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創造發明 > 中醫是怎麼發明的

中醫是怎麼發明的

發布時間:2021-12-18 00:36:57

A. 中醫怎麼發明的,可靠嗎

您好,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經驗和理論知回識,是答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研究方法上,以整體觀相似觀為主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病理為基礎,以辨證論治為診療依據,具有樸素的系統論、控制論,分形論和資訊理論內容。中醫對許多疾病的治療都是療效明確的,也是一門科學。是可靠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B. 誰發明的中醫

中醫是歷代勞動大在生產實踐中積累起來,由其中一些一些優秀者整理並豐富、理論化得來的,最早的創始人應該是神農氏,神農氏冒死嘗遍百草,發現各種草葯的用途,另外,軒轅黃帝、上古名醫扁鵲、春秋時期的秦越人(世稱扁鵲)三國的華陀,都為中醫作出了巨大貢獻

C. 中葯是誰發明的

中葯的起源與發展: 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通過實踐,不斷認識,逐漸積累了豐富的醫葯知識。由於太古時期文學未興,這些知識只能依靠師承口授,後來有了文字,便逐漸記錄下來,出現了醫葯書籍。這些書籍起到了總結前人經驗並便於流傳和推廣的作用。中國醫葯學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斗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對於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著巨大的貢獻。由於葯物中草類佔大多數,所以記載葯物的書籍便稱為「本草」。據考證,秦漢之際,本草流行已較多,但可惜這些本草都已亡佚,無可查考。現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稱為《神衣本草經》,著者不詳,根據其中記載的地名,可能是東漢醫家修訂前人著作而成。《神農本草經》全書共三卷,收載葯物包括動、植、礦三類,共365種,每葯項下載有性味、功能與主治,另有序例簡要地記述了用葯的基本理論,如有毒無毒、四氣五味、配伍法度、服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劑型,可說是漢以前中國葯物知識的總結,並為以後的葯學發展奠定了基礎。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將《神農本草經》整理補充,著成《本草經集注》一書,其中增加了漢魏以下名醫所用葯物365種,稱為《名醫別錄》。每葯之下不但對原有的性味、功能與主治有所補充,並增加了產地、採集時間和加工方法等,大大豐富了《神農本草經》的內容。到了唐代,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對外交通日益頻繁,外國葯物陸續輸入,葯物品種日見增加。為了適應形勢需要,政府指派李勣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經,稱為「唐本草」後又命蘇敬等重加修正,增葯114種,於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頒行,稱為《新修本草》或《唐新本草》,此書由當時的政府修訂和頒行,所以可算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葯典。這部本草載葯844種,並附有葯物圖譜,開創了中國本草著作圖文對照的先例,不但對中國葯物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而且不久即流傳國外,對世界醫葯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以上所述是中國古代葯物知識的三次總結,以後每隔一定時期,由於葯物知識的不斷豐富,便有新的總結出現。如宋代的《開寶本草》、《嘉祐補注本草》,都是總結性的。到了北宋後期,蜀醫唐慎微編成了《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他將《嘉祐補注本草》與《圖經本草》合並,增葯500多種,井收集了醫家和民間的許多單方驗方,補充了經史文獻中得來的大量葯物資料,使得此書內容更為充實,體例亦較完備,曾由政府派人修訂三次,加上了「大觀」、「政和」、「紹興」的年號,作為官書刊行。明代的偉大醫葯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在《證類本草》的基礎上)進行徹底的修訂,「歲歷三十稔,書考八百餘家,稿凡三易」,編成了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本草著——《本草綱目》,於李時珍死後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書載葯1892種,附方11000多個。李時珍在這部書中全面整理和總結了十六世紀以前中國人民的葯物知識,並作了很大發展。他改繪葯圖,訂正錯誤,並按葯物的自然屬性,分為十六綱,六十類,每葯之下,分釋名、集解、修治、主治、發明、附方及有關葯物等項,體例詳明,用字嚴謹,是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也是中國科學史中極其輝煌的成就。李時珍長期親自上山采葯,遠窮僻壤,遍詢土俗,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對葯物進行實地考查和整理研究,並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力辟迂儒之謬論,痛斥方士之邪說,糾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葯物品種和葯效方面的錯誤,才使《本草綱目》一書達到前代一切本草遠未達到的水平,這部書在十六世紀初就流傳中外,曾經多次刻印並被譯成多種文字,不但對世界醫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也是研究動植礦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間趙學敏編成《本草綱目拾遺》一書,對《本草綱目》作了一些正誤和補充,增葯716種。由漢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餘種,各有所長,但可稱為總結性的,只有上述幾書。其餘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蘭茂)、專記外來葯物的《海葯本草》(唐。李殉)。記載食物療法的《食療本草》(唐。孟銑)、記載救荒植物的《救荒本草》(明。朱橚)、側重葯物鑒別的《本草衍義》(宋。寇宗黃)、側重葯物炮炙的《炮炙論》(南北朝劉宋。雷敩)以及便於學習誦讀、翻檢查閱或臨症參考的中小型本草多種。清代道光年間,吳其浚的兩部專論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實圖考》和《植物名實圖專長編》問世,前者記載植物1714種,後者描述了植物838種。對於每種植物的形色性味、用途和產地敘述頗詳,並附有精確插圖,尤其著重植物的葯用價值與同名異物的考證,所以雖非葯物專著,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此外,中國古代人民關於葯物的知識還收栽在許多醫學和方劑學的著作中。例如東漢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唐。孫思邈的《干金備急方》和《千金翼方》、宋。陳師文等所編的《太平惠民和濟局方》、明。朱橚等的《普濟方》等等,不勝枚舉。這些書籍中收載的葯物和方劑,很多至今還被廣泛地應用著,具有很好的療效。很多中草葯的療效不但經受住了長期醫療實踐的檢驗,而且也已被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有些中草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結構等也已經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例如麻黃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黃鹼、常山治瘧的有效成分常山鹼、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氫掌葉防己鹼(延胡索乙素)、黃連和黃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櫱鹼(黃連素)、黃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黃芩素、大黃瀉下的有效成分番瀉甙等等。為了保證葯物的療效,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於葯物的栽培、採收、加工、炮製、貯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大量事實證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長期實踐所積累起來的醫葯遺產是極為豐富、極為寶貴的。我們應當珍視這個祖國醫葯學的偉大寶庫,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D. 中醫是誰發明的

