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發動機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機誕生於1893年的德國
❷ 內燃機什麼時候發明的
1670年,荷蘭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惠更斯發明了採用火葯在氣缸內燃燒專膨脹推動屬活塞做功的機械,即「內燃機」。用火葯作燃料的火葯發動機是現代內燃機原理的萌芽。
1801年,法國化學家菲利普.勒本,採用煤干餾得到的煤氣和氫氣作燃料,製成了將煤氣和氫氣與空氣混合後點燃產生膨脹力推動活塞的發動機,這項發明被譽為內燃機發展史上開拓性的一步。1862年,法國電器工程師萊諾創製成功了二沖程卧式內燃機。1862年法國科學家德羅夏在卡諾(法國)熱力學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四沖程內燃機工作原理,德國發明家奧托在1876年設計製成了第一台四沖程內燃機。
希望採納,謝謝
❸ 我想知道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最早的熱機原理是我國的走馬燈,走馬燈也是渦輪機的萌芽。最初的熱機是火葯內燃機,由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在1680年提出,這種發動機就是利用火葯的爆燃來推動活塞做功的,但是,這種機械只停留在理論上,並沒有搞出來。值得中國人(學機械的)注意的是:往復式活塞內燃機的主要機構都是中國最先發明的!比如:缸體---中國最先製造的大炮於1332年鑄成,往復活塞、曲柄連桿機構、飛輪等都是我國首創。
火葯內燃機雖然沒有搞成功,但是為未來的蒸汽機產生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1690年,惠更斯的助手佩本設計出了用蒸汽做功的活塞式發動機,這個發動機尚不能用於實際生產,作為工業動力源。
1698年,英國的軍事工程師薩弗里發明了一個使用蒸汽為礦井抽水的機器,它可以抽出地下10米深的水。這台機器實際上就是第一台用於工業生產的蒸汽機。
1711年,紐可門(英國)製造出更好的抽水蒸汽機,其性能有了較大的突破。從1772年起,幾乎全英國的礦井都使用這種蒸汽抽水機。
1768年,英國技工瓦特發明了熱效率更高的近代蒸汽機,因此被人們譽為「蒸汽機的發明人」。
總的來說,蒸汽機是產生於18世紀的英國。但是,蒸汽機存在著體積龐大,熱效率不高的缺陷。
由於19世紀中葉卡諾(法國人)、邁爾(德國)、格羅夫(英國)、焦耳(英國)、克勞修斯(德國)、湯姆生(英國)等人提出並完善了熱力學,同時用鋼鐵製造的精密機械已經開始出現,從而解決了製造精密圓柱體和螺絲等零件的問題,使得內燃機的研製進程大大加快。
1860年,法國人雷諾製造出第一台可以實用的內燃機。這是一台二沖程、無壓縮、電點火的煤氣機。
1862年,法國工程師德羅沙提出等容燃燒的四沖程循環原理,加上這個時候轉爐、平爐煉鋼法已經相繼出現,為內燃機製造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低碳素鋼。
1872年,德國鍾表匠雷特曼製成了第一台四沖程煤氣內燃機。
1876年,德國人奧托研製成功一台熱效率達到14%的往復式活塞四沖程內燃機,此後,奧托又把內燃機的熱效率提高的20%以上,這種內燃機,就是現在的汽油發動機的雛形。奧托也被稱為「四沖程內燃機發明人」。
1881年,工程師克拉克研製成兩個汽缸的內燃機。此後不久,汽油機正式出現了。
1897年,完全依靠壓縮著火的柴油機出現了,它比汽油機機構跟簡單,燃料更便宜。柴油機熱效率達到26%,它的發明人是德國人狄賽爾。因此,現代汽油發動機也稱為奧托發動機,柴油機稱為狄賽爾發動機。
❹ 最早的發動機
汽車整體技術日新月異,而作為汽車的心臟——發動機技術的進步顯得更受關注。如今介紹一輛汽車的發動機時:可變氣門正時技術,雙頂置凸輪軸技術,缸內直噴技術,VCM汽缸管理技術,渦輪增壓技術,等等都已經運用的相當廣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輕量化的方向發展:全鋁發動機目前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汽車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於是新能源技術,包括柴油機的高壓共軌,燃料電池,混合動力,純電動,生物燃料技術也已經有普及的趨向,但回顧一下發動機的歷史或許更能理解這一百多年來汽車技術所發生的巨大變革。 汽車技術的迅猛發展從我國的汽車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術的發展已經讓汽車教材難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車教材還是以東風汽車的發動機來作為範例,而東風發動機還是帶化油器的老式發動機,與如今全電子化的發動機簡直就隔了幾個世紀。