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字是誰發明的
相傳:在炎黃時代有一個著名人物、也就是號稱「史皇」的蒼頡。有傳說他是黃帝的臣子,有說他是黃帝之前的一個帝。他一生下來,就長著寬大的龍臉,四隻眼睛,幼時就喜歡拿棍棒東塗西抹,長大後又善於觀察思考。他常常仔細觀察烏龜背上的花紋、鳥類羽毛的文彩、山川起伏的現象、日月星辰的走勢,而且在自己的手掌上現畫圖像。時間長了,這些形象便固定下來,最終成了人類可以通用的象形文,文字就這樣被發明了。蒼頡對文字的發現驚動了天地鬼神,上天下起了雨點似的粟米,鬼驚駭得哀聲啼哭:因為上大害怕人類有了文字就會放棄耕種而貪圖錐刀刻寫文字的小利,所以就趕快降些粟米救濟災荒,以警告世人不要使用和相信文字;而鬼神則惟恐受到文字的彈劾,所以在夜晚啼哭。可見,文字的發明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 蒼頡的墓地就在今虞城縣城西北17.5公里的堌堆坡,墓冢現存高4米,佔地1600平方米。墓前又大殿三間,建於清康熙四年(1665年)。山門前有一對聯:「天下文章祖,累世帝王師」。另有石碑—通,正面「古蒼頡墓」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出自哪位書法大家之手已不可考,大殿內「蒼頡」的四目全身塑像更令人肅然起敬。顯然是古代人把蒼頡這位人類的領袖神化了。蒼頡最早發明的文字是啥樣,誰也無從知道,有人說是圖畫文字和象形文字,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中國的古文字在最初階段本身就和圖畫難以區分,是按其圖形畫上的,到甲骨文時還保留著這些特點。
❷ 字是誰發明的
那隻是傳說. 目前能推測的文字只有商朝的甲骨文. 外國的.. 恩有 希臘的 拼音文字 兩河流域 的 契形文字 還有 埃及文明 的 象形文字 這些文字都無法推究是誰發明的. 只能推測或者神話傳說 倉頡造字 倉頡,姓侯剛,號史皇氏,黃帝時史官,漢字創始人,被尊為「造字聖人」。今南樂縣城西北35華里吳村有倉頡陵、倉頡廟和造書台,史學家認為倉頡生於斯,葬於斯。 相傳 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在此以前,人們結繩記事,即大 事打一大結,小事打一小結,相連的事打一連環結。後又發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號作為記事。隨著歷史的發展,文明漸進,事情繁雜,名物繁多,用結和刻木的方法,遠不能適應需要。,這就有創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黃帝時是上古發明創造較多的時期,那時不僅發明了養蠶,還發明了舟、車、弓駑、鏡子和煮飯的鍋與甑等,在這些發明創造影響下,倉頡也決心創造出一種文字來。 傳說倉頡;四目重瞳,非常聰明,有一年,倉頡到南方巡狩,登上一座陽虛之山(現在陝西省雒南縣),臨於玄扈洛?之水,忽然看見一支大龜,龜背上面有許多青色花紋。倉頡看了覺得稀奇,就取來細細研究。他看來看去,發現龜背上的花紋竟是有意義可通的。他想花紋既能表示意義,如果定下一個規則,豈不是人人都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幺? 倉頡日思夜想,到處觀察,看盡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況、地上山川脈絡的樣子、鳥獸蟲魚的痕跡、草木器具的形狀,描摹繪寫,造出種種不同的符號,並且定下了每個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號拼湊成幾段,拿給人看,經他解說,倒也看得明白。倉頡把這種符號叫作"字"。倉頡造字成功,發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聽到鬼哭魂嚎。為什幺下粟如雨呢?因為倉頡造成了文字,可用來傳達心意、記載事情,自然值得慶賀。但鬼為什幺要哭呢?有人說,因為有了文字,民智日開,民德日離,欺偽狡詐、爭奪殺戮由此而生,天下從此永無太平日子,連鬼也不得安寧,所以鬼要哭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 有一次,倉頡就是從這些繩結記錄的史書給黃帝提供的史實出了差錯,致使黃帝在和炎帝的邊境談判中失利。事後,倉頡愧而辭官雲游天下,遍訪錄史記事的好辦法。三年後他回到故鄉白水楊武村,獨居深溝「觀奎星圜曲之式,察鳥獸蹄爪之跡」,整理得到的各種素材,創造出了代表世間萬物的各種符號。他給這些符號起了個名字,就叫做字。 倉頡的字都是依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來的。譬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勾的;月字是仿著月牙兒的形狀描的;人字是端詳著人的側影畫的……倉頡首創文字的事後來被黃帝知道了,他大為感動,乃賜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後來,上天知道了這件事,下了一場穀子雨獎勵倉頡。這便是人間穀雨節的由來。 