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預警機發明

預警機發明

發布時間:2021-12-19 02:37:48

『壹』 有源和無源相控陣雷達分別是哪個國家最先發明

美國篇:
美國國防部國防科學委員會主席的一份關於發展美國軍用機雷達的建議報告中特別強調了有源相控陣技術可以極大地擴展雷達的功能和提高雷達的性能, 21世紀美國的戰斗機雷達、預警與監視飛機的雷達都應是AESA體制的。事實上,除了F-22和F-35等新一代戰機都毫無例外地裝備AESA雷達外,美國對第三代現役戰斗機、轟炸機、預警和監視飛機的AESA改進都已列入計劃,並得到了相應的財政支持。業內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從現在起再過十年,不掌握AESA雷達製造能力的廠商將沒有立足之地。
接下來就具體的介紹一下美國的幾種試驗中或者已經取得穩定進展的機型!
1) F-22 機載雷達(AN/APG-77):
人們常常問什麼是第四代戰斗機F-22令人印象最深的特性?它在什麼領域具有最重要的技術突破?通常的回答是它的隱身和超音速巡航特性。但這些特性實際上在以前的戰斗機上已經分別在F-117和SR-71上實現了。談不上突破。業內人士和F-22飛行員們則普遍認為F-22最大的突破是它的航空電子系統實現了更高程度的綜合,AESA雷達首次在戰斗機上採用。它使飛機具有更為銳利的眼睛,更為豐富的作戰功能。對戰斗機目標的作用距離超過200km。可以實現"先敵發現、先敵發射、先敵命中"。F-22雷達可以進行脈間變頻、快速掃描,敵方很難檢測和定位。同時還可以用時分的方法進行電子情報搜集、實施干擾、監視或通信。這些是以前戰斗機雷達所無法實現的。
F-22雷達採用AESA體制,它由美國諾·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 Corp)和雷神公司(Raytheon Systems Company)共同研製。該雷達將用於21世紀初在美國空軍服役的F-22先進戰術戰斗機,目前F-22是世界最先進的戰斗機。F-22能在多種威脅環境下,以低可觀測性、高機動性和高靈活性對超視距敵機進行攻擊,也能進行近距格鬥空戰。1998年4月,諾·格公司已交付第一套APG-77雷達硬體和軟體給波音飛機公司F-22航空電子綜合實驗室,對F-22的航空電子設備進行系統綜合測試和鑒定試驗。作為APG-77計劃的工程發展(EMD)階段的首批11部雷達已交付給諾·格公司馬里蘭州測試實驗室進行系統級綜合與測試。全尺寸雷達自1999年開始生產,2005年開始服役。AN/APG-77雷達是一部典型的多功能和多工作方式的雷達,其主要的功能有:
遠距搜索(RS)
遠距提示區搜索(cued search)
全向中距搜索(速度距離搜索)(velocity range search)
單目標和多目標跟蹤
AMRAAM數傳方式(向先進中距空空導彈發送制導修正指令)
目標識別(ID)
群目標分離(入侵判斷)(RA)
氣象探測
雷達可能擴展的功能有:
空/地合成孔徑雷達(SAR)地圖測繪
改進的目標識別
擴大工作區(通過設置旁陣實現)
2) F-35(JSF)機載雷達(AN/APG-81):
2000年,美國國防部JSF項目辦公室授予諾·格公司4200萬美元合同為JSF 設計、開發和試飛AESA雷達,它是多功能綜合射頻系統/多功能陣MIRFS/MFA)計劃的一部分。雷達系統採用最先進的AESA天線、高性能的接收機/激勵器、商用的處理機(貨架產品)。由於採用了最新的技術成果,大量減少了元器件和內部連接器數目,所以JSF雷達的成本和重量都較其前輩(F-22雷達)有大幅度地降低,重量和價格降低了約3/5,製造和維修也比較簡單。MIRFS/MFS 計劃要求T/R模塊能夠實現全自動化生產;可靠性比傳統的機械掃描雷達提高一個數量級;後勤保障和全壽命費用降低50%。APG-81採用開放式結構,為將來性能增長提供極大空間。JSF的AESA雷達設計的一條重要原則是必須滿足JSF對隱身特性的要求。同時強調必須滿足軍方提出對JSF的"四性"要求,即:經濟承受性、致命性、生存性和保障性。
