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宋詞的成就
第一章 北宋前期詞
北宋前期活躍在詞壇的是第一代詞人群體,以柳永、范仲淹、張先、晏珠、歐陽修等為代表。他們主要生活在真宗、仁宗兩朝的「承平」時代。個體的社會地位大都比較顯達。此期的詞所反映的主要是「承平」時代的享樂意識和樂極生悲後對人生的反思。
這個時期的詞人,創作上可分兩個陣營:范仲淹、柳永、張先為一陣營,晏殊、歐陽修、宋祁等為一個陣營。這個時期是宋詞的「因革期」。既有因循傳承,又有革新創造。具體說,晏、歐們主要是因循五代花間、南唐詞風,因循多於革新,柳永則主要是對五代詞風的革命,其革新、創造多於因循。
第一節 晏殊、歐陽修
晏、歐諸人,走的是五代花間、南唐詞人的老路,連詞調、詞體一的選擇和運用都踉五代詞人一樣,是以小令為主。他們以眾多的藝術圓熟、意境渾成的典範之作,強化了溫庭筠等花間詞人開創、定型的創作範式,進一步確立了以小令為主的文本體式、以柔情為主的題材取向和以柔軟婉麗為美的審美規范。
一、 晏殊
晏殊的詞主要以自我抒情的方式,表現昇平時期貴族士大夫的宴遊生活、精神狀態和審美心理。他的詞絕大部分是寫男女之間的相思愛戀和離愁別恨,特別善於用詞描寫富貴嫻雅的生活。這種雍容嫻雅、富貴閑人的氣息,使晏殊有「富貴詞人」之稱。可貴的是他能擺脫庸俗,過濾了五代「花間」詞的艷冶而融入了清雅的文人意趣。他進一步發展了馮延巳詞的自然圓潤,俊美雅潔,深深影響著稍後的歐陽修、晏幾道等人,乃至整個宋代詞壇,被後人推為「北宋倚聲家初祖」。
二、歐陽修
從抒情取向和審美格調上來看,歐陽修的詞被習慣地分為雅詞和俗詞兩類。雅詞繼續著唐五代直至宋初晏殊的文人化方向,比前人更多地用詞來抒發自我的人生感受。風格或深婉含蓄或清新疏雋。其應歌而作的俚俗詞、艷情詞,大寫男女戀情,表現出詞人性格氣質中風流自賞甚至庸俗的一面。這類詞不追求溫庭筠式的含蓄,而呈現出接近市民審美情趣的真率通俗。其艷情詞也有的婉約纏綿,不失雅緻。馮煦《宋六十一家詞選 例言》雲:「宋至文忠,文始復古,天下翕然師尊之,風尚為之一變。即以詞而論,亦疏雋開子瞻,深婉開少游。」
精讀作品:晏殊:《浣溪紗》歐陽修:《踏莎行》《採桑子》
第二節 范仲淹、張先、王安石
一、 范仲淹
范仲淹是宋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詞見於《全宋詞》僅5首。其《漁家傲》在廣漠苦寂的邊塞背景上抒寫戍邊將士的矛盾心情,為宋詞開辟了新的審美境界。
二、 張先
張先在宋詞的發展上被視為「古今一大轉移」。他的小令在藝術上有很高的造詣。他創作的慢詞,今存18首,數量僅次於柳永。他大量用詞來贈別酬唱,擴大了詞的實用功能,為詞進入文學的殿堂鋪平了道路。
三、 王安石
王安石的詞主要抒發自我的性情懷抱,使詞的功能由應歌娛人向言志自娛轉變。
精讀作品:《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張先:《天仙子》王安石:《桂枝香》
第三節 柳永
一、才子詞人,雙重人格
柳永是個本色的詞人和才子,個性浪漫,真率狂傲。和封建社會許多知識分子一樣,柳永的人格結構也是復雜的,雙重的。不過,他不是我們常見的儒道互補,窮則獨善,達則兼濟;而是儒家的入世精神和市民的享樂意識的互補,是進則廟堂,退則青樓,達則兼濟,窮則享樂。
二、創體創調,發展慢詞
柳永的貢獻首先在創體和創調上。他是北宋創調最多的詞人。他現存213首詞,用了133種調。其中絕大多數是他首創或首次使用。這極大地擴大了詞的表現能力。
柳永的創調創體之功突出表現在發展慢詞。作有87調120餘首慢詞。並將賦法移植於詞,以鋪陳敘事和白描寫景,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建立了慢詞的體制。從而在根本上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天下的格局。