三位中醫界權威人士談中醫的前景!

鄧鐵濤(廣州中醫葯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名老中醫):

20世紀我國文化學術界有些人對傳統文化的評價與認識欠全面,認為要發揚中醫,必須用西醫的模式及理論去幫助中醫葯學。在這一觀點的影響下,中醫葯學無論醫、教、研,都借鑒西醫的模式,表現出來一個很強的傾向,就是把中醫導向西醫的評價體系和軌道當中。但由於中西醫是兩個不同的學術體系,西醫的模式給中醫葯學術帶來的束縛多於幫助,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已經證明這一點,今天應該是覺悟的時候了。

西醫是微觀醫學,中醫是宏觀醫學,兩者都是科學。但現在大家只承認西方的科學模式才算科學,雖然中醫能治好西醫治不了的病,但是與該模式不符,便是「不科學」。不知道這是不是文化上的西方霸權主義?

所有的中醫都要溫習、鑽研、挖掘中醫的經典和文化精髓,這才是正確的中醫現代化的方向。千萬別搞錯了,誤以為把中醫改造成西醫就以為是中醫的現代化。也不要以為把中葯打入美國市場就是現代化、國際化,錯了,我們發展中醫葯不是為了讓西方接受。這不僅涉及民族的自尊,應該搞清楚現代化不是目的,服務人群才是目的。首先應該為13億人口著想,保護好中國人的健康就是我們對世界的貢獻。

游向前(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醫學博士、成都中醫葯大學中醫學博士):