3) F/A-18E/F 雷達AESA改進型(AN/APG-79):
F-18D/C/E/F原來配裝雷達APG-65/73,其AESA改進型編號為 APG-79。該雷達仍由APG-65/73雷達的製造商雷神公司研製。APG-79採用先進的AESA體制,於2003年7月30日在美國中國湖(China Lake)海空作戰中心配裝在F/A-18上進行成功首飛。新雷達可以同現有F/A-18機載武器相匹配,同時,設計留有日後充分擴展的餘地。APG-79 AESA雷達極大地降低了載機的雷達可觀測性,即提高了飛機的隱身特性。雷達的可靠性和維護性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雷神公司將於2005年向波音正式交付裝機的APG-79雷達。APG-79 AESA雷達具有下述功能和特點:
空對空:
攻擊遠距目標
通過資源管理器減輕飛行員工作負荷
空對面:
防區外遠距高解析度地圖測繪
同時具有多工作方式工作能力
可靠性和成本:
系統可靠性增加5倍
自檢系統可以把故障隔離到外場可更換模塊(LRM)
通過T/R模塊的特殊設計實現系統"完美"降級
運營成本大幅度降低
裝備F/A-18E/F的3部AESA雷達系統於2004年6月份開始在中國湖的海空作戰中心進行新一輪的試驗,並通知試飛小組制定一個有特種作戰部隊、埃格林空軍基地等單位參與的試驗計劃。還要求演示試驗飛機和指揮船之間的通信鏈路,研究F/A-18E/F和EA-18G可以向指揮船提供什麼信息。海軍已經建立了一個工作小組,目前要做的是同空軍的F-15和JSF方面的人員接觸,深入討論聯合試驗和性能鑒定等問題以及建立一個工作小組評審有關標准、結構和規約。美國海軍和空軍目前都在研究AESA究竟能為未來戰爭帶來一些什麼變化和收益?他們正在尋求幾個關鍵問題的答案:
目前,AESA雷達的作用距離已經是傳統機械掃描雷達的一倍,可供選用的雷達功能已極大地豐富,這樣我們可以創造一些什麼新的戰術?
一個雙機或4機編隊怎樣分工完成空對空和空對地的攻擊任務? 如何由一架裝有AESA的戰機引領一批沒有裝載AESA的普通戰斗機提高他們的戰斗能力。
4) F-16(UAE)雷達AESA改進型(AN/APG-80):
F-16原來配裝APG-66/68,APG-80為其AESA改型,仍由諾·格公司研製。該公司還同時為F-16UAE研製電子戰系統。F-16UAE是為阿聯酋研製的F-16第60批產品,計劃生產80架。2004年到2007年完成交付。由於諾·格公司在此期間幾乎同時得到了F-22和F-35的配套雷達研製合同,因此大部分AESA技術和模塊都可以移植到APG-80中來。這使其研製周期可以大為縮短。預計2004年7月,雷達可以交付到飛機承包商洛·馬公司進行雷達的驗收試驗。APG-80雷達具有先進的對空和對地兩種工作模式,這也是採用諾·格公司第4代發射/接收機模塊化技術的第一種產品。APG-80可以連續搜索和跟蹤出現在它掃描范圍內的多個目標。此外飛行員還可以同時進行空對空的搜索與跟蹤、空對地的目標瞄準以及地形匹配飛行。
新的波束捷變技術帶來了雷達能力的巨大增長,擴展了飛行員對態勢的感知能力,使雷達對目標探測距離更遠,並具有高清晰度合成孔徑雷達成像能力。雷達的可靠性也比傳統的機械掃描雷達高數倍。
5) F-15改進型雷達(AN/APG-63V2)
