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為創造素質
應該是創新能力的素質教育,學術界認為:創造素質是指一個人所具有創造和發現新事物,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和精神的總和。泰勒從更廣闊的背景考察認為,創造素質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動機因素和個人因素。智力因素包括記憶、認知及評價等心智活動,輻合與發散的思維,智廣、善謀、多能;動機因素包括創業的驅動力,渴望探究事物規律和尋求治理(紊亂)法則,期盼發現與創新;個性因素包括情感豐富,意志毅力頑強,獨特個性,超強自信,容認一事(題)多解,有獨特愛好、興趣或偏向等。 心理學界指出:創造素質包括創造能力和創造精神。創造能力是創造素質有基礎,而創造精神是創造素質的核心。創造能力(潛能)一般人都具有,一個人的能力能被開發到何種程度,主要取決於他的創造精神
2. 一個好的學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第一、好的學生應該具備熱愛學習的素質
好學生應該熱愛學習,學習是學生最主要的職責,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接受能力有差異,成績好壞不能直接判定學生的好壞。只要學習態度積極、端正,熱愛學習,就是大家心中就是好學生。
第二、好的學生應該具備善良友善的素質
好學生應該有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善良友善的素質,好學生應該既能與同學開心相處,不會為一點小事而計較,當個人與集體發生沖突時,能退讓一步,為自己創造一個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又能與老師們保持亦師亦友的關系。
第三、好的學生應該具備身心健康的素質
好學生應該身心健康,好學生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面對考試,能夠從容自信,對於比自己成績好的學生,不嫉妒,而是「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面對失敗,也能夠坦然定,繼續努力奮進。
第四、好的學生應該具備學習效率高的素質
學生學習成績高,對知識掌握好,解決問題能力強,是一貫的對好學生的評價,在現階段還應是一基本要求,但不是唯一的評價標准。
學生學習中對知識要求活學活用,而不再是一味死學;教師在教授時更要注重學科知識的理論聯系實際。各學科的橫向聯系,而不是單純傳授本學科的基礎理論。
第五、好的學生應該具備應用動手能力強的素質
實際知識多、動手能力強,這是現階段對好學生評價的另一標准。學習是為了應用,現在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學生不能只成為一個只知道學習的機器,而不會用所學知識貢獻社會。
3. 創造性人格包含哪些基本素質
創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質是多方面的。根據對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傑出創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概括出創造性人格的13種基本素質:
1、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
從控制論的角度看,創造過程可抽象為創造主體控制、調節或改造客體,使它改變形態,達到預定創造目標的過程。這一控制的主要特點是要有明確的目標,所以,創造者的第一個創造性人格素質就是要有明確的目標,即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科技史和大量傳記材料證明,那些做出重大發明創造的創造者,往往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樹立了造福人類、追求真理、攀登科學高峰的高尚志向,成為他們個人成才的指路明燈,是他們創造活動成功的內在動力。
2、赤誠的愛心
對祖國、人民、親友的仁愛之心,是個人成才或創造者獲得創造成果的內在動力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
3、友愛合作的精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創造的課題日趨復雜化、大型化;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創造的組織方式從個體走向群體,從群體走向國家建制的方式,從國家建制走向國際聯合建制,這就特別需要創造者培養合作精神。換句話說,在當代,友愛合作精神已成為個人成才和獲得創造成果最重要的創造性人格之一。
4、批判繼承、 綜合創新
創造過程既是對舊理論、舊觀點的揚棄(批判繼承)過程,又是對多種經批判、鑒別、選擇後的觀點、材料進行綜合創新的過程,所以創造者,特別是堪稱大師的創造者最擅長樹立善於批判繼承、綜合創新的精神。
5、探索精神
創造過程實質上是以質疑和發現問題為起點,通過辯證綜合創立新理論、新方法、新設計,並在實踐中加以檢驗或製作,獲得新成果的過程。既然質疑和發現問題是創造的起點,那麼,善於質疑、發現問題的探索精神對於創造者就是十分重要的創造性人格。科學史證明,創造始於問題,懷疑引出問題,懷疑是創造之母。沒有對舊理論、舊工藝、舊制度的懷疑,就不會有新理論、新工藝、新制度的創造。
6、敢冒風險的大無畏勇氣
創造活動,特別是重大的發明創造活動,是破舊立新的過程,要破除舊理論,就可能遭到維護舊理論的社會勢力的打擊;要立新,就要探索未知的領域,就可能遇到各種意外的風險和失敗。因此,創造者必須具有不怕風險、不舊失敗的大無畏勇氣。
