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alex發明

alex發明

發布時間:2021-12-21 08:03:16

① 美國發明家有哪些

美國發明家有: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萊特兄弟、亞歷山大·貝爾、羅伯特·富爾頓、本傑明·富蘭克林等。

1、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人。他發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參考資料:網路-愛迪生

參考資料:網路-萊特兄弟

參考資料:網路-亞歷山大·貝爾

參考資料:網路-羅伯特·富爾頓

參考資料:網路-本傑明·富蘭克林

② 俄羅斯方塊是俄羅斯人發明的啊

阿里克謝帕吉特諾夫發明,瓦蒂姆格拉希莫夫完成的編程。
歡迎lz探索俄羅斯方塊貼吧,這里有更多關於俄羅斯方塊的知識……

③ 32慢RUSH CS wNv. ALEX發明的

32慢RUSH就是3人和2人分兩條路 對同一區域進行卡點後的flash smoke慢推RUSH 還有 這不是ALEX發明的 早在01 02年 就有此戰術了..
比如DUST2 3人小道 2人A大 通過O3 O5的掩護 成功佔領A包點 這就叫32RUSH

④ 滑鼠墊誰發明

曼米勒傑克凱利
恩格爾巴特在了1968年的介紹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標志著滑鼠的首次公開亮相,採用了由赫曼米勒傑克凱利設計的控制台,其中包括一個鍵盤和一個插圖的一部分,作為一個支撐區域用於 滑鼠。據凱利,也由Alex彭說,凱利設計一年後,於1969年,是世界第一個滑鼠墊
傑克凱利在1969年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滑鼠墊,與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世界上第一個計算機滑鼠的發明者,當他在斯坦福研究院工作。

⑤ 俄羅斯方塊是俄羅斯人發明的嗎

顧名思義,俄羅斯方塊自然是俄羅斯人發明的。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Alexey Patnov) 。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著名的游戲在80年代曾經在法律界掀起軒然大波,那就是著名的俄羅斯方塊產權之爭。這次產權爭奪,幾家歡喜,幾家哀愁,幾家公司倒閉,幾家公司賺錢,其中的是是非非,一言難盡。

歐美列強竊取瓜分:版權之爭由此開始

1985年6月工作於莫斯科科學計算機中心的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在玩過一個拼圖游戲之後受到啟發,從而製作了一個以Electronica 60(一種計算機)為平台的俄羅斯方塊的游戲。後來經瓦丁·格拉西莫夫(Vadim Gerasimov)移植到PC上,並且在莫斯科的電腦界傳播。帕基特諾夫因此開始小有名氣。

PC版俄羅斯方塊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被當地的一群電腦專家移植到了Apple II 和 Commodore 64 上,這些版本的軟體引起了當時英國一個叫Andromeda的游戲公司經理羅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in)的注意,他向帕基特諾夫以及匈牙利的電腦專家們收購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並且在買到版權之前把它們倒手賣給了英國的Mirrorsoft (注意不是Microsoft!) 以及美國的Spectrum Holobyte。(什麼人……)

1986年11月斯坦恩和帕基特諾夫經過談判,就版權收購問題未取得成果。斯坦恩甚至直接飛到莫斯科和帕基特諾夫面談,但是空手而歸。由於俄羅斯人對於已經在西方興起的電子游戲產業知道不多,斯坦恩決定竊取Tetris的版權,於是他放出謠言說這是匈牙利人開發的游戲。

與此同時,PC版的俄羅斯方塊已經由英國的Mirrorsoft出品並且在歐洲銷售,受到當時人們的極大關注。不僅僅因為這個游戲好玩,而且這是「第一個來自鐵幕國家的游戲。」當時的游戲宣傳海報上有濃郁的冷戰色彩,比如戰爭畫面,加加林太空飛行等。而斯坦恩仍然沒有正式合法的版權。

1987年6月斯坦恩最終取得了在IBM-PC及其兼容機上的Tetris的版權,版權機種包括「其他任何電腦系統」。但是,他沒有和蘇聯方面簽署協議,也就是說,這個版權是不完全的。(譯者註: 這個「其他任何電腦系統」在原文中的描述是"any other computer system",這種說法在當時看來也很不嚴密,從而為後來的產權之爭埋下了伏筆)

1988年1月Tetris在電腦平台的熱銷,一時造成「洛陽紙貴」(倫敦磁碟貴??)的局面。而當CBS晚報采訪了俄羅斯方塊之父帕基特諾夫之後,斯坦恩盜竊版權的計劃徹底泡湯了。(活該!)一個新的公司ELORG(Electronorgtechinca,蘇聯一家軟體公司)開始和斯坦恩就游戲程序問題進行協商。ELORG的負責人亞歷山大·阿列欣科( Alexander Alexinko)知道斯坦恩雖然沒有版權,但是會以手中的游戲開發程序為籌碼威脅中斷談判。

任天堂也來摻和:三路人馬夾擊「裝在套子里的人」

1988年5月經過幾個月的爭吵之後,筋疲力盡的斯坦恩終於和ELORG簽定了PC俄羅斯方塊版權的合約。當時的合約禁止開發街機版和掌機版的方塊游戲,而電腦版的Tetris則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游戲。

1988年7月斯坦恩與阿列欣科商談開發街機版俄羅斯方塊的問題。阿列欣科當時尚未從斯坦恩那裡拿到一分錢的版權費,但是同時的Spectrum 和 Mirrorsoft已經開始向電子游戲商出售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Spectrum 將Tetris的游戲機和PC在日本的版權賣給了Bullet-Proof Software (FC和GB版俄羅斯方塊的製作商),而Mirrorsoft則把它在日本和北美的版權賣給了美國的Atari。這樣一來兩家公司的矛盾就開始了。 1988年11月,BPS在FC上發行的俄羅斯方塊(大家不很熟悉的俄羅斯方塊1)在日本發售,銷量達200萬份。
1988年11月隨著GB的開發,NOA(任天堂美國分公司)的經理荒川實(任天堂山內溥老爺子的女婿)希望將Tetris做成GB上的游戲。於是他聯系了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Henk Rogers), 羅傑斯再與斯坦恩聯系的時候卻吃了閉門羹。於是他直接去莫斯科購買版權。而斯坦恩覺察出風頭,也乘飛機前往莫斯科;與此同時,Spectrum的負責人羅伯特·麥克斯韋(Robert Maxwell)的兒子凱文·麥克斯韋(Kevin Maxwell) 也在向莫斯科進發。就這樣,三路人馬幾乎在同時趕到了冰天雪地的紅色都市。

1989年2月21日羅傑斯首先會見了ELORG的代表葉甫蓋尼·別里科夫(Evgeni Belikov,和那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同名)。他給帕基特諾夫等蘇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並且簽了手掌機方塊游戲的版權。之後他向俄國人展示了FC版Tetris,這使別里科夫極為震驚。因為他並沒有授予羅傑斯家用機的版權!羅傑斯則向他們說這是向TENGEN購買的版權,但是別里科夫也從沒聽說過TENGEN這個公司的名字。羅傑斯為了緩和尷尬的局面,將斯坦恩隱瞞的事實如數告訴了別里科夫,並且答應付給蘇聯方面更多支票作為已經賣出的FC版俄羅斯方塊的版權費用。這時羅傑斯發現自己有機會買到Tetris全部機種的版權(但是當時還沒買),雖然Atari會對他虎視耽耽,但是別忘了,他和BPS的背後還有任天堂這個大靠山給自己撐腰。