F-15原來配裝AGP-63/70,APG-63V2為其改進型,採用有源相控陣體制。雷神公司已完成向波音飛機公司的最後18架F-15C的APG-63(V)2 AESA雷達的交付。這是世界上首次進入空軍服役的戰斗機AESA雷達。該雷達消除了原來F-15雷達笨重的液壓天線驅動系統,雷達的快速掃描和多目標跟蹤能力都得到了數量級的增長。提高了飛行員對戰場環境的認知能力。該型雷達能夠同現有的飛機武器系統很好地兼容。由於作用距離的增加,使得增程的AIM-120的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並能在更大的視場范圍內(方位和俯仰)制導多枚空空導彈,同時攻擊多個目標,包括雷達截面積很小的隱身目標,如巡航導彈等。
俄羅斯篇
俄羅斯Tikhomirov NIIP設計局和印度雷達開發實驗室(LRDE)聯合開發了Irbis有源相控陣機載雷達,雷達研製成本1.6億美元。2010年前,該雷達將裝備於印度的蘇-30MKI戰斗機,取代現有的NO11M Bars相控陣雷達(一種無源相控陣雷達)。
Zhuk-MSF(Sokol)是法茲特隆設計局設計的新型雷達。設計局表示,Sokol採用非等距的雷達陣元分布,它不同於傳統的等距陣元三角形柵格排列,是傳統相控陣雷達成本的1/5。雷達天線直徑980mm(增益37dB),重275公斤;可同時跟蹤24至3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的6至8個。在水平/垂直方向,雷達電子波束掃描的覆蓋范圍均為±70
o。雷達峰值輸出功率為8kW,平均功率為2~3kW。Sokol雷達具備高可靠性、低截獲概率、反電子干擾和頻率捷變功能。法茲特隆設計局稱,Sokol雷達可在空空和空地模式實現隔行掃描。作用距離的相關數據如下:
速度搜索:245km(迎頭戰斗機目標)
邊測距邊搜索,上視模式:180至190km(迎頭戰斗機目標)
80km(尾追戰斗機目標)
下視模式:170km(迎頭戰斗機目標)
60km(尾追戰斗機目標)
邊跟蹤邊掃描模式:150km(迎頭戰斗機目標)
轟炸機或AWACS飛機等大型目標,Sokol雷達的探測距離超過300km。
Koyopo-F AESA雷達仍在研製中,成本有望比Koyopo-M降低50%。
Koyopo-F的重量更輕、可靠性更高,共有3種型別,分別提供小/中/大探測距離。天線直徑40mm,適用於頭部較小的飛機或作為蘇-30/蘇-34系列戰斗機的後向探測雷達。雷達發射機的峰值輸出功率為4kW,平均功率為0.4kW。據報道,俄羅斯已經將Koyopo-F雷達提供給了印度LCA(輕型戰斗機)。
以色列
Elta公司的EL/M-2052雷達特徵如下:
a) 多於1500個T/R模塊(F-22雷達有2000個)
b) 跟蹤多達64個目標
c) 使用空海模式時,能夠探測並跟蹤160海里以外的地面目標
d) 具有高可靠性、同時多功能、良好的抗干擾能力等特點
e) 可以配裝F-15、幻影2000、米格-29、蘇-27/30和印度的LCA
以色列的"費爾康"(PHALCON)是全球技術最為先進的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系統由Elta公司生產,採用有源相控陣技術。"費爾康"預警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包括4個感測器系統:相控陣雷達、相控陣IFF(敵我識別)系統、ESM(電子支援措施)/ELINT(電子情報)和CSM(通信支援措施)/COMINT(通信情報)。獨特的融合技術能夠連續處理來自不同感測器的數據。當其中一個感測器發現目標後,系統自動啟動其它感測器進行搜索。
相控陣雷達系統提供360o的探測范圍,能夠跟蹤高機動目標。雷達可全天候、晝夜探測幾百公里外的低空飛行目標。波束靈活性降低了雷達虛警率。跟蹤啟動時間也由原來的20~40秒降低為2~4秒。
IFF系統採用固態相控陣技術,具備詢問、解碼、目標探測和跟蹤功能。系統將單脈沖技術應用於方位角測量。IFF數據與相控陣雷達數據能夠自動融合。