7、求實精神
任何創造活動的過程都必須重視第四階段,即科學實驗的驗證階段;不論證實一個理論,還是證偽一個理論,都必須通過科學實驗;對於科學發現活動來說,它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實(包括探求新事實,探求事實背後的新規律)。所以,重實驗、重實效的求實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創造性人格最重要的素質之一。
8、抗壓精神
這種創造性人格是許多遭遇失敗或身處逆境的創造者,能夠戰勝千難萬險、排除重重障礙、承受多次失敗的壓力,最終達到成功或獲得創造成果的決定性因素。
9、勤儉、艱苦的精神
有一類創造者—開拓型企業家,要在企業的經營創造活動中使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乃至成為第一流的企業,特別需要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創業的創造性人格。
10、開拓的精神
這種開拓精神是許多科學家、發明家、改革家、企業家之所以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新的重要原因。
11、敬業的精神
創造活動分為相對新穎的創造和絕對新穎的創造。對於創造者來說,當然要爭取從事絕對 新穎的創造,但這需要長時間的知識積累、經歷艱難曲折的探索過程,需要創造者的極大熱情、執著追求。對於廣大幹部、群眾和青年學生來說,若想爭當創造者,那麼,在不具備條件從事絕對新穎的創造之時,也要爭取從事相對新穎的創造,熱愛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創造周圍同行做不到的第一流的工作業績。所以,不論對於現實的創造者,還是對於潛在的創造者,樹立熱愛事業、創一流業績的創造性人格,都是十分必要的。
12、自信自強的精神
創造活動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必將碰到千難萬險,只有樹立知難而進的創造性人格,創造者才可能在創造的崎嶇小道上不斷攀登;面對艱難險阻,只有樹立自信自強的創造性人格,創造者才能在探索未知的曲折征途中產生用之不竭的動力。
13、人道主義精神
各領域的創造者,都應該樹立扶貧助殘、救死扶傷、助人為樂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但對於醫療衛生、扶助殘疾人、扶貧工作領域的創造者來說,這一創造性人格是他們取得創造性成果,獲得崇高社會聲譽的關鍵性條件。
一切現實的創造者和志願爭當創造者的人們,都應該學習上述典範人物,加強創造性人格的修養,並結合自己的實際和所從事的創造領域的特點,有選擇地重點培養13種創造性人格基本素質中的幾種基本素質;只要能這樣做,必將有利於獲得新的創造成果。
4. 如何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創造型人才最具生命力的一種特殊素質。主要是指能產生新設想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能產生新成果的創造性技能。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國家對個人都有重要意義。二十一世紀是科學與技術革命更加深入的社會,是一個競爭更加激烈、變化更加迅速、創新更層出不窮的社會。這樣的一個社會,對於我國這樣一個要躋身世界發達國家行列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非有成千上萬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難當此任。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我認為,在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改革阻滯學生創造力發展的教育方法 阿瑞提對創造力的培養提出其獨特的見解,認為擺脫禁錮的理性思維,讓學生自由思維是培養創造力的重要條件。而我國教育長期使用的教學方法缺乏啟發性和民主性,無法讓學生自由思維,這是造成我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創造型人才缺乏的主要原因。教育工作者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應大膽解放思想,突破應試教育思想和傳統教育方法,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習、去思考,去發現、解決問題,重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科學發明往往從觀察開始。青黴素的發明者,英國著名的細菌學者費萊明說:我之所以能發現盤尼西林,是從一次偶然的觀察中產生的,我的唯一功勞,是我沒有忽視觀察。一個有創造成就的人,必定是一個善於觀察的人。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觀察事物,告訴他們處處留心皆學問的道理。要啟發他們觀察重要的現象和環節,養成他們善於從隱蔽的細節中,經過思考,探索事物本質的習慣。 想像是一切心理功能的皇後。沒有想像就沒有創造,就沒有人類的進步。列寧也說:想像是極其可貴的品質。它對於創造能力的發展有重要意義。然而心理學研究卻表明,一般人只使用了大腦想像區的十分之五。青少年身上蘊藏著豐富的想像力。作為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想像的潛力,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對學生的奇思異想,不要冷嘲熱諷,要給予鼓勵。