三、開拓詞境,雅俗紛陳
柳永對詞體文學的開拓,還表現在拓展了詞的表現范圍、改變了詞的審美內涵和風格意趣。他的艷情詞在一個新的藝術高度上重新恢復了曲子詞的市民化、世俗化色彩。他以都市繁華和風景、風俗為內容的風物詞,數量雖不多,卻是對宋詞內容境界的一大開拓。他的羈旅行役詞,生動展現了「昇平」時代一位落魄文土既渴望博取功名又渴望官能享受而二者不可兼得的苦悶心態,堪稱雅俗共賞。
精讀作品:《雨淋鈴》《望海潮》《八聲甘州》
第二章 歐陽修與北宋前期詩文
第一節 宋初詩文
一、王禹偁和白體詩人
王禹偁是宋初文壇最為優秀的作家。白體詩人模仿唐代元稹、白居易、劉禹錫互相唱和的近體詩,風格淺切清雅,以王禹偁為代表。
精讀作品:王禹偁:《對雪》《村行》《待漏院記》。
二、林逋和晚唐體詩人
宋初的晚唐體詩人包括惠崇、保暹等僧人和林逋、潘閬等隱士。他們喜歡以苦吟的方式,描繪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觀,表達或失意惆悵或閑適曠達的隱逸情趣。其中以林逋成就最高。
精讀作品:林逋《山園小梅》
三、西昆體
西昆體因楊億所編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集分上下兩卷,共收入楊億、劉筠、錢惟演等十七位台閣大臣酬唱詩歌約250首。此派創作上學習李商隱,以五、七言律為主。詩歌內容多為詠史、詠物或流連光景,形式上講究對仗、用典和聲律。西昆體的出現,是宋初詩人反撥白體,探索新的詩歌審美范型的必然結果,但其自身也有無法克服的缺陷。
第二節 歐陽修詩文革新的背景及其文學思想
一、詩文革新的背景
北宋詩文創作經過近百年的探索和實踐以後,經歷了五代體、白體、晚唐體,再到西昆體,卻都一直難以適應和滿足新時代新文化建設的需要。
早在宋初,就有柳開、穆修和王,大聲疾呼復興古文,繼承韓柳的道統和文風,有效打擊了五代的卑弱浮艷的文風。但柳開、穆修和王相繼去世以後,西昆體風靡文壇,走上了片面追求詞采華艷、堆砌典故、講究聲律的道路。以石介、孫復為代表反對西昆體,但他的愛好怪異促進了生澀怪僻的太學體的形成。這些都不利於北宋的封建文化建設。
二、歐陽修的文學思想
在文道關繫上,一方面強調道的主導作用,注重文學的實用價值,另一方面,也不因道廢文,維護了文學存在的權利和價值。
創作上提倡各種風格,推崇簡而有法,但反對險怪。提出「窮而後工」的詩歌創作主張。
第三節 歐陽修的詩文成就
歐陽修是一個全能型學者型作家,一生創作繁富,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一、散文成就
在各體文學中,歐陽修以散文成就最高,為一代宗師。他的創作進一步確立了以抒情審美為目的的藝術散文的審美範式。他改造駢文,奠定了散體文賦的格局。他的散文創造了一種平易自然的新風格。他的創作實績和古文理論相輔相成,開創了一代文風。
二、詩歌成就
歐陽修的詩歌有兩大特點,一是以文為詩,一是以議論為詩。歐陽修詩歌中最精彩的是以近體為主的短篇之作。這類詩語言淺近自然親切,意脈流暢連貫,對確立宋代平易自然的詩歌風格有開創之功。
精讀作品:歐陽修 《戲答元稹》《朋黨論》《五代史伶宮傳序》《醉翁亭記》《秋聲賦》
第四節 梅堯臣、蘇舜欽
他們都是歐陽修變革文風的其重要羽翼,認同歐陽修的文學主張,在詩壇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二人齊名,人稱「梅蘇」。不同的是:
梅堯臣詩歌創作成就更突出,存詩2800多首,在眾多方向上開啟了宋詩的道路,蘇舜欽存詩僅200多首,但他兼做古文,同時還是一個書法家。
梅蘇詩風迥異:蘇舜欽粗獷豪邁,梅堯臣委婉平淡。
精讀作品: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梅堯臣:《汝墳貧女》《魯山山行》。
第五節 王安石及其他