ESM/ELINT系統接收、分析並定位雷達信號,覆蓋范圍360o;具備高截獲概率,方位角測定精度高。系統採用窄帶超外差接收機和寬頻瞬時測頻(IFM)技術,提供高精度、高概率對機載/地面發射機信號截獲功能。通過到達時間差(DTOA)測量,系統可提供全部接收信號的高精度方位角信息;還可以搜集並分析電子情報數據。CSM/COMINT系統可接收超高頻、甚高頻和高頻信號,快速搜索和鎖定機載、艦載或地面目標信號。DF(定向)功能可定位目標。探測到的敵方信號能夠瞬間傳輸給監聽接收機。系統大量使用了計算機技術,減少了飛行員的工作負荷。
歐洲篇
歐洲國際合作
1993年,為彌補"台風"戰斗機現有CAPTOR雷達的諸多缺陷,英、法、德三國聯合啟動了機載多模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AMSAR)項目。AMSAR將裝備於"台風"和"陣風"(目前"陣風"裝備的是RBE-2無源雷達)戰斗機。隨後,三方成立了GTDAR(GEC-湯姆森-DASA機載雷達)合資公司專門從事AMSAR的研發工作。
AMSAR項目的開發分為3個階段,預計11年完成。前兩個階段將分析新一代有源陣的可行性和需求以及生產MMIC模塊的新方法。模塊的目標價格定為400至500歐元(目前為幾千歐元)。GTDAR公司通過建造小型相控陣以論證項目的總體可行性。1998年,GTDAR公司完成了144個模塊陣列的測試,標志著項目前兩個階段的順利完成。144個模塊陣列的演示非常成功,投資方隨即宣布項目進入第3階段。該階段採用裝備1000個模塊的全尺寸設備,在BAE系統公司的航空電子測試機上進行飛行測試。第3階段目前仍在進行之中,如果項目進展順利且成本適中,AMSAR即可裝備戰斗機。系統將極大地改進"台風"戰斗機的性能,並降低"台風"被敵方探測到的概率。此外,項目還引進了幾個歐洲的合作夥伴(如英國的FOAS項目),加強陣列與飛機的綜合,即所謂的保形智能蒙皮(smart skin)陣列。由於使用了高速寬頻光學鏈路和中央處理系統,整個飛機更像一個巨型的綜合感測器。盡管這對"台風"戰斗機意義不大,但對於項目的深入進展和FOAS項目實現可能會有些幫助。
荷蘭
荷蘭的TNO物理和電子實驗室開發了一種很有特色的、採用AESA體制的小型合成孔徑雷達(SAR)如圖所示,該雷達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並具有對地面慢動目標檢測(GMTI)能力,可用於環境監測和各種軍事用途。分辨力達5cm(spotlight)。工作模式:帶狀地圖、Spotlight、GMTI、干涉SAR。
主要參數如下:
* 為低高度無人機和有人駕駛平台使用
* 分辨力:0.3~1 m (帶狀地圖);0.05 m (spotlight)
* 最低檢測速度(MDV):3km/h;精度為:0.7km/h
* 同時SAR和GMTI,為其它探測感測器提示目標位置
* 提供地形圖:精度為 0.4m(垂直)×1m(水平)
* 重量小於50kg
* 採用有源相控陣體制,工作在X波段天線由3塊印製板組成(每塊寬度為15cm),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增減尺寸。
有源相控陣T/R模塊採用的功率放大器:
* 兩級放大器:輸出平均功率:6.1 W;效率(PAE):36%;增益:21 dB;X-波段相對帶寬:40%;
* 三級放大器:輸出平均功率:6.5W;效率(PAE):29%;增益:29 dB;X-波段相對帶寬:30%
瑞典
瑞典的有源相控陣(AESA)計劃命名為NORA, 其英文含義即"不僅僅是雷達",NORA還同時具有電子戰和數據通信的功能。還將採用最新的空時自適應信號處理(STAP)技術。在瑞典國防部支持下於1994年項目啟動;一個約有1000個T/R模塊的AESA計劃2004年進行試飛。研製成功後極有可能對本國的主力戰斗機"鷹獅"目前裝載的雷達PS-05進行改裝。
