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腦是誰發明的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❷ 計算機是誰發明的
電腦是誰發明的,嚴格說起來很難界定。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毛琪利與愛克特發明的,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第一代的電腦有2間教室大,跟現在我們一般用的個人電腦體積差很多吧。 當時的電腦零件是真空管(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而存檔的東西是一種打孔卡片,若沒有前人的設計概念,也沒有計算機的發明,所以計算機是誰發明的還有點難界定。
❸ 計算機筆記本電腦算盤書誰的發明時間最早
算盤的歷史已有2600年之多了。而計算機常規意義上是始於1946年,距今不到100年。
❹ 算盤是誰發明的
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准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認為算盤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一大貢獻。然而,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算盤的呢?從清代起,就有許多算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日本的學者也對此投人不少精力。由於缺少足夠的證據,算盤的起源問題直至今天仍是眾說紛壇,莫衷一是。歸納起來,主要有三說。 一是清代數學家梅啟照等主張的東漢、南北朝說。其依據是,東漢數學家徐岳寫過一部《數術記遺》,其中著錄了十四種演算法,第十三種即稱「珠算」,並說:「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後來,北周數學家甄鸞對這段文字作了注釋,稱:「刻板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間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珠各當一。至下四珠所領,故雲『控帶四時』。其珠游於三方之中,故雲『經緯三才』也。」這些文字,被認為是最早關於珠算的記載。但是一些學者認為,此書描寫的珠算,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記數工具或者只能作加減法的簡單算板,與後來出現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語。 二是清代學者錢大聽等主張的元明說,即算盤出現在元朝中葉,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第二十九卷《井珠》,引當時諺語形容奴僕說:「凡納婢僕,初來時日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日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後人稱此為「三珠戲語」。 把老資格的奴婢比作算盤珠,撥一撥動一動,說明當時的算盤已很普及。宋末元初人劉因的《靜穆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盤》為題的五言絕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餅氏歌。執籌仍蔽簏,辛苦欲如何。」這也是算盤在元代出現的明證。 至於明朝,永樂年間編的《魯班木經》中,已有製造算盤的規格、尺寸,還出現了徐心魯《算珠演算法》、程大位《直指演算法統宗》等介紹珠算用法的著作,因此算盤在明代已被廣泛使用,這是毫無疑問的了。 隨著新史料的發現,又形成了算盤起源於唐朝、流行於宋朝的第三說。其依據是,一,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家葯鋪,其正面櫃台上赫然放有一架算盤,經中日兩國珠算專家將畫面攝影放大,確認畫中之物是與現代使用算盤形制類似的串檔算盤。二,1921年在河北巨鹿縣曾挖掘到一顆出於宋人故宅的木製算盤珠,已被水土淹沒八百年,但仍可見其為鼓形,中間有孔,與現代算珠毫無兩樣。三,劉因是宋末元初人,他的《算盤》詩,與其說是描寫元代的事物,還不如說是宋代事物的反映更為確切。同樣,陶宗儀的「三珠戲語」所見元人諺語中已有算盤珠之說,也反映出「是法盛行於宋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演算法統宗」條)。