從白水縣城出發,沿渭(南)清(澗)公路下洛河,然後再改走白(水)洛(川)公路。吉普車在高原的溝岔間跑了一個小時左右,才來到了倉頡廟所在的史官村。這座已有1800餘年歷史的倉頡廟已被國務院正式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倉頡陵在吳村西側,與倉頡廟西東相望,是一個高五米的大土丘。陵墓以下有仰韶至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存。陵前翁仲,石獅俱存,並建有石坊,上書「倉頡」二字。倉頡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現存碑刻記載,「歷漢唐以來,未嘗稍替」。如今看到的倉頡廟是明清時的建築,佔地約兩千七百平方米,座北朝南,有石望柱一對,雕刻精美雅緻;山門、二門皆為硬山式建築,拜殿、正殿和寢閣大方美觀。還有明代名人篆額題聯和倉頡夫婦的石雕。廟內碑刻林立,松柏蒼翠,楊柳依依,樓台亭閣鱗次櫛比,整個建築雄偉壯觀 告別「結繩記事」的年代 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幺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 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劃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劃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文字的出現既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不斷積累、不斷總結的結果,所以倉頡很可能是總結整理文字,為漢字的形成作出了貢獻的一個代表人物。
❸ 漢字誰發明的 要詳細哦
這里有個答案,可以看一看.
http://..com/question/832463.html
倉頡
漢字,」傳說」是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所創造的。他觀察萬物,依據物體的形狀造字。不過雖說古書上有記載,但這畢竟只是」傳說」而已。
■ 其實漢字是起源於先民」結繩記事」(注1)(注2),是我們祖先共同努力的創作,倉頡可能只是」整理文字」的人。
■ 文字是因為使用上的需要而逐漸由少變多的,
是約定俗成的。
■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統一文字,所以在秦以前,文字的寫法也因為國家的不同而有不同。漢朝時候隸定,把圖畫式的小篆,改成一筆一畫的隸書,更方便傳抄使用,文字的形狀大約就定型了,當然還是有所改變與增加。
■ 而繁體中文,就是『倉頡』所發明的喔!
古文全都是繁體字喔!(注2)
※※
(注1)結繩記事:上古沒有文字時,在繩上打結做為記住事情的方法,為漢字最早的起源之一!
(注2)古時候,由於還沒有文字的發明,凡事都要利用打結的繩子來記載事情。一天,倉頡請一位名叫「二木頭」的屬下用一匹馬去換二輛車回來,而二木頭將繩子的一頭打了一個結,再將繩子的另一頭打了二個結後、便牽著馬往市場出發,二木頭找到了賣車的老闆後,將帶去的二匹馬換了一輛車後,就高高興興的回去向主人交差。然而,回去之後,倉頡一看、怎麼他交代換二輛車、卻只換了一輛車回來…,心理正納悶究竟是怎麼回事,打算好好問問二木頭呢!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哇!原來二木頭雖然將繩子打了結,但是卻將要買的東西記反了,將原本「一馬換二車」記成了「一車換二馬」了,白白讓市場老闆賺了一匹馬呢,搞得大家錯誤百出、人仰馬翻,也讓倉頡大人傷透了腦筋呢!由於吃過這種苦頭,倉頡心想,究竟如何才能解決眼前的難題呢?
倉頡每天在沙地上塗塗寫寫,很是懊惱…,有一天,倉頡看到了掛在窗檯上的一串魚,突然心生靈感,咦!聰明的倉頡靈機一動,腦中漸漸浮現出類似『魚』的象形文字,一連串的文字又一一浮現腦海中,才恍然大悟,原來太陽就是『日』字、田地就代表了『田』字,還有『口、目、耳』也是由圖形轉變而來的文字,他發現每個東西都有圖形代表它的意義,由景物轉變成的文字叫「象形」字,真是太妙了!
倉頡自言自語道:一棵樹就是『木』、樹木多了就是『林』;一個『石』代表石頭、三個石頭就代表很多石頭,也就是『磊』字;人在樹下歇著,就是『休』字;古時候的人,覺得女人留在家裡最安心、就發明了『安』字,把兩個字合起來,形成另一個意義的字,就叫做「會意」字,真是太有意思了!而「指事」原理造出的字,更能令你馬上看出意思,像是上和下,兩個人拿刀互斗就是『斗』字;因為後來文字不夠用了,便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加上形或聲的符號,成為「形聲」字,像是鯉,把里字和魚字合起來就是『鯉』;另外還有「轉注」字,是把形聲意義相近的字,互相轉用,像是依和倚;而另一種「假借」字,是取同音的字,借作別的意思,像是考和老!倉頡拿起樹枝在地上塗塗畫畫,也越來越有心得,終於發現了用文字記事的訣竅及要領,就是形成中國文字的六種原理,叫做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在一旁的大龍及小太極直呼中國字真偉大,開心地手舞足蹈起來!