事實上,瑞典研製的有源相控陣體制的預警雷達PS-890早在1994年即已開始在其空軍的小型運輸機Saab 340上裝備,共裝備4架。雷達工作在S波段,相控陣由200個固態收發模塊組成,對戰斗機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300km。長9m的平衡木形狀的相控陣天線重達900kg。
法國
在西北歐新一代三大主力戰機中,"陣風"戰斗機是唯一迄今未在外銷戰場上有任何斬獲,法國為了增加自家寶貝的賣點與吸引力以向外推銷,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也因此成為歐洲各國中,最積極、也是最早一批進入研究發展戰斗機AESA火控雷達行列的國家。
目前裝備"陣風"戰斗機配裝的雷達型號是RBE-2,採用無源相控陣體制。可以在進行地形迴避或地形跟隨(TA/TF)的同時,同時搜索和跟蹤空中目標;或是在搜索特定空域區域的同時,跟蹤位於另外空域的空中目標。
Thales集團於1999年正式提出RBE-2 雷達AESA升級方案,並於2002年4 月間在RBE-2 雷達上開始研製DRAA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演示樣機,該樣機採用從美國引進的技術,由1000個GaAs T/R模塊組成的AESA天線。2002年12月,歐洲第一部戰斗機載AESA火控雷達原型技術演示樣機裝在一架試驗機上進行測試,並且在2003年5月間正式安裝於"陣風" B301 上試飛。主要目地是驗證未來把RBE-2換裝AESA天線時,能達到"即插即用" 。即將RBE-2 雷達的原有的無源相控陣天線拆下換成 DRAA有源相控陣天線,只需要不到3個小時,這是一個其他還在使用機械掃描雷達的競爭者所難以達到的成就;除此之外,根據當時參加測試的試飛員還表示:"換裝DRAA AESA天線後,極大幅度地提高了RBE-2 雷達的探測距離"。
不過DRAA驗證樣機所使用的GaAs T/R模塊是自美國引進的,無論是自用還是外銷競標都不適宜,因此DGA 與Thales集團簽協,於2004年7月間正式開展新一階段的DRAAMA(D émonstrateur Radar àAntenne Active Modes Avancés,or Advanced Modes Active Array Radar Demonstrator)演示計劃,將採用全新的AESA製作工藝,且所有元器件均由歐洲自主獨立開發,預定在2007至2008年間完成驗證,如有需要,可以自2010年以後起進行AESA陣列天線的換裝升級,預計屆時其陣列天線上將會擁有1000 至1200 個GaAs T/R模塊,對空探測距離可望較目前的無源相控陣雷達RBE-2提高至少50% 以上,雷達水平搜索角度則可從±60度提高至±70度,整體雷達性能水準當與AN/APG-79 相當。
法國在2000年初期競標韓國與新加坡的F-X 未來攻擊戰機計劃時,曾想效法美國替阿聯酋開發F-16E/F BLOCK60 的先例,提出所謂的"陣風" MK2超級戰斗機計劃:但要求用戶出資7億美元協助開發,到了2006年後,達索便能將使用AESA雷達,M88-3 渦扇的超級"陣風"戰機雙手奉上。
可惜法國的面子遠沒美國大,韓國與新加坡都不願冒此風險,"陣風" MK2超級戰機計劃最後無疾而終,THALES集團也只好靜待法國政府出資,完成所有研發與測試計劃後,於2010年以後起開始推動"陣風"戰斗機雷達的AESA換裝升級。
法國的機載AESA雷達計劃顯得平實無華。雷達就是雷達,不去追求兼有電子戰和通信等其它先進功能,也不去搞加裝驅動馬達或側視陣列等新潮花樣(如瑞典的NORA),換裝機體也不搞任何結構大改工程,只是單純的把舊天線拆下,再換上新的AESA天線就大功告成了。這樣的設計方法,不免在無法充分發揮AESA應有潛力有遺憾,不過其好處也顯而易見:技術風險小,研發成本低,換裝快且方便,日後飛行員和後勤維護人員在操作/維修訓練上也可以大多沿用原有教材與經驗,對於大多數中、小國家空軍而言,也許這樣簡單就是美的理念設計才能真正符合其國情所需。