四,元初的蒙學課本《新編相對四言》中,有一幅九檔的算盤圖,既然在元初已為訓蒙內容,可見已是尋常之物,它的出現,至少可上推到宋代。此外,宋代的算盤從形制看已較成熟,沒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種笨拙或粗糙。因此,較多的算學家認為,算盤的誕生還可上推到唐代。因為宋以前的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科技文化的發展較為滯緩,算盤誕生於此時的可能性較小。 而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經濟文化都較發達,需要有新的計算工具,使用了兩千年的籌算在此時演變為珠算,算盤在這時被發明,是極有可能的。 算盤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有關它的起源卻爭論了上百年,無法統一。但願有更多的有志者投入進一步的探索與研究,早日得出科學的結論,以告慰於古人。無愧於後代。 象徵 「乘除不失,毫釐分明」算盤常用來象徵精打細算,毫釐不差。在北京東岳廟速報司中,掛有兩座大算盤,長6尺、高2尺,共29格、203枚算盤珠。這座算盤表示神靈給下屆的人們計算功過不查毫釐。
❺ 電腦是誰發明的啊
1.馮諾曼的事跡曾在美國普林斯頓的高等研究院廣為流傳:「他幾乎是半個神仙,曾徹底研究人類,而且可以維妙維肖的模仿。」天賦異稟的他,不僅在電腦和細胞自動機上的成就非凡,還曾在數學史上創立過包括「游戲理論」在內的全新支派,曾協助製造第一枚原子彈的爆破裝置,也和幾位科學家共同發明了氫彈,他對核子物理的興趣,也讓他成為原子能委員會的成員之一。不少人因為此認為他是「曠世奇才、心靈導師、永垂不朽的神明,行走在塵世。」本書是他生前為聲譽卓著的美國希利曼學術講座所做系列講演的最後一份講演手稿。2.白色是雲體對陽光無選擇散射或反射的結果 3.大氣構造 一、大氣的分層方式 1以大氣的溫度分層 2以大氣的電離度分層(50km) 3以大氣的混合度分層(85km) 二、大氣的組成 1定量氣體 2不定量氣體 3微粒 1.為什麼有計算機??*.* ?? 就和其它所有實用的生活用品一樣,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生活上的某個特定問題呀! 計算機的前身是「計算器」,為了方便運算而發明的。在古代中,人們使用手動的算盤來做簡單的運算,到了1642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引用算盤的原理,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電話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窗口中,但是只能做加減計算。1694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1950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早期的計算器只能做運算,而不能存儲結果;1833年「計算機之父」--英國的科學家巴比奇構想出一部能夠儲存的機械式計算機,但直到他死時仍無法實現。 在戰爭的壓力之下,人類發明了許多新奇的事物,計算機也不例外。計算機以巴比奇的原理為基礎,但使用的是電子閥或真空管而非齒輪和杠桿。1943年在英國出現了第一部計算機,名叫科羅賽斯,用來破解德軍的密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有很大的幫助。 而第一部通用計算機是由美國人在1946年所製造的,名為恩尼愛克,體積龐大,溫度又高,包含了19000個電子管,後來,人類發明了晶體管和微晶元後,計算機才得以縮小。 2.計算機是誰發明的? 計算機(computer)的原來意義是『計算器』,也就是說,人類會發明計算機,最初的目的是幫助處理復雜的數字運算。而這種人工計算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的法國大思想家帕斯卡。帕斯卡的父親擔任稅務局長,當時的幣制不是十進制,在計算上非常麻煩。帕斯卡為了協助父親,利用齒輪原理,發明了第一台可以執行加減運算計算器 。後來,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加以改良,發明了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之後雖然在計算器的功能上多所改良與精進,但是,真正的電動計算器,卻必須等到公元1944年才製造出來。 而第一部真正可以稱得上計算機的機器,則誕生於1946年的美國,名字叫做ENIAC。