倉頡會造字的消息傳到宮中,有一天,黃帝召見倉頡進宮,倉頡便向皇上一一說明了文字的由來和代表的意義:「太陽剛剛升起,就是『旦』字;他又畫了一個「手」字、加了一個「目」字,把手放在眼睛上,手加目,就可以變成『看』字」。黃帝聽了哈哈大笑,便請倉頡以後專心的造字。之後的每一天,倉頡便更用心、也更積極的創造出更多的文字,以造福大眾,這也就是我們中國文字的起源!
❹ 漢字是如何發明的
中國最早的漢字是倉頡發明的。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說文解字》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據《河圖玉版》、《禪通記》記載,倉頡曾經自立為帝,號倉帝,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落首領。倉頡在位期間曾經於洛汭之水拜受洛書。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復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制並作改進,是維系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
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西周時演變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隸書,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楷書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漢字是迄今為止持續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傳承至今者,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的官方文字。
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創制漢字。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人自行簡化漢字並制定了日本新字體;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等國,現今已廢棄漢字。
❺ 古代發明
士
郵政
紙幣
農
風選機,用以去掉谷殼
傳送帶
地震儀(張衡發明)
渾天儀(起源於希臘。中國天文學家張衡製造首台水利推動自動運轉的渾天儀)
水車,吊水機
工
鼓風爐
棘輪裝置
河堤鎖
鏈傳動
生煤,用於冶金
風箱,用以送風助火
暗箱
船塢
明輪,蹼輪
水鍾,滴漏
風車
水閘
里程計
擺錘(張衡發明)
杵錘
商
票號
算盤:算盤一類的計算工具很多文明古國都出現過,例如羅馬人發明並使用算盤的歷史較中國人早。但古羅馬算盤沒有位值概念,被淘汰。現在很多國家流行的是中國式的算盤。
紙(蔡倫發明)
印刷術:雕版印刷 及 活字版印刷:中國發明了活字印刷的論點主要根據兩本中國古代著作,《夢溪筆談》及《天工開物》。另外,國際上現在公認韓國清州興德寺最早使用金屬活字(銅活字)。其銅活字印本《佛祖直指心體要節》(1377)比德國古登堡鉛印版的《聖經》還早7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本。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紀錄遺產。
軍事
弩,十字弓
投石機
火之箭
火器
霹靂炮
浮橋
魚洗
衣
絲綢
漢服
器具
筷子
瓷器
食品
豆腐
拉麵
刀削麵(來自山西)
河粉(來自廣東)
米線(來自雲南)
水煮魚
鹵蛋
茶葉蛋
咸鴨蛋
北京烤鴨
皮蛋
臘肉
豆奶
壽司
點心
餃子
糭子
饅頭
包子
茶藝
月餅
] 住
扇子
火柴:火柴的前身,用硫磺浸透的細木棒由古埃及人於約公元前3500年發明。南北朝時期,有人將硫磺沾在小木棒上,藉助於火種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陰火引發為陽火。這可視為最原始的火柴。現代火柴,即無需引火助燃的火柴於公元1805年由Lois Jacques Thénard教授的助手,法國人K.Chancel發明。
鹽井
行
馬軛
艙壁,隔板
指南車(馬鈞發明)
指南針
舵
明輪艇
航海用條板
手推車
傘
馬蹬
降落傘
吊橋
醫學
針灸
中葯
藝術
古琴
箏
笛子
簫
三弦
柳琴
笙
水墨畫
字畫
戲曲
博弈
彩票
圍棋
中國象棋
五子棋
麻將
娛樂
風箏
煙花
體育
毽子
武術
蹴鞠
❻ 誰是文字的發明人
「倉頡」是文字的發明人,歷史書上都是這樣寫的
❼ 是誰發明了漢字
1、這個問題很糾結,請樓主不必太過於追求完美答案,因為,現在沒人能給你真正的完美答案;
2、傳說,黃帝時期,史官倉頡,創造了文字;
3、目前,發現最早的文字,屬於商朝,殷墟發掘的龜甲、獸骨(十多萬片)上面都有象形文字,被稱為「甲骨文」。
❽ 誰發明的漢字
好像是倉頡
漢字起源問題,是學術界兩千多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兩千多年來,學術界不能科學定位原始漢字產生的時間、地點,不知道發明人是誰,不知道發明漢字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技術背景、地理氣候生物環境,更不知道原始漢字的品質。