一、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大家,詩文有強烈的政治色彩。晚年退居金陵鍾山,多閑適遣興之作,詩風亦變得含蓄雋永,一般被稱為「半山體」或「王荊公體」。
王安石的散文以議論文為主,尤其以議論國事的政論和表現自己遠見卓識的雜議為多,很少寫景和言情之作。風格是文如其人,處處顯示出大政治家的真知灼見和胸襟氣度。
二、曾鞏以古文著名,為文主張先道後文,文風自然淳樸,簡潔嚴謹。曾鞏亦有詩歌傳世,絕句輕快流利,較有特點。
精讀作品:曾鞏:《墨池記》。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題西太一宮壁》《明妃曲》其一
第三章 蘇軾
第一節 生平與性格
一、歷盡升沉的一生
變法前,名震京師,初入仕途,初陳政見
變法時出離中央,歷任四州,烏台詩案,貶謫黃州。
元佑更化時,重回中央,歷任要職,舊黨分裂,連放外任。
哲宗親政,新黨復起,貶至嶺南海南,徽宗時被赦北歸
二、宏博通達的坡仙性格
蘇軾一生博覽群書,出入儒道,濡染佛禪,雜取各家,並將三家的相通之處融於一身,各有所用,故思想性格宏博開放,靈活通脫。宋代儒道佛三教並存的狀況在他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在政治態度和任職時期上多取儒家,在人生修養和貶謫時期多取佛道。既「奮厲有當世志,」又能在失意時隨緣自適,隨遇而安,追求自我完善。
總之,他有極其實際的一面,又有非常超脫的一面;既有十分認真的一面,也有十分隨和的一面,在矛盾的統一中,表現出不同尋常的人格魅力。
第二節 「自是一家」的學士詞
「東坡先生非醉心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王灼《碧雞漫志》)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豈與群兒雌聲學語較工拙。」
蘇軾對詞的最大貢獻就是「以詩為詞」。就是用寫詩的方法寫詞,把詩的題材、形象、意境、創作方法盡情入詞,使詞『詩』化,成為新的獨立詞體。」
具體表現為,開拓詞境,提高詞品。擴大了詞的表現功能,豐富了詞的情感內涵,拓展了詞的時空場景。突破音律,弱化詞的音樂性,使詞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體詩。使事用典,改變詞的語言特色。蘇詞風格多樣,尤以清雄曠達、奔放豪邁為其獨創,為詞史帶來全新的審美境界。
精讀作品:《江城子》《定風波》《水龍吟》
第三節 蘇軾的詩
蘇軾創作數量最多最豐富的是詩,約2700多首。葉燮《原詩》雲:「蘇軾之詩,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而適如其意之所欲出。」其詩繼承了唐宋兩代的優良傳統,有廣泛的題材和多樣的風格,體現了過人的創造才情和藝術表現能力,充分表現了他動盪的一生,雜糅的思想,博愛的精神,豪放的才氣,曠達的性格,還常常包含著深刻的哲理。
精讀作品:《游金山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飲湖上初晴後雨》《吳中田婦嘆》《荔枝嘆》;
第四節 蘇軾的文和賦
蘇軾有各體文章4000多篇,具有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代表了宋文創作的高峰。其議論文雄辯滔滔,而又明快暢達。記敘文隨意揮灑,姿態橫生,自由通脫,平易曉暢。充分表現他隨物賦形的作文本領和才情橫溢的奇思妙想。隨筆小品涉筆成趣,觸處生春,最能表現他富有魅力的性格和富有情趣的人生。
精讀作品:《記承天寺夜遊》《前赤壁賦》
第五節 蘇軾的意義和影響
