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作家是怎樣創造出文學作品的

作家是怎樣創造出文學作品的

發布時間:2021-12-20 21:32:22

『壹』 作家創造出新的文學作品體現了人的什麼

必須承認,作家作品是文學史中最重要的文學現象,也是最顯著的文學現象。就目前的世界性文學評價體系來說,是否具有偉大的作家和經典性的作品,一直是衡量一個民族或國家或時代的文學成績的最重要標准。客觀公正地說,文學流派、文學思潮、文學社團、文學批評、文學教育以及文學體制、文學傳媒等,其結果最終都要不同程度地體現在作家和作品上。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社團、文學傳媒、文學教育、文學批評的發達與繁榮本身並不能直接證明文學的發達與繁榮。同樣,文學體制的合理性也不能直接作為衡量文學成就的尺度,文學成就最終要歸結為作家和作品,要以作家的作品說話。但是,文學史不是文學成就史、文學結果史,文學史同時更是文學發展史、文學過程史。把中國現代文學史寫成中國現代文學作家和作品史,雖然突出了中國現代文學的成就,並且非常有利於文學教育,但從文學的歷史過程來說,這是有明顯的缺陷和弊端的。它強調了「文學」但卻淡化了「史」。
據黃修己先生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作家論型」模式是從1956年《中國文學史教學大綱》開始確立的,「《大綱》則創立了以作家為基本單位所構搭的體例,不妨稱之為『作家論型』,即以文藝運動分割出文學階段後,將各階段作家依其地位分成大小隊列,依次排列。」(註:黃修己:《中國新文學史編纂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頁。)但需要補充說明的是「作家論」的深層根據是「作品論」。也就是說,作家的地位和成就是根據相應的作品的價值和地位來決定的。這樣,可以說,1956年的《中國文學史教學大綱》確立了中國文學史「作家作品中心」的編寫模式。
但中國現代文學史以及推而廣之的中國文學史的「作家作品中心論」模式的確立和迅速地獲得廣泛的認同,其理論背景和知識基礎是非常復雜的。中國傳統的歷史觀念、西方「文學史」概念作為話語方式的權力、中國自本世紀初以來文學史的本土建構積淀等,從深層上規定的影響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作家作品中心論」模式的建立。我們把當今的中國文學史和自《史記》以來的中國正統的史著相比較,發現二者在模式上何其相似乃爾,不同在於,「二十五史」敘述的是帝王將相、王公大臣以及其他社會名流,而中國文學史敘述的則是作家作品。二者的敘述邏輯更是驚人地相似,都是按地位和功績排座次,其地位的高低與敘述的章節和篇幅成正比例關系。這里,中國傳統的歷史觀以及表述方式對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作家作品中心」模式應該說具有深層的影響。

『貳』 如何當上一名作家,走上文學創作的道理

當你不再為了成為作家而寫文時。寫文章就要懷一顆雲淡風輕的心,永遠不是為了如何如何,而是簡簡單單的傾訴,當放下時你就會感受得到自己的提高,最大的成功往往是不期而遇的

『叄』 偉大的作家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是因為自己的經歷豐富嗎


我們所知的一些名人作家,他們的人生閱歷往往是非常深厚的,對人生的專感悟思考也是十屬分獨到,所以才能產出獨一無二的作品。那麼,偉大的作家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是因為自己的經歷豐富嗎?個人認為是可以是這樣說的。

由此可見:偉大的作家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是因為自己的經歷豐富。雖然文學創作是一種高度個人化的精神生產,但它不受公式、原則等的約束。然而,作為理論上的討論,我們可以通過不停的探索,從而更加接近高峰,甚至超越原來的高峰。

