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發明和讀書

發明和讀書

發布時間:2021-12-20 04:52:08

㈠ 讀書是誰發明

讀書人

㈡ 為什麼要讀書是誰發明讀書的

讀書能充實自己啊?人就是有知識才 會進步沒有知識?哪來今天的科技?哪來今天的電腦什麼的?大概是孔子他發明的吧!所以我認為讀書很好

㈢ 誰發明的讀書 上學有什麼用

自打有了竹簡先開始讀竹簡,後來逐漸書本取代竹簡就變成了讀書.
讀書的用處是
把人分為讀書人

文盲
農民
等等
別的沒什麼用
不如早點開始賺錢實際

㈣ 是誰發明了讀書

讀書是地球人發明的、敝人認為是孔子、讀書是為了讓某些靈魂空虛的人精神得到暫時的滿足

㈤ 為什麼要發明讀書啊

讀書不是發明的,是人們日積月累的財富。而讀書只是為了增加人們的技能和借鑒別人的閱歷,這樣我們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如果你現在對讀書有些厭倦了,也沒有關系,可以去工作,當你在工作中體會到很多知識都沒有學,或者你原有的知識都不夠用的時候,自然就會回來拿起課本了。我就是這樣。

㈥ 誰發明了讀書和考試

讀書不可考,考試是萬惡的科舉。大概在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㈦ 是誰發明讀書的

暈 關鍵是要看誰先發明書的 發明書的人就是發明讀書的

㈧ 讀書發明在哪個國家,又是誰發明的呢

讀書就是一個詞而已,沒有發明在哪個國家的說法,,,只是表明一個意思,就好像媽媽這個詞,難道也要了解「媽媽」這個詞是在哪人國家,是誰發明的嗎。。。

讀書的好處:讀書,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於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唯一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書籍就是望遠鏡,書籍就是一盞燈。讓我們看的更遠、更清晰。同時也讓我們知道誰與我同行,又有誰看到了怎樣的風景,我們又該如何進行自我的追求與調整。在和他人所見的比較中,選擇自己的路,也不錯過他人遇到的、我們就不局限於視野無法領略的畫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長,為我所用」的讀書情懷。 讀書說起來簡單,會讀書的人不見得很多。光讀書不思考,結果就會變成書的奴隸;光思考不讀書,結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識,得不到真的認識。所以治學問之道,既要善於讀書,也要善於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適從。在科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新的書;在文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老的書。古典文學作品永遠不會衰老。應讀自己想讀的書,如果把讀書當作一個任務那就收益甚微。讀書,同所有的其他事情一樣,也有其規律可循。一.最好是具體熟知一部分作家及作品,而對大部分作家,只作一般性了解。二.初讀一部作品,常常領略不到其精華所在。三.年輕時,泛舟書海,如同步入塵世一樣,應去尋朋覓友。當發現知音,選擇、確定之後,就要攜手並進。誦讀一冊好書是不斷的對話,書講著,讀者的靈魂答著關於讀書有很多觀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NEW)》裡面討論;但是就讀書而言,如果要講求效率,必然有些關鍵的要素: 1.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不同的目的,方法是不同的。 2. 關於這個題目/目的最好的資料是什麼?最有效率的閱讀方式是什麼? 比較閱讀,還是Learn by doing 3. 要明白讀書時學習的一種手段,沒有什麼好神化或者否定的,同樣也可以從認知心理學方面得到不少的啟發。