蘇軾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人,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他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他全面的文藝才能,出眾的人格魅力,使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人最喜歡的作家、最親切的朋友。處在任何一種境地的正直的知識分子都能從他的作品裡找到共鳴。
他的作品當時廣泛流傳,身後影響深遠。在他的影響下,蘇門作家成就斐然。他的詩、文、詞的創作都在各自的文類領域內達到了發展的高峰,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
第三章 黃庭堅和江西詩派
第一節 黃庭堅的詩歌理論和詩歌創作
黃庭堅是一個既有創作個性又有獨到的文學見解的作家。生前與蘇軾齊名,死後被人推尊為「江西詩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首。
理論上他肯定詩歌的怨刺作用,但反對憤激怒罵,提倡溫柔敦厚。崇尚學問,主張以豐富的書本知識作為寫詩的基礎。大力主張學杜甫,把他作為詩歌審美理想的參照典範。這最能代表宋代詩學的時代精神。強調創新,創作上主張點鐵成金,奪胎換骨。
在創作實踐上,他大量使事用典,而又力避陳熟,務求新奇。講究法度,尤其黃庭堅對詩歌的音律,句法、結構極為講究。他喜歡作拗律,故意改變律句的平仄,改變詩句的節奏和語序組織,使音節和文氣不順暢,不平衡不和諧,給人以奇峭倔強的審美感受。意象的構成組合上追求創新。這些都給人以陌生化的、與眾不同的感覺,這使他的作品不同於唐詩的圓潤自然,情韻豐沛,而顯出理性的思索安排和文人的書卷氣息。由於黃庭堅詩風自成一家,當時即被稱為「黃庭堅體」「山谷體」。黃庭堅的詩學主張和創作實績,典型地反映了宋代詩歌創作的理性精神,也便於學習和操作,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
精讀作品:《登快閣》《寄黃幾復》
第二節 江西詩派及其他作家
一、江西詩派
江西詩派是在黃庭堅影響下形成的一個觀念性詩歌創作群體,也是宋代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得名於呂本中的《江西詩社宗派圖》。由於此派以學杜甫相號召,宋末方回就以杜甫為此派之祖,而以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為詩派之宗,遂有「一祖三宗」之說。
江西詩派大約經歷了三個時期,第一期是形成期,代表人物是黃庭堅、陳師道等人,他們雖未稱派,但他們的詩學理論和創作範式卻成為後人的楷模;第二期是擴展期,以呂本中、曾幾、陳與義為代表,他們雖未列入25人的詩派圖中,但他們上承第一期,下啟第二期,體現著江西詩派的成熟與變化,是真正典型的江西詩派;第三期是衰落期,楊萬里、范成大、陸游等人,最終都擺脫江西詩派而自成一家,江西詩派也到此結束。
二、陳師道 他是江西詩派的重要成員,與黃庭堅並稱「黃、陳」。他長於苦吟,其《春懷示鄰里》語言簡古,風格瘦硬,典型地表現了作者「寧拙勿巧,寧朴勿華」的主張。
三、呂本中、陳與義和曾幾
呂本中是後期江西詩派最重要的詩論家。他早年作詩,專以黃庭堅為典範,生新刻峭,旨趣幽深。進入南宋以後,逐漸形成自己輕快圓美的新風格。
陳與義和曾幾是南宋初年詩壇創作成就較高的詩人。陳與義努力學習杜甫的愛國精神,和沉鬱、壯闊的風格,從而創造了雄渾深沉的詩風。曾幾師法呂本中,詩歌清新活潑。
精讀作品:陳師道:《春懷示鄰里》陳與義:《傷春》
第四章 周邦彥和北宋中後期詞人
北宋中後期,詞的創作十分繁榮,名家輩出。蘇門詞人和與蘇門過從甚密的詞人,或雅或俗,風格多樣。黃庭堅、晁補之師承蘇軾而自成面目。晏幾道沿著「花間」詞的道路,以傑出的小令創作卓然自立。秦觀情韻兼勝,成為宋詞典範之一。賀鑄也以獨特詞風成為宋詞名家。而以周邦彥為代表的大晟詞人群,則憑借其在詞藝上的成就另開新派。
