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者

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者

發布時間:2021-12-19 19:14:31

『壹』 計算機的發明者是誰

第一台計算機的誕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為了解決計算大量軍用數據的難題,成立了由賓夕法尼亞大學莫奇利和埃克特領導的研究小組,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經過三年緊張的工作,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終於在1946年2 月14日問世了。它由17468個電子管、6萬個電阻器、1萬個電容器和6千個開關組成,重達30噸,佔地160平方米,耗電174千瓦,耗資45萬美元。這台計算機每秒只能運行5千次加法運算,僅相當於一個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即"埃尼阿克")。 第一台計算機誕生至今已過去50多年了,在這期間,計算機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著,首先是晶體管取代了電子管,繼而是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使得計算機處理器和存貯器上的元件越做越小,數量越來越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存貯容量迅速增加。1994年12月,美國Intel公司宣布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它每秒可進行3280億次加法運算(是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6600萬倍)。如果讓人完成它一秒鍾進行的運算量的話,需要一個人晝夜不停地計算一萬多年。 當年的"埃尼阿克"和現在的計算機相比,還不如一些高級袖珍計算器,但它的誕生為人類開辟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 代,使得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96年2月14日,在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問世50周年之際,美國副總統戈爾再次啟動了這台計算機,以紀念信息時代的到來。

『貳』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電子化的計算工具。在中國大陸也經常用計算機來指代電子計算機。就目前而言,電子計算機是根據預先設定好的程序來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設備。電子計算機分為巨型計算機(又稱「超級計算機」)、大型計算機、中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微型計算機(簡稱「微機」,其中包括個人計算機,PC),已經逐步進入社會各個領域,尤其是進入了家庭和個人領域,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的日常面貌。

從1930年代中期到1940年代後期,許多人在開發現代的、數字的、電子的,通用電子計算機。許多試驗型的機器被造了出來並且可能是圖靈完備化的。這些機器在當時都被宣稱為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然而它們都只有有限的處理通用問題的能力,所以他們的設計最終都被拋棄了。

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大約在1940—1942年間,在研製導彈的過程中,急需要有一種能迅速計算的工具,以便對導彈的飛行進行控制。在它偏離人所預測的軌道時,把它拉回到軌道上來。這樣就產生了能在1/10秒或1/100秒的時間內計算出導彈運行軌跡同預定軌道的偏差的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不以十進位制進行計算,而是用二進位制計算的。它的出現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發明之一。第一台計算機的發明者是一位名叫馮·諾埃門的數學家。
現代計算機發展歷程

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1945-1956)
1944年Howard H. Aiken(1900-1973)研製出全電子計算器,為美國海軍繪制彈道圖。這台簡稱 Mark I 的機器有半個足球場大,內含500英里的電線,使用電磁信號來移動機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計算)並且適應性很差只用於專門領域,但是,它既可以執行基本算術運算也可以運算復雜的等式。
1946年2月14日,標志現代計算機誕生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在費城公諸於世。ENIAC由美國政府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開發,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計算機。

第一代計算機的特點是操作指令是為特定任務而編制的,每種機器有各自不同的機器語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個明顯特徵是使用真空電子管和磁鼓儲存數據。

第二代晶體管計算機(1956-1963)
1948年,晶體管的發明大大促進了計算機的發展,晶體管代替了體積龐大電子管,電子設備的體積不斷減小。1956年,晶體管在計算機中使用,晶體管和磁芯存儲器導致了第二代計算機的產生。第二代計算機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穩定。首先使用晶體管技術的是早期的超級計算機,主要用於原子科學的大量數據處理,這些機器價格昂貴,生產數量極少。
1960年,出現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業領域、大學和政府部門的第二代計算機。第二代計算機用晶體管代替電子管,還有現代計算機的一些部件:列印機、磁帶、磁碟、內存、操作系統等。在這一時期出現了更高級的COBOL(Common Business-Oriented Language)和FORTRAN(Formula Translator)等語言。