這部計算機使用真空管來處理訊號,所以體積龐大(占滿一個房間)、耗電量高(使用時全鎮的人都知道,因為家家戶戶的電燈都變暗了!),而且記憶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個字),但是,卻已經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展。而我們通常把這種使用真空管的計算機稱為第一代計算機。 由於真空管體機大,又常發生故障,因此又發明了第二代計算機:使用耗電少、體積小、價格也便宜的晶體管來處理訊號。 到了第三代計算機,使用體積更小、而且一小片的功能就等於數百個真空管的集成電路(IC)來處理訊號,到這個時候,計算機的體積也縮小了許多。 到了第四代計算機,利用了體積比IC更小,而功能更強的大規模集成電路(LSI)來處理內部訊號,使計算機的能力日趨強大。而這時期也發展了微型集成電路,將計算機的中央處理裝置(CPU,常聽到的Pentium系列就是指CPU而言)全部安裝在一個電路板上,大大縮小了計算機體積,而發展出個人計算機(PC)。 我們現在正處在第四代計算機時代,而第五代計算機是什麼面貌呢?那就是人工智慧計算機。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進入新的計算機時代。 資料來源: 1. http://www.bud.org.tw/answer/0010/001099.htm
求採納
❻ 算盤是誰發明的
算盤,又作祘盤。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准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珠算盤也是漢族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葯鋪櫃就畫有一架算盤。由於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漢族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盤的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剛剛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通過,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項目。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岳所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雲:「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而今天的解釋是:算盤為長方形,木框中嵌有細桿,桿上串有算盤珠,算盤珠可沿細桿上下撥動,通過用手撥動算盤珠來完成算術運算。[1]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除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滿意請採納謝謝http://ke..com/view/18627.htm
❼ 是誰發明的電腦
1.1.1 萌芽期(1890年以前) 在一百多年以前,東方是尚未工業化的,所以生意人賴以維生的是算盤這玩意兒。在西方,除了金融、保險等行業以外,世界各地也少有大規模的本國或跨國公司。在那個時期,西方所謂的辦公室也只不過就是在工廠或店鋪的一個角落裡拿著鵝毛筆與簿子記賬的地方罷了(東方則是毛筆、簿子與算盤)。 在數學計算方面的設備中,1642 年,著名的巴斯葛(Blaise Pascal)發明了可用來作數學四則運算的全世界最古老的計算器。然後,約於 1680 年,萊布尼茲(G. W. Leibniz)緊跟著發明了第一台手搖計算機。 接著,於19世紀初,巴貝奇(Charles Babbage)又發明了所謂的「造分機」(The Difference Engine,1822 年)與「分析機」(The Analytical Engine,1830 年)。 這些相關計算方面的機器設備,或因機械體太龐大而無法廣泛應用,或因技術觀念尚未成熟而無法完成,但是其構想與觀念都已溶入現代電腦的科技中。所以,在了解現代電腦科技的同時,我們不能不知道在幾個世紀前,人類的科學先驅們,就已經在積極地想辦法尋求解決計算的精度與效率了。 1.1.2 機械組件期(1890年~1945年) 在1890年至1945年這段期間,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同時隨著戰略及物資生產上的需要,使得戰後的機件設備科技突飛猛進。