第一節 晏幾道(1030——1106)
晏幾道是晏殊之子,人稱「小晏」,又與晏殊合稱「二晏」。他是北宋中後期少有的專寫小令取得傑出成就的大詞人。他的詞艷而不俗,語淡情深。他把小令的抒情藝術發展到空前的高度。
精讀作品:晏幾道:《臨江仙》《鷓鴣天》
第二節 秦觀(1049—1100)
秦觀和晏幾道一樣,都被稱為「古之傷心人」。他兼長小令、慢詞。其詞情韻兼勝,語言優雅,意境深婉,音律諧美,符合詞體的本色和當時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趣味,所以一向被看作婉約派的典型標本。就詞史上看,他比較全面地繼承了唐、五代詞的成就,也接受了宋代前期晏、歐、張先、柳永等人的影響。這不僅成就了他的婉約正宗地位也在詞史上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後來的周邦彥致力於詞的典雅工麗,這顯然是接受了秦觀的影響。陳廷焯說:「秦少游自是作手,近開美成,道其先路。」(《白雨齋詞話》卷一)李清照盡管在自己的《詞論》中批評秦觀「專主情致而少故實」,但她師承秦觀的痕跡卻是很明顯的。
精讀作品:《鵲橋仙》《踏莎行》《浣溪沙》
第三節 賀鑄
賀鑄是北宋後期幾乎唯一一位自覺接受了蘇軾「詩化」變革的影響並付諸實踐的詞人。相對於同時期的其他詞人,賀鑄最突出的特點是風格多樣:豪放處直承蘇軾,綺麗處有似花間,傷情處幾近秦觀。故陳庭焯《白雨齋詞話》說他的《東山詞》「兒女英雄兼而有之」。
賀鑄不僅在詞風的多樣化方面學習蘇軾,在表現手法上也有一些發展。善用比興,愛用典故,「吾筆端驅使李商隱、溫庭筠常奔命不暇。」這與同時期詩壇的「點鐵成金」異曲同工。
精讀作品:《青玉案》
第四節 周邦彥
周邦彥是北宋後期最優秀的詞人,是大晟詞人中最為傑出的一位。他繼柳永、蘇軾之後,從歌詞內部之聲律音韻、結構方式、藝術手法等方面改造了北宋詞,為南宋詞人之創作建立起一套可供尋覓的創作程式。以他的創作為「範式」的清真詞風,在南宋詞壇最為流行,並匯聚成浩浩盪盪的「雅詞」創作潮流。
一、生平經歷 周邦彥有著出色的藝術天賦、生性浪漫疏放、早年不被鄉里所重,這一切都與柳永相似。但他幸運地遇上了注重個人才華的神宗,他對新法的頌揚投合了皇帝的脾胃,隨著哲宗、徽宗年間新黨的得勢,周邦彥在仕途上要比柳永順暢通達得許多。
二、傳統題材的回歸 「柳敧花嚲」的艷詞,凄怨愁苦的羈旅詞,清疏明快的寫景詞,富艷精工的詠物詞。周邦彥詞所涉及的題材,幾乎被嚴格地牢籠在傳統的范圍之內。
三、藝術手法的深入開掘 周邦彥詞在藝術上的規范性追求,這主要體現在章法、句法、煉字和音律等方面。周邦彥詞的貢獻和影響主要有:創體創調,調美律嚴;結構繁復,章法多變;體物細膩,善於點化。
精讀作品:《六丑》《蘭陵王》《蘇幕遮》
第五章 南渡前後詞風的演變
南渡詞人這一概念古今不同。前人的南渡概念與南宋一致。今人的南渡詞人一般指出生於北宋而後渡江南下並以詞名家者,時間上跨徽、欽、高三朝,終止於這批詞人中最後一名去世(1160年前後)。這一時期的詞人在北宋末年多寫一些富艷婉約之作,但靖康之難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也改變了詞壇的色彩。因此,與北宋基本上是婉約詞一統天下的格局不同,南宋詞壇一開始就走上了一條剛性美和柔性美的雙線交織的發展道路。這一時期的詞人數量可觀,以群體的力量和優勢推動詞壇的發展。雖卻沒有產生如蘇辛甚至周姜一般開宗立派的大家,但李清照以其溫柔清新的中音和明亮優美的高音,使南渡詞壇大放光彩。
第一節 「壓倒須眉」的李清照
李清照是兩宋之交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創造力最強、藝術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一、蚌病成珠——李清照的身世