據我了解,目前國外醫學界一般認為醫學分主流醫學和替補醫學兩種。在中國,西醫目前已經取得了主流醫學的地位。主流醫學之所以承認替補醫學的存在,是因為人的生命有限,減輕病痛、延長生命是很現實的需要。西醫至少在目前還無法包打天下,在這種情況下,必然要在現有的人類與疾病斗爭的經驗中尋找其他方法。

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醫學,而中醫把醫術與中國的哲學思想結合在一起,用哲學化的語言表述病症,用理論指導治療過程,是替補醫學中最系統最悠久的一門方法,可以說是生命力最強的古老醫學。去年成功治療「非典」就是一個極具說服力的例子。

鄧鐵濤:「非典」是溫病的一種,而中醫治療溫病歷史悠久,積累了大量成功的經驗。去年廣州中醫葯大學兩個附屬醫院以中醫為主治療「非典」,療效顯著。廣州中醫葯大學一附院收治的36例「非典」患者,無一例死亡,醫護人員無一人被感染。絕大多數患者痊癒出院,沒有任何後遺症。患者平均退熱時間2.97天,平均住院天數8.86天(不計自動出院者)。

這些病例均用西醫方法確診為「非典」,用中醫葯治療後,再用西醫方法確認痊癒,均有嚴格的病案記錄。

我們國家重西輕中的現象嚴重,西醫有點小成績就宣傳,中醫有點成就,先說「不知道是不是可靠」;即使被證實了,還要想方設方去否認。其實像出血熱之類比「非典」更厲害的病,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流行性出血熱,由南京中醫葯大學周仲瑛研究組治療,中醫組的死亡率是1.11%,西醫組的死亡率則為5.08%。

劉立紅(南京中醫學院醫學博士,廣西中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教授):

中醫落到這樣一個地步,不能不令人生疑。記得我剛畢業的時候,在一家中醫院搞臨床,這家中醫院有一條明文規定,發熱病人用中醫治療,如果3日內不退燒,就一定要上西葯。為什麼中醫院不規定用西葯退燒3天不退,必須上中葯呢?難道真正的中醫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嗎?

近10年來,中醫界提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臨床療效上不去?中醫理論已經形成2000多年,會不會因為理論落後所以不能為臨床提供有效指導呢?於是就有人提出中醫理論滯後於臨床的問題。我想問的是你真正弄通中醫理論沒有?把原因錯誤地歸結到理論落後上,那我們就會形成真正的倒退和落後。問題並不出在理論上,而是出在我們的認識上。

在西醫里,理論和應用之間有一個龐大的技術中介,整個現代科學包括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都在為這個中介服務,這使得醫學理論的應用非常方便。而中醫沒有這個中介,完全靠醫生自己把握。在現代科學面前,精英是可以復制的。而中醫沒有這個方便,理論再好,如果你不能把握還是零。中醫的落後就落後在這個環節上。中醫的現狀就出在我們自身對理論的領悟和運用技巧上面。這個理論不但適用以往,而且能夠解決21世紀的問題,非典就是一例。

《內經》將醫生分上工與下工,張仲景說「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而現在大多數人對中醫的認識,都是從已病的層次上去認識;我們採用的現代中醫教育路子,只是一條培養下工的路子。

游向前:的確,由於自然科學的進步,在西醫里各種先進的科技應用速度很快,所以西醫診斷的技術進步很快,但其治療的進步比診斷要慢得多。很大的原因是葯物的發現慢。西醫的葯物發明通常都是發現肌體或缺或多某種物質,然後化學合成近似物彌補,先在動物體上做實驗,然後在人體上試用,出現問題後再改進,或減少其副作用,或停止使用。

中葯一開始就是以人體為基礎進行實驗,有幾千年的實驗基礎。而西醫的發展歷史並不長,尤其是葯物治療史只有200多年,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中葯是安全的有效的。並不是說中葯就沒有副作用,但是中醫很早就認識到葯物的毒性,通過不同葯物的配伍和炮製過程減少毒性對人體的損害。國外時常發生根據中醫復方葯中的某一味葯物屬於有毒物質而禁止使用的情況,因為西醫根本沒有配伍用葯的概念。