『貳』 苦研13年打破西方壟斷,造出世界最強預警機,知道是誰的創舉嗎

在2009年的閱兵時,中國預警機之父王小謨在現場,抬頭看著自己的作品,空警2000飛過天空,臉上掛滿了滿足的微笑。

早年痴迷京劇,青年投身雷達,中年名揚四海,晚年還能突破西方的壟斷,對於王小謨來說,這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研究雷達,再把雷達裝在飛機上。他比起那些沽名釣譽的名人要高貴實在太多,他幾乎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國家,足夠讓人贊嘆為「中國預警機之父」。

『叄』 世界上最先進的預警機可同時監視多少個飛行物

目前美國的E-3預警機可同時處理600個目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而明年服役美國的MC2A可以同時處理1000個目標-1200個目標!

韓國新聞你也信??韓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意淫!練漢字都是他們發明的!

這兩天韓國才剛剛引進預警機 就是737空中預警機,這架飛機是改裝的737的,從數據上來看性能比較好,但是具體數據不知道!

實際上中國的預警機就是這么爛,沒辦法 ,我們的預警機才有一代,10年前還沒有呢!
他們都是靠著美國買美國的東西,當然東西好了!

但是預警機好壞是一回事兒,能組織有效地進攻就是另一回事兒,我們的預警機少,但是我們的戰機先進,想想 現在都是局部戰爭是沒事兒拍1000多個目標去打仗,而且我們一個預警機不夠用那就上10個唄,一樣!

再有中國的導彈在那擺著呢,一導彈幹掉韓國日本的 地勤,瞬間他們都是瞎子了!

所以說樓主不要太驚慌!

韓國買來了不一定用的好! 等他們用順手了,我們新的預警機也會造出來了!

『肆』 中國發明了哪些武器和軍事設備

我說的都源是現在服役並且高端先進,在世界排的上名次的

陸軍:
坦克—— 99-3主戰,98-BD
步槍—— 95
還有太多了~

空軍:
戰斗機—— J-10,J-11B
轟炸機——轟-6
攻擊機——強-5
多功能戰斗機——飛豹系列
預警機—— 空警-2000,空警-200
干擾機——機密
防空導彈——HQ系列

海軍:
護衛艦——054,056系列
驅逐艦——同上
航母——瓦良格(在建造中)
常規潛艇——宋
核潛艇——夏級導彈潛艇,漢級潛艇,093,095,唐級戰略潛艇(正在威脅美國)

導彈:
彈道導彈(洲際導彈)——DF-41,DF-40系列
水下彈道導彈——巨浪-2
反艦導彈——DF-21D,DF-21D\C(兩者號稱航母殺手)
中國第二炮兵部隊——擁有全球最強打擊能力的導彈部隊
巡航導彈——殺手鐧,國家機密

衛星:
全球360同步——北斗-5(使中國軍隊實現全數字化)
遙感衛星——遙感-10(用於彈道導彈的定位和反艦導彈的防干擾)
衛星武器——殺手鐧,國家機密

以上總結
空軍可能還有J-14隱形戰機
還有部分高端武器未證實,沒有打上來

『伍』 我國的空警2000預警機和俄羅斯的A50哪個先進

中國的預警機完全領先俄羅斯,部分領先美國,雷達功能世界第一!