『肆』 文學作家對什麼叫小說和如何創作小說的問題進行哪些闡述

首先他們看到了文學作品與其他科學著作的區別。夏曾佑在《小說原理》中指出,人所喜歡的是「肉身之實事」(即具體生活),而不是「縹緲之空談」(即抽象的理論),畫和小說都能使你去「親歷」一下「如在目前之事」,而「小說雖稍晦於畫,而其廣過之」。他又說歷史是「實有之事常平淡」,小說是「誑設之事常艷」。徐念慈的《小說林緣起》則已引用黑格爾的話,指出了形象性、具體性等作為小說藝術的特徵。其次,他們指出文學之所以吸引人,在於生動地描寫了現實和理想。梁啟超在《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中指出:「小說者,常導人游於他境界,而變換其常觸常受之空氣者也。此其一。人之恆情,於其所懷抱之想像,所經問之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習矣不察者;......欲摹寫其狀,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筆不能自傳。有人焉,和盤托出,徹底而發露之,則拍案叫絕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謂『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感人之深,莫此為甚。」此外,他們還指出文學是通過感情作用來激動人的。蠡勺居士的《昕夕閑談小序》說:「子則謂小說者,......令人之聞義俠之風,則激其慷慨之氣,聞憂愁之事,則動其凄婉之情,聞惡則深惡,聞善則深善。」梁啟超在《小說與群治之關系》中說小說有四種「神力」,「熏」、「浸」、「刺」、「提」。「熏」是指感情潛移默化,「浸」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讀者隨書的感情而變化,把自己融入其中。以上理論雖然還比較幼稚,缺乏科學體系;它們的哲學基礎也都是唯心的。但我們卻不能低估它們的意義和價值。它們把過去被看作「稗官野史」的小說的地位提高了,反映了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蔑視傳統看法,勇於建樹的革新精神,對晚清小說的興盛和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伍』 文學創作的過程