鄧鐵濤:現在的問題是國內的有關部門也在用西葯的方法管理中葯。很好的葯在葯檢部門卻無法通過,比如牛黃安宮丸,讓昏迷了3個月的鳳凰衛視的記者劉海若蘇醒過來,但是因為裡面含有重金屬,現在卻不能批准生產。

國外從動物到人的實驗經過了很長的時間,而我們卻要倒過來,原來已經有了幾千年的在人身上的臨床實踐,現在居然行不通了,要回過頭來讓「老鼠點頭(小白鼠實驗)」才能通過。

在早期我國從事葯審的人很多還是很有經驗的老中醫,當他們走向年邁,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後,新一輩的葯審人員大多接受的是西醫教育。脫離中醫葯理論和經驗來管理中葯,恐怕將來准許用的中葯會越來越少。

為什麼大家會對中醫沒有信心,因為很多人都認為必須要改造中醫才能走向現代化。現在需要的是用臨床的療效和新科技結合來實現中醫現代化,需要很多「鐵桿中醫」,就是有深厚的中醫理論基礎,臨床過硬,並且能夠治療疑難病症的醫生。中醫葯在一片繁榮景象的後面,埋伏著後繼乏人乏術的衰亡危機!

劉立紅:現在有幾個能上北大清華的學生會報考中醫學院?我看沒有。「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傳之以至下至淺之人,其不廢絕,為已幸矣。」

所謂的現代中醫教育,其實是模仿了西醫的一種教育。分科越來越細,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很多,但教學質量如何呢?這些年一直有大四的學生請我在實習前做講座,題目就是《如何學好中醫》。為什麼呢?因為學了4年還是不清楚用什麼去對付實習。

我們提倡科研、提倡現代中醫教育,完全是在用現代科學的篩孔對中醫進行過濾,濾去的都是中醫的精華。當前中醫出現的問題,原因就在於教育傳承上出了問題。現代教育模式里,只有工具式的老師,卻沒有師父。要想學好中醫,一定要有「師傳」。這門學問沒有現代科學的通透性,特別在技術應用上並不通過技術中介來實現,而必須靠人去用功。所以在教育過程中確實需要言傳身教。

至於實驗,《黃帝內經》裡面,我們並沒有看到黃帝問岐伯,你的陰陽理論是怎麼發現的?是不是通過小白鼠實驗發現的?中醫確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運用人體之外的東西進行的外證實驗,但是在傳統文化里存在著細微精深的內證實驗。正是內證實驗和理性思考的結合,才構建了中醫理論。經絡、穴位這些東西光憑思考你能思考出來嗎?

現在中醫界有一個可怕的怪現象,就是對中醫經典的教育在逐步減弱。大多數中醫院校都已將經典改成選修課。一個支持經典選修的依據就是搞民意調查,許多人認為經典意義不大,打了「×」。你認為經典沒什麼,恰恰說明你在經典中沒有學到東西。只允許中醫搞現代化,不允許中醫搞傳統化,我看這個中醫很快就會完蛋。

游向前:對於中醫葯的現代化,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態度。

葯廠為了便於製造、銷售,希望開發更多的片劑等方便服用的葯品,傾向於簡化配方;研究機構可能希望盡快搞清中葯的葯理,用西醫的科學標准解釋清楚中葯的療效;而很多中醫院都願意配置更多的現代科技儀器和器械,希望自己什麼病都能治,什麼手術都能做。

這3個方面都屬於中醫現代化的一部分,但是並不是中醫現代化的核心部分。中醫現代化應該在保留中醫本質(辨證施治)的同時滿足人們的現代需求。提高治療的重復性、可測性、方便性,也應該是中醫現代化的目標。

鄧鐵濤:中醫院的出路在於有沒有高水平的中醫人才。培養真正的中醫人才才是當務之急,轉向是沒有出路的。把全國的中醫院都變成二流的西醫院,對中國對世界的衛生事業有什麼幫助呢?

