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助聽器是誰發明的

助聽器是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12-20 04:08:49

A. 最早是誰發明助聽器

幾個世紀以前如果人們的聽力發生因難,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自我幫助--簡單地用他們一隻手擋在聽力弱的耳朵後面來放大聲音。

當然,在文獻上要找到第一次提及助聽器的文字非常因難,但早期的考證之一是來自1650年,當從羅馬來的Athanasins Kircher 以拉丁文發表了二篇文章。德語標題是「Nene Hall and Thonkunst 」。在這本文章中,Athanasins提及並介紹了幾種助聽裝置,它們是聲管、扇子和號筒:

到了19世紀,追溯到助聽器歷史變得較為容易些:

1800大約1800年在倫敦,F.C.Rein創立了第一個商業化生產無源擴聲器的公司,該公司生產上百種不同的助聽器,大部份是數量有限的聲管和喇叭筒。

1892第一個有關電子助聽器的專利由Mr.Alonzo E.Miltimore 在1892年記錄在案(專利號466725)。其他專利接踵而來,但都沒有生產。第一個生產的助聽器--一隻和碳粉麥克風連接的耳機被固定在一個電池盒上,這是在維也納的Pilitzer 診所由Ferdinant Alt博士想出的革新,可能只生產了一個樣品,在此期間,亞歷山大.貝爾被後人認為是創造了第一台用於對有聽力損失的人來放大聲音的耳機。根據我們獲得的信息,他對於這台極可能是「世上第一台助聽器」並沒有申請專利。

1895Bertram Thorntond 在Margat Deaf 和 mb Asylum製作一個簡單的麥克風傳輸裝置。他獲得了英國專利(專利號18780),但這台裝置可能也只生產了一次。

1899這一年商品化的助聽器首次變得可行。被稱為「Akoulallion」的產品是由美國的Akouphone 公司生產。這台台式助聽器主要是由碳構成,售價為400美元。1900年此助聽器被改進並重命名為「Akouphone」.

1901此階段麥克風是由碳粉製作的,但效果並不是很好。以後有了新的發展--碳球麥克風由Hutchison和Kelley發明。此發明增進了電子助聽器的質量和可靠性。碳球被應用於一種助聽器中並在1902年供英國皇後Alexandra在加冤儀式上使用。

1902在此階段上,電子碳助聽器的效率由麥克風和耳機之間的大小相對關系所決定。若麥克風相對於耳機越大,則放大效果越好。對於輕度聽力損失來說,可使用小尺寸麥克風如SRB型助聽器。對於中度聽力損失來說

B. 日本。美國。中國。韓國。助聽器是誰發明啊

1878年,美國科學家bell發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是由炭精傳聲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裝而成。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制備出了第一代電子管助聽器。
1896年,蘇格蘭發明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想製作一種較好的助聽器。貝爾研究了一些把聲音轉換成可增加的電信號的原理。但他的研究引導他作出的發明卻不是助聽器而是電話。
1901年,米勒·里斯·赫切恩森發明一種便於使用的電助聽器。
1904年,丹麥人hans
demant與美國人resse
hutchison共同投資批量生產助聽器。
20世紀20年代,輕便的助聽器才製作出來,雖然它們的重量也在1千克以上。
20世紀40年代晶體管發明出來以後,有了小型助聽器;
20世紀70年代微處理器出現後,才有了戴進耳內的、幾乎看不見的助聽器。