所以,不僅在飛機、槍炮等軍事設備的製造技術上有所突破,就是在計算設備方面也有很大的進步。 在統計專用計算器方面,IBM 所推出的赫勒瑞斯統計計算器(Hollerith Statistical Machine)在 1890 年的全美人口普查里大出風頭,被證明相當有效率。 然後,延續這個硬體與理論,1942 年, IBM 又與哈佛大學合作將其與打孔卡系統結合,推出在當時供統計上與會計數據處理上運用的最佳組合。此一系統稱為馬克一號(Mark I),是一台以繼電器為主要組件的計算器。它是由好幾個組件所組成的,其中包括一個打孔器、一個檢查器、一個排序器、一個總計/製表器。起初,它是用 45 個欄位的打孔卡,後來因為需要而改用較具效益的80個欄位的打孔卡。由於此機器可以會計項目或客戶為單位來做大量的排序、處理資料,所以,在1942 年後,西方的大公司都普遍採用這種機器來處理會計方面的工作。 在通信科技方面,由於戰爭的需求與催化,無線電與雷達在大戰中均已得到長足的進步,並於戰後將此科技大量地運用於民用或商用上。今天,我們在電腦信息通信上可以如此方便地溝通與連結,實不可不歸功於在此時期的進化。 至於在數據儲存方面,由於許多公司都擺脫不景氣的影響而呈現空前的成長,再加上戰時的物資與物價控制,使得各大公司有必要記取教訓而去節約管理所需的費用;因此,數據儲存設備於此時期就開始系統化。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鋼制傢具的興起。在此時期,為了便利數據儲存的公文櫃、辦公桌都有了標准規格,並由於其耐用和防火的特性,軍艦上與軍隊辦公室也都普遍採用了鋼制傢具。美國政府於1931年一致採用了鋼制傢具,並訂立其國家標准。於是,歐美的檔案管理系統整個都統一了。這個觀念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來電腦檔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發展。君不見:現在的電腦里,檔案所在的地方都分目錄(Directory)的嗎!目錄其實就是鋼制數據櫃啊! 因此,對西方與東方的日本而言,這就是一個以杠桿/彈簧/齒輪等機械組件來製作辦公設備的時代。 1.1.3 電子管期(1945年~1955年)(第一代計算機) 1945 年的秋天,第二次世界大戰才剛結束,電腦科學家傑普瑞斯伯�6�4艾克特(J. Presper Eckert)先生偕其同僚發展了全世界第一台全電子化的電子計算器(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ENIAC),也就是我們通稱的電腦。這台機器總共享了18,000個電子管,它原來被設計是要用來計算精確但復雜的彈道曲線的,也就是為了軍事用途。據當時美國的新聞報道聲稱:由於這台機器太大了(大概有三間教室這么大),且因電子管用太多了,所以相當耗電。當開啟此電腦電源時,整個費城在夜晚鳥瞰下,很明顯的,原本光源明亮的城市整個暗下一圈來(因耗電量太大的緣故)。 無論如何,這總是一項突破性的發展。緊接著,它又克服了一些外界對此機器的嚴厲抨擊。該機器又將其應用領域,擺脫了軍事科技方面而拓展到了商業應用方面,並開始教育並釋出此類人才到產業界上。例如,IBM 公司在1952年就大量推出了 701 型科技電腦,然後,1953 年推出了 702 型商用電腦,1954年推出了705型等。 由於此時的商用電腦用的是磁帶,所以它已經可以儲存大量的電腦數據了。此外,它的擷取、排序、列印速度也快了許多。雖然它的價格仍然很高,但是卻在世界各地推廣得很快。 所以,這是一個電子科學介入的時代。首次,電子理論不再局限於通信領域里,而深入了其他各門應用學科中,並帶動了下一階段的科技革新。 1.1.4 晶體管期(1955年~1965年)(第二代計算機) 1948 年,著名且大有成就的貝爾電話實驗室在威廉�6�4桑克利(William Shockley)先生的領導之下,發明了晶體管。到了50年代的下半期,晶體管已廣泛地應用到各種電子消費產品里。當然,這些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收音機及錄音機等消費品。取代電子管的晶體管的出現,使得電子產品的體積急速縮小,功能大大的增加,耗電量當然也就相對地降低。這對人類的近代文明來說,功不可沒,也是一大轉折點。 在電腦領域里,IBM 公司就開始在 1955 年推出的608型電腦里應用到晶體管。接著又在其 7000 系列的大型電腦以及 1410 中型電腦里運用晶體管,而加速了電腦在商業界的拓展應用。 此外,晶體管電腦的發展也是促使電腦加速普及的重要因素。從此,電腦可靠度更高了,因為晶體管所發散出的熱量遠比電子管低。 此時,美國、歐洲、日本的大公司都相繼地推出了電腦。打孔卡仍是此時期電腦批處理數據的重要外圍設備,這使得辦公室容貌有了重大的改變。那就是電腦室出現了一大堆的打卡員、操作員、程序設計專家擠在裡面工作。 