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說藝術欣賞的過程也是一種再創作的過程
(我是搞美術的,所以,我舉例和找材料也只能圍繞美術,抱歉)
欣賞是一種富有豐富想像的精神活動,是人類高級的、復雜的、特殊的精神實踐活動。
藝術作品是人類按照美的規律創造世界,同時,也按照美的規律創造自身的實踐結果,它是人類能動的、創造性與實踐力生產出來的精神產品,它具有審美價值,它用自己特有的語言與人們交流——色彩、旋律、塊面等,表達不盡的言語……
想像是在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經過聯想,創造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過程。藝術欣賞是藉助形象思維活動,而形象思維最易激發聯想。在欣賞中,面對一幅幅精美的作品、一首首美妙的歌曲,進行一些能引起聯想的思索,發揮欣賞者想像的創造活動,開動腦筋,想像出成人思維無法想出的事物,往往新穎無比,充滿耀眼、光茫和微醉。
審美感覺過後,便是審美理知階段。優秀的藝術作品,在總體形式結構背後都隱含著豐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種意味著精神性的內涵,即意蘊美。作為審美感覺,畢竟只是及於對象表層的心理活動,如何很好地抓住這個心理活動的感受,使之上升為理性的欣賞層次,關鍵是作為審美主體的欣賞者必須付之以相應的精神創造動力。面對羅丹的大理石雕象《沉思》,它透露出少女的呼吸,體溫和冥想,我們感覺到她的秀美聰穎的臉和浸入夢幻之中的純潔的心靈,然而她低著的頭及帽子的邊緣,甚至頸項、頷都在一塊粗大的石頭上。好象夾在不能擺脫的枷板中一樣,但她絲毫沒有辦法擺脫現實的沉重束縛……
在審美感覺、審美理知的基礎上,審美心象是超越感覺和理知的審美階段,在具有整體的審美欣賞運用中實現。審美心象的構成,要求欣賞者運用再創造的想像力、聯想力和感覺移入,進入藝術境界之中,才能構成欣賞者和作品——即審美主體的心境和審美客體的藝術意象相統一、相復合的心象。審美心象的形成是藝術欣賞活動進入審美高潮的重要標志,審美心象必定帶有欣賞者的想像色彩、情感色彩、幻覺色彩以至於誇張色彩。例如:梵谷的《葵花》,作為一幅靜物畫,從它色調布局、瓶花的特定形線構成,以至筆觸的運用、油彩技法上的處理,都顯示出畫家對自然、生命、人生的獨特情感的體驗,傳達出一種既熱烈又悲傷、既躁動又孤寂的心理情緒,它的藝術語言的鮮明性與模糊性,它那以黃色為基調有意味的形式,具有充分的暗示性,召喚欣賞者的審美想像力。
審美共鳴,則是獨具的高尚情致的集中表現,也是審美主體在欣賞的創造活動中所能得到的精神補償。
欣賞活動的整個過程貫穿著一種特殊的精神探索的焦慮,一種生氣勃勃的可塑性,在心境共鳴的完成階段里充滿著一種愉悅的經驗、一種由衷的贊美、一種忘我的欣喜和各種情緒沖撞產生的心靈凈化和精神的升華,如倫勃朗的油畫肖像《戴盔的人》可以稱得上傑作,它主要藉助明暗對比的形式要素來構成一愛國勇士的肖像,明暗對比有著多色調的可能性和造型力。金盔用亮而暖的橙黃色調畫成,亮的一側產生銳利、堅硬、似乎敲得出聲的鑄型紋理效果。人的面部總體同頭盔的中間色調一樣暗,只有高光部分較亮。面部是色相的明與暗、暖與冷、模糊與清晰的一種巧妙構成。它的輪廓節奏起伏,最終在陰影的半昏暗中顫動、消失。肌肉呈現出悸動的感覺,由於它的高度寫實性,賦予形式一種罕見的生命深度、力度。所以每一次欣賞中都令人驚嘆不已,給每一個人心靈深處以極大的震撼和共鳴。
總之,藝術欣賞過程的每一個階段既是存在著的,又是不可截然分開的,貫穿欣賞的整個過程。在欣賞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將藝術家的創作進行再創作。
B. 《藝術欣賞》分析題20分 如何理解藝術欣賞的「再創造」,請舉例說明並加以分析。