解放前我國有40~50萬的中醫,如今這個數字沒有增加,而西醫卻從不到3萬人,增加到現在的500多萬。從大學來看,西醫大學有多少?中醫又有多少?拿廣東講,現在只有一所中醫葯大學,其他都是西醫大學。以前有實實在在的師徒班,現在這種關系反而是不被承認了,也就根本沒有了這種師徒教育制度,喪失了一種最有價值的中醫傳承。

美國的醫療費用1996年達到1035.1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4%以上。西方這樣的醫療模式,以中國的人口規模能承受得了嗎?中國要解決人人有醫療保健的權利,我認為非大力發展中醫葯事業不可。-

E. 中醫是哪國發明的

你好 中醫是中國發明的

F. 中醫的發展歷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

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

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

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6)中醫是怎麼發明的擴展閱讀:

中醫文化的發展-歷史名醫: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為華夏始祖。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為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為紀念他。

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啟了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床的靈魂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

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啟了中醫臨床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

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

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

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葯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葯方11096種。

附葯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

G. 中醫的起源

中醫起源
中醫學是中國的傳統醫學。習慣上中醫指漢族的醫學,而中國傳統醫學還應包括藏醫,蒙醫,壯醫,彝醫等等。中醫的特色是:以陰陽五行為說理工具,經絡,臟腑,氣血為形態功能基礎,七情六淫為病因,陰陽失調,邪正相爭為發病主要矛盾的獨特理論體系;以葯物內服外治,針灸,推拿,氣功等為內容的豐富多彩的治療手段;以及體現中醫整體觀點,包含理,法,方,葯的「辯證論治」臨床治療原則。中醫在日本稱為漢醫或東洋醫學,在朝鮮,越南稱為東醫,已成為這些國傢具有其民族特點的傳統醫學。

中醫起源很早。在成書於戰國到泰漢時期的《黃帝內經》中,中醫的理論體系已基本形成。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總結了中醫辯證論治原則。以後,中醫的理論和實踐不斷有所發展。以中醫分科為例,《周禮·天官》記載當時宮廷醫生只分食醫(相當於營養師),疾醫(相當於內科),瘍醫(相當於外傷科)和獸醫。到明代,太醫院設十三科,即大方脈(相當於內科),傷寒(即熱病),婦人,小方脈(相當於兒科),口齒,咽喉,眼,瘡瘍,接骨(或正骨),金創,針灸,按摩,祝由。清初,從小方脈中更分出痘疹科。但近代,由於西洋醫學的輸入和舊政府對中醫的歧視和排擠,中醫的發展受到了嚴重阻礙而停滯不前。新中國成立後,阻礙才得以消除。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全國建立中醫院,創辦中醫高等學校,提倡中西醫結合發展中醫學。80年代,進一步提出中醫現代化,用現代科學包括現代醫學的理論和方法,多學科,多途徑研究和發展中醫。

中醫辯證學是正確認識和辨別中醫「證」的一門學科,是中醫基本理論和臨床實踐之間的橋梁。所謂「證」,是症狀和體征的集合,是疾病的臨床綜合表現,但又與「綜合症」不同,它是中醫特有的概念。「證」是客觀存在的病理狀態,是中醫病機的反映,表現了疾病過程中邪正相急和陰陽失調的情況,比較接近疾病的本質。如臨床表現為黃疸,肋痛,發熱,口苦,尿黃赤,舌苔黃膩,脈弦滑數等,可辨為「肝膽濕熱證」,是指濕熱病邪蘊結在肝膽病位,邪氣盛而正未衰,屬於實證。一種證可見於多種病,一種病的不同階段也可出現不同的證,這就是異病同治,同病異治的理論依據。