三個階段
一、積累階段
內涵:文學創作的積累階段就是為創作準備原始的材料或素材,作者把現實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源源不斷地積存到頭腦中。 類型:
1、表象積累
2、情感積累
3、思想積累
4、直接積累
5、間接積累
6、有意識積累
7、無意識積累
二、構思階段
內涵:
構思是指產生在某種內心心理驅動的作用下,作家在頭腦中構思出具體的,活生生的,完整的藝術形象體系。
特點:
構思活動總是處於一種凝思冥想之中,需要保持「虛靜」的心態和高度專注。構思有時候要經歷很長時間,特別是構思鴻篇巨制。據說,歌德構思《浮士德》前後經過60年之久,羅曼羅蘭對《約翰克里斯朵夫》的構思用了20年。
三、寫作階段
內涵:
寫作階段是指作家運用語言媒介把內心的形象盡量准確,鮮明,生動的描繪出來。以便讓讀者也能像作家那樣看到和感受到這些藝術形象。
過程:
1、在寫作過程中,作家對他描繪的形象要再次活脫脫地,清晰地浮現在眼前。
2、作者要用最恰當的詞語把這些形象准確、生動地描繪出來。
3、寫作完成後,對初稿進行必要的修改。
創作中的情感運動
情感運動的三個階段:
1、創作情感的激發。
2、情感能量的釋放。
3、審美愉悅的享受。
三股情感流的交匯:
1、動力情感流2、內容情感流
3、審美情感流
上述三種情感流在文學創作中不可分割地相互交匯在一起。同一種情感,在未被表現出來前是動力情感,在表現之時是內容情感,在情感發揮動力作用或被表現的時候,都有可能激發審美情感。在創作活動中,這三股情感流同時存在,相互混雜,很難分清。
文學創作中的靈感現象
內涵:靈感是作家大量的無意識心理突然湧入意識中造成的一種特殊的心靈狀態。在這種心靈狀態里,會感到自己腦筋特別靈敏,思路特別清晰,精力特別充沛。
特徵:
1、靈感的來去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來不可遏,去不可止」是靈感的顯著特徵之一。
2、靈感發生時常在作家苦思冥想中斷的時候。
3、靈感到來時總是與高度亢奮的情緒相伴隨。
來源:
靈感起始於一種充盈的內心狀態,這充盈的內心狀態來自作家生活積累和藝術探索,靈感既不是來自神授也不是來自天才,取決於作家長期生活的積累和艱苦的藝術探索。清代文論家袁守定說:「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正道出了靈感與作家努力的關系。
文學創作的整體特徵
一、合目的和無目的
二、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
三、作者創造和讀者創造
文學創作的經驗
一、中國的境界說
內涵:境界是指文學創作中通過實境和虛境的相互融合造成的能夠引發人想像和思索的某種藝術的氛圍、風貌和氣韻。
特徵:
1、實境和虛境的融合。2、實境提供廣闊的藝術空間,虛境包含真切而深刻的內蘊。
3、境界要能印發出讀者的無窮想像和深入思索。
境界創造的兩條途徑:
1、寫境
寫境就是比較客觀地描寫實境,通過對實境的描寫達到抒發主觀情思的目的。即「因景生情」、「由景入情」、「即景會心』。如《詩經·採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表面上寫景,實際上是象徵,抒發了一個歷盡滄桑的徵人無限悲苦的心情。詩句並無一處寫悲苦,卻處處籠罩著悲苦,這即是寫境的最高境界。
2、造境
造境是主觀地虛構境像,即按照主觀的感覺和想像創造境像。在造境中,實境直接注入了作者的情思,即」融情於景「、」情景交融「。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造境的名篇。
類型:
1,、有我之境
有我之境又稱」宏壯「之境,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表現的外露,其中的物象都擬人化了,皆著作者之色彩,易於迅速地感染和打動作者。
2、無我之境
無我之境是指情感相對沖淡隱蔽,內蘊較為豐富復雜的境界。無我之境,作者的主觀情思浸潤和深藏於景中,達到了」意境兩忘「,『意與境混』的境界。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無我之境,興味深渺,耐得住讀者的反復咀嚼和思索,可以說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二、西方文學典型的創造
內涵:
」典型「在希臘文原意是指鑄造用的」模子「,在文學創作中,」典型「主要是指敘事文學作品中那種達到了高度真實的藝術形象。
特徵:
一、文學典型要求現象真實和本質真實的統一。
文學描寫生活現象的同時必須揭示和反映生活的本質,把生活現象和生活本質統一起來,才能達到反應生活的高度真實性,產生真正的文學典型。
二、文學典型要求現實真實和理想真實統一。
文學描寫現實生活,但不能只描寫現實生活,還要比現實生活本身更加鮮明、更加突出、更加集中、更加具有統一性。從現實真實上升到理想真實,才能塑造典型形象。
典型化:
內涵:
典型化指的是依據生活中的個別,經過藝術地選擇、加工、改造,創造出一個新的個別。這個新的個別比生活中的個別更真實,更完美,也更能鮮明的反映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本質和規律。
兩個方面:
1、個性化個性化指的是賦予形象以鮮明的個性特徵,個性化不是把某類人的特徵統統收羅到人物形象身上,而是挑選出最有特點,最能體現出生活本質的個性特徵加以突出描繪。例如《紅樓夢》中的迎春、惜春、探春,同是貴族大家庭的千金小姐卻各有各的個性。
2、本質化
本質化指的是在文學創作中集中和概括,提高形象的概括性,加大形象的思想內涵,使形象更加充分地反映生活的本質和規律。
個性化和本質化統一於典型化中,其中個性化是基礎,本質化是在個性化中進行的,並通過個性化而展開,兩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
文學創作的文學風格
內涵:
文學風格是指從文學作品整體上,即在文學作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中呈現出來的品貌。形成基礎:
1、作家學識
作家的學識表現為對事物一種獨特而深刻的藝術認識和藝術把握。我國清代文論家葉燮說:「無識則不能取捨,唯有識,則能知所從,知所奮,知所決,而後才與膽力皆確然有以自信。」
2、作家才情
作家的才情即作家的才能和情致,是包括作家的藝術感受力和藝術表現能力,藝術才能和審美情致的融合統一,是創造文學風格的又一個重要機制。
3、作家氣魄
氣魄是指作家進行藝術獨創的氣度和膽略,是作家獨特的個性氣質的表層化顯露,在文學作品中就形成氣勢。
我國古代文論有「文如其人」之說,西方文論中也有「風格即人」的論斷。作家只有敢於遵從自己對事物的獨特感受,認識,表達個人獨特的情感評價,抵禦非藝術、非審美因素的干擾,才能自創一家,形成風格。
4、媒介傳達能力
作家的媒介傳達能力是指作家對語言符號媒介的熟練掌握和運用,通過語言形象成功傳達出內蘊豐富的審美意象。作家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必然要有極為優秀的媒介傳達能力,才能把鮮活生動的審美意象寄寓在超凡穎異的語言形象中,從而形成獨有的創造風格。