教師要給學生想像力的發展提供寬松的環境,使他們的想像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更加絢麗,更加美妙多姿。 二、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心理學的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不一定會帶來成功,而人的情感商數,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卻能影響人的一生。一個人能否事業有成,智商只有20%的決定作用,情商佔80%。大量事實證明,許多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並非是智力上的原因,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缺陷所致。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注意學生以下幾方面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1、 學習興趣。興趣是調動人的積極性的能源,是事業成功的秘訣之一。很多科學家之所以能作出那麼大的成就,原因也是他們對科學有深厚的興趣。達爾文在自述中說:對我後來 發生影響的是,我有強烈的多方面的興趣,迷戀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並沉醉在其中。可見,興趣的力量有多大。 2、熱情。熱情可以點燃智慧的火花,是創新的翅膀。沒有對科學寄寓很大的熱情,是很難攀上高峰的。黑格爾講過:要是沒有熱情,世界上任何偉大的事業都不能成功。為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深刻的體驗,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意向。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創設相應的情感環境,如主題班隊會等對學生的自豪感、榮譽感、集體主義情感的熏陶,有很大作用。對這些活動的作用,教師應能充分認識到。 3、毅力。一個人單憑熱情和愛好是不夠的,還必須有頑強的毅力,否則達不到創新的目的。堅強的毅力,是人才成長、事業成功的重要心理品質,凡是有建樹的科學家幾乎都有百折不回的精神。堅強的毅力,是通過克服各種障礙取得的。人在克服困難過程中,可以產生一種非凡的抗沖擊力,長期磨練可以使人的耐挫力增強。因此,教師應通過加強挫折教育來培養學生堅強的毅力。 三、鼓勵學生廣泛地學習 創造需要廣博的知識,學愈博則思愈遠,知識越廣泛,新思想和新觀念越容易產生。因此,鼓勵學生廣泛學習,掌握不同學科極其交叉知識,將更有利於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福井謙一強調說:學過了東西,將在什麼時候,以什麼形式發揮作用是難以預料的,如果把知識比作植物的話,各種的地下莖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相連接起來所以我認為廣泛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博覽群書,集思廣益,從小就養成不偏科,文理兼學的習慣,只有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掌握寬厚的基礎知識,學習的知識才容易產生遷移,才能為創作發明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果沒有廣泛的閱讀和學習,只為考試而讀書,學生則容易變成沒有個性和創造力的書獃子。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創造不是在緊張壓抑的氛圍中產生的,而是在鬆弛、寬容、令人愉快的環境中迸發的。對學生來說,寬松民主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利於其良好個性的形成和發展;而且有利於創造思維的萌芽與發展。因為只有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敢於向老師提問,才敢於向老師陳述自己的觀點,才敢和老師辯駁。而老師的鼓勵和贊揚往往又是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興趣和增強自信心的動力。作為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師生關系與學生個性,創造思維發展之間的關系,為學生創造力發展營造寬松的精神環境。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最主要的一點是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師道觀念,做到:第一,尊重學生的人格,放棄師道獨尊的架子,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人格上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在講授問題時,要保持平等的態度,使學生有話敢說,這樣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才容易迸發出來。第二,要淡化權威意識,要有寬容和虛懷若谷的長者風范,允許學生懷疑教材,反駁師說,突破經典,離經叛道,諒解失誤過失,贊賞勇敢精神,寬容頑皮淘氣,欣賞其一家之見的特長表現。最後,要尊重、理解、信任學生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