大體跟你說兩句, 藝術欣賞再創造就是根據藝術作品的本質進行個人的加工與改變從而形成另回外一個藝術答作品的過程 。可以理解為模仿,但是藝術形象是欣賞者發揮想像的客觀基礎,無論欣賞者的「再創造」怎樣發揮想像,「再創造」的對象其本質不會發生變化。舉例真不好弄,我個人認為對小說的改編可能是。比方說外國歌劇圖蘭朵根據中國茉莉花改編,帶有藝術家的個人主觀特點,而不是單純的模仿,就是再創造。
C. 什麼是藝術欣賞的再創造
藝術欣賞是人們以藝術形象為對象的審美活動。是人類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實現藝術的美育社會功能的必要環節。
這種審美活動既包括對象(藝術形象),也包括主體(欣賞者)。
藝術欣賞是對藝術作品的接受,這種接受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包括了欣賞者的感知、體驗、理解、想像、再創造等心理活動。
藝術欣賞既是對藝術作品中的美的一種發現,又是欣賞者的一種再創造。
在藝術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所產生的愉悅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① 對藝術家所創造的美的發現
藝術本身的的美不僅包含了生活美、自然美的精粹,而且凝聚著藝術家的心靈美和精湛的技巧;欣賞者面對一件精美藝術品的「拍案叫絕」,既是對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肯定,也是對欣賞者自身審美能力的肯定。
② 欣賞者對藝術形象的「再創造」
盡管藝術形象規定了欣賞者的感覺、想像、體驗、理解等認識活動的基本傾向和范圍,但欣賞者總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去感受藝術形象,理解作品的意蘊;欣賞者在藝術形象的誘導下,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去馳騁想像,深化情感體驗,使藝術形象的生命在欣賞活動中顯得更加活躍和豐富,彷彿欣賞者與藝術家在一起共同創造;由於欣賞者的想像各不相同,因此,在「再創造」的過程中比作品更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甚至可以用藝術的審美眼光去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和體驗人生。
藝術欣賞中的「再創造」:
藝術欣賞既是對藝術作品中的美的一種發現,又是欣賞者的一種再創造。
① 藝術形象是欣賞者發揮想像的客觀基礎
首先要有藝術形象,要有蘊含在藝術形象中的藝術的美。(大的快樂來自於對美的作品的欣賞)
② 欣賞者的審美活動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接受
藝術形象不僅展現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而且凝聚著藝術家的感情。
D. 論藝術欣賞中再創造
主要看自己的理解,有是別人的看法和自己的看法不同
E. 怎麼樣理解藝術欣賞的再創造,與藝術作品的「創造」又怎麼樣的區別與聯系
藝術欣賞在創造,簡單的說就是通過欣賞別人的藝術作品,從而受到啟發來創造專自己的藝術,藝術作品的屬創造是藝術家對客觀事物理解的主管表達,意境的升華,他們直接的聯系是,都是受外物啟發,區別是一個是通過別人的作品的啟發,另一個是受客觀事物的啟發。
F. 為什麼說藝術鑒賞是一種審美的再創造活動
藝術鑒賞,又稱抄藝術欣襲賞,指人們在接觸藝術作品過程中產生的審美評價和審美享受活動,也是人們通過藝術形象(意境)去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思維活動。
藝術鑒賞,是一種以藝術作品為對象,以藝術接受者為主體的審美再創造活動,藝術鑒賞是藝術接受者在審美經驗基礎上對藝術作品價值、屬性的主動選擇、吸收、接納、揚棄。
再創造,還有一層含義是接受美學角度提出的,按照接受美學的觀點,一切未進入欣賞者審美視野的藝術作品,都還是未完成的。