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1964-1971)
雖然晶體管比起電子管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但晶體管還是產生大量的熱量,這會損害計算機內部的敏感部分。1958年德州儀器的工程師Jack Kilby發明了集成電路(IC),將三種電子元件結合到一片小小的矽片上。科學家使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單一的半導體晶元上。於是,計算機變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這一時期的發展還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統,使得計算機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協調下可以同時運行許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代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1971-現在)
出現集成電路後,唯一的發展方向是擴大規模。大規模集成電路(LSI)可以在一個晶元上容納幾百個元件。到了80年代,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在晶元上容納了幾十萬個元件,後來的(ULSI)將數字擴充到百萬級。可以在硬幣大小的晶元上容納如此數量的元件使得計算機的體積和價格不斷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斷增強。
70年代中期,計算機製造商開始將計算機帶給普通消費者,這時的小型機帶有友好界面的軟體包,供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歡迎的字處理和電子表格程序。
1981年,IBM推出個人計算機(PC)用於家庭、辦公室和學校。計算機繼續縮小體積,從桌上到膝上到掌上。

『叄』 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什麼時候被誰發明出來的

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計算機「ENIAC」於1946年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發明人是美國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ENIAC以電子管作為元器件,所以又被稱為電子管計算機,是計算機的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由於使用的電子管體積很大,耗電量大,易發熱,因而工作的時間不能太長。

自第一代計算機誕生,計算機技術和工業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計算機科學已成為一門發展快、滲透性強、影響深遠的學科,計算機產業已在世界范圍內發展成為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計算機科學和計算機產業的發達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指標。

(3)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者擴展閱讀

分類

計算機按所處理變數的性質可劃分為數字計算機和模擬計算機,一般所說的計算機即指數字計算機;按計算機體系結構遵循的基本機理可劃分為:諾依曼體系結構計算機和非諾依曼體系結構計算機;按計算機單機系統所具有的規模(指包括功能、體積等在內的綜合規模)可劃分為:巨型機(見巨型計算機)、大型機、中小型機、工作站、個人計算機(微型機、膝上機、掌上機、單板機)等;按計算機系統間的互聯地域范圍可劃分為:單機系統、計算機區域網、計算機遠程網等;按計算機系統的抗惡劣環境程度可劃分為:通用計算機、加固(半加固)計算機。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

『肆』 計算機的發明者是誰

帕斯卡一直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台齒輪式計算機的發明者,他也為自己的這一成就而感到無比自豪。但在帕斯卡發明之前,德國的數家卡什爾已設計製造出6位數的齒輪式計算機。卡什爾是著名的東方語言家,數家。他對天文也有頗深的研究。他常困於大量的數據計算,被繁雜的計算攪得精疲力盡。現實中的問題促使他創造一種新的得力的計算工具,來減輕計算上的沉重負擔。1623年,他開始著手構思設計,同年造出了樣機,以後又行了一些改。這台計算機的原理與帕斯卡的有相同之處,使用過程中也極易發生故障。從歷史上來看,人們對卡什爾發明計算機了很,它的社會影響極小,直到1958年,人們在有關歷史資料中得知他發明齒輪式計算機的情況。因此,在談到第一個齒輪式計算機發明時,不能不提及卡什爾。實際上,卡什爾是齒輪式計算機的第一個發明者。
20世紀40年代中期,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工系由莫利奇和艾克特領導,為美國陸軍軍械部阿伯丁彈道研究實驗室研製了一台用於炮彈彈道軌跡計算的「電子數值積分和計算機」(簡稱ENIAC)。這台叫做「埃尼阿克」的計算機佔地面積170平方米,總重量30噸,使用了18000隻電子管,6000個開關,7000隻電阻,10000隻電容,50萬條線,耗電量140千瓦,可進行5000次加法/秒運算。這個龐然大物於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舉行了揭幕典禮。這台計算機的問世,標志著電腦時代的開始。
最早之前電腦的前身是一種叫"加法器"的東西...是由法國的一位數學家"巴斯卡"所發明後來又漸漸改良...可以做+-*/的四則運算的"差分機"
到了,元1801年法國人約瑟夫?傑誇德(JosephJacquard)發明使用打孔卡(Punchedcarboardcard)。這對未來電腦的發展引進兩個重要的觀念:
一、資訊可以在打孔卡片上編碼(Coded)...也就是寫程式
二、資訊可以儲存在卡片上,而且當這些卡片成串的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做為一連串的指令...就是程式啦...^^"
之後出現了一個人...在歷史上我們稱他為"電腦之父"—"巴貝基(CharlesBabbage)"
他做了一部功能更強的機器,稱為分析機(Analyticalengine),這部機器在觀念上就與現代電腦極為相似...
這些發明是用來輔助計算的工具,尚沒有記憶與儲存資料的功能,因此不能稱為"電腦"(如果嚴格定義電腦的功能的話)