C. 助聽器是誰發明的

您好最早發明助聽器的人是貝爾。他發明了第一部台式助聽器

D. 最早的助聽器是什麼時候發明的,誰發明的

1896年,貝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耳聾電子助聽器。

E. 助聽器是怎麼發明的

真空電子管助聽器時代 1907年發明了真空電子管放大器,1920年應用於了助聽器,但此類助聽器體積較大,必須配置較重的電池,做成體配式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聽力健康逐漸被重視,較大的耳機和小型麥克風出現,為後期的助聽器設計提供了技術基礎;二戰之後,許多退伍老兵在戰爭中飽受雜訊和聲損傷之苦,他們對聽力康復與補償提出更高的要求,許多聽力學這的目光開始轉向助聽器,開拓了聽力學家的工作領域,並且二戰中涌現出的各種新技術新材料,如印刷電路和陶瓷電容,使得一體化助聽器的體積顯著變小。 晶體管和整合電路助聽器時代 1952年,晶體管進入商業性應用; 1953年,所有新的助聽器都使用了晶體管,電池體積變小,隨後出現了眼鏡式助聽器; 接下去10年中,耳背式助聽器逐步替代眼鏡式成為主流;1950年,出現了耳內式助聽器; 70年代後期,美國言語-語言-聽覺聯合會(ASHA)開始允許聽力學家選配助聽器,在此之前,助聽器的買賣僅在零售店裡; 上個世紀80年代早期,完全耳道式助聽器(CIC)出現 數字助聽器時代 1980年,數字技術被運用到助聽器上,帶來了助聽器真正的革命時代; 第一個數字助聽器是盒式助聽器,但很快被淘汰; 1996年,全數字的耳背式、耳內式、耳道式被生產出來。 新發展 21世紀,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聽力學專業教育的普及,聽力康復和助聽器驗配師將在聽力康復事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F. 助聽器是怎樣發明的

19世紀初助聽器已經問世,其形狀一般都是各種各樣的號角狀,這些裝置往往比較笨重,不方便攜帶,也不太好使用。1923年,馬可尼公司研製出了一種新型助聽器,用真空管放大聲音,用電池供電。但是,這個裝置仍然不太方便,重約16磅。到了上世紀30年代,人們有了較小的電子管和電池,重約4磅的助聽器隨之出現了,並且迅速地投放了市場。1935年,阿·埃德溫·史蒂文斯通過「安培利沃克斯公司」推行了第一種可以戴在頭上的助聽器,重量只有2.5磅。1950年左右,隨著晶體管的出現,助聽器越來越小,最終出現了可以完全放在耳朵里的小儀器。

G. 助聽器是誰發明的

幾個世紀以前如果人們的聽力發生因難,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自我幫助--簡單地用他們一隻手擋在聽力弱的耳朵後面來放大聲音。

當然,在文獻上要找到第一次提及助聽器的文字非常因難,但早期的考證之一是來自1650年,當從羅馬來的Athanasins Kircher 以拉丁文發表了二篇文章。德語標題是「Nene Hall and Thonkunst 」。在這本文章中,Athanasins提及並介紹了幾種助聽裝置,它們是聲管、扇子和號筒:

到了19世紀,追溯到助聽器歷史變得較為容易些:

1800大約1800年在倫敦,F.C.Rein創立了第一個商業化生產無源擴聲器的公司,該公司生產上百種不同的助聽器,大部份是數量有限的聲管和喇叭筒。

1892第一個有關電子助聽器的專利由Mr.Alonzo E.Miltimore 在1892年記錄在案(專利號466725)。其他專利接踵而來,但都沒有生產。第一個生產的助聽器--一隻和碳粉麥克風連接的耳機被固定在一個電池盒上,這是在維也納的Pilitzer 診所由Ferdinant Alt博士想出的革新,可能只生產了一個樣品,在此期間,亞歷山大.貝爾被後人認為是創造了第一台用於對有聽力損失的人來放大聲音的耳機。根據我們獲得的信息,他對於這台極可能是「世上第一台助聽器」並沒有申請專利。

1895Bertram Thorntond 在Margat Deaf 和 mb Asylum製作一個簡單的麥克風傳輸裝置。他獲得了英國專利(專利號18780),但這台裝置可能也只生產了一次。

1899這一年商品化的助聽器首次變得可行。被稱為「Akoulallion」的產品是由美國的Akouphone 公司生產。這台台式助聽器主要是由碳構成,售價為400美元。1900年此助聽器被改進並重命名為「Akouphone」.