『陸』 怎樣成為一名作家

1、練習寫作技巧

2、多閱讀,在海量的閱讀中培養好題材與壞題材的辨識能力。

3、多了解別人的需求。多跟人交流,發現人們需要的是什麼。

4、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找一些自己很有激情的東西。

5 、不要把寫作當成工作,或是當成謀生的工具。只是把它視為一件有趣的事情,看作一種愛好而已,把它當作一種精神的寄託。如果是為了謀生和賺錢,那麼就會造成很大的壓力。當自己實在不想寫的時候,就不要再勉強自己。



小說家,謂小說的創作者,並以此為生的文學工作者。

古代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之士。泛指性質不同的各種雜記瑣言。也喻從事小說創作有相當成就者。

語出《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

余嘉錫 《小說家出於稗官說》:「小說家所出之稗官,為指天子之士。」

魯迅 《且介亭雜文·小引》:「小說家的侵入文壇,僅是……一九一七年以來的事。」

古代作家

在古代中國,尤其在春秋戰國時代,小說家為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漢書.藝文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說家所做的事以記錄民間街談巷語,並呈報上級等為主,然而小說家雖然自成一家,但被視為不入流者,故有九流十家之說。

後來,小說慢慢函蓋其他志怪、傳奇、雜錄等的文字作品,意思漸漸接近英文 Novel 或者 Fiction 的意思。可惜早期的小說文類,多沒有作者的名字記載。

一直到明清期間,由於說書人、戲曲流行於中國各地,各式章回小說在民間極其風行,加上印刷術發達,小說的筆名也被印在書本之上,因此小說的作者也就相對容易查考

現代作家

一般來說,我們將新文化運動以來的白話文小說視為「現代小說」。華文的現代小說既受歐美、俄國、日本現代小說影響,類型也慢慢參考外國的小說類型。

『柒』 論述文學作品創作的過程

創作動機:創作動機是驅使作家投入文學創作活動的一股內在動力,它是與一定的主觀願望或目的相聯系的,是由作家強烈的內在需要促成的。
藝術構思:藝術構思本質上是一種藝術思維:即藉助於再現想像,尤其是創造性想像所從事的思維。確切地講,藝術構思是作家在材料積累和藝術發現的基礎上,在某種創作動機的驅動下,通過回憶、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動,以各種藝術構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藝術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指在藝術構思中,以想像為中心環節,綜合運用聯想、感情、理智、回憶等多種心理機制,以創造具有豐富審美意義的形象或意念為目的的思維方式,由於形象思維主要體現在藝術創造中,因此它又叫藝術思維。在文學創造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相輔相成,相互為用,而總體上,形象思維包含抽象思維。
藝術直覺:藝術直覺是文藝家在創作活動中直接、敏銳、迅速地感受、捕捉具有審美價值的形象的一種特殊心理能力。藝術直覺是憑感官直覺得到的客觀對象物最初的主觀映像,所以它既不完全是感性認識,也不是無意識。其表現形態是感性的、不自覺的、非邏輯的和非功利的,而本質內涵又常是和理性、邏輯、功利目的有內在聯系的。它看似先天的本能,實為後天的再造,是以審美主體長期的實踐積累、經驗積淀、思想修養為內在依據的。藝術直覺在審美判斷、藝術創造中有不可忽視的獨特功能。
靈感:靈感是指創造性思維過程中認識發生飛躍的心理現象,它是作家在內心長期積累、比較、分析材料並艱苦地思索之後,突然在無意之間獲得的對所思主題(意念和形象)的一種頓悟,其突出特徵是非預期性、亢奮性和創造性。

『捌』 1、談談怎樣才能創造出優秀的文學作品

一、大量閱讀中外經典、優秀的文學作品,從中感悟領會。
二、注意觀察生活細節,隨時積回累素材,帶個本答子隨時記錄。
三、不要忽視對哲學著作的閱讀學習,它能幫你找到更好的角度來認識世界。真正的好文章都是有自己獨到見解的。
四、勤練筆,不拘於長短,有靈感就寫。

『玖』 文學作家是根據什麼創造出作品的

文學作品是作家根據一定的立場、觀點、社會理想和審美觀念,從社會生活中選取一定的材料,經過提煉加工而後創作出來的。

閱讀全文

與作家是怎樣創造出文學作品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