一直到了1946,美國的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了第一代電腦—ENIAC,
而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喔...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呢...是一種打孔卡片...

所以,電腦的發明是一群科研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但其中數學家馮·諾依曼的設計思想在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所以馮·諾依曼被稱為現代計算機之父。

『伍』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誰發明的

國內幾乎所有的計算機方面教科書或科普讀物都如是說:世界上的第一台計算機誕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那是在1946年由毛克利造出來的被稱為ENIAC
(埃尼阿克)的一台機器。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關於誰才是現代計算機的真正發明人的問題,自ENIAC面世之後就存有爭議,並最終訴諸了法律。1973年,在經歷了美國聯邦法庭關於知識產權案中最長時間的調查之後,真相終於大白,推翻了剽竊者毛克利所有的辯詞,判決說:「現代計算機的基本想法是來自約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

上世紀30年代,保加利亞裔的阿坦那索夫(1903~1995)在衣阿華州立大學物理系任副教授。在求解線性偏微分方程組時,他的學生不得不面對繁雜的計算。阿坦那索夫於是開拓新的思路,嘗試運用模擬和數字的方法來幫助他的學生們處理計算問題。他工作得非常投入,常常廢寢忘食,冥思苦想。阿坦那索夫自己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描寫:

「我反復嘗試尋找正確思路,卻始終未得其解。這樣子持續工作好幾個月,一天傍晚我又回到我的辦公室工作,仍然沒有頭緒,感到極度沮喪。於是我鑽進汽車並開上了路。我把車開得飛快並盡量專注於駕駛,這樣一來我才可以把困擾我的那些問題拋在腦後。可是等我真正清醒過來時發現,我已經在前後不見一人的高速公路上跨過了密西西比河,開出了189英里,駛出了衣阿華州,到了伊利諾斯州。當時在衣阿華州是禁酒的,可伊利諾斯州卻不然。我尋著燈光找到一家小酒館,進去叫了杯酒喝了起來。我覺得頭腦變得非常清晰,突然明白了我該怎樣思考問題才對路。於是立刻工作起來,在那兒一口氣幹了三個鍾頭,然後才慢慢地把車開回家。那個夜晚,在伊利諾斯州一個路邊小酒館里,我做出了四個決定:採用電能與電子元件,在當時就是電子真空管;採用二進位制,而非通常的十進位制;採用電容器作為存儲器,可再生而且避免錯誤;進行直接的邏輯運算,而非通常的數字算術。」

阿坦那索夫的設計目標是製造一台能解含有29個未知數的線性方程組的機器。經過兩年反復研究試驗,思路越來越清晰,設計也大體上想清楚了。但他還需要一位懂得機械、又有動手能力的人共同完成這項發明,於是他找到當時正在物理系讀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克利福德·貝里。兩個人終於在1939年造出一台完整的樣機,證明了他們的概念是正確、可以實現的。人們把這台樣機稱為ABC,代表的是包含他們兩人名字的計算機(Atanasoff-Berry Computer)。這台計算機的設計中已經包含了現代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它是一台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電子計算機。

令人惋惜的是,阿坦那索夫或許沒有意識到這是一項將要影響整個人類社會的重大發明,以及它將會給他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因此沒有申請專利保護。他在1942年應征去海軍服務,就更無暇顧及此事了。衣阿華州立大學校方也並沒把ABC的發明當一回事,讓系裡的研究生拆掉了ABC,因為在二次大戰期間,計算機ABC上的那300個真空電子管是緊缺用品。學校後來才明白,那是一個無法挽回的錯誤.