雖然電腦的引進,確實減輕了一些辦公室里的工作負擔,但是這些工作還只是一些簡單的、固定的、例行的工作,也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電腦副作用,主要的分析功能與觀念並未被發展出來。因此,在此時期的研究機構就比較沒有意願來使用投資費用並不低廉的電腦。 在那些日子裡,有些像波洛(Burroughs)、NCR 的電腦製造商,也推出了輕巧型的電腦機型。不過,大部分這類型的機器,都是機械組件配合電子零件組成的,沒有多大的效用,只能應用在簡單的會計和薪資計算上而已。 1962 年,英國的山洛克高速計算器公司(Samlock Computer),以 Anita 的商標名稱推出了第 1 台桌上型的電子計算器。日本的 SHARP 以及 Canon 公司則在 1964 年跟進。自此,日本就搶先成為計算器王國,地位到今天都沒有動搖過。 1.1.5 集成電路期(1965年~1975年)(第三代計算機) 集成電路(IC)的真正開始發展要回溯到 1958 年,上面標題中所標示的年代時間只是 IC 的大量運用並開花結果的一段時間。 IC是一比晶體管體積更小、功能更多的電子組件。我們現在在生活中使用到的電器製品中幾乎都有它的存在。換句話說,此時期的發展重重地影響到我們現代人的所有衣食住行。 在電腦方面,IBM 公司應用了還在研究中的科技,發展了 System/360 電腦,並將之運用於航海和航空科技上。這台號稱可以多任務、聯機操作的電腦,提供了使用者一台夢幻般的管理信息系統 (MIS) ,而 IBM 公司在對此機器的宣傳廣告中也強調了這一點。然而,MIS 的應用很快就被人遺忘了,因為此時期的終端機、通信設備並不足以將所有的管理信息電腦化。 在電腦方面,IBM 公司應用了還在研究中的科技,發展了 System/360 電腦,並將之運用於航海和航空科技上。這台號稱可以多任務、聯機操作的電腦,提供了使用者一台夢幻般的管理信息系統 (MIS) ,而 IBM 公司在對此機器的宣傳廣告中也強調了這一點。然而,MIS 的應用很快就被人遺忘了,因為此時期的終端機、通信設備並不足以將所有的管理信息電腦化。 不過,在線處理這觀念還在穩定地進步著。打孔卡機慢慢地從辦公室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交談式處理數據的終端機。此時,由於眾多的終端機常要同時輸入數據,所以數據的標准化就應運而生,再加上軟體可立即查詢所輸入的數據,而導致了資料庫觀念的誕生。 值得特別一書的是:電腦不再完全是大電腦的天下了,小型機也誕生了。以日本為例,在這 10 年中,日本就在小型機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在此之前,東方日本的電腦市場完全是美國貨的天下,尤其是 IBM 和 Univac。此時,日本的電腦製造商,如富士通、松下、東芝、NEC、日立等公司,就以中小企業為對象,生產以中小型電腦為主,成功地贏回了日本的電腦市場。 IC的廣泛運用,使得小型電子計算器越做越小,但同時也加劇了日本製造商之間的競爭。最後的結果是:只有卡西歐和聲寶倖存到了今天。 1.1.6 大規模集成電路期(1975年~1985年)(第四代計算機) 進入1970 年代,IC 演進成了更復雜的大規模集成電路(LSI,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起初,大家都以為 LSI(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微電子科技不太可能普及到一般用戶手裡。但是於1973年,著名的 Intel 公司開發出來了一顆8位的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後,使得情況完全改觀了。 電腦迷將這片小晶元視若神明。一夕之間,這片小東西就成長為今天的微電腦,或稱個人電腦(即PC)。接著,環繞這新機器誕生了一些兼容的軟硬體,打開了信息工業界的另一片天空。 接著Intel、Motorola公司也推出了M6800、6802微處理機,Zilog公司則推出了Z80。專為微電腦而發展的BASIC語言也推出了,錄音帶也發展成了資料儲存媒介。 在美國,Apple、PET、Tandy等及其他許多公司,相繼推出了個人電腦。而在日本,SHARP推出了 MZ-80,日立推出了Basic Master。起初,只有少數的電腦迷喜歡這些電腦。直到NEC在1979年推出了PC-8001,功能上將當時所有的電腦都比了下去,價格還更低,預示了將來商業電腦的趨勢。然而,事實上它的運用,還是局限在一些需要計算的工作上。真正OA的運用,至少在日本,需要等到1982到1983年間NEC的PC-9801與IBM 5550的出現。這兩台機器都配備有16位的微處理器,也都能處理漢字。 在1983年,大部分製造商製造的PC都裝上了16位的微處理器。