『陸』 預警機的發展沿革

預警機的發展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當時飛機的飛行速度和高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快速報知敵情就成為人們的企盼。英國人首先發明、應用了雷達。它在抗擊德國法西斯入侵的戰斗中屢建奇功。隨後美國首先在艦載飛機上安裝警戒雷達,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預警機——艦載預警機AD-3W。60年代英國和蘇聯也相繼研製出各自的預警機。但早期的預警機只能搜索監視中空、高空和海上目標,對於陸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飛行的目標探測能力很差。70年代以後,美國、英國和蘇聯研製的新一代預警機都採用了能夠抑制地面雜波干擾的脈沖多普勒雷達,具備了探測陸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飛行目標的能力。同時,機上還裝有用於敵我識別、情報處理、指揮控制、通信導航和電子對抗的飛機電子系統,使預警機不僅能及早截獲和監視低空入侵的目標,而且還能引導和指揮己方殲擊機進行攔截和攻擊,成為空中預警指揮中心。
預警機多用續航能力強,載重量大的亞音速運輸機改裝而成,如美國的E-3A「望樓」預警機就是由波音-707旅客機改裝而成的。在E-3A預警機里它的客艙內裝有大量電子設備,機身上部裝有一個蘑菇狀的雷達天線罩(直徑9米多),內為預警雷達天線。機上有17名工作人員。飛機能在1萬米以上高度連續飛行6~12小時,有效探測半徑為370公里,能同時識別和顯示600個空中目標,引導100架殲擊機進行攔截。
俄羅斯也不甘落後,研製了新一代A-50型預警機,它是由伊爾-76「耿直」大型噴氣運輸機的基礎上改裝成的。因此,外型和伊爾-76飛機並無很大差別。A-50預警機上也裝有一個直徑為9米的圓形旋轉雷達天線罩,機尾也裝有各種雷達天線。A-50預警機可用作為空中引導站和指揮中心,它可清晰、准確地顯示目標種類、距離,以全景方式顯示計算機處理的結果,以及己方截擊機的各種狀態。它的整體性能相當於美國的E-3A預警機。
50年代
美國繼續預警機的研製工作,將新型雷達安裝在C─1A小型運輸機上,改裝成XTF─1W早期預警機,於1956年12月17日前次試飛,後來又經改進,裝上新型電子設備,在1958年3月3日試飛成功,正式定名為E─1B 「跟蹤者」式艦載預警機,1960年1月20日正式裝備美國海軍。E─1B是世界上第一次實用的預警機,它初步具備了探測,海上和空中目標、識別敵我、引導己方飛機攻擊敵方目標的能力。它的雷達探測距離為200公里,可同時引導20─30架己方飛機進行攻擊。但E─1B機載雷達的分辨能力還不很強,雷達數據不能傳輸給航空母艦的指揮中心,而且引導能力也有限,一艘航空母艦載飛機60─90架,若同時升空,就需2─4架預警機進行引導,否則很容易造成混亂。
70年代
脈沖多普勒雷達技術和機載動目標顯示技術的進步,使預警機在陸地和海洋上空具備了良好的下視能力;三坐標雷達(可同時測定目標的方位 、距離和高度)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預警機的功能由警戒發展到可同時對多批目標實施指揮引導。於是便誕生了新一代預警機,其代表是美海軍的E─2C「鷹眼」和美空軍的E─3A 「望樓」。現代預警機實際上是空中雷達站兼指揮中心,所以它又被稱為 「空中警戒與控制系統」飛機。E─2C可探測和判明480公里遠的敵機威脅,它至少能同時自動和連續跟蹤250個目標,還能同時指揮引導己方飛機對其中30個威脅最大的目標進行截擊。E─3A對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達370公里,可同時跟蹤約600批目標,引導截擊約100批目標。預警機可提高己方戰斗機效能60%以上,所以它在現代戰爭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80年代
1982年4月,在英國與阿根廷之間發生的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中,英國艦隊由於未裝備預警機,不能及時發現低空襲來的阿根廷飛機,以致遭受重創。同年6月的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戰爭中,以色列空軍使用E─2C預警機引導己方飛機,襲擊敘利亞軍隊駐貝卡谷地的防空導彈陣地,並進行空戰。結果敘軍19個導彈連被毀,約80架被擊落,而以方無一損失。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E─2C和E─3A預警機為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贏得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美國多次海空作戰行動中,無一不出現預警機的身影。
它進入戰爭領域的歷史並不長,但是由於它能夠有效降低敵機低空空防概率,集指揮、情報、通信和控制等系統功能於一身,成為軍事領域的新寵。一位軍事專家曾說過,「一個國家如果擁有較好的預警機,即使戰機數量只有對手的一半,也一樣可以贏得戰爭。」預警機實際上是把預警雷達及相應的數據處理設備搬到高空,以克服地面預警雷達的盲區,從而有效地擴大整個空間的預警范圍。機上一般包括:雷達探測系統;敵我識別系統;電子偵察和通信偵察系統;導航系統;數據處理系統;通信系統;顯示和控制系統等。 預警機是二戰後發展起來的一個特殊機種。二戰期間雷達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使之能有效地探測遠距離目標。但是,雷達波是直線傳播的,而地球表面卻是彎曲的,這就限制了地面雷達的探測范圍。要想讓雷達探測得更遠,就必須增高雷達距離地面的位置。因此,雷達便被架設在高山上。70年代以來,美、英、蘇先後研製的新一代預警機都安裝了性能更好的脈沖多普勒雷達,並裝有敵我識別、情報處理和電子對抗等設備,不僅可以及時發現和監視低空入侵目標,還可以指揮己方戰斗機進行攔截和攻擊,自我保護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高。