二、詞以外的創作 詩和文體現的高度的文化修養和深刻思想。李清照的《詞論》。
三、閨情絕調——李清照詞的內容特色
四、別是一家——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別是一家」是李清照在其《詞論》中提出的詞學概念。李清照的詞具有天然的清麗柔婉細膩的女性特徵,這在男性詞人的代言之作泛濫的宋代詞壇,顯得別具一格,極為可貴。她的語言,清新樸素,流暢淺易卻又不失精緻優雅,她能把俚俗的語言用得雅緻,把典雅的語言用得自然。加上獨特的意象組合,使她的詞具有清麗動人,自然優美。令許多男性作家深深折服。從南宋以來,就不斷有人模仿李清照的藝術風格而作詞,號稱「效易安體」
精讀作品:《醉花蔭》《聲聲慢》《永遇樂》
第二節 其他南渡詞人
一、朱敦儒 早年狂放不羈,詞風婉麗明快。中年飄泊流離,詞以悲慨為主。晚年基本上過著隱逸生活,詞以清疏曉暢見長。
二、張元干、岳飛等 南渡以後,柔麗婉轉的詞體變成了具有戰斗性和批判性的精神武器。在這一詞風的轉變過程中,張元干最為典型。他和岳飛、李綱等愛國詞人,上承蘇軾的思想、藝術傳統,下開辛棄疾愛國詞派的先河,成為當時詞壇的主流。
精讀作品:張元干:《賀新郎》岳飛:《滿江紅》
第六章 陸游與南宋中期詩文
南宋中期是宋詩的又一繁榮期。被稱為「中興四大詩人」的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以全新的藝術風貌取代了江西詩派在詩壇上的主流地位。
第一節 陸游
陸游是整個宋代留存作品最多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以更為廣泛的題材、更為多樣化的風格和更為老練的技巧,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成就。
一、生平與創作道路
陸游的生活經歷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一、45歲以前,他任鎮江通判等職,後因贊助張浚北伐而罷職家居;二、自46歲入蜀從軍至65歲被劾罷官;三、66歲以後在山陰農村閑居20年。
陸游的詩歌創作過程也可分成與之相應的三個階段。早年師叢江西詩派,中年以後自出機杼。從戎巴蜀後,確定了他宏肆奔放的主導風格。晚年又造平淡。轉益多師的態度使陸游從前代詩歌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也使陸詩的題材和風格形成了多樣化的格局。
二、陸游的詩歌成就
陸游的詩歌最突出的是貫穿始終、如火如荼的愛國激情。閑居時隱逸情懷十分突出。愛情詩雖不多,但其哀艷與凄婉,古今罕見。
陸游詩淵源各家,風格多樣,而以雄渾豪健為主導。善於想像、誇張,善於概括性抒發帶有普遍性的人生情感。尤其擅長七言詩,其七古、七律和七絕的成就都很高。
精讀作品:《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關山月》《游山西村》《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三、陸游的影響
陸游不僅對南宋後期詩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他的愛國詩歌在後代也有深遠的影響。
第二節 楊萬里和范成大
一、楊萬里 活潑自然的誠齋體
二、范成大 彌足珍貴的使金紀行詩。全方位反映農村生活的田園詩。
精讀作品:楊萬里:△《初入淮河四絕句》其一、其二。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
第三節 南宋的散文
胡銓、陳亮等人的政論文。陸游、范成大等人的筆記。朱熹等人的文論。汪藻和南宋的四六文。