闡述「讀書」的文學作品
朱樵隨筆《讀書》

讀書有兩種。
一種讀書是灌輸性的,也叫上學,它規定了時間,規定了地點,而且還是以老師講授為主,書只是一種工具而已。也就是說,到了一定的年齡,在規定的時間里,你必須到規定的地方,在老師的講授或者監督下讀完規定的書本。而在另一個時間里,你又必須離開那個地方,同時也離開老師,離開書本。這種讀書當然不是由著你來的,你感興趣也好,不感興趣也好,都得讀,至少讀九年,這是法律規定的。但這種讀書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管你學到了多少知識,按照讀書的年份,它可以在形式上給你一個證明,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身份:高中、大專或者大學。拿著這個不同的證明,踏上社會後你就會得到不同的待遇,也就是說,你這條魚是放在溝里,還是放在河裡,或者是海里,差不多就憑這個證明了。所以,這種基本上可以決定命運的讀書,不管你喜歡讀也好,不喜歡讀也好,甚至是恨著讀也好,你都得拚命去讀,為父母,為自己。
另一種讀書是吸收性的,當然也可以是消遣性的,它沒什麼規矩,不分時間和地點,也沒有別人指導或者干擾,書是你唯一的對象,你愛怎麼讀就怎麼讀。你可以在午後風景優美的湖畔讀,你也可以在汽車火車飛機上讀,你甚至可以半夜起來在衛生間里讀。你可以是一個三歲小孩趴在地上三分鍾讀三本書,你也可以是一個百歲老人戴著眼鏡手裡還拿著放大鏡一分鍾讀一個字。你可以讀一本很嚴肅很有意義的書,你也可以讀一本十分無聊的書。一句話,就是完全由著你來。但這種無限的可以卻也帶來無限的可能,也就是說,一本書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你可能讀書讀成了一個偉人,你也可能讀書讀成了一個壞人。純真的先賢說:讀書使人進步。事實上,讀書也可能使人退步。因為書也有好壞之分,那就要看你讀什麼樣的書,怎麼去讀,怎樣去理解一本書。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雖然喜歡那種沒有規矩的讀書,但自己還是給自己作了一些規定。
比如:低級趣味的書不讀,故作深奧實際上沒什麼花頭的書不讀,有關邪教和教人歪門邪道的書不讀。還有,內容潮濕陰冷的書也不讀。原本一張紅光滿面的臉,讀這種書讀得臉色鐵青發灰,還整天板著,好像是別人欠他多還他少似的,那才不值得。讀書就要讀得心情舒暢,讀得心胸開闊,讀得滿腹經綸。除了讀什麼書要有選擇,還要認真去讀,這樣才能真正讀懂一本書。除了這些,我讀書不喜歡趕時髦。這幾天常有人問我:余華的《兄弟》你看過嗎?我說沒有。又問:那麼熱的書你也不看一看?我就說以後抽空看。書又不是茶,有冷有熱。書更不是蔬菜,一定要讀個新鮮。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剛剛宣布恢復高考的幾個月里,一些既不參加高考又不懂數學的年輕人,因為要趕時髦,嘴上也掛著《高等代數》、《解析幾何》什麼的,真是莫明其妙。

世界讀書日的來歷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95年,國際出版商協會在第二十五屆全球大會上提出「世界圖書日」的設想,並由西班牙政府將方案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後來,俄羅斯認為,「世界圖書日」還應當增加版權的概念。於是,1995年10月25日——11月16日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二十八次大會通過決議,正式確定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這一天也是作家塞萬提斯和英國著名作家莎士比亞的辭世紀念日。
相關鏈接:世界各地的「世界讀書日」
中國
1997年1月,中央宣傳部、文化部、國家教委、國家科委、廣播影視部、新聞出版署、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九個部委共同發出了《關於在全國組織實施「知識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實施「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的「知識工程」。這是以發展圖書館事業為手段,以倡導讀書、傳播知識、推動社會文明與進步為目的的一項社會文化系統工程。
2000年,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把每年的12月定為「全民讀書月」,這是實施全國「知識工程」的重大項目。幾年來,在全國各地都組織舉辦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2004年,「全國知識工程領導小組」將每年的「全民讀書月」活動交由中國圖書館學會負責承辦。中國圖書館學會為了實施"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為宗旨的"知識工程",進一步激發全民讀書的熱情,推動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組織、學習型家庭的建設,准備於今年在全國范圍內舉辦大型活動,讓全國公眾都知道「世界讀書日」。
英 國
當地的慶祝活動可說是搞得最全面,他們更把閱讀日提早到3月6日舉行,單是學校、圖書館、書店所舉辦的慶祝活動便已超過1,000項,例如故事人物模仿大賽、午間故事時間、各類型的書展等。今年閱讀日的官方網站更在網上舉辦作家講座/交流會,以及播放與閱讀有關的節目。 當地有關機構更向小朋友發出面值1鎊的圖書日代用券(World Book Day Book Token),讓他們到圖書日成員書店換購一本喜歡的書。主辦單位特別為世界圖書日出版6本新書;又設下好書名單,不單向小朋友推薦25本有趣讀物,更提供一系列的活動建議,使教師可作為教學參考。
加泰隆尼亞
當地有一個傳統,每到4月23日那段期間,當地便會舉辦許多大大小小的書展,街上也會有許多攤檔,十分熱鬧。讀者每購買一本書,都可獲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閱讀日那天,你會看到很多人拿著玫瑰在街上走,就象是情人節一樣,十分有趣。
韓 國
發行「世界閱讀日」郵票,將推動閱讀和版權的訊息宣揚開去。當地今年會特別為「世界閱讀日」出版一本歷奇故事書,向小孩講解甚麼是版權,希望藉此提高年青一代對版權的認識。除此之外,當局也發行「世界閱讀日」郵票,將推動閱讀和版權的訊息宣揚開去。出版社在4月23日當天寄出35,000冊圖書,免費送給當地學校。舉辦慈善拍賣,15幅來自當地藝術家的作品的收益將用作推動青少年閱讀。此外,更有新書或舊書的捐贈活動。
日 本
東京政府頒布法令,指定4月23日為兒童閱讀日,並以培養兒童在語言、想像和敏感度各方面的能力,以助他們更深刻地「體驗人生」為長遠目標。2005年,日本讀賣新聞社對全國的讀書情況作了一次調查,結果如下:每天讀書1個小時的佔14%,讀書半個小時的佔19%,讀20分鍾的佔10%,讀10分鍾的佔9%,不讀書的佔27%。
法 國
2004年,24%的法國人讀了12本書,55%以上的人讀書1至12本。以人口計算,平均每人讀書11本。
以色列
2005年,日本讀賣新聞社對全國的讀書情況作了一次調查,結果如下:每天讀書1個小時的佔14%,讀書半個小時的佔19%,讀20分鍾的佔10%,讀10分鍾的佔9%,不讀書的佔27%。