只有通過藝術欣賞,通過欣賞者能動的藝術再創造,藝術作品才能確證自身的存在,才能將自身的社會意義和審美價值從可能性轉變為現實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完成。
G. 舉例論述藝術鑒賞具有再創造性的原因和含義
藝術鑒賞是對藝術品的欣賞,所以這也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一個創造思想的過程
H. 簡述藝術欣賞過程就是欣賞者再創造的過程
藝術欣賞既是對藝術作品中的美的一種發現,又是欣賞者的一種再創造。
① 藝術形內象是欣賞者發容揮想像的客觀基礎
首先要有藝術形象,要有蘊含在藝術形象中的藝術的美。(大的快樂來自於對美的作品的欣賞)
② 欣賞者的審美活動是主動的,不是被動的接受
藝術形象不僅展現了自然的美和生活的美,而且凝聚著藝術家的感情。但藝術形象中的意蘊常常含而不露。為欣賞者留下想像的空間。
I. 應該怎樣理解藝術欣賞中的再創造
藝術欣賞不只是藝術接受的過程,同時也是欣賞者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次內再創造的過程。由容於欣賞者的個體差異使得這種再創造對藝術欣賞造成深遠影響。
西方有句名言「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反映了一個什麼藝術觀點呢?藝術欣賞不只是藝術接受的過
程,同時也是欣賞者發揮主觀能動性的一次再創造的過程
J. 如何理解藝術欣賞的「再創造」
欣賞主體在受欣賞客體的制約的同時,又可以主動積極地突破制約,對藝術形象進行「再創造」和「再評價」。藝術形象因為象生活本身那樣豐富多彩,而且它是立體地、多向地、多層面地反映生活,所以,雖然藝術家只是從自己感受的特定角度來創造形象,但他們創造出來的藝術形象的這種立體性、多向性、多層面性,往往比藝術家主觀上對現實的把握豐富得多,深刻得多,活躍得多。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形象大於思想」,或者「客觀思想大於主觀思想。」藝術家創造藝術形象的過程,就是由「面」到「點」,由「多」到「一」的過程,他要盡量做到以一當十,言有盡而意無窮,寓永恆於一瞬。藝術欣賞要求欣賞者能夠主動積極地體驗和想像,做到由一到十,由點到面,由有盡之言到無窮之意,否則,藝術欣賞就是失敗的。古語:詩無達詁。歌德:「一般說,我們都不應該把畫家的筆墨或詩人的語言看得太死,太狹窄。一件藝術作品是由自由大膽的精神創造出來的,我們也就盡可能地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觀照和欣賞。」這種「自由大膽」的欣賞,這種被動中的主動、制約中的能動,就是藝術欣賞過程中的形象再創造、再評價。它表現在欣賞者不但能夠「復現」,領悟和理解藝術形象(與藝術家「相似」或「」相近),而且能夠對原有藝術形象進行補充、變動、改造、深化和提高(與藝術家「有所不似」、「有所遠」)。曹禺在話劇《雷雨》公演後曾寫過:「這一年來批評《雷雨》的文章確實嚇住了我,它們似乎刺痛了我的自卑意識,令我深切的感觸自己的低能。我突地發現它們的主人了解我的作品比自己要明切得多。……我不由自已地感覺一種局促,一種不自在……」敦煌莫高窟壁畫《割肉貿鴿》,說的是一個宗教故事:一隻被鷹追逐的小鴿子,逃到佛身上求救,佛用自己的血肉喂鷹,來換取鴿子的一息生命。但血肉割盡,直到全力投身到秤盤上,也還抵不上小鴿子的重量,於是大地震動,一切復歸原狀……壁畫中的佛身盤腿而坐,一手舉在胸前,一手托著小鴿,身旁是劊子手,周圍眾多人物,或悲傷或哀嘆或同情或恐懼。空中舞盪著飛天的飄帶,如和聲伴奏,襯托著這悲壯庄嚴的主題。當時宗教信仰的煽動力量(殉道精神),在現代觀賞者眼中早已不復存在,圖景本身的大含量、多義性和模糊性,為欣賞者創造出與壁畫主題相去甚遠的審美心象:或從中體味人間的悲慘世界,或從中參悟人生的苦難,或喚起某種痛苦而崇高的獻身精神,或激起某種懲治邪惡的正義感,或嚮往一種博大仁慈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