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魯班發明刨子 為什麼會成為我國古代有名的工匠
刨子在古代是先進的木工工具。魯班發明刨子大大改善了木工的工作技術,提高了木工的工作效率。所以魯班發明刨子會成為我國古代有名的木工工匠!
㈡ 鋸子的的創始人,鋸子是誰發明的
世界上第一把鋸子是依照小草製成的,是魯班發明的。
春秋戰國時,有一個很聰明的人叫公輸班(即魯班)。有一次,他和徒弟帶著斧子去山上砍樹。用斧子砍樹又累又慢,他們砍了好多天也沒砍下多少。有一天上山時,因為路不好走,公輸班用手拉了一下路邊的小草,可是沒想到手被劃得鮮血直流。為什麼小草這么厲害呢?原來小草的葉子邊緣有許多又密又鋒利的小細齒。於是他又試著劃了一下,果然又是一道小口子。聰明的公輸班馬上想:「如果把鐵條製成有小細齒的樣子,不就很容易地砍下樹了嗎?」於是他讓鐵匠造了許多這種鐵條,在樹上來回蛛,很快就伐了許多木材。瞧,鋸子就是這樣發明的。
(2)刨子是中國人發明的擴展閱讀:
魯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時期魯國人,姬姓,公輸氏,名班,人稱公輸盤、公輸般、班輸,尊稱公輸子,又稱魯盤或者魯般,慣稱「魯班」 。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象徵。
《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的始祖。
㈢ 刨子是什麼時候發明的
魯班發明的?
㈣ 木工手推刨的歷史哪個朝代誰發明的
說法不同
1、明朝時由羅馬傳入我國,對明式傢具的發展起到了重要貢獻。在刨子出現以前用的一種工具叫鐁(即刮削)。沒有證據證明我國在明朝以前就有了刨子,那時只有刮削.刮削只能對付軟木,對硬木操作時會跳刀。刨子16世紀發明,而且中國使用的刨子是往外推,其他國家的刨子都是往裡拉的。刨子在羅馬就有了,就是沒被引進我國.
2、認為明朝時由羅馬傳入我國,依據更加不足的說法,僅具參考價值;
中國無論器具還是建築,應用木材最多,並且工藝也最精美。木材質存世極難,但就可見漢唐(包括出土)遺存的工藝而言,就證明使用了刨子這種工具。
認為中國的刨子只是推沒有後拉,那就錯了。刨子只是成為大件製做中受歡迎才漸漸淘汰或者漸漸少有使用前後滾刀刨,在民間依然存在雙刃或多刃滾刀刨,比如有的地區手工匠人製做傳統小木器,甚至包括傢具及寺廟建築中的細活小件,都支使用,記得曾經見過三種,一是與歐式刨不同,只是一把上多刃線的刨刀(稱刨刀或刨子),二是硬木(基本是紅木中的黑檀木,紫檀木等)套夾,具體式樣結構已經記不清楚,刀刃在中間,手柄處用絲麻或皮繩纏繞並以木楔叫緊,三是硬木夾具中間是刀,手控制。可惜,現在難見這種舊工具,已經基本被新工刨子取代,所以我們才會因幾乎難見而認為不曾存在。
不管魯班造工具是否包括刨子,我們只可以說沒有歐式的刨子,卻不能說沒有刨子或都肯定地枉下結論沒有。尤其在字義上出錯,刮削是什麼歐式刨子與中國古代的工具只是結構問題。並且,中國傳統刨刀才是做細活的,是我們一代不如一代精工,貧窮讓我們更加浮躁地簡化工藝過程,我們驚嘆古人時想過我們為什麼不比從前,所以就總會為西方工業的炫目誤導。中國傳統刨刀工具是真正幫細活用的,尤其是硬料,如果看到央視報道金絲楠木工匠處理那些比金子貴無數倍的木料,就會看到其中刨刀的作用了,絕對不能用西洋快餐民族的那些外形整齊的刨子。西方人最善於將中國的文明加上他們的包裝,我們於是許多人就不認識了。許多例子,早已證明的文明屬於我們建立,卻至今依然被我們稱為外來文明。
木工工具,可以看看中國古人的震驚世界的建築結構用工藝,中國的木材質器具同樣是世界上不多見的精工,怎麼可能沒有需要大力度刨料的工具。
㈤ 鋸子是誰發明的
鋸子是魯班發明的,傳說鋸子也是魯班所發明,但是居住在中國地區的人類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會加工和使用帶齒的石鐮和蚌鐮,這些是鋸子的雛形。發明故事如下:相傳有一次他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
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魯班就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啟發。
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魯班的個人成就:
《事物紺珠》、《物原》、《古史考》等不少古籍記載,木工使用的不少工具器械都是他創造的,如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又如墨斗、刨子、鑽子、鋸子等工具傳說也都是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
土木工藝出現了嶄新的面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把他尊為中國土木工匠的始祖。鉤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魯問》記魯班將鉤改製成舟戰用的「鉤強」,楚國軍隊用此器與越國軍隊進行水戰,越船後退就鉤住它,越船進攻就推拒它。
㈥ 木工用的刨子是那個年代發明的
說法不一的,請看參考資料。
由於我國古代對於工匠的待遇不高,並沒有什麼文獻可以參考。
而通過文物鑒定,可是古代誰會用個刨子做陪葬啊。
因此根據傢具樣式的演變來推測,得出是明代的。
㈦ 魯班是怎樣發明刨子的
魯班發明刨子的過程:
魯班在長期的木工實踐中,需要經常與木頭打交道,發現了許多可以進行改進的技術問題。如怎樣才能使木板既平整又光滑,在魯班之前,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影響了木工技術的進一步提高,魯班根據工作需要,經過反復多次試驗,發明了刨子。有了這種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頭刨平,把不光滑的木料創光滑了,對提高水工技藝很有幫助。