第七章 辛棄疾
第一節 生平與創作道路
英雄的出生與成長。英雄的的受困與消解。英雄的閑置與結局。有將相之才兼李杜之風的綜合素質。抒寫人生行藏的創作主張和追求雄豪壯大的審美。
第二節 辛詞寬廣的題材
辛棄疾空前地拓展了詞的審美領域,挖掘了詞的表現功能,使詞真正無意不可入,無時不可言,空前絕後地把自我一生的身世經歷、生命體驗、和精神個性完整地表現在詞作中。大到復國大計,小到身邊瑣事;豪如「挑燈看劍」,婉如「兒女燈前」,事無論巨細,情無分剛柔,都有表現。英雄詞悲憤激烈,農村詞清新樸素,愛情詞嫵媚纏綿,還有許多吟賞煙霞的閑放詞。
第三節 辛詞的藝術成就
善於創造雄奇闊大、氣勢磅礴、富有動態的審美意境,創造出了一類有著強烈使命感、氣勢豪邁而又倍受壓抑的悲劇的英雄形象,和一系列的戰爭和軍事意象,他為詞世界裡審美意象和抒情形象的轉換做出了貢獻。
辛棄疾的詞洋溢著英雄氣、豪傑氣、剛正氣,主旋律是豪放雄壯,蒼勁悲慨。因此,人們把他和蘇軾並稱為蘇、辛。區別是蘇軾豪放中包含著學士的灑脫,而辛棄疾的豪放則包含著末路英雄的悲壯。
更新表現方法,在東坡以詩為詞的基礎上,進一步以文為詞,大量使事用典。獨創了多彩多姿、不拘一格的稼軒體。在其影響之下,形成辛派,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精讀作品:《水龍吟》《菩薩蠻》《永遇樂》(千古江山)《西江月》《祝英台近》《青玉案》
第四節 辛派詞人
辛派詞人的共性與個性。
辛派前驅張孝祥 張孝祥上承蘇軾的才情橫溢,豪放清曠,下啟辛棄疾的慷慨豪壯。
辛派中堅陸游 陸游的詞主要是抒發他壯志未酬的幽憤。風格多樣,有眾家之長,「而皆不能造其極」(《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九八《放翁詞提要》)。
與辛詞相似的陳亮。效辛體而自成一家的劉過。
精讀作品:張孝祥《六州歌頭》《念奴嬌》陳亮:《念奴嬌》 劉過:《沁園春》
第八章 姜夔與南宋中後期其他詞人
從共時態的角度看,南宋中後期詞壇可以簡單地分為兩大創作陣營:一個是以辛棄疾為代表的辛派詞人群,一個是姜夔、吳文英為代表風雅格律派詞人群體。
第一節 姜夔
與辛棄疾並峙的詞壇領袖。游士的身份和貧寒的一生,襟懷淡泊灑脫,志趣高雅。難得的文藝全才。感時傷世和戀情、詠物題材。喜自度曲,喜為詞作序。其最大成就是開創了一種新型的詞風,在柳膩、蘇豪、周律之外,別立清空一宗。空靈冷雋,剛勁挺拔。史達祖和高觀國。
精讀作品:《揚州慢》《暗香》
第二節 吳文英
獨特的江江湖游士。愛寫幻覺,結構綿密曲折,愛用麗字,詞境奇麗凄迷。
精讀作品:《八聲甘州》《風入松》
第三節 宋末其他詞人
宋末詞壇,詞人喜歡結社唱和,詞法取徑一致,審美趣味相同,使他們的藝術風格大體相近。周密融匯白石、夢窗兩家之長,詞風清麗。王沂孫工於詠物,但詞境狹窄,詞旨隱晦。張炎備寫身世盛衰之之感。蔣捷另開生面,兼融豪放詞的清奇流暢和婉約詞的含蓄蘊藉,既無辛派後勁粗放直率之病,也無姜派末流刻削隱晦之失。辛派後勁劉克庄、陳人傑、劉辰翁和文天祥。
精讀作品:張炎《解連環》蔣捷《虞美人》劉克庄《沁園春》
第九章 南宋後期和遼金詩歌
第一節 南宋後期詩歌
一、永嘉四靈和江湖詩派
永嘉四靈 永嘉地區的四位詩人徐照、趙師秀、翁卷、徐璣。因四人字型大小中都有「靈」字,故被稱為「永嘉四靈」。他們作詩宗晚唐賈島、姚合,以反對江西詩派相標榜。
江湖詩派 因杭州書商陳起刊刻交遊詩人詩集合為《江湖集》而得名。這批詩人其實是一個鬆散的詩人群體,其成員眾多,流品復雜。江湖詩人中成就較著的是戴復古和劉克庄。其他詩人多以絕句見長。江湖派基本上代表著南宋後期詩壇的風尚。
二、文天祥和宋末其他詩人
宋末詩人在宋亡前後採取了兩種抵抗方式:一是民族英雄,奮起抗敵,以死殉國,以文天祥為代表。二被稱為遺民,隱居守節,不仕異族,以謝翱、謝枋得、林景熙、鄭思肖為代表。
文天祥是宋末民族英雄的代表。他用詩歌記錄了自己從起兵抗元直到從容