注意:羅伯特·斯坦恩原先所簽的協議只是電腦版Tetris的版權,其他的版權並不是他的。

後來,斯坦恩和ELORG重新簽署了協議。別里科夫強迫他重簽的合約中修改的內容是:「電腦的定義:包含有中央處理器,監視器,磁碟驅動器,鍵盤和操作系統的機器」。而斯坦恩當時卻沒有仔細看這些定義。(這回輪到他犯混了……)後來他才意識到這是羅傑斯從自己手中搶走版權而耍的花招。但是為時已晚。第二天他被告知雖然簽署的文件已經不能改後來,但是他還可以得到街機版Tetris的開發權。三天之後,他簽下了街機版的協議。

FC版權風雲再起:
充分體現國家干預經濟1989年2月22日凱文·麥克斯韋訪問了ELORG。別里科夫拿出羅傑斯給他的FC游戲卡向他詢問這件事情。麥克斯韋在卡帶上看到了Mirrorsoft的名字後才想起他的公司已經把部分版權倒賣給了Atari。(糊塗人辦糊塗事……)當他想繼續談街急和手掌機版權的問題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他能夠簽的,就只有除電腦,街機,家用機和掌機以外的協議了。(其實等於沒有協議可簽,除非他發明一種新的娛樂系統,比方說俄羅斯方塊積木……)在糊塗之餘這傢伙靈機一動,告訴別里科夫說此卡帶為盜版(汗……),然後也要簽家用機的協議。最後的結果是:凱文·麥克斯韋只帶走一張白紙,羅伯特·斯坦恩帶走了街機協議書。由於麥克斯韋聲稱所有的FC卡都是盜版,ELORG保留了家用機的版權,沒賣給任何人。假如麥克斯韋想獲得家用機版權的話,就必須出價比任天堂高才行。亨克·羅傑斯買到了掌機的版權,並且通知了荒川實。BPS就製作GB版Tetris向任天堂達成交易:這筆交易額高大500萬-1000萬美元。

GB版的俄羅斯方塊

GB版俄羅斯方塊1989年3月15日亨克·羅傑斯回到莫斯科,並且代表任天堂出巨資收購家用機版Tetris的版權。版權費的價格雖然沒有向外界透露,但是這個數字將是Mirrorsoft永遠拿不出來的。連荒川實和NOA的首席執行官霍華德·林肯(Howard Lincoln)都親自前往蘇聯助陣。

1989年3月22日ELORG和任天堂的家用機協議終於達成。任天堂方面堅持加入一款聲明,在協議簽定之後,如果和其他出現法律糾紛,蘇聯方面必須派人去美國的法庭上做證。實際上,這種法律上的爭端將是不可避免的。據說ELORG僅僅得到的定金有300-500萬美元之多。別里科夫向Mirrorsoft通知,說Mirrorsoft, Andromeda和Tengen都沒有家用機的版權,現在版權都歸任天堂所有。當天晚上任天堂和BPS的頭目們在莫斯科酒店裡舉行了慶祝party。
(各位看明白了,現在家用機和掌機的版權已經被任天堂和BPS分別掌握在手中。無論是Atari還是Tengen都沒有權利製作FC版的俄羅斯方塊。)

1989年3月31日霍華德·林肯 愉快(幸災樂禍?)地向Atari發去最後通牒(傳真),告訴他們立刻停止FC(NES)版的俄羅斯方塊游戲。這使得Atari和麥克斯韋都十分震怒。他們以Tengen的名義回信說在4月7日那天他們就已經享有家用機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了。

1989年4月13日Tengen撰寫了一份申請書,要求擁有Tetris的「影音作品,源程序和游戲音樂」版權。但是申請書中並沒有提及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和任天堂的游戲版權問題。(忽視了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真是個大錯誤!)

與此同時,麥克斯韋利用自己掌握的媒體勢力,企圖奪回Tetris的陣地。甚至搬出了蘇聯與英國政府,對俄羅斯方塊版權問題進行干預。(好大的面子啊!)結果挑起了蘇共(!)與ELORG之間的矛盾。甚至連戈爾巴喬夫都向麥克斯韋保證「以後不用擔心日本公司的問題」。(汗……這位麥克斯韋果然不是善主……偉大的蘇聯政府都對俄羅斯方塊關注起來了……)在4月晚些時候,霍華德·林肯回到莫斯科的時候,發現ELORG已經在蘇聯政府的打壓下抬不起頭來,而就在那天半夜,NOA方面給他打電話,說Tengen已經起訴了任天堂。(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第二天,他面會了別里科夫,帕基特諾夫和其他幾位ELORG的成員,以確保他們能夠為任天堂的官司佐證。(這回合同里的條款可生效了)隨後NOA立刻反訴Tengen,並且開始收集證據。

FC是電腦還是家用機?任天堂大獲全勝

1989年5月17日Tengen在USA Today上登載了大幅Tertis廣告,雖然法庭大戰已經迫在眉睫。

1989年6月Tengen與任天堂的案子終於開庭審理論戰主要圍繞一個議題展開:NES(FC)究竟是電腦,還是電子游戲機。(大家不許笑,在法庭上這可是很嚴肅的話題)Atari認為NES是電腦系統,因為它擁有擴展機能,而且日本的Famicom也有網路功能存在。而任天堂的證據則更加切題:ELORG中的蘇聯人從來沒有意向出售Tetris的家用機版權,而所謂的「電腦」的概念則早在和斯坦恩的協議中提到了。

1989年6月15日法庭召開聽證會,討論關於任天堂和Tengen互相命令對方終止生產和銷售各自的Tetris軟體的行為。法官福恩·史密斯(Fern Smith)宣布Mirrorsoft 與 Spectrum Holobyte均沒有家用機版權,因此他們提供給Tengen的權利也不能生效。任天堂的請求最後得到了許可。

1989年6月21日Tengen版的俄羅斯方塊全部撤下了貨架,該游戲卡帶的生產也被迫中止。數十萬份軟體留在包裝盒裡,封存在倉庫中。

1989年7月任天堂NES版Tetris在美國發售。全美銷量大約300萬。與此同時,和GB版Tetris捆綁銷售的Game Boy席捲美國,美利堅大地上颳起一陣方塊旋風。

關於Tetris的混戰此時已經告一段落。而任天堂和Tengen之間的法庭糾紛則一直持續到1993年。

尾聲:狂賺錢與做白工?!還好玩家沒吃虧

尾聲Atari Games仍然開發了街機版的Tetris,共賣出約2萬台機器。近來Atari Games 被 Williams/WMS收購,而那些封存在倉庫里的NES版Tetris的命運則沒人知道。Tengen不能從其他途徑把它們處理掉,所以估計這些軟體都被銷毀了。但是據說仍然有約10萬份Tengen版的Tetris流入了市場。

我們今天在64合一等游戲D版卡里玩到的所謂「俄羅斯方塊2」其實就是當年的Tengen版,平心而論,這一版的方塊比BPS的版本要好玩許多。首先,這版的操作感和按鍵設定十分到位,AB分別是正轉和反轉,而BPS版是用十字鍵的下來轉動,只支持一個方向,按A就直接「啪」地落下來,手感十分不爽;其次,它支持的二人對戰,與電腦競爭和合作的模式也讓人耳目一新。還有,音樂也是沒的說。

羅伯特·斯坦恩,這個版權問題的始作俑者,在Tetris上總共只賺了25萬美元。本來他可以掙多點錢的,但是Atari和Mirrorsoft在付他版稅的時候沒有給足。(應得的報應……)Spectrum Holobyte 則需要和ELORG重新協商,以確保電腦版Tetris的版權。

羅伯特·麥克斯韋的媒體堡壘在混戰中逐漸分崩離析,老麥克斯韋在做生意時做幕後黑手的事實也在調查中,而他卻突然暴病身亡。(氣死的……)Mirrorsoft 英國公司也慘淡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真正的大贏家是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還有幕後的任天堂。俄羅斯方塊究竟為任天堂賺了多少銀子呢?答案恐怕永遠說不清了。想一想吧,在美國GB都是和Tetris捆綁銷售,以增加GB的出貨量……然後因為Tetris買了GB的人還會買其他的GB卡……要是這么算起來的話,那利潤簡直就像滾雪球一樣了。現在GB版的Tetris(Z版)總共生產了3000萬張。(後來GB的俄羅斯方塊又在SFC上出了復刻版,和《馬里奧醫生》一起出現在屏幕上,成為不朽之作。)

