際局(BIRPI)>或其總幹事。
(2)(a)凡屬任一聯盟的成員而尚未參加本公約的國家,如果它們願意,在自本公約生效之日起五年內,可行使如同它們參加了本公約一樣的權利。凡希望行使這樣權利的國家就應書面通知總幹事,該通知書應於收到之日生效。這類國家在上述期限屆滿前應視為大會和成員國會議的成員。
(b)當這五年期限屆滿時,這類國家在大會、成員國和會議協調委員會中不應再有表決權。
(c)這類國家在成為本公約參加國後,應再度得到表決權。
3(a)在巴黎聯盟或伯爾尼聯盟的成員國尚未全部參加本公約以前,國際局和總幹事應分別兼管保護工業、文學和藝術產權聯合國際局及其總幹事的職責。
(b)該聯合國際局任用的工作人員,自本公約生效之日起在上述(a)段所指的過渡期間,應被認為也是由國際局任用的。
(4)(a)一旦巴黎聯盟所有成員國全部成為本組織成員後,該聯盟事務局的權利、義務和財產應移交給本組織國際局。
(b)一旦伯爾尼聯盟所有成員國全部成為本組織成員後,該聯盟事務局的權利、義務和財產應移交給本組織國際局。

閱讀全文

與創造性條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