1901此階段麥克風是由碳粉製作的,但效果並不是很好。以後有了新的發展--碳球麥克風由Hutchison和Kelley發明。此發明增進了電子助聽器的質量和可靠性。碳球被應用於一種助聽器中並在1902年供英國皇後Alexandra在加冤儀式上使用。

1902在此階段上,電子碳助聽器的效率由麥克風和耳機之間的大小相對關系所決定。若麥克風相對於耳機越大,則放大效果越好。對於輕度聽力損失來說,可使用小尺寸麥克風如SRB型助聽器。對於中度聽力損失來說,SRD型助聽器的麥克風要大一倍。而對於重度聽力損失來說,Massacon型助聽器使用的4倍大小的麥克風。
世界上第一家助聽器公司——奧迪康公司成立。

1902真空管或電子管在1907年由Lee DeForest發明,並被迅速用於廣播設備。但第一個真空管助聽器原型的發明者卻是Earl C.Hanson,此助聽器在1921年獲得專利並由一家名為環球的公司生產。它使用一個電子管,這台助聽器要比早期的照相盒稍大一些。

1921骨導器(BC),由Hugo Lieber發明,並從1933年起被應用於助聽器。使用時BC置於頭蓋骨上,BC就象一個振動器直接向內耳發射聲音。它適於所有種類的聽力損失,但對中耳有疾病的人來講更有效。

1933第一台真空管助聽器是由位於英格蘭的兩家公司設計--Amplivox和Maltitone公司。這種裝置需用兩節電池來供電,並被電池壽命所限制,經常只能使用一天。以下公司生產此種助聽器:MAICO,Radioear,Telex和Western Electric 這種助聽器由四個部件組成:麥克風,耳機(接收器),放大器和兩節電池。

1934 更小電池的發展和真空管技術的改進導致了Beltone推出了單個真空管助聽器。

1947在此之前,助聽器還只是戴在身上的。它們非常笨重並由於電池消耗快而使用費用昂貴。但在1947年12月隨著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晶體管,所有這一切均改變了。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對助聽器也是如此。晶體管體積小,價格便宜,效率高並且和於真空管相比耗電非常小。
搶首贊
評論
分享
舉報收起

立聰堂學前東路
2018-12-23 · TA獲得超過464個贊
展開全部
您問
助聽器是誰發明的?
1878年,美國科學家Bell發明了第一台炭精式助聽器。這種助聽器是由炭精傳聲器、耳機、電池、電線等部件組裝而成。

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Ferdinant Alt制備出了第一代電子管助聽器。
1896年,蘇格蘭發明家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想製作一種較好的助聽器。貝爾研究了一些把聲音轉換成可增加的電信號的原理。但他的研究引導他作出的發明卻不是助聽器而是電話。

H. 助聽器的發展史是哪些

助聽器的發展簡史
最早,把手作成杯狀放在耳後,可使聲音提高5~8dB。
1800~1900年期間,就有起到收集和傳遞聲音作用的喇叭管式助聽器,其中有的增益可達到15dB。
1876年:貝爾在為患有聽力障礙的妻子製作一隻真正的助聽器時,發明出電話。
1892年:第一隻專利產品——電話式助聽器問世。
1903~1930年:開始全面生產電話式助聽器。助聽器是用碳粒式麥克風、一個電池和磁感應式電話組成,頻率范圍是1000~1800Hz,增益為10~15dB。
1920年:出現了真空管放大器,它通過控制電路的電壓變化而將聲信號放大。
1929年:隨著技術的進步,真空管的體積和重量都明顯縮小,並且用水晶式麥克風與之相匹配,使助聽器可隨身攜帶。
1938年:是助聽器發展的轉折點。縮微真空管的出現、小型晶體受話器的設計和製造,使助聽器體積更小、更輕便,可以佩戴在人體上。
1950年:晶體管放大器取代了真空管放大器,使助聽器體積明顯減小,可以戴在頭上。與晶體管放大器相配的是瓷式麥克風。
1964年:由晶體管、電阻和電線焊接在硅膠片上組成的集成電路出現了,使得助聽器的體積更小、耗電更少、穩定性更好。
1982年:出現了現在使用的駐極體式麥克風。

I. 助聽器的由來故事

幾個世紀以前如果人們的聽力發生因難,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自我幫助--簡單地用他們一隻手擋在聽力弱的耳朵後面來放大聲音。

當然,在文獻上要找到第一次提及助聽器的文字非常因難,但早期的考證之一是來自1650年,當從羅馬來的Athanasins Kircher 以拉丁文發表了二篇文章。德語標題是「Nene Hall and Thonkunst 」。在這本文章中,Athanasins提及並介紹了幾種助聽裝置,它們是聲管、扇子和號筒:

到了19世紀,追溯到助聽器歷史變得較為容易些:

1800大約1800年在倫敦,F.C.Rein創立了第一個商業化生產無源擴聲器的公司,該公司生產上百種不同的助聽器,大部份是數量有限的聲管和喇叭筒。

1892第一個有關電子助聽器的專利由Mr.Alonzo E.Miltimore 在1892年記錄在案(專利號466725)。其他專利接踵而來,但都沒有生產。第一個生產的助聽器--一隻和碳粉麥克風連接的耳機被固定在一個電池盒上,這是在維也納的Pilitzer 診所由Ferdinant Alt博士想出的革新,可能只生產了一個樣品,在此期間,亞歷山大.貝爾被後人認為是創造了第一台用於對有聽力損失的人來放大聲音的耳機。根據我們獲得的信息,他對於這台極可能是「世上第一台助聽器」並沒有申請專利。

1895Bertram Thorntond 在Margat Deaf 和 mb Asylum製作一個簡單的麥克風傳輸裝置。他獲得了英國專利(專利號18780),但這台裝置可能也只生產了一次。

1899這一年商品化的助聽器首次變得可行。被稱為「Akoulallion」的產品是由美國的Akouphone 公司生產。這台台式助聽器主要是由碳構成,售價為400美元。1900年此助聽器被改進並重命名為「Akouphone」.

1901此階段麥克風是由碳粉製作的,但效果並不是很好。以後有了新的發展--碳球麥克風由Hutchison和Kelley發明。此發明增進了電子助聽器的質量和可靠性。碳球被應用於一種助聽器中並在1902年供英國皇後Alexandra在加冤儀式上使用。

1902在此階段上,電子碳助聽器的效率由麥克風和耳機之間的大小相對關系所決定。若麥克風相對於耳機越大,則放大效果越好。對於輕度聽力損失來說,可使用小尺寸麥克風如SRB型助聽器。對於中度聽力損失來說,SRD型助聽器的麥克風要大一倍。而對於重度聽力損失來說,Massacon型助聽器使用的4倍大小的麥克風。
世界上第一家助聽器公司——奧迪康公司成立。

1902真空管或電子管在1907年由Lee DeForest發明,並被迅速用於廣播設備。但第一個真空管助聽器原型的發明者卻是Earl C.Hanson,此助聽器在1921年獲得專利並由一家名為環球的公司生產。它使用一個電子管,這台助聽器要比早期的照相盒稍大一些。

1921骨導器(BC),由Hugo Lieber發明,並從1933年起被應用於助聽器。使用時BC置於頭蓋骨上,BC就象一個振動器直接向內耳發射聲音。它適於所有種類的聽力損失,但對中耳有疾病的人來講更有效。

1933第一台真空管助聽器是由位於英格蘭的兩家公司設計--Amplivox和Maltitone公司。這種裝置需用兩節電池來供電,並被電池壽命所限制,經常只能使用一天。以下公司生產此種助聽器:MAICO,Radioear,Telex和Western Electric 這種助聽器由四個部件組成:麥克風,耳機(接收器),放大器和兩節電池。

1934更小電池的發展和真空管技術的改進導致了Beltone推出了單個真空管助聽器。

1947在此之前,助聽器還只是戴在身上的。它們非常笨重並由於電池消耗快而使用費用昂貴。但在1947年12月隨著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發明了晶體管,所有這一切均改變了。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對助聽器也是如此。晶體管體積小,價格便宜,效率高並且和於真空管相比耗電非常小。

19521952年Raytheon 製造公司引入了「結聯晶體管」技術。由於增強的數據,此晶體管非常適合助聽器使用。1953年,以下公司推出了他們第一台晶體管助聽器:Microtone 公司,MAICO公司 (奧迪康集團公司成員)Unex公司和 Radioear公司。這些公司首先推出的是體戴式助聽器,不久之後他們就推出了頭戴式的型號和電池裝置。這些助聽器只需用夾子掛在頭發上,電池很快被設計成為適合於配合掛於耳後或耳上的大小。一些最早推出耳背機的公司是Tonemaster, Qualitone, Auditone, Sears, Zenith 和 Beltone。