至於蘇聯方面,除了蘇聯政府,誰也沒有從Tetris那裡得到多少好處。蘇聯解體之後,原ELORG的人員都四散到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許多人繼續開發游戲(比方說帕基特諾夫)。

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幾乎沒有從Tetris上賺到一分錢。ELORG本來打算給他Tetris的銷售權,但是旋即取消了這筆交易。不過帕基特諾夫仍然為自己能夠製作出這么一個世界聞名的優秀游戲而欣慰。他從科學院里得到一台286(當時在蘇聯可是了不起的電腦)作為獎勵。而且分到了比同事們家寬敞明亮的房子。在1996年,亨克·羅傑斯支付給他一筆報酬(還算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帕基特諾夫組建了Tetris Company LLC 公司,終於能夠自己創作游戲,並且收取版權費了。

註:當年俄羅斯方塊紅遍世界的各個角落,一個本來是吃大鍋飯的人在消極怠工的時候發明的娛樂工具成了造福全人類的寶貝,它的價值遠遠超越了開發這個軟體時候的預想。Atari雖然在法庭上慘敗,但是拜亞洲盜版商人所賜,Tengen版的俄羅斯方塊已經在中國玩家心目中生根發芽,長葉開花,任天堂的正統Tetris在中國反而沒人玩了。其實說了那麼多,歸根到底,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機會的話,下載一個FC的模擬器和一個64合一的經典ROM,回家體會一下俄羅斯方塊的魅力吧……

⑥ 發明and英語

AT A GLANCE:
Probably no means of communication has revolutionized the daily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more than the telephone. The actual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is a subject of complex dispute. The controversy began with the success of the invention and continues today. Some of the inventors credited with inventing the telephone include Antonio Meucci, Philip Reis, Elisha Gray and Alexander Graham Bell. Bell's experiments with his assistant Thomas Watson finally proved successful on March 10, 1876, when the first complete sentence was transmitted: "Watson, come here; I want you.". THE STORY
RELATED INFO
BOOKS
VIDEOS
WEB SITES
QUOTATIONS
HOW IT WORKS
DID YOU KNOW?
Invention: telephone on March 10, 1876
Early telephone photo courtesy www.att.com
Definition: noun / tel·e·phone
Function: An instrument which converts sound, specifically the human voice, to electrical impulses of various frequencies and then back to a tone that sounds like the original voice.t
Patent(s): 174,465 (US) issued March 7, 1876 filed February 14, 1876
161,739 (US) issued April 6, 1875 filed March 6, 1875
Inventor: Alexander Graham Bell
Alexander Graham Bell photo courtesy www.sciencetech.technomuses.ca
Criteria; First practical. Modern prototype. Entrepreneur.
Birth: March 3, 1847, in Edinburgh, Scotland
Death: August 2, 1922, at Baddeck, Nova Scotia, Canada
Nationality: American
Milestones:
1831 Michael Faraday proved that vibrations of metal could be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impulses
1861 Johann Philip Reis built a apparatus that changed sound to electricity and back again to sound
1871 Antonio Meucci filed his patent caveat (notice of intention to take out a patent)
1874 A. G. Bell while working on a multiple telegraph, developed the basic ideas for the telephon
1875 Bell files first patent for improved telegraphy
1876 Bell and Watson transmit the first complete sentence
1876 Bell files patent application on February 14,. patent issues March 7
1876 Elisha Gray filed his patent caveat (notice of intention to take out a patent) on February 14,
1877 formed Bell Telephone Company to operate local telephone exchange operation
1877 first city exchange installed in Hartford, Connecticut
1879 irst exchange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was built in London, England
1880 invented the photophone, which transmits speech by light rays
1882 acquired a controlling interest in the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 Elisha Gray's company
1883 irst exchange linking two major cities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New York and Boston
1885 formed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mpany to operate the long distance network.
1888 coin operated pay telephone was patented by William Gray of Hartford, Connecticut
1891 first automatic telephone exchange was patented by Almon Strowger of Kansas City
1921 The Detroit Police Department, began experimentation with one-way vehicular mobile service.
1928 Detroit Police commenced regular one-way radio communication with all its patrol cars.
1933 Bayonne, NJ Police Department initiated regular two-way communications with its patrol cars
1936 Alton Dickieson, H.I. Romnes and D. Mitchell begin design of AT&T's mobile phone system
1940 Connecticut State Police began statewide two-way, on the frequency molated (FM)
1941 FM mobile radio became standar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following the success in Connecticut
1946 A driver in St. Louis, Mo., placed a phone call,it was the first AT&T mobile telephone call.
1948 wireless telephone service was available in almost 100 cities and highway corridors.
1947 cellular telephone service conceived by D.H. Ring at Bell Labs, but the technology didn't exist
1962 The first commercial touch-tone phones were a big hit in their preview at Seattle World's Fair.
1970 commercial Picture phone service debuted in downtown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1971 Richard Frenkiel and Joel Engel of AT&T applied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to make it work.
1973 Martin Cooper of Motorola made the first cellphone call to his rival Joe Engel of AT&T Bell Labs
1978 AT&T concted FCC-authorized field trials in Chicago and Newark, N.J.
1979 the first cellular network was launched in Japan.
1982 FCC granted commercial licenses to an AT&T subsidiary, 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
1983 AMPS was then divided among the local companies as part of the planning for divestiture
1983 Illinois Bell opened the first commercial cellular system in October
phone, telephone, bell, alexander graham bell, alex bell, bell telephone company, at&t, bell labs, western electric, Antonio Meucci, Philip Reis, Elisha Gray, invention, history, inventor of, history of, who invented, invention of, fascinating facts.
The Story:
Probably no means of communication has revolutionized the daily lives of ordinary people more than the telephone. Simply described, it is a system which converts sound, specifically the human voice, to electrical impulses of various frequencies and then back to a tone that sounds like the original voice. In 1831, Englishman 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proved that vibrations of metal could be converted to electrical impulses. This was the technological basis of the telephone, but no one actually used this system to transmit sound until 1861. In that year, Johann Philip Reis (1834-1874) in Germany is said to have built a simple apparatus that changed sound to electricity and back again to sound. A crude device, it was incapable of transmitting most frequencies, and it was never fully developed.

A practical telephone was actually invented independently by two men work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Elisha Gray and Scottish-born Alexander Graham Bell. Incredibly, both men filed for a patent on their designs at the New York patent office on February 14, 1876, with Bell beating Gray by only two hours! Although Gray had built the first steel diaphragm / electromagnet receiver in 1874, he wasn』t able to master the design of a workable transmitter until after Bell had. Bell had worked tirelessly, experimenting with various types of mechanisms, while Gray had become discouraged.

According to the famous story, the first fully intelligible telephone call occurred on March 6, 1876, when Bell, in one room, called to his assistant in another room. "Come here, Watson, I want you."

Watson heard the request through a receiver connected to the transmitter that Bell had designed, and what followed after that is a histo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Bell Telephone Company (later AT&T), which grew to be the largest telephone company in the world.

The first telephone system, known as an exchange, which is a practical means of communicating between many people who have telephones, was installed in Hartford, Connecticut in 1877, and the first exchange linking two major cities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New York and Boston in 1883. The first exchange outside the United States was built in London in 1879. The exchange involved a group of operators working at a large switchboard. The operators would answer an incoming telephone call and connect it manually to the party being called. The first automatic telephone exchange was patented by Almon Strowger of Kansas City in 1891 and installed in 1892, but manual switchboards remained in common use until the middl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coin operated pay telephone was patented by William Gray of Hartford in 1889. The first rotary dial telephone was developed in 1923 by Antoine Barnay in France. The mobil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by Bell Telephone Company and introced into New York City police cars in 1924. Although the first commercial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 became available in St. Louis, Missouri in 1946, the mobile telephone would not become common for another four decades.