這些16位電腦的成功,主要是由於通信科技的飛躍進步,以及環繞著LSI的微電子技術層次提升了。此外,DOS 和 UNIX 操作系統的廣受歡迎,也是原因之一。 在此時期的末期,低於小型機但高於個人電腦的多人多任務工作站系統(Workstation)也開始進入市場。它們進入的市場多屬 CAD/CAM(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電腦輔助設計/電腦輔助製造)等造船、鐵路、航空等機械重工業。著名的 CAD/CAM 軟體始祖——CADAM 也於此時期開花結果得到大企業的運用。工作站在處理圖形顯示、繁雜的計算與速度上有其獨特的優點。IBM、Data General、惠普(HP)、Appollo等公司都相繼於此時推出。 工作站系統在工業界的設計電腦化上一直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至今不衰。電腦輔助分析系統的研發也在此時期萌芽。 1.1.7 通信整合期(1985年至今)(也屬於第四代計算機) 1985年的重要里程碑,就是32位微處理器的成功開發,使個人電腦有了類似於大電腦的系統結構。一向對個人電腦不屑一顧的大型電腦從業人員或生產製造商也開始為個人電腦所帶給他們的沉重壓力而圖謀對策。同時電腦通信觀念也逐漸興起,並與電信結合,而成為信息傳播上的「新新人類」。如今,邁向64位使用 Pentium 晶元的個人電腦已經大批量生產並上市了。大規模集成電路(LSI)也已不算稀奇,取而代之的,VLSI(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名詞都已經耳熟能詳了。我們能不慨嘆科技世界發展的日新月異嗎! 至於個人電腦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可以運用到什麼程度?到目前為止整個前景還並不很明朗,不過已可肯定的是:個人電腦已經深入民間,比大型電腦、小型機的親和力還要好得多;同時,個人電腦無論在功能上、投資費用上與效益上,都已不遜於大型電腦。例如,在1987 年,IBM公司已經推出了PS/2 Model 80和5570等32 位電腦,都已能做比在線處理、多任務更復雜的工作了,而這些都是以前IBM SYSTEM 360等小型機才有的功能。當然,個人電腦在進步,也迫使那些小型機必須在功能上向上再提升。 直到現在,能有效運用32位微處理器的操作系統,才完全給開發出來。雖然,連現行的 64 位電腦都還不得不使用此 32 位的操作系統,但是與從前的DOS 時代比起來,PC 應用的范圍還會擴展得更迅速。這個新操作系統的特色,是有更大的定址能力,更快的處理速度。 此外,個人電腦外設磁碟容量的劇增、影像掃描機的普及,使得個人電腦愈來愈像一台可以管理信息整合的處理機器。如此,將電腦與通信整合起來,就成了這個時期最重要的主流。
❽ 誰發明了電腦
計算機發明者約翰·馮·諾依曼。
計算機是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明之一,對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並以強大的生命力飛速發展。
它的應用領域從最初的軍事科研應用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已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計算機產業,帶動了全球范圍的技術進步,由此引發了深刻的社會變革,計算機已遍及一般學校、企事業單位,進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信息社會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計算機的應用在中國越來越普遍,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計算機用戶的數量不斷攀升,應用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互聯網、通信、多媒體等領域的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996年至2009 年,計算機用戶數量從原來的630萬增長至6710 萬台,聯網計算機台數由原來的2.9萬台上升至5940萬台。互聯網用戶已經達到3.16 億,無線互聯網有6.7 億移動用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達1.17 億,為全球第一位。
(8)電腦是誰算盤發明的擴展閱讀:
1959年的夏天,美國需要在冷戰中獲得一場勝利。1957年,蘇聯憑借人造衛星在技術方面贏得了重大勝利。1959年春天,在古巴,菲德爾·卡斯特羅的游擊隊將總統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趕下台,迫使其流亡。