汽油機之前的摸索階段回到汽車的起步階段,那時的汽車被馬車嘲笑,污染嚴重,但起步的意義卻非同尋常。18世紀中葉,瓦特發明了蒸氣機,此後人們開始設想把蒸汽機裝到車子上載人。法國的居紐(N.J.Cugnot)是第一個將蒸汽機裝到車子上的人。1770年,居紐製作了一輛三輪蒸汽機車。這輛車全長7.23米,時速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1771年古諾改進了蒸汽汽車,時速可達9.5千米,牽引4-5噸的貨物。 1858年,定居在法國巴黎的里諾發明了煤氣發動機,並於1860年申請了專利。發動機用煤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取代往復式蒸汽機的蒸汽,使用電池和感應線圈產生電火花,用電火花將混合氣點燃爆發。這種發動機有氣缸、活塞、連桿、飛輪等。煤氣機是內燃機的初級產品,因為煤氣發動機的壓縮比為零。1867年,德國人奧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諾研製煤氣發動機的啟發,對煤氣發動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製作了一台卧式氣壓煤氣發動機,後經過改進,於1878年在法國舉辦的國際展覽會上展出了他製作的樣品。由於該發動機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參觀者極大的興趣。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奧托提出了內燃機的四沖程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理論基礎。德國人奧姆勒和卡爾·本茨根據奧托發動機的原理,各自研製出具有現代意義的汽油發動機,為汽車的發展鋪平了道路。賓士1號配的是單缸二沖程汽油發動機
1886年被視為汽車的誕生日,那輛賓士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但是其動力單元卻實在「寒酸」:第一輛「三輪賓士」搭載的卧式單缸二沖程汽油發動機,最高時速16KM每小時。這就是第一輛汽車的發動機,那時勇敢卡爾賓士的夫人駕駛這輛賓士1號上坡還需要兒子推車,當然沿途不停的熄火,轉向也不靈,回娘家100公里的路程硬是走了一整天。四沖程發動機的應用四沖程發動機其實早就由德國人奧托研製出來了。但應用的汽車上不得不提戴姆勒,他由於協助奧托研製四沖程發動機的原因而成為了第一個將四沖程發動機裝上汽車的人。顯然,從四沖程到二沖程是個巨大的進步。四沖程發動機的平衡性與燃燒效率都更加好。如今的汽車發動機技術已經基本全部用的是四沖程技術。而在發動機的基本運行方式確定後,卻有人又向傳統發出了挑戰。轉子式發動機
馬自達專用的轉子發動機
1957年,德國人汪克爾發明了轉子活塞發動機,這是汽油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轉子發動機的特點是利用內轉子圓外旋輪線和外轉子圓內旋輪線相結合的機構,無曲軸連桿和配氣機構,可將三角活塞運動直接轉換為旋轉運動。它的零件數比往復活塞式汽油少40%,質量輕、體積小、轉速高、功率大。1958年汪克爾將外轉子改為固定轉子為行星運動,製成功率為22.79千瓦、轉速為5500轉/分的新型旋轉活塞發動機。該機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因而引起各國的重視。日本東洋公司(馬自達公司)買下了轉子發動機的樣機,並把轉子發動機裝在汽車上,可以說,轉子發動機生在德國長在日本。如今轉子發動機依然只是馬自達一家公司在用,不知道馬自達這門獨門技術何時能全面開花。 發動機的工作形式確定後,就是發動機技術的完善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好多發動機的經典設計都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了。化油器式發動機化油器最早誕生於1892年,由美國人杜里埃發明。隨著技術的演進,化油器功能愈加完備,直到上個世紀中後期,化油器已經分為五部分:主供油系統、起動系統、怠速系統、大負荷加濃系統(省油器)和加速系統。五部分的作用在於:根據發動機在不同情況下的需要,將汽油氣化,並與空氣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可燃混合氣,及時適量進入氣缸。