The first touch-tone system - which used tones in the voice frequency range rather than pulses generated by rotary dials - was installed in Baltimore, MD, in 1941. Operators in a central switching office pushed the buttons; it was much too expensive for general use. However, the Bell System was intrigued by touch-tone because it increased the speed of dialing.

By the early 1960s, low-cost transistors and associated circuit components made the introction of touch-tone into home telephones possible. Extensive human factors tests determined the position of the buttons to limit errors and increase dialing speed even further. The first commercial touch-tone phones were a big hit in their preview at the 1962 Seattle World's Fair.

The first Picturephone test system, built in 1956, was crude—it transmitted an image only once every two seconds. But by 1964 a complete experimental system, the "Mod 1," had been developed. To test it, the public was invited to place calls between special exhibits at Disneyland and the New York World』s Fair. In both locations, visitors were carefully interviewed afterward by a market research agency.

People, it turned out, didn』t like Picturephone. The equipment was too bulky, the controls too unfriendly, and the picture too small. But the Bell System was convinced that Picturephone was viable. Trials went on for six more years. In 1970, commercial Picturephone service debuted in downtown Pittsburgh and AT&T executives confidently predicted that a million Picturephone sets would be in use by 1980.

What happened? Despite its improvements, Picturephone was still big, expensive, and uncomfortably intrusive. It was only two decades later, with improvements in speed, resolution, miniaturization,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Picturephone into another piece of desktop equipment, the computer, that the promise of a personal video communication system was realized.

In 1978, America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s (AT&T) Bell Laboratories began testing a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based on hexagonal geographical regions called cells. As the caller』s vehicle passed from one cell to another, an automatic switching system would transfer the telephone call to another cell without interruption. The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began nationwide us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3.

The actual history of the telephone is a subject of complex dispute. The controversy began with the success of the invention and continues today. Some of the inventors credited with inventing the telephone include Antonio Meucci, Philip Reis, Elisha Gray and Alexander Graham Bell.