『陸』 電子計算機是誰發明的

不是拿破崙也不是高爾基
世界上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誰發明的?中國的教科書、絕大多數學術著作和科學普及著作所說的電子計算機發明人都不是真正的發明人。真正的發明人是美國人約翰·阿塔那索夫(Atanasoff)教授。

大多數書上說,美國籍匈牙利裔科學家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 , 1903-1957)是電子計算機的發明人,他歷來被譽為「電子計算機之父」。但是,馮·諾依曼本人卻不認為自己是「電子計算機之父」。美國物理學家、曾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擔任過馮·諾依曼助手的弗蘭克爾在一封信中這樣寫道:「許多人都推舉馮·諾依曼為『計算機之父』,然而我確信他本人從來不會促成這個錯誤。或許,他可以被恰當地稱為助產士。但是他曾向我,並且我肯定他也曾向別人堅決強調:如果不考慮巴貝奇、阿達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關概念,計算機的基本概念屬於圖靈。按照我的看法,馮·諾依曼的基本作用是使世界認識了由圖林引入的基本概念。」正是馮·諾依曼本人,親手把「計算機之父」的桂冠轉戴在英國科學家阿蘭·圖靈(Alan M. Turing ,1912-1954)頭上。但是,真正的「計算機之父」既不是馮·諾依曼,也不是阿蘭·圖靈。

在1973年以前,大多數美國計算機界人士認為,電子計算機發明人是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電氣工程學院的莫奇利(J. Mauchiy)和埃科特(P.Eckert),因為他們是第一台具有很大實用價值的電子計算機ENIAC(埃尼阿克)的研製者。

現在國際計算機界公認的事實是: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真正的發明人是美國的約翰·文森特·阿塔那索夫(John V. Atanasoff ,1903-1995)。他在國際計算機界被稱為「電子計算機之父」。遺憾的是,中國計算機界的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個事實。

關於電子計算機的真正發明人是誰,美國的有關人阿塔那索夫、莫奇利和埃科特曾經打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法院開庭審訊135次。最後由美國的一個地方法院作出判決。1973年10月19日,法院當眾宣布判決書:「莫奇利和埃科特沒有發明第一台計算機,只是利用了阿塔那索夫發明中的構思。」理由是阿塔那索夫早在1941年,就把他對電子計算機的思想告訴過ENIAC的發明人莫奇利。

阿塔那索夫(J. Atanasoft)是愛阿華大學物理學教授。阿塔那索夫是在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貝瑞(Clifford E. Berry ,1818-1963)的幫助下發明電子計算機的。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試驗樣機於1939年10月開始運轉。這台計算機幫助愛阿華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們解算了若干復雜的數學方程。阿塔那索夫把這台機器命名為ABC(Atanasoff- Berry-Computer),其中,A、B分別取倆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C即「計算機」的首字母。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以後,阿塔那索夫和貝瑞卻沒有獲得發明者的花環。

在阿塔那索夫和貝瑞離開之前,已有兩台改進後的ABC計算機能夠運行。這兩台ABC計算機被存放在愛阿華大學物理樓的儲存室里,逐漸被人遺忘。1946年,由於物質短缺,兩台機器都被拆散,零件移作它用,只留下了存儲器部件。愛阿華大學沒有為ABC計算機申請專利,這就給電子計算機的發明權問題帶來了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美國地方法院的裁定是正確的,因為ENIAC的發明者莫契利確實到衣阿華大學參觀過ABC計算機,並聽了阿塔那索夫的介紹,由此得到啟發。

阿塔那索夫於1903年10月4日在美國馬里蘭州的哈密爾敦出生。他在佛羅里達州渡過了童年。他的父親是保加利亞僑民,在保加利亞得過最高級別的科學獎,到美國後擔任礦山電氣工程師。他的母親是數學教師。阿塔那索夫從小與電氣和數學結下不解之緣。