「古老」的化油器化油器的優點有:能夠將內燃機的油氣比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上,不論天候、溫度,永遠進行著一成不變的工作。而且化油器的成本低、可靠度高,維修、保養容易。當然化油器也存在許多弱點:比如,在冷車啟動、怠速運轉、急加速或低氣壓環境等,這樣固定的供油方式實際上並無法全面滿足引擎的運轉需求,甚至可能因而產生黑煙、燃燒不全與馬力不足等狀況。因此,2002年起,中國已經明令禁止銷售化油器轎車,此後所有車型都改用電噴發動機。當然目前在馬路上跑的還有化油器式的發動機,隨著時間的推移,化油器式發動機將徹底退出歷史的舞台。電噴發動機電噴提供最早出現於1967年,由德國保時捷公司研製的D型電子噴射裝置,隨後被用在大眾等德系轎車上。這種裝置是以進氣管裡面的壓力做參數,但是它與化油器相比,仍然存在結構復雜,成本高,不穩定的缺點。針對這些缺點,波許公司又開發了一種稱為L型電子控制汽油噴射裝置,它以進氣管內的空氣流量做參數,可以直接按照進氣流量與發動機轉速的關系確定進氣量,據此噴射出相應的汽油。這種裝置由於設計合理,工作可靠,廣泛為歐洲和日本等汽車製造公司所採用,並奠定了今天電子控制燃油噴射裝置的雛形。
電噴發動機目前已經全面普及 目前為止,電噴系統的行車電腦會隨時偵測引擎溫度、進氣流量、轉速變化、震動狀況,並依照實際需求調整供油量與點火時間,因此在動力輸出、燃油經濟與排污表現上可以取得相當不錯的平衡。同時為了增加發動機進氣量,提高燃油效率,發動機從早期的單點噴射,演化至多點噴射,氣門數量從兩個增加至五個。目前最先進的當屬搭載VVT可變氣門技術的電噴發動機。總體而言,電噴供油系統的最大優點就是燃油供給之控制十分精確,讓引擎在任何狀態下都能有正確的空燃比,不僅讓引擎保持運轉順暢,其廢氣也能合乎環保法規的規范。然而,電噴供油系統並不是最科學的。由於內燃機構造的先天限制,電噴噴嘴安裝在氣門旁,只有在氣門打開時才能完成油氣噴射,因此噴射會受到開合周期的影響,產生延遲,因而影響電腦對噴射時間的控制。不過好在這一問題已經被缸內直噴技術解決了。缸內直噴發動機近兩年,當歐美廠商意識到電噴技術的研發已經進入瓶頸期,於是缸內直噴技術成為了各大廠商的主攻方向。目前市場上備受關注的缸內直噴發動機包括:奧迪FSI缸內直噴發動機、凱迪拉克SIDI雙模直噴發動機。與電噴發動機相比,缸內直噴發動機的噴油嘴被移到了汽缸內部,因此缸內油氣的量不會受氣門開合的影響,而是直接由電腦自動決定噴油時機與份量,至於氣門則僅掌管空氣的進入時程,兩者則是在進入到汽缸內才進行混合的動作。由於油、氣的混合空間、時間都相當短暫,因此缸內直噴系統必須依靠高壓將燃油從噴油嘴壓入汽缸,以達到高度霧化的效果,從而更好的進行油氣混合。其中混合油氣的壓縮比越高的發動機,它的動力表現越強大,相應的節能效果越明顯。奧迪3.2升FSI缸內直噴發動機的壓縮比達到了10.3:1;凱迪拉克3.6升SIDI 雙模缸內直噴發動機的壓縮比達到了11.3:1。此外,缸內直噴系統的燃燒室、活塞也大多具有特殊的導流槽,以供油氣在進入燃燒室後能夠產生氣旋渦流,來提高混合油氣的霧化效果與燃燒效率。一般而言,應用了缸內直噴技術的發動機要比同排量的多點噴射發動機的峰值功率提升10%至15%,而峰值扭矩能提升5%至10%。這樣的提升,可謂是一種質變,而單靠增加氣門數量是難以達到這一效果的。發動機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在發動機的工作方式和噴油方式確定後,發動機的進化之路並沒有終止,在發動機技術的完善上一代一代的汽車人在做著不懈的努力。有些完善甚至都沒辦法記錄。很顯然現在的發動機運轉更加平順了,抖動也不是那麼激烈了。燃油經濟性也更好了,馬力更足了。而這些都是依賴於新技術的運用。為了改善進氣就有了:本田的ECVT,豐田的VVT-I,現代的CVVT,通用的DVVT等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為了獲得更好的空燃比,就有了大眾的TFSI分層噴射技術,VIS可變進氣道技術,渦輪增壓中冷技術等等;為了使環境污染最小在排氣管里又增加了氧感測器,三元催化轉化器,以及廢棄在循環技術。目前,由於環境污染的惡劣影響,對汽車尾氣排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老氣的發動機技術淘汰已經成了必然,更多充分利用能源的技術也在不停的研發當中。同時由於全球能源危機的巨大影響,更加節能的新能源技術必將在發動機技術的發展上書寫重重的一筆。汽車發動機最終走向死亡再去看中國汽車政策的鼓勵方向,純電動汽車成了國際政策扶持的焦點,而且配套設施已經在試點城市開始運行,沒有發動機的汽車正在改變我們的百年汽車歷史。中國之外,其他重要汽車廠家也在研製自己的新能源技術,氫動力的研發和純電動車的研發同樣取得了不少突破。21世紀的汽車發展走向是:讓發動機的咆哮退出歷史的舞台。
❺ 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卡爾·本茨世界第一輛內燃機驅動三輪汽車的發明人,德國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被譽為「汽車之父」。