⑦ 俄羅斯方塊是如何發明的

俄羅斯方塊 上手極其簡單,但是要熟練地掌握其中的操作與擺放技巧,難度卻不低。作為家喻戶曉老少皆宜的大眾游戲,其普及程度可以說是史上任何一款游戲都無法相比的。但是,誰知道這么優秀的娛樂工具,出自哪位神人之手呢? 游戲發明 顧名思義,俄羅斯方塊自然是俄羅斯人發明的。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Alexey Patnov) 。 游戲介紹 俄羅斯方塊的基本規則 1、一個用於擺放小型正方形的平面虛擬場地,其標准大小:行寬為10,列高為20,以每個小正方形為單位; 2、一組由4個小型正方形組成的規則圖形,英文稱為Tetromino,中文通稱為方塊,共有7種,分別以S、Z、L、J、I、O、T這7個字母的形狀來命名; 3、通過設計者預先設置的隨機發生器不斷地輸出單個方塊到場地頂部,以一定的規則進行移動、旋轉、下落和擺放,鎖定並填充到場地中。每次擺放如果將場地的一行或多行完全填滿,則組成這些行的所有小正方形將被消除,並且以此來換取一定的積分或者其他形式的獎勵。而未被消除的方塊會一直累積,並對後來的方塊擺放造成各種影響。 4、如果未被消除的方塊堆放的高度超過場地所規定的最大高度(並不一定是20或者玩家所能見到的高度),則游戲結束。 具體到每一款不同的游戲,其中的細節規則都可能有千差萬別,但是以上的基本規則是相同的。對於俄羅斯方塊而言,相較於游戲本身內容的發展,其產權之爭所包含的意義,對於整個IT行業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 俄羅斯方塊產權之爭 俄羅斯方塊是一款風靡全球的電視游戲機和掌上游戲機游戲,它曾經造成的轟動與造成的經濟價值可以說是游戲史上的一件大事。這款游戲最初是由蘇聯的游戲製作人 Alex Pajitnov 製作的,它看似簡單但卻變化無窮,令人上癮。相信大多數用戶都還記得為它痴迷得茶不思飯不想的那個俄羅斯方塊時代。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著名的游戲在80年代曾經在法律界掀起軒然大波,那就是著名的俄羅斯方塊產權之爭。這次產權爭奪,幾家歡喜,幾家哀愁,幾家公司倒閉,幾家公司賺錢,其中的是是非非,一言難盡。 1985年6月 工作於莫斯科科學計算機中心的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在玩過一個拼圖游戲之後受到啟發,從而製作了一個以Electronica 60(一種計算機)為平台的俄羅斯方塊的游戲。後來經瓦丁·格拉西莫夫(Vadim Gerasimov)移植到PC上,並且在莫斯科的電腦界傳播。帕基特諾夫因此開始小有名氣。 1986年7月 PC版俄羅斯方塊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被當地的一群電腦專家移植到了Apple II 和 Commodore 64 上,這些版本的軟體引起了當時英國一個叫Andromeda的游戲公司經理羅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in)的注意,他向帕基特諾夫以及匈牙利的電腦專家們收購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並且在買到版權之前把它們倒手賣給了英國的Mirrorsoft (注意不是Microsoft!) 以及美國的Spectrum Holobyte。 1986年11月 斯坦恩和帕基特諾夫經過談判,就版權收購問題未取得成果。斯坦恩甚至直接飛到莫斯科和帕基特諾夫面談,但是空手而歸。由於俄羅斯人對於已經在西方興起的電子游戲產業知道不多,斯坦恩決定竊取Tetris的版權,於是他放出謠言說這是匈牙利人開發的游戲。 與此同時,PC版的俄羅斯方塊已經由英國的Mirrorsoft出品並且在歐洲銷售,受到當時人們的極大關注。不僅僅因為這個游戲好玩,而且這是「第一個來自鐵幕國家的游戲。」當時的游戲宣傳海報上有濃郁的冷戰色彩,比如戰爭畫面,加加林太空飛行等。而斯坦恩仍然沒有正式合法的版權。 1987年6月 斯坦恩最終取得了在IBM-PC及其兼容機上的Tetris的版權,版權機種包括「其他任何電腦系統」。但是,他沒有和蘇聯方面簽署協議,也就是說,這個版權是不完全的。(譯者註: 這個「其他任何電腦系統」在原文中的描述是「any other computer system」,這種說法在當時看來也很不嚴密,從而為後來的產權之爭埋下了伏筆) 1988年1月 Tetris在電腦平台的熱銷,一時造成「洛陽紙貴」的局面。而當CBS晚報采訪了俄羅斯方塊之父帕基特諾夫之後,斯坦恩盜竊版權的計劃徹底泡湯了。一個新的公司ELORG(Electronorgtechinca,蘇聯一家軟體公司)開始和斯坦恩就游戲程序問題進行協商。ELORG的負責人亞歷山大·阿列欣科( Alexander Alexinko)知道斯坦恩雖然沒有版權,但是會以手中的游戲開發程序為籌碼威脅中斷談判。 1988年5月 經過幾個月的爭吵之後,筋疲力盡的斯坦恩終於和ELORG簽定了PC俄羅斯方塊版權的合約。當時的合約禁止開發街機版和掌機版的方塊游戲,而電腦版的Tetris則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游戲。 1988年7月 斯坦恩與阿列欣科商談開發街機版俄羅斯方塊的問題。阿列欣科當時尚未從斯坦恩那裡拿到一分錢的版權費,但是同時的Spectrum 和 Mirrorsoft已經開始向電子游戲商出售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Spectrum 將Tetris的游戲機和PC在日本的版權賣給了Bullet-Proof Software (FC和GB版俄羅斯方塊的製作商),而Mirrorsoft則把它在日本和北美的版權賣給了美國的Atari。這樣一來兩家公司的矛盾就開始了。1988年11月,BPS在FC上發行的俄羅斯方塊(大家不很熟悉的俄羅斯方塊1)在日本發售,銷量達200萬份。 1988年11月 隨著GB的開發,NOA(任天堂美國分公司)的經理荒川實(任天堂山內溥老爺子的女婿)希望將Tetris做成GB上的游戲。於是他聯系了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Henk Rogers),羅傑斯再與斯坦恩聯系的時候卻吃了閉門羹。於是他直接去莫斯科購買版權。而斯坦恩覺察出風頭,也乘飛機前往莫斯科;與此同時,Spectrum的負責人羅伯特·麥克斯韋(Robert Maxwell)的兒子凱文·麥克斯韋(Kevin Maxwell) 也在向莫斯科進發。就這樣,三路人馬幾乎在同時趕到了冰天雪地的紅色都市。 1989年2月21日 羅傑斯首先會見了ELORG的代表葉甫蓋尼·別里科夫(Evgeni Belikov,和那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同名)。他給帕基特諾夫等蘇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並且簽了手掌機方塊游戲的版權。之後他向俄國人展示了FC版Tetris,這使別里科夫極為震驚。因為他並沒有授予羅傑斯家用機的版權!羅傑斯則向他們說這是向TENGEN購買的版權,但是別里科夫也從來聽說過TENGEN這個公司的名字。羅傑斯為了緩和尷尬的局面,將斯坦恩隱瞞的事實如數告訴了別里科夫,並且答應付給蘇聯方面更多支票作為已經賣出的FC版俄羅斯方塊的版權費用。這時羅傑斯發現自己有機會買到Tetris全部機種的版權(但是當時還沒買),雖然Atari會對他虎視眈眈,但是別忘了,他和BPS的背後還有任天堂這個大靠山給自己撐腰。 注意:羅伯特·斯坦恩原先所簽的協議只是電腦版Tetris的版權,其他的版權並不是他的。 後來,斯坦恩和ELORG重新簽署了協議。別里科夫強迫他重簽的合約中修改的內容是:「電腦的定義:包含有中央處理器,監視器,磁碟驅動器,鍵盤和操作系統的機器」。而斯坦恩當時卻沒有仔細看這些定義。後來他才意識到這是羅傑斯從自己手中搶走版權而耍的花招。但是為時已晚。第二天他被告知雖然簽署的文件已經不能改過來,但是他還可以得到街機版Tetris的開發權。三天之後,他簽下了街機版的協議。 1989年2月22日 凱文·麥克斯韋訪問了ELORG。別里科夫拿出羅傑斯給他的FC游戲卡向他詢問這件事情。麥克斯韋在卡帶上看到了Mirrorsoft的名字後才想起他的公司已經把部分版權倒賣給了Atari。當他想繼續談街機和手掌機版權的問題的時候,卻發現他自己能夠簽的,就只有除電腦,街機,家用機和掌機以外的協議了。在糊塗之餘這傢伙靈機一動,告訴別里科夫說此卡帶為盜版,然後也要簽家用機的協議。 最後的結果是:凱文·麥克斯韋只帶走一張白紙,羅伯特·斯坦恩帶走了街機協議書。由於麥克斯韋聲稱所有的FC卡都是盜版,ELORG保留了家用機的版權,沒賣給任何人。假如麥克斯韋想獲得家用機版權的話,就必須出價比任天堂高才行。亨克·羅傑斯買到了掌機的版權,並且通知了荒川實。BPS就製作GB版Tetris向任天堂達成交易:這筆交易額高大500萬-1000萬美元。 1989年3月15日 亨克·羅傑斯回到莫斯科,並且代表任天堂出巨資收購家用機版Tetris的版權。版權費的價格雖然沒有向外界透露,但是這個數字將是Mirrorsoft永遠拿不出來的。連荒川實和NOA的首席執行官霍華德·林肯(Howard Lincoln)都親自前往蘇聯助陣。 1989年3月22日 ELORG和任天堂的家用機協議終於達成。任天堂方面堅持加入一款聲明,在協議簽定之後,如果和其他出現法律糾紛,蘇聯方面必須派人去美國的法庭上做證。實際上,這種法律上的爭端將是不可避免的。據說ELORG僅僅得到的定金有300-500萬美元之多。別里科夫向Mirrorsoft通知,說Mirrorsoft, Andromeda和Tengen都沒有家用機的版權,現在版權都歸任天堂所有。當天晚上任天堂和BPS的頭目們在莫斯科酒店裡舉行了慶祝party。 (也就是說,現在家用機和掌機的版權已經被任天堂和BPS分別掌握在手中。無論是Atari還是Tengen都沒有權利製作FC版的俄羅斯方塊。) 1989年3月31日 霍華德·林肯向Atari發去最後通牒(傳真),告訴他們立刻停止FC(NES)版的俄羅斯方塊游戲。這使得Atari和麥克斯韋都十分震怒。他們以Tengen的名義回信說在4月7日那天他們就已經享有家用機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了。 1989年4月13日 Tengen撰寫了一份申請書,要求擁有Tetris的「影音作品,源程序和游戲音樂」版權。但是申請書中並沒有提及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和任天堂的游戲版權問題。 與此同時,麥克斯韋利用自己掌握的媒體勢力,企圖奪回Tetris的陣地。甚至搬出了蘇聯與英國政府,對俄羅斯方塊版權問題進行干預。結果挑起了蘇共與ELORG之間的矛盾。甚至連戈爾巴喬夫都向麥克斯韋保證「以後不用擔心日本公司的問題」。 在4月晚些時候,霍華德·林肯回到莫斯科的時候,發現ELORG已經在蘇聯政府的打壓下抬不起頭來,而就在那天半夜,NOA方面給他打電話,說Tengen已經起訴了任天堂。 第二天,他面會了別里科夫,帕基特諾夫和其他幾位ELORG的成員,以確保他們能夠為任天堂的官司佐證。(這回合同里的條款可生效了)隨後NOA立刻反訴Tengen,並且開始收集證據。 1989年5月17日 Tengen在USA Today上登載了大幅Tetris廣告,雖然法庭大戰已經迫在眉睫。 1989年6月 Tengen與任天堂的案子終於開庭審理。 論戰主要圍繞一個議題展開:NES(FC)究竟是電腦,還是電子游戲機……Atari認為NES是電腦系統,因為它擁有擴展機能,而且日本的Famicom也有網路功能存在。而任天堂的證據則更加切題:ELORG中的蘇聯人從來沒有意向出售Tetris的家用機版權,而所謂的「電腦」的概念則早在和斯坦恩的協議中提到了。 1989年6月15日 法庭召開聽證會,討論關於任天堂和Tengen互相命令對方終止生產和銷售各自的Tetris軟體的行為。法官福恩·史密斯(Fern Smith)宣布Mirrorsoft 與 Spectrum Holobyte均沒有家用機版權,因此他們提供給Tengen的權利也不能生效。任天堂的請求最後得到了許可。 1989年6月21日 Tengen版的俄羅斯方塊全部撤下了貨架,該游戲卡帶的生產也被迫中止。數十萬份軟體留在包裝盒裡,封存在倉庫中。 1989年7月 任天堂NES版Tetris在美國發售。全美銷量大約300萬。與此同時,和GB版Tetris捆綁銷售的Game Boy席捲美國,美利堅大地上颳起一陣方塊旋風。 關於Tetris的混戰此時已經告一段落。而任天堂和Tengen之間的法庭糾紛則一直持續到1993年。 尾聲 Atari Games仍然開發了街機版的Tetris,共賣出約2萬台機器。近來Atari Games 被 Williams/WMS收購,而那些封存在倉庫里的NES版Tetris的命運則沒人知道。Tengen不能從其他途徑把它們處理掉,所以估計這些軟體都被銷毀了。但是據說仍然有約10萬份Tengen版的Tetris流入了市場。 羅伯特·斯坦恩,這個版權問題的始作俑者,在Tetris上總共只賺了25萬美元。本來他可以掙多點錢的,但是Atari和Mirrorsoft在付他版稅的時候沒有給足。 Spectrum Holobyte 則需要和ELORG重新協商,以確保電腦版Tetris的版權。羅伯特·麥克斯韋的媒體堡壘在混戰中逐漸分崩離析,老麥克斯韋在做生意時做幕後黑手的事實也在調查中,而他卻突然暴病身亡。Mirrorsoft 英國公司也慘淡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真正的大贏家是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還有幕後的任天堂。俄羅斯方塊究竟為任天堂賺了多少銀子呢?答案恐怕永遠說不清了。想一想吧,在美國GB都是和Tetris捆綁銷售,以增加GB的出貨量……然後因為Tetris買了GB的人還會買其他的GB卡……要是這么算起來的話,那利潤簡直就像滾雪球一樣了。現在GB版的Tetris總共生產了3000萬張,成為不朽之作。 至於蘇聯方面,除了蘇聯政府,誰也沒有從Tetris那裡得到多少好處。蘇聯解體之後,原ELORG的人員都四散到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許多人繼續開發游戲(比方說帕基特諾夫)。 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幾乎沒有從Tetris上賺到一分錢。ELORG本來打算給他Tetris的銷售權,但是旋即取消了這筆交易。不過帕基特諾夫仍然為自己能夠製作出這么一個世界聞名的優秀游戲而欣慰。他從科學院里得到一台286(當時在蘇聯可是了不起的電腦)作為獎勵。而且分到了比同事們家寬敞明亮的房子。在1996年,亨克·羅傑斯支付給他一筆報酬,帕基特諾夫組建了Tetris Company LLC 公司,終於能夠自己創作游戲,並且收取版權費了。 現在,所有經The Tetris Company官方授權許可的正統俄羅斯方塊游戲,都會註明"Authentic Tetris® Game"的商標。 衍生游戲 俄羅斯方塊由於受到歡迎,有些游戲廠商以其為藍本,開發出不同的衍生游戲: 立體方塊:將原本2D的方塊改為3D,以增加游戲的挑戰性。 臉譜方塊:將人的臉譜分割成五等份(額頭、眼睛、鼻子、嘴巴、下巴),須將隨機落下的臉譜各部份拼成正確的臉譜方可消除並得分。