中醫辯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其中「治病者,取有餘而益不足」的記載,可看作是辨虛,實證的萌芽。《黃帝內經》中有「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等論述,可認為是中醫辯證學最早的理論基礎。該書「風論」,「咳論」,「痹論」等篇已有臟腑辨證。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其外感病部分,建立了一個外感熱病的六經辨證體系,並創造了湯方辨證法;其雜病部分發展了臟腑辨證的內容。漢朝以後,歷代醫學家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又發展了臟腑辨證,創造了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並使八綱辨證,氣血辨證,病邪辨證逐漸明朗化,具體化;湯方辨證則受到日本漢方醫學家的重視。20世紀50年代,對中醫辨證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突出的代表是蒲輔周氏從臨床角度總結的治「乙腦」的辨證經驗:例如1956年暑天,石家莊地區久晴無雨,當時的流行性乙型腦炎,中醫辨證屬暑溫,用白虎湯獲效;1957年同期,北京地區多雨,濕熱交蒸,同樣是流行性乙型腦炎,中醫辨證為濕溫,用白虎湯無效,改用通陽利濕法,收效甚佳。由此,中醫辨證的優截止性得到公認。到了80年代,重點轉到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醫辨證,使之客觀化。某些證(如血虛證,腎陽虛證,陽虛和陰虛證,陰虛火旺證,脾氣虛證,心氣虛證,肝陽上亢證,寒熱證等)的客觀指標的研究已趨成熟,初步製作了部分證型的動物模型,並創立了微觀辨證的理論。「辨證學」這個具有哲學含義的名稱是於此時出現的。

H. 中醫最早起源於什麼朝代

中醫最早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

中醫是指中國漢族的勞動人民們所創造了以傳統醫學為主體的醫學,因此也被稱為漢醫,是一門以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診斷和預防的一門學科。

最早的中醫是誕生於原始社會時期,而且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最基本的中醫理念,以後又經過了歷代的總結和發展。

(8)中醫是怎麼發明的擴展閱讀:

在中醫學中,最有影響的醫葯神話是神農氏嘗百草而始有醫葯的傳說故事,流傳久遠。《中國醫學史》作者陳邦賢說:中國醫葯之起源,歷來有尊伏羲、神農、黃帝為醫神者。

有尊伏羲乃嘗味百葯而制九針以拯夭枉,間接說明了針葯的淵源,有尊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關於中葯,特別是植物葯的最早發現和使用,在古代無不歸功於神農,有尊黃帝使岐伯、嘗味草目、典主醫者,中國第一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黃帝外經》即是借黃帝與岐伯之口,來傳達中醫學流傳千古的理論體系。

此外,燧人鑽木取火,使人們脫離茹毛飲血的生食時代,保護腸胃;有巢氏構木為巢,使人們避開了禽獸蟲蛇的侵擾與外傷。

灸法起源於我國北方高寒地帶,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是適應北方居民的居住條件、生活習慣和發病特點而產生的;湯劑之創始者伊尹,為商湯之相,以滋味說湯。

《呂氏春秋》記述伊尹答商湯有關烹調問時曾有「陽朴之姜,招搖之桂」,姜、桂既是調味品,又是常用葯,故有醫食同源之論。

此外,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內經》時代,中國已經有較細致的記錄人體內臟器官的形態、大小、容量等人體解剖記載,還有對人體呼吸、循環、消化等功能認識的記載,這些理論既有專篇論述,也穿插於其他說理性的篇章。

I. 中醫中葯是誰發明的啊

其實 嚴謹點來說 根本不是人類所發明的 中醫理論到現代人們還摸不透 實在想不出在遠版古時代就已經有權這種理論了 而且這種 理論與解剖學和西醫格格不入 說神農氏的都是說他嘗百草 假設 一個健康的人 讓他嘗百草各種植物 他能得出什麼結論?只能說哪個好吃 哪個不好吃 哪個有毒 而且運氣不好死的也很快 如果神農在生病時候嘗各百草 那有兩種可能 死的更快點和正好瞎貓碰上死耗子治好了 但是只能證明這種植物對一種疾病有效 所以 神農嘗 百草 如果是真的 只能說明神農並不是人 而是一台檢測儀器!

閱讀全文

與中醫是怎麼發明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質控小結 瀏覽:668
數字版權的權源 瀏覽:565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