『柒』 預警機哪個國家發明的

英國人首先發明、應用了雷達。它在抗擊德國法西斯入侵的戰斗中屢建奇功。隨後美國首先在艦載飛機上安裝警戒雷達,製成世界上第一架預警機——艦載預警機AD-3W。60年代英國和蘇聯也相繼研製出各自的預警機。但早期的預警機只能搜索監視中空、高空和海上目標,對於陸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飛行的目標探測能力很差。70年代以後,美國、英國和蘇聯研製的新一代預警機都採用了能夠抑制地面雜波干擾的脈沖多普勒雷達,具備了探測陸地上低空或超低空飛行目標的能力。同時,機上還裝有用於敵我識別、情報處理、指揮控制、通信導航和電子對抗的飛機電子系統,使預警機不僅能及早截獲和監視低空入侵的目標,而且還能引導和指揮己方殲擊機進行攔截和攻擊,成為空中預警指揮中心。
先是英國人發明,後在美國發揚光大。

『捌』 中國的固定預警機什麼時候試飛呢

一直就有啊,使用渦槳發動機的預警機在滑躍式航母上起飛毫無技術難度,畢竟這是二戰時代就成熟的科技了,但中國沒在遼寧號上使用,原因可不是一幫偽軍迷說的非彈射不可用,而是遼寧艦太小了,而固定翼預警機比戰斗機寬了一倍還有餘,他要想起飛,其他飛機都得回機庫讓地方,等戰斗機再從機庫開出來起飛,戰斗時機就耽誤了,而美國十萬噸大航母在甲板上停預警機時,還有充足的地方停戰斗機,預警機起飛不會給戰斗機帶來太大的影響,再者不得不承認美國用渦扇發動機的預警機寬度小的多,比我國已經發明的渦扇發動機的預警機方便太多了

『玖』 兩棲突擊車和反潛機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反潛機最早是英國人發明的

二戰初期,飽受德國潛艇襲擾之苦的英國,就開發了反潛飛機

一開始的時候,比較簡陋,就是利用水上飛機,在商船隊前方飛行,通過飛行員的目視發現德國潛艇兵進行攻擊

之後,英國人將雷達和探照燈搬上大型飛機,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反潛機


兩棲突擊車是美國人發明的,二戰,在太平洋戰場,美國大量使用水牛,兩棲突擊車,運輸士兵,後來還在上面安裝火炮

北京的軍博里也有一個

『拾』 5代機大行其道,預警機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有朋友問空中預警機有沒有存在的必要?

因為在很多朋友的眼裡,目前隱身戰機憑借超遠程導彈,完全有能力將預警機限制住,甚至將預警機一發入魂。




閱讀全文

與預警機發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