長期以來,西方學者認為文字的形式與創造文字的民族的思想品質相對應,拼音文字對應優秀民族,圖畫文字象形文字對應原始民族「野蠻民族」。如果漢字是象形文字,中華民族就是「劣等民族」。這種觀點是偏見的,是錯誤的,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不接受歸不接受,如果我們長期弄不明白漢字起源問題,我們在思想上、精神上就會很被動,在世界各民族面前就缺乏底氣。漢字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中華民族有責任有能力弄明白漢字起源問題。
以往的古文字專家錯誤地認為原始漢字是象形字,是圖畫文字。在研究活動中,凡是遇到古文字,必在象形上動腦筋,必在圖畫上「猜謎語」。謎語猜了兩千多年,不但沒有解決漢字的起源問題,還落入了西方學者「劣等民族」的圈套。此路不通啊!此路不通就走新路,我們不能一條道走到黑。新路就是理論創新。作者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創立了漢字起源學新理論,解決了漢字產生的時間、地點、氣候條件、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技術背景,找到了發明人,基本弄清了漢字的品質、內容、數量等問題。
這個新理論就是「漢字發明說」,基本論點是:漢字起源於生殖崇拜文化,發明於陰爻陽爻編碼的太極文化,創造於繪畫、結繩、契刻、編貝等。漢字啟動了人類文明。
第一批文字的基本內容根據古文字研究成果和中國古文化的特徵確認。
圖1 伏羲氏九九歸一1024字圖
該圖的形式根據南宋朱熹所傳「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及其他圖式補充而成。細節介紹如下:
O無極,宇宙的奇點(宇宙的起點)。
太極,宇宙的原始狀態。
二儀,指清濁二氣,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二 儀也稱陰陽二爻,演變為漢字的祖和妣。
四象,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時間和空間。四象演變為漢字的春夏秋冬和東南西北。
八卦,地球生物圈環境:天空氣象,地形地貌,生物和人類百姓等。
八卦演變為風、豐、王、水、火等字。
四爻,大概是計量單位。
五爻,不清楚。
六爻,也稱疊卦,記載了夏朝社會全貌:政治、經濟、文化、農牧業、軍事,法律、教育衛生等。
七爻,不詳。
八爻,不詳。
九爻,記載的是上至九天,下至十八層地獄的鬼神世界。
九九歸一,為無極。這個無極不是一無所有,而是消化了九爻後的無極,是新的宇宙的開始。相當於現代的「黑洞」。
第一批漢字誕生在距今6300年+-200年。這第一批文字就是伏羲易。與此同時,在華夏大地上又產生了內容相同,形式各異的連山易和歸藏易,合稱上古三易。上古三易為漢字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上古三易陰爻陽爻比較如下:
❾ 第一個發明文字的人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代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有30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000年以前.漢字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字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以下是另一個階段.前者屬於古文字的范疇,後者屬於近代文字的范疇.大體說來,從隸書到今天使用的現代漢字形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x0d從漢字跟漢語的關系看,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從漢字本身的構造看,漢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聲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記號組成的文字體系.\x0d相傳發明文字的,是一個叫蒼頡的賢人,漢代的《淮南子》這本書上記載,在蒼頡製造文字的時候,是「天雨粟,鬼夜哭」.這個出現這種非常特異的現象,就是說製造文字的時候,天上往下掉糧食,下糧食雨,鬼神都在夜裡邊痛哭流涕.拿我們現在的話說,是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這樣一個壯舉.\x0d傳說是黃帝時期的史管倉頡所造,距離今天已經有5000年歷史了.\x0d中國古書上有結繩記事、契木為文等記載,這是早期記事常用的方法,可惜這些物質無法長久保存下來,所以當時的記事情況已無法知曉了.但安陽小屯發現了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相當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總字數達到3500個上下.從甲骨文字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可見在三千餘年前的商代文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程度,那麼在它以前一定有個更長的發展過程.\x0d考古發現證明,中國先民早在七、八千年前就在龜甲上刻畫符號了.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中發現了在陶器上刻畫的符號有數十種之多,其中有些與甲骨上所見的字類似,因而有人認為它們就是早期文字.至於在龍山文化早期的陶罐上發現的朱書可以肯定是文字,充分表明中國的漢字至少已有四千餘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