1844年11月25日,本茨生於德國一個工程師之家,童年喪父,家境貧寒,母親供養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從中學時代開始,本茨就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860年進入卡爾斯魯厄綜合科技學校,系統地學習機械構造,機械原理,發動機製造,機械製造,經濟核算等課程,為他以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1860-1870年,他曾經在多家企業任職,當過制圖員,設計師和工廠主管。1871年與他人合作建立一家公司,並於1879年開發成功二沖程發動機。隨後,他又獲得若干項相關專利,如發動機調速系統、電池點火系統等。1882年公司轉為股份制公司,由於研究工作受阻,1883年本茨離開該公司。
1883年,本茨與另兩位合作者建立了賓士公司萊茵燃發動機工廠(Benz&Co.Rheinsche Gasmotoren Fabrik),開始生產工業用二沖程發動機,
同時向其他企業出售燃氣發動機許可證。公司的穩定運轉和穩定的資金支持,使本茨有中夠的精力投入汽車發動機的研發,也使他的明汽車的路線與戴姆勒的完全不同。戴姆勒是把自己生產的發動機裝在現成的普通四輪馬車上,而本茨則致力於從四沖程汽油機到適宜搭載發動機的車輛整體性能開發。1886年1月29日,本茨開發的三輪四沖程發動機汽車獲得發明專利書,同年7月3日該車對外公開展示。
1890年,賓士公司為德國第二大發動機製造高,1893年賓士汽車以樞軸轉向代替了拉桿轉向,1896年本茨發明了對置式發動機,這是今天水平對置活塞式發動機的前身。1899年賓士公司股份化,更名為「Ben&Cie」。
在發明汽車的過程中,卡爾·本茨的勇氣令人十分欽佩。首先,他甘心清苦,埋頭於自己的發明工作。其次,他果敢地摒充了在技術上已經十分成熟的蒸氣機而選用了並不被人看好的內燃機作動力,反映了他在觀念上的巨大轉變。再次,他既能開發生產反映汽車技術最高水平的高檔車,又能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組織生產適銷對路的普能車,為公司贏得可觀的利潤,說明他既有工程師的基本素質,又有企業家的經營技巧。
❻ 誰發明的發動機
卡爾·本茨世界第一輛內燃機驅動三輪汽車的發明人
❼ 世界上第一台汽車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
1885年,卡爾·本茨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採用一台二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其機動車申請了專利。
同年11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年),視為汽車誕生年。
(7)發動機什麼時候發明的擴展閱讀
汽車發動機保養維修
汽車發動機需要定期做保養。在駕駛經過一些特別潮濕或者粉塵特別大的地區時,也要對發動機的相關部件做一些檢查保養。
1、定期更換機油和機油濾芯。
機油從機油濾芯的細孔通過時,把油中的固體顆粒和黏稠物積存在濾清器中。如濾清器堵塞,機油則不能順暢通過濾芯,會脹破濾芯或打開安全閥,從旁通閥通過,把臟物帶回潤滑部位,促使發動機磨損加快,內部的污染加劇。
2、保持曲軸箱通風良好
空氣中的污染物會沉積在PCV閥的周圍,可能使閥堵塞。如果PCV閥堵塞則污染氣體逆向流入空氣濾清器,污染濾芯使過濾能力降低,吸入的混合氣過臟,更加造成曲軸箱的污染,導致燃料消耗增大,發動機磨損加大,甚至損壞發動機。因此,須定期保養PCV,清除PCV閥周圍的污染物。
3、定期清洗曲軸箱
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燃燒室內的高壓未燃燒氣體、酸、水份、硫和氮的氧化物經過活塞環與缸壁之間的間隙進入曲軸箱中,與零件磨損產生的金屬粉末混在一起,形成油泥。量少時在油中懸浮,量大時從油中析出,堵塞濾清器和油孔,造成發動機潤滑困難,引起磨損。
此外,機油在高溫時氧化會生成漆膜和積碳粘結在活塞上,使發動機油耗增大、功率下降,嚴重時使活塞環卡死而拉缸。因此,定期使用BGl05(潤滑系統高效快速清洗劑)清洗曲軸箱,保持發動機內部的清潔。
❽ 發動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呢
18世紀中葉,瓦特發明了蒸氣機,此後人們開始設想把蒸汽機裝到車子上載人。法國的居紐(N.J.Cugnot)是第一個將蒸汽機裝到車子上的人。1770年,居紐製作了一輛三輪蒸汽機車。這輛車全長7.23米,時速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機車。