⑧ 俄羅斯方塊誰發明的嗎

顧名思義,俄羅斯方塊自然是俄羅斯人發明的。這位偉人叫做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Alexey Patnov) 。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著名的游戲在80年代曾經在法律界掀起軒然大波,那就是著名的俄羅斯方塊產權之爭。這次產權爭奪,幾家歡喜,幾家哀愁,幾家公司倒閉,幾家公司賺錢,其中的是是非非,一言難盡。

歐美列強竊取瓜分:版權之爭由此開始

1985年6月工作於莫斯科科學計算機中心的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在玩過一個拼圖游戲之後受到啟發,從而製作了一個以Electronica 60(一種計算機)為平台的俄羅斯方塊的游戲。後來經瓦丁·格拉西莫夫(Vadim Gerasimov)移植到PC上,並且在莫斯科的電腦界傳播。帕基特諾夫因此開始小有名氣。

PC版俄羅斯方塊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被當地的一群電腦專家移植到了Apple II 和 Commodore 64 上,這些版本的軟體引起了當時英國一個叫Andromeda的游戲公司經理羅伯特·斯坦恩(Robert Stein)的注意,他向帕基特諾夫以及匈牙利的電腦專家們收購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並且在買到版權之前把它們倒手賣給了英國的Mirrorsoft (注意不是Microsoft!) 以及美國的Spectrum Holobyte。(什麼人……)

1986年11月斯坦恩和帕基特諾夫經過談判,就版權收購問題未取得成果。斯坦恩甚至直接飛到莫斯科和帕基特諾夫面談,但是空手而歸。由於俄羅斯人對於已經在西方興起的電子游戲產業知道不多,斯坦恩決定竊取Tetris的版權,於是他放出謠言說這是匈牙利人開發的游戲。

與此同時,PC版的俄羅斯方塊已經由英國的Mirrorsoft出品並且在歐洲銷售,受到當時人們的極大關注。不僅僅因為這個游戲好玩,而且這是「第一個來自鐵幕國家的游戲。」當時的游戲宣傳海報上有濃郁的冷戰色彩,比如戰爭畫面,加加林太空飛行等。而斯坦恩仍然沒有正式合法的版權。

1987年6月斯坦恩最終取得了在IBM-PC及其兼容機上的Tetris的版權,版權機種包括「其他任何電腦系統」。但是,他沒有和蘇聯方面簽署協議,也就是說,這個版權是不完全的。(譯者註: 這個「其他任何電腦系統」在原文中的描述是"any other computer system",這種說法在當時看來也很不嚴密,從而為後來的產權之爭埋下了伏筆)

1988年1月Tetris在電腦平台的熱銷,一時造成「洛陽紙貴」(倫敦磁碟貴??)的局面。而當CBS晚報采訪了俄羅斯方塊之父帕基特諾夫之後,斯坦恩盜竊版權的計劃徹底泡湯了。(活該!)一個新的公司ELORG(Electronorgtechinca,蘇聯一家軟體公司)開始和斯坦恩就游戲程序問題進行協商。ELORG的負責人亞歷山大·阿列欣科( Alexander Alexinko)知道斯坦恩雖然沒有版權,但是會以手中的游戲開發程序為籌碼威脅中斷談判。

任天堂也來摻和:三路人馬夾擊「裝在套子里的人」

1988年5月經過幾個月的爭吵之後,筋疲力盡的斯坦恩終於和ELORG簽定了PC俄羅斯方塊版權的合約。當時的合約禁止開發街機版和掌機版的方塊游戲,而電腦版的Tetris則成為當時最暢銷的游戲。

1988年7月斯坦恩與阿列欣科商談開發街機版俄羅斯方塊的問題。阿列欣科當時尚未從斯坦恩那裡拿到一分錢的版權費,但是同時的Spectrum 和 Mirrorsoft已經開始向電子游戲商出售了俄羅斯方塊的版權。Spectrum 將Tetris的游戲機和PC在日本的版權賣給了Bullet-Proof Software (FC和GB版俄羅斯方塊的製作商),而Mirrorsoft則把它在日本和北美的版權賣給了美國的Atari。這樣一來兩家公司的矛盾就開始了。 1988年11月,BPS在FC上發行的俄羅斯方塊(大家不很熟悉的俄羅斯方塊1)在日本發售,銷量達200萬份。
1988年11月隨著GB的開發,NOA(任天堂美國分公司)的經理荒川實(任天堂山內溥老爺子的女婿)希望將Tetris做成GB上的游戲。於是他聯系了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Henk Rogers), 羅傑斯再與斯坦恩聯系的時候卻吃了閉門羹。於是他直接去莫斯科購買版權。而斯坦恩覺察出風頭,也乘飛機前往莫斯科;與此同時,Spectrum的負責人羅伯特·麥克斯韋(Robert Maxwell)的兒子凱文·麥克斯韋(Kevin Maxwell) 也在向莫斯科進發。就這樣,三路人馬幾乎在同時趕到了冰天雪地的紅色都市。