其它延伸:
其他如鑽(打孔的器具)、鏟、鑿於、墨斗(木工畫線用的)和曲尺等,傳說都是魯班發明的。其中曲尺,後人稱之為魯班尺,是木工用以求直角的,直至今人仍為木工所使用。魯班發明的這些木工工具在當時有很大影響,它使許多木工工匠從比較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並且成倍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同時也使木工工匠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改變了以前許多工匠全憑手工和經驗進行操作的落後局面,使木工技術的很多方面可以憑借比較簡單的工具提高工藝水平和質量。
魯班在木工工具的發明創造上,得到家人各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尤其是他的母親和妻子對他的幫助更大。例如,魯班在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線的時候,都是由他的母親拉住墨線的一端,他自已拉住另一端,以便彈墨放線。這樣每次放墨斗線都需要他母親幫忙,很不方便,魯班也覺得有必要想出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後來經過他在生產實踐中不斷探索、反復試驗,魯班設計了一個小彎鉤,拴在木頭的一端,這樣放線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小彎鉤鉤住木頭的一端,以代替原來的手工操作,只需一個人就行了。從此以後,彈墨線就不用再讓母親幫忙。後來木工就把這個小彎鉤稱為「班母」,以紀念他的母親對他的幫助。又如,刨木料時頂住木料的卡口,人們稱之為「班妻」。據說這是因為魯班以前刨木料時候,都是由他妻子扶著木料,後來他發明了卡口,才不用他妻子幫忙了。
㈧ 魯班發明了刨子嗎
魯班大家都不陌生,發明了很多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刨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所以魯班被稱為土木建築鼻祖、木匠鼻祖。
㈨ 中國發明家有哪些,各發明了什麼
蔡倫發明造紙術、畢升發明活字印刷、張衡發明地動儀、諸葛亮發明孔明燈、杜詩發明水排。
1、造紙術
造紙術——尤其是東漢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又稱「蔡侯紙」),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於攜帶,取材廣泛不拘泥,推動了中國、阿拉伯、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
有了文字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造紙是一項重要的化學工藝,紙的發明是中國在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上,所做出的一項十分寶貴的貢獻,是中國史上的一項重大的成就,對中國歷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2、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是早在11世紀的北宋時期的中國人民發明的。印刷術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對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是一種印刷方法,通過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印刷版。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的誕生。
3、地動儀
地動儀是中國東漢科學家張衡創造的傳世傑作。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 。
地動儀有八個方位,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條龍頭的下方都有一隻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4、孔明燈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又稱祈天燈。是一種古老的中國手工藝品,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願,象徵豐收成功,幸福年年。一般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施放。
諸葛亮被圍困於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製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繫上求救的訊息,其後果然脫險,於是後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
5、水排
水排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的發明,是機械工程史上的一大發明,約早於歐洲一千多年。建武七年(公元三十一年),杜詩創造了利用水力鼓風鑄鐵的機械水排,引這種鋼材的製作方法。最初的鼓風設備叫人排,用人力鼓動。繼而用畜力鼓動,因多用馬,所以也叫馬排。直到杜詩時改用水力鼓動,稱水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