㈨ 是誰發明讀書的

①看著書本,出聲地或不出聲地讀:~聲ㄧ~筆記 ㄧ~得間(讀書時能發現問題)。②指學習功課:他~很用功。③指上學:當時,我還在~ㄧ他在那個中學讀過一年書。 讀書說起來簡單,會讀書的人不見得很多。 光讀書不思考,結果就會變成書的奴隸;光思考不讀書,結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識,得不到真的認識。所以治學問之道,既要善於讀書,也要善於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適從。 在科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新的書;在文學著作中,你最好讀最老的書。古典文學作品永遠不會衰老。 應讀自己想讀的書,如果把讀書當作一個任務那就收益甚微。 讀書,同所有的其他事情一樣,也有其規律可循。一.最好是具體熟知一部分作家及作品,而對大部分作家,只作一般性了解。二.初讀一部作品,常常領略不到其精華所在。三.年輕時,泛舟書海,如同步入塵世一樣,應去尋朋覓友。當發現知音,選擇、確定之後,就要攜手並進。 誦讀一冊好書是不斷的對話,書講著,讀者的靈魂答著 關於讀書有很多觀點: 《如何閱讀一本書(NEW)》裡面討論;但是就讀書而言,如果要講求效率,必然有些關鍵的要素: 1.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不同的目的,方法是不同的。 2. 關於這個題目/目的最好的資料是什麼?最有效率的閱讀方式是什麼? 比較閱讀,還是Learn by doing 3. 要明白讀書時學習的一種手段,沒有什麼好神化或者否定的,同樣也可以從認知心理學方面得到不少的啟發。
希望採納

㈩ 讀書是誰發明的

人類許多偉大的創造,大都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的過程,並聚合無數人的心力,時刻成長、壯大,圖書也不例外。以我們中國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發展歷史,其間人們所投入的智慧與勞力,更無與倫比。圖書在迭次的創造改進,才有今天的面貌。大體來說,歷史上,除了某些為特殊目的所製作的圖書之外,書籍的發展,略有脈絡可尋。最早人們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時,可能只藉手勢或音量做為媒介。其後,從經驗的累積,進而確定一些固定的音節,來代表某種特定的意義,於是人類跨出了有聲無言的時代,邁入到有言無文的社會。
有了語言,人類往往藉助於記憶力,把聽到的話,牢牢記住,再對別人復述出來;或將心中的理想,個人的經驗,借語言加以傳播。這種目的及辦法,與日後圖書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稱之為口傳的活書。人類的記憶到底有限,有時更會走樣,口傳的活書,必然有許多缺陷。於是,聰明的人類起而發明了許多幫助記憶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結繩。以結繩的大小、松緊、多寡及塗上不同顏色等方式,來表示各種不同的意義,我們可稱之為繩書。
繩書能傳到遠方,也能長期保存,比起語言,自有某些長處。然而終因其式樣變化有限,無法滿足快速進步中人類社會的需要。於是,人類再著手改進,乃從模仿天性里,描繪外界形像加以簡化,使之蛻變成為簡單的圖像,再用它來做為意象的符號。這種圖畫,已有文字的雛形,一般人稱之為文字畫。之後,經過再改良演進,漸漸成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經過長時期的發展,終於成就了無數的字體,供人們應用。文字的出現,既為人類文明開拓了嶄新境界,也為書奠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的記言文是在記事文之先發展的。商代甲骨卜辭大部分是些問句,記事的話不多見。兩周金文也還多以記言為主。直到戰國時代,記事文才有了長足的進展。

閱讀全文

與發明和讀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