1989年2月21日羅傑斯首先會見了ELORG的代表葉甫蓋尼·別里科夫(Evgeni Belikov,和那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同名)。他給帕基特諾夫等蘇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並且簽了手掌機方塊游戲的版權。之後他向俄國人展示了FC版Tetris,這使別里科夫極為震驚。因為他並沒有授予羅傑斯家用機的版權!羅傑斯則向他們說這是向TENGEN購買的版權,但是別里科夫也從沒聽說過TENGEN這個公司的名字。羅傑斯為了緩和尷尬的局面,將斯坦恩隱瞞的事實如數告訴了別里科夫,並且答應付給蘇聯方面更多支票作為已經賣出的FC版俄羅斯方塊的版權費用。這時羅傑斯發現自己有機會買到Tetris全部機種的版權(但是當時還沒買),雖然Atari會對他虎視耽耽,但是別忘了,他和BPS的背後還有任天堂這個大靠山給自己撐腰。

注意:羅伯特·斯坦恩原先所簽的協議只是電腦版Tetris的版權,其他的版權並不是他的。

後來,斯坦恩和ELORG重新簽署了協議。別里科夫強迫他重簽的合約中修改的內容是:「電腦的定義:包含有中央處理器,監視器,磁碟驅動器,鍵盤和操作系統的機器」。而斯坦恩當時卻沒有仔細看這些定義。(這回輪到他犯混了……)後來他才意識到這是羅傑斯從自己手中搶走版權而耍的花招。但是為時已晚。第二天他被告知雖然簽署的文件已經不能改後來,但是他還可以得到街機版Tetris的開發權。三天之後,他簽下了街機版的協議。

FC版權風雲再起:
充分體現國家干預經濟1989年2月22日凱文·麥克斯韋訪問了ELORG。別里科夫拿出羅傑斯給他的FC游戲卡向他詢問這件事情。麥克斯韋在卡帶上看到了Mirrorsoft的名字後才想起他的公司已經把部分版權倒賣給了Atari。(糊塗人辦糊塗事……)當他想繼續談街急和手掌機版權的問題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他能夠簽的,就只有除電腦,街機,家用機和掌機以外的協議了。(其實等於沒有協議可簽,除非他發明一種新的娛樂系統,比方說俄羅斯方塊積木……)在糊塗之餘這傢伙靈機一動,告訴別里科夫說此卡帶為盜版(汗……),然後也要簽家用機的協議。最後的結果是:凱文·麥克斯韋只帶走一張白紙,羅伯特·斯坦恩帶走了街機協議書。由於麥克斯韋聲稱所有的FC卡都是盜版,ELORG保留了家用機的版權,沒賣給任何人。假如麥克斯韋想獲得家用機版權的話,就必須出價比任天堂高才行。亨克·羅傑斯買到了掌機的版權,並且通知了荒川實。BPS就製作GB版Tetris向任天堂達成交易:這筆交易額高大500萬-1000萬美元。

GB版的俄羅斯方塊

GB版俄羅斯方塊1989年3月15日亨克·羅傑斯回到莫斯科,並且代表任天堂出巨資收購家用機版Tetris的版權。版權費的價格雖然沒有向外界透露,但是這個數字將是Mirrorsoft永遠拿不出來的。連荒川實和NOA的首席執行官霍華德·林肯(Howard Lincoln)都親自前往蘇聯助陣。

1989年3月22日ELORG和任天堂的家用機協議終於達成。任天堂方面堅持加入一款聲明,在協議簽定之後,如果和其他出現法律糾紛,蘇聯方面必須派人去美國的法庭上做證。實際上,這種法律上的爭端將是不可避免的。據說ELORG僅僅得到的定金有300-500萬美元之多。別里科夫向Mirrorsoft通知,說Mirrorsoft, Andromeda和Tengen都沒有家用機的版權,現在版權都歸任天堂所有。當天晚上任天堂和BPS的頭目們在莫斯科酒店裡舉行了慶祝party。
(各位看明白了,現在家用機和掌機的版權已經被任天堂和BPS分別掌握在手中。無論是Atari還是Tengen都沒有權利製作FC版的俄羅斯方塊。)

1989年3月31日霍華德·林肯 愉快(幸災樂禍?)地向Atari發去最後通牒(傳真),告訴他們立刻停止FC(NES)版的俄羅斯方塊游戲。這使得Atari和麥克斯韋都十分震怒。他們以Tengen的名義回信說在4月7日那天他們就已經享有家用機俄羅斯方塊的版權了。

1989年4月13日Tengen撰寫了一份申請書,要求擁有Tetris的「影音作品,源程序和游戲音樂」版權。但是申請書中並沒有提及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和任天堂的游戲版權問題。(忽視了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真是個大錯誤!)

與此同時,麥克斯韋利用自己掌握的媒體勢力,企圖奪回Tetris的陣地。甚至搬出了蘇聯與英國政府,對俄羅斯方塊版權問題進行干預。(好大的面子啊!)結果挑起了蘇共(!)與ELORG之間的矛盾。甚至連戈爾巴喬夫都向麥克斯韋保證「以後不用擔心日本公司的問題」。(汗……這位麥克斯韋果然不是善主……偉大的蘇聯政府都對俄羅斯方塊關注起來了……)在4月晚些時候,霍華德·林肯回到莫斯科的時候,發現ELORG已經在蘇聯政府的打壓下抬不起頭來,而就在那天半夜,NOA方面給他打電話,說Tengen已經起訴了任天堂。(山雨欲來風滿樓啊……)

第二天,他面會了別里科夫,帕基特諾夫和其他幾位ELORG的成員,以確保他們能夠為任天堂的官司佐證。(這回合同里的條款可生效了)隨後NOA立刻反訴Tengen,並且開始收集證據。

FC是電腦還是家用機?任天堂大獲全勝

1989年5月17日Tengen在USA Today上登載了大幅Tertis廣告,雖然法庭大戰已經迫在眉睫。

1989年6月Tengen與任天堂的案子終於開庭審理論戰主要圍繞一個議題展開:NES(FC)究竟是電腦,還是電子游戲機。(大家不許笑,在法庭上這可是很嚴肅的話題)Atari認為NES是電腦系統,因為它擁有擴展機能,而且日本的Famicom也有網路功能存在。而任天堂的證據則更加切題:ELORG中的蘇聯人從來沒有意向出售Tetris的家用機版權,而所謂的「電腦」的概念則早在和斯坦恩的協議中提到了。

1989年6月15日法庭召開聽證會,討論關於任天堂和Tengen互相命令對方終止生產和銷售各自的Tetris軟體的行為。法官福恩·史密斯(Fern Smith)宣布Mirrorsoft 與 Spectrum Holobyte均沒有家用機版權,因此他們提供給Tengen的權利也不能生效。任天堂的請求最後得到了許可。

1989年6月21日Tengen版的俄羅斯方塊全部撤下了貨架,該游戲卡帶的生產也被迫中止。數十萬份軟體留在包裝盒裡,封存在倉庫中。

1989年7月任天堂NES版Tetris在美國發售。全美銷量大約300萬。與此同時,和GB版Tetris捆綁銷售的Game Boy席捲美國,美利堅大地上颳起一陣方塊旋風。

關於Tetris的混戰此時已經告一段落。而任天堂和Tengen之間的法庭糾紛則一直持續到1993年。

尾聲:狂賺錢與做白工?!還好玩家沒吃虧

尾聲Atari Games仍然開發了街機版的Tetris,共賣出約2萬台機器。近來Atari Games 被 Williams/WMS收購,而那些封存在倉庫里的NES版Tetris的命運則沒人知道。Tengen不能從其他途徑把它們處理掉,所以估計這些軟體都被銷毀了。但是據說仍然有約10萬份Tengen版的Tetris流入了市場。