19541954年,一家美國公司Ontarion推出了「The Listener」--一台使用晶體管內置於眼鏡中的助聽器。

1955在此階段,很難判斷誰是第一個耳內機的生產商,因為許多生產商都同時研製小型耳內機。根據它們的尺寸和形狀,許多首批生產的耳內機其實都被認為是耳邊機,因為它們連接到耳模上並伸到耳外。1955年6月,美國的Dahlberg公司推出了Miracle Ear,這是他們首台耳內機,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台耳內式助聽器。1957年末或1958年初,一個來自加利福尼亞的名叫Lesliep,leale的助聽器經銷商為他的個客戶製作了一台定製助聽器。這標志著所謂Ear-Master型助聽器的誕生,此種助聽器後來由Earmaster公司生產。

1959耳道式助聽器(ITC)在小型化312電池問世後變成現實。有兩種此類助聽器--Unex IE型,(由Nichols &clark公司生產)和Miracle Ear III(Dahlberg公司生產)。它們都不需要耳模,並都使用312電池。它們和我們現今使用的標准耳道機極為相似。

1964在六十年代助聽器變得更小並且更可靠。耳背機外形更加小巧,它們幾乎完全吻合人的耳廓。耳內機體積也越來越小,但耳道機在當時不是非常流行,是由於質量和可靠性很低,占市場份額不足10%。第一個使用集成電路的耳背機是由zenith公司投放市場的。

1969在1969年第一隻有內置方向性麥克風的助聽器由Willco(西德)公司生產。Willco公司的Oho Hassler由於方向性麥克風獲得美國專利(專利號3662124)。

1972一個叫做Linear Technology(現在是Gennum公司)的公司引入了第1台利用壓縮技術而生產的集成電路助聽器。G.Donald Causey博士和Daniel Graupe博士設計了一個助聽器原型,增加了一個特殊集成電路,在雜訊環境中突出語音。這在以後被稱為「zeta噪音阻隔」。

1980在80年代,集成電路技術突飛猛進。許多利用「模擬聲音處理」技術的新的集成電路--例如ManhattanI-II和Etymotic Research K-AMP在這時出現在市場上。

19831983年由Nanley,Steadman,Wechsler和Spencer報告了在Audiotone開發的可戴的數字助聽器。數字助聽器本身包括了象計算機使用的數字電路,而用於聲音處理。

1984Wisconsin大學和Nicolet儀器公司進行了一個項目研究,導致了第一台真正意義上的可戴數字助聽器的誕生;Phoenix(風凰)。

1987在1987年Phoenix數字助聽器由Nicolet公司推出,它由一根導線連接到一個耳背機上,後來發展成只有耳背機的版本,由兩個675型電池供電。這種產品只生產出了三台原型。,Nicolet目前已不是一個助聽器公司。

1988在美國,Mead Killion報導了一個「深耳道式」(CIC)助聽器。

198880年代後期,許多可編程助聽器被發明。使用傳統的模擬電路,它們可用一台特殊設計的計算機和軟體來進行電子編程。使用PHOX系統,Bernafon/Maico公司成為第1個引入可編程助聽器的公司,然後Widex(丹麥公司)引入Quattro系統--可由用戶通過遙控裝置來操縱,也能對助聽器進行編程。像Auditone 2000,3M Memory Mate的產品,Ensonig的聲音收集機和Resound個人助聽系統都出現在市場上列入可編程助聽器的行列。

1990Danavox對助聽器中抑制反饋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使用數字技術,該系統被稱為數字聲反饋抑制。數字聲反饋抑制被應用到型號為「Genius」的大功率耳背機之中。

1991丹麥的奧迪康公司首先推出了沒有音量控制的全自動助聽器。被稱為Multifocus,該助聽器具有二個通道非線性的聲音處理。

1994Maico公司(美國)推出了一個可編程的深耳道機,型號為RD301,有二個程序和音量控制。RD301由遙控器控制。

J. 助聽器是從什麼時候發明的

50年代,最早的香煙盒大小的晶體管助聽器就誕生了。

閱讀全文

與助聽器是誰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