美國需要重新獲得勢頭,證明其仍在全球事務中掌控全局。這一計劃是: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將公布世界上第一台中文計算機。
首台中文計算機的發明將是個重大勝利,是資本主義送給中國人民的「禮物」。對於中文及超過10億人的中文使用者而言,它將開辟信息技術的新紀元,讓許多曾經只可能在字母世界產生的想法在中文世界產生。
❾ 電腦誰發明的
電子計算機(英語:Computer),又稱計算機或電腦,是一種利用電子學原理根據一系列指令來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機器。
在現代,機械計算機的應用已經完全被電子計算機所取代,因此電子計算機在中國大陸地區通常也直接簡稱為計算機。其所相關的技術研究叫計算機科學。而「計算機技術」指的是將計算機科學的成果應用於工程實踐所派生的諸多技術性和經驗性成果的總合。「計算機技術」與「計算機科學」是兩個相關而又不同的概念,它們的不同在於前者偏重於實踐而後者偏重於理論。此外,電子計算機亦被形象地稱作電腦。
本來,計算機的英文原詞「computer」是指從事數據計算的人。而他們往往都需要藉助某些機械計算設備或模擬計算機。這些早期計算設備的祖先包括有算盤,以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7年的被古希臘人用於計算行星移動的安提基特拉機器。隨著中世紀末期歐洲數學與工程學的再次繁榮,1623年德國博學家Wilhelm Schickard率先研製出了歐洲第一部計算設備,這是一個能進行六位以內數加減法,並能通過鈴聲輸出答案的「計算鍾」。使用轉動齒輪來進行操作。
1642年法國數學家布萊士·帕斯卡在英國數學家William Oughtred所製作的「計算尺」的基礎上,將其加以改進,使能進行八位計算。還賣出了許多製品,成為當時一種時髦的商品。
1801年,法國人Joseph Marie Jacquard對織布機的設計進行改進,使用一系列打孔的紙卡片來作為編織復雜圖案的程序。盡管這種被稱作「Jacquard式織布機」的機器並不被認為是一部真正的計算機,但是其可編程性質使之被視為現代計算機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步。
查爾斯·巴比奇(Charles Babbage)於1820年構想和設計了第一部完全可編程計算機。但由於技術條件、經費限制,以及無法忍耐對設計不停的修補,這部計算機在他有生之年始終未能問世。約到19世紀晚期,許多後來被證明對計算機科學有著重大意義的技術相繼出現,包括打孔卡片以及真空管。德裔美籍統計學家赫爾曼·何樂禮(Hermann Hollerith)設計了一部製表用的機器,其中便應用打孔卡片來進行大規模自動數據處理。
在20世紀前半葉,為了迎合科學計算的需要,許多專門用途的、復雜度不斷增長的模擬計算機被研製出來。這些計算機都是用它們所針對的特定問題的機械或電子模型作為計算基礎。20世紀三四十年代,計算機的性能逐漸強大並且通用性得到提升,現代計算機的關鍵特色被不斷地加入進來。
1937年,年僅21歲的麻省理工學院研究生克勞德·香農(Claude Shannon)發表了他的偉大論文《對繼電器和開關電路中的符號分析》,文中首次提及數字電子技術的應用。他向人們展示了如何使用開關來實現邏輯和數學運算。此後,他通過研究萬尼瓦爾·布希的微分模擬器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想法。這是一個標志著二進制電子電路設計和邏輯門應用開始的重要時刻,而作為這些關鍵思想誕生的先驅,應當包括:Almon Strowger,他為一個含有邏輯門電路的設備申請了專利;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他早在1898年就曾申請含有邏輯門的電路設備;Lee De Forest,於1907年他用真空管代替了繼電器。
Commodore公司在1980年代生產的Amiga 500電腦
HP Jornada 690 打開了手機和電腦結合的早期概念沿著這樣一條上下求索的漫漫長途去定義所謂的「第一部電子計算機」可謂相當困難。1941年5月12日,德國工程師Konrad Zuse完成了他的圖靈完全機電一體計算機「Z3」,這是第一部具有自動二進制數學計算特色以及可行的編程功能的計算機,但還不是「電子」計算機。此外,其他值得注意的成就主要有:1941年夏天誕生的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是世界上第一部電子計算機,它使用了真空管計算器,二進制數值,可復用內存;在英國於1943年被展示的神秘的巨像計算機(Colossus computer),盡管編程能力極其有限,但是它使人們確信使用真空管既值得信賴,又能實現電氣化的再編程;哈佛大學的馬克一號;以及基於二進制的「ENIAC」,全名為「電子數值積分計算器」,這是第一部通用意圖的計算機,但由於其結構設計不夠彈性化,導致對它的每一次再編程都要重新連接電氣線路。