1858年,定居在法國巴黎的里諾發明了煤氣發動機,並於1860年申請了專利。發動機用煤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取代往復式蒸汽機的蒸汽,使用電池和感應線圈產生電火花,用電火花將混合氣點燃爆發。這種發動機有氣缸、活塞、連桿、飛輪等。煤氣機是內燃機的初級產品,因為煤氣發動機的壓縮比為零。
1867年,德國人奧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諾研製煤氣發動機的啟發,對煤氣發動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製作了一台卧式氣壓煤氣發動機,後經過改進,於1878年在法國舉辦的國際展覽會上展出了他製作的樣品。由於該發動機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參觀者極大的興趣。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奧托提出了內燃機的四沖程理論,為內燃機的發明奠定了理論基礎。德國人奧姆勒和卡爾?本茨根據奧托發動機的原理,各自研製出具有現代意義的汽油發動機,為汽車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1892年,德國工程師狄塞爾根據定壓熱功循環原理,研製出壓燃式柴油機,並取得了製造這種發動機的專利權。
1957年,德國人汪克爾發明了轉子活塞發動機,這是汽油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支。轉子發動機的特點是利用內轉子圓外旋輪線和外轉子圓內旋輪線相結合的機構,無曲軸連桿和配氣機構,可將三角活塞運動直接轉換為旋轉運動。它的零件數比往復活塞式汽油少40%,質量輕、體積小、轉速高、功率大。1958年汪克爾將外轉子改為固定轉子為行星運動,製成功率為22.79千瓦、轉速為5500轉/分的新型旋轉活塞發動機。該機具有重要的開發價值,因而引起各國的重視。日本東洋公司(馬自達公司)買下了轉子發動機的樣機,並把轉子發動機裝在汽車上,可以說,轉子發動機生在德國,長在日本。
❾ 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應該是卡爾本茨
發動機最早誕生在英國,所以,發動機概念也源於英語,它專的本義是指那種屬「產生動力的機械裝置」。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不斷地研製出不同用途多種類型的發動機,但是,不管哪種發動機,它的基本前提都是要以某種燃料燃燒來產生動力。用作汽車動力的發動機。絕大多數汽車使用以汽油或輕質柴油為燃料的往復活塞式內燃機。汽車主要用於運輸﹐要求有質小﹑輕巧﹑省燃料﹑適應性好且可靠耐用的動力裝置。汽油機升功率(每升氣缸排量的功率)高﹐比質量(每單位功率的質量)小﹐起動方便﹐振動和雜訊小﹐用於絕大部分轎車和輕型貨車﹑部分中型客車和貨車。柴油機燃料消耗率低﹐大修里程長﹐用於重型汽車和大部分中型貨車﹐也用於客車。由於能源關系﹐柴油機的使用范圍不斷擴大。
❿ 最早的發動機是誰發明的
世界首輛汽車 1769年,法國人N.J.居紐(Cugnot)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驅動三輪汽車。1879年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Kart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二沖程試驗性發動機。1883年10月,他創立了「本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曼海姆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機動車,該車為三輪汽車,採用一台兩沖程單缸0.9馬力的汽油機,此車具備了現代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後輪驅動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為其 卡爾?本茨 機動車申請了專利。同年10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德意志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世界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卡爾.本茨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視為汽車誕生年。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40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