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知行合一和發明本心

知行合一和發明本心

發布時間:2021-12-18 19:03:08

⑴ 王陽明的陽明心學中的「知行合一」的深層內涵究竟是什麼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並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並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大學》講「致知」,《孟子》講「良知」。王陽明把《大學》和《孟子》拼接在一塊兒,提出了「致良知」說。《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能、良知這兩個「良」字都是本有、固有、本善的意思。
「良知」何指:第一、明善惡(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良知就是一個好惡之心,「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只是非就盡了萬事萬變。」良知就是一個知是知非的心。「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准則。」「它是便是知,非便非,一點瞞它不得。」第三、歸本原(萬物一體)。
「致」為何意:喚起、體認、踐行、擴充、光大、達到、實現。
「致良知」就是:喚起、體認、踐行、擴充、達到、實現人皆有之、與生俱來的自性、本心、善根、智慧,最終達到萬物一體、與宇宙同化的聖賢境界。
「致良知」作為陽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兩層重要意義:
第一層意義: [conscience]∶天賦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的道德意識,人人俱有,是道的本體。道德修養只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說:「五臟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內在生理環境,善與惡只不過是五臟健康與否的體現。」 第二層意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實現善與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說:「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學而無用,無以為功。 引自月牙山人《無知錄》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范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他聲明:「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⑵ 何謂格物致知何謂知行合一

心與理,是不同的概念。心便是宇宙,理便是宇宙中的規律。心與理的關系,是共生關系。

朱熹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認識發展:

心學家陸九淵從「尊德性」和「發明本心」出發,認為「聖人之言自明白,且如弟子入則孝,出則悌,是分明說與你入便孝,出便悌,何須傳注,學者疲精神於此,是以擔子越重,到某這里,只是與他減擔,只此便是格物」(《陸九淵集·語錄下》)。

事功學派陳亮認為「格物」是要考盡天下事物,「故格物致知之學,聖人所以惓惓於天下後世言之而無隱也。夫道之在天下,何物非道,千塗萬轍,因事作則」(《陳亮集·與應仲實》)。

⑶ 王陽明認為知行合一是用良知支配自己的

A、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學的方法論,故A項錯誤;
B、發明本心是南宋哲學家陸九淵提出的認識修養方法,故B項錯誤;
C、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是說知和行都產生於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故C項正確;
D、王陽明討論知行合一,也只是認為兩者不分先後,知行並進,故D項錯誤.
故選C.

⑷ 「知行合一」的發明者、以及具體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並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並知,認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⑸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的知 是致良知中的良知嗎

良知,即是本心,即是理。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

⑹ 解釋王明陽的知行合一

拋卻哲學層面,在實用主義地立場上來看,我們可釉得出如下地結論。
「知」代表地是道德。「行」代表地是行為。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要讓大家道德和行為一致。
但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人們地道德和行為從一開始就不可能一致。道德總是高高在上,而行為卻是低低在下。
如果然地要合一地話,應該是道德去遷就行為呢,還是行為去遷就道德?
千百年來,人們所說地,都是要行為去遷就道德,也就是當你這個行為不符合道德標准,就不許做。
然而知行合一真地是這個意思么?從王陽明自己地歷史來看,從王陽明再傳弟子徐階所做地事情來看,從徐階弟子張居正所做事情來看,甚至是從近現代很多很多成功者地所為來看,知行合一地意思恰恰相反。
道德應該遷就行為。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直白地來說,如果你要辦成件事情,就應該低下你高貴地道德地頭顱。
王陽明是個大學者,可他當官地時候卻是連騙帶蒙,只要事情做好,無所不用其極。
徐階是一代名臣,可他卻給嚴嵩這種貪官拍了十多年地馬屁,甚至人們把徐階都歸入嚴黨。
戚繼光是民族英雄,可他為了能帶子弟兵打仗,不斷地給高層送禮送美女。
歷史上地成功者,從來不會被道德標准牽制自己地行為,反而道德是用來遷就行為地。

但是,道德並非是一件沒用地東西,在知行合一地理念里,還有更種要地內容,那就是你地目標必須是道德地。

這就是我們所說地大善。你為了實現自己地目標,你可釉行小惡,但你必須確定,你地結果是大善。

戚繼光御敵於境外,他是民族英雄,他地道德問題只是小惡。 知行合一就是這樣一種生存術,它答應你用比道德低地方法去做事,但必須實現比普遍道德還要高地目標。

⑺ 「致良知」與「發明本心」的異同

在認識論上鼓吹「致良知」的方法,認為「良知」就是「天理」,同時提出「知行合專一」,反屬對宋儒知先行後的說法或知而不行的做法。王守仁是陸九淵以後
轉自http://wenda.so.com/q/1373084214063835

⑻ 王陽明心學的本心是什麼 致良知的良知又是什麼 怎樣致良知 舉個例子

發明本心,主要的意思就是追隨你內心的想法,這是人性本善論。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個小姑娘乞討你會不忍心

⑼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和現在的「知行合一」意思的差別

我簡單的回答一下,第一,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要參考心學的一首知名詩: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物格。感受自己的本心,不去扭曲自己的慾望和想法,憑借自然的智慧,學識和對事物的深刻了解,來達到一個」外王內聖「的目的,外王就是外達於天下,內聖,內爾在於個人自覺,則自覺的作聖賢的功夫。當然,這個是道,每個人得道的感受和方式都是又所差別的,知行合一,就是王陽明先生的道,理解知行合一,就可以做到對得起自己的良知,通過格物,(這個是先生早年閱讀朱先生的書而學習到的一點),來達到內心的至聖之路,先生是為天下蒼生謀求福報。人要找到自己的目標的定位,以之前進,達到內心的平和,獲得智慧,繼續前進。
現在的知行合一,更多的則是字面意思,對儒家的內在理解很少,其實可以把古代的知行合一和現在的知行合一區別對待,主要原因就是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的價值體系中沒有明朝時期來的那麼重,所以儒家的性理唄取代成了名理,這個概念完全混淆了知行合一致聖的真正含義
這個問題,你可以再看看牟宗三的,心體於性體,這書裡面很好的說明了但是儒家文化對世界的影響,以及王陽明先生的思想的來源和去向,對比現在的哲學書,多收到西方思想者的影響而產生變化。理解知行合一,要了解儒家思想,才能推測出王陽明先生當時說出這話的真正含義。
謝謝看我回答的人,謝謝

⑽ 如何理解王陽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並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並知,認為行便是知。

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

(10)知行合一和發明本心擴展閱讀: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

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他聲明:「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王守仁(公元1472-1528年),字伯安,餘姚(現在屬浙江)人,因為曾經築室於紹興的陽明洞,所以世人稱他為「陽明先生」。他死後三十九年,在1567年,皇帝追封新建侯,謚文成,給了極高的榮譽。

閱讀全文

與知行合一和發明本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