阿塔那索夫於1921年進入佛羅里達大學,選擇的專業與父親相同,也是電氣工程。在同學中間,他的數學成績最好,而且是唯一學習過二進制數運算的人。1925年大學本科畢業,他進入愛阿華大學學習數學。他得到碩士學位後進入威斯康星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1930年,當阿塔那索夫獲得博士學位時,他所學的專業已經橫跨了電氣、數學和物理。他的廣博的知識是他今後發明創造的堅實基礎。

在威斯康星大學畢業後,阿塔那索夫返回愛阿華大學當教師。後來,他成為該校物理學教授。

1942年,日本襲擊珍珠港,阿塔那索夫和貝瑞主動放下手中的研製計劃,轉向更緊迫的國防科研項目。1942年底,貝瑞前往洛杉磯參加一項國防承包工程,而阿塔那索夫則去華盛頓一個海軍軍械實驗室工作,研究炸彈引信。從此,兩人失去了聯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阿塔那索夫沒有返回大學講壇。他陸續創辦過幾個軍事和民用企業,並擔任總裁和技術主管。他一生獲得32項發明專利,於1995年6月15日逝世,終年91歲。

克利福特·貝瑞出生在紐約。他在小學時就被同學稱為「天才」,以各科全優的成績高中畢業。他愛好無線電,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業余發報員。他最大的特點是極強的動手能力,任何東西都做得細致而精巧。他在愛阿華大學所學的專業也是電氣工程。他聽過阿塔那索夫教授講的物理課。他一邊讀書,一邊到當地一家電氣公司兼任技術員。1939年,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績畢業。當阿塔那索夫找貝瑞當研究助手時,貝瑞很高興地同意了。

貝瑞為使阿塔那索夫構思的電子計算機藍圖變成現實起了很大作用。因此,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名稱用了他的姓氏的第一個字母,被稱為ABC計算機,是恰當的。

是這么個情況

『柒』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哪一年

電子計算機發明於1946年,計算機的應用在我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我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

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網路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行業需求不樂觀:12 年和13 年一季度軟體行業收入增速分別為13.6%和8.5%,11 和12 年樣本企業人員整體同比增長20.3%和15.6%,顯示行業 整體需求不樂觀,多數企業在12 年擴張速度放緩。


『捌』 計算機的發明人是誰

1.1940年,美國的華德·愛肯製造出第一部新型的電腦,命名為「馬克1號」。這電腦非常龐回大,操作時還會發出巨大的答聲音,而且每秒鍾僅能處理兩個附加問題,但它畢竟是最早的電腦。
2.一般來說,世界上第一部電腦,是1945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教授-莫奇利和埃克特設計和研製出來的,其英文名字ENIAC(埃尼阿克),其實就是電子識字計算機。不過,在這之前,人們研究電腦已經很廠一段時間了.

嚴格說來,電腦應該是科學家們共同努力的成果。

閱讀全文

與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請商標到哪個部門 瀏覽:762
購買無形資產的相關稅費可以抵扣嗎 瀏覽:982
商標注冊被騙怎麼辦 瀏覽:160
朗太書體版權 瀏覽:268
大學無形資產管理制度 瀏覽:680
馬鞍山向山鎮黨委書記 瀏覽:934
服務創造價值疏風 瀏覽:788
工商登記代名協議 瀏覽:866
2015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卷 瀏覽:985
創造營陳卓璇 瀏覽:905
安徽職稱計算機證書查詢 瀏覽:680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會議記錄 瀏覽:104
泉州文博知識產權 瀏覽:348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會議小結 瀏覽:159
馬鞍山攬山別院價格 瀏覽:56
施工索賠有效期 瀏覽:153
矛盾糾紛交辦單 瀏覽:447
2010年公需課知識產權法基礎與實務答案 瀏覽:391
侵權責任法第5556條 瀏覽:369
創造者對吉阿赫利直播 瀏覽: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