19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訓練轟炸機飛行員,美國海軍曾向麻省理工學院探詢,是否能夠開發出一款可以控制飛行模擬器的計算機。軍方當初的設想只是希望通過該計算機將飛行員模擬操作產生的數據實時反映到儀表盤上。與之前的模擬設備不同,軍方要求該計算機應基於空氣動力學設計,與實物無限接近,以便進行各種航空訓練。於是麻省理工創造了旋風工程,其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能夠實時處理數據的「旋風電腦」,並發明了磁芯存儲器。這為個人電腦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開發埃尼阿克的小組針對其缺陷又進一步完善了設計,並最終呈現出今天我們所熟知的馮·諾伊曼結構(程序存儲體系結構)。這個體系是當今所有計算機的基礎。20世紀40年代中晚期,大批基於此一體系的計算機開始被研製,其中以英國最早。盡管第一部研製完成並投入運轉的是「小規模實驗機」(Small-Scale Experimental Machine,SSEM),但真正被開發出來的實用機很可能是EDSAC。
在整個20世紀50年代,真空管計算機居於統治地位。1958年9月12日在後來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的領導下,發明了集成電路。不久又推出了微處理器。1959年到1964年間設計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二代計算機。
到了60年代,晶體管計算機將其取而代之。晶體管體積更小,速度更快,價格更加低廉,性能更加可靠,這使得它們可以被商品化生產。1964年到1972年的計算機一般被稱為第三代計算機。大量使用集成電路,典型的機型是IBM360系列。
到了70年代,集成電路技術的引入極大地降低了計算機生產成本,計算機也從此開始走向千家萬戶。1972年以後的計算機習慣上被稱為第四代計算機。基於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後來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1972年4月1日 INTEL推出8008微處理器。1976年,史蒂夫·喬布斯(Stephen Jobs)和斯蒂夫·沃茲尼亞克(Stephen Wozinak)創辦蘋果計算機公司。並推出其 Apple I 計算機。1977年5月Apple II 型計算機發布。1979年6月1日 INTEL 發布了8位的8088微處理器。
1982年, 微電腦開始普及,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1982年1月Commodore 64計算機發布,價格595美元。1982年2月80286發布。時鍾頻率提高到20MHz,並增加了保護模式,可訪問640KB內存。支持1MB以上的虛擬內存。每秒運行270萬條指令,集成了134000個晶體管。
1990年11月,微軟發布第一代MPC(Multimedia PC,多媒體個人電腦標准):處理器至少為80286/12 MHz(後來增加到80386SX/16 MHz),有光碟機,傳輸率不少於150 KB/sec。1994年10月10日Intel發布75MHzPentium處理器。1995年11月1日,Pentium Pro發布。主頻可達200MHz,每秒鍾完成4.4億條指令,集成了550萬個晶體管。1997年1月8日Intel發布Pentium MMX,對游戲和多媒體功能進行了增強。
此後計算機的變化日新月異,1965年發表的摩爾定律不斷被應證,預測在未來10—15年仍依然適用。
❿ 算盤是誰發明的
算盤是誰發明的,現在無法考察。
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算盤形制
算盤的新形狀為長方形,周為木框,內貫直柱,俗稱「檔」。一般從九檔至十五檔,檔中橫以梁,樑上兩珠,每珠作數五,梁下五珠,每珠作數一,運算時定位後撥珠計算,可以做加減乘除等演算法。
現存的算盤形狀不一、材質各異。一般的算盤多為木製(或塑料製品),算盤由矩形木框內排列一串串等數日的算珠,中有一道橫梁把珠統分為上下兩部分,算珠內貫直柱,俗稱「檔」,一般為9檔、1 1檔或13檔。檔中橫以梁,樑上1珠,這珠為5;梁下5珠,每珠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