我們今天在64合一等游戲D版卡里玩到的所謂「俄羅斯方塊2」其實就是當年的Tengen版,平心而論,這一版的方塊比BPS的版本要好玩許多。首先,這版的操作感和按鍵設定十分到位,AB分別是正轉和反轉,而BPS版是用十字鍵的下來轉動,只支持一個方向,按A就直接「啪」地落下來,手感十分不爽;其次,它支持的二人對戰,與電腦競爭和合作的模式也讓人耳目一新。還有,音樂也是沒的說。

羅伯特·斯坦恩,這個版權問題的始作俑者,在Tetris上總共只賺了25萬美元。本來他可以掙多點錢的,但是Atari和Mirrorsoft在付他版稅的時候沒有給足。(應得的報應……)Spectrum Holobyte 則需要和ELORG重新協商,以確保電腦版Tetris的版權。

羅伯特·麥克斯韋的媒體堡壘在混戰中逐漸分崩離析,老麥克斯韋在做生意時做幕後黑手的事實也在調查中,而他卻突然暴病身亡。(氣死的……)Mirrorsoft 英國公司也慘淡地退出了歷史舞台。

真正的大贏家是BPS的總裁亨克·羅傑斯,還有幕後的任天堂。俄羅斯方塊究竟為任天堂賺了多少銀子呢?答案恐怕永遠說不清了。想一想吧,在美國GB都是和Tetris捆綁銷售,以增加GB的出貨量……然後因為Tetris買了GB的人還會買其他的GB卡……要是這么算起來的話,那利潤簡直就像滾雪球一樣了。現在GB版的Tetris(Z版)總共生產了3000萬張。(後來GB的俄羅斯方塊又在SFC上出了復刻版,和《馬里奧醫生》一起出現在屏幕上,成為不朽之作。)

至於蘇聯方面,除了蘇聯政府,誰也沒有從Tetris那裡得到多少好處。蘇聯解體之後,原ELORG的人員都四散到了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許多人繼續開發游戲(比方說帕基特諾夫)。

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幾乎沒有從Tetris上賺到一分錢。ELORG本來打算給他Tetris的銷售權,但是旋即取消了這筆交易。不過帕基特諾夫仍然為自己能夠製作出這么一個世界聞名的優秀游戲而欣慰。他從科學院里得到一台286(當時在蘇聯可是了不起的電腦)作為獎勵。而且分到了比同事們家寬敞明亮的房子。在1996年,亨克·羅傑斯支付給他一筆報酬(還算是個知恩圖報的人),帕基特諾夫組建了Tetris Company LLC 公司,終於能夠自己創作游戲,並且收取版權費了。

註:當年俄羅斯方塊紅遍世界的各個角落,一個本來是吃大鍋飯的人在消極怠工的時候發明的娛樂工具成了造福全人類的寶貝,它的價值遠遠超越了開發這個軟體時候的預想。Atari雖然在法庭上慘敗,但是拜亞洲盜版商人所賜,Tengen版的俄羅斯方塊已經在中國玩家心目中生根發芽,長葉開花,任天堂的正統Tetris在中國反而沒人玩了。其實說了那麼多,歸根到底,平平淡淡才是真。有機會的話,下載一個FC的模擬器和一個64合一的經典ROM,回家體會一下俄羅斯方塊的魅力吧……

⑨ NBA誰發明的

NBA起源

籃球運動創始於一百多年前的桃子籃及一顆圓球。近幾十年來,因為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Dr.James Naismith)創造了第一個粗糙的籃球模型,使得國家籃球聯盟(NBA)成為籃球史上所有最偉大球員的大家庭。從NBA第一位巨星喬治米坎,到波士頓塞爾提克王朝,再到1980年代的賴瑞博德、魔術強生、艾薩湯瑪斯和麥可喬丹,NBA職業籃球賽不只成為一項國際表演賽,更是本世紀最為熱門的觀賞運動之一。

聯盟的誕生奈史密斯博士怎麼也想不到,他的一個簡簡單單的構想,竟然會成為風靡全球,且培育出無數超級運動員的游戲。公元1891年,他在春田市基督青年訓練學校的體育館內掛上兩個桃子籃,希望創造出一種適合在冬季里舉辦的室內運動,並想借著牆上的籃框,讓運動員鍛煉出健康的體魄及靈活的動作,而非僅有力量的訓練而已。然而,不到五十年,球員全方位的技巧已讓籃球運動產生了革命的性的變化。公元1946年春天,第一個職籃聯盟正式宣布成立。在當時,美國球迷最熱衷的仍舊是大學籃球賽,職業籃賽則開始急起直追。雖然球隊已歷經四十年的組織與比賽,但是它的球迷依舊局限在各球隊所在地的觀眾而已。美洲籃球協會(BAA)美洲籃球協會(BAA,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並無與眾不同之處,至少在第一個球季時(1946-47)是如此。它共有十一支隊伍,分為東、西兩個賽區,他們分別來自當時美國幾個最大的都市,像是紐約、芝加哥、波士頓、費城、底特律以及克里夫蘭等,而聯盟中還有一支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市的球隊。盡管已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注意職業籃賽,然而電視及廣播節目僅有蜻蜓點水般的簡短介紹,甚至連市內最大報紙也絲毫無視BAA聯盟的存在。可想而知BAA出現了極大的危機。在聯盟第二個球季開始時,僅剩下七支球隊。巴爾的摩隊的加入,勉強讓兩區的球隊數湊成了偶數。但主要的問題仍舊存在,沒有人敢確定在大學籃球的排擠之下,職業籃球是否能繼生存。由於八支隊伍中有六支是東區隊伍,西區根本無招架之力,即使有弗克斯與馬克斯薩斯羅夫斯基等明星球員,聯烈仍然需要更多的活力注入其中。然而在 1948-49球季里,聯盟開始出現一些轉機,四支原屬國家籃球聯盟(NBL:National Basketball Leaque )中西區(Midwest)的球隊加入了BAA聯,突然間,BAA聯盟內就獲得許多全美國知名度最高的球員。

NBA聯盟向前邁進自1949-50球季開始,原屬於NBL的球隊全數合並至BAA即在此時正式更名為國家籃球協會,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NBA。此時的NBA除了要將十七個隊伍均分至三個分區外,還有更多的麻煩等著他們去解決,不過職業籃賽仍在此刻注入了相當大的活力。然而,距離痛苦的結束仍然還很遠。一年之後,又有六支球隊相繼解散。除了將剩餘球隊改分為兩區以便於管理外,NBA仍在持續掙扎中。就在聯盟不斷提出對策應付難關之時,有越來越多的新星不斷加入聯盟,像是尼爾強斯頓、艾德麥考利、比爾夏門、鮑勃柯鍚、鮑勃佩弟等人,都是當時技藝超群的球員。另外就是針對球賽本身的改變。1954-55 球季之前,剩餘九支球隊的老闆開會決定修改兩項重要的球賽規則。雪球隊的老闆丹尼拜爾松首先引進了控球時間的限制,主要在讓場上的球員必須戰戰兢兢地打球,而不讓他們拖拖拉拉地將比賽混完。此舉不但能迫使球隊改變一些無聊的戰術,更能讓比賽的總得分大幅度地增加。拜爾松假設平均每個球隊在一場比賽中必須出手投籃60次。因此,在一場48分鍾(2880秒)的比賽里,兩隊必須出手120次,就這樣計算出每次的控球時間不得超過24秒。這項建議立即為聯盟所採納,此後,球場上進攻的一方若不能在24秒鍾之內出手投籃,則防守球隊即可重獲控球權。另一項重要的規則,就是限定了球隊在每一小節之內所容許的犯規次數。只要在同一小節之內犯規滿六次,而後節之內的每一次犯規,都將由對方主罰三球(非目前的兩球)。此舉除了讓舊有的犯規戰術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之外,更重要的是得以讓球賽更順暢地進行,不至被頻繁的犯規動作所打斷。

閱讀全文

與alex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